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秀平手里还揣着燕建学这些年寄给自己的钱,总数呢其实也有个一万多。
  起初燕建学的工资还是低的,等到他进了研究所当上正式的助手研究员,每个月就将近拿上一百块了。
  他们的工资是按照职称评级的,越往后,这个工资越高。
  十几年下来,田秀平手里就攒出了一万多来,还包括了期间农村信用社里给的利息钱。
  比较于西城的房子来算,燕建学工作附近的房子就便宜多了,精巧的小院子都用不上一万块。
  胡娴看上了一个精致的小三进三出的院子,中间的院落没有田秀平看上的那个大,但是三进房子,房间多,能睡下不少人。
  “妈,我觉得这房子以后就算是咱们老家的大哥二哥五弟家一块儿过来过年,也能将就着住下去,您觉得呢?”
  田秀平看着胡娴,心里美滋滋啊,这么懂事儿听话的儿媳妇儿,真是好啊。
  结果一问价钱,这房子要七千块钱。
  二话不说,田秀平就掏钱买下来了。
  燕建学:我妈有钱啊!
  田秀平手里大部分的积蓄其实已经花的差不多了,燕建学那份儿倒是还剩下得多一些。
  她就想顺手给燕建学把这点儿钱再给花了,想着以后城里人多了,坏境啊空气啊,肯定是没有郊区的好,就把钱塞给了燕建学,让他自己在北京郊区买个大院子,放假过年或者周末过去住去。
  燕建学觉得,自己辛苦工作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让爸妈过得好点儿,结果爸妈把钱都留给了自己,寄回去的钱,老两口儿一分没花,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儿。
  “妈,你别都给我了,好歹这么多年,工资都是我寄回去,给你和我爸的。”
  田秀平一脸认真地看着老三,心里头说没感动都是骗人的,“我知道,可是我和你爸有钱啊,我们有钱的。”
  燕建学心碎。
  “妈,等明儿,一大早,我带你去燕郊看院子,买一间,落在你和我爸那儿,以后你俩就来北京养老!种地不能种一辈子吧,那卖鸡蛋也不能吧?”
  “你爱买买吧,我住不住再说,反正顺子说了北京以后是福地,买了不吃亏。”
  顺子:奶,我稀罕你!
  田秀平来了一趟北京,名下多了两套房子,一个是燕郊的大院子,一个是西城的小院子,反正阿宝、阿福和旺财的户口是跟着奶的落下来了。
  田秀平十分心满意足。
  学校也是胡娴早早儿就帮着挑好的,就在海淀区。升学率也高的。
  胡娴抱着小儿子搬到了新买的院子里去住了,田秀平也带着阿宝、阿福和旺财过去了,这院子房间宽敞,也多,三个小不点儿一人一间,不耽误他们自己学自己的。
  胡娴这会儿还在休产假,也能再多帮忙照应些日子。
  “老三家的,她们仨都是乖巧的,顶多就是早晚两顿饭,你这会儿要是身子还能承受得了,就帮着做一做,要是不成啊,我就叫这仨去金梅那儿吃去。”
  胡娴因为生了孩子,早早儿就跟院里申请了一份轻巧些的工作,从实验研发变成了最后的质检盖章,已然轻松了不少。
  她满口应下来。
  燕建学是极其希望田秀平能多在北京待些时日的,去年年底胡娴生磊磊的时候就没能让她妈过来,说是身边儿的“总管”顺子走了,又是年根儿底下,自己忙不开,抽不开身。
  等到磊磊半岁多,他妈才带着三个孩子来北京。
  为了自己的小儿子,他妈来不了,为了仨小的上学,她妈就没问题……
  燕建学:妈,你是不是不宠我了?
  顺子:三叔啊,十几年了,老燕家早就变了天了。
  “福啊,你们仨你最懂事儿,你要好好儿照顾你姐和你弟听见没?”
  “奶,你真的不陪我们在北京,要把我们仨自己扔在北京吗?奶,我想你咋办,我想大妈咋办?”
  这还是阿福人生当中,第一次感受如此这般的分别,心里头就是莫名酸酸的。
  她上小学的时候也是每周末都能见到大妈,每天回家都能见到奶的啊。
  田秀平也舍不得宝福姐妹啊,从小带在身边儿的,眼看着从一个奶娃娃到如今上了初中,她又哪里舍得?
  “福啊,奶又不是不要你了,又不是再也不见了,等你放假了,就回家去,回去见奶,好不?”
  阿宝坐在另外一边儿,忍着好长时间,只让眼泪藏在眼圈儿里,没让它掉下来了,一听见田秀平这番话,再也忍不住了。
  阿宝一把扑进田秀平的怀抱里,那大高个子愣是撞得田秀平生疼。
  “奶,我不让你走,不让你走,奶你留下吧,家里鸡蛋让我二婶卖,你跟我妈都过来,这么大院子呢!”
  阿福一看阿宝姐情绪饱满地哭泣着,她自己也终于是绷不住了,也扑到田秀平怀里。
  “奶,我姐说的对,你留下吧,让我大妈也来,让,让我妈在家就行啊。”
  站在一边儿看着这场景的胡娴,本来都快被感动哭了,可一听阿宝这话,又觉得莫名其妙的,让你妈在家,你奶跟你大妈来陪你,你跟你妈这关系够一般的啊。
  旺财还是相对比较冷静的,只是拉了拉两个姐姐的袖子,有点儿闷声闷气地说道,“姐,你们俩就舍不得奶了,没舍不得我吗?我也不想跟你们分开啊。”
  田秀平:小子(zei),我没说带你回家啊。
  阿福一脸莫名其妙从奶的怀里探出头来,看着旺财,“旺财,你不是也要跟咱们一块儿在这儿上学?奶不是把文具啥的都给你买好了,放在你房间里了吗?”
  旺财:啊?是吗?我不是来旅游的吗?
  田秀平:是的,就你这智商,还是跟我回家吧。
  就算是再舍不得,也还是终究要分别的。
  田秀平交代好了各种事情以后,就把三个小孙子交给了燕建学两口子。
  为啥对老三两口子这么放心呢?不怕三媳妇儿使坏,虐待寄人篱下的小家伙儿?
  对于这个问题,田秀平微微一笑:老三那人我还不知道,我的话就是圣旨,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
  果不其然,田秀平前脚上了火车,后脚燕建学就趁磊磊睡着了,拉着老媳妇儿胡娴对于这仨孩子的事儿,促膝长谈。
  “我懂,反正我现在就在质检,慢慢儿会调到后勤去,事儿是一点儿都不忙,做饭啥的没问题,要是真来不及,这院子离咱们研究院走路也就十分钟,去食堂吃饭呗。”
  燕建学也是对三个小的很是放心,毕竟上次回家,这三个是最乖的。
  当晚,燕建学就带着三小只去下了馆子,搓了一顿北京烤鸭。
  时隔一年,阿宝和阿福再次吃到北京烤鸭,依旧没忍住自己的食欲,再一次和饭桌“淑女”擦肩而过了。
  看着俩小姑娘,胡娴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她一直以来都想要一个小女儿,这样,长大了可以给她梳头发,买漂亮衣服,还能一起逛街逛公园多好啊。
  儿子还不是臭小子一个,糙儿点养着也没问题?
  要是运气好,摊上一个像燕建学的儿子,还知道娶了媳妇儿照顾妈,可要是找了个糟心的,那还不是过后儿就忘了娘了?
  胡娴就静静地帮着两小只倒水喝,把烤鸭端到她们俩眼前儿去。
  “阿宝、阿福,吃的别太急,以后啊,只要你们好好读书,都乖乖的,三婶儿都给你们吃烤鸭,成不?”
  “三婶儿最好了!”阿福软糯糯的回答道,那声音就跟沾了蜜糖一样。
  阿宝也笑眯眯地说道,“三婶对我们真好!我们一定好好儿学。”
  旺财:不对啊,姐,你们俩之前不是说了,大妈是最好的吗?
  燕建学:女人的话,你也敢信?
  三小只睡在一进房子里,从东到西,分别是按着年龄排的位次,阿宝、阿福、旺财。
  上了初中,就要完完全全在学校称呼大名儿了,哪能还整天儿阿宝阿福的叫着。
  其实主要原因是,燕建学觉得这阿宝阿福的闺名儿叫着还挺不错的,可是这旺财嘛,当真是叫出来毁孩子啊。
  北京人不太时兴给孩子起个“狗子名儿”。
  所以加强印象还是要在家做起的,他们几个在村儿里县里读小学的时候,虽说也用大名儿,可很多时候还是混在一块儿叫的,尤其是私底下同学们一块儿玩儿的时候,多半都是小名儿。
  “燕明珠!”
  “到!”
  “燕韫安!”
  “到!”
  “燕……燕一!”
  “到!”
  哪怕是旺财的大名儿,燕建学念起来都要虎躯一震,这他妈起名字有点儿随意啊,男女差异有点儿大了吧?
  “以后咱们在家里,我和你们三婶儿就叫你们大名儿了,毕竟你们都长大了,也不是小孩子了啊,你们之间互相也要习惯叫对方的大名儿。”
  “三叔,为啥我们互相也要叫大名儿啊,叫小名儿不是亲切吗,我觉得阿宝姐比明珠姐好听呀。”
  阿宝蒲扇着自己的大眼睛,一脸无辜状。
  “你们之间是可以叫小名儿,但是小名儿不是都能给别人知道的呀,咱们是亲人,你们最亲近的人才能叫你们小名儿,剩下的都叫大名儿。”
  “可阿宝姐和我旺财弟,就是我最亲近的人!”
  燕建学:我要咋跟你们说明白呢?
  “不是不能叫,就是不当着外人面儿叫,省得让别人偷听了。你们先习惯习惯,到了学校就没人叫你们小名儿了。”
  阿宝点了点头,旺财也点了点头。
  阿福无奈,既然姐姐弟弟都妥协了,那就妥协吧。
  新房子没有炕,都是床,没有以前睡的炕那么宽敞明亮。
  旺财之前都是跟富贵儿还有顺子睡,现在就剩下自己一个人睡一张大床了,虽然冷不丁有点儿空虚,可是毕竟他原来跟富贵儿也都是各睡各的,也不在乎自己一个人的问题了。
  宝福姐妹花儿就不同了,她们俩自打生下来,就没分开睡过觉。
  不论是在襁褓里,还是大了以后去了县里。
  现在让她俩分开睡,她俩还真舍不得对方。
  阿福半夜拿着枕头敲敲阿宝的房门,细声说道,“姐,我能进来吗姐?”
  阿宝也没睡着,她习惯了旁边儿有她的阿福妹,还有她那股子自带的淡奶香味儿,闻不到当真是睡着都费劲哟。
  “福妹我在呢,你推门儿。”
  阿福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带上门,时间不早了,估计整个家里头,除了她俩也没人还醒着了。
  阿福拿着枕头摸进了阿宝的被窝里。
  “姐,我一个人睡不着,我想跟你睡,成吗?别告诉我三叔。”
  燕建学想让三个小家伙儿尽快地独立起来,才想到让她们仨分开睡的法子。
  对此阿福觉得简直就是三叔在惩罚她,她就是不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热闹啊。
  “我也睡不着,你躺过来一点儿呗,明儿一早天亮了你再回去就成吧。”
  阿宝感受到阿福靠过来,鼻子里满是阿福身上的淡奶香味儿,莫名她就觉得困意来袭。
  “姐,明儿第一天上学,我有点儿紧张……”
  毕竟是真正到了北京市里的初中,这学校应该和县里的差别很大吧。
  “嗯,我也是……”
  阿宝的说话声音极小,然后她的呼吸慢慢变得绵长,阿福听着她姐的呼吸声,也觉得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沉重,然后她也缓缓进入了梦想。
  一段崭新的生活正在向这对姐妹花招手。
  作者有话要说:  宝福和旺财基本上就在北京开始求学之旅了,剩下富贵一个人在老家羡慕着北京和小渔村的兄弟姐妹们。
  本章节节奏快了点儿,想赶紧让三小只上学,然后让新角色加入一下,嘻嘻。
  让我们祝福在小渔村打拼的顺子哥。
  ————————————————————
  忍冬发现最近小可爱们的留言都变少了,怎么了,我的小可爱们,让我看到你们啊,我的红包没有停啊,更新24小时内的留言都可能抽中红包的啊。
  北京的大雨,就是我等待你们留言互动的哭泣,嘤嘤嘤

    
第40章 
  兄妹三人第一天去学校报道,才得知三个小家伙并没有分到一个班级里。
  阿宝和阿福这对姐妹花被无情地拆散; 这无疑是对两个小丫头极大地打击; 要知道她们俩小学可都是同班而且同桌儿的。
  阿宝心里头难过,但是想到每天还能一起上学放学; 班级教室还是挨着就在隔壁的,她就释然了一些。
  可是阿福不成啊,她舍不得姐。
  索性阿福和旺财都分在一班,也还算是有个照应; 缓解了一下阿福内心不可言说的难过。
  旺财开心啊,跟着姐姐,不管是哪个姐姐,他都开心。
  刚进班里还没有安排座位,阿福就带着旺财随便找了一个靠墙的位置坐了下来。
  老师还没来; 大家也都处于刚入学的兴奋当中,根本安静不下来,全都叽叽喳喳找前后左右的人闲聊。
  好些个同学原来就是一个小学毕业的; 那聊起来的话题还不是更多了?
  “你也是红旗小毕业的?我也是; 我是四班的?你是?”
  “咱们班红旗小的人好像真特别多啊。”
  阿福:啥红旗小不小的; 反正我们大罗县小学红旗不小。
  姐弟俩干坐着; 愣是啥话也插不进去; 再者说也没啥熟人,索性就阿福就掏出课本儿,来看看新学期的语文书。
  阿福最学的就是语文,以前在县里; 奶也总会额外给她买点儿啥书看,单只是看语文课本压根儿满足不了她。
  旺财看见他姐静静地在看书,也很自觉地跟随着阿福的步伐。
  坐在他们俩前头的女生转过头来,看见两姐弟居然打开了语文书,在认认真真,当下惊讶得没把舌头咬下来。
  没开学就这么用功?该不会是俩学习尖子生儿吧。
  “同学,你们俩干啥呢?”
  阿福抬起头,指了指手上的课本儿,“看书啊,你都看完啦?”
  坐在前面的女生撇了撇嘴,“你们是哪个小学毕业的啊,也是红旗小吗?”
  “我们是大罗县小学毕业的。”
  大罗县?这女生压根儿就没听过这么一个蹩脚的地名儿,北京有那么多区,还没听说周边儿哪个县叫大罗县。
  “我是五星小学毕业的。”
  阿福淡淡地看着这个小姑娘一眼,然后回答了一声“哦”,就低头看书去了。
  不是她不够热情,是真的不知道该说点儿啥。
  五星小学她根本就不知道在哪儿,北京各个地名儿她都没搞清楚呢。
  这下坐在她前头的女生不吭声了,直接转过头去,跟别人聊天儿了。
  没法子,聊不下去啊。
  阿福也没多想别的,毕竟课本里的故事还挺吸引人的,里头的《伊索寓言》啊,《社戏》
  啊,《小桔灯》啊,都把她给深深吸引进去了。
  正当她看得正投入的时候,她好像觉得身边一个黑影压了过来。
  “同学,请问我能做里面吗?”
  教室里是每三张课桌是安排在一起的,教室里一共有九列,分了三个小组。
  阿福刚才拉着旺财就在靠近过道儿外面的两个座位坐下了,那最里头还空着一个位置,眼下站在阿福身边儿的同学就是要做到那最里头去。
  坐里面的座位其实并不舒服,出来进去还总要麻烦外面的同学给你让路,可是眼下整间教室也没几个空位置了。
  阿福推了推旺财的胳膊,“你往里挪一个,让人家坐外头。”
  旺财听话地挪到了最里面,靠着墙,阿福坐在正中间,刚才让阿福让路的男生就坐在了最外面。
  先前转过头来的那个女生,一看是个长得还挺俊俏的男生,赶紧又转过头来聊天,而且语气可是比刚才跟阿福说话更加殷勤。
  “哎,同学,我是五星小毕业的,你是哪儿啊?”
  那个男生边把书包里的东西往外拿,边回答她,“我是军小毕业的。”
  啥?军小?解放军小学?
  那不是传说都是住在部队大院儿的干部子弟才能去上学的地儿?
  果不其然,这话一出,坐在前排的女生越发殷勤,各种询问人家的家庭情况,搞得阿福听着就很尴尬。
  解救这场尴尬的还是班主任顾老师。
  顾老师穿着黑色皮鞋,穿着一条褶皱长裙,后脑勺扎着一个干净利落的马尾,脚底下“啪嗒啪嗒”的声音就走到了讲台前。
  阿福从小因为成绩好又机灵聪明,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的掌中宝,阿福也对老师们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
  老师一进来,她立马抬起头,笑眯眯地看着老师。
  她们的班主任就是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太大,经常爱笑的顾老师。站在讲台上的顾老师,也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是教数学科目的,希望以后和大家愉快相处之类的话。
  接下来就让全班的同学每个人都上前去做一番自我介绍。
  阿福在这场自我介绍汇报会上,知道了大家的名字以及毕业学校,她发现大家好像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再不就是小学的时候就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