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士安也随娘,生下来身子就不太好,又因为是家里第一个儿子。从小被金贵,那真是比对闺女都娇惯。人也长得秀气,瘦瘦弱弱的,还文静,跟个大姑娘似的,屯子里的人背后都管他叫大姑娘。
  小哥士文,呵呵,怎么说呢。关家这两个儿子,那真是完全两极化了。大儿子白白静静的,小儿子直接就跟非洲人似的,是真的黑。大儿子身体弱,文静。小儿子那身体,跟小牛犊子似的,都淘出花儿来了。这么说吧,自打他会走,那裤、裆就没封上过口儿。为啥?因为整天上墙,爬树,上房的那么淘啊。生产队里的那几头猪,见着他都吓得跑。天天晚上大姐英子得给他缝裤子,晚上缝上了,第二天保准儿又得磨开。就没缝住过。明子爷爷看不惯孩子这么淘气,关键老人家,心疼那衣服啊。就想管,明子娘还不让管。小士文都淘出花儿来了,明子娘也不管。
  最小的明子,据说隔辈遗传,完美的继承了奶奶的长相,二姐士云长得够好看了吧?都没有明子长的好。虽说才三岁,可是据说,爽利劲儿也随了奶奶。
  明子都奇了怪了,怎么老关家这爷俩娶媳妇,总能娶到好的呢?长的特别好看不说,还都是能当家过日子的。要说关家人都能娶到好的吧,也不是,你看八奶奶,满屯子的人都知道,那脑子就不是个好使的,生的那么些孩子,五个姑娘,倒还好一点,那三个儿子,看着就像是傻的。明子爷爷那些叔伯兄弟自己带儿媳妇们都算上,也明听说哪个能比上明子爷爷这股人这两个媳妇的。
  是傻人有傻福?还是老天爷心疼老实人?
  不管为了啥吧,反正明子家是越过越红火了。
  明子还是个小奶娃子,虽然身子里住着一个后世三十几岁的灵魂,客观上也不容许她做什么。再说,这个年月,她也做不了什么。因为她在二姨家看过黄历了,今年是六七年……
  这时候的农村小孩儿,可不像后世那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跟眼珠子似的看着,出个屋子都得好几个人跟着,怕磕了碰了的。这时候的孩子,那才真是散养呢,早上吃过饭,就没人管了,爱上哪玩上哪玩去,晚上晚饭前回来就行了。
  明子病好之后,就这么可屯子的晃。爷爷利用所有空闲的时间偷偷的开荒地,屯子小,一共就这么几户人家,都是亲戚。公家虽然明令禁止私开荒地,但是根本没有人会往外说,家家吃不饱饭的年头,老百姓可不就得自己想点儿办法吗。
  虽然平时相互之间总有因为家长里短的有不和谐的时候,但是在这种一致对外,为自家谋福利的大是大非问题上,那都是没有半点含糊的。全国的老百姓都挨饿,哪个地方不得有几个饿死的人,可高官屯里就是最穷的人家,喝米糊也能对付着过活的。这么多年,就没有饿死过人。
  这种事情,还就只有高官屯这种小屯子才能办得到,前后左右二十里之内都有屯子,但是那些都是大屯子,大生产队,几十上百户的人家,人心总是不能那么齐,哪个屯子都有心思活泛的,饿得受不了的人家偷偷开荒地,可是除了高官屯,哪个开荒地的,也没落着好儿。
  二姐三姐每天放学还有假期都帮着爷爷干活。大哥向来不下地干活的。平时就带着三个小的,在屯子周围转,捡点儿柴禾之类的,开春了之后,也会带着他们几个挖野菜。家里还养着二十只鸡和一头猪呢!


第4章 小文哥爆发了
  明子现在还太小了,爷爷开荒地的活儿她帮不上忙,家里老娘做针线活儿,也没她什么事儿。生产队里的活儿她更凑不上去了,不够添乱的呢。所有像她这么大的孩子,都在外面放羊。
  这时候的孩子都懂事儿早,差不多人手一个小筐,瞎遛达疯玩儿的时候,也会想着顺手捡点柴火挖点野菜啥的带回来。关家这样不挨饿的,那野菜回去就喂鸡喂猪了,有些家里孩子多,开荒开得少得,那野菜是要回去当饭吃的。
  所以,明子手里也有个小筐儿。直径只有蓝球那么大,是爹专门给她编的,她跟老姐一人一个。老姐的能大一点儿。
  明子娘向来就宠孩子,这七个孩子,她从来都不打不骂,明子爹有时候骂两句她还拦着不让。在有限的条件下,总是尽可能的给孩子们弄些吃的玩的。像这种给闺女们编个小筐啦,给儿子们做个弹弓,打鸟的夹子之类的,是常有的。
  老姐跟着八爷爷家的五姑、六姑走了,去北大甸子挖菜去了。大哥跟着二姨家的三哥下夹子打鸟去了。小哥不知道跑哪去了。就剩下她自己,实在是不乐意跟看上去同龄的一帮小丫头玩儿。就拿着她的私家小筐儿转悠,一边想着怎么帮着家里改善生活。好歹穿越一回,总不能跟上辈子三十几年白活了似的吧……
  明子正逛当着呢,就听见前面儿大地里有骂声传过来,听着就是小哥的声音。
  这是怎么了?
  抬腿就往地里跑,她这小身板,帮忙是帮不上的,但是她得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告刁状她可以啊。
  大老远的,就看到大大小小十几个孩子在看热闹,远处生产队正干活儿的大人们也都听见了,可是谁能跟个孩子计较呢!小哥正坐在地垄台儿上,破口大骂,那些个花花词儿,明子听着都觉得不好意思。也不知道他都是从哪学来的。
  听了一会儿,明子听明白了,小哥骂的人是二姨父先头老婆生的大儿子,叫大力的。他今年都二十六七岁了,在生产队里赶马车。屯子里一些半大小子闲着没事儿,就来回跟着他的车跑,满车的时候在地下跟着车跑,空车回来的时候,就蹭着车坐。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坐香油儿车。小哥今儿个就是跟着一起坐香油儿车的,但是他人小啊,赶不上趟儿,那大力赶着车一直走,可不会为一帮蹭香油儿车的小子减速,小哥撵不上车,就着急,他就喊大力,让他慢点。大力不乐意,被喊得烦了,就拿手里赶马车的鞭子抽了小哥一下,正好抽到了小哥的屁股上。
  这下子,可把小哥给惹着了。直接坐地上就不动了。打他肯定是打不过人家,他才五岁,大力都二十大多了。所以他张嘴就开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揭人老底儿说什么。都不知道他小小年纪怎么知道那么多人家的隐私的。
  大力一看小哥急眼了,他就停车想再收拾小哥,他多大了,小哥多大,边上看热闹的那些孩子不敢说啥,生产队干活的人可就在不远处看着呢。大力他爹也在那儿呢,能看着他欺负亲戚家的小孩子嘛。就喝斥了两句,把大力骂走了。哄了小哥几句让他回家。小哥可不会听他这个二姨父的话,动都没动一下,就坐那儿骂。
  明子爹要过来说小哥,明子在边上看到大姐英子悄悄的拉着老爹的袖子,不让他过来。老爹果然就低头翻地,不言语了,全当没看见。小哥看老爹都不来管他,更肆无忌惮了,洋洋得意的骂得更欢。
  看热闹的孩子们看了老半天,见关家小文儿连口水都不用喝的不停骂,听多了就没啥意思了,都走开了接着玩儿去了。
  明子在边儿上看得累了,就坐到小哥的身边儿,陪着小哥。他骂,她听着。
  小哥一直骂到了晚饭前,劳动力们都下工回家吃饭了。他才停下,拉着明子的手,也回家吃饭了。
  回到家,进门第一件事儿,就是在水缸里舀了半舀子凉里,一口气儿灌下去了。这是骂人累得缺水了吧……
  明子娘早已经在家做好饭了,家里人一回来直接就开饭。
  说实在的,明子到了这里,什么都适应得挺好,连上厕所没有厕纸用苞米叶子解决她都能适应,就是这吃食,真是够够儿的啦。
  天天不是玉米饼子就是高粱米,上顿土豆下顿白菜,还都是荤油味,别提多难吃了。
  啊,对了,她也终于知道爷爷为啥单独一盘菜了。
  因为爷爷从十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吃素。已经吃了四十年了。倒也不是因为有什么信仰,就是吃不了猪大油的味儿。偏这时候做菜,都是用猪大油。所以他就宁肯不吃油了。
  也因为爷爷不吃荤油,所以,每回做饭,为了省柴禾,明子妈做菜都是先不放油,等菜好了,先盛出来爷爷的份儿,再放点儿荤油到菜里。所以那菜里才都是荤油味儿。才那么不好吃。
  爷爷最喜欢吃的是鱼,可是高官屯是在平原上,离松花江的支流都还有一百多里地呢,上哪里弄鱼去啊,屯东头儿的大坑里倒是有水,可那是死水,根本没有鱼,北大甸子上也有几个小水泡子,也没鱼啊。所在,爷爷一年能吃上两回鱼,一回是他过生日的时候,一回是正月初三。关家祖辈儿上传下来的规矩,过年吃三天素,年三十儿和初一初二两天。所以,初三开荤。每年明子娘都会准备好钱,让明子爹给爷爷买鱼回来。家里孩子们都知道,这是爷爷最爱吃的。每回做鱼,从来没有人抢鱼吃。热过多少顿都得留着给爷爷独享。
  明子实在是吃不下家里的菜,可是又没有别的让她选,连粥都没有。关家人都是干道儿来的,一年也喝不上几回粥。再说,这时候一年四季两顿饭,开春之后要干活儿的,喝粥也不顶饱,粮食只要是够吃的人家,谁家有饭不吃,喝粥啊。所以总是白水泡饭或是白水就玉米饼子。吃几回苞米碴子粥,那就是改善生活了。


第5章 关家的教育放式
  今儿下午小哥在地里发生的事儿,明子就不信爷爷和老娘没收到风声。
  可是一直到饭也吃完了,天都黑透了,到点睡觉了。也没有一个人提起下午的事儿。就好像小哥被人打了,活该。他骂人骂了一下午,满屯子都知道的事,全都跟他们没关系似的。
  明子原本以为,小哥骂了一下午,应该出气了。万万没想到,他那么生猛。歇了一晚上,好像又有劲儿了。第二天,白天大人们到地里干活儿的时候,他就跟着上地,往地头儿一坐,就开骂。骂上一天,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就到大力他们家门口,骑在他家院墙上骂。天黑了骂够了就回家睡觉,天亮睡好了,继续。要是队里有会,那就往队长家墙上一坐,啥时候会开完了,啥时候停。
  他一五岁的孩子,谁能把他怎么着啊。
  打吧,别人家的孩子。骂吧。你不能跟个孩子对骂吧。就得听着。
  明子听大姐英子回来说,队里开会的时候,二姨父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烟。气得不行不行的了。都快跟爹急眼了,可是老爹说了,他管不了。谁有能耐谁管去,他绝不拦着。
  呵呵,明子知道,这话是娘教给老爹的。她跟娘一个被窝儿,听到他俩说话了。
  终于,二姨父抗不住了。来家里找明子娘服软,全屯子谁不知道,老关家是明子娘当家。
  “他大姨,可不能叫小文儿这么一直骂下去了。”吃完晚饭,小哥又去大力家骂人去了。二姨父直接来了家里。坐在炕沿上,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烟。明子爹的烟笸箩都快让他给抽空了。抽得满屋子烟味,明子娘咳嗽不停。
  “我们孩子小,打不过人家,让人打了,还得憋着?”明子娘得理不让人。
  “大力就是那个混账脾气。我抽他了。得了。都是亲戚,这么骂下去,影响太坏了。退一步吧,给我个面子。我这个当爹的,跟他赔不是,还不行吗?”从来在屯子里说一不二的高队长终于也有服软的时候了。
  明子觉得娘咳嗽得都轻了,身上的劲儿一下子就起来了。
  “行。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这个面子我给了。”明子娘答应的很痛快,并没有多为难。
  晚些时候,小哥骂够了,回家准备睡觉了。
  明子躺在被窝里,就听到娘跟小哥说:“老儿子,明儿不用骂了。够用了,从今往后,这满高官屯,再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熊你。”娘的语气里充满了笑意。
  “娘,你放心。我总有长大那一天,他也总有咬不动黄瓜的时候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谁也别想熊住我。”小文哥奶声奶气的,可是话说得特别的硬气。
  “好,我老儿子有出息。咱们老关家都熊了几辈子了,从你这辈起,咱就把那规矩改了。”娘从枕头底下拿了什么给小哥,小哥乐巅巅的跑回抱夏睡觉去了。
  第二天,明子知道小哥得到娘什么奖励了,是一块糖。也不知道放了多长时间了,糖纸看着都旧了。里面只剩下半块。这是小哥没舍得全吃,给她留着半块呢。
  明子一点儿都没嫌弃,把糖含在嘴里,心里酸酸软软的。
  从那以后,终其一生,小哥真的再没有被任何人欺负过。从来没有。
  放暑假的时候,二姐从初中毕业了。不肯再念书了。当然,也没有书可以念了。
  明子还是没有想到,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不到四岁的自己在家里拥有话语权。
  六七年,高官屯里好像跟以前没什么不一样。她上辈子是个学渣。写小说的时候,也几乎没涉猎过这么敏感的时代,她父母也很少跟她提前那个年月的往事,所以,她真的是不了解啊,除了老老实实的等着八零年代到来,他还真的没啥好办法啊……
  好后悔,当初为啥不好好念书呢……
  还没等明子想明白,她能做什么呢,家里又出事儿了。这回不是因为小文哥了。是因为老姐士容。
  七月过了,杏子熟了。这年头儿也没什么水果,平时也就六七月的时候能吃个樱桃和杏子,再晚点儿,还有李子,海棠果儿能吃到十月去,糖心儿的,更好吃。
  关家院子里有两棵杏树,两棵樱桃树,一棵海堂果树,都在东院的园子里。大哥士安出生那年,明子爹在十多里外的果园里买了一棵山西树,种在西院里。
  两房之间也不是那么的亲密无间,明子娘嫁过来之前,明子爷爷带着明子爹和堂姑姑那是吃亏吃惯了的,八爷爷占便宜都占习惯了,还觉得占他亲哥的便宜,理所当然。明子爹八岁就没娘,跟明子堂姑两个人到冬天的时候,连棉衣裳都没人给做,隔壁八奶奶都不说帮着做一做,八爷爷也是没看见一样。明子爷爷那时候在大生产队里做饭,都是求着屯子里孩子少的婶子给做的。要不是因为明子爷爷不计较,兄弟俩还不定怎么闹呢。
  这人和人相处,总得有一个肯吃亏的,要不然,且有得磨呢!
  可是呢,这明子爷爷总吃亏,等明子娘嫁进来之后,她那么刚强的脾气,又是从小因为家里没男孩,被明子姥爷的叔伯兄弟们硬是把他们家从老家挤到高官屯的成长背景,哪受得了这个。
  亲兄弟两个,一个院子住着,平时谁吃亏谁占便宜的,也无所谓了,可是也不能总可着一家吃亏啊。那不成了欺负二傻子了嘛。
  于是呢,平时,明子娘少不了的就跟八爷爷有些口角,但人家占着辈分,还是明子娘吃亏的时候多一些,所以就憋气嘛,明子娘身子不好,跟生闷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有磨擦,所以,平时两家吃的用的分得清清楚楚的。
  可是小孩子不知道这些啊,东院的几个堂姑姑一把一把的吃杏子,上面几个姐姐哥哥都懂事儿了,馋也不会吱声。小文哥那就是个小混混,孩子王,他随便跟屯子里的哪家孩子混点儿,也给自己解了馋了。
  士容老姐是个女孩儿,不好意思去别人家混。看着东屋堂姑姑们吃,她馋呀……


第6章 亲兄弟明算账
  小孩子不懂事儿,馋得受不了,怎么办呢?就得开口要啊。
  这什么老子,就有什么孩子,八爷爷平时只进不出的,那孩子可不就那样嘛。
  所以,士容姐姐就不要来杏子,八爷爷也不让给,八奶姐就更是啥也不说了。
  士容小姐姐气得那个哭啊。
  孩子哭,向来宠孩子的明子娘,可不就得出头了嘛!
  “八叔,你们家那杏子吃不了坏了都扔了,给我们孩子几个能咋地呢?再说了,那杏子树,也是我们爷爷栽的吧?一笔写不出两个关字儿吧。”明子娘站门口就喊住了要出门的八爷爷。
  “那杏子树当初分家的时候分给我了,我就不给你家孩子吃,咋地吧。”这不讲理的。
  “八叔,你做这么绝,不给自己考虑考虑后路。你看看你家那几个儿子,将来不还得靠我们家照应啊?”明子娘也知道八爷爷为啥总跟自己别扭,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嫉妒嘛。自家这边儿日子越过越好,两个儿子也都各有各的机灵。反观他们家呢,八奶奶木讷,不会过日子,那三个儿子,不是笨的,就是有残缺的,日子在屯子里也是末等的。跟刚分家那会儿正好反过来了,他可不就嫉妒嘛,不服气呗。
  “那你放心,我将来就是要饭,也要不到你家门口。”八爷爷这也算把话说绝了。
  都说成这样了,那还有啥说的。
  明子娘又生了一肚子气。
  明子也很气,这八爷爷也太过分了。
  有能耐你去跟外面人使去啊,跟家里人耍什么横啊。
  怎么也是你亲侄女吧,连个杏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