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这种时候,大张旗鼓。只能够说是打草惊蛇的,反而不利于接下来进程。

    在袁世凯看来,在西北还没有明确反应,甚至面见到西北高层之前,事情做太早也不好,好在。整个北洋,被他经营的可以说是密不透风的。通过手下秘密安排,悄无声息之中,已经离开了北京,登上了前往包头的列车,而随着他一起出行,则包括了北洋绝大多数军方高层,段祺瑞,王士祯,段祺瑞,徐树铮,吴佩孚,孙传芳等,可以说整个北洋的精华力量,一大半,都跟随着袁世凯出行。

    这么的动作,可以说是惊人的,这么一大批高级军官,离开的北京,短时间,或许按照袁世凯等的安排,不会泄露,一旦时间久了,必然会产生影响。

    可袁世凯还是这么做了,多年担任北洋大臣,他有这个信心,管理好手下的部队,最关键的是,袁世凯对于西北有信心,就西北表现出来的实力,通过阅兵已经尽显无疑了,即便北洋发生一些变故,西北也可以在他的帮助下,把这些乱流给清理干净。

    袁世凯有这样的自信,同样西北也有这个自信,西北方面,杨元钊得到了袁世凯来到包头的消息之后,诧异之中,带着高兴,袁世凯的到来,代表着某种态度,再结合一下他所携带的热暖,只要这部分人倒向了西北的话,加上西北暗中控制的力量,解决剩下的亲日派北洋军官,基本上不成问题,可以说,只要袁世凯行动,北洋那边大局已定的,只是在于付出的代价多少。只是西北就可以彻底的压倒北洋,更何况,还有占据着北洋大部分势力的袁世凯系的帮忙。

    对于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推翻了满清,成为中国第一个大总统的人物,杨元钊还是比较佩服,对于跟他的会面,既是充满了期待,充满了警惕的,这是一个枭雄,无论是在朝鲜,还是在李鸿章后的北洋,袁世凯都可以称之为一个人物,历史上对他评价不高,无论是朝鲜,还是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可是这样一个评价不高,甚至是负面评价的人物,却一步步的走到了中国的最高层,第一个大总统,甚至复辟成为了皇帝。

    历史会评价袁世凯的功过得失,因为西北和杨元钊的出现,袁世凯没有走过后世历史上面的哪一步,到现在依然是中国的三大势力之一,北洋的实际领导和统率。在20世纪初,在中国恰逢3000年大变革的这个时代,袁世凯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存在,无论是朱而典,斐格,还是其他的一些外交使节,基本上谈中国问题的时候,只跟袁世凯一个人来谈,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力量。

    袁世凯来包头,这中间的意味,不用多说就知道,加上杨度之前叙述,不难把握到袁世凯的态度,西北经过2年的累积之后,在各方面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有可能统一整个中国,是时候结束所有的不稳定因素,把中国置于一个声音之下,可是目标是有的,要怎么做,怎么来入手,这是困扰西北的一个巨大的问题,而现在,一个契机和条件,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袁世凯服软了,如何利用好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同理念() 
从袁世凯做出了前往西北这个决定,到最终决定下达的时间非常短,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袁世凯的结束非常的突然,几乎在听完了西北阅兵式现场直播之后,就下达了决定,最短时间征召了手下,短暂的磋商,达成了一个共识之后,最近的一个列车前往包头。

    双方断绝往来,可是借助着某些秘密的战线,也保持着相对紧密的联系,在袁世凯的首肯之下,这个消息,定向的沿着特殊的渠道,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包头,电波在相隔了千里之外的两个中国的核心来回了几圈之后,最终确立了一个紧急的,统一计划,并随之实施。

    西北和北洋,是两个敌对的势力,在官方上面,从1911年开战开始,没有什么高层互访,可在人员流动上面,西北和北洋之间,不是完全不来往的。最高层面之上的敌对,并不能够掩盖双方之间的无数交流,就地域上面,西北是一个内陆,四面八方都不靠海,可在经济上面,西北却是外向型为主的经济,需要众多的港口和出口货物。

    西北很强的工业生产能力,设计出来的机器产品,甚至比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都要强悍的多,特别是在棉纺织,丝绸,普通的日用品上面,几乎拥有者让人难以想象的实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西北在某些东西上面,是世界第一,哪怕是北洋军麾下的那些工厂。也大量的进口了西北的机械设备,因为它可以为北洋创造很多财富。

    单纯的入超,会引发经济不平衡的。从后世走来的杨元钊,很清楚这一点,开启搬房间半殖民地时代,为中国历史上面的深渊的鸦片战争,就是一场因为入超打响的战争,哪怕英国拥有强大的战舰,已经依靠工业革命。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可面对着闭关锁国。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的时候,依然被出超,搞得灰头土脸,不得不依靠鸦片这种非常规的商品。来换取巨额的利润,甚至为此,不惜发起了两次鸦片战争。

    从西北工业崛起,到有能力干涉世界政治经济的时候,西北就很注意这一点,跟德国之间,以商业和科技建立了紧密的纽带之后,西北很多方面,是在研究。如何平衡双方的资金和经济往来,战俘计划,工业品的采购。还有一些文物的采购,都是这样来的,以西北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本来自己也可以生产的机器,却通过德国,远渡重洋来购买。为的就是平衡购买力,这中间。西北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不但是德国,作为欧洲的产品销售国,也是某种层次的盟友,奥匈帝国,土耳其,甚至是软脚虾的意大利,都是西北考虑的对象,这中间,近在咫尺的革命党和北洋,也双双的获得了西北的注意。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北洋跟西北之间,除了西北生产的这些机器设备,北洋地盘之上,一些工业基础材料,是西北购买的主流。从某种程度上面说,双方是各取所需的一个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交换,在最高层面上面,双方的敌对关系,根本就不会影响到最底层,底层的交往频繁,加上两大集团之间额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的密切。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西北在于铁路方面的专注,,相当的密集,因为平原的关系,远比南方的容易建设的多,北方除了少数的大河流域,河流湖泊也很少,这也为网络化的铁路奠定的基础。从北京到包头,走的是老京张铁路,本来设计不错,加上又是,西北第一任铁道部长詹天佑曾经的工程,故而西北也相当的重要,从北京到包头的客专,甚至比包头到西安的客专,更早的贯通,而从贯通的那一天开始,就是整上面,最繁忙,盈利幅度最大的铁路线。

    表面上,西北放开了铁路,把属于西北投资的铁路,部分的权利,比如说售票的权利,比如说,分红和盈利的权利,交给了北洋和革命党的,可从上到下络都是西北兴建的,从上到下的网络业属于西北,整个中国的铁路,也一直都是按照这西北的运行图来运转,对于西北铁路之外的人而言,他们永远不会想到。,西北对于的控制到达了什么程度。

    在这个,大规模的运输飞机,还有机场没有普及的时代,铁路几乎是军队大规模调集和出行的唯一方式,这样一个交通动脉,当然是把握在西北手中,不可能交给别人,表面上的东西,可以做出让步,可是实际的控制权,必须拿在自己的手中,甚至为了这个控制权,暗地里面的工作很多。西北不但控制着那些铁路车站,重要的节点城市,还有深入到了铁路领域的每一个层面,比如说,最基础铁路工人,比如说,边陲小站,甚至只是作为一个通过小站的工作人员,而正是这样的,袁世凯刚刚发出了访问西北的决定,一列特别弄出来的专列,就出现在了北京火车站,在袁世凯从来没有上过的一个入站口

    上车了,被北京包头之间,是已经开行了客专,可是这个客专的列车运行速度,是要比西北规划之中的客专的运行速度,要抵上一个档次的,也是西北跟其他地方的不同的,现在,是从西北参谋本部下达的命令,甚至连西北的铁路局,都闻风而动,专门为袁世凯的专列,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了,从某种意义上面,袁世凯,也享受了杨元钊,刘澍这样,西北领导人的地位,速度也达到了客专能够达到的极致。

    西北的领导人来说,用日理万机,绝对不成之为过,甚至连大型商用飞机的出现,第一个感兴趣,并且能够在准备在商用飞机投入运营之后,第一个使用,包下一个专机的是刘澍,作为西北的政府首脑,刘澍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日子,是在铁路上面度过的,列车的速度提升个10几二十公里,对于每年100多天,都在铁路上面度过的刘澍来说,可能会节约他十分之一的时间,这就是十来天,虽然,刘澍也知道,即便节约下来的时间,也不属于他,可是能够少在铁路上呆十天,毕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别的事物之上。

    如果说,之前的刘澍,在杨元钊来到包头,一手推动了的建设之前,铁路真的是一个稀罕的东西,刚开始有了铁路,并且真正的投入运营之后,刘澍算的上最先的喜欢上铁路的那种,最开始的日子之中,几乎有机会,就要上铁路的,有时候,为了能够躲在铁路上面呆几个小时,宁愿选择一些比较不起眼的小地方或者小事情。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度,渐渐地,渐渐地,从喜欢到平静,再到无动于衷,甚至多一天,都感觉到厌恶的程度,原因无他,太多了,在汽车无法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的前提之下,火车在长途上面,拥有者无以伦比的优势,不但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营运,而且安全性能也比汽车高的多。

    后世的经验证明,一个安全的,有相当余量的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铁路整体的安全性能力来说,非常重要,西北的铁路局,参考了后世经验,以军事化管理为依托,以大量的计算机不停的运算分析,不是依靠着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拍脑袋决定的,一个变动,会牵动整个列车运行图,只要严格的按照区间去运行,铁路的安全性能极高,从运行图开始到现在,几乎没有出现大型,车毁人亡的安全事故。

    刘澍坐火车做到够,可是袁世凯不会,这么多年以来,北洋基本上很少有事物,让他亲自去处理,倒不是说,北洋懂得用人,会把权利分散。比起用人来说,西北要超过北洋十万八千里,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无他,西北的地方性事物,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面,都比北洋多得多,在北洋,一般的县长,只负责一些明面上面的东西,就如同过去的清王朝的县官一样,管理刑罚,顺带,保证劳役和赋税等的征收工作,只要做好了这一点,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县长。

    可是在西北,一个县长,却需要肩负起整个县的工业,农业,企事业单位,第三产业,教育等诸多方面,评价一个县长的工作,不是说这个县长,能够把这个县的一些工作都做的很好为界限的,而是要看一个综合的,不但要政治合格,刑罚分明,经济发展,就连就业率和发展态势,都会有一个非常系统和清楚的要求,甚至按照西北的目标责任制,很多东西都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好几位的。

    从这一点来看,西北哪怕是一个县都不好做,更何况是刘澍是政府的首脑,统制了整个国家,几乎整个大政方针,都必须要刘澍处理,他并不是一个长于这个方面的政客,只不过比较的勤奋而已,可正是这种深入和专注,不遗余力的处理每一个问题,让西北这个发动机,几乎是永远充斥着激动和向前的力量,每一个县都精确到小数点之后,每一个发展都有计划,有纲领,这些结合到了一起,就成为了西北奇迹的基础。(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三章 战略的差距() 
对于北洋跟西北的差异,袁世凯知道一些,却没有那么的深入,这是两个不同体制的问题。此时此刻,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正带着手下所有的亲信,匆忙赶往包头的袁世凯不会去考虑太多。可接下来,随着袁世凯的决定,甚至为了这么一个决定付出的行动,一场影响深远的大幕,就此拉开,这个因为这一个阅兵,而开启的第一个变数,就此拉开,改变了20世纪初整个中国政治格局,在后世,被无数的专家学者所看重和研究,不少人把那一次阅兵设立为胜利大阅兵,就是如此,一个看起来普通的阅兵,居然造成了两大集团的不同反应,掀起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奠定了中国崛起的根基,从这一点上,怎么评价这一次胜利阅兵都不为过。

    后世有无数的学者研究,当时的袁世凯和杨元钊的心理,为了他们两个人当时的选择,做出了很多大部头的文章,加起来有一个人的身高了吧,可是无论是谁,采访到两个人之中的任何一个,说的都非常简单。实际上,两个人的选择很简单,袁世凯一直都非常的警惕,西北,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按照日本人的想法去做,而杨元钊更加是,一旦接到了袁世凯的信号,立刻展现了西北的肌肉,一下子,促成了这件事情。

    这一列专列,没有在北京站停靠多长时间,列车运行图。在知道了袁世凯要来之前,就已经固定下来了,在这个时间段。会给他们一个单独的运行空间,不停留,或者少停留,到达西北,这中间牵扯到的路线调整和时间调整众多,也就是西北铁路局这样和发达的无线电,才能够做到这一切。

    平时列车的车速。大概在60…80公里每小时,客专上面。也跑过100公里以上的,但是很少,只有像刘澍,或者杨元钊出行。才会考虑调整线路,让线路的平均时速达到130公里左右,甚至在陆上,周围的50公里,甚至70公里之内,没有任何的车辆。

    这等于是在铁路运行图上面,空出来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由此造成的影响巨大,可是对于领导人来说。是可以享受这个特权的,在过去的几年之中,类似的调整。已经好几次了,这一次,机缘巧合,落到了袁世凯的头上。

    袁世凯和他的随员数十人,被引入到了两节专门的车厢,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一个包间。只不过袁世凯的亲信和护卫们,他们没有选择包间。而是跟随着袁世凯,被引入了跟刘澍等西北高层一样,专门为了高层领导人准备专用车厢,这里不但拥有着强大无线电通讯能力,位于车厢中部的大型无线电台,可以全程无忧的联系到西北任何一个无线电节点。

    开放了专列,运输袁世凯前往西北,并不代表开放这样的全国系统的指挥系统,事实上,这个系统是被关闭着,只留下了一个值班人员,厚重的铁门和独特的设计,对于车厢不熟悉,并且不会在车厢之中乱跑的袁世凯的部下,不会发现。

    通讯能力之外,装甲列车的两侧,还有两节真正的铁甲车,甚至有203火炮,这样的陆军大杀器,即便是一个团,甚至是旅,对于专列进行攻击,都可以凭借着装甲列车,守卫一段时间,等待援军。

    两节装甲列车之外,本身专列的的防护能力,也比较强悍,比如说车厢下部,最少有35厘米厚度战舰钢板,足以抵抗大量炸yao的攻击,这种跟战列舰上面使用的一样的特种装甲钢,是列车安全性的根基。

    火车是远距离行进的最佳的武器,能够对付火车的东西也多,最大的一点就是炸yao,历史上,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日本人的做法去做,而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也因为他的死,本身实力强大的奉系军阀,成为了纸老虎,不但在接下来的中原大战之中,被摆了一道,白白出力,什么都没有得到,更是在1931年的时候,彻底的失去了东北,而日本人只是动用了一个师团的力量,就让百万关东军落荒而逃。

    千里铁道线,要想做到绝对的安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装甲列车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装备了领导人的专列,而袁世凯乘坐的这个,也是留在北京站的一列特别列车。

    袁世凯等人刚刚坐定,列车汽笛长鸣,庞大的蒸汽机在蓄积力量,哪怕还是最强悍的蒸汽机,也无法的改变蒸汽机固有的问题,在启动之前,必须要预热,哪怕西北的新式蒸汽机,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初期蒸汽蓄积过程也会耗费不短的时间。

    好在这个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蒸汽机蓄积了足够的蒸汽,煤炭燃烧蒸发水变成蒸汽,然后灌输到蒸汽机之中,粗大的传动杆,不停的移动,越来越快,充沛的动力拖动着只有8节火车,快速的前进,远比普通的20多节的车厢小的多的专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