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有女重长成-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头的路口是闲暇时候的村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地方宽敞,两边就是商店和诊所,刮风下雨了还能进去避避。树荫下三三两两坐着纳凉聊天的人,老年人围在一块打纸牌,年轻点的在诊所门口打麻将,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多多少少的糖块作为输赢的彩头,一毛钱五块的糖只要运气不是太差,拿出一块钱玩上一天也不成问题。
张英旁边放着针线箩,手指上戴着顶针正在纳手里的一双鞋底,时不时和旁边的人聊着天。
坐在这边的人都是些婶子大娘,手里没有一个闲着的,不是在做鞋面,就是在打样子,跟那些不时哄笑一声的大老爷们对比强烈。
“路路妈,你咋还纳鞋底?累手又不好穿,去街上买些泡沫底子回来上鞋,针好进穿上也轻便。”住在韩路奶家前面的三婶子扭头看到张英手里的鞋底,大惊小怪地道。
“都快纳好了,也不费事。这还是之前纳了一半剩下的,我想着放着也是放着,做好了不定谁还能穿呢。”张英把针尖在头发上抿抿,笑道。
“还是你能干啊,韩海在学校教书,这地里家里可不都得你一个人,还得带俩孩子。啧啧!”
张英闻言,只笑了笑,没有说话。
三婶子见没人接腔,不甘心地又道:“还是这分了家好啊,顾上自己就好,哪像我,老头老婆子都挤一块,虽说能帮着干活忙时还能看孩子,到底也不如自己一家人过得舒心。”|
张英没接话茬,只是低头纳了两针才道:“孩子都大了,地里活又不多,也还好。”
三婶子撇撇嘴,压低声音道:“你就是太好脾气了,韩路奶奶天天啥事也不干,你也不让她帮你干点活,要是我家那老婆子也这样,早就把她撵出去了。”
旁边的二大娘听不下去了,扬高声音道:“他婶子,说什么呢?人家韩海是读书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然后对张英道:“路路妈,咱可不能好的不学学坏的,让人给戳脊梁骨。”
“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学坏的?谁是坏的呀?你给我说清楚!”三婶子直起身子,瞪着眼睛道,一副不善罢甘休的样子。
“谁说的我就说谁,我指你名道你姓了?”二大娘低头“咔咔”地剪着布面,头也不抬地道。
“你……!”三婶子气结,正要破口大骂,被旁边的人拉了一把,示意她看看前面打纸牌的人,一口气噎了回去,把地上的针线胡乱塞进筐里,站起来提着嘴里不干不净说着什么,气冲冲地走了。
“你别搭理她。”二大娘看着三婶子走远的身影,不屑地道:“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过的好,不使着法子鼓捣点事就心里不舒服,看到别人家里要是三天两头的不安生,估计吃饭都能多吃两碗。”
听到她这么说,旁边正在唠着东家长西家短的人也逐渐噤了声,一时场面静了下来。
张英笑着应了声,二大娘说话直爽,再怎么泼辣的媳妇只要说得不中听都敢直接怼上去,这可不是她莽撞,而是人家有底气。她家的大儿子在镇上做生意,小儿子现在外地上大学,二大爷在大队里工作,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官,再加上平时也是个好说话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人,村里的小媳妇们基本没人愿意得罪她。
“妈!”韩路带着韩栋从村前面的树园子里出来,手里还提着个铁罐子。
“路路,带着弟弟去哪玩了?”二大娘看到韩路,向她招招手道。
“去树园里挖知了猴了。”韩路乖乖走过去,站在她面前道,还递过去罐子让她看。
二大娘伸头一看,小半罐的知了猴在罐子里挨挨挤挤地乱爬,道:“挖这么多啊,真能干。”
韩路抿嘴笑笑,很是安静文气,旁边的韩栋不乐意了,挥着手里的小铲子,嚷嚷道:“二奶奶,我也挖了可多,都是我挖的,我姐都不敢伸手捏。”
“是,你也可能干,晚上让你妈给你炒了吃。”二大娘捏捏韩栋肉呼呼的脸,忍不住对张英道:“你这闺女是真听话,放假还知道带着弟弟玩,我家的文秀比路路还大呢,推开碗就往外跑,就怕我说出让她看弟弟的话。”
“小孩子哪有不贪玩的,她这是被黏上甩不掉了。”张英不客气地道。
“妈,我饿了。”韩栋挤到张英身上,撒娇道。
“别靠这么近,拿着针呢再扎着你。”张英赶紧把韩栋推开,听到他喊饿,也不纳了,针线什么的收起来,端着针线箩,跟二大娘说了声就带着姐弟俩走了。
“妈,咱晚上吃什么啊?”韩栋看着半罐的知了猴,直流口水道。
“回家把知了猴扔到盆里洗洗,我给你们炒着吃。”张英看着韩栋的馋样,也不卖关子,直接道。
“哇!”
韩路咽了口口水,觉得她也有些饿了。
民以食为天。这个时候的农家物资匮乏,想吃个鸡蛋都得是算着日子,肉就更别提了,两三个月看不到荤腥都是很正常的事,家里喂的鸡鸭不到生病了或是老得下不动蛋了,也没人会舍得杀了吃。
越没有越是馋,小孩子就千方百计地找吃的,春天树上的榆钱、槐花、地里的荠荠菜,夏天小泥坑里的泥鳅、树园子的知了猴,秋天还有满地乱蹦的蛐蛐,这些都不能逃过他们的手掌心,只有不喜欢吃的,没有不能吃的。
我大华夏吃货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
韩路记得有一年花大姐特别多,到处飞得都是,她就逮了一堆给当时正在烧火的张英看,张英随手就放在了灶门口烤熟给她吃了,味道她现在已经忘记了,只知道当时吃得挺香的。
后来,张英听说花大姐女孩子吃了会满脸长雀斑,还担心得不得了,再也没敢让她吃过。
晚饭时候,一大碗香酥焦脆的知了猴让韩栋吃得一脸满足,直嚷着明天还要再去捉。
———————
随着园子里的知了猴越来越少,树上扰人的蝉声也渐渐听不到,没了东西吃的韩栋盯上地里刚刚可以煮着吃的嫩玉米时,学校里开学的日子也快要来临了。
日子越来越近,韩路就觉得她越是焦躁,虽然面上一切如常,可是心底已经快要压抑不住了。
就在她想着,随便找个理由跟韩海说,然后,不管撒泼还是撒娇,都要让他答应时,就有个上好的杆子递到了她面前,让她顺着就能往上爬。
吃过早饭不久,太阳还没发挥出它的威力,张英把院子收拾好,然后对韩海说要去地里看看玉米长得怎么样了,顺便掰几穗回来吃。
韩栋听到了,根本等不到张英回来,非要也跟着去,牛皮糖似的丢都丢不掉,张英被缠得没办法,只好推出自行车,把他抱上去,骑车子带上他。
韩路整个暑假的日常就是练字,看书,带弟弟。看书柜里的各种书,以韩海的教课书为主,各种大部头为辅;带韩栋出去玩,通常是她注意安全跟在后面,韩栋蹦蹦跳跳走在前面;期间韩彩霞来找过她几次,可是发现每次来找韩路她都要带着韩栋和她们一块玩后,就很少再来了。
李志拿来的两本字帖也让她写得差不多了,几个月下来,字体算是勉强能见人,和前世有几分相像,但又不全像,糊弄韩海是不成问题。
韩海几次看到韩路在翻一些长篇小说,只在第一次问过她能不能看懂,得到肯定回答后就再也没管她,在他看来,书没有适不适合之说,只有看不看得懂,愿意看就看吧,能多认识几个字也不错。
倒是教课书被韩路翻过后,韩海哭笑不得的发现上面每课的课后练习都被她填好了答案,幸好这些都是之前用过的四年级的,现在用不到,要不然,让他怎么拿着去讲课!粗心大意的他也没有发现以前一到星期天就找不到人影的闺女这一个暑假都很少早出晚归。
等张英带着韩栋出门后,韩路照常把没看完的书翻了出来,封皮上《三侠五义》四个字闪瞎人眼,找到昨天看到的地方,边纳闷她怎么以前没发现书柜里还有这么好看的书?
没等她看完一章,大门口传来了动静,李志推着自行车出现在门口,看到坐在院子里韩路,故作神秘地道:“路路,赶紧喊你爸,我带来了好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祝我敬爱的老师节日快乐!!!
26。 第二十六章 无题
韩路闻声走出来,把李志让进屋,坐在椅子上,韩路又倒了杯水端过去,然后,眼含希冀地望过来,等着李志说话。
李志大摇大摆坐下,慢条斯理地喝口水,然后又打量着墙上的字画,并点评一番。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自己先笑了起来:“你看看你们父女俩想知道又不问的样子。”
韩路仗着人小一点也不掩饰,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叔叔,你是不是骗人的,其实根本没什么事要说?”
“你的激将法没用,我不上当。”李志摆摆手,道:“事是真有,还跟你有关。”
韩路愣了一下,看看不自觉皱眉的韩海,跟她有关?难道不是跟父亲有关吗?心不由地沉了下去。
“当然,也有跟你爸有关的。”李志又补上一句。
“好了,你就别逗她了,什么事赶紧说吧?”韩海忍不住道。
“唉,真没意思。”李志感叹完了才道:“你都猜出来了吧?教师考试通过了,今天消息才到了镇上。”
还以为李志要再卖些关子,没想到这么轻易说了出来,韩海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两秒才明白什么意思,瞬时站了起来,喜道:“真的?”
“当然。”李志道。
一旁韩路跳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回去,虽然对父亲的能力有信心,但是也不敢保证就万无一失。只有她知道她的心脏现在跳得有多激烈,她又有多担心她这只蝴蝶扇起的风起不到什么作用。而现在证明,所有的努力都是有用的,生死可以被重置,命运也可以被颠覆。
韩海到底是成人,不会太喜形于色,很快压下了心底的喜悦,问道:“你刚才说还有件事是关于路路的,是什么?”
“就是上次的抽考。”李志这次不再故意掖着,直接道:“我早上去教研室有点事,看到考试成绩出来了,就顺手翻翻,咱路路的名字就排在前面,我一眼就看到了。”
朝韩海伸个大拇指,道:“你这闺女不错,全镇三年级第三名。”
韩海虽然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这个成绩惊了一下,然后脸上的笑意再也遮不住,看看旁边似乎还没回神的韩路,道:“嗯,考得是不错。”
韩路一副茫然的样子回过神,看看李志,又看看韩海:“啊?”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下面。”李志一句话再度吸引起父女俩的注意力,道:“教研室里的一个批改语文卷子的老师看到了路路写的作文,觉得很不错,知道我认识你就想让我问问,愿不愿意把那篇作文投稿投出去?”
这回韩路是彻底的愣了,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韩海沉思了下,问李志:“作文你看了吗?觉得怎么样?”能投稿当然是好事,不提稿费多少,一旦被录用了,绝对是小学成绩里亮眼的纪录。只是,水平到底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万一退回来了,担心会打击韩路的积极性和信心。
“看了,我觉得很不错,立意新颖,整体也不落俗套,要不是我确定,还真不敢相信九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李志刚评论完,就看到了韩路拿在手里的书,扬了扬眉道:“不过,现在我非常坚信了,她平时在家都看这样的书吗?”
韩海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忍不住笑了:“什么都看,不过这本书是才翻出来的。”
被两人讨论的韩路表面冷静,内心则正在咆哮,这次玩大了,没想到啊!不过再一想想她接下来的计划,又觉得是老天在帮她。
韩海没看到作文,不知道写得到底怎么样,但是他相信李志的眼光,听到他说得这么肯定,也觉得试试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反正韩路也不一定知道是什么意思,等到真的发表了再告诉她,也不会空欢喜一场,便道:“你看着办吧!”
李志看看一脸迷糊的韩路,又听到韩海说得含糊,也明白了,不再多说什么,道:“我知道了。”
这时,张英带着韩栋从地里回来了,车头上挂着的篮子里还装着几穗顶着青缨的玉米,看到停在院子里的车子,觉得眼熟正要问,就听到了李志的声音。
“李志来了?”把韩栋抱下车子,张英走进屋。
“嫂子。”李志站起来,笑着对张英道:“我今天可是来报喜的,嫂子你中午可得管饭。”
把刚刚说的事又跟张英说了一遍,只略过了韩路的作文没有提。果然,张英听完,眉梢眼角一脸的喜悦掩也掩不住,道:“还真是来报喜的,什么也别说了,嫂子这就上街买菜,今儿给你们做几个拿手菜。”说完,进屋拿了个袋子出来道:“我走镇上喊上穆卿和李穆,中午都来这儿吃。”
“这个就不用了,穆卿带着李穆去他姥姥家了,还没回来。”李志忙道:“我现在是孤家寡人,嫂子你做我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去他姥姥家?这都快开学了,该回来了吧?”张英问道。
“来得及。”李志不在意地道:“过年的时候放假短,天气又冷,坐车也不方便,他姥姥心疼外孙从来没让那时候去过,所以暑假穆卿都会带李穆回去住两个月,每年都是这样,我都习惯了。”
张英点头,道:“那行,你们先聊着,我去买菜。”
“还真去啊?”李志看着张英推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走了,道。
“让她去吧,反正也不用上课,今天咱兄弟俩好好喝一杯。”人逢喜事精神爽,再稳重的人也不例外。
中午时,一桌子的菜又让韩路目瞪口呆了一回,红烧肉、糖醋排骨、鲫鱼豆腐汤,还有几盘看起来清脆爽口的凉菜,张英牛刀小试,展示了一把身为大厨家的闺女应该有的厨艺。
本来在喝酒的李志和韩海最后也没喝多少,都只顾着吃菜了。
韩路打了个饱嗝,看看一个人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却还满脸笑意的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吃过饭,等李志告辞走了,韩栋也睡着了,韩路磨蹭着走到韩海身边,道:“爸,跟你商量个事!”
“嗯?什么事?说吧。”韩海温声道。
“我想上五年级,不想上四年级了。”
没想到韩路会说这个,韩海愣了一下,没直接斥责她异想天开,而是问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直接跳级可不是小事,学校里从来都是成绩不好的留级生多,跳级的还一个没有过。一年的学习进度不是说你几次考试优秀就能忽略过去的。
“我不是随便说说,我想很久了。”韩路一脸慎重地道:“爸你四年级的教科书我都看好几遍了,课后练习题的答案我也都写在上面了,你可以看看我是不是都写对了。如果四年级教的东西我都已经会的话,那再学一遍不是浪费时间吗?”
“你想的太简单了,你以为会几道超纲的题就是全会了吗?跳级没有那么简单。”韩海不知道怎么给韩路解释,难了怕她听不懂,说简单了又说不明白。
韩路已经做好了韩海不会轻易答应的准备,退一步道:“要不这样,爸你就按四年级的程度给我出一张试卷,如果分数让你满意你就让我上五年级。”
“你为什么想要跳级?你以前上课都不好好听讲也从来没想过跳级,怎么现在有这想法了?”韩海没有立即答应,他奇怪韩路的突然转变。
韩路觉得她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自作自受的感觉,被韩海知道自己以前都不好好学习简直就是错误,以后都有可能时不时给拎出来说说,可是不让他知道,想要跳级就更不可能。没办法,只得下猛药,道:“以前是觉得都会了不用再学,可是现在我发现接触未知的东西也挺有意思的。再说,爸,你真的要让我在四年级把已经会的东西再学一年吗?你就不怕我再待一年到了五年级都不想学了?”
没错,这也是韩海犹豫的原因,身边一个教学时间不短的老师,他太明白学习是有惰性的,一旦习惯了不动脑就有优异的成绩,习惯了凡事只出三分力被人说聪明人不用多学就能拿高分,到了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