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机变-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统军御敌,他们不能,因为他们只知清谈而不知实用,他们怎么办?他们口口声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罔顾朝廷这么多年的栽培,他们罔顾天下百姓的信任,他们虽然没有做汉奸,可是他们居然甩手不管,称病不出,这样的人,算是忠臣吗?这样的人,算是贤臣吗?这样的人,算是能臣吗?不要忘了,这些人,也是太学生!

所以,只有32人,告诉诸位,只有32人,对得起太学生的称号,他们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和胡人拼死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在军帐内竭尽自己的智慧出谋划策,他们在谈判桌前为了朝廷的利益据理力争,他们在地方上保境安民,体恤百姓,他们才是真正朝廷的栋梁,他们才配得上太学生这个名字!可是,他们只有32人,不要忘了,太学生一共有409人!只有32人呐!”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我的话惊呆了,连庾亮这样久经风浪的人,也微微有些错愕,毕竟以前从来没有人,说出了这般话来,而且他所说的还句句有根有据,字字顺理成章。

“庾大人,您是太常卿,卜机说的数字,可有谬误?”我深吸一口气,看着庾亮说道。

“确实无误,卜机,你能对太学之事知之如此之详尽,着实难得。”

庾亮终于说话了,他也不得不赞同,因为这番震慑全场的讲演着实无懈可击,他不能也不必去否定,毕竟,因势利导永远是庾亮为人处世的原则。

第四卷 夺嫡风云

第二十九章 共鸣

【今日第三更,大家多多支持,收藏,订阅和鲜花都不能少啊。】。。。。。。。。。。。。。。。。。。。。。。。。。。。。。。。。。。。。。。。。。。。。。。。。

“那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见庾亮肯定了我前面的说辞,算是为我背书,我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决定趁热打铁,一鼓作气。

这一番问话,虽然没有人回答,可是,从他们的脸色上,神情上,我知道,我已经和他们形成了共鸣!

“说明了,我们的太学的宗旨和理念,是错的!”层层抽丝剥茧以后,我终于拿出了这个先前只是提到的结论,当然,这也是被其他人攻讦的焦点。

由于有了先前的那么多的铺垫,这次我再次放出厥词,倒是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我趁机说道:“先前已经和诸位说的很清楚,太学,归根到底是为了给朝廷提供最顶尖的人才,太学的人才,才是我们国家的脊梁,而我们治国需要的官绅,需要的人才,是什么?简单说,老话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当今的官绅,有善于刑名的,有善于军机的,有善于民政的,有善于工农的,而这些,都是常人就可以胜任的,我们太学,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作为全体读书人心中最神圣之所在,难道就是去培养几个太守师爷,或者几个郎官幕僚吗?诸位甘心吗?这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吗?这难道不是暴殄天物吗?这难道不是明珠蒙尘,骏马骈死吗?”

果然,这一番话,深入浅出,极大的调动了在场太学生们的情绪,显然,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是大多数读书人的理想,而封将拜相,做出一番事业更是他们所孜孜以求的,可是,如今现实却是很多人最终只能去当师爷,当郎官,埋没了一身的才学,辱没了自己的名声,岂不是终身之憾?

“不甘心!”

“我们不愿意!”

“我们不当骈马!”

欢呼声响遏行云,这些太学生们看我的神情,已经不是先前的怀疑,蔑视和不屑,而多了分理解,多了分支持,多了分赞许。

“不要忘了,纵然有太学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好,可是你卜机也是自请进入太学的,这又做何解释?”庾亮淡淡问道,看得出来,现在他是得给我出个难题儿了,毕竟,我本是走的军功路线,如今却靠着司马睿的诏谕,进了太学,那么就是文武双修了。而庾亮这么一问,无异于让我对文武,对朝野做出一个解释,毕竟在这太学乃是天下舆论之中心,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很快就会传遍四海。

我当时选择进太学,固然有着加强自己,积累人脉的考量,也有规避风险,暂时脱离党争的打算,当然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出身寒族。

按道理,以我这种出身低贱,靠军功升职的军职人员,无论功绩多大,要想在这个年代升迁到秩俸比两千石的官职上,根本不可能。

按制,校尉,都尉都是比两千石的官员,在郡国,军队里,都是大官了。

统辖军队的将军一般很少设置。将军地位尊贵,与将军号少且不常置有关,但更主要是跟秦汉以来社会具有浓厚的尚武精神有关。将军掌征伐背叛,非常尊贵,三公等权势尊贵的大臣常常受到天子的嘉奖,他们经常以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重号将军辅政。直到武帝时,度辽以及其它杂号将军秩俸都还是二千石,与郡太守地位相等。除度辽外,其它杂号将军一般事罢即撤。度辽将军是朝廷设置在边疆专门对付匈奴蛮夷的。将军职位为世人所看重,无论重号将军还是杂号将军,地位都很高。许多文职官僚也常常加重号将军,不统辖军队,只是作为殊荣而加赠。校尉、都尉等军职也是如此。在战争时期,不少官僚都是以校尉、都尉领郡太守职。当然,各校尉、都尉也不可一概而论。中央武官五大校尉的地位就比边军的校尉要高,中央武官骑都尉也比郡国的都尉地位要高。

汉朝时,尚有大将军何进,屠夫出身爬上高位,可是他毕竟还是外戚。

如今,我可是谁都没法子依靠,毕竟谢鲲现在还不是我岳父。就算是我名正言顺的岳父,靠他的荫蔽,一来我自己抬不起头来,二来对谢鲲的清誉也有莫大的影响,毕竟相对来说,谢鲲还是比较亲寒族的,我就是他立得一个典范,而若是让我入赘,那这一切工作就白做了。

不过,在庾亮这般逼问的当口,我也不能示弱,毕竟,理直才能气壮,“正因为太学有种种的不是,种种的问题,卜机才要进来,激浊扬清,振衰起弊!”我挺起胸脯,朗声说道、“好!”

“我们支持你!”

……这一番豪言壮语,再次激起了广大太学生们的热情,他们欢呼着,他们喊叫着,他们让我知道,他们还有着一颗不死的心!他们还有着血性!

只要是这样,他们就还有救,只要是这样,他们就没有被圣贤书绑缚住思想,他们就没有失去读书人的天真可爱,他们就还是王朝的可塑之才。

只要是这样,我们就能少了一群腐儒,而多了一群栋梁!

第四卷 夺嫡风云

第三十章 孤城

【今日第四更,大家多多支持啊,收藏,鲜花和订阅都要拉。】。。。。。。。。。。。。。。。。。。。。。。。。。。。。。。。。。。。。。。。。。。。。。。。。

当我在建业城内高谈阔论之时,南方并没有太平。

士铮虽然向朝廷求和,可是朝野内外,神州上下,都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

我当时在豫章抓住了士锋,王攀,柳冲等人,王洽也斩杀了不少偏将,可以说,士家积攒的几万人基本上被消灭殆尽。

可是,岭南三千里江山,可是有数百万民众啊,岭南民风彪悍,对中原朝廷多有不满,只要稍加煽动,立即就是数十万雄兵啊。

再者,这一次平叛,虽然说朝廷上下算是共同平叛,各方势力都派了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王谢陶三家,绝不可能做到戮力同心,绝对是以保存己方实力为主要的考量,况且,士铮的十余万大军还没有北上,南北咽喉三关口也还在,士铮完全可以和朝廷血战到底,战事分明还大有可为。况且,他手中还有数千艨艟,完全可以沿海而上,直趋建业。

可是,士铮还是选择了妥协,并且把弟弟,爱将都丢在了建业当人质。

士铮低头了,可是,低头并不等于投降。

士铮让步了,可是,一时的隐忍并不是怯懦的行为。

士铮换来了时间,他展开了大清洗。

因为这次起兵,虽然是他的志向,却不是他的选择。

攘外必先安内,先前,他甚至连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还如何谈进取中原?

还好,这一次,士铮赌对了。

南方,交趾。

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天上的云彩又薄又稀。

交趾城楼上,高高矗立的玄色“晋”字大纛在晨风中剧烈地晃动着,不时发出巨大的响声。各色旗帜密密麻麻地插在城墙顶上,五彩缤纷,迎风飘扬,蔚为壮光。

这是整个南疆,朝廷旌旗最后飘扬的地方。一群忠贞之士,还在捍卫者大晋的荣光。

一名文官打扮,身带轻甲,姿态优雅的中年带着两名属官一群简单武装的士卒在城楼上巡视。

城墙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守城武器,大量的石块,擂木比比皆是。值夜的士兵们一夜未睡都很疲倦,但看到几位大人一路走来,一个个赶忙强打精神,一副小心戒备的样子。

临时太守曾玄五十多岁,个子不高,稍胖,圆脸长须,虽然保养得不错但气色很差。临时都尉蒙骜身材健硕,黑脸短须,一身戎装,顶盔贯甲腰悬长剑。和旁边衣着简朴身着普通甲胄的主簿东方莫云比起来,他显得气派威猛多了。

“朝廷方面今天有消息吗?”曾玄问道。自从交趾太守自焚,乱民杀掉企图向反贼投降的郡尉后,归隐已久的自己被推举出来,成为临时的太守。

一个月来,城外的叛军越来越多,看起来是展葵,张成,刘煌三人带军南下,围困交趾。好在城内存粮尚算不少,还能勉强维持。

“有。前几日的传言已经证实了,朝廷确实和士铮贼子议和了,士铮宣称一切都是误会,而且把四弟士锋,爱将王攀等都送到建业为人质了,而朝廷也表示谅解。”东方莫云赶忙回道。作为曾玄的心腹,东方莫云虽然年轻,却已经深得信任,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境界。

“那最近士铮可有什么行动?”曾玄接着问道:“眼看交州境内的义军都已经被镇压,士铮该腾出手了吧,也不必担心两面受敌楼,这样一来,我们交趾可就……”

东方莫云摇摇头,自从上次朝廷议和的准确消息传来后,就和外界断了联系,可想而知,是外面的判军加强了封锁。

“一味的固守城池是打不退敌人的。现在我们和必须和外界取得联系,只有交趾城外有我军的存在,内外呼应,一攻一守,不但可以防守,也可以打击敌人,这样可以给叛军造成很大的威胁。否则的话,一座孤城,守不了多久的。”蒙骜忧心忡忡的说道。他作为武将,深知若是外无救兵,坐守孤城有多么危险。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如今岭南三千里江山,又有哪里还是姓司马的?

三个人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慢慢升起的一轮朝阳,心情沉重。

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坚守多久?

他们更不知道,原本舍生忘死,忠义无疆的百姓,还能坚持多久。

他们知道的是,粮草还能支持1月,擂木滚石快要用完,百姓的士气还算高涨。

可是,1个月后呢?

粮食吃完了,难道要人相食?

他们可以以身殉国,可是百姓们,下级军官士绅们,他们愿意吗?

他们能抵挡住食物的诱惑而坚守忠诚吗?

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但更是曾玄三人都不愿意去想的问题。

他们怕自己一想,一深入的思考,就会动摇。

眼前支持他们的,与其说是朝廷援兵感到的希望,或者是精忠报国的热忱,不如说是逃避。

当初杀掉了企图投降的郡尉,其实一切都已经注定,不是吗?

第四卷 夺嫡风云

第三十一章 占有四角

等待是痛苦的,无论是等待心上人还是等待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也许有诸般滋味,可是,苦苦的守候只会让人焦虑,慌乱,失去了理智,甚至失去了信念和勇气。

交趾城的数万军民,对朝廷的忠贞不庸置疑,可是,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妻有子的普通百姓,他们也想生存。

虽然,不知道敌人何时攻城,不知道援兵何时来到。可是,他们坚守过,他们捍卫过,他们已经配得上良臣义民的称呼!

天下并不太平,岭南烽烟未散,而中原大地也是战云密布。

如今,刘曜据关中,石勒据燕赵,朝廷占用江左淮扬和荆襄,此外还有蜀中的李氏割据和凉州的张氏,而新近兴起的鲜卑慕容氏,则割据辽东,高丽一代,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自从八王之乱以来,短暂的统一被打破,天下再次陷入群雄逐鹿的境地,经过数十年的混战,整合,兼并,渐渐形成了以上六股势力,而真正有实力也有雄心统一华夏的,也就是我朝和刘曜,石勒。

桓谭《新论》有云: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奇書網…奇书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然亦必不如。

而观华夏之山川地势,整个九州格局,实际上乃是一种棋盘型格局,华夏大地就像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范的围棋盘上,关中、燕赵、江左和蜀中是其四角,并州、青州、荆襄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天元。

而如今,天下最强大的四股势力,恰恰就占据了这张棋盘上的四角!

在这个棋盘型格局中,关中、燕赵、江南和蜀中分处其四角。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谓“背山带河,沃野千里”就是这个意思,一般都有比较优越的山河形势,有相对稳固的后方和可以凭恃的山川险阻,能够一种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态势;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足以供养、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易于形成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一种势力兴起之初,占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可以建立起根据地,从容经营,积累力量,为日后进取天下打下基础。

关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河套高原,东有华山、淆山及太行山,更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在地势上,关中对东部平原地带呈高屋建瓴之势。关中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其地位重要者,函谷关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来通道;武关控秦岭东段之险,扼守着关中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散关扼秦岭西端之险,控制着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萧关扼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西北通道。四塞险固,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以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从而使关中具备一种能进能退、可攻或守的态势。

燕赵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匈奴鲜卑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燕赵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而秦长城上的数十道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几条交通孔道。太行山脉为燕赵的右侧翼的重要屏障。倒马关、井陉关、滏口等关隘扼守穿越太行山脉的往来通道。在邯郸附近的平原腹地上有一些东西向的河流,如拒马河、沱河、漳河等,在中原政权抗击匈奴等胡人的战争中,也能够加以利用,建立河防体系。

江南的防御格局是一个以长江和淮河为依托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南北对抗,南方主要是依托长江和淮河。南方一些军事重镇的形成,都是以此为基础的。长江上通巴蜀,中经荆襄,下连吴越,纵贯东西,延绵数千里,上下游之间相互呼应,使整个南方地区的形势得以完整;另外,长江本身即发挥着对抗北方铁骑冲击的天堑作用。南方在长江沿线置列有一系列军事重镇,扼守长江的几处要点。古代长江下游易渡之处有二,一是采石渡,一是瓜洲渡,分处建业的上下游。建康方面也加强对两处渡口的防守。在这两处渡口的南岸,分别有京口和采石,北岸分别有广陵和历阳,都置兵戊于守,立为重镇。淮河与长江相表里,发挥着双重的屏障作用。经营淮河兼有防守和主动进攻两层战略意义。历代保据江南者,对于淮河与长江的这种唇齿关系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守江必先守淮”如今已经成为我朝野上下的共识。南方在淮河一线也置列有一系列重镇,主要是扼守淮河支流与淮河的交汇口。在淮西,主要是钟离和寿春,在淮东,主要是山阳和盱眙。寿春正对颍口,挡颍河或淮河上游方向的来敌;钟离正对涡口,挡涡河之冲。淮河下游主要支流是泗水,泗水自山东南流,在淮安附近汇入淮河。淮泗水路自古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道,山阳和盱眙即控制着泗水方向的来路。在泗水方向,若取更积极的态势,还可以经营彭城以图北方。随着南北力量的消长变化,其攻守之势也随着而变化南方强盛时,可以前出淮北进取中原;南方衰弱时,则往往退守长江;南北势均力敌时,则往往以淮河一线为对抗前沿。

而蜀中居长江流域的上游,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在盆地外围的每个方向,都是崇山峻岭,其防护之厚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