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纪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拿到了想要的奶粉,谢意和谢卫国父子俩便赶紧的骑着自行车回去。
  自从这天气一日热过一日之后,天亮也一日早过一日了。父子两个进了村之后,路上遇到了不少人扛着锄头准备出工去了。
  急急忙忙赶到家里面后自然没那功夫坐下来慢慢吃饭了,好在家里也习惯了两人时不时去一趟县城的事情,一早便都准备好了。
  只要是两人去县城卖东西的那天,家里的早饭一定会蒸上几个馒头或者包子。这样等两人回到家,可以抓两个放手里,一面走一面吃。
  到了家,朱娇娥一看到奶粉,眼睛都亮了。挺着个大肚子正想将奶粉拿过来看看时,被赵桂英看到了,便忍不住又开始念叨起来了,“你买这玩意干啥,老贵老贵的,可费钱了。”
  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心痛。
  当婆婆的在这里肉疼的很,做为儿媳妇的即便是有什么话,那也得先忍着了。
  自个这个婆婆哪哪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每回谢意去县城买点什么东西回来,总算要念叨几句。
  按朱娇娥的想法来说,人生在世,不外乎就是衣和食。既然自个能挣得到钱,为什么就非要苦着自己。
  这也是她从小家庭优渥,没吃过啥苦。会这么想,那也是理所当然。
  朱娇娥也在庆幸,幸好谢意跟婆婆赵桂英的想法不一样。不然这日子过的,自己还真不一定能习惯。
  对于赵桂英的念叨,谢意听多了,也习惯了。反正赵桂英念的时候他应承着,可到了该买的时候照样买。
  东西买回来了,赵桂英念叨几句,最后还不是就用上了。
  再说了,谢意可听潘婶子说了,这奶粉确实是个好东西。这小孩子吃了,既有营养,还能长个。
  他这段时间来回的折腾,钱真挣了不少,没道理买得起还不买。
  赵桂英这段时间许是也慢慢的琢磨出来了,谢意对她“阳奉阴违”的事。这不,念叨了几句之后便也止住了。
  奶粉最后给到朱娇娥收了起来。
  自从新房子修起来之后,家里面的好东西基本上都是搁那屋给放着了。
  而这边谢意和谢卫国父子两个各拿了两馒头,带上水壶便出工去了。
  赵桂英和朱娇娥则因为肚子渐渐的大了起来,前段时间便没有再出工了。
  说起来,赵桂英比朱娇娥怀的月份应该是要大上三个来月的。可朱娇娥这肚子看起来,却一点也不比赵桂英的小。
  眼瞅着朱娇娥那肚子像吹气球一般的,一天比一天大,谢意赶紧的请了杜大胖过来看。
  杜大胖细细诊了许久,觉得朱娇娥这会怀的可能是双生。
  双生子一般早产的多,谢意每每瞅着朱娇娥那硕大的肚子,再看看赵桂英那肚子,琢磨着别到时候两人还一块生了。
  对于这个,还真是个麻烦事。
  一般在农村里面,儿媳妇生孩子坐月子都是当婆婆伺候的。可他们家,婆婆和做儿媳妇差不多一块怀娃不说,又因着儿媳妇可能是双生会早产的原因。这要是一块做月子了,到时候该咋整啊!
  张红云那边自打知道朱娇娥怀孕了之后,便说了,想过来照顾朱娇娥做月子。这当娘的伺候当女儿的坐月子,那也没毛病。
  关键是,谢意这头还有个妈。他那个当妈的,也怀着娃,而且跟他媳妇肚子里的娃,很有可能相差不了多久出生!
  到时候张红云在这边住着的时候,看着赵桂英那样,指不定还得搭把手才行。
  谢意真没那脸开口,指望丈母娘伺候自个老妈。但要是朱娇娥坐月子能有人伺候着,轮到赵桂英没人伺候了,这事做的,那也到哪都说不过去。
  这事弄的谢意实在是头疼的很。可对于张红云来说,就是因为赵桂英也怀着娃,她才有了过来照顾朱娇娥做月子的想法。
  婆家搭不上手帮忙,可不就得她这个当妈的来了。
  头疼归头疼,谢意这一时半会的也想不到其他的好法子。眼下,他还得先把手头的活给干完先。
  红薯地里,谢意跟着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在给红薯藤翻边。
  所谓的翻边,就是将红薯苗按照顺序,将整个藤蔓给翻开,整齐的拨到另一边去。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红薯是剪苗插到土里去的。这藤蔓要是不中途翻开这么一回,后头长出来的红薯苗挨着土地的那一面,便会慢慢的又长出细跟来扎到土里去。
  后扎根的那些在土里面也会生根,然后长出红薯来。
  可这样一来,整根苗的营养就会分散开来,导致所有的红薯都长不大。
  这活不累,也没啥技巧。只要细心一点,翻藤的时候别伤到主根就行了。所以村里面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干得来这活。
  不过干久了,腰还是会因为弓太久的原因有点酸。但跟那些男劳动力相比,这活属于特别轻省的了。
  谢意每翻半上半小时,便得站直了腰缓上一下。一面拿肩膀上的毛巾擦点汗,一面走到矿边草堆里把水壶拿出来喝上一口水。
  这段时间别的不说,这太阳倒是一天毒过一天了。今儿这才干了没多久,谢意就觉得皮肤被晒得火辣辣的疼了。
  要是有的选,谢意真不想每日蹲在这里跟着大家一起干着这些活。
  又累又辛苦不说,时间长,关键是挣的钱还少。真要是这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每日早出晚归的跟着去出工,家里这一大家子哪能过上这时不时吃上一顿肉的生活。
  想到这,谢意便又想请假了。
  好在请假对于谢意来讲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他身体不好在整个村子里是出了名的,大伙对他时不时请假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
  等到这一天的工出完,谢意又惨淡着一张脸找生产队长请假去了。
  假倒是顺利的批了下来,不过等到谢意一转身,那头生产队长便对自个老婆说了,“咱家闺女嫁人的时候可一定要打听好,这身子骨不好的,千万不能嫁。”
  否则就像谢卫国家这样,早些年因为谢意身体不好,家里大部分的钱都拿去给谢意治病去了,家里穷的叮当响。
  这好不容易给娶了媳妇回来了,本该成家的人了,可结果呢?
  老婆帮着娶回来了,娃也给怀上了,那又怎样?靠谢意,压根就养不活。
  谢老头老了,渐渐的在走下坡路了。所以这重担,到最后还是落在了谢卫国一个人的头上。
  也亏的老天爷好歹给了点生路给到谢卫国,娶的那个儿媳妇娘家条件不错不说,关键还愿意时不时帮衬一下嫁出去的闺女。不然的话,谢家这日子只怕就得更难熬。
  这头顺利请到假兴奋异常的谢意可不知道,背后已经被人给议论成这样子了。
  傍晚谢意还看了看红透了半边天的晚霞便知道,明天指定照旧会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草丛上还挂着露珠的时候,谢意便偷溜着又往后山上跑了。
  他这回主要还是把心思放在了斑鸡身上。
  上回去县城的时候,潘婶子就透露了还想买斑鸡的事情。不说潘婶子,还有几个老主顾也跟谢意打过招呼,要是逮到了斑鸡一定要给他们送过去。
  这斑鸡个头虽小,但因着它营养价值高,又特别难逮的原因,倒是十分的受欢迎。
  寻常人一般轻易还真逮不到。
  不过这些对于谢意来说,却算不得什么。这玩意又喜欢扎堆生活,一召唤便能召唤出来一堆。
  将傻愣愣站在自己面的斑鸡一只只放到麻布袋子里去,十来只也就只占了小半袋子的位置。
  谢意拎了拎着半袋子的斑鸡,想着今天逮的也够了。便不再召唤野物了,反而专心采蘑菇。
  这个季节,正是蘑菇生长的好季节。村里头的妇女们,几乎每天早上天刚擦亮就背着背篓上山,花不了多长时间,下山的时候便能采一背篓的蘑菇回去了。
  这蘑菇采回去晒干,到冬天拿出来泡一泡,便又多了一道菜。
  不过因着采的人多了,山外头的基本上被采的也差不多了。谢意要想采多点,就得往山里头走。
  越往里头走,便越多。
  没花上多长时间,麻布袋子便装满了。
  别说,这装满了的麻布袋子拎起来还怪沉的。弄得谢意只能费力的背在肩膀上,一步一步的朝山下挪。
  谁料到许是袋子太沉了的原因,谢意一个没小心下山坡的时候脚一崴,整个人就顺着山坡直直的摔了下去。


第44章 
  “这天; 热死个人了。”
  朱娇娥一面擦着汗; 一面将手里头的东西往旁边一放,起身就去开后头的门。
  这会已经七个月来月的肚子了; 站起来往下看,都看不到脚了。本身朱娇娥个子就娇娇小小的,于是便越发显得这肚子大的出奇了。
  倒是一旁临近生产的赵桂英看起来气色比她要好的多。
  虽说这肚子也大; 但这段时间家里家里条件好了,营养跟上来了,反而长了不少肉。
  明明是做婆婆的月份要比做儿媳妇的月份大上两三个月; 这么一整; 从外表上看起来; 反而是做儿媳妇的肚子显得更大一些了。
  后头的门一打开,立马就吹进来一阵一阵的风。别说被风这么一吹,燥热立马就少了几分。
  朱娇娥再坐回去接着干手里的活时; 整颗心都跟着静下来不少。
  婆媳两个这会做的; 都是孩子坐月子时要用的东西。
  这眼看着就要生了,该准备的; 都得提前准备起来了才行。尤其是现在这家里头,一下子有两孕妇,其中还有一个是双胎的情况下; 那就更该准备充足了。
  赵桂英瞅着外头艳阳高照的日头,便说; “咱娘俩肚子里怀的这娃,到底是个有福的。”
  刚出生的娃体质都娇; 受不得一点凉。这个季节生下来,既不用担心受冻不说,尿了拉了换尿布也干的快。
  跟何况这年代布料紧缺的原因,大多数家里面也不舍得给孩子折腾出足够的尿布拿来换洗。
  对比起来,寒冬腊月出生的娃就要遭罪的多了。有的时候孩子要是弄脏的快点,不够换的情况下,很多便只能将就。
  更别说这个季节正是瓜果成熟的季节,想吃点啥还是这个时候弄来比较方便先。
  所以赵桂英才说,这娃是个有福的,会挑时候出来。
  不过换一头来说,孩子舒服了,大人就遭罪了。
  真要比起来,冬天坐月子指定比夏天坐月子要舒服一些。毕竟这大热天的,随便动一动就能出一大身的汗了。
  但对于当娘的来说,那是宁愿自个吃点苦头,也不愿意使孩子遭一点罪的。
  提起这个,赵桂英又看了看手里正准备给孩子缝的小衣服,便忍不住感叹,“说他享福,还不单是会挑季节出来。”
  想她前头生了四个孩子,除了第一胎谢意刚出生时准备过新衣服之外,后头的三个都是捡的家里大的留下来的,或者是村里人送的旧衣服。
  洗洗干净了,或做小衣裳或做尿布,扣扣索索的,就这么的把三孩子给拉扯大了。也亏得底下的三个女娃身体都还不错,打小没生过什么大病。
  许是跟儿媳妇一起怀着孩子的原因,赵桂英这段时间忒爱跟朱娇娥说一些以前养孩子的事情。
  这些朱娇娥也爱听。
  不过赵桂英如果说的时候,能尽可能多说上一些关于谢意小时候的事情的话,估计她能更爱听一些。
  就在这两婆媳聊着这些的时候,一跤摔下去的谢意,这会整个人趴在地上,正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后山算不得多高,所以摔下去也死不了人。
  但这么一摔,到底还是遭了一些罪。
  谢意就这么的躺在地上,只觉得浑身上下酸疼的厉害不说,裸。露出来的地方更是火辣辣的疼。
  还有之前崴到了的左脚,这会已经肿了起来了。
  谢意没学过医,也没办法确定这脚到底有没有骨折。
  在地上躺了好一会缓过劲来之后,谢意才慢慢的坐了起来。拖起身旁的蛇皮袋子,往里头看了看。
  之前滚下来的时候里头的蘑菇也跟着掉了不少出来,这会也只剩下下半袋子了。好在抓的斑鸡搁在袋子的最底层,倒还安安稳稳的在里头待着。
  谢意想了想,还是又将周围散落的蘑菇又捡起来一些,盖到上头。
  他这会倒不是还舍不得这些蘑菇,不过是想多捡一些好将里头的斑鸡给盖严实些。
  其实现在最好就是将手里头的斑鸡给扔了,然后慢慢的挪下山。
  可是谢意有点舍不得。
  即便是没有找人来看脚他也知道,这么一摔,中间至少得有一段时间不能往这后山上跑了。
  不往山上跑就意味着家里暂时没进项了。
  更何况现在眼看着朱娇娥和赵桂英都快生了的情况下,手里头这十来只斑鸡便越发的重要了。
  别忘了两婆媳还要坐月子呢!
  再说了他这么一摔,指定一会下山只能慢慢挪。想要完完全全避开村民们那是不可能的了。
  真要碰上人了,指定得多问上几句。他还得解释一下自个请假了,最后反倒在山上摔了的事情。
  有了这些蘑菇还能帮忙遮掩一下。
  不得不说,谢意这么考虑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因为他一步一步挪下山的时候,正巧就碰上了出完早工赶回来做饭的一些村民们。
  大家伙看他这么狼狈的模样,立马就关切的过来询问了。
  听说谢意是因着家里没啥吃的了,跑去后山采蘑菇摔成这样,人家反而多了几分同情。甚至还有人放下手里的锄头让别人帮着扛回去,转身就要来帮谢意拎麻布袋子。
  这麻布袋子里装了十来只斑鸡,谢意可不敢让人帮忙拎。只能跟人说脚伤的太严重走不了路了,还是让帮忙喊家里人过来背他回去的比较好。
  刚说完,立马就有那好心的立马就喊来自家的孩子,让他赶回去跟谢意家里人说一声。
  谁料到这些毛头孩子,听了大人的话拔腿跑到谢意家里头,对着大门就直接嚷嚷起来了,“婶子,大伯,谢意哥哥从山上摔下来了,我爸让我过来喊人背他回去。”
  这会家里面谢卫国和谢老头都还没回来,只有朱娇娥和赵桂英这两婆媳。
  他这么一嚷嚷,直接就把两人给吓坏了。
  朱娇娥更是顾不得其他,挺着个大肚子直接跑出来一脸着急的问,“你说啥,我家谢意摔了,摔哪了,严不严重啊?”
  孩子哪知道严不严重,就只记得大人的吩咐,“我爸说不行了,让大伯过去将人给背回来。”
  其实他嘴里的不行,是指谢意走不了路了。可在这两婆媳耳朵里面听来,却是谢意人不行了。
  于是这消息犹如晴天一霹雳,直接批蒙了两人。
  慌里慌张的等谢卫国和谢老头回来了,婆媳两个挺着个大肚子就让人家孩子在前头快点带路。
  来捎话的这孩子年纪又小,基本上都是大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哪里晓得大着肚子的孕妇不能快跑的事情。
  人家让他速度快点,他还真的就跑的飞快。
  农村里面的孩子,打小皮,满村子里面乱跑,体质不知道多好。这卯足了劲跑,那速度也是快的不行。
  而赵桂英和朱娇娥两人挂念着谢意,更是撑着一口气在后头跟着……
  这要不是在半道上遇到了正往回赶的谢卫国和谢老头以及谢家三姐妹,将人拦下来了,只怕今儿还真的出点事情了。
  可即便是这样,等谢卫国和谢老头听到谢意不行了这消息赶了过去之后,这婆媳俩这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双双捂着肚子开始呻。吟了起来。
  这下好了,直接就将谢家三姐妹给吓坏了。
  还多亏了这会是饭点,出工回来吃午饭的村民们多。遇见谢家婆媳俩这个情况了,大家伙都搭把手过来拆了附近一户人家的两块门板,喊了人直接将两婆媳给抬了回去。
  再说这一头,得了消息赶过来的两人,看到活生生坐在草地上的谢意,一度还以为自个出现幻觉了。
  这不是说人不行了么?
  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个毛头孩子给传错话了。
  虽说被吓了一大跳,但好歹人没事。而且人家也是一片好心,倒也不好去指责别人。而且非但不能指责,为了表示感谢,谢卫国还从麻布袋子里面捧了一大捧蘑菇出来给到帮忙的人。
  人家得了蘑菇,转头又拉着谢家祖孙三人不让走,吩咐自家孩子回屋拿了个大南瓜过来,非要让谢家收下不可。
  村子里头就是这样,特别喜欢讲人情。
  于是到最后,祖孙三人回去的时候,谢老头除了背着那个麻布袋子之外,手里头还抱了个大南瓜。
  而这时候,被村民们帮着抬回来的赵桂英和朱娇娥,却是真的发动了。


第45章 
  此刻家里面; 正是闹哄哄的一片 。
  大伙急急忙忙的将两婆媳给抬了回来; 直接给归拢到了一间屋子里面。
  赵桂英仍旧放在她自个睡的那张床上面,朱娇娥则躺到了三姐妹睡的床上。这会已经疼的浑身冒汗; 不停的呻。吟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