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到香软的蛋糕,大家赞不绝口。
“静姝,这东西你是怎么做的?”有人便问道。
“鸡蛋白糖和面粉……”
“闺女,快过来帮我搭个手,快点,别磨蹭。”杨孟英打断她的话。
裴静姝以为她真的有什么事,就进了屋。
杨孟英压低声音严肃道:“别人问你什么,你就全套往外说,你也太不长心眼了,别人套你的话呢。我看以后我们做东西也得关了门做,省得别人偷学了去。那月饼和凉粉也就算了,这蛋糕是万万不能往外传的。”
蛋糕只需要一点点面粉和几个鸡蛋就可以做成一大盆,而且做出来还很好吃,又是新鲜吃法,在杨孟英看来是目前最赚钱的营生。
“以后别人都把这招学了去,谁来帮你卖凉粉卖月饼?”
裴静姝知道她是这种小家子气的,便点点头,其实她这话倒也没有说错。蛋糕确实有很大一块空白市场,面粉和鸡蛋都花不了多少,而白糖也可以用糖精来替代,利润可观。
那些小孩吃了蛋糕之后,回去都给自己的大人讲,说裴静姝这边又做出了非常好吃的蛋糕。众人都不知道蛋糕是什么东西,便跑过来看稀奇,却见一群干活的人个个手上都拿着一块黄色东西吃得津津有味。
“你们这在吃什么?”
“这是蛋糕,丁大妹来尝一块吧。”杨孟英招呼道。
丁大嫂和李大娘等人都拿了一块吃,顿时便被蛋糕的香味俘虏。尤其是李大娘,她人老了,牙齿本来就不好,硬的东西吃不下,这蛋糕又香又软还甜,正合她意。
“你们家静姝真是手巧,什么东西都会做,这又是用什么高级东西做出来的?”
“你们就别夸他了,这东西倒了半罐白糖进去才做出来的。我和她从中午就开始折腾,到晚上才做出这么一锅,太麻烦了。”杨孟英摇头说。
众人还以为这蛋糕真的很复杂,再加上味道不错,又香又甜,也不知裴静姝放了多少糖。
“静姝是准备做这种东西来卖吗?”
“你们想卖的话,可以拿去试试看好不好卖,反正这东西不重,也不占地方,可以顺带捎去。”杨孟英说。
“那这蛋糕拿价多少?”
“八毛钱一斤。”
“八毛钱一斤?那一斤有多少呀?”丁大嫂又问。
裴静姝称了半斤给她们看,来人纷纷表示要订货。
虽说八毛钱其实也不少了,但是那白糖多贵呀,刚才听杨孟英说这东西又耗时又费糖,他们还以为会更贵一些,没想到却只要八毛。
说起来也是这些人的格局大了,以前要让他们拿八毛钱出来买零嘴,只怕是要了他们的命。现在遇上好吃的东西,却嫌弃起八毛太便宜。
八月底下起了秋雨,因着今天的雨下得有点大,队里也没有出工。
顾大娘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刘家门口过,见屋檐下坐了一群人在吃东西。对方便招呼她过去坐坐,顾大娘看雨大,便过去坐下闲聊凑个热闹。
刘太爷让孙儿媳妇拿了一块糕给顾大娘,顾大娘接过手笑着说:“哎哟,这怎么使得?是你后辈买来孝顺你的东西,你老人家吃就是了。”
“没事,我们家里还有很大一袋。”
顾大娘闻着手上的东西,“这又是什么稀奇玩意儿?怎么这么香?摸着还软绵绵的。”
“这叫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和面粉做的,吃着可香了。我们家老祖宗最喜欢吃这东西,他刚才一口气吃了四五个,我说让他少吃点,怕不消化,他还生气说我不给他吃。”杜小说笑着道。
杜小是刘家的大孙媳妇,能说会道,很会哄老人开心,刘太爷和刘太婆都很喜欢这个孙媳妇。
“你爷爷就是那倔脾气,你别跟他一般见识。顾大娘,你尝尝,这东西真好吃,我没有牙齿也咬得动。以前那些人买过来的糖,我一个也吃不了,只有这东西才适合我这种老太婆。”刘太婆说。
顾大娘闻着那味儿,也是垂涎三尺,逮着就咬起来,入口又香又软又甜。
“这东西得不少钱吧?”
“外面卖得贵,我们老大去拿的便宜。”
“那是多少?”
“八毛钱一斤。”
顾大娘没话说了,八毛钱一斤的东西,她可舍不得买来吃,这又不是饭,又不是肉,竟然还需要八毛。
要是顾明轩还在,哪里需要羡慕别人?别说八毛,就算是八块,她也吃得起。
想起自己已经死去的大儿子,顾大娘又是一阵心酸,连着蛋糕吃起来也变了味儿。
她和刘家人闲聊了几句,见外面的雨小了,便带起斗笠走了。
第21章
地基已打完; 最后还是按照裴静姝的意愿; 给她预留了洗澡的房间和格外的厕所。反正农村的地宽,现在修房造屋也没有限制; 只要你有钱; 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不过再往前推两年; 还是得小心一些,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打成地主。只是承山这种小地方穷,修得起房子的人都屈指可数,也从没出现过这种事。
裴静姝这边越来越热闹; 不仅是干活的人多,每天在她房子周围玩闹不肯走的小孩也很多; 甚至还有隔壁村的小孩跑过来; 期盼着裴静姝做好吃的时候,能够施舍一点给他们。
杨孟英看见那群小鬼就是一肚子火,就算骂走,没过一会儿还是会聚过来。
裴静姝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杨孟英骂得难听容易得罪人,让那群小孩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也不好。
思来想去; 裴静姝便将那群小孩招过来,“我这里现在需要柴火,干燥的树叶两分钱一斤,干树枝等一分钱一斤; 但是若沾了水沾了大量泥; 就要打折扣。你们要是想赚钱; 或者是想吃小零嘴,可以去拾柴过来换。”
众小孩一听,都兴高采烈散去了。一斤树叶就可以换一只月饼,他们终于不用眼巴巴地看着,还要被那裴大娘撵走。
杨孟英听后又不满道:“你把价钱给他们开得太高了,一斤树叶就可以换两分钱,你当那树叶是黄金呀!”
裴静姝笑:“不把他们打发掉,你一天到晚都要生气念叨,现在不就清静了?”
“谁让你用钱打发的?你当钱是天上掉下来的?!”杨孟英看她不以为意,越发来气。
“一斤树叶也很多了,他们一个个那么小,当真把价格定低了,他们半天都赚不了一小块糕,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到时候又在这附近吵闹,你看了不也心烦?再说,我这里每天要烧那么多柴火,竹枝也没剩多少了,到时候没柴火也没法煮饭。”
金沟村附近的树林并没有那么多柴火,金沟村的住户也多,算得上一个大村落,家家户户也要烧柴,附近的树林早被刨得干干净净。那些小孩儿想每天拾几斤柴火,其实也不容易,其中很多小孩才三四岁,有的甚至更小。
杨孟英又嘀咕几句,见裴静姝没和她争执,她一个人说半天也没意思,这才作罢。
自从裴静姝决定不和叶云岑去城里之后,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和以前完全不同。
也不知是顾明轩的死对她打击太大,还是那个叶云岑让她幡然醒悟,想起自家女儿坎坷的感情,杨孟英心中又生出一些遗憾和怜惜来。
裴静姝倒全然不知杨孟英心中的怜悯,她找了一块木板,用木炭在上面写了几排字。
“你在这里比划什么?”杨孟英不识字,便问。
“我把要回收的东西价格标上,以后别人来我们家拿货,也知道我们这里要收些什么东西,他们要是觉得价格合适,也愿意来我们这里换钱或吃的。”裴静姝解释道。
“这方法倒好,就怕很多人都不识字。”
“总有几个识字的。”裴静姝说,又让杨孟英把这块木牌放在门口显眼的位置。
既然谈到了文化教育,裴静姝倒是想起一事来,便又起身去了何家。
现在一个月去卖东西的次数少了,何婆婆能赚到的钱也跟着减少。不过依裴静姝看来,像何婆婆这样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的,还是不该背着重物走那么远的路。
“何婆婆,在忙什么呢?”裴静姝一进来就见何婆婆穿着一身单薄的衣服在堂屋门口刮麻线。
现在农村还能看见种麻,而麻的茎部可以搓成麻绳,办丧事或做鞋底可以用上。
何婆婆抬眼见是裴静姝,笑弯了眼,“我这吃了饭没事儿,搓几根麻给小江做双鞋子。他的脚长得快,前几年做的鞋子已经穿不上了。这儿有板凳,来坐。”
裴静姝和她寒暄了两句,问道:“怎么不见小江?”
“他今天上学去了,学校的老师来劝了几次,我实在很不好意思。还得多亏了你,我们才把那五块钱的学费凑齐,不然他这孩子哪有机会上学,也只能跟我一样当个文盲。”何婆婆感慨万分。
“上学去了就好,多读点书是有好处的。”
裴静姝其实也很欣慰何婆婆能这样想,何家的情况现在这么困难,何婆婆还愿意让孙子去上学,可见她是真心疼惜孙子,不是金钱至上的。
受知青下乡的影响,农村不乏那种认为读书没用的顽固,认为读了书还是要回来种地,他们却看不到知青下乡对农村带来的积极一面,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承山大队在知青的带领下,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对那些犹豫不决的,知青们也曾极力劝过。
“学校的老师也这样劝说我,以前实在是拿不出学费,才耽误了这孩子。他今天都是穿着草鞋去的学堂,天气一天天冷了,再穿草鞋怕是要冻坏。”何婆婆说道,又感激了裴静姝一番。
“你年纪也大了,今后还是别背东西去卖了,我那边最近忙不过来,缺个烧火的人,你过来帮我吧!我开你六块钱一个月,就做中午和晚上。”裴静姝说。
何婆婆道:“这怎么成?我这老婆子平时也没什么事,你需要帮忙尽管开口,我来做就是了,工钱就算了,又不是什么重活。其实我之前也想来问问你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但我这老婆子能做的实在少,就怕是蹭吃蹭喝,才一直没开口。”
“你下午干完活就过来吧!这工钱还是要给,你家里还有病人呢!”
何婆婆高兴地谢过裴静姝,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本来一个月只能赶三次集,她也怕自己赚的钱不够医药费,还曾想着每次逢九在裴静姝那里多换一点东西,卖不完的隔几天赶集再卖。不过这样也违反了裴静姝的本意,到时候人人都效法她,队里干活的人少了,难免又有眼红的人指责裴静姝。
何婆婆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想今天裴静姝又给她找了另外一条更好的出路,她又怎能不感念裴静姝的好?
有了钱和小吃的引诱,这群小孩干劲十足,果然没出两个小时,便都陆陆续续地背着柴火来她这里换吃的。
裴静姝也没食言,称了重量之后就给他们分钱或糕点,任他们选择。
大部分小孩都选择了蛋糕,这东西香软可口,而且一分钱也可以买到,裴静姝给他们切的分量十足。等到杨孟英过来切蛋糕的时候,这群小鬼都机智地选择了要钱或者月饼。
窦晓霞最近意见很大,裴家所有家务都由她一人负责,要喂鸡喂猪打猪草,还要负责一屋子人的脏衣服,打扫房间,照料菜地……想着一家子人都在裴静姝那边吃香的喝辣的,只有她一个人在冷清清的裴家,就越发看什么都不顺眼。
她不敢在杨孟英面前闹,只好去找裴静龙。不料裴静龙天天都在搭泥坯筑土墙,还有其他干活的工匠,窦晓霞便开始装怪。
她扶着腰一瘸一拐找上裴静龙,“我这腰扭到了,痛了好几天,今天走路都直不起来,要去街上看医生。”
裴静龙听她哎哟哎哟叫个不停,以为她真的扭到了腰,“你怎么不早点说?现在才跑过来,家里不是有跌打药酒,我带你回家抹一抹,休息两天就好了。”
说来也是巧,刚才裴静姝在竹林里看见窦晓霞走路带风,哪里像扭了腰的人。没想到了裴静龙面前,窦晓霞的腰就直不起,连走路也像七老八十的老婆婆。
“嫂嫂伤得这么严重,还是该去尽早看看,可别落下什么病根。正好我想去供销社买点东西,要不我送嫂嫂去医院看吧?”裴静姝说道。
窦晓霞:“这怎么好麻烦你,你修房子这么忙,你哥陪我去就行了……”
裴静姝故意笑着说:“都是一家人,说什么麻烦不麻烦,哥还要帮我筑墙,反正我也要去供销社,顺路了。”
“静姝说的是,你这样痛着也不是办法,家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和静姝去看看医生,早点治好,别耽误了病。”杨孟英也说道,现在家里人手严重不足,她也不心疼那几个钱了,只要人好就行。
窦晓霞只好赶鸭子上架,扶着腰和裴静姝走。裴静姝从屋里拿了钱,路过门口的时候,衣兜里掉出一张十元大钞。
窦晓霞眼瞅着那张大钱,见这四下没人注意,赶紧蹲下身去捡。
“妈!”裴静姝突然叫了杨孟英一声,“你有没有什么要带的?”
杨孟英闻言朝她这边看过来,正好看见窦晓霞偷偷摸摸地捡地上的钱。
第22章
窦晓霞也被裴静姝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弄得尴尬; 只得把地上的钱捡起来; 若无其事地说:“幺妹,你的钱掉了。”
杨孟英见她的腰灵活自如; 瞬间就明白过来; “你演!你怎么不演了?你这见钱眼开、偷奸耍滑的; 我还当真以为你有病痛,还让静姝陪你去医院,也没说让你出医药钱,敢情你这是故意做给我看的?”
“怎么了?”裴静龙听到他妈的骂声; 赶紧跑过来。
“怎么了?你问你媳妇!我哪里对不起她,把她当亲女儿一样的; 她倒是好; 不想出工不想做活,就装病骗我!你去这周围问问,哪家的婆婆对儿媳妇有我对你好?”杨孟英估摸是气炸了,劈头盖脑就是一通骂。
窦晓霞自知理亏,却也觉得委屈:“你对我好,你对我好得很!家里一切杂事都是我做; 喂鸡喂猪打猪草,扫地洗衣还要忙山头上的活,男人整月不回家……”
说着,窦晓霞也落下泪来。
裴静龙夹在媳妇和亲妈中间; 两边头大。听杨孟英气势汹汹; 想了想还是先劝杨孟英:“妈; 有什么事先进屋关起门来说,你在这门口嚷嚷又有什么用?晓霞确实不该骗我们,这段日子家里活都她做,着实是辛苦了些……”
杨孟英一听,拎起门边的细竹棍就往裴静龙身上招呼,“好你这个不孝子!现在有了媳妇忘了娘!就她一个人辛苦,你妈你爸把你拉扯大不辛苦?当年闹饥荒,家里的饭都是你吃的,你爸饿得啃树皮,你现在翅膀硬了,就记不起这些了……”
裴静龙拉着窦晓霞就往房间里跑,裴静姝看着这鸡飞狗跳的一幕,感觉每天都活在乡土家庭伦理剧里。
裴静龙挨了两棍子,杨孟英还没有罢手的意思,裴静姝只得上前把杨孟英拉住。杨孟英这人看上去瘦,却是个常年做活的庄稼人,裴静姝哪里拉得住她。
没过一会儿,裴静姝就被气急的杨孟英掀倒在地,摔得臀部火辣辣的。门口的顾珊珊吓得直哭,还边哭边告状:“外公,外婆打妈妈和舅舅!”
闻声赶过来的裴建国把裴静姝扶起,皱眉骂道:“我看你们一个个是想造反!闹什么闹,有什么好闹的,都几十岁的人了,还嫌不够丢脸!”
杨孟英挨了一通批,气道:“哎哟喂,现在反成了我的错!我是造了什么孽?为你们裴家辛苦操持几十年,现在儿子老子合起来要赶人了!”
眼瞅着裴家两父子想狡辩,裴静姝赶紧抢先说:“爸爸和哥哥不是那个意思,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总得要有解决之法。这些日子哥在我这边帮我做了很多活,晚上也一直住在我这里,确实是我该给嫂子说一声谢谢。但既然是一家人,嫂子心中有什么不满,大可以直接跟我说,没必要这样骗取家人的关心。”
这一通气撒过之后,窦晓霞心中也冷静了许多。其实她嫁到裴家这些年,裴家人待她算是不错了,没把她当成外人看。裴家也就裴静龙一个儿子,没有妯娌,少了许多明争暗斗。
杨孟英这个婆婆虽然强势,但对自家人还是很好的,待她也当半个女儿。裴静姝这个小姑有些自视高傲,可每次做好吃的,也从来没有少了她的那份。
现在想想,自己确实太不应该,外面还有那么多做活的工匠,传出去多难听。
“妈!晓霞这次知道错了,我也没有顶撞你的意思。你要打,我让你再打几下,你看这样成不?”裴静龙把袖子往上一拉,露出结实的手臂,那蜜色的手臂上起了两道醒目红痕。
刚才杨孟英下手可没有留情,她见状也消了些气。
窦晓霞垂着头没说话。
裴建国问了前因后果,这才正色说:“你们两口子也太胡闹了!晓霞,这次爸要好好说你,静姝这边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要是没个人帮她看着,出了事,谁也负不起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