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三姐妹[重生]-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前后后花了近两个钟头将三箱货送完,郭宰行至附近的小公园坐了下来,空置的手推车搁在旁边。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行街纸,想从纸上寻找什么新东西似的翻了又翻。
上面的英文措辞他已经滚瓜烂熟,右上角的大头照是发纸时现场拍的,看上去不太像自己。

来回看了好一会,没有发现什么新东西,他将纸叠好重新放回口袋,站起来拉着手推车走。

回到店时已经傍晚六点多,正是上班族放工后到店挑选喜帖与利是封的高锋时间。
八/九十月又尤其多人注册结婚,大部份客户会提前几个月来订货。
忙到踢脚的郭父一见儿子回来,马上喊他去招呼另一对中年准夫妇。

俩父子到晚上将近八点才回到跑马地,吃晚饭时一档娱乐八卦节目提起人大释法的事。
兰姐拿筷子指指电视机,对郭父冷嘲:“看看吧,现在不是我不接受你儿子,是全世界都不接受。人家政府连人大都搬出来了,就是不认终审的判决,就是不给你们留下……”
她瞥了瞥饭台对面低头吃白饭的男生,有意无意地吐了句:“等着被遣返吧。”

郭父边扒饭边说:“无事无事,不大了赖死不走,我当初就这样过来的。吃饭,菜都凉了。”
他往兰姐碗里夹菜,看上去毫无所谓,也不慌张。

饭后兰姐躺在沙发上拿着牙签剔牙,郭父进了房间不知道弄什么。郭宰收拾饭台,去厨房把碗筷洗净,出来将客厅扫了遍又拖了遍,再回自己房间,关门开灯。

他从柜筒翻出好几本书,有厚有薄,有新有旧。
封面分别写着“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等等。随手翻开一本,页面写满备注,笔迹陌生。又翻开一本,干净无比,丝毫不似二手书。

郭宰坐凳上,一本本翻,平日能安静地读上几页的心思,今日全无。
他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将中三课本推到一边,趴书桌上了。

趴到十一点多,房门外面寂静了,他才起来出去。
客厅熄了灯,全屋昏暗。行至浴室打开里面的小光管,准备冲凉。
关门之前想起什么,又出来看了看旁边墙壁的手撕挂历,一页页掀。

6月底了,再过几天程心就要高考。
上次通电话听她说第一志愿报了省城的执大,语气很轻松呢,考上的机率不小吧。
程愿和大孖去了锦中了,小孖也上了前锋中学,曾经一起玩耍,一起结伴上学放学的伙伴们,一个个都在做该做的事,在属于自己的航道上扬帆前进。

而本应在前面的他,到底在做什么,走什么路,还要如此下去到什么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短小。'合掌'





第116章 第 116 章
锦中,傍晚六点多,太阳尚未西下。
程心站在校门内,踮起脚见到斜坡下的巴士站有车停靠,几个身着锦中校服的身影陆续下了车,缓缓往斜坡上爬。

没一会,她看见大妹。
上初一的大妹身体拉高了不少,不过依然是肥嘟嘟的。她脸形往鹅蛋状长,伴着嫩嫩的婴儿肥,五官也比小时候立体,大眼小鼻小嘴的,还留了长头发扎辫子呢,和程心记忆中上辈子的大妹模样越来越重叠了。

向门卫打声招呼,程心出了校门迎上去,接过大妹手里拎着的大袋子。
“哇,这么重?”

大妹甩甩拎痛的手,“嗯,里面有一瓶汤,阿妈今日煲的。”
“啊?”程心解开大袋子看了看。

一个大保温瓶,一大袋水果和三包苏打饼。
她有些为难:“我不知道你会带汤来,已经吃过饭了。这么大瓶汤,我肯定喝不完。”
大妹也为难:“我也不知道,阿妈下午突然回家煲的,之前无提。”她顿了顿,又说:“可能担心你在学校半个月无汤水喝,复习又费脑力,身体跟不上。”

高考在即,冲刺阶段,锦中高三级的学生由每周放假一次延长至每半月放假一次。不能回家的那些周末,大妹就从家里给程心带吃的,多半是水果干粮。

程心将袋子绑好,说:“这样吧,我叫个同学,你也叫个同学,一起去饭堂把汤喝了。不然冻了不好,倒了又浪费。”

十分钟后,六个女生在饭堂围着高三1班的某张饭台坐,台面放着两个大保温瓶。

“哇,你们一个天麻核桃炖鱼头补脑,一个花旗参枸杞炖竹丝鸡明目,是提前商量过的吗?”何双对这两瓶老火靓汤赞口不绝。
彭丽笑道:“我们两种汤混一起喝,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吧哈哈。”

萧靖一本正经说:“其实都是水。”后觉不妥,补了句:“十全大补水,多谢。”
现场哈哈乐。

程心原本去物理班叫彭丽,以前她没少喝彭母的靓汤,今日终于可以还一还人情债了。
谁知彭丽举举手中的保温瓶,“我妈也送汤来了,正想去叫你呢。”
于是程心回自己班找何双,彭丽则叫上同班的萧靖,连同大妹与她的舍友,一共六人喝汤。

大妹的舍友也是个扎马尾的小姑娘,话比大妹多,是个纯朴率直的人。
听大妹说,新生入学那天的晚上,小姑娘在宿舍大咧咧问她脸上的疤是怎么回事。

问题太直接,声音太响亮,大妹有些无措,久久说不出话。
小姑娘若无其事接着说:“我表姐一出世脸上就有块红色的痣,这么大的,”她拿手比划,“我外婆讲那是胎痣,是投胎前阎王爷给盖的戳,代表PASS。你的也是吗?”

大妹轻轻吐口气,“不是的,是小时候被野狗抓的。”

“啊???”
宿舍里听见的人全都看了过来。
大妹越发不自在,不敢回望她们的目光。
正要转身上床大被盖头,那小姑娘恰恰伸手拍拍她手臂,说:“无事的,我表姐以后要去南韩整走那块痣,你也可以去的。”

大妹愕然,看着对方。对方朝她点点头,表情特坚定。
大妹缓缓舒气,回话:“我大姐也这样讲。”
小姑娘惊喜道:“是吗?那真好!”

大妹向程心讲述的时候,程心的心脏一提一沉的。
她最担心大妹会因为那道可恶至极的疤痕而被人欺负。
事实上那个疤痕比以前淡了许多,又由于大妹长个了,脸长大了,疤看上去反而短了小了。

可是毕竟脸上有疤,尤其大妹的皮肤白雪雪的,那浅粉的疤痕怎么看怎么碍眼。是以陌生人面对大妹时多少受到些视觉冲击而惊讶。
像来锦中报到注册的那天,程心全程陪着大妹,发现不少人回头偷望,程心拿眼看过去,那些人又心虚地匆匆撇开视线。

难以形容程心当时心中的那份堵。
以前在前锋小学,大妹的同学老师都见过她受伤之前的样子。受伤后大家也深深同情,而小同学没多少心机,即使想造次,据小孖说也都被他挡跑了。

到了中学,新同学零感情,升中后发展起来的心机与三观又渐渐各自各精彩,所以谁敢断定大妹不会受气?
这世道因为模样问题而挨欺负的事例还少吗?丑堪比罪。

程心曾经托彭丽问人,问初中的排班方法是否与高中一样,又问能不能安排大孖和大妹一个班,能的话她就麻烦麻烦大孖多关照大妹。
别看大孖寡言安静,程心笃信他护人的本事不会比甩绳马骝般的小孖弱。

可惜彭丽找的人没帮上忙。

程心纵然忧忡,也没敢将这些拿来和大妹说。除了普通的叮嘱,她只字不提疤痕。
开学后她小心翼翼暗里观察,幸运地,至目前为止,大妹在锦中的生活还不错。

程心给大妹的舍友夹去块鱼头,“多吃多吃,有很多呢。”
上辈子她也应该是大妹的朋友。
小姑娘能吃,坦然接受:“多谢大姐!”

喝完十全大补水,程心拿出凿壁借光和悬梁刺股的毅力去读书复习。

前段时间填报志愿,她打算将第一批第一项填写省城执大。
初一时谢老师让写六年后的大学志愿,当年她应付式瞎写,现在却是严肃得很。

考执大于她来说是一个挑战。
没有百分百的肯定,只有百分百的拼命。

落实之前,程心在家和阿爸阿妈商量。

谁都知道省城执大是全省最好的大学,女儿若能考上那当然欢喜。可好学校哪容易考,阿爸阿妈的意见是:报了就全力以赴拼,别让志愿成为一个空志愿。

自从去了桂江工作,阿爸阿妈多了机会接触不同层次的人,例如桂江学校彬彬有礼的老师,购买别墅的大小老板,公司聘请的高学历专业人士,致使俩人的眼界宽了不少。

上辈子阿爸说过,女孩子读书多没用的,随便念个大专就足够了。
那时候的程心想,切,不过就是想她早点出来工作赚钱供养家人,她偏不!
她将志愿表上第三批第四批全部留白。万一连第二批本科都考不上,她宁愿复读也不去读大专。

就不顺阿爸的意怎么的!

后来程心去了二本,阿爸也没说什么,学费照掏。
回忆往事,她假设过当初若去念大专,甚至高中毕业就出外工作帮补家计,那阿爸会不会长寿一些。

学校定了,专业暂时无头绪。
阿爸阿妈没就专业发表意见,程心松了口气,同时也有点点落空。

这段时间中国入世的风吹得很强盛,说是入世后国际贸易会飞速发展,全国将急需大量相关人才,于是乎基本上是个学校的都有国贸这个专业。
上辈子程心听了这种风声,选了国际贸易专业。

这辈子她选市场营销。
她认为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专业。

志愿专业搞定后,程心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被“填了就等于考上”的错觉迷惑。
上辈子她就是犯了这个错从而掉以轻心,以为自己老牛逼了,志愿交上去人家学校就肯定录取一样,不用复习了简直。
结果轻飘飘去考试,最终第一批志愿全部落榜。

眨眼到高考前一天。
锦中课室全部封场,程心和其余考生在阶梯课室复习。
半路,有人握手成拳在她的桌角边敲了敲,抬头,见是昔日的班主任蒋老师。

他示意程心出去聊两句。
程心迟疑了两秒,去了。

蒋老师没走远,就在阶梯课室门外站定,程心离他三步距离,静静等他发话。
蒋老师问:“复习得怎样?”
程心笑:“正在努力复习中。”
就偏偏被你打断。

蒋老师面无表情,又问:“记得四年前的高考前夜吗?”
程心看着他的眼睛,平静道:“不会忘记的。”

蒋老师的嘴角有些微的上翘,说:“那你知不知道霍泉在经历了那种误会之后,第二天如常高考又如常发挥最后还当了市状元,靠的是什么?”

学生脱口回答:“不知道。”

蒋老师:“靠的是一流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学习进行到这个阶段,可以说所有人的水平都已经是固定的了。一个成绩很差的人想一夜之间成为黑马,那是不可能的神话。相反,成绩很好的人却会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发挥失常的现象,就像向雪曼。至于你程心,过去三年的高中成绩并不错,高考期间若能保持这个势头的话,去执大的机率不低。但是,能不能保持就要看你的心态过不过得了关。今晚我特意来找你说这些,就是为了给你一个提醒。”

程心朝他咧嘴笑,“多谢蒋老师提醒,我一定谨记。”

翌日,千禧年的全国高考在一个下雨的炎热阴天宣布开考。
教学楼外雨声沥沥,头顶的吊扇嗡嗡作响,前方监考老师派发试卷,纸张抖动翻腾的声音清脆干净。
第18号考室第18号考位的程心拿到试卷,随意浏览一眼后落笔写名。

第一场语文科考试,第一道拼音对错题。
A,馒头(màn tóu)
B,奴隶(nú dì)
C,栋梁(dòng niáng)
D,脚踝(jiǎo huái)

程心填D。





第117章 第 117 章
一连两天共四科高考,最后一科政治,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程心放下笔,感觉静止的世界又重新运转了。
终于真真正正要收拾包袱离开锦中,走过的六年好比仅仅六秒。
快的惊人。

回到家里歇不过半个钟,大妹就对她说:“大姐,这段时间你无留意新闻吧?”
程心在房间整理行李,“咩?”
大妹抿抿嘴,低声道:“新闻讲人大释法的结果出来了,和之前终审的不一样。”

程心定了定格,转过神后放下手中的衣服,出去三楼客厅找电视机。
刚考完小升初试的小妹一直躺尸沙发腐败地看卡通片,见大姐身影在电视机前一闪,退开后画面就变了,她当即不满:“啊啊为什么转台!我正在看的!你落二楼三楼看!”

上个月阿爸买了两部新电视机,二楼一部三楼一部。
程心耳聋似的自个自调台,调了一圈不见有新闻报道。
大妹在旁边提醒:“等六点吧。”

程心转头看她,闻她解释:“我怕影响你高考,之前才不敢告诉你。”
程心将电视遥控器抛给在沙发上滚来滚去扭计的小妹,小妹马上捡起来转回卡通台,安静了。

程心对大妹说:“无事,你做得对。”
之后又略轻松地问:“明天回锦中是吧,考试加油。”

大妹点点头。

第二天大妹返校。高考完了,轮到其他年级的学生期末考。
隔天晚上近八点,程心接到郭宰的电话。
彼时她已经看过关于人大释法的新闻。

整个事件回顾,就是申请居留权的人通过法律途径帮自己争取权益,三场官司一败两胜,最紧要的是终审也判了他们赢,“可以留下”已经成为铁板钉钉的事实。谁料败方出奇不已搬出人大,以大欺小硬掰局势,与终审裁决博弈,将本来“可以留下”的人重新归类为“不能留下”。
对申请人士来说,千辛万苦才到手的东西,眨眼又被人无情夺走,那一口堪比遇上了流氓的冤屈气,谁能咽得下?

而受此牵连的郭宰,你下一步打算怎样走?
程心没敢问,怕越问他越烦。他也不想提,整通电话讲的都是程心的事,声音听上去沉而无力,偶尔又刻意把调拔高,挤出些许精神与笑腔。

“你高考怎样?紧张吗?”
“不紧张是假的,手感还行吧,希望不会有误差。”
“什么时候放榜?”
“大约半个月?”
“省城不远,到时每个星期都会回家吧?”

“哪有大学生逢周末回家的,又不是中学生。”
“不回家你去做什么?”
“参加活动,吃喝玩乐,或者睡觉。”
“哈哈,那周末谁给程愿程意煮饭?”
“阿妈话到时请个工人。”
“啊,有工人,真好。”

程心配合着他的口吻,假呵呵聊天,然后挂线,深深吐气。
有如跑完五圈400米一般累,一般乏。

那种又累又乏的不适感直至放榜日她知道分数后才缓和了些。
她总分767,全校前二十名。

又半个月后,省城执大管理学院给她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录取专业为市场营销。
程心将快递袋里的所有资料反复看了三遍,依然感觉置身梦中。

同时,小妹的小升初考试分数很理想,在大姐结束锦中生涯的那一年,她的锦中生涯恰恰开始。

小妹对此颇有怨言:“大姐你为什么要今年毕业?你不能明年毕业吗?你要是明年才毕业,我们三姐妹就可以一起坐巴士上学放学了!”
这多有意思啊,比小学时三人走路上学放学过瘾多了。

没有得到回应,小妹又喊了声:“喂,大姐!”
程心枕着双手,躺在沙滩椅上望着蓝得透彻的天空出神。
带着咸味的海风从脚板底拂过全身,粘粘的清凉包围了皮肤。

程家头尾两个女儿,一个考上省城执大,一个考上锦中,阿爸阿妈借鉴去年奖励大妹的方式,送三个女儿与外婆去三亚旅行。
阿爸原本也叫阿嫲去的,如果阿嫲去,他和阿妈也会抽空同行,全家出动。

无奈阿嫲宁愿留家与街坊打麻将,怎么劝都波澜不惊地微笑摆手,气得阿爸凶她:“我出钱请你去旅行啊!你能不能不扫兴!打麻将打麻将,你打了一世了,还不够吗?!天天在街外窜来窜去,不是这家麻将就是那家天九,除了赌你还会什么?还能做什么?!”

当着全家人的面被儿子呵斥,阿嫲面不改容,始终嘴带微笑地看着电视机,安安祥祥坐着,眼眨都不眨。
是个神人。

于是为期四天的三亚之旅保持了去年香港之旅的队型,无多无少。
这全是上辈子没有过的待遇,阿爸发达了,惠及上下两代。

这也本该是有史以来最值得狠狠庆祝与高兴的暑假,可偏偏心底某一角总隐隐揪扯,令程心无法百分百开怀舒坦。
她不下十次尝试追溯上辈子郭宰的痕迹,奢望能有点点的蛛丝马迹证明他到最后能留在香港,光明正大地留。

可是没有,她想不起任何线索。

旅行完回家,没几天阿妈就安排了一个任务给三姐妹。
自从搬家后,康顺里的旧屋一直空置,阿爸阿妈认为这样很不好,最近决定将屋租出去,是以吩咐三姐妹回去收拾干净,说是环境看上去舒服了,租金能多要一些。

一年半没回过康顺里,石桥桥脚粥店的丽姑却一眼认出她们仨,站在粥店门口招呼她们:“哇!三姐妹长大了,个个都越来越靓,你阿爸阿妈好福气了。”
闻言,三姐妹过去和她问候。

时值早上十点多,丽姑问她们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