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姐也上初三了,明年毕业也要上高中了。
  明子从过了年就开始琢磨着,要干点儿什么,偷偷做点儿小买卖啥的,应该不会再犯事儿了。不过也得看看形势啥样儿。而且,这时候,人还这么穷,倒腾啥好呢?也是个要好好想想的问题。
  小文哥小学毕业,上初一了。顾向北也升了初中。还是跟小哥一个班。在学校里,明子时隔两年,再次见到顾向北,根本没认出来。要不是边儿上站着小文哥,明子肯定不敢认。
  这两天,顾向北得长了有三十多公分吧?看着个头能超过一七五了都。一米六左右的小文哥站他身边儿就是个真正的小孩儿。把顾向北比的更像个大人了。
  他很瘦,但是跟大哥那种特别白净,看着有点弱的瘦还不一样,他是精瘦,看着就结实的那种瘦。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不用挨饿受冻了,脸上手上的冻疮也没有了,终于能看清楚他的长相。嗯,明子只能说,不太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也不是后世那种小鲜肉,咋形容呢?年青时候的唐国强?陈坤?反正是很符合明子的审美就是了。
  身边儿有个大帅哥,她居然没发现?真是罪过。
  不过明子也就是感慨那么一句,帅哥她见得多了。不用说上辈子,这辈子,二姨家那坏出水儿的四表哥,就帅得不要不要的。
  这年头儿,长得好,啥样没用。
  就说二姐吧,长得好吧?就因为长得好,才闹出来绯闻,才有让人攻歼的理由,耽误了姻缘,也因为长得好,成了她挑剔的理由,就算她自己不挑,别人都要替她挑。总是觉得什么样的人都配不上她。弄得到了现在,二十四了,高不成低不就的,还没有订婚。在家里成了老姑娘。
  顾向北比小哥还大上一岁,今年十四岁了,到了青春期了吧,见到明子,居然还有点小害羞?“咋了,顾向北?你咋不说话?不认识我啊?”明子就逗他。在明子这个有一颗老阿姨心的人眼里,他就是个小屁孩儿。
  “关士明。你来找小文儿啊?”顾向北就笑,哎呀,一笑更好看了。
  “是啊。对了,你的地种得怎么样了?我听老哥说你把自留地拿回来自己种了?能忙过来吗?”今年开始,各个屯子都开始小片开荒了,基本上没人管了。顾向北就把原来给他叔爷爷家种的自留地拿了回来。叔爷爷家忙着开荒,也不差他这点儿地了。
  “能忙过来,我跟老师说了,只上半天的课。今年园子里种了一多半的大蒜和白菜,种的地瓜少了。”交待得这个清楚,跟汇报工作似的。
  “嗯,能忙过来就好。对了,你别再给我钱了。我不缺钱花,真的。我当初也是为了自己挣点儿零花,并没有帮你多少,这些年,我分的钱不少了。行了。别总这么整,反而把咱们同学情义都整没了。再说了,不还有你跟小文哥的哥们儿义气嘛。”明子顺便给顾向北提一下钱的事儿,他这么年年给钱,她压力很大啊。
  “嗯,好吧。那我以后不分给你钱了。”答应还挺痛快,看来平时小文哥也没少做工作。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啊啊啊啊啊……
  卡文卡得我都快疯了……
  大家都说写得波折,然后小伙伴们也劝我别写得太波折,说你们会抛弃我……
  可是我大纲都写完啦,我没觉得咋波折啊???
  但是听人劝,吃饱饭,我就想着,改改????
  然后,我就不知道该写点儿啥了……………………
  明天见


第38章 新年新希望
  七六年是个寒冬。
  刚过了十一没几天,晚上的温度就降到零度左右了,地里还没收的粮食都开始上霜了。砖厂冬天是不能开工的,温度低砖就烧不成了,砖坯子也凉不干。十一之后,除了大窖,别的车间就都停工了。
  砖厂的工人是一年一招,但是前一年干得好的,下一年基本上还是会被招回来。二姨家的高三哥已经停工回家了,听二姨话里那意思,明年不一定再去了,在半成品干了一年,一个月十来块钱,没白没黑的干,实在是没啥意思,三哥那人老实,只知道闷头干活儿,干到老也就是个干活儿的,还不如回家多种点儿地挣得多呢。
  士安大哥没有回家,因为接煤表现得好,被领导留下了,管油坊,还有今年砖厂接了个大活儿,给几百里之外的一个林场收猪肉。他负责记账。大小也算是个小领导了,都跟领导一起吃小厨房的小灶了。得忙活一冬天呢,年前能帮活完就不错了。
  也许是因为大哥的工作有着落了,也或许是那个喝鸡蛋水的偏方有效果了,明子娘今年终于没有再住院。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她可是全家的主心骨,一住院,大家伙儿都跟着悬心。
  明子放寒假了也不敢歇着,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了似了,就怕随时可能会恢复高考,她没准备好。所以,放假也在家学习,从来不出去玩。还特意让大哥帮忙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了人家堆在库房里十多年的旧书回来看。历史,地理啊,物理化学数学那些。
  相对于明子的紧张和努力,老姐和小文哥算得上是没心没肺了。本来学校就没教什么了,人俩人也特别心大的得过且过,教什么我就学什么,不上课都跟着老师同学一起浪。混日子。老姐成绩中等,小文哥就不用提了,根本没有起色。倒是因为长得实在是结实,干活儿分外的给力,有劲儿,勤快,比大人都能干,也算是一个优点吧。
  但是吧,明子还不能劝,因为他们的状态才是时下最正常的状态。再说了,老姐的成绩也不算差,劝啥呀?说快要恢得高考了?赶紧学习,将来考大学?别逗了,会暴露的。
  更重要的,老姐才初三,小文哥才初一,也确实不着急啊。
  今年家里杀猪的时候,格外的热闹,大哥厂里的领导就坐了一桌。拐上几个弯儿都能扯上点儿亲戚关系,加上大哥也算挤进了领导圈子里,请同事吃个猪肉也正常,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明子娘好客、人缘好的名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进了腊月,士安大哥就开始一趟一趟的往家里搬东西,三五天就回家一趟,家里的自行车已经归他用了,冬天雪地里不好走,一次带不动太多东西。他就二三十斤米,面的往家里送。包豆包的时候,他往家里送粘大米,送了两趟,明子爹去磨坊磨了糯米面回来,蒸了两锅粘大米豆包,出锅的时候,全家吃了一顿,尝尝鲜,剩下的,都冻起来了。明子知道,剩下那些,除了爷爷能吃上几顿,明子娘肯定都会留下来待客的,他们是别想再吃到了。
  大家还送回来两袋子普通大米。过年的时候,家里就能吃上大米饭了。
  年前,又送回几十斤豆油,留着给爷爷做菜用。还有两箱挂面,这可是金贵东西,爷爷一辈子才吃过两三回,明子爹娘活了快五十岁,只是见过,就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
  士安大哥这一趟趟的往家里搬东西,把明子娘的心都能搬得七上八下的,就偷偷问大哥,“安子,咱们可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儿啊。能保住工作比啥都强,可别为了这些东西,把工作丢了啊?”一边儿说,一边儿盯着大哥的脸看大哥的表情。
  大哥失笑,“婶儿,你想啥呢?我还能拿厂里的东西啊?你放心吧,这都是我用自己的补助换的。还有在县时这半年,认识的人,倒腾东西,换回来的。你就放心吧。”
  “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有了大哥的保证,明子娘才放心。对大哥的话,她是百分之百的信任的。
  “大哥,那挂面你是怎么搞到的?我听我同学说,他家要买挂面都买不到。”小文哥好奇。他们班有个同学是公社某领导家的孩子,家庭条件好,能吃起挂面不奇怪。
  “要买当然是不好买了。咱县里那挂面厂产量小,都不对外供应。这不是砖厂今年收的猪肉里有一部分是帮着挂面厂收的工人福利嘛。我给他们送猪肉的时候,认识了他们厂长石大妈,她人特别好,我这可是找她特批出来的。”大哥说着也有点儿小得意。
  “大哥可真厉害,上班才半年,就认识这么多人了,还挣回来这么多东西。”老姐和小文哥不像二姐三姐那么含蓄,各种马屁的往上拍。
  “你那钱,也别这么乱花,家里也不愁吃的。把那些钱都存起来,留着结婚用。”爷爷心疼他大孙子的钱了。
  大哥上班以后,家里从来没让他交过工资,明子娘说了,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兜里不能没有钱。所以从来不问大哥挣了多少钱。现在,大哥有多少钱,家里长辈也就不知道。
  “没事儿,爷。我知道,不乱花。”大哥呵呵笑着应。
  因为大哥的忙碌,家里着实过了个好年。过年时吃的素馅饺子,今年都做得特别好吃。因为那冻豆腐沫每年只是放一点点油炒一下,跟本不香,今年多放了好几勺油,把那冻豆腐沫炒得金黄,包出来的饺子吃着就特别的香。
  临回家过年的时候,大哥还带回来两扇排骨。初二晚上开荤的时候,明子家的饭桌上实在很丰盛的。肉多菜少的酸菜馅饺子,红烧的排骨和大鲤鱼,烀得烂烂的拆骨肉,五花肉,说是吃得满嘴流油也不算过份。
  爷爷不吃荤油,吃得还是跟过年时一样的素馅饺子,但是胆子娘用屋里的小炉子专门给爷爷炒了白菜片儿,土豆丝,豆芽儿,用萝卜干做了炸丸子,还有半盘子炒蒜苗。那是入冬以后,明子娘特意在屋里种的,就为了过年的时候,爷爷能吃上一口新鲜菜。
  爷爷一辈子爱喝酒,只是平常都舍不得喝,只要高兴的时候喝上一两半两的。今年过年明子爹特意给打了十斤白酒回来,爷爷每天晚上都会烫上一小壶,也就是一两酒,喝得有滋有味儿。
  过完了年,刚过了初五,大哥就回厂里上班去了。只是厂里还不太忙,每天去上半天班就能忙活完,下午就能回家了。可是实际大哥回来的还是挺晚,他忙着四处拜年呢!
  正月本来就是走亲戚的时间段。这时候结婚的也多,同样的,保媒的也多。士安大哥在厂里表现得好,相中他的人自然就多,哪个领导家里都能找出来一两个适龄的女儿或是侄女外甥女啥的亲戚来,所以,给大哥说亲的人就多起来。跟大哥本人透口风吧,大哥总民含糊其词,人家就到家里来,找明子爹娘,认识的都知道,关家当家做主的是明子娘,就都来跟明子娘提。
  大哥为了这个事儿,还特意跟娘交侍了,不让应,只要是厂里领导的亲戚,谁家的都不应。没办法,他就一个人儿,只能娶一个吧,娶了谁家的闺女,剩下的不都给得罪了?以后工作还怎么干?还不如一个都不应,谁也不得罪呢!
  明子娘一想也是,就认可了大哥的想法,真的一家都没应。
  大哥这边儿的事儿刚烦过去,三姐那边儿就又出了问题。
  于爱军第五年兵了,终于得了个春节过年回家探亲的机会,这说明他在部队混得还不错,能在春节请下来探亲假。再过半年,就该退伍了。所以,这次回来探亲,他跟三婚的婚事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日程,结婚肯定来不及,但是要先商量好婚期,先准备着,等他退伍了就可以举行婚礼了。
  这人也是够够的,欺负三姐士敏老实厚道,就跟三姐说,结婚可以,但是他家里没钱,彩礼什么的就不要想了。等他退伍分配工作以后,分到了哪,三姐直接跟过去,领个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后来想想,又加了一句,知道关家现在日子好过,让明子爹娘多给三姐点儿嫁妆。
  三姐一听这话,当时就不乐意了,凭啥呀?她是老实,但不是傻呀。又不是嫁不出去,干啥还得倒贴啊?再说了,邻里邻居的住了好几十年了,谁不知道谁啊,他们老于家日子过啥样,三姐心里没数啊?于爱军又是大儿子,也算是出息人了,能连给儿子娶媳妇都娶不起吗?糊弄谁呢?
  三姐就不同意,于爱军就说,那不同意没办法了,婚也别结了,婚事儿黄了得了。
  三姐心也是够大的,想着黄就黄呗,又不是没黄过。说啥也不能倒贴。
  然后就黄了。
  但是呢,虽然他俩说是黄了,于家长辈那头儿始终没松口,当初他们家找了那么多说和人才结下这门亲事,于家二姑父哪能张开嘴说黄了呀。一个劲儿的跟明子爹娘保证,于爱军就是瞎咧咧,该怎么办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一直想要多写一点存稿的,下周老爹做手术,今年第六次了。每次他手术之后,我都会好几天没心情码字。所有想存点儿稿。可是,居然一点都存不下。
  我这渣手速,一天六千,真是极限了……
  困死我了,昨天码到半夜三点,才码出来两千字,早上又熬出来一千……
  我去补觉了。晚上见


第39章 哪能事事如意
  明子爹娘这头儿能说啥啊?三姐这都第二回了,再黄了,可真就好说不好听了。所以,这一次,娘没由着三姐的性子。给压下去了。
  之后,于爱军就回部队了。
  一个月之后,给家里来了信,正式提出来,跟三姐的婚约取消。他爹于大江就抗不住压力了,直接找到了部队上,想着亲自去跟他儿子说道说道,结果,气冲冲的去的,悄么声的回来的。回来之后,就一直不敢跟明子爹娘照面儿,连生产队开会都不去了。
  都这样儿,那还有啥不清楚的,没说动自己儿子,觉得没脸了呗。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过没多久,明子家这头儿终于弄明白了于爱军为啥起的这些个幺蛾子。原来,他在部队上,被某个领导家的闺女看上了,那姑娘都追了他半年多了。要是娶了那姑娘,他肯定不用退伍,能留在部队了。就有一样,说是那姑娘长得实在是不怎么好看,于大江去的时候,人家俩人结婚证都领完了。他这个当老公公的,才头回儿见着儿媳妇儿长啥样,传出来的话儿就是实在不怎么招看。
  啊,这是攀上高枝儿了啊。怪不得又是没彩礼,又是没婚礼的,故意找借口不结婚才是真正的目的呀。
  人家在部队上都领了结婚证了,三姐这头儿还能再说啥。
  到底是跟于家彻底交恶了,于大江理亏,他再有能耐,也没脸找关家的麻烦,至少,在这一点上,他比高章家要有低线得多。
  三姐的婚事又黄了,最幸灾乐祸的就是高章了。要明子说,这人就是神经病,心理变态,好像三姐过得不幸福他就能捞着啥似的。
  家里长辈为了三姐这个事儿郁闷,士安大哥特意从厂里回来安慰了爹娘和三姐,回头儿就开始忙活,想办法,给三姐安排工作。
  一个月之后,大哥用一箱挂面,搞定了公社里分管教育的主任,过五关斩六将的又用了半箱挂面开到了各种介绍信,在后山大队给三姐挤出来一个小学民办老师的岗。
  当初二姐错过的机会,到了三姐这里,终于成功了。在高中毕业了足足一年半之后,三姐成了一名小学老师,以后,也是领工资的人了。之后的很多年,家里的兄弟姐妹还会拿三姐士敏开玩笑,说她是一箱半挂面换来个老师当。
  高官屯离后山大队二十多里地呢,上班不方便,大哥又买了一辆旧自行车回来给三姐上下班骑。
  三姐的工作安排好了,二姐还在家种地呢!
  开春之后,就想着,也去砖厂上班吧,家里有人好办事儿。也不用占生产队里的名额,开个介绍信就能去。木王八这回也不拦着了,他也不傻,看士安大哥把三姐都能安排上班了,知道他想拦也是拦不住的,就痛痛快快的放行了。
  二姐到厂里,分配的活儿是划护架,厂里的女工基本都是干这个的,也没啥别的活儿干。
  干这个,是不能在厂里住的,得每天上下班。为此,明子爹又买了一辆自行车,新车子给士安大哥用了,二姐骑原来那个旧车子。
  哎,都没法说,二姐这运气。
  上班第二天,下班回家的路上,车子就坏到了半路上,修又不会修。还好遇到了厂里一个姓纪的技工师傅,帮着她把已经不能骑的自行车藏了起来。得说就是这年月了,那车子随便藏了一下也没人偷。
  没车子骑了,二姐就只能走着回家。连个伴儿都没有。二姨家的三哥开春真的没再到砖厂上班,改成高老四去了。人家下班早颠儿了,肯本没想过等一等二姐啥的。
  春天,天黑得早,不到五点钟天就黑,砖厂下班的时候天就已经半黑了,二姐走着往家里走,这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加上中间处理自行车的时间,到家都半夜了。明子娘在家差点儿没急死了。
  见到二姐回来,娘俩儿一起哭,二姐是连吓带委屈,娘是连担心带心疼。说啥也不让二姐再干了,就安安心心在家种地。哪怕一辈子嫁不出去也认了,家里养活着。
  开春种地的时候,小文哥已经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了。十五岁,大小伙子了。他成绩一直在下游,爹娘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