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翻身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就是伸手把麦子割断吗,她好歹是北大高材生,这点小事难道还搞不定。
  然而五分钟过后,她选择收回刚才那句话。
  她是真干不来,不能拉母校出来背锅丢脸。
  三伏天的麦子被晒得干干脆脆,一把手攥住之后扎的手心疼,镰刀这东西更是不听使唤,在别人手里又快又锋利,到她这里,就半点用没有。
  因为穿着裙子,田里的麦穗碰到身上又疼又痒,天上的日头越来越燥热,她的耐心也开始被一点点消耗。
  到最后她索性一屁股坐下来,拿着草帽呼哧呼哧扇风。因为穿这裙子不方便,她连坐着都得小心翼翼的。
  田地里的监工李广才已经注意陈家这三丫头好几分钟了,看她在那里一直墨迹,现在竟然明目张胆的偷懒。
  李广才正想上去训斥几句,转身看到不远处陈国栋已经割了割了一个来回,正呼哧呼哧回赶,想着最近自己儿子那点心思,笑眯眯朝陈国栋走了过去。
  几分钟后,正在偷懒的陈茉看到老爹陈国栋来到自己身边。
  她有些心虚的站起来,没吭声。
  陈国栋绷着脸把三闺女从头到脚打量一遍,也是越看心里越冒火。
  于是他说话的气就忍不住冲了些:“你抬头看看别人,谁穿成这不三不四的鬼样子来地里干活,你真当自己老子多有本事,啥事儿能由着你的性子来。一心想上高中,俺就不信你还能考个大学生回来。”
  这句不三不四听到陈茉耳朵里异常刺耳。
  哪里有亲爹这么说自己闺女的,她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呛了回去:“你不让我上高中,怎么就知道我没本事考大学,自己没本事怪闺女?这活儿我不干了,谁爱干谁干。”
  她没穿越的时候,住豪宅开豪车,家里佣人一大堆,爸爸疼爱朋友呵护,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
  盛怒之下说出来的话,没有收回的可能。
  老实巴交一辈子的陈国栋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受到来自闺女的嘲讽,气的脸色通红,伸出手就要打。
  陈茉说出来这话就觉得后悔,可眼瞅着陈国栋的巴掌就要落下来,二话不说转身就跑。
  父女俩一前一后,一个骂一个逃,成了这天村子里所有干活儿人嘴里的笑料。
  陈家这三丫头打小就生的好看,徐桂芝和陈国栋更是宝贝的不行,家里穷的都喝西北风了,去年还咬牙让闺女上了高中。
  要知道他们家老大陈卫国也就上了初中,二丫头陈梅更是小学都没毕业。
  闺女养的再好有啥用,到时候嫁了人还不是赔钱货,你看看陈家这三丫头,被惯成什么样子了。
  17岁的大姑娘,马上都要谈婚论嫁了,连麦子都不会割。
  没有那小姐命,偏偏一身小姐病。
  陈卫民考完期末考试最后一科,刚进村,就听到了自己三姐的英勇事迹。
  他赶紧回家,却没想到扑了个空。
  这时候已经过了晌午饭点,家里的大人还在地里忙活,他跟村里小孩打听了下,说是陈茉自己跑出去了。
  顾不上做饭,陈卫民顶着火辣的日头四处寻摸,最后总算在村后面河渠旁边找到了陈茉。
  他三姐这时候坐在树荫底下,哭的稀里哗啦。
  14岁的陈卫民个头窜的很高,已经将近有一米八,看起来除了脸上带着些稚嫩,其实已经开始悄然担起了照顾家的责任。
  只是少年别扭心性,让他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在陈茉背后静静的站了会儿,他走过去,不轻不重的推了她一把,下意识就嘲讽道:“老三,听说你今天彻底出名了啊,十里八村都知道陈家有个蠢丫头。”
  陈茉瞧见是她便宜弟弟来了,伸手抹了把眼泪,没好气的骂道:“一边去。”
  其实本来也没那么委屈的,可是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到现在苦哈哈下地割麦子的穷村姑,还要被嘲讽笨手笨脚,还被一家人嫌弃,这种滋味实在是难受。
  这两天她无时无刻都在想,是不是一觉醒来,自己就能回去。
  但这很显然都是一厢情愿。
  老天爷这次,是铁了心要她扎根穷乡僻壤,做个背朝黄土面朝天的村丫头。
  但她养尊处优惯了,下地干活勤劳朴素这种技能,实在是做不来。
  换句话说,她看不起村丫头,却又连个村丫头都做不好。
  可以说是很委屈了。
  早上从田里跑出来,到现在已经半天过去,她肚子饿的不行,刚说完话,肚子就开始咕咕叫。
  陈卫民噗嗤笑出声,从书包里拿出来一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壶水,说道:“我滚了,谁给你送吃的。”
  人饿的时候,都是不挑食的,填饱胃才是关键。
  陈茉一把抓过馒头往嘴里塞,又着急忙慌灌了一口白水,含糊着说道:“算你有良心,对了,你吃了没。”
  陈卫民一屁股坐在地上,隐晦的揉了揉肚子,说道:“赶紧吃你的吧,我吃过了。”
  其实,这是他早上带去学校的晌午饭,因为期末考试上午就考完了,他就没吃,又放书包里背了回来。
  白面馒头是因为考试,徐桂芝特地给他准备的,但他一爷们儿,白面黑面一样吃,白面馒头还是留着给她三姐吧。
  可一回来就着急找陈茉,他到现在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更别提吃饭了。
  陈茉把馒头吃完,解决了饥饿问题,又开始担忧自己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晚上回家,咱爹肯定会打死我的。”
  干活偷懒不说,还跟陈国栋顶嘴,最后索性旷工跑了。这种丢人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
  估计现在,正在地里干活的陈国栋以及徐桂芝,要被人笑话死。
  “现在开始慌了,你早干什么去了。”陈卫民闻言翻了翻白眼,没好气的说道:“放心吧,一会儿回家勤快点,哄哄咱爸,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陈茉狐疑道:“你能有什么办法?”
  可陈卫民却卖起了关子,怎么也不肯说。
  姐弟两个嬉闹着往家赶,路上有小孩子早就听说了陈茉的光荣事迹,碍于陈卫民在,不敢上来嘲笑,躲在远处指指点点。
  饶是陈茉脸皮厚,也禁不住有些臊得慌。
  等回到家,又累又乏的陈茉往床上挺尸一般躺下,陈卫民先是进了厨房,没过会儿开始收拾院子,似乎中途还喂了鸡。
  农村的小院子里,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陈茉想着,自己就休息半个小时,然后起来问问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可不曾想,她这一睡,就睡到了下午六点多。
  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院子里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脏衣服晾在架子上,厨房里冒着烟,估计是饭已经做好了。
  陈卫民手里拿着笔,在安安静静的埋头写东西。
  陈茉有些不好意思,问道:“不是已经考完试了吗,难道有暑假作业?”
  不仅能下地干活,洗衣做饭家务也能包揽,还学习刻苦,这样的弟弟完全可以拿去评选五好青年了。
  陈卫民闻言抬起头来,说道:“没有,就是随便写点东西,你醒了,赶紧去洗把脸,一会儿爹妈他们该回来了。”
  他表情有些奇怪,说话比平时更沉闷些,然而陈茉担心她爹回来跟她算账,并没有怎么留意。
  天擦黑的时候,徐桂芝和陈国栋等人带着镰刀回来。
  陈茉站在堂屋门口,讨好的说道:“爹,妈,大哥,二姐,饭做好了。”
  然后也没敢看大家是什么表情,转身去厨房盛饭。
  二姐陈梅说了句:“无事献殷勤。”
  本来略有些沉闷的气氛,因为一句话放松不少,大家都跟着笑了。
  饭桌上,陈茉主动给陈国栋夹菜,蔫蔫道歉:“爹,今天的事儿是我做得不对,对不起。”
  陈国栋闷闷的嗯了一声。
  徐桂芝叹了口气,说道:“先吃饭吧。”
  今天他们夫妻俩,不知道被多少村里人笑话,可有什么办法呢,自己家的闺女,总不能不管不顾。
  三丫头这种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她实在是想不出来能怎么办。
  说到底,还是当爹妈的没用啊。
  陈茉没想到无论是陈国栋,还是脾气火爆的徐桂芝,竟然一个字都没有骂她。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陈茉反而觉得更难受了。
  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一片沉默中,陈卫民放下碗筷,说道:“爹,妈,我不想念书了,以后我去地里干活挣工分,学费省出来,让三姐念书吧。”
  此话一出,周遭的空气似乎都凝结了。
  陈国栋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给自己点了根烟,闷声出了堂屋。
  徐桂芝偏过头,狠狠地抹了一把脸,端着饭跟了出去。
  没有穿越之前,陈茉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天会面对这种家里太穷,只能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学的事情。
  她也是头一次明白,原来社会最底层的贫苦人们,需要向贫穷,向命运妥协。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残酷。


第3章 时势造英雄
  “俺不同意!”
  听到陈卫民要放弃念书的想法,第一个不同意的肯定是陈茉。
  她莫名其妙的穿越过来,占了人家原主的身体,已经是对这家人最大的欺骗,如果还要挤掉陈卫民上学的名额,那就可谓是坏透了。
  良心上不允许她这样做。
  然而这一声反对的意见,并非来自陈茉,而是来自二姐陈梅。
  陈卫民忍不住反驳道:“二姐,这事儿和你没关系,是我自己不爱念书。”
  这句口是心非的话,没有一个人相信。
  陈卫民有多爱读书,从他的刻苦,从他每年都拿第一的成绩,都能看得出来。
  自小家里贫困,让14岁的少年有种病态的执念,读书,改变命运。
  陈梅说道:“我是你姐,这事儿怎么就和我没关系,老三既然想念书,那就继续念,你也要好好念,咱家以后就指望你们俩呢。”
  话虽如此,可是家里哪有钱供两个学生读书,更何况,大哥陈卫国现在21岁了,还没钱结婚,陈梅眼瞅着也要20,都熬成老姑娘了。
  哪里来的钱啊。
  陈卫民急了:“二姐,我是认真的,你少给我胡搅蛮缠。”
  陈梅拉下脸:“咋说话呢,没大没小,你二姐虽然没别的本事,现在可比你们吃香,你等两天,二姐一定能让你们俩都去念书……”
  他俩一问一答语速极快,陈茉根本插不上话,可听到陈梅说能让她上学,心里就有些期待。
  来自21世纪的她,太明白学历能带来多少财富了。
  然而,没等陈梅把话说完,向来沉默寡言的大哥陈卫国哐啷一声把碗丢桌子上,大声说道:“不行,俺不同意。”
  陈梅顿了顿,笑道:“有啥不行的,爹妈都出去了,摆明这事儿让俺自己拿主意,俺说行就行,你说的不管用。”
  “李广才家那个混账儿子,好吃懒做还喜欢打媳妇,上一个媳妇,就是被他打跑的,我能眼瞅着让你往火坑里跳?”
  陈卫国涨红了脸,说话几乎是吼出来的:“老三老四,你们能拿着老二的卖命钱去念书吗?”
  陈卫民豁然起身,问道:“二姐,大哥说的是真的吗?”
  陈茉同样一脸震惊。
  李广才的儿子李成功打媳妇,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情。
  之前那个媳妇,据说被喝醉酒的李成功差点打成残废,后来被娘家来人接走了。
  好好的闺女被打成这样,媳妇娘家人肯定不愿意,后来李广才给了二百块钱,这事儿才算是消停。
  李成功没了媳妇,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到了陈梅身上。
  陈家太穷,老大陈卫国还娶不来媳妇,正是最艰难的时候。李广才找上门,说只要陈梅嫁过去做儿媳妇,就先给四百块彩礼钱。
  这个时候的四百块能干啥呢。
  如果陈家有四百块钱,老大陈卫国能另起三间大瓦房,娶个媳妇,二姐陈梅能出得起嫁妆,家里供陈卫民和陈茉继续读书,还能余下来点钱。
  四百块再添点的话,去砖厂拉几车红砖,能盖三间平房。
  水牛村最有钱的李广才家,是村里唯一一家盖平房的人家。
  并不是李广才有多大本事,而是他的妹妹嫁到了县城粮站副站长家里,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要不然就凭这草包父子俩,怎么能置办下这么大的家业。
  但是,这是个有钱才是大爷的年代。
  陈国栋和徐桂芝夫妻俩活了大半辈子,兢兢业业吃尽苦头,也没本事让家里的四个孩子过上好日子,老大老二的婚事更是迫在眉睫。
  李广才家里是个火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闺女往火坑里跳,可家里穷,拿不出嫁妆给陈梅嫁人。
  陈梅不嫁人,就拿不到彩礼钱,没有彩礼钱,大儿子就没有钱结婚娶媳妇。
  卖闺女给儿子娶媳妇,这样的操作,在农村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所以就在刚才,听到陈卫民要辍学的打算,陈国栋和徐桂芝痛苦的双双回避,走出了堂屋。
  答应李广才的条件,把陈梅嫁过去,就是坑了闺女。
  可是一口拒绝掉,岂不是就坑了儿子吗?陈卫国已经21了,愣是娶不上媳妇,错过这次机会,以后还会有吗?
  于是他们俩只能离开,让儿女们自己做决定。
  堂屋里,面对陈卫民的质问,陈梅点点头:“我已经决定嫁到李家了,等过些天麦子收完了,就让咱爸去说道。”
  陈卫民不是小孩子了,尽管对这个事情十二万分不同意,可终究是没开口。
  因为他知道,这事儿的根子不在他这里,在大哥陈卫国这里。
  若是执意搅黄了这件亲事,大哥打光棍一辈子,该由谁来负责呢?
  但陈茉不管这些。
  她只知道,她占据了人家妹妹的身体,还要姐姐卖掉自己然后上学念书,这简直是丧尽天良。
  泪水哗啦啦的忍不住往外流,陈茉哭道:“二姐,二姐我错了,我以后不偷懒,也不想念书了,你别答应李广才,拿着你的卖命钱过日子,我们还是人吗?”
  陈茉哭的稀里哗啦,惹得陈梅也开始哭,姐妹两个抱在一起发泄心里的苦闷。
  陈卫国无力地抱住头,眼眶一点点的红了,嗫嚅道:“俺就是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会把自己亲妹子往火坑里推。”
  堂屋里姐妹俩在哭,厨房里徐桂芝也在哭。
  她哭自己的无能为力,没办法给子女安排好终身大事,也哭自己太狠心,用这种刻意回避,自欺欺人的法子,逼迫二女儿向这个家庭妥协。
  可是,不这么办,就是要了她徐桂芝的老命,也拿不出来女儿的嫁妆钱,和儿子娶媳妇的钱啊。
  家里几个女人的哭声,惹得坐在院子里抽旱烟的陈国栋越来越烦躁。
  把最后一口烟抽完,他走进堂屋,看着屋子里的四个子女,说道:“别哭了,等这段时间生产队收完麦子,老大跟我去砖窑干活儿,老二跟着你们妈去镇上做帮工,辛苦是辛苦了点,俺就是拼了老命,也得先把你们兄妹俩的事情解决了。”
  一家之主站出来说话,就算是一锤定音了。
  大家都没有反对,徐桂芝在厨房里赶紧抹掉眼泪,出来开始收拾碗筷。
  陈卫民忍不住问道:“爹,那俺……”
  对于小儿子要辍学的事情,陈国栋几乎是没有考虑,就断然拒绝:“好好念你的书,别再添乱。”
  自从那天晚上经历了陈卫民主动辍学,陈梅想嫁了自己换彩礼钱的事情之后,陈茉仿佛一瞬间就长大了很多。
  这个长大指的不是年纪,而是心里的责任。
  作为一个外来者,这些天里她把自己当做一个看客,得过且过的在陈家生活着。
  但很显然,她的心并不在这里。
  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前世富裕的生活和如今窘迫的境界落差,都让她对陈家,对这个农村,对这个时代敬而远之。
  哪怕回不去以前的人生,她对现状也是冷眼旁观的。
  可是那晚上,陈家一家人用自身行动告诉她,他们把她当做这个家的一份子。
  或许这份亲情,给的是真正的陈家三女儿陈茉,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她占据了原主的身体,承受着苦难的同时,也接受了亲人的无私馈赠。
  那么作为一个拥有未来四十年先知记忆,且手持中国最顶尖学府学位证书的高材生,她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挑起赚钱养家,改变一家人命运的重担。
  然而很快陈茉就绝望的发现,她还真没有这个赚钱的能力。
  事情是这样的。
  第二天她在家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一条相对来说可以短期内赚到钱的办法。
  上辈子和爸爸出席宴会的时候,陈茉听一群成功的中年企业家们互闲聊,了解到了一个大连市韩姓富豪的发家史。
  据说70年代的时候,这位韩富豪本来是在镇上做畜牧助理员,后来辞职下海,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了点钱,养了几十只蛋鸡。
  因为嫌弃生意太小,这位韩先生很有魄力的向银行贷款十五万元,自己开办养鸡场,成为了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