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月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芳说完,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可是她不这样说,又怕季大丫死心眼地不肯留下,她转头又朝老太太开始磕头,“求老太太收留大丫。”
  季老太太却没周达武家的想的那般小心眼,季大丫都这么大了,难道还能指望她忘记以前的亲戚?那样的人还能算是人吗?
  老太太朝季大丫招了招手,“过来吧,孩子,你姨说得对,你以后若是想看她,她就在京里。她若是想你了,也可以到府里来看你。”
  余芳一听赶紧推了一把季大丫,“去吧,大丫,姨不是撵你,可是姨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安心跟着老太太吧,好好儿孝敬老太太。”
  季大丫的姨父虽然是做小生意的,却是个实诚人,脑子也不灵光,能把一家四口的嚼用凑活过去都实属不易了,何况老家还有爹娘要养,再养一个季大丫,那真的是捉襟见肘。
  季大丫眼里包着泪花,知道自己不能再拖累余芳,又诚心地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起身时地板上都留下了一小团水渍。
  余芳那个着急啊,生怕老太太生气,说季大丫还恋着她家,不肯收了。“你这孩子哭什么呀,这么天大的福气落你头上,你得好好珍惜,好好伺候老太太。”
  季大丫泪眼模糊地点着头。
  余芳又朝老太太解释道:“老太太别见怪,这孩子是高兴坏了,高兴的。”
  老太太笑了笑,“这孩子实诚,我反而更喜欢。”
  到余芳辞别时,特地将季大丫拉到一边谆谆嘱咐,“你既入了楚府,就莫念着你姨了,一切当以老太太为重。你若是时常叨念我,或出门看我,就算老太太不说,其他人也得背后说你养不熟,反而失了老太太的心。”
  季大丫愕然地张了张嘴,“姨……”刚才余芳可不是这样说的。
  “进了府,你唯一的依靠就是老太太,只是老太太年岁也大了,所以府里的苏夫人、章夫人你都得好生侍奉,对那些表姐表妹们也要让着捧着。只盼将来老太太能为你说一门好亲事,再准备点儿嫁妆就阿弥陀佛了。”余芳道,摸了摸季大丫的头道:“大丫,这里毕竟不是你家里,可不能再不醒事儿了,凡事多想想,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千万别争强好胜。”
  余芳说的,季大丫都点头应下了,只哭着握着余芳的手,怎么也不肯松。
  余芳最后不得不强行掰开季泠的手,自己也是哭得两眼泪汪汪,“大丫,你好好儿的,姨我就放心了,将来到了地下,也有脸见你娘。别挂念家里,莫辜负了老太太的疼爱。”
  季大丫伸手替余芳擦了擦眼泪道:“姨,你别哭,我一定去看你的,你也要来看我。”
  余芳走的时候都还在叹息,真是个死心眼的,都那么跟季大丫说了,可她还是念着自己,虽然有些恨其不争,却又有些安慰。
  老太太这边多养了小姑娘,自然要收拾一番。季大丫,从此得正式叫季泠了,并没有自己的小屋,就睡在老太太屋里的碧纱橱里。余芳没给她带任何衣物,知道到了楚府,季泠以前的那些衣服是绝对穿不出去的。


第三章 
  不过老太太这边也没小姑娘的衣衫,用丫头的也不合适,就让身边的大丫头去大房问三姑娘讨要些旧衣裳。
  其实说是旧衣裳,可既然是老太太新养的小姑娘,三姑娘楚静珍也不能真拿旧衣裳给季泠,更何况她们那种人自己穿过的衣衫比没穿过的可讲究多了,因此给季泠的都是当初楚静珍没来及穿的新衣裳。
  而季泠身边,老太太拨了个二等丫头芊眠给她用。季泠脑子里一下就想起了一句她从没念过的诗,“柳边烟掩苒,堤上草芊眠。”她忍不住捶了捶脑袋,好生奇怪啊,怎么会突然冒出自己完全没听过的诗词?
  就是在梦里,季泠也没梦到过这些。昨晚的那个梦,在看到老太太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被余芳叫起来,天还没亮就开始洗头洗澡,就为了准备到楚府来。
  “姑娘沐浴吧。”芊眠对季泠道。
  季泠想说自己早晨才洗过澡,可一看芊眠那严肃的脸,就有些说不出话来。只好又踏进了澡盆。
  季泠觉得自己身上已经挺干净了,早晨她生怕洗得不干净,到了楚府叫人笑话,所以洗得很用心很用力,可芊眠似乎并不满意,拿着丝瓜布做的澡巾狠狠地替她全身上下刷了一遍,连脚趾缝、手指缝都没放过。季泠的皮都快被搓掉了一层,红彤彤的像刚蒸熟的虾子,只她都一味忍着,也没叫疼。
  芊眠一边搓澡一边道:“姑娘忍着些,这府里的人都是狗鼻子,一点儿泥腥味儿都能闻见。你姨家里怕也没什么机会给你洗澡吧?”
  季泠有些脸红,却又有些怒气。她姨家里的确没机会给她日日沐浴,京城柴米贵,烧水也得费钱。但季泠每日都有自己打井里的凉水在屋子里擦澡的,哪怕冬天也不例外。她本性就很喜洁。
  季泠知道芊眠说这话,是瞧不起她,如今她虽说是老太太身边养的小姑娘,但实则是比不上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的。
  洗过澡,绞干头发,换上干净的新衣裳,梳了个双环丫髻,季泠可算是漂漂亮亮地出现在午睡刚起的老太太跟前了。
  老太太满意地打量了季泠一番,朝旁边伺候她梳头的尧嬷嬷道:“你瞧如何?”
  这尧嬷嬷是打小跟在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丫头,后来嫁到卢家,生子卢怀土,也在楚府伺候,在外院做管事。如今尧嬷嬷虽然年纪大了不再在老太太身边当差,不过隔上一两日总要来上房走动,生怕老太太忘了她。她在老太太面前得脸,她的儿子、儿媳在楚府也才说得上话。
  如此尧嬷嬷自然要拣老太太喜欢的听,“生得真水灵,不愧是老太太你娘家的人。瞧这模样,可不比府里的姑娘差。”
  尧嬷嬷嘴里的姑娘就是老太太的那几个孙女儿,苏夫人和章夫人生的嫡女都爱得眼珠似的,不愿意送到老太太膝下来养。至于庶出的,为了拿捏那些个姨娘,她们也都拘在屋里养,哪儿能送到老太太跟前来,若是得了眼,岂不是连正经嫡出的姑娘都要压过去?
  所以这是宁愿便宜外面的人,也绝对不予那些姨娘肚子里爬出来的丫头。
  如是老太太觉得膝下空虚,还得去外头找远亲家的小姑娘来养。不过季老太太其实也愿意去外头找,省得家里背后跟斗鸡似的。
  季泠听了尧嬷嬷的夸赞,也只会腼腆的笑,而不懂打蛇随棍上地说几句讨喜话。且她虽然年纪还小,对自己的容貌却已经开始不喜欢了。她从大人说的话里,已经隐隐地听明白了,如果不是她生得还算整齐,她姨也就不会被迫将她送进楚家。
  尧嬷嬷给老太太梳头的时候,季泠就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看着,也不说话,甚至连动作都少有。
  待梳完头,尧嬷嬷对老太太道:“泠丫头可是太文静了些,她这般小的年纪能如此喜静,可实在难得,不像我家里那几个半大小子,成日里吼得房顶都快被掀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文静或许是个好词儿,但尧嬷嬷是知道的,老太太其实就喜欢活泼泼的小姑娘,让院子里多些生气,而季泠明显无法带来这种改变。
  果不其然,老太太听了后,从镜子里望了望背后的季泠,微不可察地叹息了一声。
  老太太梳了头,换了套衣服,再用了一点儿点心,时辰就已经未时二刻了。
  季泠坐得都有些僵硬了,如果这会儿还在她姨家里,她至少都干了十件活儿了,可在老太太的生活里不过才是刚完成了起床的一系列仪式。季泠偏头想了想,人和人可真不同啊。
  在她的小脑袋里免不了会比较,可比较来比较去,季泠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在大姨家那种忙碌的生活,虽然穷了些,但活得有劲儿。
  “是不是觉得无趣?”老太太问季泠。
  季泠自然不敢点头,“没有。”就这么短短两个字,比大人还惜字如金。
  老太太又问季泠,“在家里时,可曾识字?”
  季泠摇了摇头。
  “女孩儿家不识字可不行,姑娘家虽然贞静为主,但也不能不学文识字,那样只会不明事理。家里的几个姐妹如今都在学堂念书,你可愿意也跟着去念书?”老太太又问。
  季泠点了点头。
  尧嬷嬷插嘴道:“阿泠,老太太问话可别总是点头、摇头,要说是,还是不是。”
  季泠忙地点头,旋即就想了起来,赶紧道:“是,大丫,阿泠知道了。”
  她有些乡里的口音,到了京城除了在余芳家里会自由说话,出了门都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的,就是怕京里人笑话。这儿的人不管穷的富的都有些优越感,总是瞧不上其他地方的人,尤其爱拿她们的口音玩笑。
  比如季泠在家里时喊余芳的二儿子为“二哥哥”,就时常被邻居笑,说她喊的是“鹅哥哥。”邻居家的小姑娘也不喊她季大丫,而给她起了个绰号,一条街的人都喊她“鹅大丫”。
  季泠话里的口音,老太太自然早就听出来了,却没有指出来,尧嬷嬷就没那么客气了,“你有些口音,这可得纠正,不然以后老太太带你出门做客,会叫人笑话的。”
  季泠的脸一下就红了,她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能让老太太点头同意将她养在身边,完全是因为老太太良善。她心里虽然舍不得余芳,对老太太却也是十分感激的,早就打定了主意,要一辈子孝顺她的。
  “好了,月珠,泠丫头还小,慢慢纠正就是。”老太太见季泠脸红得跟林檎果似的,也有些不忍。
  末了,老太太转头对身边的大丫头南蕙道:“你去看看老大媳妇在做什么,若是空闲,就让她过来一趟。”
  南蕙立即去了。
  老太太今日新养了个小姑娘的事儿,大夫人苏氏早就知道了,若是现在都还不知道,那就白主持这十几年的中馈了。因此南蕙去请她时,她略吩咐了身边的丫头、婆子几句就来了嘉乐堂。
  “好生水灵的丫头呀,将咱们家里的都比下去了。”苏夫人一进门就笑道。季泠的容貌之出色实在让苏氏惊讶了一番,不过姑娘家不能光看脸,若是论气质,季泠可就差了她的三姑娘几条街了。于苏夫人而言,季泠是完全不能同三姑娘静珍相提并论的,哪怕就是养在老太太膝下也越不过去。因此也乐得说些奉承话,奉承的自然是老太太。
  老太太道:“善娘,我想让泠丫头也跟着周夫子念书,你明日里走一趟吧,跟周夫子说一声,另外把泠丫头的束脩也添上。”
  苏氏心里有些为难,但既然婆母开口了,又是她膝下养的小姑娘,苏氏也不能多说什么,于是点头应了。“可是,母亲,您原是想养个小姑娘陪着解闷儿,周夫子那边上午下午都是要讲学的,泠丫头去了,待在嘉乐堂的功夫可就没多少了。”
  “若只是解闷儿,找女先儿来说书不也可以么,我何苦养个小姑娘。”老太太道:“只是咱们这样的家里,有些余财,能帮衬亲戚就帮衬一点儿,我这也算是行善积福,为的还不是阿寔他们。”
  老太太口中的阿寔,乃是苏夫人的大儿子,孙子一辈里最得老太太看中的。
  “原来如此,倒是媳妇小见了。”苏氏笑道。她明白这是老太太敲打她呢,表示季泠乃是她正正经经当做府中姑娘养的,而不只是个解闷的丫头。
  知道了老太太的心思,苏氏立即张罗了起来,不过一会儿功夫,就开了府库,替季泠找了四匹布出来做衣裳,另外其他的一应用具也都备上了,从娟扇到脸盆、唾盂都考虑周全了。进学堂的笔墨纸砚更不必说,都是比照楚府的贞静婉淑四个姑娘来准备的。
  到申时初,府里的姑娘就都下学了,她们不用如哥儿一般考科举,因此也不必那么辛苦。
  一时间老太太的嘉乐堂立即就热闹了起来。
  如今府里就四个姑娘,二房的二姑娘楚贞珍,大房的三姑娘楚静珍都是嫡出,另外的五姑娘婉珍,六姑娘淑珍则是庶出的。
  一群姑娘进门时都好奇地看着坐在老太太身边的季泠。
  淑珍因为年岁最小,顾忌也少,看着季泠就问,“老太太,这位姐姐是谁啊?”
  老太太道:“这是你季表姐,从今往后就住在咱们家了。”
  淑珍“哦”了一声,想起她姨娘的话来。


第四章 
  老太太想养个小姑娘在府里也不是什么秘密,淑珍的姨娘就极希望能把她放到老太太跟前养,不说别的好处,单就议亲时不用受嫡母摆布便是最好的理由,何况出嫁时老太太的添妆肯定也比其他孙女儿多。
  淑珍今年虽然才八岁,可在这样的大户人家里,小姑娘也不能不早熟。
  如今一看老太太身边已经养了个小姑娘了,淑珍立即就知道自己没戏了,对季泠又哪里还能有好脸色。
  可如此也就罢了,八岁的淑珍已经出落成了美人坯子,出门做客时,别人都夸她,她自己姨娘也说,阖府姑娘里就数她最美。因为她姨娘就生得绝美,若非如此也不会被楚大老爷看中而纳入了府中。
  如今见了季泠,淑珍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乡下来的泥腿子,脸都没洗干净的小丫头居然美过了她,她如何能不嫉恨?
  淑珍所不知道的是,即使没有季泠,老太太也不会养她,家和万事兴,她绝对不会为了个庶出的孙女儿,而弄得和儿媳妇离心离德。但是淑珍和她姨娘都没那么理智,或许有,却总需一个出气筒,季泠就成了她们深恶的对象。
  “阿泠,这是你六妹妹,淑珍。”既然淑珍上来问了,老太太就顺势给季泠引荐道。
  季泠站起身朝淑珍福了福,“六妹妹。”她行礼是很端正的,姿势也标准优美,老太太只当是芊眠私底下教了季泠,心下很满意。她自然不想养个端不上台面的小姑娘,那样操的心就太多了。
  在淑珍之后,其余的三个珍也陆续上前和季泠见了礼,序了年齿,不过彼此话都不多。嫡女出身的二姑娘和三姑娘都有些傲气,别说季泠这样出身的,就是京里那些贵媛,若是脾性不投,她们也都不怎么搭理的。
  晚饭时,季泠还见到了二房的章夫人,她年轻时乃是京城第一美人,现在依旧美貌如新,见着季泠时,送了一对八两重的金镯子。这样厚实的金镯子在京城那是暴发户家的娘子才戴的,像楚家这样的人家戴出去只会惹人笑话。
  章夫人的这一对也是以前别人送的,从来都是压箱底不见人的,如今正好送给季泠,觉得乡下来的人么,见着这么多金子自然高兴。
  老太太冷冷地看了一眼章夫人,她这两个儿媳妇都是高门贵女,一般的骄矜清傲,瞧不起人。
  章夫人自然知道老太太不喜欢,却偏偏就这么做了。她实在有些不懂老太太,干嘛非得养个小丫头,若是无趣叫人去江南采买些唱曲的小丫头不行么?现在这样像什么?让她的贞姐儿和一个乡下泥腿子成姐妹算什么?
  这些话章夫人当然没胆子直接跟老太太说,便只好打季泠的主意。她就是要让老太太看一看,她娘家的这些小丫头是怎么养也养不出个名堂的,何必费苦心。所以章夫人笑盈盈地看着季泠道:“阿泠可喜欢这金镯子?”
  季泠虽然不明白大人之间的弯弯绕绕,但从小家里人却是教过她的。季泠摇头道:“二夫人这镯子太贵重,阿泠不能收。”
  老太太开口道:“别叫二夫人了,怪生分的,以后就叫表婶吧。”
  章夫人将金镯子往季泠手腕上一戴,压得季泠都有些喘不过气来。一个小童的手腕多细啊,哪儿能戴这么重的东西。
  季泠心里是有些奇怪的,难道章夫人就喜欢这种分量足看起来十分粗实的首饰?但是看她头上戴的却又十分简洁啊。
  老太太道:“她年纪还小,哪儿能戴这么重的镯子。我叫人拿去改了吧,给她打几对小孩儿戴的。”
  章夫人看了老太太一眼,心道,这才养了半日呢,就心疼上了?
  用过晚饭,楚家的大老爷才从衙门里回来给老太太请安,季泠也上前拜了一拜。
  楚大老爷如今在督察院任左副都御史,保养得宜,儒雅温和。男人不同女人,只要是老太太喜欢的,哪怕她再养十个小姑娘,大老爷楚祜都是支持的,因而送了季泠一套文房四宝。
  楚大老爷才坐下没多久,楚家的大公子楚寔(shi)就来了嘉乐堂。
  听打帘的丫头通报大公子来了时,季泠敏感的发现,堂内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老太太是一脸欢喜,而南蕙等丫头则都有些含羞带怯。
  季泠立即对楚寔产生了几分好奇。
  待楚寔走进来时,季泠大概明白为何所有人的眼睛会亮起来了。
  他走进来时,风姿濯濯如春月柳,神采郎朗似山巅雪,目有精采,顾盼烨然。世家子的清贵、倜傥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叫人望之便向往之,却又不由自惭形秽。这样俊的男子,便是说书先生也赞不尽他的华仪。
  虽说大老爷楚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