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大家回过神,锅里的菜已经焦了,无法吃了。
  被老鼠咬过的唐杏无心无肺地,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姐弟四人也觉得没什么,根本不知其中的凶险。
  只是唐妈唐爸不安了几天,她得留意观察唐杏。没什么异常她才放心。
  就这样,旺财有了个伴。
  辣椒田那里就在几个角落撒上老鼠药。唐爸是越来越依赖农药了,中秋那会,他也是买了农药,专门撒水田里药福寿螺。药效多好,即省心又省事。看得唐杏触目惊心,难怪后世农药残留严重。
  唐杏就说,“农药尽量按说明放,不要过量了,快要上市,要吃的就不要撒了,农药有毒,会留在菜上面的”
  “啥,我吃菜之前都会认真漂洗过得,怎么会残留。”唐妈就问。
  唐金争着说“我知道,我知道,妈你怎么那么笨。洗菜时,农药不是移到水吗,田里的农药传到泥土上,泥土传给水。人吃菜喝水也就吃到农药啦!”
  唐梅也点头,唐桃冲唐金树了树拇指。唐金得意地抬抬头。
  “那好吧,我尽量”唐爸说。
  “哎,只是可惜,冬天不能去捉田鼠吃了”唐金悠悠地叹息。
  “这小子”唐爸摇摇头。
  …………
  唐家的旺财,正职是看看家,偶尔兼职下捉老鼠。旺财平时散养在后院,下雨天或者天黑了,它就会回到牛栏跟牛一起。最近也不知怎地,那三辈奶硬要给旺财栓起来。引起唐爸的不满“哪家不是散养的,就你穷讲究。”
  唐杏充耳不闻,她依然把旺财栓起来。她还告诫家人说“不要放旺财出去了,村里有人专偷流浪狗,狗肉煲可不便宜”
  既然唐杏都这么说了,旺财也就失去了自由。
  …………
  看着旺财能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哪怕是冲自己叫。唐杏都是开心的。
  前世的旺财,是在上个月死去的。
  那个早上,雾水大,天色亮得晚。二姐推开院门,忘了关上。旺财从院门溜了出去。等唐杏发现旺财不见了,她跑出去找。一边找一边喊“旺财,旺财”。最终,唐杏在一条通往养鱼场的泥路上,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旺财。
  旺财耷拉着脑袋,挣扎着往前爬,下身的血流了一地。唐杏哭着喊它,旺财回头冲唐杏汪了一声,就继续往前爬。爬的方向是养鱼场。唐杏就在边上一无所措地看着它,看着它慢慢爬不动了,它回头看了看唐杏,慢慢地咽了气。唐杏“啊”地一声,抱起旺财冲回家,她劈头劈脑地大声骂二姐唐桃,“都是你,害人精,你为什么不能随手关院门啊,旺财死了,都是你”。唐桃也愣住了,她看着唐杏怀里的黑狗,不说话。
  “说话啊,你怎么不说,养你还不如养条狗”唐杏继续不依不挠。
  “养你不如养条狗,哈,原来你这么看我的,呵呵”唐桃伤心欲绝。
  “是的,就是”唐杏火上浇油。
  争吵声引出了家人。唐金惊呼出声,跑过来站在黑狗前,看了看,问“在哪里发现的?”
  唐杏没好气地说“在养鱼场那路”
  “准是那些卖鱼的,撞死的。我去找他们”唐金就要跑去找人算账。
  唐梅拉住他说:“无凭无据地,你找谁?好几家人”
  “哎,就这样算啦?”唐金气愤地说。
  “等爸妈淋辣椒回来吧”唐爸唐妈去地里浇肥了。辣椒收摘后,要及时追肥。
  …………
  农家的肥纯有机肥。家家户户的厕所都安装在屋外的院子里。厕所联通着猪栏,猪屎猪尿随着小沟流入厕所。
  城里的人用不惯这样的厕所,它臭,还恶心,那上面的厕所坑都爬满了蛆。
  …………
  唐爸唐妈回家了,他们自认倒霉,正如唐梅所说,该找谁。
  唐桃伤心不理唐杏。一家人除了唐杏都在吃旺财,唐杏生气伤心地躺床上。唐桃故意趁家人不注意,溜进房间,在唐杏面前大嚼特嚼地,不时地说“真香,旺财,你死得其所。哼,旺财是狗,它死了人吃,能和我比”
  “滚”唐杏转身背对二姐。
  过后,一家人的生活总得继续。但有些话却埋在唐桃心里许久。她记了半辈子,长大成人的唐杏才知道曾深深伤害过二姐,正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
  这样的事情,重生后的唐杏自然是能避免则避免。旺财失去了自由得到了生命。


第19章 收获季节
  11月到了,又是一个收获季节。村民吸取上一季的经验,稻谷刚一成熟,就披星戴月地,把稻谷收割回家,晾晒干入库。他们也是受够了那些发芽发霉的稻谷,再也不想吃他们了。
  稻谷收割完,腾出的地就可以种植红薯了。
  这次自然是全家出动。
  唐家的小牛仔,哦,牛崽大了,应该叫小公牛。前几天唐爸对它进行了培训(牛也是要学习滴),它学会后可以“上班”啦。
  小公牛在前面拉着犁,唐爸在后面扶犁,时不时地用绳子轻轻抽一下,小公牛就缓缓往前走,犁所过之处留下翻起的泥土。
  其余人就从翻起的泥土上捡草,重点是捡草根。
  小公牛牛小,力气不足。一个小时才把那一分地犁好,并整成一垄一垄地。剩下的九分地,唐爸在唐杏极力游说下,打算种蔬菜。
  唐爸把牛牵到一边池塘喝水,喝水后,再牵回自家地头,吃干稻杆。
  唐爸就不理牛了,他要挑粪过来做基肥。
  基肥掩盖在泥土下,上面再铺放红薯藤,泥土盖好红薯藤的茎。整个种植过程就这样。
  红薯在一家人齐心协力之下,很快就种好了。
  …………
  最近唐家个个都喜气洋洋的。无它,有收入呗。辣椒陆续上市,收购价最低也有一块钱一斤。唐梅复习功课,暂停投稿。挣学费就靠姐弟仨了。幸好唐金文章连出来了,发表拿了80块。唐妈别提多高兴,高兴之余,在村里唠叨唠叨。整个村子都沸腾了。纷纷回家督促自己小孩,写文章。唐妈知道后,傻眼了。后悔不已,在家告诫家人“唉,老人常说要闷声发大财,一时没忍住,给你们带来这么多对手”
  “呵呵,老妈你多想啦”唐杏说。
  “没事,你儿子我不怕,狭路相逢,勇者胜”唐金斗志激昂地,还摆了个前进的pose。
  “哈哈,看你们逗的,全国成千上亿的人,多咱村那几个也不多,老妈,至于吗?”唐桃拍着桌子,大笑说。
  唐杏心里想说“二姐,你至于吗?笑点太低了。”
  …………
  日子又平淡下来。天也越发冷了,唐杏都穿起冬服了。天冷了,天色很迟才亮。唐金唐杏自然要赖会床。姐姐们载唐金唐杏一起上学。爬坡时,唐杏就跳下车,过了坡,唐杏又跳上车。
  对面远处过来一人,上身赤裸,唐杏唐桃看到了,真佩服,真的勇士,不怕冷。谁知,近处一看,原来是件肉色的毛衣。“我就说嘛,哪有人那么厉害,大冷天不穿衣服。”唐杏马后炮了。
  “呵呵,马后炮,马后炮”唐金笑话唐杏。
  “哼,懒得理你。哎,我最近又拿了咱家挣钱第一名,高处不胜寒啊,哈啾”唐杏假意受寒的样,气得唐金牙根都快咬烂。
  “呵呵”唐梅最近一有空就背书,回想。她很少参与这些聊天了。
  …………
  到了学校,也快要迟到了。几人匆忙各回各班。唐杏一进课室,有杀气,前方高能。她小心地绕道到课桌前,坐下。
  唐珊珊正一脸地羡慕嫉妒恨地盯着唐杏。
  “哎至于吗?多久的事啦,还来”唐杏心里默默地吐槽。
  同桌唐怡一脸兴奋地说:“听说,阿金也拿到稿费啦?阿金那样的水平都可以,那我也可以啊。”
  “哎,你咋说话地,阿金什么水平啦,他进步了进步了,OK”唐杏也潮流一把。谁样现在流行半英半白的说话方式。
  课后,唐宏辉与阿金勾肩搭背地去小卖部。小气的阿金只给宏辉买了一毛的“老鼠屎”吃。他自己吃两毛的瓜子。
  放学走路回家,经过菜市场,唐金买了个烧鸡,看在眼里的唐金翘起了嘴角“算你小子有孝心”。
  “那是”唐金说。“你是不知道前世,前世你可不这样”唐杏心里默默说。有改变总是好的。
  前世唐杏有过一毛钱难倒人的时候。她考试前发现没带笔,跟同学借了一毛钱买铅笔2B铅笔。本来说好第二天早上还的。没要到钱,那同学特意过来问“唐杏,你答应还的钱呢,我还等这要呢”
  中午回家时,唐杏逮住老爸要钱,老爸把钱从裤袋里掏出,看了看说“没有”
  唐杏心急地说“一块钱都没吗?”唐爸摇摇头,唐杏失望了。她也心急,她答应同学说下午还的。
  在唐杏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收破烂的叫声响起了,唐杏眼一亮,她赶紧喊住老人,她卖了一个鸭毛,刚好两一毛钱。别提多开心。下午上学,唐杏把手上的一毛钱给同学,同学轻描淡写地说好了,她又扭头和一旁的人说话。唐杏有些不是滋味。
  所以现在同学跟唐杏借钱,一块钱一下,唐杏都没放心上。随便他们什么时候还。所以唐杏的人缘大涨,学习成绩好,人又肯借钱,能不好吗?
  这个秋季,唐家不止收获了稻谷,唐杏还收获了友谊。


第20章 老一辈吃饭的讲究
  秋收过后,唐家依然很忙。
  唐爸妈早出晚归,不是伺候他的蔬菜,就是收摘辣椒。
  唐家四姐弟忙学业,忙投稿。
  往常外婆农忙后,都会走亲戚,轮流在几个女儿家小住几天。今年也不例外。
  盼星星盼月亮,某一天的傍晚,唐妈在村头终于等到外婆了。
  外婆,迈着小碎步,手上挽着个大包裹,缓缓而来。难为她一个小脚老太太。外婆不会骑自行车,去哪都走路,外婆自小裹脚,那脚脚指头都折到一块了,走路能不慢吗?90年代市区有公交车,但我们农村是没有的。
  外婆来家了,大家很开心。唐杏直接骑车到圩镇上买熟食,买了个盐焗鸡。惹得外婆说“太破费了,有分钱也不能这么花,你们没见过灾年,吃草吃泥的。你们得珍惜现如今的……”吧啦吧啦,唐金都会背了。
  外婆出生于清末民初,那个动荡年代见识多了。她祖上也算是殷实家庭。祖宅修建的时候,内墙里面全是用糯米和栗子粉混合涂抹而成,内墙外是普通的泥土。灾荒年,一家老小时不时地敲块墙下来吃,靠着祖上的余荫,才慢慢地活了下来。
  外婆是个老派的人,相信表哥表妹一家亲。唐杏的舅舅舅母就是一对表哥表妹。舅母生了三个孩子,老大周芹,老二是周浩,老三是周乐,智商有问题,爱打人。唐杏上次去外婆家,外婆都不让他出来见人。
  舅舅翻建房子的时候,发现旧房子下面是一个厕所。舅舅他们把三儿子智商不正常,归罪于风水。他们说“一家人住在厕所上生活几十年,运道能好到哪里去?”
  唐杏阴谋论了,外公是过继的,曾外公不愿自己的家财落给祀子后代,建房子时故意不把厕所挖掉。因为迷信上说,在污垢上面建房子,会祸及后代。
  真相究竟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
  大家一起吃饭,桌子小,坐不开。唐杏坐外婆右边,唐杏左手抓着的筷子一下子拌住了外婆的筷子。外婆就用筷子头敲唐杏左手。唐杏疼得惊呼起来。唐家其他人也茫然地抬头看着,“妈,你怎么啦?”唐妈问。
  外婆气愤地说:“你怎么教孩子的,吃饭这么简单的规矩都学不好。”
  “妈,消消气”唐妈唐爸说。
  “外婆,我知错了”唐杏低头认错。场景似曾相识,哦,前世也这样。唐杏赶紧改用右手抓筷子,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嘿嘿,等外婆回家了,我再用左手”唐杏默默地想,后世研究说用左手的人,大脑发育更健全,更聪明。
  外婆直接以身作则,当场教育大家。
  腰板挺直,吃饭要把碗端起来吃,不能把碗放桌子上低头吃。要用右手抓筷子,不能用筷子敲碗,那是乞丐的事。夹菜不能过界,只能夹自己面前的。不能随意翻动菜。
  吃饭要慢吞细咽,一为养生,二为防止出现粗鲁的吧唧声,吞咽声。
  筷子不能横放在碗上,也不能竖插在米饭上。筷子直接插米饭是敬鬼神。筷子横着摆是敬先人。
  饭碗不能留米粒,要吃光光。老话说“只有这样,下餐才有得吃。”米饭落在桌上,要夹起来吃,不能浪费。需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人说“那多不卫生!”草根都吃过,观音土都吃过,那还怕啥?现在人就是矫情,打仗时,尿都喝过,老鼠肉都吃过,老鼠洞里的粮食也能活人无数。除了死生,无大事。吃饱饭后,要将筷子放一边,还要跟大家说:“吃饱了,大家慢用。”。吃饭不宜过饱,不能在饭桌上打饱嗝,不能摸肚子。
  吃酒席,要分清上下座,要有尊卑。长者,官老爷先动筷子,后辈才能动。
  中国真不愧礼仪之邦!听得唐家四姐弟一愣一愣的,真繁琐。
  至此,唐家人吃饭注意多了。唐杏做什么都记得伸直腰板,连睡觉她也要挺得直直的。
  …………
  外婆让姐弟四人亲手做一锅豆豉,她在一旁指导。
  外婆叨叨说“技多,不压身。”她还教孩子绣花,唐杏不愿学,相反,唐金很感兴趣。唐杏想到后世五大三粗的唐金掐着根绣花针绣花,就觉得一阵一阵恶寒。
  外婆住了十几天就回去了。


第21章 叫花鸡
  天气越来越冷了。
  辣椒生长周期快过去了,唐家卖辣椒有一万多收入,跟前世差不多。
  蔬菜已经陆续出售。唐妈唐爸凌晨三点起床,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风,冒着露水,下地割蔬菜。边割边用沾水的干稻草捆起来。手电筒就夹在胳膊窝里,灯光照射着雾水,白茫茫的,看不真确。
  蔬菜割满两框,两人才住手。就着手电筒的光,唐妈从水井提水,整捆蔬菜放进水桶漂洗下,重新装框。
  唐爸骑自行车驮蔬菜到市区菜市场零售卖菜。
  唐妈回家煮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
  唐家算是吃了甜头。1995年农作物价格高,光一斤蔬菜也得2块钱一斤蔬菜的钱,整个算下来,也要有一千多收入。唐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唐杏也要放寒假了。
  大背奶的儿子——表哥贺龙和他同学,要来唐家做客,吃叫花鸡。
  唐爸提前几天上河对面的山上,捡了几捆木材。平时,唐家光烧稻杆也够一年用了,并不需要去捡木材。
  贺龙他们过来了,五个半大不小的小子。看这架势,唐爸马上改变主意,宰四个鸡。原来的计划两个鸡估计不够吃。
  把四个鸡宰了,在鸡肚子开个口,把内脏掏出。将葱和香菜拧出汁,撒上盐,汁均匀涂抹在鸡皮上,最后将葱和香菜连同香菇一起塞进鸡肚子。用荷叶裹好鸡,再在荷叶外裹上两层湿湿的檀纸。檀纸外抹上黄泥。
  晚上,有点冷,大家抱着材捆一起到田上去。稻谷早已经收割,那田已经干燥了。唐爸先将干燥的泥块垒个洞,把木材放到洞里烧,泥块烧烫了,洞里烧剩下的木炭,火红火红的,把裹好的鸡埋在洞里木炭里,再把洞推倒,用烧红的泥块盖严木炭。过一个小时,用木棍将泥块拨开,挑开木炭,漏出一团黄泥团。黄泥团已经烧干,开裂。拨开黄泥团、檀纸,荷叶,叫花鸡就出现在大家眼前。只见它金黄金黄的,散发出荷叶清香,又有香菜的味道,诱人得很。
  大家都一窝蜂地涌上来,抢着吃。唐爸,接着往木炭里埋几个红薯,红薯小,能熟。
  11月份种的红薯,得来年4月才能挖。现在挖还半小不大的。
  叫花鸡最后就剩下个鸡腿,留给看家的唐妈。地上的鸡骨头,唐杏给捡回家,给旺财吃。
  …………
  第二天,表哥同学先回去。表哥就留下来玩。农家生活各种不方便,唐家床不够,昨晚他们都是两人睡床,三人打地铺,累的够呛。天一亮,就麻溜地回去了,早饭都不用。
  表哥贺龙屋里屋外地转悠,终于在唐家后屋发现了一窝黄蜂窝。黄蜂窝看着忒大,直径得有十几公分。贺龙很兴奋,他想到了吃蜂蛹,但又怕黄蜂叮。他看了一圈,觉得唐杏最好骗,他说“三背奶,你去用棍子将它捅下来,我就请你吃雪糕。”
  前世的唐杏还真去了。无知者不畏,唐杏就这样,啥都没准备,就用木棍用力往上一捅,吧唧,蜂窝掉了下来。黄蜂嗡嗡地往外飞。看势不妙的大表哥,赶紧抱头跑了。唐杏傻呼呼地站那当靶子,可怜的唐杏给叮成了猪头。心疼得唐妈大骂大表哥。唐杏就顶着猪头样了十几天才好。
  农家的小病小伤,是不会去医院的。熬过去就好了。小时候割了手,流血了,就到厅那烧纸钱的铁盘里抓些灰,撒伤口上就好了。要不然就撒上烟丝,血就会停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