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的高官屯儿,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屯了,大队里都给起外号,叫小台湾。意思在高官屯里,是能吃好喝好地。高官屯家家小片儿开荒,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是呢,不管你谁来查,还就找不到证据。众口一词,绝对没有开荒的事儿。
当然,真要认真深纠的话,也不是真的就查不出来。只是在这家家户户挨饿的年月,又都是乡里乡亲的,还没有告状的,民不举官不纠的事儿,谁还非得让人家不挨饿的跟着自家一样挨饿啊?犯不上。
知青在农村这地界,那真是知识青年,都是有文化,有觉悟的好青年。队里也都尽可能的照顾着。这不,就把这位姓宋的知青给派到高官屯来了,至少,在高官屯,他能吃饱饭不是。
高官屯太小,本身是不接收知青的,这位宋知青,也不过是包屯儿干部。住在高章家。因为满屯子就他们家两个小子,一铺炕上还能再空出来一个人的地方。
因为大姐是妇女队长,平常常到大队里开会,跟宋知青也是认识的,他日常就爱待在明子家,因为明子娘会交人,说话办事儿都能办到人心里去,家里也收拾的干净利落,平常不管是大队里还是公社里的干部,娘都用心结交,孩子们都大了,也不能总在家待着,出去找活儿,也得有人帮衬的,谁知道能用到哪一个呢!哪怕就是用不上,多一个朋友,也是好的。
因为宋知青常在家里待着,明子也算有了个免费的老师了。白天生产队里都在干活,宋知青没法搞宣传工作,高队长也没让他跟着下地干活儿。他就闲着没什么事儿,时不时的就来家里,给明子娘唠唠嗑啥的。明子看准机会,几句好话上去,再问起问题来,他就高高兴兴的答了。
明子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那字本来就是认识的,不过是找个理由再捡起来而已,所以,学的就很快。一个乐意学,一个愿意教,明子可不就是进步神速了嘛。
“婶子,你家这小明子可不一般。将来说不定是个大文化人呢!”宋知青一个劲儿的给明子娘夸赞明子。
“啥文化人不文化人的,别像我给你叔似的当个睁眼瞎就行了。”明子娘心里高兴,嘴上却谦虚着。
“婶儿,你这么想可不对,这读书到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将来这国家建设,没文化的人可干不了。”这宋知青看来还有点儿见识啊。
“有啥用。城里文化人多了,你看看现在……”明子爹可是常进城的人,再加上队里屯里见天下来做思想教育的各种组织,想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都不行。
“哎……”宋知青就叹气。
明子从宋知青的身上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那种满腔热枕,头脑发热,全嘴口号的上辈子从电视电影中见过的标准知青的样子。
他也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思想看着比同龄的人,可是成熟了不少。
也是,不管什么时候,总会有一些清醒的人。
可是,清醒的人毕竟是少数的,渐渐的,周围的人,都开始向疯磨的方向发展了。农村都这样子,城里想来只会更严重吧。
哥哥姐姐们回来说,学校都不怎么上课了,一天到晚运动运动,开会开会,全都是些形式。
对了,学校还教跳中字舞,每天当课间操一样。
没过多久,不光是学校跳中字舞了,屯子里也要跳,不管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得跳。二姐士云身型好看,学东西也快,高官屯派去公社学跳中字舞的就是她了,回来之后,每天晚上生产队开完会,都是生产队的大场院里领着全屯老少一起跳中字舞。明子不想跳,正好,他们这么大的孩子,也没有强求他们,就跟着乱跑就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
又开始犯迷糊了,好不容易码出来这些……
也没有捉虫……
哎……
我不会是要冬眠了吧?????
第20章 各有各忙碌
年纪的大的,哪里会跳什么舞啊。二姨家的临居老太太,还是缠小脚的,走路都不稳,别说跳舞了。
天天的,跟群魔乱舞似的。
看得明子既觉得特别的滑稽可笑,又觉得有些悲哀。
再之后,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风儿,开始戴红心。就是用红布做出来一个心型的小口袋,里面放上棉絮之类的东西撑起来,戴在衣服外面心脏的位置,这就是一颗红心了。
没几天的功夫,就人人都戴上了。听说,有些人,为了表示忠心,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戴着……
再之后,那红心是越做越大,由开始的荷包大小,到后,得有足球那么多了,戴在胸前,差不点儿半个身子都挡住了。滑稽得不行。
这些人,真的是魔障了。
高官屯里亲戚套着亲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没有什么斗地主之类的事情。听说,别的地方,斗死了好多人了。
屯子里新搬来两户人家,一户姓从,是屯里原来那户从家男人的亲兄亲。家里以前是大地主,明子家临居于家二姑父小时候就是给他们家放牛的,后来国|民常抓壮丁,也是替他们家的儿子去当兵的,十二岁就被抓走了,一走就是二十年,再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建国后了。谁都没想到,他还能活着回来。这一回,是在老家被斗得狠了,老爷子已经被斗死了,儿子们活不下去,只能各奔东西了。来高官屯这个,就是这么投奔来的。
好在,他的亲哥哥就是高家的女婿,大舅子如今当着队长,多少能说上几句话。也就留下了。
另外一户,姓陆。是高队长那个做大队会计的兄弟后娶的老婆改嫁之前生的三个孩子,以前是跟着爷爷奶奶过,只是在老家总挨饿,不得已,才过来投奔的。也没有住在高家,而是大儿子带着弟弟姐姐另立了一户,支门单过。那大儿子都二十了,剩下两个一个十七,一个十五。单过,也能过得了了。
陆家那女孩儿跟明子二姐士云同岁,叫雪莲。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二姐时不时的帮帮她,一来二去的,跟二姐的关系,处得最好,成了闺蜜。日常有什么活儿不会干了,都不去找自己亲娘,却总是来问明子娘,一口一个婶儿,叫得可亲了。明子娘喜欢她灵透,也常常帮衬着她。
不管时代多么疯狂,人间多么疯魔,日子总还要过下去的。
只是生产队的活儿,越发的不好干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讲课,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运动,人心浮燥,哪里还有心思种地。又是大帮哄,公家的东西,那玉米苗,两棵苗中间能隔上半米去,要是锄地的时候再不精心点儿,除掉了一棵,那中间就得有一米的间隔。就这样,再多的地又能种出多少粮食呢。
高官屯里,人们仅剩下的那点心思,都放在了自留地和小片开荒的地里。每天到生产队上工就是磨洋工,倒是起早贪黑的伺候自家的地。明子爹跟大姐两个人时不时的就会干一个通宿。爷爷年纪大了,二姐还没成年,打下手,也总是一宿半夜的跟着忙活。
四月初八,原本每一年都有庙会的,兴隆镇往西二里地的地方有个姑子庙,很多年了。看看明子娘都会去赶庙会,小时候大哥士安身体不好,娘还带着大哥去庙里认了住持师太做师父。每一年,大哥都要跟着娘一起去看望师父的。
这两年,庙会也没有了。今年,庙都被拆了。住持师父带着十几个徒弟在原来的庙址附近盖了两间土房,靠住地活着。好在,兴隆镇的人还算厚道,没有批|斗她们,还能安安静静的种地为生。明子娘带着大哥去看望住持师父的时候,也会带上半袋子玉米送去。只当是心意了。
没有庙会了,原本是该这时间做的活儿还是一如既往。
爹在镇上买了过年的时候答应明子的地瓜苗。自留地和园子早都种完了,地瓜喜温,种得晚,那两陇地一直留着呢。屯子里好些人都好奇的问过,关家怎么留着两陇地不种,听说是因为明子要吃地瓜,特意留出来种地瓜的,都笑话明子爹娘太惯孩子了,还说什么惯子如杀子。
地瓜苗买回来,当就种上了。自那以后,明子看得可精细了。天天没事儿就得去自留地里看看瓜苗又长没长,有没有杂草,生没生虫子啥的。
家里,酱引子已经风干好了。去了表层的霉菌,把酱块子剁碎,拿到磨坊去磨成细细的粉。就是酱引子了。
正式做酱的时候,还是煮黄豆,熟了之后捣成豆瓣,满满的煮了两大锅的豆子。做好豆瓣之后,加上两大盆的粗盐,加上酱引子一起,搅拌均匀了,放在酱缸里,密封好。就算完工了。过上二十天左右,就有新鲜的豆瓣酱吃了。
做完了酱,明子娘就开始人工孵鸡鸭鹅蛋,蛋都是在炕上孵的,在炕头儿上铺上两层被子,放上要孵的蛋,上面再盖上一层被子。炕上要保持恒温。所以,连着二十来天,随时都要烧炕的,娘时不时的就要用手试一试被子里的温度,凉了就得烧,夜里冷得快,过上两三个小时,就得起床去烧炕。大姐二姐轮流被叫起来,有时候,她们睡着沉了,爷爷在抱夏里听到了,就会起来去烧炕,不让折腾大姐二姐。
因为那些宝贝蛋占了炕头儿好大的地方,明子爹这段时间也是跟着大哥一起去生产队挤大炕的。家里住不下。
明子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不光是明子娘要人工孵蛋。炕头上,还有一只老母鸡,在孵鸡蛋。是真的母鸡呀!
明子爹用谷草编的篓子,里面放上厚厚的谷草,再在上面放上二十多个鸡蛋,那只老母鸡,就整天爬在上面孵蛋。每天除了吃食的时候,都不带动地方的。
最神奇的是,它也不怕人,屋子里来来回回的人,它也不害怕,也不怎么动。甚至都不怎么叫。
明子时不时的,就会跟老母鸡来个“深情对望”,人家一般不搭理她。
隔上几天,那只老母鸡也会出去放放风,那时候,为了保温明子娘就得把鸡蛋挪到被子里,跟其它的蛋放一起。等母鸡回来了,再给它放回去。
这屋子里,放着一只鸡,再怎么干净的人家,总得有些味道。
明子适应了好些天,才忍得习惯了。
孵蛋期间,还有个福利,就是那些孵不出来的蛋,没法再卖了。娘就会有灶堂里烧熟了给孩子们吃。明子最小,当然吃到的就最多了。其次就是大哥了,大哥那向来是最爱照顾的。小哥别看小,他太皮实了,娘反而不会特别偏着他。
还别说,这烧的鸡蛋和鹅蛋,是真的香。不过那鸭蛋味道就要差上一些了。
二十多天里,明子吃了好四五个蛋。大哥也吃到了两个。
明子娘心疼得不行。
小鸡小鸭小鹅孵出来之后,家里几个孩子就到了辛苦的时候了。包括小哥在内,都不能每天出去疯跑了。要去地里挖野菜,喂鸡鸭鹅。
明子过了年就四岁了,挖菜这个活可以干了。拿个小锄头,天天挎着小筐儿在地里挖菜。如果没有大人跟着,可是跟哥哥姐姐们一起,娘是不让她远走的,只是屯子周围和地头儿挖,大地里也是不让去的。毕竟她还太小了。要不是这年头自己都养不活,没人拐孩子,估计,家门都不会让出去的。
小哥哥也天天出去挖菜。他可是厉害了,几个哥哥姐姐都没有他挖的多。不是他能干,而是他一个人的菜,是十好几个孩子的劳动成果。十来个孩子一起出去挖菜,得先把他的筐挖满了,才能挖自己的。一天他能挖回来两三筐。给他厉害的。
家里长辈肯定不会说什么,只当是闷声发大财了。别人家的家长也不好意思说什么,除了怨自己家的孩子太熊了,还能说什么。再说,小哥占便宜占得比较有技术,他从来不可着一个人欺负,而是要求每个人给他贡献一点儿。这样,其实每个人也没多干多少活儿,就把他给成全了。
明子好几次都看到,小哥一个人在地头儿上坐着,别的孩子挖完了菜却都放到他的筐里……
大姐二姐跟着爹忙农活了,没啥时间挖菜。三姐、大哥和老姐放了学回家就得忙着挖菜。毕竟小哥再能干,能熊回来的也是有数儿的,明子小,一天顶多能挖一小筐儿。家里牲口多,鸡鸭鹅吃完了,还有猪呢,多么菜都不够用的。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忙忙碌碌的就又是半年。
明子跟着宋知青学习,已经认了上千个字了。还能背上几十首古诗。加上宋知青每回去大队里就不遗余力的宣传,现在连周围的几个大队,都知道高官屯老关家出了个神童,才四岁就比别家孩子十来岁认识的字都多,还会背诗。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呜……
明晚睡前还雄心勃勃的想要今天日万呢,结果……
跟银行PK了一小天儿,四点多回到家,又睡到现在……
我一定是要冬眠了……
第21章 颤抖的杏子树
明子娘每天到生产队开会,那腰杆儿,都挺的倍直,要是明子跟着去看热闹了,总会看似不经意的,让明子背上一两首古诗听听。然后在别人各种羡慕嫉妒,或是觉得明子生在这个时代可惜了的惋惜眼神儿中飘飘然的回家。
呵呵,明子很高兴自己有能让娘骄傲的地方,所以总是很配合。也因为她的出色,在家里是越发的受宠,都快跟大哥齐平了。许是娘也觉得她生在这时代可惜了吧,明子也见过几次,娘在看着她跟宋知青学写字的时候,在边儿上叹气。
其实,明子娘哪里知道,明子才是生在了最好的时代,她的年纪,正好能赶上最好的时候。
日子过得虽然苦,院子里除了蔬菜,还是给孩子们种了柿子,甜杆儿之类的吃食。
甜杆儿明子真的是这辈子才头一回见过。外形长得跟高粱差不多,只是比高粱高。吃的就是它的桔杆儿瓤里的汁儿,要把外皮儿扒下来,嚼里面的瓤,把甜味的汁水嚼完了,再把瓤吐出来。
味道挺甜的,只是总嚼得满嘴都是甜杆儿瓤的渣渣儿。有哥哥姐姐们在,扒甜杆儿的事儿肯定用不上明子自己做了,她向来是享受现成的,还都是上面几节最甜的才给她吃,根上两三节不甜的,才是姐姐们的专享。
小哥他们那一拨儿,可没那个耐心烦儿扒着甜杆儿吃,只是把最外面的叶子去了,直接就上嘴咬了。那个皮儿硬得很,咬不好就会把嘴唇割破的,明子总是心惊胆颤的看着他们直接上嘴咬,然后再看着他们就着嘴唇上的血直接就把那甜杆儿汁给吃了。呃……
这活得也太糙了。
还有一种水果,明子也没见过。叫菇娘儿。有黄的,和红的。黄的有樱桃大小,红的比杏子小一点。黄的甜甜的,很好吃。红的要到冬天的时候,才能吃,不过也不怎么好吃,很苦,但是它能做药材,直接带着皮儿泡水喝能治病的。治啥病明子就不知道的。反正进了冬天的时候,娘时不时的就给全家泡上一暖壶红菇娘儿水喝,说是降火。
有时候,明子真觉得自己上辈子生活在城市里的三十几年真的是白活的,啥都没见过似的。农村最普通的这些水果不但没见过,听都没听过。庄稼地里的秧苗也就认识玉米高粱向日葵那么几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的就是她这样地。
东北的夏季很短,能吃新鲜蔬果的日子满打满算的也就三个来月。其余的时间就只能跟白菜土豆死磕了。所以,这几个月有蔬果吃的日子,真是分外的珍贵。
七月的时候,杏子已经熟透了,去年明子爹从果园买回来的杏子树,已经接果儿了,树长得还不大,果子却也不少。一天总给找到十个八果熟的,几个小的总给分上几个。
某一天晚上,生产队开完会,照例全屯人到场院上跳中字舞,二姨家邻居那小脚老太太不知道怎么的突然间都躺地上了,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样子很吓人,有年岁大的老人说,这是抽疯了,又是喊又是叫又是掐人中的折腾了好半天,人才缓过来。
这时候的人,都迷信,好多围观的人就说,那高家婶子是被狐仙或是黄仙上身了,这是下来神儿了。
明子听着觉得可慎得慌了。
人救过来了,大家都以为,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谁能想到,第二天,小文哥能作出那么大的新花样儿来。
第二天刚吃完晚饭没多久,家里还都在屋里歇着消食儿呢,就听到院子里有哼哼呀呀的声音传进屋,开始大家还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过了一会儿,才听出来,是小文哥的声音,他吃完饭就跑出去了,怎么又跑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声音还是传进来。大家伙出去一看,园子里站了一帮半大孩子,正围着家里杏子树傻乐。再一看,小文哥正骑在杏子树的树丫上,全身抽搐般的乱抖,嘴里还哼着奇怪的调调。
那杏子树才是三年的小树儿,哪里经得住他这么晃啊,树上那杏子掉了一地。
“小文儿,你干什么呢?赶紧给我下来!”明子爹看那一地的杏子,气得不行。
“我给大家伙跳大神儿呢。”小文哥看了爹一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