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有阶级鸿沟的。
  虽然关系处得好,更是跟“青梅竹马”的王红君沾亲带故,但是他平时说话办事都非常注意,就怕不小心触了他们哪根神经。
  还是在方华这里随意自在。吴光明心情愉快地伸了个懒腰,大买卖谈成了,一笔私房钱眼看就要到手,又帮家里处理了闲置又惹麻烦的家具,多么好的事情!
  “对了,你去首都干什么?到我家做客啊?顺便看看货。”吴光明邀请道。


第225章 打听
  封华本来是不打算在北京停留的,但是吴光明的几十万斤有些惊住她了。有这么多红木家具的人家,当初肯定是豪门,豪门肯定不会只有家具~
  但是其他东西就需要面谈了。封华决定走一趟。
  “好啊。”封华刚说完,火车一震,启动了。
  “开车了!”吴光明一下坐起来,惊喜道。本来他还不是很着急想回家,他就是想偷偷懒……农场的劳动跟农民是一样一样的,货真价实的大少爷实在有些受不了了。
  但是现在许多钱钱在前面向他招手,他心情非常激动。他长这么大,从来没做过这么大的买卖!经手这么多钱!今天跟封华这一番谈话,倒把他的经商基因勾起来了。
  封华却很淡定,在哪里耽误个十天半个月完全在她的预算之内,现在的交通状况就是这样。
  “那个牛慧慧,家里干什么的?”封华问道。
  “她家啊,就是普通工人,具体的,我也不是很了解。”他躲都来不及呢,哪能去了解这些。就是当初有人看出牛慧慧的意思,想给他牵线拉桥,刚开头介绍牛慧慧的家庭他就跑了,拒绝的意思从头到尾都是很明白的。
  可惜,牛慧慧的别名可能叫牛皮糖,甩了好几年也没甩掉。当初来农场的时候可是没有牛慧慧的,她是半年之后才“追”过来的。
  他有时候也挺感动,牛慧慧长得也不难看,浓眉、大眼、方脸、皮肤微黑,呃,总之就是一般人,难看倒不至于,甚至在平均水平之上。
  但是吴光明有时候仔细想象了一下,一辈子都跟牛慧慧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磕磕绊绊,死了还要葬在一起……他就不寒而栗,从心底里拒绝。
  感情就是这么强求不来,他就是不喜欢牛慧慧。
  “那王红君呢?”封华问道:“我看你跟她关系不错,什么都敢说,你喜欢她呀?”
  “得了吧!”吴光明立刻道:“那我还是打光棍吧!”
  “不至于吧。”封华说道,俩人平时相处看着很融洽,虽然那句话是她故意问得,她也看出俩人之间半点暧昧都没有,但是吴光明这个反应有些超出预料。
  “你不知道。”吴光明有些讽刺道:“她是我妈的表姐夫的妹妹的孩子,她妈厉害着呢!就想给她找个当官的让他们家威风威风。她妈是半个眼睛都看不上我的,我去他们家门都不让进,人家是要跟我们资产阶级划清界线的。”
  但是没钱买米了,没钱娶媳妇了,没钱跑关系了就想到他们家了。通过她姐夫,也就是他的表姨夫拐弯抹角地来借钱,借了还从来都不还!
  要不是王红君大大咧咧没她妈的臭毛病和心眼子,是真心把他当朋友,他也是半个眼睛看不上她的。
  “原来如此,那刘志轩呢?什么家庭?”绕了一大圈子,这才是封华真正想问的!
  吴光明半点没有往别的地方想,只当方华把他当朋友了,也对他身边的人开始好奇了。
  “刘志轩家就厉害了,他爸是个领导,他妈也在xx工作,他哥哥姐姐都在政府部门里上班。就他倒霉,正好赶上了,就被送到农场了。”吴光明语气有些幸灾乐祸。
  他跟刘志轩之间可是有“阶级矛盾”的,两个人现在能维持表面平和,甚至说说笑笑,都是他努力争取的结果,但是他知道刘志轩跟他也是面子情,从来没有把他当朋友,甚至刻意跟他保持着距离。
  “阶级”,真的是无法跨越。吴光明叹了口气,他倒不是可惜刘志轩这个朋友,他还真有些看不上刘志轩,他是想到现状,想到未来,有些迷茫。
  他做错了什么?从小就被人排挤欺负?他将来的孩子又做错了什么?一样的要被排挤欺负?什么时候能改变这种命运?怎么改变这种命运?
  封华看他表情有些不好,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总归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赶紧打破了沉默的气氛:“你说他赶上了,赶上什么了?”
  吴光明舒了口气,把思绪从那误解的漩涡里抽出来,笑着道:“赶上好时候了呗,又一波动员领导干部支持知青下乡的活动,而他家就三个孩子,他再不下来,他爸就得遭殃。”
  这个情况封华是知道的,她只不过没话找话而已。
  其实中国的第一个知青,应该是毛zx的儿子,毛ay。他就是第一个下乡当农民的知识青年,那还是1946…1947年时候的事。所以正式开始知青下乡之后,各个领导都积极响应,几乎都把子女送到过乡下,不全送也得送一个两个意思意思。
  ZX的儿子送了,副ZX的儿子也送了,其他人哪里敢不送。
  “我跟你说,你以后离刘志轩远点,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瞧不起我们。”吴光明看着封华,认真道。
  封华白了他一眼:“现在还不够远吗?我都没跟他说过话。”
  “哦,也是,哈哈哈~”吴光明笑道:“还是你眼睛亮啊,你是不是早知道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
  “是啊。”封华点点头,上辈子就知道了。
  两人一路聊着,不知不觉车又停了,吓了吴光明一跳:“又坏了?哎呀妈呀,我就是回个家,怎么跟西天取经一样难啊?”他已经下乡一年多了,入乡随俗,东北话说得溜,这个‘哎呀妈呀’张嘴就来,说得还特别地道。
  “你近视吗?到站了看不见?”封华说道。
  吴光明把脑袋伸出车窗,看了半天才看见已经过去几节车厢的那个站台。不怨他看不见,那个站台估计没有五平米大,而站牌就是一个报纸大小的木牌子,挂在一个木杆上,比公交车站牌还简陋。
  四五个人等在站台上,上了车。而火车停留没有一分钟又重新启动了。
  小站,就是这个样子,有的小站,连站台都没有呢,售票厅候车室,统统没有,火车到站只开一个门,上车的时候门口有乘务员,单独卖票。
  “走走走,我看到有个人像老乡,肯定是卖吃的的。”吴光明拉着封华就要过去。
  封华皱着眉,心里有些惊讶,这里都能遇见,真是“缘分”。


第226章 熟人
  “不用,他一会自己就过来了。”封华说道。
  现在的火车站已经有做小买卖的了,或者说,从来都有。虽然这是明令禁止的,但是怎么紧得住呢?大站进不去,管的严,小站还是随便的。
  背着筐,装作农民就能轻松上车,或者这就是个真农民,一站地两站地就能把筐里的东西卖完,花个一两毛钱的路费,非常值。特别是在这两年,简直太值了!如果不是因为农民也没什么东西卖,这车上能让这些做小买卖的人塞满。
  不过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上车的,只是在车窗外面卖,或者要下车的时候才卖。不然在车遇见哪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把他们举报了,那就是瓮中捉鳖。
  “你咋知道他会自己过来呢?”吴光明问完自己也想明白了,这车上现在统共没有100个人,绝大部分还都在他们进不去的卧铺车厢。外面这几节列车加起来没有20个人,如果他们真想卖东西,可得把这20来个都问遍了才行。
  “这些人也是,不做市场调查吗?他那一筐东西我看是要卖不出去了。”吴光明笑着说了一句,他还是家学渊源的,起码知道市场调查这个事。
  “不可能。”封华说道:“有你在呢。”只要是吃的他就不能放过。
  “……哈哈哈!还是你了解我!”吴光明大笑出声,突然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封华:“方小弟,咱们结拜吧!”
  “噗~咳咳咳~”封华没有喝水,但还是被呛了一下。这是第十八个要跟她结拜的人,一时间让她想起了许多人和事。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非常流行结拜,不知道是受港台电视剧影响,还是社会需要,上到六七十的老人,下到六七岁的孩子,一高兴就要拜把子。一般弄得都很正式,哪怕是小孩子,都要跪地上插三根草磕几个头……
  出去互相介绍的时候也有个专门的词,“这是我干兄弟”。这在当时是一种很牢固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他们生意人,很需要这种“干兄弟”,虽然被干兄弟坑了的也不少……
  封华并不想拜什么干兄弟干姐妹,但是迫于现实,也拜了几个,呃,十几个……干兄弟的干兄弟也是干兄弟,这是一张庞大有效的关系网,生意人非常需要。
  这辈子估计也逃不过这种命运,当关系不错的人向你发出结拜邀请的时候你拒绝了,那就跟当面打脸一样,两人的关系立马崩裂,还是无法修复的那种。
  封华看着眼前的吴光明,十八九岁的年纪,阳光灿烂的表情,为人沉稳又不失机灵,但是,想当她大哥还是不能够的。
  “我已经有大哥了,当初我们结拜的时候说好了,如果再跟别人结拜,必须对方考察同意。”封华说道。那个人自然是方远了,她在心里已经单方面跟方远结拜了~
  “啊,这样啊……”吴光明虽然非常失望,但是也很理解,干兄弟是要认真对待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自然要仔细考察,不能找个坑货。就是他,听说封华还有干兄弟,都打算看过对方人品之后再决定了。
  “他是哪里人啊?你们是怎么结拜的啊?”吴光明问道。
  封华叹了口气,把一个完整的剧本在心里过了一遍,确保不会出什么漏洞,才含糊地跟他讲了一下。
  同村人,至于哪个村就不要说了。当兵去了,在哪里当兵也不要说了,对方什么成分,跟自己一样……为什么结拜的,英雄救美没有说,就说兴趣相投吧,她相信她跟方远肯定是兴趣相投的~
  句句都是大实话!
  两人正说着话,车厢里走进来一个人,就是之前背个筐,被吴光明认定是小贩的那个。也是封华的熟人,见他真的过来了,封华用手触触额头,有些犯愁。
  斧子一进车厢就看见了正对着他的吴光明,这青年一看就是有钱人,多年的火车站可不是白混的,形形**的人哪怕是再伪装,他都能看出个一二三来,唯一走眼的一次就是几个月之前,本以为是个年少可欺的大少爷,谁知道莫名其妙就把德彪拉下了马……
  他到现在都没琢磨过味来,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春天和德彪的下马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虽然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但是越想越觉得那少年深不可测。
  斧子把筐放下,一屁股坐在吴光明的对面:“黄瓜,要不?”客套试探都省了,直接进入主题,这趟车逢站必停,还有十来分钟就要到站了,他还有几个车厢没走呢。到站他是必须要下车的,安全起见,他从不坐两站地。
  吴光明一听说有黄瓜眼睛就是一亮,他现在虽然是半个农民了,但是蔬菜从来都不是随便吃的,都是农场统一供应,定额定量,平时想吃个黄瓜都得靠偷……
  “怎么卖的?”吴光明问道。
  “1块一根!”
  连旁边的封华都挑了挑眉,这价钱够黑的。现在的黄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没有化肥农药,长得都很苗条,一斤能称七八根。
  斧子说完,从筐里拿出两根黄瓜。
  吴光明立刻倒抽口气,原来是水黄瓜,那种本来就特别短的黄瓜。而斧子手里这两根可能是因为缺水缺营养,或者根本就是没熟,也就比大拇指粗点,比中指长点。这样的黄瓜一斤能称20个!
  “噗~”封华直接笑了。
  斧子本能地朝笑声看去,突然瞪大双眼,手上一哆嗦,小小的黄瓜就掉在了地上。
  “你,你,你……”
  封华朝他笑了笑,特别友善。她还记得斧子当初“放她一马”的情谊。
  “我,我,我不买了。”吴光明在旁边凑趣道。这种黄瓜都没熟,肯定是又苦又涩,他才不吃。
  “你俩认识?”吴光明眼睛在两人之间来回巡视,好奇问道。
  “打过交道。”封华说道。
  “哦?”吴光明真是好奇了,大少爷方华怎么会跟这样的人打过交道呢?
  斧子现在的形象真是太惨了。


第227章 叛逃
  斧子现在蓬头垢面,鼻青脸肿,再加上破破烂烂的衣服,简直比乞丐还惨。要不是衣服还算干净,眼神还算明亮,说话语气也看不出傻气,不是被人当成傻子,就是被人当成乞丐,车都不带让他上的。
  “怎么了这是?”吴光明问道:“跟人打架啦?”
  斧子有些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摸了摸两只熊猫眼,傻笑了一声。就算是跟人打架了,他也是被打的一方,有些不好意思说。
  “德彪还好吗?”封华问道。德彪就是斧子当初的老大,想坑她那个。
  听到封华提起德彪,斧子的手轻微地抖了一下。
  封华眯眯眼睛,斧子当初是对德彪相当敬畏,但是也没到这种闻声色变的地步。
  “他打的?”封华又问道。
  斧子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少年,似乎比第一次见的时候又长高了一些,冷厉了一些……但还是那么聪明。
  斧子摇了摇头:“不是他打的,是他指挥别人打的。”
  “那不一样嘛!”听墙角的吴光明说完问道:“德彪是谁啊?”
  “我,我之前的老大。”斧子看了一眼封华,小声说道。
  封华挑挑眉,这是叛逃被收拾了。
  “哟,你们卖个黄瓜还有老大啊~”吴光明一脸嬉笑道。他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方小弟有趣了,一个有老大的二十多岁的混混,见了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竟然吓得手都抖了,什么情况?
  “德彪呢?还当老大吗?”封华又问。
  听到这个问题,斧子紧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不是了,被你……被人拉下马了!”
  吴光明立刻看了一眼封华,这么厉害啊……
  封华看着斧子,直觉很敏锐嘛。这事虽然是她干的,但是她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或者破绽,能猜到是她的,凭得全是直觉。
  斧子小心地看了一眼封华,看她没有生气的意思才继续说道:“那一阵子德彪混得老惨了!东躲西藏的,比耗子还惨,四处有人找他,有一回让人逮住了差点打死。”斧子说到这,高兴的脸色有些淡了。
  “后来呢?”封华继续问道:“他又东山再起了?把别人打个半死?”
  “你一直关注着?”斧子惊讶道。
  “关注着还用问你啊?”吴光明替封华说道:“一个过气的老大哪里还能指挥人把你打成这样?手下还有人,那肯定还是老大啊。”
  “哦。”斧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应了一声:“不过他现在也今非昔比了,手底下那几个人都是他媳妇娘家兄弟或者村里的人,跟当初不能比了。”斧子看着封华说道。
  封华点点头,当初的德彪可是可以遥控整个黑市,制定黑市规矩的人,那可谓是一方之霸,现在估计就是个村霸了。
  “但是,我听说也要起来了。”斧子有些担忧道。
  “你是怎么回事?”封华问道。
  “我啊,我那天跟你说话,就是最后一次说话。”斧子强调了最后一次,就是他通风报信,说德彪要抓她,谭书玉被抓走那次。“被人看见了。”
  当时他仔细看过了,没有同伴在场,但是不巧的是,有同行在场。别人手下的小弟看见了,回去告诉自家的老大,这个事就被传了出去,德彪知道之后把他绑起来好一顿打,差点丢了半条命。
  可能是当时现场人太多了,不然只有德彪和他两个人,他这一条命没准就丢了。他当时真的在德彪眼睛里看到了杀气。
  后来的日子更是不好过,三天两头的挨打,别说当初“继承人”的身份了,连倒数第一都排不上了,过去对他点头哈腰的小弟都敢往他脸上吐吐沫了!
  好在德彪倒的快,小弟树倒猢狲散,几天就没影了,不然他遭的窝囊气得更多。
  他也趁着一个机会跳上了火车,逃离了德彪,在周围流浪。他不敢走太远,他的粮食关系在这里,他走不了,走了每个月就分不到那20几斤粮,以现在的黑市粮价,他就得饿死。
  斧子父母去世的早,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在他十来岁的时候也没了,他就四处流浪,后来认识了德彪,就跟着他混,起码有口饭吃了。
  城里人有粮本,定时定量的发粮,但是粮也不是免费给的,照样得花钱。他一个孤儿,哪里有钱?他家从小就是最赤贫的那种,除了一间大杂院里的破屋子,只有几块钱存款。
  街道对他这种孤儿虽然有补助,但是在这个年代,那点补助绝对吃不饱。为了吃口饱饭,他当初真的是死心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