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的背影都是一顿,没敢回头继续走了。这老头就是鬼啊,竟然猜到他们想什么!
  等人都走了,吴老头找到封华:“按你说的办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能倒腾来多少东西。”
  这主意自然是封华出的,她就当提前抢救文物了,省得几年之后村民们为了防止引火烧身,把东西都砸了烧了。
  “京城之地,富裕着呢。”封华说道:“肯定能弄来不少。”就连她老家一个北大荒,想翻都能翻出不少东西,就别说这天子脚下了,认真数一数,谁家祖上都能搭上一位达官贵人。
  当不了达官贵人的庶子,当个小厮总可以的,总有点赏赐留下来。
  “倒也是。”吴老头点点头:“就那老王,家里还有个粉彩大花瓶呢,我看着就不错,值俩钱。可惜当初战乱的时候碎了一个,如果是一对,更值钱。”
  不说别人村,就说他们吴家庄,除了他家,普通村民家也有不少家当,都是家里的男人当年跟着他们闯荡,赚下来的。
  “那个什么?我们村的你收不收?”吴老头问道。
  “收啊,凡是老物件都要,不管谁家的。”封华说道。
  “不过我们村的人想换点别的。”吴老头说道。树苗由他们吴家自己出了,村里人想换点吃的用的。
  封华眼睛一亮,这简直太好了。


第539章 啧,真傻
  她的那一堆自行车电视机,可有销路了!还有那一堆鸡鸭鹅!当初给故家屯的人分了不少,但是空间里剩下的那些依然在繁殖,几个月过去,又是一群,她这两天是没抽出空来杀掉,现在正好,有更好的去处了。
  “鸡鸭鹅,活的,要不要?”封华问道。
  “要要要!”吴老头一听,还有这好东西,高兴坏了:“100块钱一只!”他就替村民们做主了。
  “不用不用。”封华摆手,那太黑了,黑给有钱人吃就算了,黑熟人她有些下不去手,她可不是宰熟的那种人。
  “10块钱一只就行。”封华说道。换个碗啊,瓶啊,罐啊的。将来一个价值10万的粉彩大花瓶,现在也就值10块钱。
  呃,这么想想,她也是很黑的……
  “10块钱1斤吧!”吴老头道,他也不想占封华便宜,现在去外面,10块钱可买不到一斤活鸡活鸭。
  “不用不用,10块钱1只就行。”封华拒绝道。如果论斤卖的话,那100块钱一只可打不住!她空间里的鸡吃的比人都好,各个膘肥体壮,大公鸡都要长到20斤了。
  “行吧……”吴老头看了一眼这个散财童子,转身通知村民划拉破烂去了。至于价钱,他估就可以了,文物商店的行情他也是了解的,一会肯定给封华报个低价,不能老让她吃亏不是。
  等人走了,封华从包里拿出几只小鱼干,来到主屋的天棚下。
  “咪咪~咪咪~”封华试着召唤那一窝小猫。
  一大七小一排小脑袋出现在天棚的框架外,八双眼睛直直地看着封华……手里的鱼干。
  这鱼干不是外面的普通鱼了,而是封华专门用空间井水养殖的海鱼,那味道,对于猫来说,可能有致命的吸引力。
  “来~”封华把小鱼干放到地上,人退到了几米外。
  大猫嗖地一下从天棚里蹿出来,三两下跳到地上,叼起鱼干,又三两下跳回天棚,消失之前,还叼着鱼干回头看了封华一眼。七个小脑袋自然都缩了回去,找妈妈吃饭饭去了。
  “你倒是舍得。”吴光明正好从外面进来,看到了大猫嘴里的鱼干,酸酸道:“比给我的都大!”
  封华昨天见到小猫一家,就当着吴光明的面喂了好吃的,结果自然少不了吴光明的。
  “给你给你。”封华从兜里掏出一小包没吃完的鱼干递给他。
  吴光明笑着接过,边吃边道:“村里人都疯了,呜嗷呜嗷地,干什么呢?”现在除了他们家老宅,其他村民都搬迁到新址去了,他离得远,没听清:“昨天分粮食都没见他们这么激动。”
  “这次分鸡鸭鹅。”封华说道。
  吴光明的手一顿:“鸡鸭鹅?哪来的?”
  封华指了指自己。
  吴光明瞪着眼睛:“大少爷,你家干什么的啊?开庙的吗?”
  “什么?”封华没听懂,开庙?
  “家里全是活菩萨!”吴光明道。
  封华……
  “不敢当不敢当。”封华连连摆手,几十年之后,谁家想起来,曾经拿个可以传家的宝贝换了一只鸡,不知道会把她骂成什么样呢。
  看来这吴家庄,以后不能来了~
  第二天一早,隔壁老王就来了。身后跟着呼呼啦啦一大队人,两个人抬着一个扁担,扁担上挂着一个大箱子,想必就是他们全村的宝贝了。
  “你们村挺有钱啊。”吴老头看着一队人说道。他仔细数了数,竟然有22个箱子。每个箱子都是将近1立方米大小的!嘿,比他们村也少不了多少啊。
  “我们村出过一个朝廷命官呢,你忘了?”王老头道。
  “噢!我还真忘了。”吴老头道。王家村200年前出过一个不小的官,现在还有个不大不小的墓,本村的王姓族人往上数10辈还能论上亲戚呢。那他们有些积蓄倒真不奇怪。
  “去城里估过价了?”吴老头问道。
  “没有,这一来一去的,我怕耽误事。”王老头道:“我就信得过你,你说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了!”
  “嘿,你这老家伙。”吴老头指着王老头笑道。既然如此,那他还真不好坑他。
  吴老头叫过吴光明,打开箱子,开始一样一样估价记账。而王家庄来的村民,都被带走参观果园去了。人家就是奔着这个来的,他们既然要卖树苗,就得让买家看明白,人家花了大价钱,买的到底是什么。
  看到树上又大又香的苹果,又尝过吴家庄人留下来的好苹果,王家庄的人都放心了,用点瓶瓶罐罐,乱七八糟,换这么好的果树回去,太值了。
  而他们普通人,是不太了解美元的价值的,他们就觉得,2块钱一斤,已经是天价了。再说就算卖不出去,自己吃也行啊!他们刚才一人分到一个大苹果,刚刚吃完,竟然有种饱了的感觉,他们有多久不知道什么叫饱了?
  反正山在那里荒着也是荒着,如果能种上这种果树,那简直是白捡的一样。
  这边,吴老头已经清点完东西,也不用较真真假,考究年代,看着给个价就行,反正十块八块的,也不贵……就是一对最好的花瓶,他咬了咬牙,给了200。
  如果封华嫌贵的话,他就自己留下。不过他算看出封华的为人了,豪,超级豪。散财童子般四处撒钱,根本看不上这200来块钱。
  “总计46000块钱。”吴老头给了总价。
  “这么多?”王老头反倒吃了一惊,4万6呐!怎么会有这么多?他预计这一堆能值1万就不错了。这吴老头真是够意思啊……
  “主要是这些书值钱。”吴老头说道。这22个箱子里,竟然有几个装的都是古书。而古书他不好估价,昨天晚上特意问过封华,封华说了,凡是手抄古籍,不论年代,100块钱一本!
  啧,真傻,不不不,真有钱!
  “哎呀我的娘啊~”王老头一拍大腿,心疼死了。这些书是他们村一个老秀才的,老秀才死了,书被几个儿子分了,有的人珍惜,好好保存着,有的人不稀罕,拿去烧火了。
  而这种败家儿子老秀才比较多,据说曾经几大屋子的书,现在只剩一个儿子家里有了。


第540章 人家爱装神龙
  “去去去,去王秀才家,把他家剩下的书都搬来!”王老头把村里人叫过来吩咐道。
  老秀才死了,剩下这个爱书的儿子继承了他的外号,也被叫做王秀才。
  村里人一听这些书这么值钱,都羡慕坏了。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大队“借”他们的,卖了钱买树,到时候卖了苹果是会还给他们钱的。
  1本100块?天啊!~
  有几个家里似乎也有几本这种书的人激动了,回家翻箱倒柜去了。王家庄出过高官,出过秀才,也是个书香村子,村里当年读书人还是很多的。家家找不出一本论语来,也能找出一本三字经来。
  “树苗呢?先把这460棵带走。”王老头问道。
  吴老头叫过他们村的大队长,带着几个村民去暖棚里数树苗去了。
  他们村已经搬迁出去了,现在去这个暖棚所在的小山谷不需要路过村里了,今天早上封华就直接把树苗放到了暖棚里,这样更方便。
  吴老头虽然有些搞不懂“方家”人为什么这么神秘,来无影去无踪,从来都不跟他们打照面,但是现在苹果树已经稳稳地长在地里,结出的果子也真的卖了美元,其他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他也就配合地什么都不问,人家爱装神龙,就装呗。
  王家庄人带着460棵小树苗回去了,又带着十几箱子的书回来了。
  王秀才也拄着拐杖,被儿孙扶着过来了。他舍不得这些书啊~
  最后一届科举已经废除了60来年了,老秀才的儿子也60多岁了。
  “吴安,你要这些书干什么?”王秀才见了吴老头立刻问道,难得他还记得吴老头的名字。
  “放心吧,我好好保存着,不糟蹋。”吴老头也认识王秀才,知道他担心什么,开口就送了颗定心丸。
  这药比较管用,吴老头的信誉也比较良好,王秀才信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给你,也不算糟蹋。”总比分给他那几个不孝的子侄拿去烧火强!就是他自己的儿孙,也不拿这些书当回事了,虽然有他压着没有拿去烧火,但是平时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甚至有个孙子,10岁了还没启蒙!他时常梦见他爸从棺材里爬出来,指着他大骂。
  现在这书给了爱书之人,也算了却他一桩心事。
  “我这还有一些孤本,可不止100块一本,你得给个高价。”王秀才看了看吴老头,指着身边一个箱子说道。这也是他亲自来的目的之一。
  一听说孤本,吴老头来了精神,翻看箱子仔细看了看,可惜,哪怕有王秀才讲解,他也没看懂。他就对一些瓶瓶罐罐有研究,这些书啊画啊的,得问大儿子吴自强,可惜现在吴自强不在。
  但是封华在。
  吴老头叫过吴光明,耳语几句,吴光明转身进屋,请教封华去了。多少钱合适?
  封华全程都看着呢,那一箱子孤本,她也看不出好坏来,但是收了一年破烂,不,收了一年古玩了,书籍也收了几卡车的量,古不古的,她能看出来一些了。
  只要不是新的,就行。
  “1000块一本。”封华给了报价。
  吴光明朝她竖竖大拇指:“有钱!”
  吴老头这边得到答复,放心了。
  而王秀才对这价钱也满意,肯给1000块,他也放心了,不用担心吴老头的儿孙不识货,拿去烧火了。如果他们真敢拿1000块买来的东西烧火,那他啥话也不说了!
  这也是个大箱子,装得满满的,200多本,这一下子就能换2000多棵树,看的吴老头都有些眼热了。不行,回去划拉划拉仓库,看看他们家有没有什么孤本。与其把他心爱的大花瓶贱卖了,不如卖这些书。
  至于吴自强心不心疼……那孩子孝顺,肯定是宁愿自己心态也不舍得他爹心疼的~
  嗯,就是这样!
  ……
  加上旁边这十几箱子非孤本,王家庄人一下子就把封华今天早上搬来的5000棵树都抬走了。
  担心的吴老头赶紧确定一下,是不是卖出去多少都不会动摇他们家那2万棵树。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王家人走了,太阳也快下山了,今天是不会有人再来了。封华放心地把鸡鸭都放到暖棚里,让他们去分。
  村民们按捺了一天的心终于释放了,吆喝地几里外都能听见。好在深山之中,村与村之间相隔甚远,不怕招来分一杯羹的。
  吴老头已经问过了,这些鸡鸭鹅可是有数的,一家也分不多,一样两三只而已,他们自己村还不够分呢,把隔壁老王再招来,就不美了。
  鸡鸭被赶出暖棚,一箱箱东西被抬了进来,天黑之后,被封华收走。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忙碌了一晚上的封华,又把5000棵树苗放到暖棚里。
  今天,反应慢的一些的人也该来了。
  果然,从早上开始,吴家庄就热闹了起来,一波一波的人,中午之前就把吴家老宅的院子填满了。
  这次来的单位有大有小,有公家单位,也有农村集体。目标倒是一致的。
  吴老头等人聚的差不多了,才把他的兑换方法说了。听到这么别致的换法,几个公家单位比较痛快,回去想办法了,农村集体就比较咬牙了。
  文物商店是什么,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家里那点破烂值多少钱,他们也没谱,别一村子凑出来,就换一棵树回去,到时候怎么办?栽在村口当神树吗?
  “我来了我来了!”一个人喊着,领着一帮人进了院子。这些人也不是空手来的,肩挑手提的,不是箱子就是筐,装的都是各种破烂。
  大到家具、摆设,中到咸菜坛子、大面盆,小到火折子、煤油灯,各种破烂都齐了。
  “质量不咋地啊。”吴老头念叨一句。
  “怎么?不行?你不是说老物件就行嘛!”来人急了:“看这咸菜坛子,我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听说叫什么什么来着,反正就是有钱人家放画轴用的!我家没读书人,才用它做了咸菜坛子。”
  “看这家具,我们村地主家当年从城里买来的,听说是御用的呢!”
  吴老头扒拉扒拉,他就是再不爱好红木家具,他也是懂行的:“嗯,紫檀木,好东西,但不是御用的。”
  来人听说是好东西就放心了,御用什么的,他也觉得有些扯了,他们村那个地主,就是个当年家有几十亩地的小地主,这种人就能用上御用的了?那皇上也太不值钱了。
  ·····
  以后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应该都是每天3章了。这个月写了20多万了,你们还嫌少,又威胁我。
  太委屈……


第541章 成为传说
  吴老头又扒拉扒拉别的破烂,看着确实有年头了,但是,质量就有些参差不齐了。比如说花瓶之类的,王家庄拿来的,十个里有一个是官窑的,就是民窑,也是精品,而现在这些,就是在当年,肯定也是地摊货。
  “鉴定过了?”吴老头问道。
  “鉴定了鉴定了。”男人不好意思地拿出一沓纸条,“清代折枝莲大碗2块”、“清代喜鹊花瓶3块”、民国……
  “这都是文物商店的人手写的。”他们又不是去卖,人家不给开正规**,被缠烦了才手写了几张纸条。心里还在纳闷这些人搞什么鬼?不过几天之后他就知道了,因为找他写纸条的人已经多到忙不过来了。
  吴老头算了算纸条上的东西,还行,比他预计的多,一共1000多块钱,但是也只能换10几棵树。
  看着男人期盼的眼睛,吴老头把他单独装在一个箱子里的书画拿出来看了看,还行,是几个清代小有名气的画家的作品,不是无名氏烂大街出来忽悠人的年画。而同在一个箱子里的几本书,也有些年头了,字迹优雅飘逸,有点看头。
  “这画,和这书,我给你100块一本。”吴老头道。比文物商店10块钱一副一本,价钱高了10倍。
  男人简直激动地不敢相信,反复确定是真的,才拿着吴老头分给他们的100棵树,回村收集古书去了。
  其他围观的人也沸腾了,看来吴老头说出来的条件也不是坑他们的,还真能换树回去!他们的要求也不高,100棵,可以了。1棵一年就是400美元,800多人民币,100棵就是8万!一两亩地就能出产8万?这不是土地,这是金矿吧?
  剩下的几个大队长转身就走了,真是的,天子脚下,哪个村没个秀才老爷啊!
  之后两天,陆续有人抬着东西来换树,多多少少的,一百棵,几百棵,碰到出过高官贵人或者爱读书的秀才老爷的村子,甚至能一下子换走几千棵。
  第一批换走树苗的几个大农场大果园不干了,立刻找了过来。
  “我们也送了书画过来吧?那可都是按照文物商店里的估价走的,你得给我们补差价!”
  “又不是你们出的钱,补什么补。”吴老头说道。
  “……不是我们出的,也是国家出的!你更不能占国家的便宜!”
  这个理由比较强大,吴老头一时竟然卡壳了,赶紧叫吴光明过来跟封华请示一下。
  封华表示无所谓,既然被发现了,那就一视同仁吧……她专门补贴书画,因为书画将来是重灾区,本来就不在乎,再加上一吓唬,基本上都被人烧了。
  现在能多收一点就多收一点,反正就是一棵小树苗的事。而这些树苗她自己握在手里也没有用,既不能自己出口换美元,也不能自己卖了换人民币,甚至拿晚了作用都不如现在大,因为真正的“富士苹果”马上就要出来了。
  吴老头得到肯定的答复,痛快地拿出账本,按上面的书画数量给补了树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