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孟英全都一一回绝了,裴静姝也没打算现在卖面粉。要是一旦开了这个头,到时候肯定有很多人到她这边来买面粉; 而按照常理来说,她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面粉来卖的; 这样就容易引人怀疑了。
  如果只是猜她有神力倒也罢了; 毕竟现在处处都在提倡破除封建迷信;但如果有人造谣她面粉来路不明; 没准到时候就会把事情闹大; 要找个合理理由跟人解释起来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现在那些手上缺面粉的人,一个个都只能看着这次赚钱机会叹息,它们也只能感慨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去年就找裴静姝要点小麦种子种在地里,没准现在就可以大量卖月饼了。
  像刘支书他们家,就沾了裴静姝的光,听说刘家现在都还有几大坛子的小麦呢!但刘家也不肯卖小麦,但刘支书不做月饼面包,而是给他兄弟刘厨子做馓子卖。
  馓子这物原本在汇水县这种地方很少见,但这刘厨子也是见过世面的,听闻年轻时候去北方待过一些日子,会做馓子也就不奇怪了。
  馓子保质期比较长,而且一根根嚼在嘴里又香又脆,一斤面粉就可以做出很大一堆,买家看着一毛钱可以买那么大一堆,也愿意解囊买给小孩子当零嘴。
  柳博衍等人傍晚又去指导队里的人怎么提升红薯地的肥力,忙完之后天色都已经黑了,回去洗个澡,再到裴静姝这边来,月亮都已挂在半空。
  才刚走到裴静姝这边的院子,就闻着一阵诱人的饼香。
  “裴静姝,今晚在做什么东西?我在半路就闻到香气了,勾得我的口水直流。”小刘跨进门槛就说道。
  “你们来得正好,赶紧过来吃鲜花饼,这味道可香了。我还从来不知道玫瑰还可以用来做饼子,竟然一点怪味都没有,还很香甜。”杨孟英笑眯眯的招呼柳博衍本人。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柳博衍走过去,拿着一只饼子就往嘴里塞。
  这鲜花饼还带着温热的温度,入口又香又酥,咬开外面那一层皮,里面就是扑鼻而来的玫瑰花香,味道香甜绵长,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裴静姝,你还有什么不会的?你现在告诉我狗尾巴草能够吃,我都信。”小李吃得两眼放光,对裴静姝简直五体投地。
  “狗尾巴草确实能吃,没毒的。”裴静姝半开玩笑地说道。
  “真的假的?静姝姨,那种草怎么吃呀?味道很粗糙的。”窦涛天真的说。
  “小姑,我想吃狗尾巴草。”
  “妈妈,我也要。”
  两个小孩信以为真,一边吃着鲜花月饼,一边又叫嚣着要吃新的吃食了。
  “你们可以去采狗尾巴花,将里面结的草籽弄下来,再磨成细细的粉,可以加点面粉烙成饼,就跟吃糠头粑高粱粑差不多,可能味道还会粗糙一些,算是粗粮。”裴静姝说道,又蹲下身去问顾珊珊,“你喜欢吃糠头粑吗?”
  顾珊珊赶紧摇头,想也没想就说:“不喜欢。”
  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有几个喜欢吃这种东西呢?以前他们吃的糠头粑连一点油气都没有,就是用那糠头捏成窝窝头的样子蒸熟,或是做成烙饼放在铁锅上烙熟。这种东西口感粗糙,而后世超市里卖的所谓的粗粮,跟这类东西比起来根本就不算粗。
  “那狗尾巴比这种还要难吃,你还想吃吗?”裴静姝又问。
  顾珊珊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再也不说想吃狗尾巴草了。
  罗小慧看人都到齐了,便开始炒菜。虽说现在已经入了秋,夏天的那些时蔬都快要过季,但是裴静姝这里永远有新鲜的菜,那块菜园地简直就像地下有宝似的,种什么就产什么。这块地种的四季豆、豇豆、茄子等,永远都不会长虫,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也不知该说是这块地好,还是裴静姝会打理。
  因为今天晚上众人都吃了玫瑰饼,晚上的晚饭他们就做得清淡,几道新鲜的炒时蔬外加红薯稀饭。
  裴静姝家里的红薯稀饭煮得粘稠,并不像其他人家煮的稀饭那么清汤寡水,就连以前不喜欢吃红薯稀饭的人也能够吃好几碗。
  到了半夜,玫瑰饼也做好了,吃完晚饭的人也都离开了,顾珊珊早已上床睡着。今年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裴静姝便让顾珊珊一个人睡那张小床,小家伙一开始还不乐意,后来渐渐习惯了。
  裴静姝洗了澡,见罗小慧还在收拾厨房,就说道:“不用收拾得那么干净,你也累着了,早点洗澡休息。”
  “我把这灶台擦干净就去洗。”罗小慧笑着回答道。
  等罗小慧提了水去洗澡室,裴静姝见桌子上还放着几张纸,纸上用线条勾着小人和衣服款式。
  裴静姝随手拿起来看了一眼,这几张纸中最下面的一张画着一幅画。画里的房子就跟她这里一模一样,院子里有一群玩闹的小孩和被小孩子们围着的高大青年,还有坐着择菜吹牛的大人。
  而最扎眼的,还是屋檐下的房屋女主人……正骑着一只猪,看样子像从屋里跑出来的,后面还跟着一对跳脱的兔子和水牛。
  这个萧长风,还真是童趣未泯。
  但是,她好想把他打一顿。
  不过不得不说,萧长风是从繁华的大城市回来的,接触的也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东西,他笔下画出来的衣服很有时尚感,也难怪别人都说萧长风不仅长得好看,还很会打扮。
  以前这些乡下人没有钱,穿的也都是一些旧衣服,现在大家手上都有一点点钱了,年轻一些的就想给自己制一些新的衣服。可这新衣服要是还是按照以前那种老款式的话,那也未免太守旧,也浪费了衣料,听说了萧长风对做衣服很有一套之后,大家都去问他。
  反正这萧长风非常健谈,也没有架子,这整个承山大队的人都没把他当外人,那些大婶还最喜欢拿他开玩笑。
  裴静姝想了想,把那几张纸收好,随手放在了货柜上面。
  第二天,窦晓霞就拿着衣料和萧长风给她画的设计图,匆匆跑去找裁缝了。杨孟英虽然很吝啬,但也是一个很讲究衣着体面的人,现在裴静姝有赚不完的钱,每个月还给她发工资,自己家里也没有什么开销,她手上那几个钱也拿去买衣料做衣服。
  这次窦家娶儿媳妇,杨孟英也打算跟着窦晓霞一起过去看一趟。一则他们是亲戚,遇上这种大喜事都不走动的话,也难免让人觉得他们家发达了就不认穷亲戚了。二则,杨孟英也要盯着窦晓霞,怕自家这个儿媳妇到时候又招惹一些娘家亲戚,那窦涛和窦老九就是窦晓霞招惹过去的。窦家人那么多,而且一个个都不讨喜,杨孟英要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
  杨孟英和窦晓霞都赶时间,刘裁缝也是加班加夜地帮他们缝制衣服,两天时间就给她们做出来了。
  窦晓霞和杨孟英穿着那新衣服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心里简直就跟抹了蜜似的。
  萧长风给她们设计的这种衣服款式,在这乡下可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窦晓霞那一身,把窦晓霞衬得高高瘦瘦,穿出去就没有一个不夸的。
  杨孟英本来也是个喜欢打扮的,现在她自己有了钱,更是巴不得把自己打扮成一朵花。听说城里人都穿的确良,杨孟英这次也赶了个时髦,整了一件的确良衬衣。
  这的确良的花色艳丽,杨孟英这件衬衣是白色打底紫色的印花,她可是爱到了心坎里,穿上身之后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几岁。
  八月初八这天,杨孟英和窦晓霞两婆媳在家里打扮了半天,早早就穿着新衣服往金沟村这边走。她们要等着窦家那边的人过来迎亲,然后跟着迎亲队伍一起去窦家。
  还没有走到金沟村,远远就见一群队伍往村里赶。
  杨孟英心中纳闷儿,就嘀咕道:“那是你们窦家的迎亲队伍?看着还挺气派。”
  “不像吧,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窦晓霞道,如果是窦家来的人,她至少认识一大半。
  “好像是来找裴静姝的,刚才还在问我你们静姝家怎么走。”路边背着背篓做活的人搭了句。


第114章 
  王四是上尧镇的小贩子; 王家在上尧还是有些根基,要是放在以前,那绝对是大户人家。王家家族庞大; 族里也出了两个厉害角色,其余人也跟着受益; 这王四在上尧经常做一些倒卖的事; 也没人管得了他。
  从去年年末起,上尧那边也经常有农民担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卖; 什么柚子糖、凉粉、蛋糕、月饼等; 这王四起初没怎么在意,以为这些东西都卖不了多久,那些农民家里一个个都一穷二白的。
  没想这些东西一年到头都有人卖,王四看利润还不错; 就是不打听这些东西的来处。只不过王四的名声不太好,也没有人给他说实话; 直到最近才打听出这些东西都来自于这个叫金沟村的地方。
  恰逢最近又快要到中秋节了; 听说去年很多人在中秋节都赚了不少钱,这王四今年就跑到这边来,想找裴静姝把货买断。这个王四做事喜欢虚造声势; 今天还带来了不少亲戚。
  顾大娘正在门口翘首以盼,听媒婆徐大娘说村口有一群人朝这边赶过来; 还以为是窦家的人来了; 不料来的人她一个都不认识。
  “大娘; 裴静姝是哪一户人家呀?”走在前头的男人问道。
  那顾大娘听到这话; 脸上的喜色顿时减少一半,在这种好日子,她也不想跟人争论,免得给自己招来晦气。不过要让她给裴静姝送生意过去,那是门儿都没有。
  顾大娘就指着对面那座荒山,“你翻过那座山头,山脚下就是。”
  “不是说在你们这个村吗?”有人质疑道。
  “谁给你说是我们这个村的?那裴静姝早就搬走了,你问错人了吧?难不成我一个老太婆还骗你们!”
  “大娘,我们没有这个意思,原来是搬走了呀。”其中一个年长的说着,一群人就照着顾大娘指的那座山头走去。
  杨孟英和窦晓霞过来的时候,却没见着刚才那群人,心中还有些纳闷儿,就问裴静姝:“刚才不是有一群人过来找你吗?怎么却不见人?”
  “谁来找我?”
  “一群人呀,少说都有10个。”杨孟英说道,“难道你没遇见?”
  “我刚才一直在院子里洗衣服,也没见有人到我们这边来,你们怕不是弄错了哟。”罗小慧也接过话说。
  杨孟英:“我又没有耳聋眼花,哪里可能看错,你嫂嫂也看见了。”
  窦晓霞道:“可能是付三嫂弄混了吧?她可能听错了。”
  杨孟英想应是这样,也就没往心里去了,又对裴静姝道:“长风从城里带回来的布料就是比我们乡下的好,你看看这色泽就跟活灵活现似的,我们乡下的布料都是灰仆仆的,一点都不耐看。”
  罗小慧笑道:“你这一件衣服抵我们乡下几件衣服了,这能比吗?所以人家才说一分钱一分货。萧长风的眼光果然好,给你们说的这两个款式可真好看,穿在身上可洋气了。”
  裴静姝淡然撇了一眼,没做评价。
  农村婚嫁,男方应有迎亲队伍,女方也该有送亲队伍,无论迎亲还是送亲,都应该是人越多越好,都图个热闹喜庆。不过顾大娘嫁女,过来送亲的邻里却不多,在这人口众多的农村,算是比较冷清的了。
  可能大家也不想和邻居闹得太不愉快,所以一户就出了那么一两个人当代表。到了九点,窦家的人还没有到来,顾大娘那边破破烂烂的,板凳也没有几条,大家就跑到裴静姝这边的院子来坐。
  见了杨孟英和窦晓霞身上的新衣服,不少人都艳羡不已。
  “原来这就是的确良,摸着的质感就跟我们的衣服不一样,这得多少钱一寸呀?”
  “这布料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我三妹想买一块,排了几个月的队,还是没有买到。”刘二娘就说。
  金沟村的人都知道刘二娘的妹妹嫁得好,老公在城里可是拿铁饭碗的,刘三妹都买不到的布,现在杨孟英竟然穿在身上了,杨孟英更觉得萧长风给自己带来的这种的确良是个好东西,心里可别提多美了。
  “难怪长风那天给我说这种布不好买。”杨孟英又说道。
  大家听说刘三妹都买不到的确良,也就没再打听了。其实乡下人还是不太舍得花太多的钱在穿上,按照他们的观念来说,有衣服穿不会冻死就是好日子。
  年轻些的虽然也喜欢穿漂亮的新衣服,但是价钱太贵的话还是承担不起,而按照现在的习俗,家里的钱基本上都是在长者的手上保管着,年轻人不当家。上了年纪的大人用钱都十分节约,也是现在能找到赚钱门路,他们才肯拿些钱出来用,但要是让他们一下拿太多,他们就未必肯了。
  杨孟英身上的的确良她们买不起,众人又开始讨论窦晓霞身上的风衣,窦晓霞本来就长得高挑,穿风衣最适合不过了。大家以前没觉得窦晓霞有多好看,这次看她穿着风衣,身材高挑凹凸有致,倒也瞧出些韵味儿来了。
  “裴大嫂这一身衣服也很好看,你这人高,穿什么都好,不像我们长得矮的,穿什么都像一个矮冬瓜。”丁大嫂就羡慕道。
  窦晓霞很少被人这么夸,再加上她今天穿着新衣服,也倍有自信,就说道:“长得矮小点也省布料,这次长风过来,你让他给你们看一下,他上次画了许多衣服款式,每件都很好看。尤其是给珊珊画的那几件,我看了都很心动,可惜我没有女儿,不然准给她做一件。”
  “小孩子制那么多衣服做什么?捡点旧衣服穿就好了,小孩子个子窜得快,那衣服穿一两年就没法穿了,太浪费钱。也就只有裴静姝这样的才敢那么做,我们要是这么给小孩子打扮,那可又是一笔大花费。”
  不过看了杨孟英和窦晓霞这两身新衣服,大家也很想让萧长风给自己看看,萧长风是从城里来的,见多识广,身上穿的衣服洋气又新潮。这马上就是中秋佳节了,大部分的出嫁女子都会在这个节日回娘家一趟,到时候穿一身洋气的新衣服回去,脸上也有光。
  大家正在院子里聊着,一群人朝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这群人正好就是刚才被顾大娘故意指错路的王家人,他们翻了一座山,那山下哪里有什么人家,后面找人问了一下,才知道被耍了,又只好折回来。
  从上尧到金沟村这边也要走两个多小时,这群人走了半天路,眼瞧着到了目的地,又被人这样耍,心中肯定不爽。不过想着这次是来找裴静姝拿货的,他们也只好忍下这口气,不想节外生枝。
  “裴静姝家是不是这里呀?”王四扯着嗓门问道。
  “这位大哥,你真的是来找裴静姝的呀?快坐,裴静姝就在屋里,你们找她什么事呀?”杨孟英问道。
  “我来找她谈点事,我们今天走了两三个小时,一路才问到这里。刚才走到你们门口,还被你们隔壁的一个老太婆给忽悠了,她精神好像不太正常,像个疯子似的,给我们指对面那座山,害得我们多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王四说起那顾大娘,简直咬牙切齿。
  “唉哟!是不是那户人家的?”杨孟英指了指顾大娘那边。
  “可不就是。”王四气道,“快帮我们把裴静姝叫出来,这次我们是买谈到买卖的。”
  杨孟英看这人说话有些自大,不过想着对方可能有些家底,来了十多个汉子,不太好惹,就进屋去叫裴静姝。
  裴静姝走出来看一眼,其实他刚才在厨房的时候也听到了这外面的对话,“找我什么事?”
  “听说你这里又在做月饼卖了,我们特地来买,我们要买的数量有些多,这次就拿四五千个吧!你看价格能不能适当少一点?哦,你这里现在能够拿出多少货来?要是没有那么多,我们也可以在这里等到下午。”王四开门见山就说道。
  “很抱歉,我这里现在没货。”
  “怎么会没货呢?我们千里迢迢赶过来,就是过来买月饼的。”那王四显然不肯相信,他站在这院子里,都闻到了裴静姝厨房里的月饼香味儿。
  王四昨天才刚刚吃过,记得这个味道,他今天才特地赶过来。说起那些农民,一个个也特别鸡贼,他让他们卖给他,那些一个比一个要价高,问他们是从哪里弄来卖的,却没有一个人肯开口说实话。
  今天他们费了这么多精力才找到这个地方,怎么能就这么空手回去?那不是打他王四的脸么?
  “就是,我们都已经听说了,你们这里九号会大量发货。”又有人说。
  “我们这里确实九号发货,但必须得提前交定金,提前七天预定好数量,而且我这里给不了你那么多货。”裴静姝说道,虽然知道这群人是远道而来的,但他们的口气太颐指气使,裴静姝并不喜欢与这类人打交道,而且也怕他们惹事,到时候引火到她头上。
  “你卖个东西,哪里来那么多规矩?我看你是个女的,才跟你客客气气地谈。我们是上尧镇的王家人,我家叔叔是镇上一把手,我今天也是诚心诚意而来,你让我们这样白走一趟,你说这像个话吗?”王四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