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女在民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疮百孔。
  一夜无眠。
  第二天清晨,池槿秋洗涑完毕后; 远远看到查理斯个子高大; 金发碧眼,西装革履,打扮得相当绅士英俊从营部大楼走了过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身形高大,看起来十分彪悍的士兵。
  “噢; 我亲爱的Miss池,你今天看起来格外美丽。”查理斯一过来就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准备好了吗?车在营地外面等我们。”
  “早上好查理斯。”池槿秋微笑点头,“我早已准备好,随时都可以出发。”
  她今天把两个月以来长长的头发,修剪成齐耳的短发,穿了一身平时不爱穿的白色连衣裙,外套一件薄薄的针织开衫,为得就是到了太原,要是见到大哥,凭这身娇弱淑女的打扮,在他面前撒个娇,卖个萌,让他不要那么生气,自己就能少挨点揍。
  浑然不知她这副简单不着脂粉的装扮,在查理斯三个男人的眼里,是多么的清新美丽。
  “那就走吧。”因为要一起呆在近两天的时间,查理斯很自然,也很绅士的帮池槿秋拎着为数不多的行李,他身后的两个士兵原本蠢蠢欲动,想在佳人面前表现一番,却迟了他一步,不由郁闷的走在他身后轻咳两声,希望引起两人的注意。
  同为男人,查理斯如何不知他们的想法,倒很大度的介绍起两人,“MISS池,还没跟你介绍,这两位长官,一个叫戴,一个叫吴,他们负责我们的安全,我们路上有困难,也可以找他们。”
  这介绍……还不如不介绍呢。
  两个士兵嘴角一同抽了抽,一个留着寸头的士兵率先走到池槿秋面前道:“你好池小姐,我叫戴曾源,是第十一师,305团四营三排排长,我们见过面的,你帮我抬过医疗箱。”
  “我,我叫吴仁,我是35师211团一营副营长,我们也见过面的……”另一个稍微矮点的士兵也赶紧自我介绍道。
  居然都是军官……而且名字都如此奇葩……尤其那个戴曾援……待增援……真的是认真的咩?
  池槿秋似笑非笑,客气的跟他们寒暄一番后,就跟着他们出了营地,上到一辆军用吉普车里。
  吉普车后还有四辆空空如也的卡车跟着,车上都是油布盖着的空箱子,每个车上三三两两的坐了几个士兵在上面,还有四个人一早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低着头看不清脸。
  戴曾源解释说,那四辆卡车是后勤队的,随他们一道去太原拉物资回雁门关,路上不用搭理他们,有事只管跟他们说就好。
  这种生怕被撬墙角的即视感是肿么回事?池槿秋深感无力,车子一路向西,开得跌跌撞撞,因为路都是土公路,近日天气又不大好,时不时就下点雨,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大家都在打仗,也没谁有那个时间功夫去修缮,原本只需要一天的路程,硬是左绕右弯,慢腾腾的颠簸着开了近两天才到。
  一下车,池槿秋就跑到路边吐了个稀里哗啦。她在后世坐惯了平坦无坎的马路汽车,现在坐这种几乎能把自己骨头都能抖散的土路军卡,一路不知道吐了多少次,内脏都快吐出来了。
  查理斯几人显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下车后脸都是白的。不过他们到底身体素质比池槿秋要好些,只在车旁站了一会儿,呼吸了下新鲜空气就恢复原状。
  等池槿秋吐完,查理斯丝毫不嫌弃她吐的污秽脏,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干净手帕给她擦了擦嘴角,还递给了一个他自用的军用水壶给她漱口。
  池槿秋不太适应这种亲昵又带着些许暧昧的动作,尴尬的跟查理斯道完谢,正拿着水壶不知所措时,前去太原总司令报到的戴曾源,过来喊众人进司令部旁的旅馆歇息整顿。
  池槿秋松了口气,把水壶还给查理斯,逃一般的跑去旅馆。完全没看到在她身后,查理斯那双幽邃的眼睛,闪过一丝受伤。
  大家都各自有要事做,几乎都歇了一会儿,就各奔东西忙活去了。池槿秋也略歇了一会儿,喝了两杯热水下肚,感觉胃里舒服了许多,稍微收拾了自己一番,就出门去找大哥了。
  大哥留的地址在城南一所古客栈里,池槿秋一路急走,因为大战在即,整个街道除了来回走动的士兵,几乎看不到一个普通老百姓。
  士兵们背着枪列队走着,在看到一个穿白连衣裙的年轻姑娘经过时,都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池槿秋虽然头发剪的很短,但因为五官漂亮,身形玲珑,加上眉目之间自带一股英气勃勃的感觉,虽然走得极快,但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一众看见她的士兵忍不住交头接耳低语。
  “这是哪家的姑娘,怎么还呆在城里?不知道太原也不安全,要打起来了吗?”
  “不会是走丢了,回来找亲人的吧?”
  “如果是的话,咱们得赶紧护送他出城……”
  “你们着急啥?没看见人家胸口上挂着记者证吗。都到这个时候了,没点胆识,哪家姑娘敢独自在这里跑,不怕被攻来的小鬼子给糟蹋喽……”
  “原来是战地记者……她一个小姑娘敢到处乱跑,也是了不得啊……”
  池槿秋没听到身后的议论,也没注意到周遭不停断士兵侧目眼光,只觉得两边的街道,建筑屋子虽然陈旧,但是生活气息浓郁,雕楼画栋,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一副淳朴古城的景象。
  这样的古城,原本该热闹非凡,满街游客。可现在除了兵,周遭的酒楼食摊,全都人去楼空,大门敞开,空空如也。本来抱着出来买点吃得池槿秋,只能捂着饥肠辘辘的肚子,一路跑到了城南客栈。
  客栈里的老板伙计都不在,现在被军队给征用了,一楼大厅里有很多士兵正坐在二十来张小木桌旁吃午饭。看见她进来,都不约而同地停下筷子看她。
  被这么多兵哥哥注视,池槿秋心里有些不自在,扭捏着找到一个军官样的人问:“大叔,请问楼上还有住客吗?”
  “莫得人喽。”被她喊大叔的军官放下手中的筷子,掏出一杆黑漆漆的烟杆点燃烟,狠抽了一口,吐着白烟,斜看她一眼,操着浓重的川音道:“妹儿,你来找人蛮?怕是找不到咯。”
  “噢,我知道了,谢谢大叔。”离大哥跟她约定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按照大哥说一不二的性子,还有大嫂即将临盆急需他这个丈夫在身边照顾的事,大哥不等她也是情理之中。
  倒是眼前这个军官,还有他身后那群喝着稀粥的士兵引起了她的注意。
  已经步入九月中下旬,天气渐渐转凉,随时都在下雨。池槿秋因为存了要讨好大哥的心思,这两日就穿了两件衣服在身上,都还觉得凉风飕飕。可眼前这群不到两百号人的士兵,却还穿着单薄的短衣短裤,脚穿漏风的草鞋,她都替他们冻得慌。
  而且这群兵各个黄皮寡瘦,身上没佩戴什么武器,反而人手一只烟杆,一边抽烟一边喝着稀粥,说话带着及其浓重的四川口音。池槿秋几乎不用多想就知道,眼前这群兵,一定就是历史上第一批出川的川军!


第057章 
  提到川军; 大家可能想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无川不成军”。
  从1937年九月第一批川军出川伊始; 国民军队里; 几乎每五个士兵里就有一个川兵。
  而后抗战八年期间; 共有350余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国民dang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
  川军英勇无畏,有战必打,死伤无数; 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 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成为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也是后世敬仰的英雄军队。
  但鲜少有人知晓; 最初出川的川军; 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却纪律极差; 战斗力极弱; 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
  这时代抽大烟全国风靡,川军经过二十多年的内斗,斗的军队贼穷。虽说后来被刘湘统一归队,可士兵太多,钱粮跟不上; 实在没钱发军饷了,就发收敛来的烟土当薪水。这么长年累月得累积下来,抽大烟的能有几个好体质?
  所以……中央军派川军来援战,阎锡山内心是拒绝的。因为川军不但体质不好,扶不上墙,他们还穷,连像样点的武器都没有。他们来了,阎锡山还得忍痛发一批枪械给他们,那军/火就是各大军/阀的命根子,拿它们出去,就跟割自己的肉一样,阎锡山心疼啊!
  但现在太原周遭的地界都在打仗,阎锡山在前线的部队伤亡惨重,四处都在求援,急需士兵抢战场上去扛。纵然舍不得枪,看不上川军,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和主力军,在自己手头没兵可派出去的情况,阎锡山还是咬牙接收近一万人川军用于增援。
  不过因为看不上川军的缘故,阎锡山只给川军一些比较落后接近淘汰的土枪大刀,随意把他们安插在太原各个人去楼空的客栈旅馆内,连件御寒的衣服和好点的鞋子都不屑于给他们一件,就让他们原地待命,每天吃点稀得看不见米粒儿的稀粥和咸菜窝头,像打发叫花子一样,让他们随时等候支援。
  池槿秋望着那个回答她的川军长官,以及他身后,穿得破破烂烂,十分寒酸,客栈关着的窗户细缝,一吹点风进来就瑟瑟发抖的川兵,努力的眨眨眼,眼眶却不受控制的红了起来。
  他们一定不知道,从他们踏出四川起,他们就再也回不去家乡,永久沉寂在各个阵地战地上。再接下来的抗战八年,350万川军,死亡人数高达60多万人,而最初出川的川军,更是全军覆没,几乎没有生还。
  可就是这样一支看起来弱不经风,扶不上墙的军队,硬是用自己薄弱的身躯死守阵地,挡住日军的炮火,为其他主力部队争取调兵谴将,获得增援或者后退喘息的机会。而他们生前,却遭遇如此寒人心的待遇,也没想过要走,就老老实实地呆着待命。
  “太欺负人了……”池槿秋低声呢喃,心里凄凉又无奈,她想帮这群川军找点衣服鞋子穿穿,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现在到处都在打仗,食物医疗军服等等物资极度匮乏,要给一万多号人弄棉衣新鞋穿,着实是个不小的开销和工程。
  池槿秋身上有一点小钱,但不够给这么多人买,也没地方去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群川兵挨冻受饿,心里难受的要命。一边咒骂阎锡山老狗不是个东西,一边跟川军告辞,跑去电报局给上海拍了张她大概什么时候回家的电报。
  原本她是打算来太原转一圈,接着去见八路军的两位大将的,可是现在看到这群川军,她忽然想跟他们一道走,想见证他们最后的历史时刻。
  万一她此去引起了蝴蝶效应,能改变历史,让这些注定要死去的士兵偏离轨道不会死亡,那样,她心里的罪恶感,也能减轻不少。
  不过,明知道这种情况下贸然跟着他们,自己可能会死,可等池槿秋第几百次确定自己脑残活够了,并且暗暗后悔的时候,她已经跟随着这支不到两百号的川军队伍,汇入国/军第61军72师403团走了快两天了……
  他们去的地方是平型关团城口西南方向的鹞子涧,两日前日军已经突破涧头,到达迷回北山一带,直逼团城口西面。若让他们攻下鹞子涧,处于团城口正面迎击日军主力军的第十七军高桂滋所部将不堪负重,伤亡巨大。
  因此403团不仅要抵挡日军超过一个联队近四千的日兵,还要死守鹞子涧,给友部拖延日军增援,得到反攻喘息的机会。所以他们这一路第一时间星夜兼程过去。
  只是前往鹞子涧的路都不大好走,他们先坐的汽车,然后坐的火车,走走停停,车站又不在最前线,等下了车,就全靠自己的双腿吭哧吭哧走,时间哗啦啦就过去了。
  两天铁轨加土路折腾下来,池槿秋感觉自己腰酸背痛腿抽筋,整个人都快被这时代的交通给搞废了。
  幸而希望就在眼前,他们已经到达鹞子涧后的鹞子涧村,此时站在涧内的土路上,可以看到派的先遣部队,已经在村尾空旷的打麦场,搭起了简直的搭棚,许多士兵和伙夫后勤部队忙忙碌碌,这就是403团的休整地了。
  鹞子涧村的村民们,在日军攻下涧头后就逃得没人影了,现在整个村庄空空荡荡,403团本来想进村入住的。奈何士兵众多,加上阎锡山分配过来的川兵,共有一千二百多人,鹞子涧村只有不到三十户人家,不够所有人住。
  于是团长程继贤命大家在搭朋休息一番,晚上如果天气不好就进村里挤挤住下。如果天气好,大家就在搭朋住。大家都是当兵的,什么苦没吃过,露天宿营是常有的事。
  “全体原地休整!等待最新命令!”前头号令层层传下,已经赶路赶得面无人色的士兵们终于得以休息。
  池槿秋却还不能休息,她挂着黎依兰的记者证,作为一个伪装的战地记者,只有这个身份,她才能与403团一道同行。
  虽然她没有拍照的相机,但做做样子的笔和纸都是随身携带的。即便累得要死,她还是找到了坐在村尾一颗巨大的桉树下的403团长程继贤做采访,“你好程团长,来到了鹞子涧,请问您……”
  “军事机密,恕不奉告。”浓眉却小眼睛,不到三十岁的程继贤毫不客气的朝她挥手,“记者小姐,恕程某直言,敌军已经快攻打到咱们这里了,你若闲的没事做,不如趁早休息片刻。等日军过来,两军交锋,你想休息都没机会。”
  “呃……”好吧,大敌在临,作为403团最高指挥官,程继贤忙着指挥作战,没心情搭理她也是情理之中。
  池槿秋丝毫没有被冷落的委屈,说了句好,转身就去了炊事班,看看一会儿吃什么。
  负责炊事掌勺的,是个刚刚汇入403团,名叫二麻子的四十来岁的川军大叔。据说他参军之前是成都某个大酒楼的御用大厨,看见403的炊事班动火,就自告奋勇的过来帮忙掌厨。
  “妹儿,肚肚饿了蛮?”看见池槿秋过来,二麻子四下张望了一番,见没人关注他们,偷偷的塞了个用玉米和黑面做的锅贴粑粑给她,然后对她慈爱一笑,“等一哈哈儿哈,等我把菜炒起来,煮个汤,就吃莽莽(饭)了。”
  “谢谢大叔,大叔您真好。”哄小女孩儿的语气,典型的四川萌萌哒可爱叠字话,听得池槿秋心里一阵温暖,礼貌的谢过他一番后,咬下一口热气腾腾的粑粑,虽然貌不起眼,但吃在嘴里竟然松软可口,甜咸适中,跟她近日来一直吃的粗粝难以下咽的硬石头馍馍饼子,完全是两个档次!
  果然是大厨出身的啊!这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池槿秋三下五除二的解决掉手里的粑粑,只觉得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眼睛晶亮的盯着二麻子手脚麻利的切菜配料下油炒菜。闻着锅里那喷香的菜香,她的口水险些滴了下来。
  “莫急,马上就好了。”瞧见她小馋猫的样子,二麻子无奈的笑了笑,拿上两个粗瓷大碗,单独给她和在医疗队里的查理斯,一人打了碗满满当当的饭菜,让她拿上筷子,端去医疗队和查理斯一起吃去。
  有闻到菜香看过来的士兵瞅见他的举动,忍不住笑他,“个二麻子,你倒偏心喃,你打这么多给她,等哈我们不够吃怎么办?”
  “不够吃就吃土撒!”二麻子乐呵呵的看着池槿秋双手端着碗,一边大呼烫烫烫,一边疾步如风的往医疗队跑,回头对那士兵说,“我二麻子煮的饭,只管够,不着急。”
  很快营地开饭了,饭菜十分简单,人手一个巴掌大的锅贴粑粑,两个拳头大小的黑面窝头,三十人围成一桌,每桌有一大盆素烧土豆、一盆白菜炒粉丝,一桶萝卜汤和一海碗辣酱。
  虽然没有肉食,但较之大家之前吃的清汤寡水,吃什么都一个味儿的猪食,大家纷纷表示美味极了,一阵狼吞虎咽,饭菜很快被吃了个一干二净。
  相比他们的速战速决,池槿秋看了看坐在她对面,费劲的用筷子夹菜的查理斯,心里悠悠的叹了口气。
  因为是外科主刀医生,又是援华的美国人。查理斯不管走到哪,都会受到军队的优待,衣食住行都是军队力所能及最好的款待,为得就是留住他这个人才。
  在大同和雁门关时,即便一直在打仗,查理斯的饭菜永远都有肉食,米饭或者番茄酱拌面条之类的精壮吃食。
  现在跟着她来到了鹞子涧,就吃这样的伙食,虽然知道前线伙食紧张,有这样的吃食已经很不错了,但她还是有些愧疚。
  查理斯本来不会来这么凶残苦逼的地方,是因为她随口一说,403团好像没有像样点的医疗兵管伤员。查理斯听闻她要上前线,怕她万一受伤没人管,就跟着过来了。
  但是,这样的饭菜,真的是诚心接待洋人的吗?!想着吃惯大鱼大肉的查理斯忽然吃这么清淡的吃食,池槿秋真怕他回到美国以后,四处宣扬中国人抠门呢。
  不过查理斯除了觉得中国筷子难用以外,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