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事不堪回首啊!
  情景回到今生。
  唐杏挥着纸条和两块钱,走到陈平安面前,对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对陈平安说:“陈平安,这钱还你,我谢谢你的大仁大德。这钱啊,你还是给街边的小乞丐吧,姐姐我啊,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接受嗟来之食。”
  同学们一阵哗然,这是哪一出戏啊?为什么要给钱唐杏?
  陈平安涨红着脸,说:“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看你家穷,所以……”
  要是没有前世的一幕幕,唐杏还真的相信他了,唐杏假装感恩戴德地说:“谢谢你,自小我爸妈就教育我们,钱那是要靠自己挣才花得安心,再说我也不是乞丐啊,不需要同学的资助。”
  “我没当你是乞丐,我只是想帮帮你。”陈平安急忙说到。
  “呵呵,钱的事情,我谢谢你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要跟你算账。”唐杏突然变脸,双眼瞪得像铜锣一般,气凶凶地大声质问到:“你是不是吃饱撑着了,随便看我的周记,周记那是给老师看的,不是给你看的。你那是偷窥我的隐私,你懂不懂法律,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我随时可以去告你,让你坐牢。”
  周记属不属于隐私,唐杏也不懂,怎么可怕怎么说,管他去死。最好吓死他,吓他一个星期,不,一个月。吓得他寝食难安,吓得他惶惶不得终日,小女子报仇,二十年未晚。
  陈平安脸色苍白,不可置信地看着唐杏。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自己明明就是好心。难道给钱也有罪?
  唐杏仿佛看穿陈平安心里的想法,凑近他的耳边,低声说:“给钱有错与否,是看人的。对于自尊心强的人来说,你那是侮辱人。骚年,要是我接受了你的钱,跟你道谢,你是不是很高兴,心里很满足,觉得自己是圣母玛利亚,全身金光闪闪。但是,一旦我拿了你的钱却一声不吭,连道谢一句也没有,到那时候你是不是会很气愤,觉得自己的好心喂了狗,恨不得将钱从我这里拿走?”
  唐杏稍微离开点陈平安,正色道:“骚年,你那不是好心,那只是为了满足你那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陈平安睁大眼睛,张嘴喃喃说到:“我没有。”
  “有没有,那是你的事。只是请你不要将你那伪善放在我身上,从我这里找优越感。谢谢!”唐杏继续低声说。
  唐杏说完,在同学的注视下,从容地走到讲台上,大声说:“打扰大家片刻。请同学们以后不要偷看我的周记,那是我的隐私。还有关于说我家穷的话,说实话,我家是不富裕,但也没到需要资助的地步。要是需要钱的话,我自己会去挣,就不劳同学费心了。在我看来,那是欺负人,是对我爸妈的侮辱。”


第127章 退学计划
  “切~吓唬人,有那么严重吗?看看周记又怎么啦?”
  “就是,周记不是作业吗?老师能看,同学看看不行吗?又不会少块肉。”
  “嘘,她在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呗。”
  “哦,给钱还得罪人,千古笑谈啊!”
  “莫不是嫌少?”
  “看不出她是那样的人,真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陈平安怎么会想到给钱唐杏,莫不是看上她吧?”
  同学们越说越过分,阿绣听不下去了,霍地站起来,冲同学们大声喊到:“好了,不要说得这么过分。看得又不是你们的周记,当然觉得没什么。再说,陈平安同学的做法我也是不认同的。唐杏又没有明确的说需要同学的资助,要是觉得她家境不好,可以从其他方面帮忙,为什么非得给钱呢,那不是欺负人吗?当人是乞丐还是怎的?”
  陈平安死死咬着嘴唇,以一副受到深深伤害的表情看着阿绣。阿绣不为所动,缓缓撇开脸,假装没看到。
  唐杏从讲台上走回座位,轻轻搂/住阿绣,轻声在她耳边说到:“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咱们管不着。别气啦,生气容易老,不好看,咱们要美美地。再说我都不生气,你气啥呢?“
  阿绣转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唐杏良久说:“你没放在心上就好,不值当。”
  唐杏笑着点头,说“那是自然的,事情说开就好,报了个小仇。现在想想,以前我错了,错得离谱,人活着还是豁达点好。”
  唐杏与阿绣落座。
  看着议论纷纷的同学,唐杏脑海却不由自主地想起几个月前报纸所说的美国IPC展。
  2000年4月在美/国举行的IPC展上,日/本印制电路板协会(JPCA)出示了一套无卤覆铜板行业标准。在当时引起了行业轰动。
  曾几何时,不知不觉中,日/本覆铜板行业发展与中国拉开一大段距离。
  遥想当年,1953年,704厂覆铜板行业前辈开始研究绝缘材料(覆铜板前身),与日/本几乎同时发展。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两国关于覆铜板发展天差地别啊!
  唐杏知道欧盟2006年将会实施环保条款。对发展中国家电子行业是灾难,挑战,也是机遇。2004年国内出口欧盟几十亿美元的生意,就是因为欧盟环保条款,受到冲击。
  几十亿美元的生意,这是块大蛋糕。谁率先生产出满足欧盟环保条约的电子产品,谁就掌握先机。
  时间紧迫,周记事件了结后,就办理退学吧。
  搞技术的讲究的是经验,要是觉得学识不足的话,也可以在职深造。条条大路通罗马,没必要再在初中、高中死磕下去。初中、高中这些知识对搞配方设计的人,作处不大。
  再说,唐杏今年已经满16周岁了,可以办理身份证了。有了身份证,可以办的事就多了。
  与此同时,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大普查拉开了帷幕,震惊世人的人口数字即将揭开。


第128章 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正式开始前,提前三个月也就是在八月份,政/府开始实施户口整顿,放宽入户条件。
  唐家村十来户超生大户找老支书询问入户的事情。
  一大群人闹哄哄地将老支书家大厅挤得满满当当的,连转个身都难。老支书儿子新娶的第二任老婆对村民的到来满脸不耐烦,不情不愿地端来板凳给大伙坐下。
  村民们刚落座就七嘴八舌地询问开来:“老支书,入户口是怎么一个政策呢?超生的是不是不用罚款就可以入户啦?”
  “我们家老三到老七到现在还没有入户口,眼看就要上小学了。要是免罚款我这次就都入了。”生了七个娃娃的妇人李翠说。
  老支书扯着嗓子喊到:“稍安勿躁,听我说,超生的罚款还是要罚的,但是数额相对会少点。”
  听罢,村民大失所望说:“诶,怎么还是要罚款啊?不是免了吗?”
  “罚款怎么不要?要是免了,婆娘不都放开肚皮生,那还得了。一个个怎么想的,尽想美事。”老支书训斥到。
  “那还入个屁的户口,不入了,散了吧,散了吧,空欢喜一场。”急躁的村民噌地站起来,嚷嚷到。
  “户口还是要入的,你还想孩子他们一辈子当黑户?还是老实点交罚款吧,趁此机会赶紧入户口吧。往后就没这么宽松的条件了。”老支书说完,吸了一口水烟,吞云吐雾后,接着说:“就算不入户口,人口普查时,大家还是要如实填写,不要有所隐瞒。普查数据对国家后续的政策起到重要作用,可不许马虎了事。”
  “要是报了几口人上去,一看就知道是超生的。秋后算账,再来罚我们的款,那我们此不是惨啰。”李翠不无担心地道。
  “也是哦,调查表上白纸黑字写着,赖都赖不掉。”
  人群激昂起来,纷纷表示普查时候可不能如实填写。
  老支书气的吹鼻子瞪眼,手上的竹制水烟筒敲得地板咚咚响。
  。。。。。
  唐家。
  唐妈看着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在蹒跚学步,越看越逗趣,越看越喜欢,心里念叨着要不就趁此机会将小女娃的户口入在唐家。
  想到此,唐妈忍不住一把抱起小女娃,上楼给她老妈打电话。
  小女娃一岁多,对万物正是好奇的时候,手舞足蹈地跟唐妈抢话筒。唐妈将她的手拿开,小女娃立即又伸手抢。小女娃咯咯笑,反复如此,乐此不彼。
  唐妈好笑地摇摇头,哄着小女娃说:“宝宝乖,咱们给你妈妈打电话,咱不抢话筒了,好不好?”
  小女娃既懵懂又好奇地睁着圆滚滚的眼珠子看着唐妈,唐妈的心一下子就化了,柔软如水。
  马云芳纠结了许久,最终告诉唐妈还是不要入了。
  唐妈很失落。
  。。。。。
  人口普查员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唐家村人口普查员是一位初中刚毕业的小姑娘。
  每天斜挎一个红色的印有中国人口普查字样和标志的挎包。脖子上挂有一个红色普查员证。手上抱着垫板、尺子、签字笔,挨家挨户地敲门入屋调查。
  人口普查项目相较前面四次增加了好些项目,比如增加了人口迁移的内容,出生地、何时从何地来,同时也增加了人口经济活动的内容,比如上周是否在工作、未工作者的生活来源等。
  唐家村超生大户很多不愿意如实填写。
  对整条村子情况知根知底的小姑娘可不就急坏了吗?


第129章 一切皆有可能
  小姑娘又不能压着村民如实填写,干着急也没用。唐家村人口普查工作进展的极其不顺。
  于此同时,唐杏的退学计划也受到唐家人的极力阻滞。两个通病相连的倒霉蛋在某一天相遇了。
  院子外面传来几声清脆的喊声“有人在家吗?我是人口普查员唐花。”
  唐杏正在二楼卧室绞尽脑汁攥写计划书,思路被打断,好些烦闷,没好气地将笔搁在书桌上,冲屋外大声喊到:“门没锁,狗栓着,你进来吧。”
  唐杏喊完,哐当一声打开房门,穿着拖鞋踢踢塔塔地从二楼往一楼大厅走去。小姑娘唐花已经进来,目不斜视,正襟危坐在大厅沙发上。看到唐杏下来,急忙站起身,微笑地对唐杏说:“阿杏,富叔他们在家吗?”
  唐杏耸耸肩,摇着头无奈地道:“阿花,你消息也太不灵通了吧,这个时间段他们都在看店。要找他们,你只能上墟镇啰。”
  “啊,不是吧”唐花可怜兮兮地看着唐杏。
  唐杏缓缓地点点头,爱莫能助。
  唐花”啧“了一声,长叹,缓缓地坐下来。弯腰,双手捏着发酸的小腿,抬头对唐杏发着牢骚说:“我一天下来,腿都走得抽筋了。诶,要是能拿到真实得数据,累点那倒没什么,可是好些人家谎报人口,查了跟没查一样。大家都知根知底的,非得睁眼说瞎话。你说可不可恨?”
  唐杏点点头,没有吭声。唐花只是想找一个聆听者,也没指望唐杏说什么。心中的烦闷,近段时间遇到的心酸事如水般向唐杏倒。
  ”村子里面有一个孤寡老人,喊了半天都没有回音。在我转身要走的时候,一张放大的枯槁的脸在我眼前,吓得我屁/股坐地上。“
  “你不知道,村子边的池塘佬养的大狗好恐怖。我一靠近那排屋子,那狗吠个不停,栓狗的铁链被狗挣得咔咔响,吓得我啊,好怕铁链突然断了。走出来的主人,是一个外乡人,平时很少见。别看他的狗可怕,那人还算配合,几分钟就将调查表填好了。”
  “那些超生大户,脸皮都能挡子弹了。”
  唐杏点点头,说:“呵呵,或许你可以去找村支书,就说咱们这片土地往后可能会征收,补偿费是按照户口上的人口数算的。听说隔壁镇征收补偿费每人有十几万。”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听说。”小姑娘不可置信地看着唐杏。
  唐杏笑眯眯,明亮的眼睛闪过一道亮光,狡黠地道:“姐姐我那是有内幕的,隔壁镇那事是真的,只是唐家村就不好说,你得跟咱村里面的人说是可能。着重点明是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可能有可能无,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唐花听的一愣,半晌喃喃道:“这,能行吗?”
  “行,绝对行!“唐杏打着包票道。
  唐花想了良久,最终坚定地点点头,坚毅地头也不回地往外走去。
  唐杏看着她”视死如归“的背影,笑了。自己也算是为国为民了。希望朴素的村民上当吧,阿门!


第130章 无题
  村民们听说有征收土地的可能,争先恐后地凑钱交足罚款,将家中没有上户的孩子全给上了户口。小姑娘的普查工作顺利多了,专程提着一大袋苹果上门感谢唐杏。唐杏笑着说:“客气啥呢,苹果可不便宜,这次你是不是大出血啦?”
  “收下吧。对了听说你要退学啦?好好地怎么不读啊,我是想上没得上。”唐花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唐杏说。
  唐杏苦笑着说:“打住,打住,咱不说这个话题了好吗?家人,朋友,同学,老师一个个地说教,我耳朵都起茧子了。我也懒得解释了,见解啊。”
  唐花也无话可说,交浅言不可深,无奈地点点头说:“那好吧。”
  。。。。。
  唐家人说得多了,唐杏心烦,干脆搬到宏兴厂员工宿舍居住。加快速度将手头上关于塑料的配方产业化。在工作间隙中,唐杏一有时间就上网查询风投公司,将他们的联系号码一一抄写下来,逐个给他们的负责人打电话,想让他们投资建立一个覆铜板厂。不论在电话上聊得多好,但是一看到唐杏本人,他们都委婉地拒绝唐杏。
  一个覆铜板厂的建立,没有一个亿是做不下来的。就算项目的开展阶段可以申请国家项目基金,那也是车水杯薪。在无数个煎熬绝望的夜晚,唐杏都想放弃了。但是一想到,同是1953年开始开展覆铜板材料的研究,为什么半个世纪过去了,日/本的覆铜板技术在全世界数一数二,而中国呢?唐杏就心有不甘。第二天又开始了斗志盎然地奔走于各大风投公司。
  在经过了无数次被质疑后,唐杏妥协了,她不找风投公司了,她转向找现有的覆铜板公司。整个覆铜板行业也就有这么几家企业。唐杏的事很快就在整个覆铜板行业传开了。讥笑有之,质疑有之。但是有心人还是从1998年唐杏被驳回的覆铜板专利申请看到了唐杏的价值,向唐杏伸出了橄榄枝。对方是一家刚开始没多久的民营企业,去年才从贸易转成实业。唐杏の二话不说,卷包裹麻溜地从宏兴厂转移到新工厂开始了覆铜板产业化工作。
  她开始了无卤无铅覆铜板的生产工作,然而此时从化学原材料,玻璃纤维布,到铜箔符合ROHS指令的凤毛麟角。唐杏所在的整个公司开始寻找合适的原材料生产商,定做特定的原材料。、
  时间如驹马过隙,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此时的媒体在鼓吹着中国加入了WTO从各方面改变国民的生活。进口的产品逐渐多了。进口水果,家电,汽车慢慢地随处可见。
  2002年,土地的利用率越发高了,政府将圩镇边上的将坟地全起了,在那里打了十几口几百米的水井,将那片地建成温泉游泳池。到了夏天,络绎不绝地城市居民开着小车或坐着公交车过来游泳。
  温泉游泳池周边建起了一所养老院。


第131章 买一送一?
  2002年7月份,贺龙表哥住进了唐家。大背奶严防死守还是没能避免贺龙跟人学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居然学会了吸/毒。大背奶让他住唐家,目的是让他自行远离那些毒/友,好在唐家戒/毒。戒/毒是那么好戒的吗?
  唐杏远在他乡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久不在家住,她的房间自然地给了贺龙住。贺龙这小子,睡到日上三杆才起/床,一起来就翻箱到柜找吃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在房间乱写乱画。“雪花女神龙”字样写满了整堵墙。
  。。。。。。。
  9月份,唐梅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大学。学习中西医结合专业。她所在的校区,周围还有其他九所大学,这十所大学组成大学城。大学城统一使用“一卡通”。一卡通在大学城是通用的,在各个大学可以当信用卡刷,吃饭,使用热水,方便得很。
  9月21日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唐杏这些忙人,是无暇感慨的,她正在生产车间全程跟进试制。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唐杏克服重重困难,无卤无铅配方经过实验室验证成功,现在在生产线上进行第一次试制。这是一个检验配方的重要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唐杏走不开。
  唐梅也无法回家,只能用人生中第一支手机——波导手机和家人通电话,排解思念家人之苦。
  与此同时的唐家。
  唐家人拜过月神,围在一起听唐梅的电话,坐在一旁的贺龙看着其乐融融的唐家人,他想到自己家人,心里不是滋味,心情烦闷地站起来,想走出去散散心。眼尖的唐妈看到了,眼里闪过一丝担忧,忙喊到:“阿龙,你去哪里啊,阿梅打电话回来了,你要不要来听一听,大学生活可有趣了。”
  “是啊,龙哥快来听。国防生,你听过没有?“阿金附和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