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女在民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池槿秋无法想象,这样好强的大哥,断了一条腿之后,他是什么心境,往后余生,他又该怎么活!
  “你大哥的事情,我很遗憾。”她的表情太过揪心,余从濂看得于心不忍,安抚道:“战场瞬息万变,死伤是随时随地的事,你大哥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不管有再多的困难困境,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等你大哥回来后,你们好好开导开导他,日子会变好的。”
  被他这么一安慰,池槿秋心里好受了许多。的确,人只要活着,心病什么的,可以慢慢医治。人要死了,连医治的机会都没有。
  这么看来,余从濂虽然行为做事不按常理出牌,嘴上也放荡个不停,但她每次出事的时候,他总是及时出现帮她的忙,事后也不会计较要报酬什么的。作为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他能做到这个地步,其实也算不错。
  想到自己之前气糊涂了糊他包子的事,池槿秋心里泛起了一丝小小的罪恶感,想跟他道谢吧,又觉得自己是墙头草两边倒,一点自己的立场都没有。
  不道谢吧,人家给自己带来这么多消息。虽然这些消息都有些沉重,不过总比了无音讯,不知死活的好。
  她还在纠结的时候,余从濂已经站起身来,从怀里拿出一只老旧的银色欧米茄怀表打开,看了看时间。
  池槿秋看他:“你赶时间?”
  “嗯。”余从濂合上怀表,“我九点钟要坐火车去北平任职,早上在家里听闻你大哥二哥的消息,本来想让余家仆人过来递消息的。忽然听说今天是你的生辰,又想着我在上海拿你背了黑锅,所以临走前,想过来给你赔礼道歉,顺便给你送个成人礼。”
  说着,他把手上那枚怀表递给她:“这枚怀表是我爷爷在我十岁的时候送给我的,那时候我总是在外面疯玩,时常忘记回家吃饭。我爷爷怕我长期不吃饭会饿坏身体,就把这只怀表送给了我。十五年来,我一直把它戴在身上,提醒自己再忙也要按时吃饭。但现在我要去的地方,忙起来估计饭都记不上吃,所以我想把它转赠给你。一是提醒你将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按时吃饭,二是给你留个念想,免得我一走,你就移情别人。”
  “什么跟什么啊,我们何时定情过?又何来移情一说。”池槿秋一脸郁闷,拒收怀表,“你爷爷送给你的东西,我怎能要,我又不是傻子,何时吃饭我会不知道吗?”
  “不懂风情的女人。”余从濂叹气,抓住她的手,把怀表塞到她手中,神情郑重道 :“我此去北平生死未卜,是舍了家中的一切去的。你好歹给我留个念想,时常记得给我写信,我也好给你报平安啊。”
  “你好好的大少爷不当,跑去北平做什么?”手里的怀表有婴孩拳头大小,看起来沉甸甸的,实际拿在手里光滑轻盈,且刻度清晰,摸起来十分舒服,一看就是纯手工制造,价钱不菲。
  这时代的手表怀表都是奢侈物品,池家虽然有人戴,但池槿秋是没有的。
  摸着它,池槿秋倒有点舍不得还给余从濂了,听他交代遗言似的话语,忽然想起什么,一脸不确定的盯着他:“你真是间/谍?你要上战场……呃……截取电码?”
  “你知道的倒挺多啊。”余从濂修长的手指轻轻敲打着茶几上的茶杯,唇边带着一个古怪的笑容,“战场上,大家都拼个你死我活,谁有心情去截取电码?就算截取了,也是一天一换码,报的多数内容都是战况。你觉得,在敌我双方武器悬殊的情况下,截取这种电码,有意义吗?”
  “所以,你真是红那边的人?”池槿秋一顿,笃定似的看着他,一双大大的杏眼眸光流转,美丽的面庞写满向往和野心勃勃之色,看得余从濂格外心动,“你在那边是什么职位?需要副手下官或者貌美护士么?我能挑能打,还会打针,绑绷带……”
  这是想上战场的节奏啊!余从濂惊奇不已,又好笑的摇摇头,“秋儿,我知道你与普通女子不同,你身强力壮,还有些许三脚猫功夫,自保是足够。但战场可不是你们女孩儿过家家好玩的,上了战场,不管你是什么性别,想活命就得拿命拼搏。我不希望你,还有我的母亲姐妹们,有朝一日拿起武器与人拼命,或是自裁。我只想你们都好好的,平平安安做一辈子不愁吃穿的大家闺秀。所以,我义无反顾的踏上保护你们的征途,去北平宛平县29军上任教官。”
  北平宛平县?29军?怎么这么耳熟?
  池槿秋皱眉,苦思冥想一番,倏然褪尽脸上血色,苍白着一张脸,艰难的开口:“宛平……挨着……卢沟桥?”
  “是。”余从濂偏头看她:“那里离宛平不过半个小时的路程,离青石镇大概两个半小时,怎么,你没去玩过?”
  “没……”池槿秋恍若游魂,脑海里只有卢沟桥,29军血战守城,却最终倒在日军连环炮轰扫射下,震惊全国,闻名全世界的七七事变。
  “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去上任?”她问,“能不能不要去?”
  她心里惶惶不安,明知道驻扎宛平县的29军在七七事变中死伤无数,日军从打响第一枪起,为了实现全面侵华的目的,早备好一切重型武器,不管29军如何奋起抵抗,一路直直炮轰进城。余从濂这时候去上任,那只有死路一条啊!
  好不容易,大哥二哥要回来了,为什么他要眼巴巴的去送死?
  池槿秋心里难受的要命,作为一个知道历史长河穿越过来的人,她不能做改变历史,改变这一代人民即将受苦受难的水深火热生活,已经让她愧疚难过。余从濂作为一个她熟悉认识的人,她还眼睁睁的看着他去送死,她绝不允许!
  “你不能走!”她一把拉住余从的手,着急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今天是我生辰,我大哥二哥都不在,只有我娘她们给我庆祝,我心里好难过。既然你说你喜欢我,你就留下陪陪我。等过两天再走好不好?”
  她的表情太过可怜,说到最后已有哭音。余从濂不知道她听到卢沟桥怎么会害怕成这样,只能将她揽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她:“军令如山,我作为红、军特聘的教官,必须克己遵守,遵从军令。乖,别哭了。等我回来,我就告诉你,我究竟是什么身份,又有哪些身份。不过现在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个身份,我的确是间/谍,但不是在我们国家,而是在德国。还有,我今年其实二十七岁了,家里给我谎报了两年年龄,为得就是让我好好读书,但我辜负就他们的期望……”
  “……”失望和茫然写在池槿秋脸上,让她不知道还说什么才好。她那长长的眼睫毛还滴着眼泪珠儿,看着楚楚可怜。
  余从濂心疼抱歉,摸了摸她光滑的青丝,说了句“记得给我写信,替我照顾好我母亲,等我安定好,给你写信。”说完笑着跟她挥手道别,又跟池大太太她们说了一声,出门坐上他家的车,头也不回的走了。
  写信?他还有机会写信回来吗?还说喜欢她,他为什么不为了她留下?骗子,天大的骗子!
  池槿秋怔怔的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望着手里还有他残留余温的怀表,忽然一阵泪意泉涌,在地上,掩面哭泣。
  为自己的无能,为自己明知灾祸在前,却无法阻止他和那些活着的人死去的无力悲哀。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开战啦!?汗……女主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


第041章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
  今日七月六日; 距离七七事变不到一天。饶是国难在即; 该过得日子还得继续过。
  自从得知池家两个少爷要回来时,翘首以盼的池家女人们,一大早便神采奕奕,来来回回的在门口打转; 期盼转着转着; 就能看见他们站在门前。
  池槿秋心里也隐隐期盼着他们能早点到家; 但她更知道,眼下不是空等人的时候; 因为大哥二哥他们一回来; 池家一众人等,就得立马往南边撤走。
  现下已经买不到火车票了; 日军在打卢沟桥的前夕,就已经派人偷偷切断了通往南边火车铁路,避免我军迅速支援。
  要想往南边逃; 除了走路坐车; 就是走水路。
  水路已经被她和二哥玩死了; 估计没有船有胆运送他们。他们要逃; 除了坐私家车; 池槿秋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本来池家有两辆轿车,一辆庞蒂克 ,一辆福特汽车,都是大价钱,容量小; 坐了人就放不了多少行李。
  以池太太、李姨太她们,无数衣服、包包、首饰都舍不得丢弃的性子,这两辆车根本就不够坐整个池家人。
  所以,在一家人都在等池大少他们回来的时候,池槿秋不但大手笔的又买了辆车,还给她们撒谎,说等大哥回来后,就集体转移到上海给他接断腿。然后在她们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只会秀秀翠丫,把她们该打包的东西都包了起来。
  她们的东西巨多,还在旁边瞎指挥帮倒忙,等所有人的行李收拾好,已经到了日暮傍晚了。
  一大家子的女人望眼欲穿,都没见到池家双少,吃晚饭的时候,众人看池槿秋的目光就变得有些哀怨忧愁。
  池槿秋被她们看得毛骨悚然,硬着头皮解释,余从濂跟她说的是最多两天时间,但也没确定会不会延后。
  大家信得有,不信得也有。等到吃完晚饭,原本要各自活动的,今天破天荒的都没离开。全都坐在打听里,一边唠家常,一边等双少回来。
  只不过一屋子女人等到快半夜十二点,门房外毫无动静。本来怀孕就嗜睡的大嫂实在熬不住先去睡了,紧接着是年纪大的池太太、李姨娘方妈她们。
  最后客厅就剩下二哥两个姨娘,还有其他几个年轻的奴仆,陪着池槿秋在客厅里等人。
  此时池槿秋已经无心关注大哥二哥是否能在今天之内回来,她满脑子只有七七事变今晚爆发的想法,着急的感觉自己肚子一阵绞痛,像吃坏了肚子一样,捂住肚子在客厅里焦急得走来走去,宛若一具行尸走肉。
  因为晚上七点开始,日军就开始演习,十点四十左右,他们就开枪,假装一个士兵失踪,强行要进城搜索,结果被29军麾下的219团阻拦。这个时候的半夜十二点,他们已经在部署军队,再过五个小时,他们就要发起卢沟桥战争。而大哥二哥,不知道会不会正在卢沟桥附近,他们走的水野路,必须要过那座桥啊!
  她在这里干着急,吴姨娘以为她吃坏了肚子,脸都变白了,还不停地冒虚汗,站起来要去给她找大夫开药。被她拦住一阵好说歹说,说她只是心里紧张才会那样。吴姨娘不放心她,便留下照顾她,其余人都回房去睡了。
  两人在客厅的沙发上枯坐了一阵子,刚
  开始还能说点关于二哥的话题,后来吴姨娘一个劲儿的问二哥的生平事迹,在上海有没有沾女人等等,池槿秋心里揣着事儿被她问得心烦,便假装在沙发上睡着,吴姨娘叫她回房去睡,她也当听不见。
  就这么半假半睡中,本来不想睡的池槿秋,居然昏睡了过去。
  “轰——!轰隆隆——嘣!”
  半梦半醒,一声又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在耳边。
  池槿秋瞬间清醒过来,躺在她身边不远处沙发上的吴姨娘也坐起身来,一脸迷茫:“这谁家啊,半夜三更放鞭炮,吵死人啦!”
  “不是放炮……”池槿秋失魂落魄的说着,下一刻听见自己喉咙一声尖叫到变形的声音:“娘!大嫂!姨娘……快起来!日本人打起来了!
  “咋了这是?”全家女人被她的尖叫吓的纷纷惊醒爬起床,一边穿衣服,一边蹬蹬的跑下楼。
  “你们自己听!”池槿秋来不及解释了,一边让她新聘的两个看门伙计去开院子里的车,一边扛着大肚子的大嫂塞进车里,“你们快走,往上海走!我留下来等大哥二哥!”
  耳边轰炸声不断,即便青石镇和北平卢沟桥相隔甚远,可那巨大不停歇的轰鸣声,还是清晰的传入所有人的耳朵里。
  “打仗了?怎么会打到北平来了?”池大太太惊恐起来,“老大、老二还没回来,我们不能走!”
  “娘!”池槿秋失去了耐烦心,几乎红着眼叫她,“您还认不清现在是什么状况吗?大哥上战场之前为什么就让我和二哥去上海买房子,还不是有预感日军会打过来!日军连我们传承百年的故宫之地都敢打,打到咱们青石镇就是几天的事儿!您作为咱们家的当家主母,现在不走,是想拖累咱们全家都死在这里吗?还是说,你想让池家绝后,成为池家的罪人?你能不能顾着大嫂的肚子?”
  “我没有那个意思……”池大太太也红了眼,“我是心里没底,你们都不在,我怕我撑不住……”
  池槿秋这才意识到,池大太太只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平时顶多坐车,去相好的姐妹那里打打麻将的裹脚富太太,从未出过远门,从未遇上过这样的大事,也未曾要扛上全家人生存安危的重担子。
  想到这一点,池槿秋心头一哽,几乎含着热泪一下跪倒在她面前,狠狠的给她磕个响头:“娘,是女儿对不住您,不能随身服侍您左右。可是国难当前,你们毫无缚鸡之力,留在这里等大哥二哥,只会死啊!我求求您打起精神来,带着姨娘大嫂她们逃吧!我用爹爹的遗言向您保证!我一定会带着大哥二哥,活着回到你们身边!”
  “秋儿……”池大太太眼泪簌簌,脸色苍白,身形摇摇欲坠,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巴,怕自己忍不住哭出声来。
  站在她旁边的李姨太几个女人见状,却是忍不住,纷纷掩面而泣。
  压抑的哭声从四面传来,悲痛的气息感染着池槿秋。
  她含着眼泪,塞了一把□□给大嫂,两把匕首给吴、田两个小姨娘,让她们在路上遇到危急的情况保命用。
  又塞了两根金条给两个伙计,让他们一路上好好的照拂池大太太们,等她们平安到了上海,池大太太会有重赏。
  两个伙计郑重应下,连说带劝,把池大太太一众女人扶上车带走了。
  他们都是孤儿,在他们最危难的时候,是池槿秋出现帮了他们,所以他们心甘情愿成为池家的伙计。
  池槿秋也相信,他们不会半路反骨,见色起意,谋财害命。因为池大太太再怎么扛不住,还有大嫂这个头脑精明,敢作敢为的好女人撑着。
  她们一走,整个池家就变的空荡荡,冷冷清清的。
  池槿秋望着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的客厅,听着耳边那一声又一声的炮火声,一股悲凉感油然而生。
  在国家兴亡前,一切权利钱财都是多余的。因为战争,本就是人们心中最邪恶的欲/望,只要消灭祸源,才有自己徒伤悲。
  叹了口气,池槿秋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间。把她拥有的所有刀枪全部拿了出来,大哥送的独一撅、一米长的唐刀,大舅母送的半米长小清刀,胡适送的两把□□,每一把刀都有各自的造型和重量,却全都闪烁着锋利的寒光,昭示着它们渴望鲜血磨刀的野心。
  池槿秋嫌它们不够锋利,全部拿上,到后院的水井旁,用磨刀石,一一打磨。务必使她每挥一下刀,就能砍下一个敌人的狗头。
  等她磨好刀,再擦上清油保养,天色已经快亮了。
  池槿秋不知道大哥二哥究竟走到了哪个位置,只给他们留了一天的时间。如果今天天黑之前他们没回来,她便背上刀,拿着枪,到宛平城去找他们。
  方妈她们走后,家里没人煮饭,被炮鸣声折磨了一晚上,池槿秋是又困又饿。
  她跑进厨房,蒸了些昨天家里剩的一点吃食,随便吃了一点后,她便抱着刀枪,合衣睡在沙发上,给自己养足精神。
  再次醒来,已经快下午了,院门口没有人回来过的迹象,炮火声也似乎小了许多。
  池槿秋躺在沙发上,望着头顶的复古吊灯怔楞了一阵,然后爬起身,开始给自己收拾包裹。
  她的包裹很简单,两套棉麻男士长衫,一盒止血药,一包绷带,两瓶早就备在家里的青霉素,三个白面馒头,外加一张蒙面黑毛巾,就是她所有的行李。
  等到夜色变浓,又渐渐变白,池槿秋两把长刀一左一右用皮带绑着,交叉背在背后,□□绑在大腿内侧,独一撅藏在腰间,手里挎着她的小行李包,关上房门,走出池家大院。
  从踏出家门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就会走另一条道路。这条路将会充满硝烟死亡,可她并不后悔。
  因为她即将做的一切,可能会在百年之后记入历史,而她也真心希望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对自己的子子孙孙讲述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1938年,7月8日5时,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的带领下奋勇抗战。
  次日7月9日,日本华北柱军屯与冀察当局谈判协议停战,导致第29军迟缓了应战准备,却给日军增加时间,集结了大量士兵武器的时间。
  等到下午,到达平津战场的日军已多达六万人。而池槿秋也在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