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当自强_夷陵-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辨似乎在琢磨着什么。
  等下了学,小皇帝迫不及待的回到寝宫中,乳母张氏总算找到了跟他耳语的机会。
  “皇上,嬷嬷有话跟您说。”
  小皇帝正在冥想着今天看到的穴位图,试着记住头部各个穴位的位置,听到乳母的话,偏过脸态度和善的说:“嬷嬷请讲。”
  对于自己的乳母,小皇帝一向亲近爱戴,在他心中乳母近似于半个亲人,未曾以奴仆的身份限制她。
  或许和年纪有关,就算坐在金銮殿上接受众人朝拜,皇帝面前还是有个小字。小皇帝语气虽然和善,乳母张氏还是感受到一种无名的压力,让她内心深处有些惴惴不安。
  乳母张氏欠了欠身,将脸凑近小皇帝,压低了声音说:“皇上,容老身聒噪,今天太后特地将嬷嬷打发出去,跟您说了什么?”
  虽然小皇帝是张氏奶大的,不过面对登基后的他,张氏也不敢太过于亲近,怕被人瞧见治她个大不敬之罪。
  小皇帝今天刚打开心结,又得到了能成为武林高手的宝贝,太后还亲口承诺了不讨厌他,也不会不让他认娘亲。
  现下听到乳母又在耳旁提点,小皇帝将小腿一蹬,从椅子上下来,板着脸说:“嬷嬷,勿要多言,朕今天已经和母后谈过了。你先前误会了,她不讨厌朕,也没有不让朕认母妃的意思。”
  他的话让乳母张氏惊了下,她好不容易这些天敲敲打打的给太后上眼药,小皇帝明明相信了,怎么今天就和太后独处了半个时辰,态度骤然就变了,变得比先前还要信赖太后了。
  由于着急,乳母张氏一时失了言:“我的小祖宗诶,您现在可是皇上,太后自然要捧着您。也怪老身多嘴,以区区贱人之身妄议娘娘,太后若是为此生气,老奴明日就去坤宁宫负荆请罪。”
  乳母张氏说着话,还拿手擦起了眼角,好不伤心的样子。
  小皇帝年纪虽小,但好赖人还是分得清的,先前一时想岔了,和太后疏离,如今拗过弯儿来,他正为先前行为惭愧,乳母的话无疑是朝他兴头伤泼了盆冷水。
  “嬷嬷,朕自有主张,你也别担心,朕没有和太后提过你的话。只是太后看出朕心中不痛快,说了一些开解的话。“
  毕竟是自己的奶娘,小皇帝看她红了眼圈,严厉的开了头,到后来又变成了劝慰。
  乳母张氏心中有鬼,又怕得罪了心思单纯的小皇帝,赶紧拿手帕沾了沾眼角,拿手轻打嘴巴子,欢喜的说:“都怪老奴多嘴,拿民间的事儿跟太后娘娘比,娘娘可真是第一和善人,老奴以后要多为皇上和太后祈福。”
  小皇帝见她惶恐知错的模样,露出了笑颜,半是撒娇的说:“好了,嬷嬷。时候不早了,朕要歇息了。”
  那张薄如蝉翼的人体穴位图被小皇帝贴身藏着,宫人服侍更衣时他就握在手心,换好衣服后再塞到里衣内,动作隐秘竟无人察觉。
  待到夜里入寝时,小皇帝拿薄被将头遮住,抖开人体穴位图,惊奇的发现,小人儿轮廓清晰可见,上面的穴位还有经脉闪着淡淡的荧光,只是字体黯淡,但也不影响他记各处穴位经脉位置。
  大约是小孩子天生的英雄崇拜情结,小皇帝学的要比顾晓晓想象中更加用心。
  顾晓晓也不着急,每次见小皇帝时,将故事之余将人体穴位和经脉,分部分考验他。她还从府库中找到了一个十分精致的拿来练针灸的铜人,怕陈斯年他们发觉出异常来,才没拿处来给小皇帝用。
  小皇帝虽然不是绝顶聪明,胜在踏实,刚开始顾晓晓考较的内容少,他总是错上几个,慢慢的顾晓晓考较的内容多了,小皇帝的错误率也在降低,顾晓晓尝试引导小皇帝感受体内丹田,以及几条较粗的经脉,他也能感应出来,这让她十分欣喜。
  纯阳之体固然好,但若拥有此体质的人脑袋不开窍,再好也是白搭。
  小皇帝先前看着虽然机灵,但的确不像神童的样子,在读书上也没显示出独特的天赋来,顾晓晓总怕的就是小皇帝悟性不好,学功夫时跟郭靖一样不开窍。
  不是说郭靖不好,只是顾晓晓实在等不到小皇帝到二十多岁再开窍,要知道他成长的每一步都危机四伏,憨厚只会让他变得短命。
  眼看小皇帝一点点开了窍,对于人体的气脉和穴位都有了了解,也学会了简单的吐纳之法,顾晓晓进入任务也快两个月了。
  宫中花影婆娑,绿树成荫,爬山虎沿着墙壁朝屋檐上爬,宫人常要用心将它给勾下来,免得蛇虫顺着麻麻的叶子,爬到宫殿中。
  宫人各司其事,有条不紊的忙着手头事儿,坤宁宫中果香四溢,太后娘娘又开坛了。
  天气热,顾晓晓酿果露时,不如先前方便,一个不小心露就馊了。只能减少坛子数量,将封好的坛子放到地宫中去。
  地宫清亮无限,顾晓晓有心下去乘凉,但这在宫人眼中,却是纡尊降贵,吓得她们连连叩首请罪。
  下不了地宫,顾晓晓有些遗憾,好在坤宁宫虽然不受待见,但宫中主子少,小皇帝又常往这边跑,冰块随叫随到,未曾停过。
  冰镇果汁最是爽口,配上从天井里拿出的水果来,别有一番滋味。
  小皇帝记熟了人体经脉和穴位,顾晓晓操心起给他找名义上教武师傅的事儿。
  她看重的当然是风玉停,但风家如今正是独善其身的时候,小皇帝从登基到现在,几乎是陈斯年和白家手中的傀儡。若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不敢也不愿示好。
  再加上风玉停是仪鸾司的头号人物,自有一份尊贵和体面,如何跟他顺利搭上头也是个难题。
  再难的题,两个多月也足够解开了,顾晓晓想到的是一个歪主意。
  她宫中几乎全是白容波的眼线,多是她根本无心去管,任由他们各自听墙角做线人,将她在坤宁宫中的一举一动跟传出去。
  但总有那么几个人,将她的容忍当做放肆的资本,她懒得的去管,她们还来了劲儿,要不是尊卑在那里摆着,恐怕还要骑到她头上显摆一下。
  几个恶奴平时在坤宁宫偷奸耍滑,欺负新来的宫人,对顾晓晓吩咐的事儿能推就推,往慈宁宫跑的倒勤快。
  每每这边有什么事儿,她们恨不得在腋下插上一对翅膀飞过去。
  这就罢了,这几个人对顾晓晓没什么尊敬,她将她们打发了,眼不见心净,但她们还欺负顾晓晓看重的人。
  顾晓晓是个护犊子的人,这就让她忍不下去了。
  尤其是红杉,长眼的人都能看出来,顾晓晓有意重用她。但这几个刁奴,还刻意联合在一起,私下不止一次仗着是宫中老人给红杉委屈。
  除此之外,这几个刁奴手脚也不干净,顾晓晓对她们简直是深恶痛绝。
  顾晓晓想的歪门儿也和这几个人有关系,她们几个不是爱偷东西么,手脚不干净,喜欢欺负人么。
  有些东西,她们偷的高兴,可就未必有命留着了。
  凤印在慈宁宫放着,不然最适合拿来设局的当然是凤印,就算她们不敢偷,顾晓晓也有办法,让她们“偷”了。

☆、第五五五章 厂花与太皇太后之间的炮灰10

  (你投不投月票,我都爱你们,啦啦啦)
  没有凤印也难不住顾晓晓,小皇帝常来坤宁宫给她请安,盗窃陛下贴身玉佩的罪名,也不比偷盗凤印小到哪儿去。
  尤其这枚玉佩还有个名字——九龙玉佩,只有当朝天子才可以佩戴,对小皇帝来说,这玉佩着实有些大,但为了显示出尊贵的身份,这块玉佩他还得时常带着。
  一开始顾晓晓提及宫中刁奴时,小皇帝勃然大怒,不等她话说完就要办了他们,这让顾晓晓分外感动。
  不过,如此行事却不是顾晓晓所希望的,她将其中利弊分析之后,小皇帝按捺下怒火,答应配合她的谋划。
  九龙玉佩再珍贵,不过也是一块玉,小皇帝被人推上龙椅,权势虽然沾不到边儿,该有的帝王仪仗和服冠佩饰却是不少的。
  陈斯年哪怕在剧情中,权势滔天,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阉人的身份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哪怕他最后狸猫换太子,将自己的骨血推上了龙椅,用的却还是大周皇室名义。
  除非陈斯年丧心病狂打算让天下人同仇敌忾对他进行征讨,否则他就不能扯掉小皇帝这块遮羞布。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小皇帝在位一天,陈斯年都要给他最基本的体面。
  也正因此,陛下贴身佩戴的九龙玉佩在坤宁宫被盗的消息传出后,后宫顿时哗然,一时间搅乱一池湖水。
  这可是象征皇权的玉佩,意义非凡,在坤宁宫丢失,是对皇权的蔑视,也是明晃晃的打宫中侍卫的脸。
  仪鸾司第一时间出动,小皇帝钦点了仪鸾司司长督办此案。当然,这是顾晓晓的叮嘱,她自编自导如此一场大戏,为的就是请风玉停入局。
  慈宁宫那边也有人前来过问,陈斯年也派人过来了。不过小皇帝旨意在先,有嫌疑的几人,又和慈宁宫有些牵扯,所以他们也没趟这趟浑水。
  左右只是几个奴才,眼皮子浅手脚不干净,做出这等胆大妄为之事,该处置也就处置了。
  几个刁奴,如今遭遇杀身之祸才知悔不当初,一个个吓得六神无主,欲要到慈宁宫处求救,却连慈宁宫的宫门都进不去。
  顾晓晓终于等来了风玉停,这样说有些不妥当,确切言之,她终于等来了仪鸾司司长。
  风玉停相貌堂堂宽脸微黄颌下有几许胡茬,面目严肃,浑身上下透着青年才俊气息,年纪也有三十出头。听人说他最近膝下又得了一嫡子,单从脸上却看不出他的喜气来。
  他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色飞鱼服,腰间系着鸾带挂着金鱼袋,佩戴着绣春刀,龙行虎步分外威严,身后还跟着穿着蓝色罩甲内里水蓝曳撒戴着头巾的校尉。
  几个校尉同样是正气凛然,往殿中一站,众宫女侍卫纷纷垂手退散。
  他们锋芒毕露气势如刀,一看就是刀口上见过血的,顾晓晓将风玉停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遍,对他隐然有赞许之意。
  查案对仪鸾司来说是家常便饭,九龙玉佩丢失,听起来是桩大案,但做案之人不过宫女太监,总比追拿名震江湖的江洋大盗容易。
  要不是九龙玉佩乃是陛下随身携带之物意义非凡,不然,单单是丢件东西,很快就有平时手脚不干净的刁奴被揪了出来,身为仪鸾司之主风玉停是不会亲自来查案的。
  杀鸡焉用牛刀,仪鸾司几个校尉对头儿带着他们来查案,心中倒有些不平。但他们人微言轻,在皇权面前不值一提。
  风玉停对太后吴宝珠的印象极浅,虽然仪鸾司可以奉命宫中行走。但皇帝年纪还小,太后和太皇太后又风华正茂,后宫之中如花似玉的妙龄宫女那么多,万一惹出风流官司来,那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况且,陈斯年一直将仪鸾司视为眼中钉入中刺,拉拢利诱不成,一心只想除掉他,平时派鹰犬死盯着风玉停,无风还妄图掀起三尺浪来。
  风玉停不屑于和陈斯年为伍,为了防止被他奸计所害,行事自然谨慎。
  人都是爱惜羽毛的,尤其风玉停不止严格律己,同时重视下属的德行修养,不准他们凭着仪鸾司的声势,在外作威作福。
  所以,虽然先前仪鸾司和东厂,多被朝里朝外攻讦,被称为朝廷走狗。在风玉停接手之后,仪鸾司在外的风评要比同样名义上直属陛下,实际上被陈斯年操控的东厂强上许多。
  至少,仪鸾司在风玉停的管理下奉行秉公执法,诏狱内的各种残酷刑具,不是为忠臣贤良准备的。
  尤其东厂都督陈斯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猖狂,还有他任意妄为不择手段铲除异己的行为都让人不齿。在大周朝人人都知,东厂的牢房,是佛祖进去也要脱几层皮的地方,任你铜皮铁骨也要跪地求饶,可见其凶残程度。
  风玉停带人到了坤宁宫之后,将几个战战兢兢鼻涕眼泪糊了一脸的嫌疑人拿下,向太后请了安,正欲离开,那翠围玉绕的尊贵人却开了口。
  “风司长请留步,哀家以为,这九龙玉佩失窃一案,没那么简单。”
  顾晓晓不是信口开河,在旁人看来嫌疑人捉到了,坤宁宫上下也搜查了几遍,九龙玉佩却不见踪影,的确有些蹊跷。
  也只有顾晓晓和小皇帝两人清楚,九龙玉佩失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风玉停微弓着身子,但他身材高大,即使放低了身段,仍能与太后齐平,几米之外,她柔婉的声音如碎玉相撞十分动听。
  但风玉停没心思欣赏她的声音,只将头一低拱手道:“还请太后明示。”
  顾晓晓将下巴微微抬起,扫视之后,稳稳的说:“风司长,可否先让几位退下,哀家担心人多嘴杂,再误了搜寻玉佩之事。”
  太后娘娘的话,引得几个校尉目光微抬,只觉眼前二八佳人金装玉裹好不威仪,惊鸿之姿让人自惭形秽。
  几人急忙将眼神避开,脑海中那抹动人身姿迟迟不散。
  顾晓晓语毕之后,泰然自若等着风玉停的回答。
  “你们几个先下去,听我传召。”
  他果然答应了,顾晓晓心中一喜,看来她对风玉停的判断没错,他是一个谨慎又恪守职责的人。
  只要牵涉到政务,风玉停出于责任心,也会听她一言的。
  仪鸾司的人退下了,坤宁宫伺候的宫女太监,也只得退下。而且有风玉停在,他们压力太大,头都不敢抬,在这里待着也是受罪。
  待人退完之后,顾晓晓收起笑意,二话不说庄重的朝风玉停行了个大礼,头几乎弯到和腰齐平。
  直将风玉停吓了一跳,也不敢伸手去扶,只能远远避开,扑通一声单膝跪地道:“太后万不可如此,折煞微臣也。”
  他这一跪跪的瓷实,面色冷峻,完全不为之所动。
  顾晓晓知道风玉停脾性,也不上前搀扶,长叹一声道:“风司长何必如此,哀家与皇儿,如今朝不保夕。哀家只问一句仪鸾司究竟是保皇,还是独善其身。”
  风玉停微垂着头,脑中转过无数念头,第一反应便是怀疑太后在算计什么,第二反应则是这又是陈斯年的奸计。
  比起吴宝珠,风玉停对吴家了解更多一些,论起来吴家也算世代忠臣,当初永嘉帝时,吴宝珠的祖父曾带头弹劾陈斯年,在朝中也掀起过一阵惊涛骇浪。
  若非当时永嘉帝对陈斯年宠幸非常,恐怕吴家联合朝中忠正之臣已经将他拉下了马。
  所以陈斯年和吴家的矛盾,从近十年前就开始埋下了伏笔,吴家失势吴宝珠进宫,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这其中必然有陈斯年的手笔。
  以陈斯年睚眦必报的性格,吴宝珠虽然是以正宫皇后的身份入宫,但谁也知道,她以后日子绝对好过不到哪儿去。
  只是两三年过去了,吴宝珠从皇后变成了太后,在坤宁宫中无声无息的过着日子,也不曾遭受过暗杀或者过度刁难。
  坤宁宫虽有刁奴,所受不过是一时之气,这跟陈斯年赶尽杀绝的作风十分不符。
  太皇太后和陈斯年有些不清不楚,这种大逆不道让人作呕之事,宫外人可能不清楚,但仪鸾司人常在宫中守卫,还是有几分笃定的。
  有白容波在先,风玉停不得不怀疑吴宝珠也许暗中也和陈斯年有染,只是不如白容波那般密切,这也能解释陈斯年为什么会对吴宝珠手下留情。
  他心中如此计较,面上自然不会显露,只是摆出一副公示公半的样子说:“太后此言差矣,臣领国家俸禄,为陛下办事,自然兢兢业业忠君爱国,不敢有丝毫懈怠。”
  风玉停脊背停止,单膝跪在地上,掷地有声的说。
  他越是这样,顾晓晓反而越满意,风玉停心中担忧不过是怕这一切是陈斯年的诡计而已。
  顾晓晓为了取得风玉停信任,主动抛出了一个劲爆的消息:“哀家知道风司长忠心为国,对哀家的话尚存怀疑。那么,哀家不妨告诉风司长一件事,陈斯年是一个假阉人,他和太皇太后白容波生了一个女儿,送到了北静郡王府!”
  这几乎就是晴天霹雳了,风玉停猛然抬头,一双锐利的眼睛锁定住顾晓晓,当即问到:“微臣如何知道,太后所言为实,人人都知陈斯年入宫多年,当初深受永嘉帝宠信,且他阴柔秀丽长年无须,如何可知他是男儿身。”
  他眼神灼灼,语速迅疾,毫不避讳的看着顾晓晓。
  顾晓晓见他对此事上了心,微微一笑:“哀家乃女流之辈,若无十全把握,如何敢在风司长面前多言。当初太皇太后借出宫为永嘉帝祈福,实则是为了生下两人孽种。是非曲折,风司长到北静郡王府一查便知,他们做的再隐秘,总要留下些蛛丝马迹。”
  风玉停眉头拧出了一个川字,若陈斯年是一个假阉人,那他所犯之罪,不仅是yin乱后宫,还有混淆皇室血脉之罪。
  但是太后的话真的可信么,如果可信,她为何要突然与他说这些?若是吴宝珠和白容波两人争风吃醋,拿他当枪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