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年往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瞪大眼睛看着我,好像不认识一样,一步一步后退,喃喃自语。
过后,别人说这叫“鬼上身”,是她死去的父亲的灵魂上了我的身,借我的口说话。难怪我把她制服了,可我知道不是,装扮老年男子的声音说话,确实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鬼主意啊。
四嫂会做一种糯米糖,用熟米粉粘住,越扯越长,用剪刀剪下一截截的,放在嘴里吃也不粘,像极现在的越南糖。还会做一种芝麻饼,粘米做的饼外面粘满了芝麻,吃起来很香,每次做这种糖,她都会差人送来,说给我表姐和我尝尝。也许她是报恩吧?可我只有三岁。
那时候,每天早上,五阿姨他们早上要去跳忠字舞,手拿红宝书去学习*语录。五阿姨家有表姐在家煮粥做家务活。表姐早上起来除了煮粥,还要争取时间淋后花园的菜。做完家务活,五阿姨才学习回来,大家匆匆忙忙吃早餐,该上学的上学去,该出工的又要出工去了。
五阿姨家和一个富农阿姨很要好,尽管她家是富农,五阿姨并不因此嫌弃她,仍然还是很好的朋友。她的小孩还小,早上一到去跳表忠舞的时间,她就急急忙忙地抱小孩过来给表姐照顾。“阿细,你帮我照顾一下阿妹,麻烦你了啵。”。五阿姨说:“某紧要!应该的!”。表姐当自己妈妈的面,很谦虚,一口答应下来,还说让人家放心。她那个富农女人连小孩坐的“轿栏”一起扛过来,“轿栏”在别的地方叫“坐篮”,是还不会走路的小孩“专座”,小孩在里面可站可坐,不打开开关,小孩出不来,所用的木料很重,小孩在里面很稳不会造成人和连“轿栏”一起跌。那个富农邻居把小孩放在“轿栏”,推到火灶前,哄两句就走了,我也一起在那里帮忙烧火做饭,在那里玩。农村人就这样:大一点的小孩带小一点的小孩,大家一起在火灶前帮烧火做饭,这就是小孩的乐园了。表姐已经上学了,已经知道了一些革命思想,她说富农在旧社会是剥削人的,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恨他们,我不明白,敌人是什么?表姐说因为他的公公在过去万恶的旧社会里剥削人很厉害,他就是我们的敌人了。表姐越说越恨,拿吹火筒,将火灶里浓浓的烟接出来,对着那个富农子女的脸熏去,熏得她哇哇大哭。表姐说我们胜利了,还一边坏坏地笑,表姐是不是觉得她做了一件大事情呢?那时候人的思想就这么单纯也极端,也分不清对错。那孩子被烟熏几次,哇哇大哭,直到她的妈妈回来。几次这样,每次小孩哭得眼睛又红又肿,人家也看出什么了,就不再抱小孩来给表姐带了。从那时候,我知道了人世间竟然会有这样莫名其妙的恨。这件事情,我告诉了五阿姨,五阿姨就骂表姐,拿鸡毛掸子抽表姐,表姐因此有点恨我,说我是“小特务”。表姐恨我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我会打小报告会告状,还因为我来她家的任务是为她家“招弟”,尽管我姨丈说过有没有儿子不要紧,尽量对我表姐好,把她当作儿子养就行了。可我姨妈还是执意要为她家生儿子而努力。我表姐恨自己不是儿子,又想争一口气,但她又很心疼自己的妈妈。如果五阿姨能体恤到表姐的心情,她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不会再瞎操心、瞎折腾了。其实一直以来,我也已经预知五阿姨不会实现她的目标,但我想到我说的话她不会信,也就不说。
表姐教我写字,认字。没有专用的小孩桌子椅子,就在一张凳子上加放一张小矮凳,高高的,我自己也爬不上去,表姐把我抱上去,手把手教我写:一、二、三……,刚教到三,我就说:“我会!我会!我会了!”我暗想:一字不就是写一横,二字写两横,三字写三横吗?这有什么难啊?我不再让她教我,我自己写。她欢喜地跟大家说:“九妹真的很聪明!”。可不知道我写四字也是写四横,五字写五横,六字写六横……后来,表姐发现了我这样写,问我:“如果写一百,你是不是也写一百横啊?我说:“是啊!”她大笑,奔跑到一边笑得蹲下来。
虽然在县城里,五阿姨他们的生活还是属于农村的模式,她们的生活很节俭,不像城里人那么优越。他们种田、种菜,平时五阿姨的工作是也去挑粪淋菜种田。有一技之能的,比如说会杀猪的、会给病人看病的,这些人才可以安排到特殊岗位,杀猪的到农贸市场的猪肉摊里砍猪肉卖猪肉,不用出工去种田种菜,能看病做医生的,就在街委会成立的医疗卫生所做医生,这些人的收入也还是按照公分来计算。
那个新成立的医疗卫生所就在五阿姨家附近的一栋楼一楼铺面里面。那里有两个年纪比较大的医生,他们在农村的时候也是医学世家。祖祖辈辈为病人看病。两家原来是水火不相容的,都是自认清高的角色。可现在要在一起共事,如两头犟牛凑在一起,动不动就有一些事情发生,经常听到他们俩人的吵架声音,闹得很不开心,也闹得四邻鸡犬不宁。
这几天,好像没有吵闹声了,医疗室只有十五叔一个人坐诊,二四公有几天不来了,难道二四公赌气罢工了不干了吗?听说是生病了,请假在家养病,有人说是赌气在家躲十五叔,也有人说医生自己也不能治疗自己的病,这说明他的病不是一般的病,病得不轻呀。
十五叔自己一个人上了几天班正寂寞。这天,一大早,二四公的儿子就来请十五叔去为家父看病。十五叔听了二四公的儿子的一番说话,也即刻想到二四公的病肯定不轻,也没有人能治疗。因为他们两个本来就是死对头,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决不会上门求他去看病的。果然,二四公的儿子忧郁地说他家亲戚早几天已经帮助他把他家父送去人民医院了,住了几天医院,医院也无法诊断是什么病?眼看病入膏肓,越来越严重,他自己作主把人拉回来,免得死在医院。这次来请十五叔,只能说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既然是请,就当仁不让,十五叔便跟着二四公的儿子一起来到二四公家,一到家,二四公的儿子急忙拉过凳子让十五叔在床前坐下来把脉,可十五叔说:“不用!不用!”就站着为二四公的蚊帐杆把脉,接着又为床板把脉。把完脉,沉思老半天之后,叹气了一口气,二四公的儿子开始是看十五叔把脉看得一头雾水,问道:“还有什么办法挽救吗?”十五叔说:“有!只要你找到十五叔我,就不会有事!”说着,他飞龙舞凤一般写了一张药单交给二四公的儿子,又郑重其事地从药箱里拿出一块黑糊糊的药膏在酒精灯上考热后涂抹在一块块纱布上,还说要粘贴这么多块药膏才有效。二四公虚弱地问是否脱衣服裤子让他贴药膏,挣扎着要起床,十五叔说:“不用,不用!不要起来!”说着往床头床尾“啪!啪!啪!”几声,把药膏粘上去,说:“好了,贴了此药膏,便是药到病除啦!”说完就挎起药箱,就要走,走了几步,又回头吩咐二四公的儿子尽快去药店拿药,一定要用药方上的药煎水喝才有效。
十五叔刚走出门,二四公父子俩早就憋不住了,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还自称是高手?他们仔细看那张药单,只见药方上写:“寄生藤根15g、无影鸭脚50g、空气20g、……”“哈哈哈……”这父子俩笑得眼泪都掉下来了,笑了一阵,病竟然好了。二四公揭开被子下床,说:“还有饭吗?快去热一热,我肚子饿,要吃饭,哈哈哈……”。就这样不停地大笑,原来十五叔看二四公的气色就知道他是气郁引起,故意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让他大笑、狂笑,这样才打通关节,贴在他床头床尾的药膏,散发出一种清香,一直让他保持神清气爽,香气入脾经,是止痛安神的。
二四公病好上班后,就在他的办公桌子抽屉上粘了一贴药膏,是想保留美好回忆吧?还是告诫自己不可狂妄自大?而十五叔也不再气二四公,从此,他们俩就很友好地一起上班了,反正,再也听不到他们俩吵架的声音了。
表姐说,没有了吵闹声,正好看书,五阿姨家有很多书,表姐教会我认了很多字,教会我读很多诗句。自从在五阿姨家学会了读书写字,我就十分喜欢读书,也许是从那时候开始走上了求学的道路,为以后奠定了基础。
想生儿子的*,让五阿姨走火入魔,五阿姨先是养胖自己的身体,姨丈先后回来过几次,但五阿姨的肚子也不见有什么动静。她就把我送回来。她去广州和姨丈住一段时间,后来,听说五阿姨去广州大医院医了一段时间,从广州回来仍然没有怀上孩子。她不甘心,又到神婆那里求神,神婆给了她大包小包的中药,说吃了她的药,排去血里的毒素,换上干净的血,就会有儿子,据说这些药很贵,可想不到,五阿姨吃了这些药,不停地来月经、崩血,把自己的血排干了,也不见换来什么新血,却是日渐消瘦干枯,不久就去世了。
☆、第六章仙女山
从五阿姨家回来,我听到最多的是说“这里准备建水库了”、“准备搬迁”。村里晚上老是开会,我心里暗想:果然应验那个算命半仙的话了,他说我家房子“犯水”,看来还真的准确!
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年纪小的,感到兴奋,想到以后可以离开山区去到平地生活,他们觉得无比向往。年纪大的,舍不得祖业,要守住自己最大的利益。晚上村里召开会议,讨论得很热闹。
我四岁,却和村里的老人同一个观点,我不喜欢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去生活,我最关心的是,以后还能不能回来?一想到以后真的离开这里,我心里有很多不舍。因此,在别人热热闹闹讨论如何搬迁的时候,我脑子酝酿的是:我要登上村子后面的仙女山顶看看。
历史不会忘记:1939年12月中日双方在具有“南方天险”的昆仑山,展开“昆仑关之战”大战,由杜聿明将军率领的第5军和日方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坂垣旧部被誉为“钢军”的第5师团,展开十分惨烈战斗。中*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血战十余天,终于收复了昆仑关。这是抗日战争期间继平型关、台儿庄作战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名篇。
我的家乡仙女山就位于昆仑关附近的山脉,村里的老人都还记忆犹新地说起当年昆仑关打仗的枪炮声和他们在那时候的心情——爱国的热情、为国捐躯的勇气。
仙女山是这里周围众山之中最高的山,山形极美,整体酷似一仰躺熟睡的少女,远看其曲线圆滑,轮廓分明,丰姿秀色,活象一幅鲜灵活艳的睡美人图,山顶有一形似棋盘的大石块,传说曾有七位仙人在上面下棋而得名。
我们的村子位于仙女山坐北向南的山脚下,仙女山左侧的山叫牛头马面山,右侧山叫六旺山。仙女山的对面是社坛山,社坛山顾名思义是拜祭祖宗求福的地方,在社坛山的背后,有一座山叫笔架山,据说是文人写累了放笔的地方。牛头马面山与仙女山之间有一条峡谷叫“北疆”,是在半山腰上才有一条类似“一线天”的峡缝通往后山,夏天时候,站在那个缝口,十分快意,因为那里特别高,好不容易爬上那个坡顶到达缝口,累得气喘呼呼,浑身大汗淋漓,这时,风从那个缝口吹过来,舒服极了。这种感觉,我体会过。后山即仙女山的北面又是另一番风景,天然仙女山独特的地形和地名,使这里成了藏龙卧虎之地。
在古代,此地乃是人文荟萃之地,每年都有大批极优秀的读书人应举。有很多人在外面当了大官。我祖上就有举人。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城市工作。就我家,我父亲的两个弟弟我的六叔和七叔,在高中、初中就被国家破格录取,到北京去工作,为国家做事。我村里的父辈虽然是农民,但都保持着读书人的知书识礼高贵的气质和品格。难怪我在长大以后,读《三国演义》读到诸葛亮隐居南阳和“三顾茅庐”的故事,我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原来我的父辈就是类似诸葛亮这样的人啊。
村子的房屋是在有鱼塘的平坦地带渐渐往山脚上发展,高低错落有致,远看类似城里鳞次栉比的楼房。一条条石板路很清晰地通往房屋,谁家的房屋门前都有一片平整的宽地,这一块地也是用石板垒砌而成,这些石头当时是怎么砌上去的呢?是人工?还是神力?有点像金字塔的来由一样令人费解。房屋一律高而单调,墙外斜靠着一捆捆干枯的柴,码着劈好的木柴。榕树独木成林,长须下垂,如安静的老人。水塘安静不动声色,小溪从山上缓缓流淌,流入鱼塘,或者路过鱼塘,路过村子,直接往村外的河流流去。鸡、鸭、鹅、狗、牛的叫声和村里人偶尔路过高声说话撒下爽朗的笑声掩影在竹林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袅袅的炊烟弥漫着安静的气息。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山村独特的景致。也许世外桃源不过如此吧。
仙女山山顶上经常缭绕着雾气,有关仙女山的传说有很多。传说这山顶上,经常有神仙来聚会,经常有各种怪异的鸟飞来山顶集中,那些怪异的鸟就是神仙的化身。又传说这里曾经住过刘三姐,有人听到刘三姐在上面唱歌,后来刘三姐变成了仙女,升天了。又传说以前杜聿明将军打日本的时候,在这里,放了一支手枪在那一块巨大的石头下,后来这支手枪竟然具有灵性,它会自动射击坏人……
听说当年日本鬼侵略时候,鬼子一队人马沿着通往外面的路策马而来,走到村前,不知道为何掉头就走,老人肯定地说是这因为有仙女山庇护,仙女山的威严让鬼子害怕。所以这里逢年过节,老人总是殷勤地在榕树底下烧香对着仙女山辑拜。
仙女山山顶上究竟有什么呢?
有人说仙女山有宝藏,山顶上藏有几个棺材的黄金,是国民党军队打日本撤退时候埋下的。
有一个在外工作的人带着几个专业人员、带着探测仪器回来,上山寻找,那仪器和专业技术应该够先进的吧?却没有找到黄金。村里人说仙女山有神保护,不会那么轻易找到黄金的。
诸多故事,让我对仙女山敬畏。骄阳烈日下,我在野外捉蜻蜓,也经常往仙女山上看,想看出什么来,那里会有电影上的故事吗?
可是我才四岁,大人不会让我一个人登山的,也没有人陪伴我,同伴没有我这样的想法,谁都不会稀罕去登这个山,那么高,不累死?所以,我只能一个人偷偷地登山。我真的好像看看山顶上究竟有没有刘三姐?
今天,我终于一个人单独上山,想登上仙女山顶,去探究山顶上究竟有什么?想不到在山上遇到惊心动魄的一幕,还看到了一双绣花鞋。
☆、第七章仙女山奇遇
“喂?是哪个偷草啊?”、“偷草呀?”“喂!偷草呀?”“捉贼啊,捉贼啊!”“捉啊!捉啊!”……喊声雷动,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严厉的声音,好像有千军万马驾驶着乌云似的飞机、坦克、大炮轰轰隆隆地压过来,因有树的阻挡,看不见人,只听见声音。
我盯住有声音的地方看,啊!终于看见了!有几个女的,挑着柴,慌慌张张地从六旺山奔跑过来,脸上的恐惧和慌张让我终生难忘,她们是往仙女山方向跑去,我赶紧给她们让路。六旺山有一半是我们村的,另一半六旺村的,他们的山不像我们村种竹木,而是种草,也不是种,是护理,护理野生的草,等它长高,干枯后分给村里人割回家烧火做饭。偷草的是六源村人,她们偷六旺村的草,借用我们村仙女山,横穿山路,往西边他们村的方向逃去。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那么惊心动魄。
迫于后面的追兵压境,她们一边跑一边商量,领头的一个命令大家放弃,有几个已经丢掉柴,四处逃散,只身逃跑了,只有一个女的坚持着不丢下担子,后面的追兵终于出现了,原来只是一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好奇怪,他一个人怎么制造那么大的声音呢?那个男的以挑担子那个女的为重点,专抓她,很快要追上了她了,她仍然没有扔掉担子,也许她没有听到领头的命令也没有看见人家扔担子,她一边担着柴一边哭,走投无路,只好围绕着一个大坟墓转圈,男的开始跟着她转,转了几圈就不跟了,却是逆着方向转,一下子就把那个女的抓住。他不会是把那个女的杀了吧?我用双手蒙住眼睛,不敢看。那个男的拿一把大刀高高举起,“呼!”的一挥,砍下来,那女的像电影上无数受苦的农民一样,“啊”的一声怪叫,被这个男人砍下头来,一身血喷射,死掉了。可是,过了很久也不见有动静。我慢慢地把手移开,睁开眼睛,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那个男的和女的在对峙,他们在讲话,声音变得很小声了,好像在商量什么?开始是那个女的求那个男的,现在好像变成了那个男的求女的,最后,男的把女的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