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她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在别人家吃饭,又是在这个粮食最金贵的时候,真是有些别扭。
  但是心态到底成熟了,知道有些坚持完全没必要。更何况她知道刘家的日子并没有表面上这么难过,看看这一大盆的兔肉就知道了。
  实际上全村人家在刘保柱的带领下,日子都还可以,没有人饿死,没有人因为饥饿生病,新生儿也健康活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些兔子。在刘保柱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暗示下,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山里养着几十只兔子。兔子繁殖快,3个月成熟,一年可以下三四窝,一窝七八只。
  粮食不够,靠肉补!
  封华一边吃一边感叹,像刘保柱这种“顶风作案”的人太少了,不过也跟四屯人少好管理有关系。把刘保柱放到其他几百人的小队里,早晚要出事。
  一顿饭不尴不尬地吃完……封华已经刻到骨子里的优雅矜贵让刘家人大气都不敢出,就是刘保柱,努力了半天也找不出能聊的话题了。
  跟这个一看就是大小姐出身的人说什么?农耕?天气?大队的耕牛刚刚下了一个崽?想想就别扭。
  封华也是无奈,再让她像小时候一样狼吞虎咽头不抬眼不挣地吃饭,她自己都找不到感觉了。
  之前试了一下,尴尬地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算了,反正她现在是方华大小姐,真那样还坏了呢。
  吃完饭,封华背上背筐,一手一布袋山货走出了刘家。背筐里还装着一对小兔子。
  “那个……下回再来啊。”刘保柱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这句话。他想试探一下,还有没有下回。
  封华微笑道:“没问题。刘大叔,这里靠着山,野兔很多吧?下回我来换些风干兔子,1斤兔子5斤玉米怎么样?”
  封华说得随意自然,刘保柱看着她半天没说话。
  封华也不在意,微笑着跟刘家人挥手告别,走出了村子。翠花却跟着她,一路送出老远才回来。
  封华走出翠花的视线,就拐进了山里,藏在树后进了空间。把山货放进仓库,把那对小兔子放到一个柳筐里,又用麻袋把筐口扎紧。
  可不敢随便放到地上养,别把空间给她挖穿了!加上兔子恐怖的繁殖能力,再加上空间作物的强大作用,这空间得被兔子占领!
  想想那画面封华就不寒而栗,看看手里的柳筐,好像不怎么结识的样子,别被兔子嗑穿了!
  封华担心了一会就去地瓜田里,摘了些地瓜叶子扔进筐里。
  兔子不挑食,吃百草,只要干净不带露水一般就没问题。冬天的时候吃干草就行,地瓜藤,花生杆,玉米杆,水稻杆,麦杆,大豆杆都可以。
  要不是这么好养活,四屯的人也养不起。当然最好也配点粮食,不过实在没有也就那样了,养不胖但也勉强活着,多少有点肉。
  空间里的作物在完全成熟之后,植物也跟着枯萎。但是在完全成熟之前如果被摘下来或者收割,就跟外面一样,一直存在。当然得放到仓库里,放土地上半小时之后就会被“刷新”。
  放好兔子,封华就出了空间,她打算进山看看。4月份的山里,除了树,什么都没有。背阴的地方雪都没有化净,顽强的山菜野草最多冒出1厘米的嫩芽,她也不需要。
  她就是奔着树来的。红木家具给了她启发,她打算将来有机会在空间里种些名贵树种。现在没有名贵的,种些便宜的也可以。
  五常多山,森林覆盖面积40%多,属于长白山脉,山上多红松,云杉,这两种就是封华的主要目标。
  红松的果实就是东北松子,野生的红松松子特别珍贵,因为红松要50年之后才结子,种子两年才能成熟。
  而红松也是很好的建筑,家具材料。
  封华所在的村子周边都不产木材,想盖个房子买个家具都得到林场去买木材,现在盖个土房子都得花150块钱左右,而钱都花在木材上了。
  她倒是没打算卖木材,完全是奔着有备无患去的。将来自己想打个家具,吃个松子都方便……
  山里静悄悄,完全不担心碰到人和野兽。虎狼熊野猪袍子马鹿什么的大型动物这里倒是有,但是都被饥饿的人群吃得差不多了,大概深山里才会有。
  她也不打算进深山,一会还要赶晚上的火车回家呢。低头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现在碰到虎狼熊也只有逃命的份,只有碰到傻狍子才有靠智商取胜的机会……
  一路走走停停,碰见自己喜欢的树种就剪几节树枝放到空间里,她打算用插芊的方法繁殖。
  看见幼生的小树苗就连根拔起,损伤了根须也不怕,相信强大的空间井水能让它们完美复活。
  “嘿!黄菠萝!”封华看着眼前的一片树木小小地发出一声惊呼。要不是看见,她都要忘了,这里还有“黄菠萝”。
  不是吃的那种菠萝水果,封华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叫黄菠萝,长得跟菠萝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一种树,又名黄柏,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树种,树皮可入药,木材可以做高级家具。
  解放后就禁止采伐了,主要用于军用***托。
  这是她前世一个话痨射击教练讲的,又随手点开手机图片滔滔不绝地给她科普,她本来已经忘了,但是现在见到这种树又突然记起来了。
  也许是她精神力越来越强大的关系?
  封华随意剪了两根枝条就算了。这种禁止私人采伐的木材她拿出去都是事,留两棵应应景就算了。


第34章 种水稻
  一个小时之后封华就出了山,除了几种珍贵的树木,其他不珍贵的,凡是遇见的她都留了几个枝条。
  桦树,枫树,榆树,槐树等等,留着烧火也是不错滴!
  枝条都被她收到了仓库了,打算晚上好好规划一下,种个森林花园出来。
  果树也收集了几种,山梨、山葡萄、核桃、榛子、山丁子、山里红、元枣、托盘、山杏等。
  东北果树实在是太少,像山丁子山里红根本就不算果树,酸死个人,勉强能吃而已。
  唯一让封华欢喜的是找到了野生蓝莓树,可算是找到了个正经水果。
  封华轻手利脚地出了山,已经是下午时分,几乎没有进城的牛车了,封华也不在意,沿着泥土小路跑了起来,就当锻炼身体了。
  回到村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封华把那对小兔子拿了出来。她这一路上竟琢磨这对兔子了,就怕吃了空间作物,让它们长出满嘴的铁齿铜牙,把普通柳条筐咬烂了跑出来,攻陷她的空间。
  还是放出来合适,以后给蔡奶奶吃肉也正大光明了,省得回回找借口。
  蔡家的大门已经关闭,但是不高的院墙难不住封华,她手脚麻利地翻墙进院,然后喊了一嗓子:“蔡奶奶,我回来啦。”
  翻墙是省得蔡老太太起来开门,喊一声是怕吓到她。别看蔡老太太八十多岁,但是耳不聋眼不花,她刚才落地的时候也没有故意放轻声音,蔡老太太肯定听见了。
  封华快步走近屋门,又轻声喊了句:“蔡奶奶,我回来啦。”几乎立刻,屋门就被打开。
  封华一愣,蔡老太太从来都是入夜就睡,今天这是一直在等着她……
  蔡老太太开了门就让开,封华进了屋,把背筐放下,从里面拿出重新装在笼子里的小兔子。
  蔡老太太一愣。
  “奶奶,我抓了两只野兔子,正好一公一母,以后我们都有肉吃啦!”封华高兴道。
  蔡老太太随意看了看,又对封华道:“锅里有饭。”说完转身回屋睡觉了。
  锅里还是老样子,一碗大碴粥,一个玉米饼,就着咸菜吃完,封华就进了空间。晚上有的忙了,她打算种点水稻试试。
  水稻分陆稻和水稻两种,前一种需水极少,后一种就不行了,需要大量的水,特别是插秧播种的时候,几乎都是泡在水里。
  封华从四屯换来的这些水稻就属于后一种。
  让她把好好的空间土地改成水田,那是不可能的,她怕破坏了空间土地。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空间强大,能把淡水稻硬生生改成旱稻了。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
  往年农村人吃的也是大米,日子不好过的吃的是糙米,但是现在不行了,家家吃的直接是稻谷,壳都舍不得去!
  拉嗓子也吃!
  还好是这样,不然不能当种子播种。封华用一个陶碗装了点稀释的井水,把种子放进去泡了一会就拿出来开始播种。
  少少的只种了2平米大的面积,再大了她怕忙不过来。
  播种之后又浇了稀释的空间井水,稻子肉眼可见地拔高了。
  封华坐在一边等着,旁边放着上次买来的闹钟。这次的稀释比例比玉米的还大,从成熟到可以收割差不多30分钟。
  封华起身,刷刷几镰刀收割完。收好的稻子只有一大捆,小心地放到旁边铺好的布上,防止掉下来的种子自由生长。
  三两下包好布,抱到木屋里脱粒。现在还没有机器脱粒机,有她也用不上,只能手工脱粒。
  田间大面积脱粒用稻桶,一种大大的木桶,或圆或方,上宽下窄,方的就像超市里装大米的箱子。
  双手握住收割下来的稻子用力往桶里砸,稻粒就会掉到桶里。
  而封华现在没有稻桶,类似的东西都没有,只能用最最原始的办法,用手一点一点把稻粒搓下来。
  好在她在等候的半小时内已经缝好了一副布手套,勉强用着不伤手。
  封华一边搓着一边想着是催生出一棵树收获木材做稻桶还是买个大缸做稻桶。
  想来想去两个方法都不合适,不说她现在没有锯,木材长大了她都没法砍伐,看看自己的小身板,虽然有一把子力气,但是从来没砍过树,不小心把自己砸了那才搞笑了呢。
  等下次去找翠花的时候跟她爸爸学一下吧,山边的人,不说各个都会砍树也差不多了。
  突然,封华想到了个不劳而获的办法,她们生产队是有稻桶的!之前种稻子的时候用过,前几年不种了之后就一直堆在仓库里。
  而据封华上辈子的记忆,从这以后她们村就再没种过稻子,那稻桶自然是再也没用过。
  封华嘻嘻一笑,打算明天去大队的仓房看看,能不能顺出来~
  虽然这做法较真起来不太好听,但是她也不是那么较真的人……该变通的时候就得变通!
  拿一个再也没人用,将来不知道是被劈柴烧火还是做板凳的稻桶,她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一捆稻子脱完粒,封华又去种了两茬。空间作用强大,在外面亩产二三百公斤的水稻,按封华这2平米的产量看,亩产大概在600多公斤。
  1平米差不多1公斤左右。
  相信种子再进化优良一些,达到亩产1000公斤以上没问题。她重生那会听说南方有些水稻品种已经高于亩产1000公斤了。
  忙活了一晚上水稻,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封华就去了大队,找到了梁青山。
  “队长大叔,我来用下碾子。”封华说道。
  梁青山看看她身上的小背筐,用麻袋盖着,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是用碾子,那肯定是来给粮食去皮的。
  这封华是帮蔡老太太去县里要东西去了吧,还真要来了!也是,3个烈士的母亲呢。
  “仓房里有个小的,你用那个,大的你可推不动。”梁青山说道。
  “哎!”封华笑笑,那可真赶巧了,小碾子竟然就在仓房里。


第35章 石场
  碾子是给粮食破碎去皮的,稻谷,小麦,玉米黄豆什么的,收获下来之后都要碾一碾。
  队里有好几个碾子,甚至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碾子。
  大碾子得用毛驴推,人都推不动。队里的公用碾子都在场院边上,只有一个小碾子,封华记得是在大队院里。
  蔡家没有碾子,她上辈子住在蔡家那半年,似乎来用过。但是具体在哪里她忘记了,没想到就在仓房里,倒省了她不少事。
  大队的仓房就在院子一角,一溜三间相通的房子,里面放着队里的农具和一堆乱七八糟,反正都是些不怕丢的东西。像粮食什么的都单独锁一间房里。
  石碾就在进门的地方。
  封华放下身上的背筐,拿着小扫帚好好打扫了一下石碾,好久没人用了,上面厚厚一层灰。
  打扫完,从背筐里拿出一袋5斤左右的稻谷,铺在碾子上,推了起来。
  仓房的门开着,梁青山出来就能看见,她也不怕被看,她好歹替蔡老太太去了一趟省城,要是连这点东西都要不来,有损蔡老太太的威信~
  说是小碾子,大大的碾磙子也得有个百八十斤!推起来相当费力。封华相信在这吃不饱的年月,能像她一样轻松推起来的人整个村里只有她一个。
  但是样子还是要装的,封华推得很慢,而且推一会歇一会,又装作好奇地在仓房里四处走走看看。
  果然在最犄角旮旯的地方看到了几个稻桶,高高地摞起来堆在一起。
  封华走过去,闭上眼,放出精神力四处观察了一下。
  这几天队里已经开始春耕,大队院子里除了梁青山一个人也没有,而梁青山正坐在屋子里愁眉苦脸地写着什么,封华仔细看去,标题是红旗大队春耕计划。
  几个字写得跟鬼画符一样,封华是根据红,大,计三个字猜出来的。
  四处无人,封华睁开眼睛,看着最上方一个稻桶。
  “收。”
  稻桶消失,出现在了空间仓库了。封华拍拍手专心碾她的米去了。
  5斤米碾完,出门就看见皱眉往外走的梁青山。他不能一天都待在大队里写计划,那个是写不完的,按他的水平,几天都写不完。
  他还得去地里看看,不看不放心。
  “碾完啦?力气挺大。”梁青山说道。他计划写不出来,心烦意乱,就听见石碾吱吱嘎嘎断断续续响了很长时间。现在大人估计都没这力气。
  “还行,最近吃的饱。”封华笑着道。
  “……哦,多帮蔡奶奶干干活,好好报答人家。”蔡老太太八十多岁了,40多岁的梁青山叫蔡老太太一声奶奶正合适,他从小就这么叫大的。
  “我会的。”封华笑着挥挥手走了。
  回到蔡家,把筐一放,拿出里面的大米就放到了粮食柜里。
  蔡老太太站在一边看着她,不吱声。
  封华摸摸鼻子,笑着道:“奶奶,能不问吗?”
  “不能。”蔡老太太答得干脆利索,一点也看不出自闭了。
  “……哦,就是我上次去送方大哥,他给我的粮票,我昨天去买了回来。他还给我好多钱呢,够我们吃好久!”封华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这么个好理由!
  反正蔡奶奶不出门,也不跟别人说话,自然是她说什么是什么。
  蔡老太太皱眉看着她。
  “……哦,方大哥说他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他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人家给的稿费。……我也没打算白要,等我们地里的蔬菜粮食熟了,给他晒成干邮过去!”
  说到这个事情封华也挺犯愁,当兵都是吃食堂,以方远新兵的身份也不可能有单独的宿舍让他开火。
  蔬菜干邮过去还不知道他能不能吃到嘴呢,不过就算吃不到,拿出去做人情也是好的。
  蔡老太太看着她,最后点点头,回屋了。
  午饭封华下手,就做了大米粥。这还是她第一次吃空间作物呢。浓郁的香气散发在屋子里,香得蔡老太太都走过来好好看了看灶台。
  这味道,比记忆深处那些贡米都香!这什么米?不过想想不远处的五常,那里自古就出贡米,也许是这丫头运气好,买到了类似的。
  午饭就是一人一碗白粥配咸菜,吃得封华更饿了。这么香的粥,她想吃十碗!
  可惜粮柜在蔡奶奶屋里,她再去拿不方便,空间里倒是还有稻谷,过几天再去碾一些放空间里吧!
  反正蔡奶奶不问世事,不会露馅。不过随着空间作物越来越多,总去大队也不是个事,最好还是有自己的碾子。
  而碾子这东西她们附近的大队都没有生产的,这是靠山有石头的地方才有得卖,而几十里外有一座小山,不高,但是正好有个石场。
  周围大队的石磨石碾石头槽子甚至是蒜臼子都是从那里买的。看来明天得去一趟……突然发现自己好忙啊!
  不过这个事也等不得,空间里正常生长的各种豆子都要成熟了,都需要去壳,而碾子最方便。
  连枷什么的虽然小巧轻便,但是那个需要平整坚实的场地,空间里可没有,还是碾子最合适。
  第二天早上封华又出发了。蔡老太太看着她,几次欲言又止。封华感觉再来几次她能把蔡奶奶的自闭症治好……
  一路没有碰见直达的马车牛车,都是一段一段,坐了五六辆,到石场的时候都中午了。
  石场很大,成立时间也比较久了,半座山都凿没了。山脚下一片空地上摆着各种石器,但是最多的还是各种墓碑。
  一排一排的墓碑竖立着,跟墓地似的,封华顿了一下,快步绕过墓碑向一边跑去。她以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