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华点头,受教了。
  “如果青天白日的,蒙古包却盖上了顶毡,你千万不要进入。”阿拉坦仓的脸有些严肃:“那表示蒙古包里停放着死人,还没有出殡。”
  封华……
  “好的,我一定记住!”太可怕了。
  阿拉坦仓说完,莫日根已经走出了蒙古包,迎了出来。
  “哈哈哈哈!”阿拉坦仓先跟莫日根拥抱了一下:“你真是好样的!塔娜又给你生了个男孩?!”阿拉坦仓挤眉弄眼:“你真是厉害!”
  莫日根的脸黑里泛红,竟然有些不好意思。
  “昨天晚上生的?白天还没听到信,这是受惊了?”阿拉坦仓换上一副担心的表情:“怎么样?还好吧?”
  莫日根笑了:“没事,都生了六个了……”看着封华,莫日根没好意思往下说。
  “有事?”莫日根问道。
  “走走走,去我那说!”
  几人又回到了阿拉坦仓的蒙古包。家里没人,全村男女老少几乎都忙着准备篝火晚会去了。
  三人坐定,阿拉坦仓重新介绍了一遍森布尔大少爷,并把她这次来的目的说了,封华也表达了一下她想收购昨天那些受伤牲畜的意愿。
  剩下的就是讨价还价了。都是实在人,本着双赢的目的来的,封华又有当散财童子的意愿,自然三言两语就达成了意向。
  一斤粮食换一斤活牲口,品种就不限了,除了昨天受伤的那些,莫日根根据具体情况斟酌了一下,决定再卖20只牛,10只驴,5匹马,30只羊。
  这些都是上了年纪,今年之内就要宰杀的老牲口。牧民虽然爱马,但也是吃马肉的。
  这两年虽然有些干旱,但是牲口的数量还是增长了,他预计今年的牲口能比去年增长900只左右,到了冬天,完全够吃。
  所以他卖得比较舍得。
  另外,一斤羊毛换一斤松塔,也就是10斤羊毛换1斤松子。
  莫日根尝了阿拉坦仓拿出来的松子,毫无二话就同意了。
  现在就等封华她“爸”什么时候拉粮食来了,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不过你要尽快,我看有几只牲畜活不了两天。”莫日根道。
  现在可没冰箱,天气又热,宰杀之后的肉根本放不住。
  封华点点头:“我来之前都约好了的,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了,没准今天晚上就来了。”
  篝火晚会之前,如果能见到粮食,那才能尽情地开个晚会,不然一个个愁眉苦脸地强颜欢笑有什么意思,看着就难受。
  告别了阿拉坦仓和莫日根,封华一个人骑着马来到了村外,太阳落山之前,找到了阿拉坦仓。
  “大叔,我爸爸的人把粮食运来了。”
  阿拉坦仓一下子就从地上弹了起来:“哪呢?”他朝封华身后望去,空无一人。
  “东西都放在村外了,他们还有任务,不便停留。”
  “哦哦哦。”阿拉坦仓赶紧飞奔去找莫日根,组织人手跟着封华去拉粮食。
  到了地方,二十几个大汉都傻眼了,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粮食山不知道如何反应。
  是的,粮食山。封华没有用麻袋装,麻袋不够了。
  小麦,黄豆,黑豆,就那么散着,一样一堆,堆在草地上。
  “你爸,这是直接从粮库拉出来的吧?”阿拉坦仓颤声问道。
  封华摸摸鼻子:“我不知道啊,可能他们自己的粮食也是这么存放的吧,这样有利于与通风散热。”
  阿拉坦仓没接话。
  莫日根一挥手:“回去拿羊皮口袋!”布料他们稀缺,羊皮不缺,没用的都拿来缝了口袋,就是两片羊皮一拼,三边一缝,就是个口袋。
  就连装牛粪,用的都是这种口袋,当然有人用的是木筐。但是说实话,木料和羊皮,说不好哪个更稀有。
  一口袋一口袋的粮食被装在勒勒车上,拉回了村子。村民们篝火晚会也不准备了,都站在旁边看着,脸上满是惊喜不可置信,等着莫日根给他们个最终解释。
  拉进了他们村,这是他们的了吧?不是寄存在他们这的吧?
  牲畜们吃的好,代表了更强壮的身体,更强壮的后代和更多的肉。
  封华早藏起来了,她实在受不了牧民们的热情了。而且她也跟莫日根交代了,不要透漏她在这件事情上的作用。
  她“爸”让她来办这件事,合情,但是不合理,最好还是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莫日根连连点头,把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这是他出去一趟跑了大关系,才弄来了这些粮食。
  至于村民们,他们并不关心这些粮食怎么来的,来了就行。
  封华最后用粮食换了45只毛驴,20只牛,90只羊,5匹马。都被宰杀分割好,晚上十点放在了指定地点。
  封华对莫日根说这个时间执行任务的人会路过,拉走这些肉。
  莫日根半点没怀疑。
  3天之后,如山的松塔运来,又拉走了如山的羊毛。


第111章 离开
  交易顺利完成,封华也如愿地等到了莫日根找她,谈与其他村庄交换的问题。
  这么好的事情,莫日根想到了分享。周围几个村庄虽然没有遭到狼,但是年老的牲口还是很多的,羊毛更是多如山。
  如果能以这么优渥的价格兑换粮食,他们一定也乐意。封华更乐意。
  莫日根亲自去谈,对外也是说他找的关系,这让他在这一片草原里威望更高了。
  拉羊毛的勒勒车排成了队,后车的牛犄角都拴着绳子,绑在前车上,防止走丢。
  首尾相连的勒勒车队也让封华见识了一把。
  用来交换的牲口都被赶到了乌兰白旗村,乌泱泱地占了好几个栅栏!在这里宰杀成肉再拉走。
  封华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牧民拉着羊毛来,拉着粮食走,也笑得见牙不见眼。
  有些脑子活的村长,更是拉来了自己村里不需要的羊皮,狼皮,兔子皮。反正牧民们富余的东西都拉来了,想着看看人家要不要。
  羊毛都要了,这些没准也要呢?
  莫日根找到了封华,封华犹豫了一下说去问问,在下一次粮食到来的时候给了他肯定的答案。
  又是一番欢呼和忙碌,封华收走了几大卡车的皮毛。
  她这辈子真的没打算做皮草生意啊……
  10天之后,封华跟阿拉坦仓告别,踏上了归途,不,是征途。
  她还要去边疆呢!她得加快速度了,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路程还没走一半,她是注定不能按时回家了。
  阿拉坦仓并没有送她,他还得继续自己的旅程去草原里当货郎。
  “大叔,一定别忘了我跟你说的事!”封华反复交代道:“千万千万不能忘了!”
  阿拉坦仓连连点头:“这么好的事情我怎么会忘!绝对忘不了!你下次来我肯定给你收一麻袋回来!不,一勒勒车!”阿拉坦仓笑着道。
  封华跟他说的是第一套人民币的事。之前觉得交情不够,封华就没跟他提第一套人民币的事,觉得现在提正好。
  结果,阿拉坦仓告诉他,他们村一分钱都没有留下!
  原因就是他有个好儿子,当时正在盟里上学,听说了银行要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币的消息,日夜不停奔袭几百里,把这个消息带回了村子,和周围的村子,让他们免遭损失。
  也是这次事件让苏德在村里,甚至周围的村里威信大增。
  但是,其他村落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没接到消息的,或者来不及的,大有村在。一开始那两年他行走草原,遇到了无数人拿着第一套人民币想跟他换东西。
  听他说那些钱不好使了,甚至觉得他是骗子,把他赶出过村子。
  后来时间长了,村长出去开会带回了确切的消息,他的待遇才好了些。
  回想起过去的遭遇,阿拉坦仓还有些心有余悸。碰到脾气好的村长,他被赶出来就完事了,碰到脾气火爆的,他甚至挨过打!
  “你确定多少你都要?”阿拉坦仓又问道封华。
  封华告诉他,只要是第一套人民币,有多少她要多少,她有门路可以换成现在的钱。
  “我跟你说。”阿拉坦仓第N遍说道:“我们这有几个大村子,当年都是大部族,牛羊几万头,有的是钱,过去的钱。”
  这几个村子都靠近边境,完全没接到信。
  “我只要第一套人民币啊。”封华说道:“建国之前的民国币可不要。”那个相对来说不值钱。
  “你想要也没有,那个是真没有,早换了。”
  阿拉坦仓觉得他这次真是走了大运了,遇见了这么个小贵人,竟然可以解决这么头疼的问题。
  如果他把那些废纸变成了粮食,那他阿拉坦仓在整个草原的地位都会不一样了。
  封华自然没有给他留下人民币让他去兑换,她留下了粮食。让阿拉坦仓帮他回收,至于回收价格他自己定,她按照现在的价格一比一地给了他粮食。
  至于换回来的钱币,等她下次来草原的时候,再找他拿。
  送封华出草原的是苏德和旭日干。
  封华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旭日干。不愧是让其其格倾心的男人,那股踏实稳重的气质是在十几岁少年身上绝对找不到的。
  苏德没有,巴尔虎更没有。
  一路上,旭日干对封华都是恭敬有加,但是对苏德却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完全没有讨好未来大舅子的心虚,封华就知道其其格可能没戏了。
  封华并没有回兴安盟,回了兴安盟只能坐火车回春城,然后再一站一站辗转往西走。
  封华决定直接从乌兰白旗村去草原的省会,这里离省会的距离甚至比去兴安盟更近一些。从省会出发再往西走,会近出一千里。
  而且她也能好好过一把骑马的隐!放马奔驰在春天的草原上,那感觉真是太好了。
  下雨天除外……
  被雨淋湿就算了,在泥泞的草地里睡觉的感觉真是酸爽。最关键的是耽误行程,马在雨天不适合奔跑,崴脚摔跟头就算了,一个惊雷下来,马能吓尿了……
  虽然这几匹马都是经过训练的好马,胆子大些,不至于,但那也得看雷声大小……
  半个月之后,他们才走完短短的几百里路程。
  远远的,“青色的城市”已经在望,苏德和旭日干跟封华告别。
  旭日干只是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苏德却从腰间取下了自己的弯刀,递给封华。
  “送给你,我的朋友。”苏德笑着道。
  封华……虽然有阿拉坦仓那句男人互送蒙古刀表示友谊,但是封华接得还是有些犹豫。
  万一哪天这些人知道了她是女孩,那多尴尬啊。
  算了,大概,可能,应该是,不会有那一天的……吧。
  封华拍拍身上,笑着道:“我可没有什么东西当做回礼啊!你别介意。”有也不能给!
  苏德笑道:“下回来补上。”
  封华……
  告别了他们,封华直奔火车站去买票,很好,现在已经有了从呼和到兰州的火车,她最怕的就是现在这条线路还没开通。
  封华买了一张硬座,3块1毛5分钱的一半,1块6,半票。卧铺只要13块多,她也想买来着,可惜人家不卖~
  1000多公里啊,封华想想都觉得自己腰疼屁股疼浑身疼!当初300多公里就坐了一天多,封华不知道这1000多公里要坐几天。
  也许不是乘以3那么简单,路程越长情况越多,需要会车让路的情况越多。
  现在铁路少,两辆车同时需要走一条路的时候,一辆车就要给另一辆让路,就是要等在岔路口或者哪个火车站,等人家过去了再走。
  短的等几十分钟,长的等几小时。通讯不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了,双方要反复确认对方的情况,才能走。


第112章 同往
  第二天下午,封华坐上了开往兰州的火车。
  而此时的方远,也上了火车,他的最终目的地也是祖国最西北的边防线。
  粤省的这个军区,只不过是个特殊的新兵营训练营,现在3个月的新兵期已过,他们所有人都被分到了四面八方。
  而他将要去边疆呆一年。
  跟他同去的还有一个来自浙省的战友。
  苏哲把行李放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端正地坐在了椅子上,目视前方,腰板挺得笔直,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接收到四周投来的羡慕崇拜眼光,苏哲的腰挺得更直了。
  方远嘴角勾起,低头看着手里的书,人也轻松地靠在椅背上,装作不认识苏哲。
  他没有穿军装,他傻了才会穿。
  从祖国的最东南到最西北,几千公里,可能要在路上走1个月,这一个月都这么端着?他倒要看看苏哲的腰会不会折。
  苏哲的余光也看着方远,心里不屑地撇撇嘴,作为一个军人,竟然不爱穿军装?简直不爱国!要不是方远用鱼干诱惑他,他一定不会同意装作不认识他!
  可惜,吃人嘴软。哎呀,方远的鱼干怎么就那么好吃呢?他一个海边人都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鱼干!别说什么淡水鱼,不就是个野生鲫鱼鲤鱼吗?他作为一个二代,吃过的还少了?可是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
  看来人家家乡的水不错啊。
  最关键的是,人家有个好妹妹啊,还知道给哥哥邮寄东西。
  他也有妹妹,可是从来不会这么贴心,别说鱼干了,3个月了一封信都没有寄来。就连他的父母,也没有寄来只言片语。
  想着方远3个月内收到的5000里外的两封信一个包裹,苏哲心里那个羡慕。
  封华在邮寄包裹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最后在包裹上署名是方远的亲妹妹方芳。至于信里,她并没有署名,相信方远见了信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防患于未然啊,12岁的小姑娘频频给18岁的兵哥哥寄信寄东西……还是这个年代稀缺的食品,封华想想都要出事。
  但是如果是亲妹妹就没事了。邮寄完包裹之后封华就打算跟方芳接触一下,搞好关系,可惜她马上就出门了,计划只能延后。
  ……
  三天之后,俩人下了火车,准备换乘另一辆火车。
  苏哲来到招待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军装脱掉!脱掉!脱掉!
  方远笑了:“你这么爱国,怎么能脱军装呢?晚上睡觉也要穿着,不然你就不爱国了。”
  苏哲指着方远:“你不要太过分啊,不然等再上火车我就管你叫班长!”方远在新兵营的时候被选了班长。
  方远笑道:“怎么?你还打算继续穿?”
  苏哲定定地看了一会床上的军装,慢慢地摇了摇头:“到地方再穿!”
  一开始,被人看着,他是挺得意挺虚荣的,但是时间越长,越来越累,别人也不再看他了,他就有点后悔了。
  但是他得继续端着,不能松懈!不然别人怎么看他?不能给他的军装丢人!
  但是过了两天,别人看他的目光就有点变了,羡慕的眼光里夹杂着一丝惊讶。
  苏哲愣是从这丝惊讶里看出了嘲笑:看,那个傻子,坐个火车都这么严肃,又不是开会。一端就是两天,他不累吗?那个样子好傻啊……
  知道他在想什么,方远严肃道:“你想多了。”可是眼里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别人怎么想他不知道,反正他就觉得苏哲那样挺傻的。
  “啊!”苏哲大叫着朝方远扑来:“你一开始就知道会这样是不是?你都不提醒我!我跟你拼了!”
  方远一把握住他挥来的手,脚下一勾就把他带倒,摔在床上。
  他这班长也是经过厮杀拼来的。他的运动神经似乎比较发达,再加上没挨过饿,底子上就碾压了一大半人。
  又经过三个月的格斗训练,新兵营里已经没人是他的对手了。
  “啊!你到底是不是人?”苏哲惊叹地看着他:“爷可是从小练过的!打遍大院无敌手!而且你一开始只能跟我打个平手……”
  现在才过去三个月而已,就已经能一招制胜了?苏哲的信心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没有,是你太累了,平时也需要几招的。”方远说道:“还有,不要再‘爷’‘爷’的,教训还不够?”
  苏哲的脸冷了下来,教训简直太够了。他这没事张口小爷闭口小爷的毛病已经被他爸爸揍了无数次,可惜这是小时候不懂事留下来的口头禅,即便现在想改,有时候一激动还是会脱口而出。
  这次就是因为一不小心被首长听见了,说他这个那个,临时改变主意,把他分配到了边疆,他本来是要去首都的啊,啊!
  方远没再理他,出去打了瓶热水回来洗漱。晚饭就是馒头泡水,就着鱼干。
  吃着鱼干,方远的眼里又满是笑意。那个小丫头,这么贴心,有了好东西,就想着跟他分享……
  还编了个大队捕鱼分配的借口,他们大队什么样他还不知道吗,渔网都没有一个怎么捕鱼?
  小丫头说家里还留了一半的鱼,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应该是真的吧,这些鱼肯定是她自己钓的,她既然能钓到这些,应该就能钓到更多。
  但他又不是很确定……他可不希望小丫头忍饥挨饿,把所有吃的都给了他。
  想到这种可能,方远突然觉得有些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