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授们集体沉默了。
  解放军们集体沉默了。
  崔玉涛等人集体沉默了。
  张队长以及村民们集体沉默了。
  他们是不是在做梦?
  现在山娃娃都这么厉害吗?!
  村里娃娃们原来都玩的这个?!
  甜妹儿给夏老爷子一个眼神,她办的体育班级还不错吧!
  夏老爷子瞥她一眼,先不说甜妹儿鬼才体制的古怪,她本身对于武术招式的领悟,本就远高于普通人。
  不是谁都可以创新拳法的。
  夏氏拳法与夏氏步法,恐怕已经满足不了她的需求。
  真是让旁人太太太特么脑门子疼!
  “思姐姐加油加油!”
  “二黑子加油加油!”
  山娃娃们在一旁又蹦又跳,跟着瞎乱比划,有的竟然也有模有样。
  而随便抓一娃娃问,他都知道,论武术,哪个娃娃,哪怕是叶安诚思丫头他们算不上,也远远比不上甜妹儿一根小拇指。
  她可是碧山村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当然,懵比的大人们,还未反应过来询问,等他们想起来问的时候,山娃娃们说不定可以看清楚他们靑一阵白一阵的变化脸色。
  直到客人们跟着白老爷子、张老爷子、张队长等分别回家家里,王溢希被叶家人领回家,他们的神情依旧光顾,步伐还是轻飘飘的,总感觉能飞上天。
  说不定今天梦里真的能飞上天。
  值得提一句,去四碧山的时间变为后天,而去的人数有所有外来客人、叶爸爸叶三叔、山文龙袁家老大、以及夏老爷子,还有最小的熊猫侦查兵甜妹儿。
  以后再去五碧山等,要是找到多只大熊猫,计划再继续变变变。碧山山系的青山绿林,确实多的超出他们想象。
  而两位教授对二碧山三碧山的神奇特质,心底也忍不住好奇。他们相信科学,说不定这两座山有什么特殊植物,或地磁场不对,以后可以简单研究一下。
  碧山村处处都是宝啊!
  月色朦胧,热热闹闹的碧山村再次恢复平静,只是山娃娃这次真的算大出风头,父母长辈忽觉得自己长这么多年,真的算是白活了,连儿女都比不上。
  而作为他们的领头甜妹儿,至今还未真正露一手呢!
  “高手总是寂寞的。”
  啪啪啪——
  “爷爷,你又打我屁股!”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周末愉快!
  **
  原始森林探险,可比二碧山三碧山有趣多了,也危险得多了^_^^_^^_^
  话说本地大熊猫爱吃山羊,好像不止一次从村民家里叼羊走,当然政府会以市场价格补贴。
  而他们还额外得到好多好多团子的照片。
  当然,森林里不止有大熊猫哟!
  还有很多可爱动物,以及凶猛动物,以及珍惜动物,甚至还为濒临灭绝的动植物^_^^_^^_^^_^,野味野果也是很多,咳咳咳, 咱们一步步来,第一次进去,甜妹儿也不敢拖大,脚踏实地比较好。


第207章 旧书与减负
  次日清晨; 天蒙蒙亮; 包括叶安诚在内; 叶家所有小辈们都还躺在床上; 出工哨声一响,大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拿着各种各样的农具,去队里上工。
  今日是队里开晨大会的日子。
  除去干部们自我进行□□整社外,每家每户社员们; 还需要统计曾被“平调”的财产; 然后等待干部给社员划分自留地; 并且还要发一定数量的粮种。
  这些粮种都出于种花国。
  村民们激动不已,土地是农民的根,他们终于能自己拥有地,种出粮食蔬菜; 拿到市集上买卖,并且生产队的活计也不耽搁,总觉得日子会一天一天好转。
  按照文件规定,耕种由人民公社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至七; 长期归社员家庭使用。
  在有柴山和荒坡的地方,可以经营人民公社分配的自留山。经过生产大队批准开垦零星荒地,开垦的荒地一般可以相当于自留地的数量。
  而且文件重点强调,自留地和垦荒地生产的农产品不算在集体分配的产量和口粮以内,国家不征公粮、不计统购。
  欢呼声此起彼伏。
  对于农民来讲,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 哪怕得到是荒山坡地,那里也可以种红薯玉米类的杂粮,至少不会像这样饿死人。
  “叶利海家,分得一亩中等田地,荒山坡四亩半土地。”
  因为碧山村耕地充足,开荒倒是不必。
  而且村民们比山外的‘仅剩的一亩三分地’,分得多很多。
  除去叶家大院里的新开垦土地,还得到离家近的一亩土地,以后可以用来种一些蔬菜。
  而荒坡的土地因为地质不好,则适合种红薯玉米洋芋大豆等粮食,地坎上可以种南瓜,普通年份足够全家人吃,还能有一些剩余,去供销社或市集里换成钱。
  叶家老俩口得到粮种,已经开始与其他村民一样,兴高采烈计划着自留地的事情,比如农家肥、翻土、浇水等。
  但山外的灾荒一点好转得很慢,第一是村民们确实没粮吃,不像碧山村年底还有口粮发,第二是因为部分农民把发给他们的粮食种子也煮来吃。
  没得种,这又是一轮恶性循环。
  他们恐怕要熬过六一年,等待六二年,灾荒才会渐渐远去。
  但在碧山村,近日一段时间内,村民们都觉得有使用不完的力气劲儿,要不是还念着在冬季,他们已经拿起农具,下地痛痛快快大干一场。
  幸福快乐的生活,仿佛一抓就能碰到。
  **
  大人们为生计奔波,娃娃们为学习烦恼。
  虽然今日空闲没事做,但真正能睡懒觉到八、九点也不容易。大人们前脚一走,屋里细细碎碎的声音响起。
  包括叶小五在内的叶家小辈,全部穿好毛线衣棉衣起床吃饭。
  一张玉米红薯杂粮饼,一碗香甜暖人的南瓜汤,再加一小碟酸辣泡菜。
  吃得王溢希眼睛发亮,嘴角微翘。
  虽说这有可能是招待客人的饭菜,但它们也至少说明,大姑姑家海有一些余粮,并没有太过饿肚子。
  好吧!
  瞅瞅白白胖胖的小五娃娃,以及比起昨日,白豆腐脸皮嫩得可以掐出水的甜妹儿,还有三位俊俏的表哥表妹,可以明显看得出来,叶家生活过得不错。
  “不南瓜,吃泡菜!”
  胖嘟嘟娃娃嘴里蹦出一串话,竟然还‘挑食’。
  叶小五味觉已开,更喜欢酸酸辣辣的味儿,不喜欢过于甜的东西。
  当然,家里长辈们也教导他不要浪费粮食,他口里的“不南瓜”,不是不喝南瓜汤,而是别给他碗里盛南瓜汤,他已经吃不下。
  “吃成一圈络腮胡。”
  坐在小五左边的甜妹儿,弯下腰帮他用棉布擦嘴圈圈,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把凳子当桌子,用勺子舀着吃。
  “甜姐姐真好。”
  小五的圆脑袋瓜子马凑过去,想吧唧一下四姐姐,果然落空。他扁扁嘴,继续挥舞着勺子跟碗里的饭菜,做斗争。
  吃过饭后,思丫头晓丫头抱着胖娃娃,结伴上学去。
  自从去年小年夜躲猫猫、找粮食后,村民们对娃娃都不再那么吝啬,‘无形学校’也渐渐展开,甜妹儿的势力因此越滚越大。
  甜妹儿跟叶安诚一起,带着好奇的心,帮表哥整理课本,顺便详细讨论一下大学的事情,毕竟叶安诚真有这个想法。
  因王溢希是下乡职工,在碧山村可能要呆满六月左右,来年差不多,他把各种各样的书籍,都带到叶家,足足装满一个麻袋,外加一个小背篓。
  “这么多,表哥啥时候能看完?”
  学习用品多的超出甜妹儿想象,她仿佛看到穿越前的邻居家高三备考姐姐。
  叶家连作业本都没有,只有石板与滑石。而表哥除去课本与课外书籍,还有电磁类物理实验操作小器材,笔墨纸砚,钢笔墨水笔记本作业本等。
  单每一个年级的课本,语文、算术(数学)、物理、政治、英语、音乐、书法、手工制作本、地理……看得叶安诚心里反毛,对于考大学越发没底。
  总觉得比现代学生也少不到哪里去。
  其实,别看文景深办的学校课余生活很丰富,似乎这年代的学生们都很轻松,其实一点都不,干活学习两不误,单讲学习,压力一点都不比二十世纪的学生少。
  从建国后开始,咱们国家的学生一直都很努力,根据现在的统计,城里学生比农村学生忙,高年级比低年级忙,压力山大。
  而种花国的减负,是从五十年代初就开始。请注意一点,建国是四九年。
  第一份减负令是在五五年,由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其后不断讨论,不断喊减负。
  令人悲剧的是,除去红色悲剧时期,被各种嫌弃迫害,直到二十一世纪,学生们依旧没减负。
  甜妹儿拿起一叠保护崭新完整的中学课本,它们外表又红又专,里面是‘文理结合’,充满时代特色,处处都在歌颂祖国歌颂红星主义,打压地主阶级封建旧社会等。
  比如数学题,‘解放前,反·动的四大家族掠夺劳动人民血汗钱20亿美元,当时美元对银元折合率1:2。15……将这些银元一块一块堆积,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几倍?’
  呵呵,算法虽不难,但它敢不敢把数字变得再人性化一点?
  另一边,王溢希已经开始给表弟普及必备的高考知识。
  首先一点,高考条件。
  从实际情况看,工农商学兵各种家庭出身的学生都有。
  “但大家伙儿心理都明白,大学会优先录取抗战扛过枪的、解放战争负过伤的、少数民族、以及有培养前途的调干学生等。其次是家庭出身好的,诸如贫下中农、工人、军人三类家庭。在这一点上,表弟也有优势的。”
  只要成绩不太差,在高校录取底线内,它会优先录取叶安诚,而不是文景深。
  甜妹儿小耳朵动两下,心里各种小九九,开始扒拉扒拉。这没办法,作为村里娃娃的老大,她操心的事儿就是多。
  调干学生?
  她想起村里的两位教授,对自家大哥的印象分都不错。要是大熊猫保护区真的会建立,当地职工可比外地职工强,这一点希望暂时保留,回头留意两下。
  而且读大学的费用,不仅学杂费全免,住学校宿舍不要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数额从每人每月五元至二十多元不等,调干学生另外还有补贴。
  甜妹儿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原来读大学不花钱,竟还赚钱?!包分配工作,而且都是国企铁饭碗。
  叶家去年一年都没挣到二十块钱,就算不补贴家用,买笔墨类的还是勉强可以的,可以不花家里一分钱,上大学可以包吃包喝包住包未来。
  干嘛不上?!
  必需上啊!
  “大表哥,你有好多书,什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我哥只有一套完整小学生课本,能有上的希望吗?”甜妹儿把哥哥心底的最大疑问,问出声。
  王溢希思考一下,拿出一个硬壳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历届高考题,语文算术历史地理等什么都有。
  “安小子,你先在石板上做这些页,不会就留着,这样可以知道你大约学到哪里,以后该怎么复习,考什么专业等。”
  关于专业问题,这年代可没有厚厚的专业选择册子,学生们获得大学信息只能从往届学长学姐,或高中老师那里。
  他们知道几个大约分类。
  比如,政·法系,主要学习党的政策和基本知识,专门培养干部的;
  又比如,科学技术研究系,学习气象、土壤、作物栽培,据说经常搞一些‘震惊世界’的试验。
  除此以外,还有农业系、建筑工业系,财会系、文艺系、卫生系等。
  理科生的选择多,文科生的选择少。
  幸好叶安诚他们能遇到同样备考的表哥王溢希等人,以及大学教授们,才能有此难得的机会。
  而且比旁的学生更加明确目标,而不是一头苍蝇,在知识海洋里瞎撞乱闯。
  “谢谢大表哥。”
  叶安诚如获至宝,抱着笔记本往屋子里走去,准备‘闭关做题’。
  王溢希把甜妹儿抱起来,给她讲解课本以外的课外书籍。
  在省城工作的一年多,他最常去的除去动物园,就是市中心的‘省城旧书店’淘书,那里比新华书店规则更宽松,对对主顾全部开架,以是能够一本一本抽上去翻看。
  因此来来往往的青年中年人很多。
  而且旧书籍真的很多很杂,还打折出售,比新书便宜许多。
  王溢希时不时就能便宜淘到好书,这些书都属于他,可以给弟弟妹妹看,而不是单位里借的那些书。
  在大灾荒来时,旧书籍越来越便宜。
  比如《宋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唐诗选》,原价每本卖一元三毛,去年只卖五毛。
  而类似《人体心理图解》、《草本花卉栽培》、《本草纲目》、《人体生理病理学》、《石头记评说》等乱七八糟的印刷本,竟然特价两毛到四毛。
  看着书就不能走的王溢希,除去给家里寄物寄钱,把剩下手头的零花钱,全部花在乱七八糟的各类书籍里。
  而那类“大抵指开本小于三十二开,印张少,分量轻,便于携带的图书”,也就是口袋书,又叫小开本,便宜到一毛钱三四本,快跟小人书差不多。
  更不谈笔墨纸等学习用品。
  硬壳笔记本与铅笔,他都给表弟表妹每人准备一本与两支。
  也因此,他的书籍财富才越累积越多。
  甜妹儿拿起一本中医草药类的口袋书。
  书籍的大小,挺适合她轻松翻看,里面的内容虽远不及胡院长给她的那本厚砖书,但也有三、五种新品种草药,以及前人中医笔记的一些新知识。
  “甜妹儿,你看得懂吗?来告诉大表哥,这个字读什么?”
  王溢希哈哈一笑,准备教小表妹识字,他翻来覆去,终于翻开一页,指着口袋书上的‘叶’简体字,耐心询问道。
  甜妹儿回他一个无语的眼神。
  “上品药为无毒、久服不伤人的强壮滋补类药物,如人参……下品药是有毒而性烈,可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
  软软糯糯的女童音,滔滔不绝地念出来,中间都不带停顿一下的。
  到最后,她还能说出草药在本地山林那些地方有,甚至指出其中一两点疑问,觉得是书里写错。
  王溢希整个人石化了。
  她家表妹竟然比他还厉害?!
  “大表哥,我是可有县城中医院长送给的中草药书籍的!”
  在王溢希石化的同时,甜妹儿已经将感兴趣的杂书大致看一遍。
  比如南朝《神农本草经集注》,唐《新修本草》,宋《开宝草经》、《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明《本草纲目》。
  除去医药书,近现代生物医学书籍,农业书籍等,还有所有的蓝色繁体字旧残本,也痛痛挑出来。
  “甜妹儿,你——”
  “看!抄!”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啾啾啾咪~
  红色时期消失不见很多好书籍呢!
  **
  减负是一个恒久的问题,跟时代无关。
  从建国以来,一直斗争下去,也不见减了多少…_…#
  记得我们小学时候,学校就在讨论但不实施。
  原来我们爷爷奶奶小时候,就有减负文件出炉了,但是依旧越学越多…_…#
  **


第208章 山狗与刀剑
  王溢希笔记本上的历届高考题; 是在省城同事哪里搞到的; 他花二十多个日夜; 将它们一一记在本子上; 而且翻来覆去,将题目全部做过数遍。
  虽然只做小部分的题目,还会忽略一些东西,但叶安诚肯定得费尽脑力; 至少五、六个小时以上。
  因此; 整理好书籍的甜妹儿俩表兄妹; 跟沉浸在题海里的叶安诚道一句,然后结伴往白家走去。
  明日去四碧山的所有,都会在这里集合,包括叶爸爸叶三叔夏老爷子等; 早会过后,他们被批准‘带工分值’休假,好好休养一天,精神充沛保护外来客人。
  “汪!”
  “汪汪——”
  还未进院子里,甜妹儿已经听到大黄二毛; 以及两只不熟悉土狗的叫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比拼。
  进院子一看,原来是大黄二毛对于突然出现在自家地盘里,这两只瘦骨嶙峋的土狗,很不适应。
  双方晃来荡去; 呲牙咧嘴,彼此威胁。
  这两只土狗她也见到过,碧土村袁家的。
  外貌土头土脑,个子还没二毛它们大,显得一副瘦骨嶙峋、营养不良的模样。往常见人,都会立马顺墙跟走,给她一种夹着尾巴的谦恭模样。
  “白爷爷,它们也要跟咱们一起?”
  甜妹儿皱皱小眉头,觉得她可能要多保护两只狗?人生实在太艰难。
  “纯山狗,以前老猎人进山一定带着,大黄二毛本就是山狗的土狗串子。”白老爷子笑眯眯解释道。
  这两条山狗是原生长在兴山和神农架的一种本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