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之现世安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态度,还真是。。。。。。挺好的,虽说挺拽还没热情,但总比现代那些忽悠人,热情过头的好。反正所有的商品没有假冒伪劣的,也都标出了相应的名称、产地、材质、价格等。看中了就付款拿货,简单粗暴,实在是。。。。。。让人喜欢。穆卫军猜对了,萧清韫就是一个怕麻烦的人。
  萧清韫细细地看了一遍这些手表,恩,种类还挺多的,就是样式少了点。国产的“东风牌”、“红旗牌”等都是120块,进口的就贵多了,最便宜的英纳格就260块,最贵的是一块劳力士,竟然要600多块!如果说一块国产表是一个普通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的话,那这块劳力士就是两年的工资!
  萧清韫还在默默算着账,耳边传来穆卫军低沉地声音:“要不就拿那块劳力士吧。”
  “!!!”
  萧清韫,三位看表客人,以及那位正举着一颗瓜子在嘴边的售货员,都一脸震惊的看向刚出声的这位。
  穆卫军很淡定的解释道:“你不要自行车和缝纫机,那手表就买个好的。”萧清韫相信,如果那四位吃瓜群众知道网络时代“土豪”这个词的用法的话,现在满脑子应该都被大写加粗的“土豪”两字刷屏了。
  萧清韫被自家老公这种一言不合就土豪的“壮言”给秀多了,一瞬间也就回过神来。有了穆卫军的铺垫,她理直气壮地说道:“不要,多丑啊,那适合你们男人带,我要那块欧米茄。”那劳力士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卖不出去,就留着自己买给他吧,要礼尚往来嘛。恩,回去看看私房钱还够不够。
  穆卫军见她那娇俏的样子,心里就热热的。自家媳妇儿安静时看着就像书香世家出来的大家闺秀,有着浓浓的书卷气质;撒娇时却又娇俏动人,让他只想把她揉进骨血里去。于是带着宠溺的回答:“好,你看中哪种就买哪种。”
  三位看表的客人无语,还以为这女人会阻止那男人呢,她是不要劳力士了,但是要了欧米茄啊,那也是500多好不好,看来这也是个败家娘们。
  不过售货员倒是挺高兴的,这几块高价钱的进口表还是商场主任托关系从上海带回来卖的呢,每种只拿了两只,都摆了好几个月了,也就卖出去两只两三百块钱的。现在终于能卖出去一只500多块钱的了,主任知道了肯定会夸奖她的。
  也不嗑瓜子儿了,赶紧站起来把表拿出来给萧清韫看,还不停的说:“妹子真是有福气,看你对象对你多好啊。眼光也好,这表有一个纯金表盖的表壳,看,是双色表,这颜色多喜庆。”
  萧清韫拿过来看,还真挺好看的,表的背面不锈钢底盖还有海马标志和海马图案徽章。
  穆卫军见她真喜欢,就说道:“现在就戴着吧。”又对售货员说道:“开票吧。”
  于是,萧清韫又见证了一次开票付款的过程:夹着票的夹子沿着钢丝“咻”的一下滑到了二楼的收银台,等穆卫军掏出一大把大团结付完款,那盖完章的票又被收银员给“飞”了回来。真的。。。。。。好神奇哦。
  把□□和包装装到布袋子里,表戴在手腕上,两人又朝收音机柜台走去。
  买收音机就简单多了,萧清韫主要是在未来两年听,于是直接选了个最便宜的,50块钱。穆卫军想要买那一百多的,被她一句“手表买贵了,收音机买个便宜的就行,反正都能听。”给阻止了。这话说的,不知道的人听了,还以为她多勤俭持家呢。
  买好收音机,两人就离开了二楼。到一楼时,穆卫军说:“买一罐麦乳精吧,你需要补充营养。”
  萧清韫摇头:“不用了,我那里还有一罐刚开封的,先吃完了再说吧。”
  穆卫军听说家里有,也就不再说什么,就问还需要买什么生活用品不。
  萧清韫想了想,香皂、雪花膏什么的洗护用品家里都还有,不需要买。不过,倒是应该买点糖和糕点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还需要买一顶帽子,太冷了,再说,她额头还贴着纱布呢,太影响形象了。
  “给家里人买点水果糖和糕点回去吧,还有就是我想买一顶帽子,太冷了。”萧清韫回答道,又问:“家里缺什么吗?我们需不需要给爸妈买些衣服什么的?”
  穆卫军听她说“家里”、“我们”、“爸妈”这些就高兴,带着笑意的答道:“家里不缺什么,也不用给爸妈他们买东西,我这次回来带了一整匹布,就是给他们做衣服的,鞋子他们习惯穿自己做的布鞋,都不需要买。就像你说的,买点饼子、糖果,等吃饭的时候再在饭店买只烧鸡包回去就可以了。”
  萧清韫想想,不买衣服鞋袜的话,还真没什么好买的。就连蔬菜、肉类,县城里都供不应求,早就卖完了。
  于是买了两斤水果糖,两斤绿豆糕,两筒酥饼,一顶绿军帽,两人就离开了商场。


第3章 废品站
  出了商场,才刚过十点,萧清韫想着“她”当初到农村的时候,只带了几本小说文选什么的,根本没带中学课本,又不想让家里人邮寄。还是到废品回收站去淘吧,恩,也许还能淘到古董宝贝什么的。于是对身边的人说道:“我想寻一套中学课本,我们去废品站看看吧。”
  穆卫军听了没问她原因,只说:“我初中、高中的课本都在,不过高中课本只有理科的数理化,你如果要历史、地理的话就没有了。大哥高中也是理科,二哥只上了初中。”
  萧清韫回答:“我就是要文科的。”无论前世的潇潇,还是今生的“她”,都是读的文科。
  “那我们去废品站看看吧。”说完就拉着萧清韫向废品站的方向走去。
  萧清韫觉得他这样的表现很好,不问原因,尊重和支持她的决定,也是一种信任她的表现。
  投桃报李地靠他更近一些,轻声解释道:“我是觉得国家取消高考的政策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只靠推荐上去的工农兵大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更需要培养出高精尖的杰出人才。总有一天会恢复高考的,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不然各行各业都会面临人才断层的局面。我先准备着,只要恢复了高考,我总是要考上大学的,这样才配得上你呀。”
  穆卫军好笑,每次都这样,开始时还一本正经的,到后面就古灵精怪了,不过,这样的媳妇儿,太惹人稀罕了。也压低声音对她说道:“你上不上大学,都配的上我。说起来,你是蓉市大城市里的姑娘,我现在虽然户口迁到了部队,也算城里人,但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当兵的,是我配不上你呢。”后一句也带点玩笑。这是穆卫军还不完全了解萧清韫的家庭情况,否则的话,最有一句就不是开玩笑了。
  穆卫军先声明,接着又赞同的低声说:“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国家要发展,就需要人才,高考会重新开始的,这场运动也会过去的。”
  两人聊着天,很快就到了废品站,只有一件砖瓦房,剩下的几间屋子都是土墙,各种废品竟然还是分类堆放的。不过,萧清韫暂时只对书籍木料感兴趣。于是对穆卫军说道:“一会儿也看看那些废弃木料吧。”穆卫军点头应了。
  看门的是个五六十岁的黑瘦老头,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军大衣,正在瓦房里的空地上烧着木材烤火,旁边还有个在玩耍的七八岁的小男孩,应该是他晚辈。果然,男孩见有人来,就叫了一声:“爷爷,有人来了。”
  老头抬头见是一对年轻男女,男的还穿着七八成新的军大衣。这年头,能穿这么好的军大衣的,都不是一般人。于是,等两人走到门口,就站起来客气地问道:“两位有啥事?”
  穆卫军主动回答道:“大爷,我对象是老师,想来这找一套中学课本和资料。而且,我们刚结婚,还想看看那些旧桌椅、衣柜能不能用,这样也能省些钱。你看能行不?”
  前面的理由还像那么回事,后面的就怎么看怎不像了。不过,人家穆营长很淡定,只见他放下手中的东西,一只手伸进怀里摸了一下,竟然摸出一包烟。然就,就见他抽出一根,递给了老大爷!
  大爷忙说客气,手却毫不迟疑的接过,一看,哟,还是大前门,好烟呐,脸上笑开了花,霸气的一摆手:“这有啥子,里面啥样子的课本都有,你们慢慢找就是。桌椅、柜子也都有,好些个都只是缺一根退的,拼一下就能用。等你们找完了,我一律按一斤一分五给你们算。”
  吃瓜群众萧清韫表示已惊呆,穆卫军那张冷脸竟然比她还会来事儿,表示受到一万点伤害。瞧,这多会说话呀,连她都以为自己不是混小学的,而是教初中、高中的。
  在如此淳朴的年代,竟然还懂得“贿赂”,这位大爷也如此上道,真是长知识了。于是很是受教的从袋子里拿出几颗水果糖,给那个小男孩,还对着那已经成“泥猴”的小家伙夸到:“小朋友,真是可爱,很活泼啊,一看就很聪明。”
  小男孩很高兴,跳的更高了,老大爷也很高兴,笑的更欢了。
  萧清韫正准备向装废书的土屋子走去,就听穆卫军问道:“大爷,你这有袋子吗?你看,我们就一个布袋子,都装满了,一会儿书都没地方放了。你要是有,就卖我一个,直接把东西装了,你一会儿称称也方便。”
  萧清韫又悟了,想的真周全,这样往袋子里一装,谁知道里面是什么呀。她赌一颗水果糖,这看门的老头往袋子里瞄都不会瞄一下,更别说检查了。
  大爷回了句“有”,就走到墙角拿了一个大的都能装下穆卫军的麻布袋子,递给穆卫军,说道:“这袋子大,你们想装多少课本都行。本来想送你的,不过,这是公家的东西,也得买,两分钱一个。”
  萧清韫在心里撇撇嘴,信你才有鬼。这袋子脏兮兮的,还很破旧,肯定不是用来卖的。不过,穆卫军却是一边掏钱一边一本正经地说道:“应该的,公家用来卖的东西自然是要出钱买的。”恩,这话说的有水平。
  两人来到堆放废纸书籍的屋子,还挺多的,都半屋子了。要在这小山似的废纸书籍中,淘出那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宝贝,萧清韫只觉得任重而道远。为了以后的增值,为了有传家的宝贝,拼了!
  萧清韫靠近穆卫军,垫着脚对他小声地说:“卫军哥,你帮我找课本和资料,如果见到像古籍字画的,也单独放出来。”见他点头答应了,才乐滋滋的开始淘宝大业。这时候大部分的古籍字画可都是被禁止的,穆卫军能没有一点犹豫的答应,还真是宠老婆的好男人呐!
  一阵翻山倒海,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萧清韫这边才掀了一小半“书山”,她旁边已经放了一小堆书了,有看起来像古籍的,有一本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行的第一版《新华字典》,还有一些全英文外文书籍。
  穆卫军已经将课本找齐了,包括整个初中、高中的,也包括文理科,还找出一些资料,其中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不全,只有9本,不过数学是全的,萧清韫用刚好。
  穆卫军见自家媳妇儿还在吭哧吭哧地继续掀书,找的也很仔细,每本书都散开抖动几下,一点都不放过。也不能干看着只让媳妇儿自己干,于是又学着媳妇儿重新开始找一遍。还别说,真从一本厚厚的诗歌集里抖出来一张折叠的纸,打开一看,画着一棵树,树上一只蝉,看不懂,只觉得挺有意境的,随手和找出的课本、资料放在一起。又开始继续找。
  又过了一会儿,两人终于把这堆“书山”都给翻了一遍。萧清韫累死了,但是很兴奋,因为被她捡出来的书本字画里,她没细看就发现了两本很有价值的古籍。
  一本宋代刻版印刷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本有着很多名人做了笔记的唐代褚遂良手抄本《论语》。其中,这本《论语》的价值更大,书法大家褚遂良的真迹本来就很难得了,再加上里面还有那么多权臣名相的理解和笔记了,必须当做传家宝!
  怀着激动的心情,萧清韫开始对单独放出来的书籍进行进行第二次挑选。挑挑拣拣,最终留下了8本古籍,7本外文书籍,3幅字画。
  剩下的古籍里没再发现比那本宋代的《兰亭集序》和唐代的《论语》更有价值的了,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国时候的印刷本,只有一本明朝雕版印刷的《兰亭集序》,恩,这本可以考虑以后捐出去。
  外文书籍,萧清韫倒是想全部带回去,但目标太大,回去后也不知道怎么放,就按照名著加第一版或出版早来选的。
  那3幅字画,其实都是画。有两幅都是清代画家画的,应该是真迹。有一副是宋徽宗的《芙蓉锦鸡》,是临摹的,但临摹的很传神也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看纸质、色泽这些,至少是清朝以前的人临摹的,也算是古董了。这几幅画都是有收藏价值的。
  萧清韫抱着成果来到穆卫军身边,将书放下后开始筛选他的成果,将堆着古籍字画的这一堆进行筛选,都是清朝、民国的,书籍7本,字画4幅。萧清韫有些失望,不过能够得到那本《论语》和那两本《兰亭集序》已经很好运了,该知足了。
  之前没有说要外文原版书籍,穆卫军便没有挑出来。
  萧清韫把7本书籍,4幅字画放好,开始整理那堆课本和资料。见最上面一张折叠着的纸张,很像画,便打开看了。这一看,震惊到失语,这,这不是与唐代画圣吴道子齐名的宋代画仙黄果之的《夏蝉》图吗?竟然就这样随意的被折叠了仍在废品堆里,萧清韫简直替它委屈。
  前世的潇潇没有听过黄果之的大名,历史上不知有没有这样一位画家存在。但是从今生的“萧清韫”记忆中得知,这个世界是有这么一位牛人存在的。他是宋代人,与吴道子齐名。
  吴道子最擅长佛道、人物,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吸取精华,化繁为简,以精简、充满韵味的线条有组织规律的勾勒出物体形神。而黄果之,最擅长的是画“蝉”,通“禅”,也与神佛有关。但是,他的画风与手法却与吴道子完全不同。黄果之是以简单地物体入手,以极为细腻复杂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态,却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小家子气和繁乱。
  黄果之最著名的便是画了四季蝉图,据说,每一幅图看似简单,看入迷后就越感复杂,仿佛千万种形态不断变化,且真正懂得欣赏画的人,会如沐佛光的。这些都是听说的,反正萧清韫还没达到这种境界。
  萧清韫会如此了解黄果之,那是因为,“她”外公就有一幅《冬蝉》图,时常关起门来偷偷欣赏,就连“她”,也是观赏过很多次的。
  现在,黄果之的四季蝉图,萧清韫手中就有两幅,想想前世吴道子一幅真迹的价值,以后的黄果之的画也差不了。传家宝!必须留作传家宝!
  萧清韫这下是真的激动了,拿着画,站起来就给了穆卫军一个熊抱,兴奋地低声道:“老公,你简直太厉害了,你竟然找到这幅画,你太厉害了,我太崇拜你了,你太厉害了。。。。。。”说道最后都语无伦次了。
  穆卫军赶紧回抱住萧清韫,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何况还是自己媳妇儿的便宜。穆卫军无声的笑了,心里想着:还好自己重新翻了一遍,不然就错过这幅画了,那样的话,媳妇儿也不会主动抱自己了。穆卫军压根就没想这幅画的价值。
  萧清韫稍稍发泄了一下激动的情绪,放开穆卫军。看着手上的《夏蝉》图,想了想,还是按照已经折叠的痕迹叠好,放在书籍字画的最上边,这才继续整理课本。
  课本、资料都整理好了,发现最底下压着一本脏兮兮,比较破旧的线装书籍,页面已经毁损。拿起来大概翻了一下,里面内容很陌生,内里还有几页缺损。重新细细地看一遍,大概是一本将人的性情和纯乐理的书,翻到最后一页,萧清韫又被震惊到了,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乐!经!释!疑!
  怎么会是《乐经释疑》呢?《乐经》不是早就失传了吗?又哪里来的释疑?
  看这纸张,很像元代的蜡笺。不知道这本是不是真的照着“六经”中的《乐经》誊抄下来的,看起来不像后人编撰的。
  萧清韫心中震惊,脑子也有些乱,一时想,如果这是真的,那可发了。一时又想,这本书的价值不可想象,是真正的国宝,自己不能自私的留下当“传家宝”了,抄一份下来,把原本捐给国家研究才是应该做的。
  穆卫军见刚刚还兴奋地满脸通红的媳妇儿,这会儿却愣愣的,显得心事重重,关心地问道:“怎么不开心了?这本书不好吗?”
  “不,我没有不开心,这本书很好,比我们找出来的加起来还好,就是因为它太好了,我都高兴得不知所措了。”萧清韫低声回答。
  萧清韫做好决定,拿着书站起来对穆卫军说道:“卫军哥,这本书如果是真的,那就是我们华夏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你说,等以后大运动过去,形势好起来,我们就把它还给国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