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头,一年能挣三五万的已经是很能干的了。而张家的竹鼠是梯队养育,一年能出笼三次,平均下来,年收入七万是稳定的,除开各种开支和损耗,净收入能有四万出头。
四万块在城里可能不算啥,但是在张家村这样的地界,张家就稳稳的位居前列了。
周围不是没有眼红的,但是张家已经占了先手,其他家养殖的还得去外面学习,找老师来教。但是人家老师不可能一直守着你,所以一旦在养殖过程中发生问题,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不是人人都有张德兵那样的好运气,学个技术还能把人老师给娶进门。
张家人其实也很厚道的,他们并没有守着自己的那点技术不肯教授别人,凡是有人来问,严春华和张德兵都不会保留。但是估计是运气不好,隔壁村那家养竹鼠的,就遇到了竹鼠染病,三百来只竹鼠不到一周时间全死了,一家人哭得肝肠寸断。
畜牧站的兽医来看过,最后判断是因为他们家卫生条件不过关,打扫上过于懈怠,又把鸡笼建来挨着鼠栏,致使食物污染,竹鼠感染链球菌病毒,这又是具有传播性的,他们自己发现不及时,等到发觉死鼠时,已经来不及了。
最后畜牧站要求全部焚烧处理,那家人寻死觅活的不同意,似乎想要贱价把病鼠卖出去好回点本。
所幸他们村的村长厉害,让人看着他们不许靠近,自己亲自带人去挖了土坑,撒了生石灰,把三百多只病鼠全给烧了。
“大娃啊,你们家得小心点,我听人说,那家人眼红你们家,还说是你们不肯帮他们才造成的,万一对方要是来投毒,你们这点子家业还不得给他们毁了。”
隔壁婶子悄悄的来找张德兵和严春华,提醒他们注意。
“我说你们干脆再去买两条狗,一前一后守着,养殖场那边也别让生人靠近,最好是能安排人守夜,熬过一段时间估计就没问题了。”
幸好张家人的村子地势比较高,隔壁那村要来他们这边,还得从半山那里绕上来,要是想走山路,那得从夹子沟往上爬,坡陡得一不小心就要摔死人。
张德兵也担心那家人使坏,干脆跟他爸一起在养殖场那边住下了。家里本来就有一条狗,又去林山村那边带了两条半大狗回来,特凶的那种,白天栓在养殖场里,晚上就放开,让它们在养殖场自由活动。
过了大概有六七天的样子,一直没有动静,张家人都觉得可能是自己家小心过头了些,结果那天晚上就出事了。
半夜一点多,村里的狗子突然叫起来,跟发了疯似的。
村里人爬起来,循着狗叫声过去看,就发现两个人被村里的狗围攻了,而在山路的边上,有一条被毒死的口吐白沫的狗,还有一条脑袋被打烂的狗。
被毒死的狗是村支书家的,是条才长大的小公狗,最喜欢捡东西吃。另一条是支书家隔壁的狗,跟小公狗是兄弟,两条狗晚上总是一起在村里晃悠。
村里的男人们喝止住了自家的狗后,按住那俩被咬得嗷嗷叫的男人,一看,果然是死了竹鼠那家的两兄弟。这下子,大家不用问都知道他们是打算干嘛来的了。
想张家这边的山头,警察的作用还不如每个村子的村规来得有威胁。当下两人被绑上了,捆在张三爷家的猪圈门口。四个小伙子连夜打起火把去他们村找他们村长来商议看怎么办。
张家人也在三爷爷家坐着,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两兄弟的目标绝对是他们家的养殖场。
“大哥,这样好吗?要不还是报警吧?”
严春华家虽然也是农村,但是他们村里不如山里这样,凡是还是更相信警方的。
“没事儿,我们又不用私刑,只是要跟他们村掰扯清楚,不然还说是我们村害了他们的人。”
张德兵安慰的拍怕严春华的手。严春华已经怀上了,他这会儿生怕妻子受惊,赶着她回去休息,说这边有他就好。
那个村的村长和支书来得很快,还有两兄弟的父亲和叔伯,呼啦啦也来了十几个人。
天气热,两兄弟早被剥得只剩下内。裤了,抱在一起瑟瑟发抖。堆在地上的衣服上面还有一瓶农药,跟毒死狗的拿药一个味道。
“这事儿你们看着办,公了还是私了,你们给个章程出来。”
村长呵呵笑了几声,瞥了眼怂成一对鹌鹑的两兄弟。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他们来是想干什么,大家几百年的邻居了,那些推脱的话少说,我也不爱听。”
“本来就是,是张家不厚道,不教我们……”
“你放屁!”张德兵杵着扁担往前一站,“之前你们家要弄,我老婆就给你们说过,你们建养殖场的那方不行,不通风,水源也不方便。是你们家非要在那里建的,这事儿不是私下说的吧,跟你们家一起听的,可还有十几个人,还有林山村和下江村的养殖户,要是不信,我们可以直接让警察去问。”
两兄弟哼哼两声,歪头不搭理。
“养殖场你们要建那儿也就算了,我老婆还说周围不能养其他的牲畜,如果要养,那一定得每天早晚两次打扫并消毒,你们做到了没?”
“肯定没啊,我听人说,人家兽医过去看的时候,就说他们家那哪是养殖场,根本就是老鼠窝,黑酷隆冬的就不说了,大兵你们家的竹鼠是分区分栏养的,大中小和公母都是有标记的,分开喂养,他们那边全弄一起,别说每天打扫消毒了,我看十天能不能打扫一次都难说。”
两个村子又不远,平时走走窜窜的,谁家不知道谁家啊。这两兄弟,出了名的好吃懒做。
第123章 私了
那个村的村长对这兄弟俩也很不满。
当时去申请扶助项目的时候,镇上就说了,因为专项款并不多,每个村子当前年度只有一个扶助名额,审批通过后,同时给与上限不超过三万元的无息贷款。
他们村人多,百多户人里面符合申请条件的就有二十多家。这两兄弟家是条件最差的一户。当时他们村里还专门开了会商议这件事,大部分人都不同意把第一个名额给他们,因为这家人除了占便宜厉害外,其他事情都不乐意做。最后是因为这家人威胁村里,如果不把名额给他们,那大家都别想做,才让村长决定把第一个名额批给他们家的。
村长是想着他们好歹是自己村的人,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也实在差,如果拿材料去镇上申请,百分百会通过。村长好好给分析了之后,大家才同意了这个决定。
哪里知道这家子人就三分钟热度,什么都懒得做还想挣大钱,这下子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自己做砸了还跑来人家村里做手脚。这要是搁早些年,他们兄弟俩的胳膊腿早就被打断了,哪里还能等到他们过来捞人。
“行了,你们说吧,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给个章程出来。要是不想私了,那行,马上天就亮了,咱们等到警察过来了再说。到时候该赔多少怎么赔,可就由不得你们了。”
幸好这俩兄弟还没来得及对张家的养殖场下手,否则的话,就不是一点点钱能够解决问题的。但是张家村的人打定主意要给这兄弟俩一个好看。也要杀鸡敬猴,让其他村的人知道他们张家村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以后要出了什么事儿,想要赖上张家,也得掂量掂量后果是不是自己能够承受的。
一番讨价还价后。那兄弟俩被迫赔了两条狗的主人,一条狗200块钱的损失。然后还得立下字据,注明以后张家村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责任直接归结在兄弟俩头上。他们要是不服,就自己去查真相。
那两兄弟大呼这条件太苛刻,说要是其他人也看不惯张家想要下手的话,那不是他们就背黑锅了?
“我管是不是你们背黑锅?因为你们有前科,我肯定怀疑你们啊。如果不是,那你们可以报警,让警察来查找真凶。但是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肯定是要找你们负责的。”
村长的话相当于是给这兄弟俩套了个紧箍咒,也相当于是给张家找了一个保镖。
原本那兄弟俩的村长还想说让他们以工抵债,到张德兵的养殖场干活。但是张德兵不同意。他说这兄弟俩本来就对他们有意见,如果在做工的过程中什么问题,他们怎么去分辨到底是谁的责任?
其实张家人也知道,那个村的村长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条件,目的无非是想让兄弟两趁在张家打工还债的机会,多学一点养殖的技术。毕竟,他们家当初投入的钱并不是贷款审批下来的全部。而且因为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现在他们还可以再申请低息贷款。要是真的学到了技术,重新建个竹鼠养殖场,才有希望把无息贷款的钱还回信用社。
等到事情处理完,天已经大亮了。
严春华在家里躺不住,坐靠在床上等丈夫和公公回来。
一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她赶紧穿上衣服出了房间。她婆婆已经在厨房里开始做早餐了,她现在大着肚子没办法去帮忙,就做一些其他的家务事。
“爸,哥,你们回来了?快点来洗个脸好吃饭。”严春华看见张家父子眼底都是红的,赶紧去倒水给他们洗脸,招呼他们吃饭,早点吃完还可以眯一会儿。
张德兵看见严春华提了水出来,赶紧跑过去接住。
“都跟你说了,你现在身子重,提重物之类的事儿,你少做一点。”
“我又不是豆腐娃娃,提个水又咋了?我要是真啥都不做,骨头还闲得疼呢。好了好了,你赶紧给我说说,最后怎么处理的?”
听到说那家兄弟本来想以工抵债,严春华就想说可以呀,她不介意的。但是张德兵悄悄制止了她。
严春华看到丈夫的眼色后,没有急着开口。她知道丈夫一向很尊重她的,她要想说什么,家里人都不会轻易打断。但是这一次丈夫不让她开口,肯定是有她不知道的情况在。
吃完早饭,张阿爸回屋去补瞌睡。严春华跟着张德兵到了养殖场那边。张德兵这才把事情的经过详详细细的给老婆说了一遍,还给分析了下那兄弟俩的性子。
“我不是吝啬这个养殖的技术,主要是那兄弟俩实在太不像话,而且他们就不是做这一行的人,根本吃不了这个苦。与其把这个机会给他们,不如让他们村的其他人来学。这马上又要确定今年扶助人选了,我估计他们村还有想做的,到时候问一下村长,看我们村的人有没有想来学的,趁着你生之前,咱们干脆办一个养殖培训班。到时候你坐月子总不能还要到养殖厂里来教他们吧。再有一个,他们村没得到我们的好,肯定不会帮我们看着那俩兄弟,但是参加了培训班就不一样了,为了他们自己,都会想办法帮我们看住那俩兄弟的。”
严春华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儿。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再说了,最后她快生的那两个月,还有坐月子那一个月,肯定是没办法兼顾养殖场这边的事情。算起来前后差不多就有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还得找个人来帮张德兵才行,不然就他们爷俩加请的工人,肯定忙不过来。
他们要是提前办那个培训班,那些人还不得找地方实习一下才能自己开始建养殖场呀。还有什么地方比他们家的养殖场更合适的?特别是本村的人,都不用给工资,包两顿饭,再免费传授他们技术,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严春华也不是个矫情的人,既然丈夫已经做了决定,看样子公公也是赞同这件事情的。那么她只要照家里大多数人的意见去做就好了。真的要是在过程中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再改正也来得及。一家子人嘛,就要和和气气商量量的,才能把日子过好。
“对了,哥,还有一件事儿,我想跟你说一说,你看合适不合适。”
第124章 决定
喂完了竹鼠,严春华坐在一旁看着张德兵打扫养殖场的卫生。来帮工的另外两个人去后山竹林给竹鼠收集新鲜食料去了,现在整个场里就只剩他们两口子。
“啥事儿?你说吧,我听着呢。”
因为严春华怀孕之后,张德兵就不允许她进入养殖场打扫卫生,就怕她踩滑摔着。所以现在幼鼠区的卫生都是张德兵一个人打扫的,另外两个工人只在傍晚的时候负责打扫成鼠区的卫生,以及养殖场地面和器具的消毒。
“除开必须留出来还贷款的一部分外,你说要不要给陈馨打点生活费过去。这么多年了,一直是人家陈馨管着张璋的开销,咱家都没有承担过多少张璋的生活费和学习费。我听人说城里现在的教育费用可高了,陈馨还在读书,这些钱要是全由她一个人承担的话,我觉得是不是不太好。也不打多了,先拿个两三千寄过去,也算是咱们的心意。”
其实这事儿张德兵心里已经琢磨很久了。但是因为家里条件所限,而且严春华又是新媳妇,现在还怀着孩子,他怕自己提出来,让春华心里有疙瘩。
但是现在严春华主动提出来了,张德兵觉得干脆趁这个机会,两人把话说开,以后做事也有个章程。
“我是这么考虑的。张璋怎么说都是我们张家的孩子,就像你说的,现在陈馨没有成家,还可以照顾贴补一下张璋。等以后她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贴补张璋的话也说不过去。所以啊,除开每个月的生活费外,我还想学城里人一样,给孩子存一个教育储蓄。咱们现在年轻,多做一点,多辛苦一点,把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用都给攒出来,再怎么苦,也不能亏了孩子们。”
张德兵说的话不止包含了张璋,也包含了严春华肚子里的孩子。甚至他的言下之意,还有张家二姐的孩子,如果需要的话,他们也可以帮一些的。
但是张德兵也听村里的年轻人说过,自家要是分给兄弟姐妹太多的话,老婆怕会不太高兴,于是他话头又转了一下。
“你哥哥家现在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等以后家里条件好了,我觉得还是得带着你和孩子,回你娘家去看一看。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生了你养了你的,不能说断就断。现在咱家条件不够,以后总会好起来的,那个时候咱们风风光光的回去,肯定不能让你在娘家人跟前丢了面子。”
严春华笑着瞪了丈夫一眼:“面子啥面子?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咱们家自己过的好就行了。不过你说的也对,我爸妈年纪大了,现在都是靠哥哥嫂嫂在照顾,以后我们条件好了,也不说其他的,每个月给他们一点生活费还是应该的。相比起我们村的其他女孩子,我爸妈对我真的很不错了。”
张德兵憨厚的笑笑,现在说这话还早了一点。但是跟老婆说开了之后,他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只要自己肯干,迟早有一天生活会好起来的。到时候让老婆风风光光的回去,让别人再也不说老婆嫁了一个残废。他身体是残疾,但是心不残疾,他有能力也有决心给家人最好的生活。
张二姐知道这个消息,还是同村的小姐妹打电话给她说的。因为她带着孩子到孩子的爷爷奶奶那里去住了一段时间。原本打算是下个月初才回山上的。结果听到这消息之后,她风风火火的收拾东西抱了孩子就往娘家赶。
“你咋回来了?”她。妈妈看着女儿抱着外孙风。尘仆仆的回来,还以为出了啥事儿,吓得饭都差点掉地上。
“我听说有人想对咱家的养殖场下毒。有没有这回事儿啊?”
“这不是未遂嘛。你都不打个电话回来问问情况,直接抱着孩子就回来了。你男人呢?他怎么没跟着你一起回来?”张阿爸往门外看了看,只看见女儿跟外孙,没看见女婿的身影,脸顿时就沉了下来。
“哎,我回来得匆匆忙忙的,都还没有打电话给他说呢。他最近到县上去了,有一个什么学习班,要脱产学习大半个月,估计得到月底才能回来。”
二姐完全没有发现父亲的脸色变得难看,还是那么大大咧咧的把孩子往床铺上一放,就去打水洗脸。跑了一天,感觉身上都裹了一层泥了。
吃饭的时候,张德兵把自己跟严春华商量的结果跟家人说了一下,问阿爸阿妈是怎么想的。
“一定要现在就给吗?我还想你们该拿这个钱扩大一点养殖规模呢,养得多赚得多啊。”
“不能再扩大了。”严春华帮忙端菜端饭,听到二姐的话,她细声细气的解释,“我们家这块地方,面积只有这么大,如果再扩大养殖规模的话,那密度就太大了。一旦发生病害,传染速度是非常快的,根本来不及隔离。而且,现在的情况看起来,我们的销路还没有打开,只凭借现有的收购商一个渠道,价格还是太低了。”
张二姐看了严春华一眼,咋舌:“这价格还低呀,整整赚了两万块呢。”
“真的低。我以前上班那个养殖场,老板一年赚至少10万到15万。他那里养殖规模也不比我们大多少。但是因为已经进入稳定的出产期了。所以他那里就算价格跟我们差不多,总体来说收入也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