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零红红火火-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大婉擦擦眼泪,连连点头。
    曲飒则道:“您放心,快则俩月,慢则三个月,我一定把药钱还上。”
    待姐妹二人离开,休息室的门突然被打开,付和青和韩旭一前一后走出来。付和青喊了声干娘,神色落寞的望向透明的玻璃大门,感叹命运无常。他是昨晚得知曲飒得病的消息,当韩旭把她病情大概告知时,他还以为发小在开玩笑。
    小小年纪,竟然得那种病,还那般严重,他惊的半天没反应。当韩旭告诉他曲飒每个月需要支付近三百块医药费时,他再次僵住,本以为那丫头做生意挣点钱,过段时间就有条件返校参加高考,如今看来,是万万不可能了。
    高考固然重要,大学固然重要,然而没有个好身体,尤其是将来不能生育,对一个女人来说,一切都是白搭。
    读大学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然后凭着好工作,高文凭嫁个好男人,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作为一个女人不能生育,谁会娶?想到这一切,付和青再次叹气。
    韩旭拍拍他肩膀,示意他放松些,又道:“有你干娘在呢,万能的女神医,你怕什么?”
    陶怀慈扑哧笑了声,没理会。
    付和青却真心听进去,干娘是湘西人,当初是干爹下乡插队到了湘西,俩人才相识相爱成为一家人。后来返城,夫妇二人被调到本省中医院工作,由于工作太忙,韩旭出生没多久便被送回爷爷奶奶身边抚养,夫妇只有在周末或者假期才能来乡下陪陪孩子。
    干娘祖上世代行医,到她这一代,家中只有她一个,其父使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将一身技艺传给了她,不过,从开始接触到现在,她最喜欢最擅长的乃妇科领域。
    幼年时,她不懂得父亲的心情,待父母老去,家中传承的担子只落到她一人身上,方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可惜,她这辈子只生了韩旭一个,于是,她用了同样的手段逼迫韩旭学医。作为一个男孩子,自幼接触妇科之类的玩意儿,付和青想想都头皮发麻,发小坚持到现在且身心还算康健,他都觉得是个奇迹。
    大学时,为了遮人耳目,韩旭到底选择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毕业后满腔热血想学母亲,成为一名大医院的坐诊医生,慢慢晋升为专家教授。结果,母亲因为一些私人原因被迫离职,下乡开了个医馆,从此,韩旭的大医院专家梦也就此破碎。
    一开始韩旭自然不愿的,干娘告诉他,医馆就开在爷爷奶奶的身边,他爱去不去。于是,韩旭咬咬牙,跺跺脚,跟了过来。
    这便有了怀慈医馆。
    付和青对陶怀慈讲了诸多感激与怜惜之词方才离开,感激的对象不用说,怜惜之人自然指的曲飒。人刚走,韩旭便笑着打趣,“没想到这冷面冷语的家伙还有这样温情的一面,可见有多惜才。”
    陶怀慈瞥了儿子一眼,“他老婆难产没的,对这样的病自然感触颇深,你呀……”
    韩旭深知这事,叹叹气,把话题转移到曲飒身上,他压低了声音,嘀嘀咕咕,陶怀慈走到哪儿,他便跟到哪儿,一会儿趴桌子上,一会儿踩椅子上,从外面看,母子二人的气氛温馨而融洽。
    ……
    曲大婉把曲飒的病情讲完,又如珍似宝的把那些药丸、药包掏出来,命曲三宁放到干燥的地方储存。直到晚间,曲二顺都没回神。
    中午,王笑颜特意来这里求她,希望她能继续支持曲飒读书,当时她满口答应。事实上,她支持小妹读书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就算刘桃花那个贱货把曲家掏的一干二净,她也没放弃那念头。
    然而现在……地有多少产,人有多少胆。根据现实情况,让小妹一边读书一边吃药,她们有些支撑不起。
    一个月差不多三百,一年光药费就得三四千,哪儿整去?
    纵然如此昂贵,姐妹任谁也没说这一点,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就算砸锅卖铁只要能把小妹这种病治好,她们都无怨无悔。
    在这个年代,女人对于做母亲的心境,根深蒂固的认为天经地义,一个女人若是生不出孩子,就等于白活。
    曲飒没有姐姐们的哀叹,事实上自打从医馆回来,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挣钱,如何挣大钱!
    要想保证她们日后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医药费,每个月至少要有四百进项才可以。另外,还有老爹的开支,以及家庭意外储备金等等。
    晚间吃饭时,曲二顺彻底整理好情绪,她告诉众姐妹,明天要回一趟柳家堡。曲大婉赞成,毕竟小妹看病的事不是小事,老爹理应知道。随后,曲二顺又道:“明儿多蒸些窝窝,分别给怀慈医馆和付老师送去,算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我正有此意。”曲大婉连连答应。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曲二顺回了柳家堡,曲大婉带着两个妹妹、两个丫头出摊儿。中午时分,曲飒抱着一箩筐窝窝送去付和青办公室,却得知付和青早早离校,随同学一起下馆子去了。
    曲飒略略停顿须臾,便抱着那箩筐窝窝去了怀慈医馆。
    意外的是,在医馆中见到了好几天未曾见面的付和青。89

第57章 新的生计:卖水饺

  
    付和青,韩旭手里拿着小碗小碟,看样子在准备吃饭。端着箩筐的曲飒一怔,校指导室的刘主任不是说俩人下馆子去了么?
    “哟,知道我们还没吃饭想吃窝窝,这就送来了?快请进!”
    韩旭笑着给曲飒开门,双眼盯着那小巧可爱的窝窝不放,没等曲飒开口便伸手拿了一个,“嗯,真香!曲飒飒同学,你这窝窝放了多少香油,不要钱啊?”
    “好吃吗?”
    曲飒把窝窝放桌子上,韩旭吃着美味顾不上说话,一个劲儿的点头。他自幼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记忆中,吃的最多的就是奶奶做的各式各样的窝窝头,曲飒的窝窝相比奶奶做的,另有一番滋味儿。
    “这箩筐窝窝,很用心呐。”付和青尝一口说道,曲飒往外卖的窝窝他吃过,稍稍一尝便能对比出不同。
    “我去了您办公室,刘主任说您和同学下馆子去了,早知您在这里我就连您的那份也一并端来。”
    “哟,听听,还有我的份儿呢。只是无功不受禄啊,曲飒飒同学突然这样好,为师很不适应。”日子仿佛回到从前斗嘴时刻,俩人会因为某道数学题,或者某个定理争辩个不停,付和青若是急眼,就会用这种腔调打趣。
    曲飒眨眨眼,“既然如此,您的那份儿我就替您享受吧。韩大夫,麻烦您拿个箩筐,腾一下。”
    韩旭一个窝窝下肚,摆手,“不急,今儿我妈亲自下厨包水饺,你吃一碗再走,有猪肉大葱馅的,还有韭菜鸡蛋馅的。”
    光听名字曲飒便暗自垂涎三尺,天知道她多久没吃过手工水饺了,那两种馅都是她爱吃的。
    难怪刚进来就闻到一股蒜香,和着老陈醋,味道诱人,原来他们是要吃饺子。
    不过,她是来送东西的,哪有留下吃饭的道理。
    曲飒连说自己吃过饭,没等韩旭拿箩筐腾窝窝甩手便要走,韩旭却一把将她拉住,“你这孩子……老付快说她两句,这样客气。”
    付和青摸摸口袋儿,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不用看也知道是各种疑难杂题。付和青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搜罗各种一般人解不出的数学题,里面用到的思维全都非正常,总之一句话,解他的题,思维怎么发散怎么来。
    “过来,帮我看看这道题,都三天了也没个头绪。”付和青命令道。
    曲飒犹豫几秒,最后还是挪脚走过去。
    搭眼一瞧,原来是道立体几何,题目写的超级复杂,实际上很多条件都是多余的,许多话也是废话,曲飒读完指着看似复杂实际上很有规律的图形道:“在这里添一条辅助线。”
    付和青立刻凝眉,须臾恍然大悟,拍着脑门儿道:“天哪,我早就该想到的!”
    “再看看这两道。”
    这分明借口做题留她吃饭,曲飒盯了一眼那题目直摇头,换了几题还是摇头,只说很难,她一时也没头绪。付和青瞥她一眼直接拉她坐下,大有解不出不让走的架势。
    恰在这时,陶怀慈端着两盘热腾腾的水饺从里间出来。
    看见曲飒丝毫没觉得奇怪,直接道:“好孩子,快尝尝我包的水饺。”而后又介绍哪盘是荤哪盘是素。
    可见早听见外面的动静。
    尽管曲飒拘束,奈何对方十分热情,加之付和青强留,只好坐下吃了十多个水饺才罢。
    无论是哪种馅的水饺,但凡配上醋汁蒜泥,那味道立刻迸发而出,只是,当曲飒夹着饺子去蘸蒜泥时,却被陶怀慈轻轻挡住,只听她柔和笑道:“我们都可以吃蒜泥,你不行,回去要吃药的。”
    有关饮食禁忌昨天拿药的时候陶大夫就反复交代,只是曲飒一时没能忍住。
    她讪讪收回筷子,因为尴尬小脸红扑扑的,却笑的腼腆又绚烂。韩旭忙道:“早着呢,等你病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一顿饭就着小插曲,倒也愉快。
    饭后,付和青要回学校,曲飒和他顺路,俩人一起与医馆的母子道别。
    韩旭食量大,吃的又慢,陶怀慈便放慢节奏,就算吃完,仍旧坐在餐桌旁陪儿子。曲飒、付和青一走,韩旭便急急的道:“妈,你不知道那孩子有多聪明,天才呐!我现在终于明白和青的心情,任谁眼睁睁看着这样一个天才不能走进高等学府,都会不甘心。”
    接着,又把曲飒如何解题,用时多少细细讲述,等儿子说完,陶怀慈笑道:“是不是觉得那丫头越来越有趣?”
    那是自然。韩旭塞进一个饺子,点头,“何止有趣,简直让人惊讶。越来越惊讶。”
    第一次见曲飒就不说了,虽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到底觉得她的行径有些孩子气。当然,当时的他还不了解她的处境。不过,那天她捂着肚子要止疼药,完了不害臊不扭捏的和他讲述自己的生理状况,实实把他惊住。
    再后来,她落落大方,一脸期待的躺在检查室的床上让他检查,更让他震撼。
    他从她的眼睛里看到深深的信任,那是一种纯粹的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说实话,自打毕业到现在,韩旭第一次感到来自一名医生的自豪和骄傲,这样的感觉,源于曲飒。
    她是他第一个病人,且这般信任他的医术,对韩旭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何况,她年纪轻轻就得了那样严重的病,他也不忍让病情继续恶化下去,所以,除了付和青,他也是说服母亲出手相助的人。
    “那孩子的眼睛,很好。”陶怀慈笑着评了一句,至于怎么个好法儿却没说。
    母子说了半天曲飒才把话题转移到自家上来,当然,这其中大都是韩旭在说,陶怀慈安安静静的听。
    ……
    曲飒在校门口与付和青道别,掂着箩筐一蹦三跳的往家走。一路感叹,人生处处都有收获,没想到她今天送个窝窝都能送出一个好商机出来。当时在医馆,在看见陶大夫那两盘饺子的瞬间,曲飒脑子便隐隐生成一个新的主意,卖水饺。
    首先,它和窝窝一样简单,一个馅儿,一个皮儿。其次,最为关键的是,她可以随意选择里面的馅料,成本的可控性非常强。
    正好房东走时留下一个半人高的火炉,她再去买点煤炭,弄口大铁锅,这样就可以在学校门口卖水饺了。
    早上蒸窝窝,中午卖水饺,一天下来,又会多许多进项。
    回到家,曲飒把这主意一说,立刻得到曲大婉、曲三宁的支持。
    89

第58章 大卖

  
    下午,曲二顺从柳家堡回来,姐妹意外的是,曲四静也跟了过来。
    她言老爹非要她过来帮忙,说他一个人在家完全能行。另外,那五百个糖果袋儿她早就缝完,交了货,领了钱,老爹不愿她再拿新活,说价格太低,挣的太少。
    曲四静正发愁接下来怎么办时,曲二顺回家了,当二姐把这几天在县城的情况一讲,别说老爹,就是她也跟着动心。然而当曲二顺提到曲飒的病,俩人都惊恐万分,这下曲安国说什么也不要曲四静在家里闲着,一个大活人,若是过来帮忙,她们姐妹生意指定更顺,更好。
    曲二顺见老爹坚持,只好答应。
    说话间,曲四静把挂在自行车角角落落的东西全都卸下,解释道:“这几颗大白菜是李婶子给的,爸说吃不完让拿来。还有,那捆粉条儿,是柳嫂子家刚下出来的,新鲜着呢,爸说他不爱吃粉条儿,就都让拿来。哦,这两个冬瓜也是李婶子给的……”
    曲飒瞧着那些东西直乐,这可真是瞌睡人遇上枕头,她正愁明天水饺用什么做馅儿呢,瞧瞧,这就来了……
    “咦,这是?”曲飒打开一个布包,里面结结实实一兜干瘪的东西,曲四静立刻道:“这是干野菜,四奶奶去年秋里收集晾晒的,我和二姐还没出村儿遇上她老人家,听说我也要来县城急急跑回家拿的,说这东西买些海带条子炖上,能吃好长时间。”
    “哇!真是好东西!若是能加上点肥肉片儿,那叫一个香!”说话间曲飒跐溜一声,突然想起前世保姆胖嫂每年过年时炖的海带肉片,她每次都能吃一碗。
    “就你会吃。”曲二顺笑着拍了她一下,命令曲三宁赶紧把东西搬进屋,又带曲四静四处看院子。
    三间堂屋,两间厢房,对她们五姐妹来说绝对够住,曲四静被安顿好之后曲飒开始提出明日卖水饺的想法,曲二顺立刻追问用什么做馅儿。对她们来说,包饺子一点也不费力,按照这里的习俗,逢年过节她们都会吃,而且曲家姐妹个个是包水饺的好手,尤其是大姐,饺子都能包出花儿来。
    只是成本怎样,售价如何,这又是新的难题。
    二姐居然没反对?曲飒稍稍有些惊讶,也不废话,指着那些东西道:“白菜掺粉条儿呀,再放点儿大葱和肉料,保准一个香。至于成本我都已经算好,五毛钱一份,一份十二个,大约能挣一半,当然我说的是在白菜、粉条儿都有成本的情况下。”
    至于这回,那两样东西都是别人送的,自然挣的更多。
    曲飒倒不是计较这个,她是想先拿这个探探路子。
    说干就干,当晚,曲二顺和曲三宁整理好大炉子,买好煤炭,又买了一口大铁锅,唰的溜光干净。
    第二天仍旧四点起床蒸窝窝,出摊儿后只曲三宁一人守着摊位卖窝窝,其余四人在家和面,调馅儿,包饺子。中午时分,姐妹四人包了四五百只饺子。按照曲飒要求,饺子模样要大小要一致,这样买的人才没那么多意见。
    至于里面的馅儿是曲飒亲自调的,六颗大白菜剁碎,皆用盐出了水。粉条儿用开水泡的恰到好处捞出,控水,剁碎,掺上白菜,而后放上盐、肉料、香油调理均匀,弄了满满一大盆。
    眼瞅快要放学,曲二顺连忙催促往学校门口运炉子、铁锅和水。这个姐妹们早就准备好,专门从隔壁孙奶奶那儿借了一辆小推车。那小推车有年头没用场,破旧的不成样子,不过从住处到学校门口没几步路,小推车完全靠谱儿。
    到了地儿,支起锅,生上火,水刚烧开,学校的放学铃便响了。这些天,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别管买不买窝头,都会习惯性的朝曲飒这里望望,而今天这一望不打紧,居然望见半人高的炉子,上面还坐着一个冒烟的大铁锅。
    曲飒,又搞什么名堂?
    很快,周围聚集了一堆人,听说曲飒开始卖水饺,都嚷嚷着要买几个尝尝,当他们听说水饺五毛钱一份儿,立刻端出搪瓷缸子要买。很多同学还跑着回教室去拿饭碗,缸子。要知道许多饭馆的水饺都是一块钱一份儿,曲飒这里竟然生生便宜一半。
    当然,他们下意识不会觉得水饺便宜是因为难吃,曲飒的窝窝他们都吃过,没有难吃一说。
    好奇加上信任,曲飒第一批水饺卖出去十多份儿,绝大多数同学买了水饺不走,就站在旁边吃。
    第一口便有人惊呼,“曲飒,你这白菜粉条儿馅的水饺竟然能吃出肉味儿!”
    “是啊,怎么做的?”
    “还放了不少香油呢!曲飒,你果然最疼我们!”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同班女生把曲飒好一阵夸,像她这样的女生食量小,十二个大水饺下肚,再加上半碗汤完全可以吃饱,中午在食堂吃也要花这么多钱,不过食堂里的饭哪有曲飒这里吃的滋润。
    销路一打开,四十多份儿饺子很快卖光。
    许多同学回教室拿缸子,顺便帮曲飒宣传一番,回来后饺子便卖光,弄得他们好不懊恼!纷纷要求曲飒明天多包一些。
    生意红火,姐妹们笑的合不拢嘴,曲三宁趁机把早上没卖完,又重新热过的窝窝拿出来,结果也是一扫而光。没吃到饺子的同学买两三个窝窝,就着辣子面糊糊和饺子汤,一顿饭算是对付过去。
    曲三宁原本打算捞几个饺子尝尝,结果却连一口饺子汤都没喝上。
    从早上四点忙碌到现在,姐妹们个个精疲力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