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吃的,还是你况大哥的妈妈做的好吃。我这炒鸡的手艺也是跟她老人家学的。她妈妈做的酸汤鱼是一绝,每年做好的酸汤都不够分的。改天你况大哥去那边看他。妈妈,我让他给你带两瓶回来。”
贾大姐动作快,回到家才半个多小时,两菜一汤已经做好了。
辣子鸡和折耳根炒腊肉,外加一盆酸汤豆腐。
况大哥又去乡里了,家里只有贾大姐一个人。原本陈馨不来的话,她多半就是下点面条解决。
“你是想说让我去探探严春华的想法?”
贾大姐眯眼想了想,对严春华的印象不太深,只记得那是个很安静利索的女孩子,上次去张家的时候,还看到她跟张家老大一起上山砍竹子做篱笆。
“我记得严春华不是本地的人吧?她愿意嫁到山上的可能性不大啊,你确定要去问?”
“不管大不大吧,我就觉得她跟张大哥之间关系蛮好的,而且两人有共同语言。你也知道我张大哥那人性子木讷,但在严春华跟前就不一样了,感觉有股活力。”
“行,那我去帮你问问去。这样吧,正好周一我们要下乡去检查防疫工作,我跟领导说说,先去你们村那边,顺便跟她聊一聊。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人姑娘不乐意,你们可别生气。”
“哪儿能生气呢。”陈馨笑笑,“这事儿本就是个你情我愿。我也是看到严春华跟张大哥之间好像关系还不错才想着要不问问她,若是不成那就算了。我跟二姐算过,现在竹鼠已经安顿下来,再过十一二天,严春华的教学也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若是她不同意,到时候走了就是,以后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不会太尴尬。要是乐意跟张大哥处处,那就跟那边的老板说一声,继续聘请她当顾问,多待一个月看看情况。”
陈馨把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差不多考虑到了。这算是变相的相亲吧,买卖不成仁义还在呢。他们又不是贩卖老婆的,还能强迫人家姑娘?
贾大姐又问了下张家的情况,听陈馨把张家对以后的打算都说了一遍后,点头:“挺不错的,虽然张德兵脚不好,不过也不算碍事,他做农活还成,而且以后家里养殖场弄好了,也不需要他太奔波,到时候再多请两个人就行。”
之前贾大姐就是担心张家底子虚,弄了个养殖场后就家徒四壁。现在听陈馨说起来,张家其实还是有点钱的,只不过这钱张家人不乐意动,觉得是他们家牺牲的儿子给大孙子留下的。
“其实张家考虑太多了。我姐夫跟姐姐留下的钱我分成了两份,一份去年过年给了张家,另一份我在城里买了套房子,以后就是张璋的。”陈馨说她去做了公证,军区的干事也知道这事儿,只等张璋成年可以单独落户了,这房子就过到他的名下。
“我姐就这一个儿子,我也就这一个侄子,怎么都不可能少了张璋的。倒是张家更需要这笔钱,所以我劝了他们好久,他们才肯答应拿一部分出来弄这个养殖场。”
陈馨的意思是,这个养殖场因为是张大哥跟张二姐合力建起来的,所以以后养殖场赚钱了,就由他们两家自己协商分配,然后每个月固定给老人一笔生活费。至于陈馨姐夫留下的抚恤金就给老人傍身用,万一有个三灾五病的,也不用担心没有钱医治,同时也不会对张大哥跟张二姐加注太大的经济压力。
贾大姐看了陈馨一眼,叹气:“你考虑得很周到。说说吧,你一个外姓人都能为姐姐的婆家考虑,可我下乡的时候看到太多人为了一点钱争得死去活来,一家人不像一家人。”
陈馨也叹气:“还不都是没钱闹的。真有钱了,谁还能不管自己爹妈?”
贾大姐想说什么,又忍住没说出口。只是对陈馨更加喜欢了。她倒是没想过劝陈馨留在张家,跟这姑娘谈过就知道,她的眼界高着呢,还想着要出国长长见识,一个农村男人怕是留不住她的。
这不是看得起看不起的问题,是生活环境,眼界见识造就的观念上的差异。她的孩子以后要是能跟陈馨一样想要出国,有能力出国,她肯定也不会让孩子留在这个小镇上的。
说通了贾大姐后,陈馨抱着自家做的那坛子辣酱回去了山上。是贾大姐帮她找的车,给了双倍的车资人家才肯送她上山。这都还得是现在路勉强能走了,搁以前,就是给钱人也不乐意送。那点钱还不够给磨损费的。
等回到家,天都黑了。山上没有镇里那么多灯光,不过今晚月光明亮,加上一家人坐在院坝里烧了驱蚊的药草,明明灭灭的火星似乎也在暗自欢喜。
“怎么样,贾大姐怎么说?”
“她说周一会过来检查工作,到时候找机会跟春华聊。”
两人快速的交谈了两句,陈馨放下辣酱坛子去洗澡了。张璋小胖子穿着背心短裤,扒着桌子角想要去够那个坛子。他觉得小姨今天巴巴的带这么个东西回来,一定是给他买的好吃的!
大人们一个没注意,就听到啪叽一声,坛子盖掉地上,而坛子则滚了一圈,砸到了小胖子身上。
“哇”,震天的哭声在夜色中传出去老远,都能看到村长家的灯亮了起来,有人循着声音朝这边张望,怕是以为张家破天荒的打孩子了。
第56章 糍粑辣椒
“哎呀我的天,张璋你个熊孩子。”陈馨一把捞起被糊了一脸一身辣酱的张璋就往厕所跑,一边跑还一边催促二姐去烧水给张璋洗个澡。
辣酱经过几天的发酵,已经没有最初沾手都辣到疼的程度,但是小孩儿皮肤嫩,辣酱的水抹上去还是会有火。辣辣的感觉。
不许张璋去摸自个儿的脸,陈馨顾不得其他,先用毛巾擦了他脸上沾着的辣酱,之后才把小背心小短裤给扒下来顺便擦去皮肤上挂着的辣酱跟汁水儿。
这辣酱还不敢直接用热水洗,必须先得用冷水擦干净,否则热水一去,毛孔打开,那种火。辣辣的痛大人都受不住。
幸好是自家的井水,打上来之后又在水缸里镇过,跟常温差不多。
折腾了老半天才把小胖子洗干净,隔壁家的婶子听到张璋身上沾了辣酱和汁水儿后,就让他们家小子去地边割了两片芦荟叶子回来。
把芦荟叶上的表皮用刀削去一层,露出里面晶亮的叶肉,还有黏糊糊的汁液。再把削出来的叶肉片成薄片儿,拿起一片就给小胖子往身上擦。
芦荟有镇定消炎的作用,晒伤烫伤后用鲜芦荟叶擦拭伤处能最有效的防止进一步恶化跟感染。
辣酱沾染过的皮肤跟烫伤的感觉有点类似,在没有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芦荟是最好的治疗药。
幸好小胖子头发里没有沾上辣酱,否则还得给他把头发剃掉。就这样,小胖子也被吓坏了,紧紧的抱住小姨不肯松手,连睡觉都不安稳,睡到半夜还会抽泣两声。
不过小胖子这次犯熊也让陈馨做的辣酱被人看上了。
隔壁婶子学做辣酱都学了几十年了,可做出来的辣酱总是被家人嫌弃。之前老太太在的时候,还能老太太指挥着干,现在没了老人在旁边指挥,她每次做出来的辣酱不是坏的就是酸的,反正吃在嘴里总有种让人嫌弃的怪味道。
“我也是按着方子做的啊,我还把我家老太太做辣酱时的分量称了重,然后一步一步的照着配方做的,可就是不对劲。你说这辣酱怎么就这么跟我犯拗呢?”婶子抱怨了几声,帮着把弄脏的屋子桌子收拾好之后才抱着剩下的辣酱回了家。
“二姐,家里什么时候该收辣椒啊?”哄睡了小胖子的陈馨,出来洗脸换衣服,顺便听完了隔壁婶子的自怨自弃,然后就想着要不要在走之前先弄点辣椒来试试做辣酱,如果好的话,说不得以后自家店里的辣酱就全部用张家这边产的辣椒来做了。
“我们这边海拔高,辣椒要熟得晚一些。你要是想吃新鲜的辣酱,不然到山下的村子去买点回来做?”
“不了,我就是想要尝尝自家的辣椒做出来的如何,好吃的话,我打算在村里设置一个收购点,到时候让大娘给帮忙看着,请几个人做辣酱。做成的辣酱我直接拉到我那边去出售。”
“那不是豆腐都盘成肉价钱了?”张二姐咋舌,她心里估算了一下,如果照陈馨说的这样做,原本一两块一斤的辣椒酱,不卖个七八块一斤都回不来本钱。
“这个可不是拿到市场上去卖的便宜货。在店里出售的辣酱必须要用单独的配方,我还没想好怎么操作,只是先做个打算。到时候别说七八块一斤了,就算卖个十块十五块,也有不少人会买。”
虽然现在做私房菜的还少,但是已经开始了这个苗头。
这次在南边就看到好几家私房菜馆,人家做的可不是普罗大众的生意,想要在那里进餐,需要提前预约不说,吃什么还不能由你决定。一顿饭下来花费的钱能在普通大餐厅吃两三顿了。
就这样,预约都能排到十天半月之后。听她家编辑说,最有名的一个私房菜馆,一周就开一天,现在已经排到半年之后了。人过年过节的还不开门营业!
陈馨没打算进军餐饮业,她就是个美食爱好者,做点小吃或者家常菜地方特色菜还行,让她做宴席大菜,她没这个能耐。
“要吃新鲜的辣椒也成。我听人说隔壁林山村今年弄了个蔬菜大棚,里面就有辣椒,是试种的,数量不多。小馨要吃,我明天去林山村帮你买点回来。”
之前的张大哥是个木讷的男人,一天到头说不了一句话,这一两年在陈馨的带动下,家里的气氛好了很多,他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养殖场马上就要建成投产的现在,实现了自己价值的张大哥已经开朗了很多。虽然还是不太爱说话,但也不是一棍子打不出个屁的男人了。
“诶对,我妈做糍粑辣椒的手艺特别好,这几年身体不行都没让她做了,要是小馨你喜欢吃,改天让妈给你做一些带走。”
“太麻烦大娘了……”
“麻烦啥,其他我都能帮忙,就是配料的量和炒制需要我妈亲自做,最后摏辣椒交给我哥就行了。”
张大哥也说没有任何问题,反正家里每年也要做,只不过之前都是二姐来做的,这次二姐身子重,就只有请他。妈亲自出手了。
其实糍粑辣椒不难做,就是配料的多少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判断,然后就需要石臼和木棒来摏,摏茸了之后再下锅用油炸香,之后连油一起装入瓶中,能保存四五个月。如果是放冰箱里,分开装,没有动过的基本能保存七到十个月的样子。
“以前山上穷,这种糍粑辣椒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好东西,煮土豆当主食,蘸着辣椒吃能捱过最难的日子。那个时候还没有用油炸呢,直接吃,辣得不行,还越吃越想吃。”
山上也就这几年日子稍微好过点,但在更高的大山上,还有些少民不肯跟外界多接触,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
“你姐夫上去做过一个农业调查,当时去的那个寨子最好的人家,吃饭也是只给你姐夫蒸了一碗粳米,他们都是吃的土豆,甚至有些人家连土豆都不能由着吃,每天的主食就只有一人两个,早晚各一,家里女人甚至就靠土豆糊糊汤过日子。就算这会儿,到了过年前,镇上也会安排人给他们送些食物上去,不然一个年能饿死好多老人。”
二姐说得很沉重,陈馨听得也很沉重。她生来家境就不错,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从没有饿过肚子,也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借了陈馨的身份生存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里,最难的也就才醒过来那段日子,但是当时也没有说吃饭都困难。
一旁听她们聊天的严春华突然开口:“其实别说你们这边山上了,就是我家那里,生活困难的家庭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
严春华半低着的脸上有抹悲伤,在这个夜色中不经意的流淌出来。
第57章 是借口吗?
严春华的家还算好的,但是她两个姨妈和小叔叔的家里却是日子难过。
“一家人没病没灾的还好,苦就苦点,等到孩子大了总能熬出头。但是若家中有病人,这日子就跟没了指望似的,看不到出头的那一日。”
严春华的两个姨妈之所以家里日子难过,是因为她们两的丈夫本就是一个村的,出去打工的时候,工地发生事故,两家的男人都遭了难,一死一伤。小叔日子难过则是她小叔的大儿子小时候生病没引起注意,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人都烧糊涂了,之后便被告知得了脑膜炎,智力受损且不可恢复。
他们一家子里面就严春华家情况好一些,所以这些年都在力所能及的帮助两个姨妈和小叔。严春华打工挣的钱,自己也只留下一半,剩下的都寄了回去。
“我爸妈说不让我管家里的事,可怎么能够呢。我能读书是因为我俩哥哥在帮我,特别是我二哥,说他成绩没我好,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挣的钱来供养我读书,到现在都没娶上媳妇。我大哥的情况要好点,当年读的农校,出来之后就在镇上工作。大嫂也是镇上的居民,家里条件好,也不嫌弃我们家负担重。”
她说完之后抽了抽鼻子,眼角带着点水光,很快借由偏头的小动作擦拭掉。
严春华这女孩子的心思其实很敏锐,她早就看出来张家人对她的好所包含的意味,今日她把自己的情况说出来,也是不想让张家为难。她其实早就想好了,这辈子就自己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能找个靠谱的就找,找不到就一个人过。
张家的情况她了解,说好不算好,比她家的日子要好过一点也看得见。如果跟她结婚,她肯定是不会丢下娘家不管的,对张家来说,她的娘家负担太重,重到她都不忍心拖累张家。
张家人也没想到严春华背后的家庭会是这样,顿时张二姐就有些犹豫了。但是张大哥却更觉得严春华是个好姑娘。
“那要不我先把这两个月的钱给你?你给家里寄回去吧。”
张大哥说着就要起身去拿钱,被严春华阻止了。
“别,说好最后结算的就最后结算,咱们按照协议约定来办就行。”
陈馨在一旁看了一会儿,问严春华家里是怎么打算的。
“总不可能一辈子就你们家供养三家人啊。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打算,你要不要帮忙什么的?”
“大姨还好点,我两个表姐马上就要结婚了,等她们出嫁之后就轮流供养大姨。小姨那边情况复杂一些。我小姨父是高位截瘫,躺在床上要人照料,他家也是两个孩子,大姐已经嫁人,只是……”严春华抿了下嘴,没继续,转头说起小表弟,“表弟跟我一样,初中毕业之后就读了中专,读的邮电学校,去年毕业分配到了县邮电局,现在一个月挣的钱也就只够他自己用,辛苦存下来的一点还得给姨爹买药。因为家里离不了人,所以全家就靠姨爹的爸爸种地挣钱。”
严春华小叔前两年又生了个孩子,是个姑娘,现在才四岁多。他是担心没有其他孩子,以后他跟老婆走了,留下个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大儿子没法生活,可是要让他狠心的任由大儿子自生自灭也做不到,只能苦了小女儿了。
“就不能送你小叔的孩子去特殊教育学校?”
“我叔和我婶舍不得。再说了,我那个表弟的身体很不好,三天两头生病,就算送到学校去也待不了多久。”
这还真是麻烦。
严春华小姨家的问题好解决,给她小姨找个能在家里做的活计就好。但是她小叔家的事儿就太麻烦了,那孩子肯定是没法好的,但活着总是条命,没人敢说让人家爸妈放弃掉的话。可这照顾就是一辈子的负担,想想都替她那个还不懂事的小表妹着急。
“没有过不去的坎。”陈馨反而是最淡定的,也可能是她没感受过那种重压,所以才能充满希望,“你有养殖的好手艺,等我张大哥家的竹鼠养殖成功了,你也可以回去你家建一个,让你小哥负责在家搞养殖,比打工也不弱的。”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有技术,我哥有力气,总能把日子过下去。”严春华笑了笑,起身说她有些困了,先去休息。
张家兄妹依旧坐在院坝里跟陈馨聊天,过了好一会儿,张二姐低声说,是不是严春华不乐意故意说的,就是想要委婉的拒绝。
“有可能,但我估计她说的也是真的。”陈馨转头看向张大哥,“大哥要是真的非严春华不娶,那就得接受她身后的拖累。虽然不是她家直接的拖累,但就跟她说的一样,都是血亲,不可能真的不管的。如果真狠心啥都不管,估摸着这姑娘的好也有限。”
“我其实不怕的,就是不知道阿妈怎么看。”
张大哥没觉得有啥,就像严春华说的那样,她拿一半的工资回去给她父母,他能接受的,反正养家该是男人的活计。奉养父母是当人儿女的义务,人家养大一个女儿也不容易,更别说还养得这么好。
“这样吧,还是照原计划,让贾大姐来问问她的想法再说。另外我找人去打听一下她的家庭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