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来袭,相公请淡定-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且正欲离开,二门外的管事过来禀报,说是厉以坤今日要晚归,朝堂乱成一团,有多位官员遭到波及,吏部衙门、御史台还有大理寺、刑部的官员都奉旨不得散朝,随时待命办差。
  “没有用的东西。”何氏骂了一声,瞪了瞪杜且,“这厉氏尽是些没用的男人,你也不必答应得太早。”
  杜且脚下一顿,笑而不语,出来时惊觉已是日暮时分,遂带了白芍回去准备晚饭。
  “看吧,郎君没有说过,早说过不要与她往来,你偏是不听。”白芍忍不住抱怨。
  杜且笑道:“我已是他的妻子,这些内宅之事自当有我替他处理。至于外面的那些事,比起内宅来,难缠不知多少倍,他那般辛劳操持,我也该让他心无旁骛,没道理让他与内宅的妇人斤斤计较。”
  可是晚饭已经热过三回,仍是不见厉出衡回来,阿松倒是回来报过一回,和二门管事之前说的一般无二。
  却说太子一早拉着太子妃向圣人告罪。想把罪责都推到太子妃身上,保全宋家,以维持太子一党的根基。这在圣人的心中也是被默许的,父子二人有了这样的共识,处理事情也就顺利许多。
  首先,那些女子及所生之子的身份是真是假姑且不论,既然有了这个的指认,且是铁证如山,太子妃残害宫人的罪名便已是无法洗清,但也不能当下定案。于是,罚太子妃闭门思过,就已经足以封住言官们的嘴。
  其次,宋家的罪责,无法认定。虽然这些女子一再强调都是宋家送进宫的。被赶出宫后,又数次去宋家求助,可全是一面之辞,很难取证,交由大理寺和刑部限期一个月内查清。
  至于那些孩子,才是圣人和太子最头疼的。太子妃并不能确定当初把这些人赶走时,她们究竟有没有身孕,但既然能带着孩子出来,说明幕后必是有人暗中策划,真与假都不是重点,而是这些孩子不能留。一旦留了,就等同于默认前面两项罪名。
  这一环紧扣一环的罪责,圣人和太子都没有能力承担,只能把疏于管理东宫之责加之于太子妃。宋家不能倒,太子也要保,这是圣人的决定。
  左相宋远逃过一劫,心中窃喜,趁着右相谢更始在家陪谢桐之际,明告御史台要约束臣工的家眷,不可再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骚乱。而右相的公子不过是被人误伤,便在人家门前大喊大叫二日之久,委实影响不好,还要好生约束才是。
  谢桐的所做所为,史鹰自然是知道的,可谢桐是混世魔王,做事向来是随心所欲,何况是被人打成那样,让他闹上一闹也是无伤大雅,宋远拿这个说事,没有错,但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上纲上线,意图混淆视听。
  谢更始没有上朝,但也听说了宋远逃过罪责之后的行径,心中不耻,可依旧是以不变应万变,还在留在家中,继续安睡。圣人想保宋远,他就给圣人机会,不替他背锅,如今宋远无事一身轻,便往他身上泼脏水了。
  事实证明,宋远还是高兴得太早。
  还未到晌午,又有人站出来指证太子妃在东宫的龌龊,这个人正是杜且在东宫时与她互换衣裳的那名良妾。
  且说那名良妾跑出东宫,被御林军抓住,送往含元殿由皇后亲自查问后,放杜且回了家,却没有为难太子妃。东宫的那些龌龊,皇后早就有所耳闻,只是苦于没能抓到证据,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出逃的良妾,她自然是不会打草惊蛇。可还没等到她问出当中的秘密,便爆发了御史台被太子良妾攻占之事,还包括多名的私生子。
  圣人想保全太子,皇后心中有数,但是能不能保得住又要两说。
  原本若是没有这名良妾。太子和宋家肯定不会有事,顶多是被奸人所害,这些女子都是受人指使,东宫的这些秘辛还是不会被捅破。但皇后也不会笨到自己去捅这些事情,她与那良妾达成共识,她能保住她的性命,事成后放她出宫,但她必须按她说的做。
  而最后把这件事情捅出来的是王美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皇后故意把这位良妾放出来,造成要灭口的假像,良妾跑入王美人的宫室求救,王美人以为得了好处,没有费心思量,便把人带到太极殿上,而当时。百官正在议事,太子在场,宋远也没有离开。
  这名良妾姚氏,凑巧是宋家的家生子,在京兆尹的户籍册上可找到她的身世证明。她是在太子妃入宫的第二年被送进宫的,那年她还未及笄,进宫的当日就被太子一番蹂躏,想要逃走是不可能的。她在东宫六年,身上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除了那张脸还是艳如桃李,浑身上下尽是累累伤痕。
  当场满朝文官的面,太子和宋远哑口无言。
  圣人震怒,可他又不能发作,只能责成御史台与宗正共理此事。
  王美人为此沾沾自喜,却不知七皇子却是大汗淋漓,在太极殿上一个字都没敢说出来。
  东宫的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在背后谋划,而王美人这么明目张胆地出现,会让所有人都把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因为之前的事情没有达到目的,王美人在这个时候杀出,无异于是整件事情的延续。
  本来目的就已经达到,他也没想过会给太子和宋家带来覆灭性的灾祸,只想让圣人知道,太子并非明君,宋家也并非可依赖的贤臣,从而给自己带来好处。
  因为这件事,七皇子不得不与他的母妃做一次深谈。
  “母妃着了别人的道了。”七皇子说得比较委婉,没直接骂她愚不可及。
  王美人却不以为然。“那又有如何?只要能给太子和宋家迎头一击,就是最好的结果。”
  七皇子叹道:“儿臣与太子的关系还算融洽,如此一来,他坐知道幕后之人是儿臣,这层窗户纸捅开了,日后就是腥风血雨。儿臣还能不能结一门好亲事,就不太好说了!”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太子不经事,自然要给你说一门好亲事,一旦太子失势,你才能尽快得到圣人的信任。”王美人说:“倒是有一件事,我刚刚听说,厉出衡已经和杜家那闺女成婚了!”
  七皇子怔了半晌,“什么时候?”
  “就在昨天,听说闹得满城风雨的,你竟然不知道?”
  七皇子昨日在府里和幕僚商议太子这件事该如何善后,他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好处,都要一一做出规划,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他首先要解决的是他的亲事,他不能娶荣国公府的嫡女,对他的未来没有好处。其次,他要让太子知道,厉出衡不会被他招揽。
  可这两件事一件都没有落实,可厉出衡已经顺利娶到杜且。
  七皇子不傻,他被厉出衡给算计了。
  他急急忙忙地出宫,在宫门口遇到同样行色匆匆的高允。高允与他一母同胞,今年十八岁,排行十四,代管刑部事宜。十六岁建了府,除了大朝会,其他时间很少进宫,与王美人也是淡淡的,和他的性子一样,兄弟二人的关系也很淡漠。有时候,七皇子都会怀疑,他们是否是亲生兄弟。
  “十四弟,你这是要去见父皇?”见了面,总要寒暄几句。
  高允点头算是应了。
  “召你何事?”
  高允道:“还未知晓。”
  “你自己当心点,东宫的事情还未了结,又生了节枝,你还是小心行事。”
  高允道:“我素来秉公办案,不曾偏私。又有什么可当心的?”
  七皇子气结,“我还能害你不成?”
  “你想巴结东宫,是你的事情,我绝不会和你同流合污。”高允一甩袍袖,断然离开。
  七皇子苦笑,这宫里只有他和高允是一母同胞,可关系最差的也是他们。
  七皇子出了宫门,寻着工部的衙门而去,却被告知厉出衡告假,裴尚书给了他一个月的假,眼下正是新婚燕尔。他不得不去厉家寻他,可厉家门房却说厉出衡一早出门未归,七皇子心中当即疑惑丛生。
  厉出衡此时正在齐王府,与高斐手谈正酣,棋面成胶着状,杀得难解难分。
  “你的心愿,本王已经帮你达成。”齐王思虑良久,方落下一子,“你也该兑现你的承诺。”
  “今日之后,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正是你出击的好时机。”厉出衡盯着盘面,手中把玩着白子,说:“殿下也不该继续隐忍下去,该出手的时候,不要让予他人,让机会白白流失。”
  齐王笑道:“本王是不受宠的皇子,从出生就不受宠,只因本王的母妃是先帝替他选的。为了登上那个至尊之位,他不得不借助谢家的力量,是以他觉得本王的存在对他而言是一种耻辱,可他又不得不依靠谢家,时至今日他都不敢对谢家下手,一味地扶植宋家为太子所用。当然,本王也是有机会获得圣人的青睐,只可惜他想以本王的亲事为筹码,让本王也娶宋家女为妻,若是没有遇到葵儿,本王娶谁不都是一样,但本王还是没有如他所愿。”
  “王妃贤良淑德,是不可多得的贤内助,即便是出身不如宋氏,但她真心为殿下筹划操持,又岂是宋氏可比。宋家如今是自身难保,假以时日,事情落幕,也就是殿下重出之时。”
  “经此一役,你就不怕太子知道这件事是你在幕后策划?”齐王也忍不住好奇,他把京城搅成一摊混水,却只为了娶心尖上的女子为妻,就仅仅只是为了她而已吗?而一旦暴露了他与太子对立的局面,他的性命却只在朝夕之间,纵然能保全性命,日后想要在朝堂有所建树,除非是他打败太子,夺得这天下,论功行赏。可他到底能不能最后打败太子,连他自己都没有把握,厉出衡为何会如此笃定。
  厉出衡终是落下一子,微微笑开,“他肖想厉某的娘子,厉某若是坐以待毙,枉为儿郎!”
  齐王揶揄道:“昨日大礼已成,今日看起来神清气爽,看来这桩婚事,你受益匪浅。”
  厉出衡淡淡地道:“有娘子就是不一样,这还用说吗?”
  齐王大笑,“本王就没见过如莫归你这般直白的人,没成亲前心心念念这位杜家女君,成了亲事事把她挂在嘴边。本王才多留你这一会,你看看你这棋都下成什么样了?”
  厉出衡随意落下一子,“臣归心似箭。”
  齐王气结,“夜已深,用了饭再走吧。”
  “娘子在家里等臣。”
  “走走走。”齐王挥手,“本王还不稀罕留你。”
  厉出衡撩袍而起,谦谦施了一礼,“臣这就告退,未来十日,还请殿下勿要召臣,就算是天塌下来,也请殿下先顶着。臣新婚燕尔,没有空闲。”
  齐王只能无奈地看着他的背影,摇头轻叹。唤来侍卫谢历铮,“桐儿闹完了没有?”
  谢历铮是谢家培养的侍卫,自齐王开府建衙,就一直在齐王府听差,清瘦黝黑,似与夜色融为一体。
  “五爷已经回家了,黄昏时史鹰去过一趟,想息事宁人,杜如笙还是称病没有出来,杜战赔过几次罪,可五爷一定要杜如笙出来。”
  “杜如笙自以为聪明,可却在太子自身难保的时候,给他添乱,眼下是骑虎难下,赔了女儿又失去太子的信任,由着桐儿去闹吧,只要不太过分就好。”
  谢历铮微微蹙眉,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说吧!”
  “今日清远侯来过。”
  “他来做什么?”齐王不解,纪澜是太子一党,和他向来没有瓜葛,“他若是再来,就说本王不在。”
  厉出衡归心似箭不假,出了齐王府,他催促阿松快些赶车,阿松不太情愿地挥鞭,被他一记暴栗敲得脸都皱了起来,不得不加快速度。
  齐王府离厉家不远,只隔了一个坊区,宵禁已下,但厉出衡已在工部任职,宵禁的时辰往后挪了一个时辰,宿卫军不会与他为难。
  可刚从划定的下马地界下车,厉出衡就遇到不想看到的人——纪澜。
  纪澜肩头落雪成霜,有几处已化为雪水,显然已经等了许久。
  “侯爷。”厉出衡想要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纪澜那人中之姿,想要忽视都很难,更何况他诚心让他看到。
  纪澜上前,他身着甲衣的身形与厉出衡要伟岸许多,厉出衡抬眸,淡淡地一瞥,不见情绪起伏。
  在纪澜面前。他无疑是一个胜利者,但他并不同情纪澜,同样为杜且而来,同样一世不得,再世纠缠,可凭什么纪澜就觉得他才是最适合杜且的那个人,且整天装出一副情深似海的模样,仿佛他才是那个伤害杜且至深的人。
  厉出衡抬步往前,“侯爷是内子的义兄,却不是厉某的义兄,不必用这样的眼神审视厉某,你没有资格。”
  “本侯只想问你,你重生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厉出衡脚步未停。
  “前世阿且之死,是不是你一手策划?你娶杜乐是为了报复杜家,对不对?”
  厉出衡停下脚步,“厉某不知道侯爷在说什么,侯爷请回。”
  “厉氏择主,不应该是太子吗?”纪澜拦在他的身前,“可你选了齐王,不就是因为你知道他才是日后的九五之尊?”
  厉出衡大笑,“既然侯爷能知过去将来,该如何选择那是侯爷的事。”
  厉出衡甩开纪澜,重重地关上厉府的大门,冰天雪地,只留纪澜一人微微偻了脊背。
  杜且终于盼回厉出衡,走出苍松院迎他而去。
  厉出衡解开披风罩在她纤弱的肩上,“天冷。小心冻病了。”
  杜且道:“夫君为国为家,妾理当相迎。”
  夫君!厉出衡心神荡开,握住她的手,“你叫我什么?”
  杜且嗔他,“你明明听到的!”
  “听不太清楚,再叫一声嘛……”
  杜且臊得脸都红了,甩开他的手,快步走进屋中,屋中火盆毕剥,温暖入心,她的脸更是火热难消。
  厉出衡把阿松和婢女都留在门外,“夫人由我侍候,你们都下去吧。”
  阿松和白芍面面相觑,“郎君这真的是。有了夫人就不要阿松了,阿松命好苦,会被赶回河东的。”
  “河东很可怕吗?”
  “河东不可怕,老夫人很可怕!”阿松默默摇头,“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第77章:回门

  厉出衡依旧给杜且殷勤地布菜,把她的碗堆得跟小山似的,可还是觉得不够,夹了一筷子往她嘴里送,“张嘴……”
  杜且羞得往后退开,一脸嫣红地看着他,“夫君……”
  厉出衡得意地眨了眨眼睛,“再叫一声。”
  杜且哭笑不得,这一晚上他不知道逗她叫了多少声,可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自己会吃。”
  “可是我就想喂你!”厉出衡无赖起来,委实叫人难以招架,饶是杜且心已荒芜,都被他浇灌成阡陌。“来,张嘴。”
  杜且无奈,只好张嘴含住送来的鱼肉,可欲往后撤开,岂料厉出衡手中的筷子却留在她口中没有抽出,微微地搅动她的檀口,眸光渐渐沉了下去。
  “啊……”杜且一声嘤咛,似嗔似怒,又似喜似欢,微蹙的眉心下,眸似春水,荡漾碧波。
  厉出衡没再逗弄她,拔出筷子含进口中,阖上眼睛似在品尝,良久才说了一句:“甜的。”
  杜且面目耳赤,咬着唇,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以后……”厉出衡认真地说道:“要是我晚归,你就先用饭,别饿着肚子等我。”
  杜且下意识地点头,总之厉出衡说什么,她都不会反对。
  “这么匆促成婚,你后悔吗?”
  杜且还是点头,随即想到他问的是什么,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厉出衡失笑,捏了捏她并不丰腴的脸颊,“厉家老宅住的人不多,苍松院是我到京城后一直住的地方,你若是不喜欢,看看还有哪处院落是你喜欢的,只要没有住人,我派人修缮整理,就能搬过去。以前就我一个人,只要一张床榻即可,如今娶你进门,自然不能委屈你。虽然厉氏衰微,我的品级又低,但总不致于委屈了你。你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和我开口。婚仪匆促,还未大宴宾客,我想着等明日回门时与岳丈、兄长商议,你也把宴客的名单列一列,就在厉氏的老宅开宴。”
  杜且说:“如今这样挺好的,就算不请客摆宴。也没有什么不好。成亲本就是你我之事,寻常夫妻而已,不必大费周章地昭告天下。我是你的妻,跟着你海角天涯,这一生只求携手到老,不用那些虚名。厉氏老宅在京中甚至是大梁都是一个神圣的存在,对称颂过往的功勋,心怀敬畏之心,就已经足够,不必为了你我婚仪而让这份神圣失去神秘。”
  厉出衡却道:“也总有走下圣坛的那一刻,你也说是过往的功勋,既是过往,就没有必要一直被称颂,人们总是健忘的。厉氏衰微已有近百年,已有许多人不再奉厉氏为显赫世家,什么一等氏族都已经是昨日黄花。如我求娶你时,百般艰难,先是被一顿棍棒相加,躲到青龙寺疗伤,还闹到御史台以正我厉氏之名,之后夜夜爬墙只为见你一面,可你还屡次都把我拒之门外……”
  厉出衡委屈地睨她,“你父亲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