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旺财原本想说要去的,可是一想到,还要给关红打电话,就红着脸坐下了,一言不发地扒拉着饭食。
  阿福一看,姐姐和弟弟这回都不跟着,那就是完完全全是她跟林铮的旅行了,嘴角都不自觉上扬起来,露出了嘴角的小小微笑。
  赵春芳看着几个各怀心思的孩子们,心里头也是无限感慨,这孩子们啊,终究是长大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迟到一小时,跪搓衣板谢罪

    
第84章 
  顺子眼瞅着自己妹妹中考完跟着六子开着车就往海边儿去; 顺子这心里头都快要闹腾死了。
  这是欺负他呢,还是欺负他呢,还是欺负他呢啊?
  不成; 这阿宝娘家又不是没人; 咋就能任由六子送他妹子去海边儿呢。
  顺子也死皮赖脸地跟上去了,哪怕那车里头坐的都是阿宝的同学也不成; 自己硬是要跟着去的。
  旺财在家里眼看着两个姐姐们都走了; 自己就只能悻悻地帮着大妈去干活儿了。
  赵春芳和王淑芬啥干得都好; 就是算账一天到晚算不清楚。
  偏巧旺财在这方面脑袋瓜儿还算是灵敏; 帮着她们俩把账本上的账给理了理; 但是吧,这不理不知道; 一理简直是吓了一大跳。
  赵春芳和王淑芬两个人简直就是一直在做糊涂账。
  什么买进面粉和卖出多少碗面,都记不清楚,更不用说为啥这碗面贵了几块; 那碗又少了几块。
  来店里包间儿的客人永远是看脸熟,也不管是不是常来的,就给人家熟人价钱了; 不拿数据说话可算是做买卖人的大忌。
  旺财花了两天时间把之前的账给清理好; 把错漏的地方标注出来; 给他大妈讲了半天。
  赵春芳一个人听得是云里又雾里的。
  旺财只能摇摇头,自己动手把菜单和定价表重新制定了一下,又拟出来了会员制度,累计消费制度; 条条框框清晰明了。
  哪怕是赵春芳和王淑芬不能一下子弄明白,研究研究也就点头说好了。
  旺财把账本的内容制成了一个精良的表格,这样不是就难不倒大妈二妈了?
  赵春芳还是惊讶了够呛啊,她一直以为,旺财就是个小萝卜头,跟在宝福的后屁股滴溜溜转的,没想到竟然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旺财啊,你最近准备干点儿啥去?你俩姐姐可都是不在的,你想去哪儿说,我回头让你顺子哥送你去啊。”
  旺财倒是真没啥地方想走的,可天天待在家里头也无聊,他想起来铁蛋哥不是还在四川研究调研呢吗,要不然就去找铁蛋哥玩一圈儿。
  “大妈,不然你送我去找我铁蛋哥吧。”
  赵春芳一提到铁蛋就心里头窝火、这混小子,一去那些个犄角旮旯就是一两年,还一点儿回来的意思都没有。
  原本一年就调研结束了,非要托在那边儿当什么基层干部,又是一年多。
  赵春芳一提到当年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大儿子,就忍不住嘴里喷火。
  “你铁蛋哥的同学们,都去了什么研究所,过上你三叔的日子了,就他,居然待在四川去当了什么领导干部,真是不让我省心,一点儿都不让我省心。”
  不省心归不省心,还是没有耽误旺财前往四川去探亲。
  没出一个礼拜,旺财就拿到了火车票。
  可是到底是谁陪着旺财过去呢?
  王淑芬鼓动大嫂,说让她去,再不听话,咋说也是大房的长子啊,咋说也是个名校毕业的,怎么能因为不顺心了,就冷落了呢?
  赵春芳也在进行自己内心强烈的思想斗争。
  铁蛋去年的春节就没能回家,算起来也有一年多没见了,说不想孩子,这赵春芳可就真的有点儿昧着良心了。
  王淑芬现在已然不是当年那个啥都干不成的农家妇女了,哪怕是大嫂走了十天半月,自己也是有不小的把握可以处理好手里的这些活儿。
  结果最后,旺财又变成了赵春芳和铁蛋哥之间的大灯泡了。
  再说说去到美国的阿福。
  国外的环境真的就好像一记重锤,硬生生砸在了阿福的脑袋上,她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街道,没见过那么多高科技的东西,也没见过那么便利的生活。
  哪怕在北京的这几年,她也觉得没有国外的坏境舒坦。
  她深深地被国外的环境吸引了,不过只是身处到了国外,才意识到自己学的英文还都是课本上的知识,比起林铮这个实战派的口语,还是差得太远太远了。
  她觉得自己还是要好好儿搞实战化学习啊。
  林铮的母亲带着两个小家伙儿把迪士尼乐园、好莱坞影城挨个儿走了一圈儿,又带着他们俩走了一圈儿美国的常春藤大学。
  目的很明显,是希望他们能早点儿出国留学,为了这么美好的学校好好儿地努力。
  阿福当然是不辜负林妈妈的期望,把这样一个心思牢牢地印在了心里头。
  “林铮,高考完,是不是就能考托福,然后申请出国了?”
  林铮原本是坚决拒绝出国留学的,他的外祖父是清华大学的国学大家,他受外祖的影响,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能够打动他,所以并不想要出国去读书。
  可是他更加不想大学最美好的时光跟阿福分开,看着阿福殷切的目光,他点了点头,“你想出国吗?想读什么?”
  “英国文学吧,或者读哲学。”
  林铮抿嘴笑了笑,“那你要好好儿努力了,只是我不太想在美国读书。”
  阿福长大了嘴巴看着林铮,发出了一声遗憾的“啊”。
  “这儿这么好,你为什么不想来啊?”
  其实没什么别的原因,林铮少年时代在美国长大,看管了这儿的一切,在他看来没有新鲜感,只有熟悉和适应。
  阿福就不同了,这是她第一次坐着飞机穿过大洋,来到这个异域国度。
  期间她是充满未知满满的好奇感的,当然这儿的大学就对她更加有吸引力了。
  “我更喜欢古典文学,喜欢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可能就不适合来这儿了,可是如果你想来,我还是支持你的。”
  阿福的眉毛皱了起来,“可是如果那样,我们的大学就要分开了,不能一起上下学,不能一起写作业,也不能一起讨论问题,甚至我们之间还会有可怕的时差。”
  有时差就意味着,两个人不失看着同一场日出,也不是看着同一片落日。
  不仅是见不到面,就连打个电话都要受时间限制了,总归是有一方人要在熬夜的。
  “你为啥支持我啊,你不希望跟我在一起吗?”
  林铮摸了摸阿福的头发。
  这几年阿福的个子长高了,有了一米六三的身高,可是在一米七八的林铮面前,还是矮小的。
  林铮的个子还在不停地向上蹿,大有突破一米八的架势,他只要伸伸手就能轻而易举地摸到阿福的头顶,揉搓她的头发。
  她的头发像海带一样柔滑,摸了两下,林铮竟然还舍不得撒手了。
  “小傻瓜,我们就算是分开上大学,也没关系啊,大学不会毕业吗?”
  阿福觉得这话听起来,心里头暖暖的,可是怎么说呢,就是感觉甜丝丝里还有一点点涩。
  要是她们俩能一直一块儿上学该有多好啊,像林铮这么好的男孩子,真的是很难说,以后上大学会不会有其他的女孩子凑过来。
  但是阿福知道,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不准妥协。
  哪怕自己再舍不得林铮,也不能因为他,就放弃自己对于最后求学问题上的追求。
  想出国就是想出国,是绝对都不能更改的。
  她也知道林铮也是想留在北京,也是不能改变的。
  他们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要什么的人。
  阿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重重地叹了出去,“没关系,我们各自努力。”
  阿福:也就四年嘛,很快就过去了。
  林铮:我们还有三年高中呢,急什么急?
  最可怜的其实就是林妈妈了,原本想着带着两个孩子一块儿来一趟常春藤高校,想让阿福对学校感兴趣,进而带着自己的宝贝儿子也对这儿产生兴趣,俩个小孩儿就能到时候一起来美国读书了。
  林妈妈原本就是十分喜欢小阿福的,聪明伶俐,又可爱俏皮。
  小时候还没长开那会儿,就像是一个□□团子,白白嫩嫩的,笑起来圆鼓鼓的脸蛋儿上有一个深深的小酒窝。
  后来到了现在,阿福长开了,就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只不过还是跟以前一样的白,原本的圆圆脸还没有完全褪去,笑起来,还是一个梨涡明显在那儿。
  林妈妈多大岁数了,难道还能看不出来这俩孩子存在的小猫腻?
  她不过是闭着眼睛点头同意了这俩孩子的事儿而已。
  青梅竹马,多么难得啊,最难得的是两家人相处起来还是和谐愉悦,没有减分,全是加分项目。
  但是可惜了啊,这林妈妈的如意算盘在这俩小东西上啊算是白打了啊。
  田秀平:未来亲家啊,还是快带着孩子回来吧,要不以后真的俩孩子异地了,都是你的错的。

    
第85章 
  铁蛋远在四川并没有破罐子破摔; 铁了心要在那边儿不回来。
  只不过是一年多的工作下来,他觉得还是可以去帮助当地的工程建设做更多的工作,这才下定了决心留下来。
  留在当地农村建设的一年里; 铁蛋没少干实事儿; 除了继续完成水利的修整工作,还带着当地人进行了田地建设和公路建设; 帮助这个在大山里的山村通了公路; 拉了电灯; 接通了电话。
  虽说是上头已经明文发下来的建设经费; 但总归是铁蛋认认真真地一点儿也没浪费; 每一分每一毛都花在了刀刃儿上头。
  市领导和工作小组的领导忙不迭帮着上报,本来是打算调他去另外一个大省市里组织工作; 可谁知道铁蛋执意说要等这个村儿里的问题解决了再走。
  来火车站接赵春芳和旺财的秘书,把燕安村支书的事儿,当成了称颂的事迹在讲; 可是赵春芳听着就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忒可怜了。
  干了啥事儿她不晓得,反正就是原来那个村儿里不通公路,没有电。
  那当初是坐着驴车进的村儿里头?
  旺财也有点儿傻眼。他以前认为铁蛋哥做的是跟三叔一样的工作; 风风光光地坐在办公室里头; 也不愁外头风吹日晒。
  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铁蛋的小日子可没有那么舒坦。
  没法子,铁蛋本来就是个基层干部啊,是一线的指挥员,可不是中央的研究员。
  一路上; 田秀平想象过无数种铁蛋工作时的辛苦场景,比如说在油灯底下看书啊,比如说外头下大雨,住的小房子里头下小雨啊。
  一想到她宝贝的大儿子过着比二十几年前的大罗村儿那会儿还要糟心的日子,她就忍不住要哭出声儿来。
  可真当她见了穿着雨靴,挽着裤腿儿,站在小河道边儿指挥工作的大儿子,望着他眼角眉梢上带着的认真模样儿,她还真就觉得,好像自己担心得有点儿过了,人家自己好像不太觉得苦觉得累啊。
  铁蛋在河里头,瞧见了自己妈和堂弟来了,赶忙从那边儿快步跑过来。
  “妈你来了啊,小吴快带我妈回住的那边儿去,我还有活儿没干完。”
  赵春芳:啥?你妈我来了,你就在这儿忙活这个?
  “你要干啥啊,大领导?你忙着摸鱼呢?”
  听了赵春芳的话,周边的人都笑了起来,铁蛋也嘿嘿嘿地笑了。
  这会儿近距离观察,赵春芳才发现,铁蛋好像明显比以前黑了,还比以前爱说了两句,这要是搁在以前,早就冷脸走人不说话了,现在倒是还能开玩笑了啊。
  赵春芳真是长见识啊。
  说归说,她还是不能耽误儿子的工作。
  带着旺财,俩人老老实实跟着小吴秘书一起回到了铁蛋住的地方。
  原本看着铁蛋红光满面地在河里头忙活,她还觉得过得不错不错的,可是一到了村儿里,铁蛋的宿舍,就觉得,怎么还是那么差强人意。
  这房子顶还是茅草搭的,怎么看着都觉得尴尬,这要是回头刮风下雨,还不让这大风把房盖儿给掀了?
  “大妈,我哥这儿真好看!多原生态啊。”
  赵春芳看着一脸兴致勃勃的旺财,心里不由得感慨,这些个孩子啊,还是吃苦吃得少了啊。
  简陋归简陋,铁蛋屋里的东西都是一应俱全的。
  而且被子、衣服都是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那儿,让人觉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点儿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
  就是这被子用手一摸,湿漉漉的。
  小吴秘书赶紧解释啊,“四川的天气就是湿漉漉的,总是潮湿不干,太阳出来的也少,所以当地人吃辣就比较多啊,我们村支书还担心你们一会儿吃不惯这儿的饭菜。”
  旺财一般吃辣的比较少,也不是不能吃,就是他没觉得辣有多好吃。
  “不怕啊,不好吃还有我大妈,我大妈是开饭店的。”
  小吴秘书只好呵呵陪笑。
  果不其然啊,这饭菜一端上来,就是让大家瞠目结舌的。
  可是很莫名其妙,旺财吃着吃着就被辣出了眼泪,但是还是爱不释手,放不下筷子。
  “旺财,好吃吧?这是我央求当地老乡帮我做的,地地道道的四川口味儿,辣得鼻涕眼泪一把流。”
  旺财辣得顾不上说话,一边儿咝咝地抽气,一边儿猛地给铁蛋哥点头。
  一开始赵春芳还瞧不上那辣哄哄的东西,可是一旦吃到了嘴里就再也停不下嘴了,硬生生吞下去一大碗米饭。
  好吃又下饭,赵春芳想着,这要是学会了回去在饭馆里做一做,那生意也保准儿是越来愈好的。
  “你是打算啥时候回京里去?”
  “妈,我可能年底被调到湖北去,还回不了北京。”
  赵春芳听着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儿,还是要盯在一线,没准儿回头去了湖北又去了什么贫困乡县,那还不是日子过得更难一些?
  “你这不是过得难吗?干啥不回北京啊,我都瞧见你那些个大学同学,有的去了研究所,有的留校当了老师了,现在讲师都快成副教授了都。”
  “妈,人各有志,我喜欢从基层干起。”
  旺财:哥,你是真英雄!
  赵春芳知道铁蛋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也没法儿勉强他做啥,再说下去,也就是闹不愉快。
  好不容易娘儿俩见上一面,赵春芳也不再多嘴,带着旺财在这儿好好儿玩儿了两天,她也天天跟着周边的老乡学了学怎么做川菜,临走还买了十斤辣椒回去。
  周末的时候,铁蛋带着一块儿去看了熊猫,可把旺财给乐坏了。
  大概在这儿住了十几天,赵春芳才返程。
  当然,这一趟除了看自己的大儿子,也算是没白来了,毕竟俩人欢脱地玩儿了一趟,还学会了好几种川菜。
  最重要的是她拿回去了十斤辣椒,还留下了当地卖辣椒的电话,准备着以后再往北京进货呢。
  原本电话里的王淑芬劝她,要不就在铁蛋那儿多呆一段时间,反正自己忙的过来,也不急。
  可是赵春芳也不好意扔下二弟妹一个人,也不好意思自己个儿休息太久,就赶紧坐着火车回去了。
  旺财一个人留在了四川,继续和四川的大自然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前去车站接大嫂的燕建学在车站见着赵春芳一个人,还极其惊讶,以为旺财在路上让人给拐走了。
  这一个乌龙可是把赵春芳笑弯了腰啊,“真是笑死了,谁偷旺财啊,一个大男孩儿,又不好看又不聪明的。”笑了半天以后才反应过来,“你说的也对啊,这要是跟顺子比肯定是偷旺财了。”
  燕建学:……
  自打赵春芳回了北京,就一直劝劝王淑芬,要不要也坐火车去一趟广州看看柱子。
  柱子跟着徐裁缝一家子去了广州以后,就第一年回家过了春节,剩下两年都没回来过年,有一回夏天回了大罗村儿说是想见见妈,可王淑芬愣是挺着不想见,不回去。
  赵春芳有点儿搞不懂,这到底是为个啥?
  打小儿柱子就是粘着妈离不开的那种孩子,现在王淑芬确实连见都不见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你不想柱子?他可是从小儿粘着你长大的啊,从来都没离开过你的都。”
  王淑芬道,“想啊,我咋不想,刚走那阵子我做梦都想,要不然也不会说天天把心思堆在我们家富贵儿身上,把富贵儿天天吓得都不知道往哪儿跑了。”
  “那就怪了,你想咋不去看啊,人家都主动回来了你也不去。”
  刚走的时候想得很,想得都心里痒痒,几乎是一天一个电话给徐裁缝店里挂,后来人家徐裁缝生气了,说要是真舍不得走远了,就把柱子给她送回去,不劳烦她。
  这话王淑芬听得懂啊,这不就是生气了不乐意了,她可不想耽误儿子的前程。
  “我呀,就是太黏着我儿子了,搞得他性子跟个大姑娘一样,扭扭捏捏的,离不开我,这样不好,得改改。”
  赵春芳真是不大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承认这话师从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