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子也在田秀平的要求下强制休息了一天,拖着自己的好朋友六子一块儿来家里蹭喜气。
  赵志文的老爸依旧是没能放弃自己的研究事业; 还是没出了自己那个小院子; 不过倒是送了燕金梅一幅字画儿; 聊表心意。
  林铮自然是要来凑热闹; 阿福缠着他不少功夫,说是一定要他来,他不仅来了,还把自己的妈妈也给带来了。
  招呼这些人的活儿,顺理成章落在了胡娴的身上,没法子,谁叫她厨房里帮不上忙?
  一些赵春芳面摊儿的老主顾们; 也都纷纷来院子里坐坐,凑凑热闹,顺便再吃上点儿麻花儿、麻团儿、还有虾片儿和套环儿。
  这一吃不要紧,越吃越带劲儿啊。
  “哎哟哟,这个好吃啊。赵大娘啊,你这玩意儿卖不卖啊,我想买点儿给我们家小孙子吃哟。”
  “卖啥呀,这是我妹子大喜日子,不要钱,给你那张纸,你包一点儿回去吧,趁着还热乎啊!”
  赵春芳的炸货儿又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她自己心里头也是喜滋滋的。
  自打她和王淑芬开始卖卤味儿,每天赚的钱就是比以往只卖面条儿的时候多出去一倍,现在炸货儿又有这么些人喜欢,以后可有的忙咯。
  王淑芬也跟着她一块儿笑呵呵的,越干活儿越起劲儿。
  顺子为了忙活服装店赚钱,好长时间没回家,也没见着自己亲妈。
  今儿一看,他妈的面摊儿生意简直是如日中天啊,越干还越红火了。
  家里头买菜买肉的钱都成了赵春风拿了,起初燕建学会给大嫂包上一个信封装好一个月家里头买菜的开销,现如今,大嫂可是用不着,自己买肉买面摆摊儿用的同时,还不就是顺便把家里头要的给买了?
  “妈啊,你那个小摊儿现在是真火啊,我看见这街头巷尾,就没几户人家不认识你的啊。”
  赵春芳听见自己儿子夸自己,心里头甭提多美了,就连炒菜的时候都是哼着歌儿的。
  顺子斜靠在厨房门边儿上,看着他亲妈用大锅铲在锅里来回翻动,心里头滋味儿也是有点儿感动。
  她妈原本也存了点儿钱,要不是当初给他,让他去香港赚钱,没准儿他妈现在就能找个更大的地儿去开个面馆儿了。
  “妈啊,你放心啊,明天开春儿,我铁定让你盘个房子开个店,到时候咱们就一家分店一家分店的往起来办,你说好不好?”
  赵春芳想着,要是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店铺卖面,她自己个儿就心满意足了,还求啥分店不分店的?更何况现在就是她跟王淑芬俩人,哪儿来的什么精力还去顾一个分店?
  “啥分店啊,我跟你二婶俩人一个小摊子都忙活不过来好不好。”
  “妈,这你就不知道了,先前订咱们家走地鸡的那个广州老板你还记得不?他们家的鸡肉饭已经开了连锁店了,从南到北的连锁啊,妈,这还能不给你啥想法?”
  赵春芳停下了手里的铲子,“我应该有啥想法啊?”
  顺子闭了一会儿眼睛,他觉得和他妈沟通起来,带不动啊。
  “妈,咱们的面将来也可以那么卖,找人加盟,给人家提供菜谱提供原料,还收加盟费,坐着赚钱就成了,你不用去店铺里。”
  赵春芳也没听明白,啥就叫坐着赚钱?这赚钱还不用出门儿了?这不是开玩笑嘛?
  “我不用去店铺,谁吊汤啊,谁炸麻花儿啊。”
  “你可以把你的方法给他们啊,然后大家做出来的,就都是你的味道了啊,在哪个店都能吃到你的味道,对不对?”
  把自己的做法告诉别人?赵春芳皱了皱眉,“那不是学会了我的东西,以后跟我对着干怎么办?”
  这一点,顺子老早前也就想到了。
  人家别的连锁店都是先注册个啥商标的,要不就是啥专利的,就是别人会了你的做法,也带不走你的牌子啊。
  反正这一段对话下来啊,赵春芳是没太听明白,听了一半儿就不想听了,干脆低头炒菜。
  顺子还是极有耐心的给她说完。
  “反正就是要给我开店呗,倒时候我啥都不懂,就靠你了啊。”
  顺子擦了擦这一脑门儿的汗,得,跟他奶一样的,他可是得伺候好了。
  几个月卖衣服下来,他很快就回了本儿。
  毕竟摊位是自己家的,衣服的货源都是老朋友,价格好,款式新,质量也不错。
  摊位的地界儿不能再好了,每天客人们是络绎不绝,人来人往,都用不着招呼人进来看看,直接坐在那儿收钱聊天就成。
  顺子一是感激自己当初买下了这么个铺子,而是觉得这样一个铺子,要是以后留着卖鸡蛋可是白瞎了,不如以后就留着卖衣服。
  这么一看,不论顺子以后忙活啥,这铺子都不能断了,要是自己以后忙了,就干脆雇个人来卖。
  六子见顺子从厨房退出来,回到了院子里,就捧着一大碗虾片儿凑过去。
  “顺子顺子,你那个妹妹呢?”
  顺子翻了一个大白眼儿给他,“你惦记我妹干啥?我妹才15,你想什么呢?”
  六子吧唧吧唧地吃着虾片儿,半点儿心虚都没有地瞧着顺子,“谁想什么了,我看是你妹妹,我才拿着当我妹妹一样啊。”
  顺子:鬼才信你。
  阿宝在里屋刚眯醒了一觉,看着厨房里的饭还都没做好,可是她那个大胃已经先咕噜咕噜罢工说饿了,只好来到院子里去找找麻花儿吃上一节儿。
  “阿宝,福呢,你俩没在一块儿啊?”
  顺子忘了六子说自己哪个妹妹了,还以为是想找家里头最乖巧伶俐又聪明可爱的小阿福呢。
  六子:兄弟啊,各花入各眼啊,我找的是你那个能吃的妹妹啊。
  阿宝拿着一半儿的麻花儿朝着顺子哥走过去,“阿福吗?她刚才没跟我一块儿睡觉的。”
  她刚才一个人犯瞌睡,就自己进屋里去睡去了,直到醒过来,也没瞧见阿福跑过来找她。
  提起来这个阿宝就不开心,自打了有了林铮,阿福根本不粘着她了。
  旺财:宝姐,当初你有了二班的新朋友的时候啊,你也不理人的哦。
  “那阿福去哪儿了,你知道不?”
  阿宝咬了一大口手里的麻花儿,嘴角上都沾上了油,“啊,这还用说?肯定跟林铮玩儿去了啊。”
  顺子看着六子无奈地摊开手,意思是,兄弟我无能为力啊。
  六子狡黠一笑,“你也放心那个半大小子天天跟你妹在一块儿啊,居然防着我,不防着那个小子,还不去盯着!”
  顺子这会儿,听说自己妹子有危险,也不敢多做反应,赶快去看看情况确认一下局势才重要,没准儿阿福真被人勾搭了呢?
  顺子抬脚就走了,阿宝站在那儿拿着咬了好几口的麻花儿,手上嘴边都是油。
  她看了看六子转身就准备走了,六子倒是看着阿宝一笑,“小吃货啊,你吃这么多,一会儿还有那些个好吃的,你还吃不吃了?”
  本来六子在阿宝那儿就没留下啥好印象,现在居然还冒冒失失地叫她“小吃货”,阿宝不能忍啊。
  “你说谁小吃货呢你?”
  她不是小吃货,是大胃王。
  这么两口麻花儿,还不够阿宝塞牙缝儿呢。
  “谁吃着正香我说谁啊。”
  阿宝猛地踩了一下六子的脚,六子一时间没有预料到,猛然从脚下传来的疼痛让他弯下腰,叫了一嗓子疼。
  阿宝眼疾手快地把手里剩下的麻花塞进了六子的嘴里。
  “喏,你吃得正香啊,那你就是小吃货了,以后我就这么叫你了,小吃货哥哥。”
  阿宝看着被塞进六子嘴里的那一大截麻花儿有点儿心疼,毕竟自己还没吃够,她就没理会六子转身去拿麻花儿了。
  她一点儿也不怕自己吃饱了,就吃不到那些个好吃的了,毕竟自己是个大胃王啊。
  六子揉着自己的脚背,看着阿宝的背影,嘴里头还叼着阿福塞给他的半截麻花儿,傻呵呵地笑了。
  他把麻花拿在手里,咬了一口,赵大娘做得还真挺香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是的,麻花儿cp上线了,阿宝迎来了自己的官配,虽然年龄差距有点儿大,大概15和23的差距吧。

    
第78章 
  燕金梅算是把日子熬出了头儿; 她自己也是半点儿都不敢松懈的; 该学习就学习; 该看书就看书; 现在没了考试的压力; 也开始一天三次地给她公公做饭了。
  赵志文更是一本正经上课; 下了课就回家给他爸的研究打下手,老人家看不清楚了; 他就一个字一个字读; 老人家字迹写得潦草,他就负责誊抄。
  一家子倒是也恢复了和谐。
  到了年根儿底下,更是传出来燕金梅怀孕的消息。
  三十多了,终于怀上了第一胎; 这无论是在老赵家还是在老燕家,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儿啊。
  先前; 燕金梅本来是看透了; 觉得有没有孩子都是一个模样儿; 没有就按照没有的活儿发过日子算了。
  这事儿倒是巧; 她看开了,不想要孩子了,自己踏踏实实地搞学习,到头来倒是也考上了,还怀了孩子。
  赵老先生也是兴奋,终于要当爷爷了啊,原来他还以为这辈子见不着小孙子了呢。
  他这一兴奋不要紧; 大笔一挥就是一首诗,然后就登上了当时著名的《诗刊》杂志。
  老先生不像以前一样,对自己的病情放任自流了,开始没事儿就找找药吃吃,说是好歹这病要拖到见自己孙子吧。
  这对于赵志文和燕金梅两口子来说也是无比高兴的。
  田秀平原本准备动身带着三小只和燕金梅回家过年的,这样一个消息传出来,燕金梅说啥也不能去挤火车啊。
  这下,年底回不回家过年,又成了一个大问题了。
  老燕头儿听说金梅怀孕,说啥也不准老婆子带金梅回村儿里了,本来他倒是想着去看看金梅,可毕竟是刚从北京回来没多久,再去一趟,他自己还舍不得。
  得了,你带着其他人回来吧。
  燕建学一家三口带上赵春芳、王淑芬、顺子还有三小只,全都一口气儿跟着田秀平回家去了。
  为了避开回家拥挤的火车,田秀平特意买了贵的车票,这年头儿啊,花点儿钱能少遭点罪,她还是舍得的。
  这是胡娴头一回带着磊磊回婆家里去,磊磊看着路上的啥玩意儿都觉得新鲜得很,呜里哇啦啦一路上嘴巴都不停歇的。
  燕建学则是大包小裹拿了一大推北京的特产吃食,准备到时候回了村儿里,分给乡亲们,大家一块儿尝尝鲜。
  像三小只,也是两年没回家了,心里头很是想念家里的大院子,过年时青苍山漫山遍野的白雪,想念那股子贼冷的空气。
  刚一下火车,站在那儿,使劲儿地吸一口,仿佛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也就是这会儿,她们才感受到啥叫乡愁。
  回了家最开心就是顺子了,看着家里头自己一手操办起来的工厂,他就觉得幸福感十足啊。
  这半年下来,他能从服装厂进了几十次货,全部都能卖空,手里头也攒下了不少的钱,他已经想好了,过完年就把手里的摊子交给雇好的人去卖货,自己去广州在倒腾一批电视机回来卖。
  阿福一年半没回来,也是想家里的,可是回到家里开心的同时,她还想林铮。
  本来俩人约好了,今年过年一起去看花灯的啊,结果阿福居然今年回了大罗村儿了,俩人再一次跟花灯之约失之交臂。
  大罗村儿的人听说老燕家在北京的一帮子人回来过年了,都很兴奋。
  老燕家啊,那可是出能耐人的一家子啊,上到田秀平下到阿福阿宝旺财,都是能耐人,单拿出哪一个,都够别人家显摆半年的了。
  所以说,当你只是一般优秀的时候,别人会嫉妒你,可当你特别优秀的时候,大家只会崇拜你了。
  好些个村民都等在村口儿,看着老燕家一家子回来,凑热闹。
  这阵仗,倒是把胡娴怀里的磊磊吓哭了。
  你想啊,一百来号的庄稼汉子庄稼婆娘,呜呜泱泱站在村口儿,紧紧地盯着你往前走,你不害怕?
  “哎哟,燕家大娘回来了啊!你们都回来了啊!”
  村儿里的领导干部看见了,也是热络地打招呼,主动上前去,准备跟田秀平握握手。
  老燕家的鸡蛋加工厂,给村儿里带来了多少的福利啊?那可不是谁家能比的。
  田秀平跟人家村支书握了握手,又跟着村儿里的副书记隔壁老王头儿握了握手。
  老王头儿转年就退休了,田秀平看他脑筋还灵敏,就找了他给老燕家的鸡蛋厂里管管人事,还额外给人家开一份儿工资,算是感谢当年,人家老王头儿给自己家批了那块盖工厂地的恩情。
  “乡亲们这么大阵仗啊,我们就是一家子回来过个年啊。”
  乡亲们都开始七嘴八舌夸起老燕家的人来。
  “哪有哪有啊,你看看这老三啊,多俊俏啊,还找了这么漂亮的媳妇儿,哎哟,都是部队搞研究的吧,你看看这脑袋瓜儿,这孩子以后肯定也是个科学家。”
  “就是就是,看看他们家顺子,小时候皮猴子一个,现在赚了大钱咯。”
  ……
  阿宝阿福还有旺财三个人面面相觑:这说的都是我们家?
  好不容易回了村儿里,也不能一直杵在村口儿不动弹。
  田秀平只好带领一家子谢谢各位乡亲,然后好不容易开辟一条陆出来,赶紧一家子人王辉家里跑。
  老燕头儿原本是想去村口儿接人了,可是看到了村支书带着那么老些人在那儿,就怕人多走散了,没过去,反倒是带着三个儿子在家门口等着。
  估摸着等了能有好一会儿,等到莱旺和莱财都不耐烦了,才瞧见田秀平她们浩浩荡荡地回来。
  “哎哟,老头子啊,你是不知道啊,吓死个人哟。”
  老燕头儿看着还在胡娴怀里哭闹的磊磊,就想到一定是村支书他们在村口儿的阵仗太吓唬人了。
  “我就说,他们折腾啥啊,这不是耽误人回家吗?大过年的谁家做那么远的火车容易啊?来我瞧瞧,是不是磊磊吓坏了。”
  老燕头儿本想伸手接过磊磊抱在怀里,可谁想到磊磊受了惊,就是赖在胡娴的怀里不出来。
  闹得老燕头儿和胡娴也没法子。
  跟在燕建文身边儿的莱旺和莱财看见了小磊磊,就开心地凑上去,东瞧瞧,西摸摸,“这就是我的小堂弟吗?可以一起玩儿吗?堂弟你别哭啦。”
  有了莱旺这个好看的小姐姐,在那儿耐心地小声哄着,磊磊才渐渐地止住了哭声。
  一家子人回来了,到齐了,可是怎么住又成了问题了。
  孩子们都大了,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跟着爹妈住在一块儿了,而且男孩子女孩子也该要分开住了。
  最后多方面衡量下,就是阿宝、阿福、赵春芳、王淑芬、小莱旺睡在原来燕金梅那屋里,老大老二老五睡在老大的屋里,顺子还有富贵儿、莱财睡在老二家的屋里头,老三一家三口就住到了老五那屋里去了。
  老燕头儿:老婆子啊,家里不够大了,咱们家应该房子了。
  田秀平:顺子,你爷叫你,你听见了没啊?
  属实啊,这要是家里头下回,燕金梅和燕金桂都回来了,那可不是铁定住不下了的。
  而且房子年久失修啊,肯定啥玩意儿都开始老化了,现在一水儿地都流行厂子里那种砖瓦房啊。
  顺子觉得还是要给家里头盖上整齐的砖瓦房才够住。
  顺子:得,我得努力赚钱了。
  田秀平回了家里头,觉得房子里头的东西,真是看啥啥都旧,还真是北京住惯了,啥玩意儿都容易看不进眼儿。
  果然是家里长时间没有女人的原因啊。
  这会儿,田秀平倒是想起来了那个跟燕建文相好的关红来。
  她半年前走的时候不就是俩人相好上了,咋这么久了还没听说又结婚的好消息?是不是她高估了她,们家老五了啊。
  果不其然,燕建文和关红还保持着相好的关系,就是还没走到结婚那步。
  仔细一问燕建国才知道,那关红帮着把厂子里收拾得极为妥帖,啥事儿都办好了,也不用别人操心。
  田秀平:天呐,这么好的儿媳妇儿,你不赶紧结婚娶回来,要等着干啥啊!
  田秀平真觉得自己啊,就是操碎了心哟。
  燕建文没别的,就是觉得自己带着仨孩子拖累了人家,人家毕竟还年轻啊。
  原本家里头老燕头儿带着俩哥哥,谁能帮他出这个面儿去解决这个问题啊?
  得,田秀平还得自己来。
  刚回家的第二天,田秀平就收拾出来了一些北京特产还有从自家厂子里拿的好鸡肉,带上了赵春芳,往关红家里去了。
  关键时候啊,大媳妇儿靠谱。

    
第79章 
  燕建文是个闷嘴葫芦没关系; 家里的老妈给力就成了。
  经过田秀平的一番说和; 关红家里头乐呵呵地就点头了婚事。
  别看现在是新社会; 讲究啥自由恋爱的; 在农村还是讲说老一套的传统; 比方说什么; 父母先点头才能嫁的。
  关红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