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西医结合手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给我坐到一边儿去。”
夏辛夷没说什么,坐到一边没人使用的电脑上干着自己的活儿。赵远志心里烦的要死,一屁股坐下,快速的工作。
这两人各自安分的工作,让办公室里的其他人松了一口气。这俩人,天天当他们不存在,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过还是忍了吧……
赵远志把医嘱打印出来,签了器,夹进病历里,恶狠狠的合上。他斜着眼瞪着夏辛夷,这跳大神的正安安分分的整理出院病人的资料。
“跳大神的!”赵远志不知何处来的怒气任然堵在胸口。
“干嘛?”夏辛夷语气中也有些莫名的火气。
“送护士站去!顺便把十床以前的检查单要回来。”赵远志把重重的放在夏辛夷面前。
“哼。”夏辛夷拿起病历,仰着头,出了办公室。
坐在夏辛夷旁边的实习生忍不住把脖子缩了起来,这俩人的周围有结界吗?看不见还有其他人在吗?!
夏辛夷把病历轻轻放在护士站的台子上,对李萍说:“老师,十床医嘱。”
“好。”李萍把病历拿起来,“你跟十床说说,他那儿有点闹腾,刚才我们护士说了,他都不听,九床和八床都有意见了。”
“嗯,好,马上就去。”夏辛夷脸上有些歉意。
夏辛夷去了十床所在的病房,推开门,便听到一些异样的声音。
床与床之间的布帘紧紧的拉着,夏辛夷没路过一张床,就看见病人无奈的指指九床的方向。
来到十床床边,夏辛夷觉得自己一阵头疼。这王建国的家属已经离开了,此时,他盼着腿,闭着眼,戴着耳机,口中念念有词,也不知在在念些什么。
夏辛夷琢磨了一下,微笑着说:“老王?”
王建国并没有睁眼。
“老王?”夏辛夷轻轻的拍拍张建国的肩膀。
王建国终于睁开了眼,两只手离开了膝盖,但是拇指和中指还是没有分开。他红食指一勾,耳机掉落。他半闭着眼,问:“有事吗?”
“老王,你之前的检查单能给我看看吗?”夏辛夷依旧保持这微笑。
“有。”王建国点了下头,用食指勾开抽屉,试图用两只手的食指把检查单夹出来,但是失败了,他看看夏辛夷,说,“我不方便,你自己拿吧。”
夏辛夷觉得一阵眩晕,她悄悄的看了看王建国的双手,拇指和中指仍然黏在一起。
“老王啊,咱们这病房是共用的,不要打扰别人休息哦。”
“嗯,我知道了。”说完,王建国又闭上了眼睛。
正文 第三十八章 过招(加更)
吃过午饭,实习生们各自找了个角落,趴在桌子上睡觉。夏辛夷也是一样。
赵远志路过办公室,看见趴在桌子上的夏辛夷。她的头枕在臂弯里,头歪向一边,微张着嘴,几滴口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她像是有些残存的意识,用袖子蹭了蹭嘴角,把头歪向另一边,继续睡。
赵远志忍不住笑了出来,他下意识的看看周围,半握着拳放到嘴前,把笑变成一声咳嗽。
他溜溜达达的下楼,在便利店里晃了半天,然后停在冰柜前,拿了一瓶可乐,然后再货架上搜索了下,拿了一瓶罐装咖啡。一手一瓶,站到等待付账的队伍末端。冰冷的瓶子外壁,有一层薄薄的水气,这使得赵远志的手心有些湿润的感觉。
赵远志在队伍中慢慢靠近收银台,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离开了队伍,把咖啡放回冰柜。他再次回到队伍末端,把潮湿的手在衣服上蹭了蹭。
付了钱,赵远志一边走,一边拧开盖子,仰头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里析出二氧化碳,给食道到来一点刺痛。
赵远志走到病区门口,正看到夏辛夷打着哈欠拿着水杯,从水房出来,进了办公室。他跟在后面也进了办公室,坐到夏辛夷旁边,她面前的杯子散发着咖啡的香气。
夏辛夷看了眼时间,又打了个哈欠,道:“还没到点儿呢,你不用这么急着来当监工。”
赵远志斜着眼看看夏辛夷,说:“你坐到一边儿去,别耽误我干活儿。”
“哦。”夏辛夷也不客气,坐到一边的椅子上,两只手捧着杯子,又闭上了眼。
赵远志看着电脑屏幕,手下发出打字的声音。
敲门声响起。
“请进。”赵远志道。
王建国推门进来,径直走到赵远志身边,说:“赵医生,我要找中医看病。”
赵远志有些疑惑,问道:“怎么了?”
王建国说:“我也不是信不过你,但是我还是觉得,你们那些什么射频消融,不靠谱。”
赵远志苦笑了一下,话都说成这样了,还说“不是信不过我”。
王建国接着说:“中医治病都治本,我认识一个专家,我要请他给我看病。”
赵远志拖过一张椅子,示意王建国坐下,语重心长的说:“我们请会诊是由规矩的,要不,我给您请一个我们医院中医科的会诊?”
“你们医院?”王建国用用眼角上下打量了一下赵远志,鼻子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
“是啊,我们医院好多人都懂中医的。”赵远志认真的说,“我们这儿连实习生都懂中医。”
王建国依然满脸的不信任。
“夏辛夷!”赵远志叫道。
夏辛夷本来还有点迷糊,被赵远志的一嗓子吓了一个激灵。她站起身,走到赵远志身边。
赵远志示意夏辛夷坐下,对王建国说:“这就是我们医院的实习生,学中医的。”
夏辛夷一挑眉毛,合着这是拿我挡枪啊。不过也对,怎么也不能让病人随意从外面请人来会诊,这是原则性问题,先把他稳住吧。
夏辛夷对着王建国微微一笑,说:“你好,我是学中医的。”
“你?”王建国很不信任的样子,又痛审视的目光大量了一下眼前的小姑娘,“你才多大点儿啊。”
“我岁数好大了,就是长得嫩。”夏辛夷很认真的说。
赵远志差点笑了出来,还好及时忍住了。
“你知道什么叫《十问歌》吗?”王建国的语气中有些挑衅。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这是基础啊。”
“听说过四君子汤吗?”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方子,健脾益气的。”
王建国低头思索了一下,又抬起下巴:“知道小青龙汤吗你?”
夏辛夷笑了出来,说:“这有什么不知道,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甘草、芍药、五味子,出自《伤寒论》,散寒解表、温肺化饮的。”
“你背原文我听听。”王建国见几个问题都没难住她,铁了心的要问个难点儿的问题,他的下巴又抬高了几寸,并不认为她真的能背出来。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夏辛夷的下巴也抬高了几寸,心里有些窃喜,这个条目当年是考试重点,跟老板抄方的时候又经常被问,现在虽然背不全了,但是糊弄糊弄外行应该还没问题。
王建国脸上有了些满意的神态,他的下巴放下来一些,问:“你知道怎么摸脉吗是?”
“三部九侯啊,这是吃饭的家伙事儿,怎么能不会呢。”
王建国脸上的表情放松了下来,点了点头,说:“水平还可以。不过我告诉你,我认识的专家,不光医术高,医德也高,人家说了,什么……”他思索了一下,磕磕巴巴的说,“只要来看病的,不能管他是哪国人,有钱没钱,脑子好不好,长的漂亮不漂亮,都得一视同仁,拿病人当亲人。”
夏辛夷眼睛一转,问:“你是不是想说,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还真不是你认识的大师说的,这是人家孙思邈说的。”
王建国觉得自己一句都没听懂,不过这小丫头好像肚子里还有点料。既然如此,这个医院的中医科可能也算靠谱,那就暂且听他们的吧,大不了等他们开了方子,在发消息给大师看看,要是大师说不能吃,那就不吃。
“那我就先让你们医院的中医看看吧。”王建国勉强的说。
说完,王建国离开了办公室。
赵远志早就听傻了眼,他压低声音,悄悄的问:“你们刚才,对暗号啊?”
夏辛夷做回自己的位子,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白了赵远志一眼,撅起了嘴:“都凉了。”
“你们俩刚才,叽里咕噜的说什么呢?黑话?”赵远志有些好奇。虽然一句没听懂,但是大概也猜得出病人在难为她。
“说了你也听不懂。”夏辛夷不想理他,咕嘟咕嘟的喝掉已经凉了的咖啡。
赵远志左思右想觉得不放心,推推夏辛夷,问:“你给我翻译翻译,刚才说的是中国话吗?”
夏辛夷有些不屑的笑了一下,说:“你要是对我们这些跳大神儿的感兴趣呢,我就借你几本书,不过估计你看不懂。”
赵远志看着夏辛夷拿着杯子离开了办公室,一时语塞。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大师
病房探视时间到。
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走进病区。
他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唐装,黑色的盘扣儿看上去十分考究,一双老布鞋,头发上摸了些头油,头发有些反光,由右至左平铺着,勉强遮住了头顶发亮的头皮。他的左手拿着一个手串儿,走路的时候还在把玩,身后跟着三个年轻人,毕恭毕敬的拿着皮包,脸上写满了“谦卑”二字。
那男人一路走来,停在楼道里,给了身后的年轻人一个眼神,年轻人立刻小跑着到护士站,问:“护士,王建国住几床啊?”
护士看着这群人,觉得怪异,但也没说什么,她查了一下病人名单,说:“十床。”
“怎么去啊?”
“那边,第三间病房。”护士指了个方向。
“谢谢啊,护士。”年前人很有礼貌的样子。
“不客气。”回了一句,悄悄的看看那群人,觉得有些不自在。
年轻人回到男人身边,恭敬的说了询问结果。那男人右手背在身后,拿着手串儿的左手向十床的方向抬了抬,一言不发的走了。
这一群人,浩浩荡荡,路过的医生护士纷纷侧目而视。目送着他进了病房。
王建国的儿子知道爸爸乖乖的来了医院,专程请了假赶回来。他买了些水果,正坐在床边剥桔子。
门口进来几个人,王建国见到那人马上站起身,鞠了一躬:“李师父!您怎么来了?!”
儿子并不认识来人,但也站起来。
“来参加学术会,顺便来看看你。坐吧。”李师父笑了笑,在一张凳子上坐下,几个年轻人毕恭毕敬的站在他身后,“怎么住到西医院来了?”
“去过中医院了,说要做射频消融。”王建国满脸的委屈。
“现在的中医院啊,忘本了。”李师父叹了口气。
王建国的儿子打开柜子,拿出几个一次性纸杯,倒了水。
“小王啊,我昨天帮你卜了一卦,你啊,今年有一劫。”李师父半闭着眼睛,叹气摇头。他身后的几个年轻人也是一脸严肃。
王建国慌了神,站起身,道:“李师父,怎么办啊?!”
“不用着急。我算了算,你跟这个医院也算有缘,你就在这儿治吧,有有缘人,能帮你一把。”他给身后的人递了个眼色,那人马上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手串儿,双手交到李师父手上,李师父看了看手串儿,满意的点点头,道,“带着这个手串儿,会帮你遇到有缘人。”
李师父把手串儿递给王建国,准备等他拿了就说价钱。却没想到,王建国听了这话,并没有伸手。他一拍大腿,说:“李师父,我知道你说的有缘人是谁!”
李师父楞了一下,说:“是谁不重要,随缘就好。”
王建国到是心急,说:“师父,你去指导指导她,我不做什么射频消融了,我吃汤药!你去教教她!”
说完,王建国拉着李师父洗袖子就往外走。身后的三个年轻人面面相觑,也只能跟着去了。
儿子越听越傻眼,隐隐的觉得这李师父有点儿像骗子,心中有些不悦,但也没说什么,跟在身后。
王建国拉着李师父到了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推门进去,赵远志和夏辛夷都在。
赵远志抬起头,见王建国带着一大群人进来,着实吓了一跳。他转过身,问:“有……有事吗?”
王建国敷衍的说:“我找夏医生。”随后便掠过了他,径直走到夏辛夷面前,“夏医生,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大师。”
夏辛夷站起身,有些不知所措,她看看赵远志,这通水管的在后面幸灾乐祸的笑着,还去搬了椅子过来,请那群人坐下。儿子也坐下了,不过另外三个年轻人并不坐,执意站在王建国和那个陌生人身后。
夏辛夷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儿,可这通水管的倒也算有良心,又拿了把椅子,坐到夏辛夷身边。
赵远志对那些人说:“您有什么事啊?”
王建国看看赵远志,并不想跟他说什么。
夏辛夷看出了苗头,说:“赵医生是我的上级医生。”
王建国没了法子,说:“赵医生,我还是想用中药治。我也不想坏规矩,就是想让李师父指导指导。”
夏辛夷看看那个王建国口中的李师父,又看看赵远志。那李师父的左手腕上带着手串儿,右手不住的手串儿上摩挲。
王建国笑笑,接着说:“李师父是咱们市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呢,调到外省的中医院去了。”他崇拜的看着李师父,接着说,“是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对吧?”
李师父不置可否。
夏辛夷听了倒是觉得蹊跷。本市只有一所中医药大学,没听说有这么一号副校长,附属医院也只有本市有,什么时候搬到外省去了?
她心里大概有了数,笑着说:“这样啊,李老师,中医我就是学了点儿皮毛,您指导指导我用药吧。”
李师父看面前的小丫头,应该没什么本事,在西医院工作,能懂什么?他微微一笑,说:“开方子吗,还是要辩证,你就看着开好了,什么清热解毒的,活血化瘀的,消肿散结的,利水通淋的,补肾健脾的,温经散寒的,这些药啊,都用上,综合着来吧。”
王建国看着李师父,不停地点头,又看看夏辛夷,满是期待。
夏辛夷听到一半儿,就差点儿笑出来,这李师父就是把书上的治法挨着个儿背了一遍,别说,背的还挺溜儿。果然是个骗子。
夏辛夷略作思索,皱着眉,叹了口气,道:“中医好难啊,要不您再说的具体点儿。”
赵远志听了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他转头看看夏辛夷,不知道她有什么幺蛾子。
李师父轻轻一笑,说:“你看他,还是以虚为主,所以呢,要以补虚为主,你就用四君子汤吧。”
王建国听了很是开心,附和着:“对对,四君子汤,这个我知道。”
夏辛夷眨眨眼:“以补虚为主,怎么清热解毒啊?”
李师父听了一愣,接着说:“补虚的药物,热啊,容易上火,当然要加清热的药啊。”
夏辛夷恍然大悟似的:“哦!原来是这样。可是……”她看似很困惑的样子,“他舌苔黄腻,这难道不是湿热中阻吗?”
“那是因为他体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才出现的湿热。”李师父的语气有些急迫。
“既然有湿热,那为什么要温经散寒呢?”夏辛夷眨眨眼。
“你到底懂不懂啊?!”李师父一脸的恼羞成怒。
“我不懂啊,不懂才问嘛。”夏辛夷一脸的人畜无害。
李师父站起身,火气冲天的说:“这医院水平不行!”他对王建国说,“你愿意信我就信,不信就算了!”
说完,他带着人,怒气冲冲的走了。
王建国和儿子突然懵了,刚才还学术讨论呢,怎么突然就成这样了。
赵远志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办公室里有些其他人,也被那个李师父最后的几声吼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夏辛夷笑了,对王建国说:“中国人对中医有一种先天的悟性,似乎都能听懂,但是这种悟性是把双刃剑,中医理论很复杂,似懂非懂的最容易出岔子。”她见那两人还是不太明白的样子,接着说,“我就是中医大的学生,我们学校没有这么一个副校长,我们所有的附属医院都在本市。”
正文 第四十章 晚餐
王建国低着头,一语不发。气氛隐隐的有些尴尬。
王建国儿子看看赵远志和夏辛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