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日常_容默-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了。
  但叶蓁蓁又觉得爸爸妈妈可能都没错,只是他们两个从一开始就不大合适而已。
  两口子之间的事情,就算是她这个做女儿的,有时候也是说不好的。
  吃晚饭的时候叶蓁蓁才知道,今天书法班的招生非常成功,又招来了3个初中、3个小学的学生。
  最终他们决定开一个初中班和一个小学班,时间都定在周六上午,这样书法老师就不用来回跑了。
  叶蓁蓁举手提问:“我也想跟李老师一起学书法,行不行?”
  叶壮志一听就乐了,“闺女,这是咱们自己家开的书法班,你说行不行?我和你妈还能收你学费不成。”
  “嘿嘿。”叶蓁蓁笑了一下,心里头有种说不出的满足,“都是几点的课啊?”
  “小学班是八点四十五到十点十五,初中班是十点半到十二点。”
  叶蓁蓁想了一下就说:“小学班人多,初中班人少,不如我去跟着初中班上课吧?”
  相比于小学生,初中生的字体大多已经成型了,情况和叶蓁蓁这种“半路出家”的比较相似,她觉得自己更适合和他们一起学习。
  叶壮志向来不操心孩子学习的事,赵秋月却是知道叶蓁蓁自己在练字、而且进步很大的,就答应了女儿。
  “不过……”赵秋月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你周六下午还要学二胡呢,中间就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来不及吧?”
  “妈妈,我忘了告诉你了,我和安老师说好了,下周开始每周日和陆兰琪一起学二胡。”
  赵秋月对陆兰琪有印象:“陆兰琪?就是考级那次把咱俩从市区捎回来的小姑娘?”
  叶蓁蓁点点头。
  “她不是已经通过了八级,明年要考十级的么?”赵秋月惊讶地瞪大眼睛,没想到女儿说得要考十级不是开玩笑。
  叶壮志的关注点却是和妻子不同:“把你们捎回来?那就是他们家有车咯?那这孩子家境一定不错,蓁蓁你要和她好好交往。”
  叶蓁蓁母女俩一听都醉了。
  她爸爸这种功利的想法,完全就是遗传了叶蓁蓁的奶奶。
  因为叶壮志经常会说出这种让人很无语的话,搞得叶蓁蓁都不敢让他和自己的同学多做接触,实在是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触雷。
  比如她刚上大学的时候吧,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闺蜜。闺蜜长得很漂亮,身材超好。
  有一次爸爸开车去学校接她,见到了叶蓁蓁的闺蜜,就极力夸赞闺蜜“身材真好,像电影明星一样漂亮”。
  叶蓁蓁的尴尬癌都要犯了。
  她知道她爸爸好色,喜欢收集各种明星的大尺度照片啥的,可是对着她同学,他一个长辈,说出“身材好”这种夸赞未免太不庄重了。
  好在她闺蜜人好,并不介意。
  叶蓁蓁却是怕了他爸爸的低情商了。
  看来邀请陆兰琪来家里玩儿时,得挑个爸爸不在家的日子。


第72章 开班
  周一; 叶家的托管班终于开班了。
  叶蓁蓁兴奋了一整天。
  晚上放了学,她就坐了两站车; 直奔托管班。
  门没有锁; 叶蓁蓁进了屋,就听到厨房里油烟机的声音,是周阿姨正在做饭。
  由于育英小学离这里很近; 托管班的孩子们大多比叶蓁蓁来得早。她到的时候,客厅里已经坐了六七个小学生了。
  他们都和叶蓁蓁差不多大,除了一个六年级的男生之外,其他人都是四五年级的。
  因为大家都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也不用大人看着; 都安静地在那里做作业、或者下棋。
  叶蓁蓁注意到,有四个孩子桌子旁放着一盘水果。有的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有的人吃了一半; 还有人没吃。
  一屋子的小学生里面,唯一格格不入的就是坐在墙角的一个小女孩。叶蓁蓁一猜就知道,这应该是周阿姨的女儿多多。
  几乎是叶蓁蓁一进门,周阿姨就发现她了。
  她从厨房内拉开透明的玻璃门; 对叶蓁蓁笑道:“蓁蓁来啦。”
  叶蓁蓁点点头,说了声“阿姨好”。
  “这份水果是给你的。”周阿姨说着端出一个盘子来; 递给叶蓁蓁。
  叶蓁蓁连忙接过道谢。
  “嘿; 你这孩子真有礼貌。”周阿姨忽然转过头,看向坐在墙角的女儿,“多多; 这是你蓁蓁姐姐,问姐姐好。”
  “姐姐好。”多多抬头看着叶蓁蓁,怯生生地说。
  “阿姨您快去忙吧,”叶蓁蓁怕自己耽误周阿姨做饭,忙说:“我陪妹妹玩儿就行。”
  周阿姨摆手道:“你不用管她,她自己会打发时间,别耽误了你做作业。”
  叶蓁蓁笑了一下,说了句“不会”。
  前世她家关心班开得太短了,叶蓁蓁和多多并不熟悉。
  现在的多多看起来很怕生,不过叶蓁蓁也不是啥自来熟的性子,她刚才也就是跟周阿姨客气一下。真让她带着学前班小孩玩,她不一定有那个耐心。
  她拿着水果盘坐到了多多旁边的位置上,对她说:“妹妹,一起吃水果吧。”
  叶蓁蓁发现周阿姨真是个不爱占小便宜的人,连点水果都没给自己女儿切。
  多多刚开始还说不要,叶蓁蓁又去拿了个牙签递给她,多多才顺手接过了,插了一块苹果小口小口地咬了起来。
  他们家提供的水果算是一个水果拼盘,每天都至少有两样水果。今天的是橙子和苹果,还有一点香蕉,都被切成块了。分量不多不少,正好够一个小孩儿饭前垫垫肚子的量。
  叶蓁蓁把水果和妹妹一起分享之后,就没再主动和多多说话了。
  她拿出作业本,赶在开饭时间完成了作业。
  旁边有个同样是四年级的女生,似乎是瞄到了叶蓁蓁做作业很快,就主动问她:“你学习是不是很好啊?”
  “还行吧。”叶蓁蓁谦虚地说。
  “额,我这道题不会,你能告诉我答案么?”小女生问她。
  叶蓁蓁扫了眼就知道答案了,但却并没有直说:“我可以教你怎么做。”说着就讲解起了那道应用题。
  叶蓁蓁前世请过很多家教,自己也做过家教,所以有些教别人的经验。
  小女生也不笨,一下子就听懂了,高兴地向她道谢。
  旁边有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不由瞄了叶蓁蓁几眼,不过都没说什么。
  到了吃饭时间,爸爸妈妈都来了。为了避免孩子们不自在,爸爸妈妈打了饭,去隔壁的小房间单独吃,周阿姨和叶蓁蓁留下来和孩子们一起吃。
  叶蓁蓁看周阿姨不动筷子,就说:“阿姨你也吃啊。”
  “你们先吃,谁不够了,我好帮忙盛饭。”他们家会多做出一点饭,这样可以给饭量大的同学续第二碗,不要钱。
  因为这样,叶壮志特别怕他们会招到能吃的学生。可他们这里面就是有一个小胖墩特别能吃。就是为了防止人家吃饭的时候叶壮志一直盯着人家,赵秋月这才把丈夫拽走的。
  “不行,阿姨你也得赶紧吃,一会儿还得收拾碗筷呢。”叶蓁蓁严肃地说:“您不想晚回家吧?妹妹还得洗澡睡觉呢。”
  周阿姨听她说的有道理,赶紧动筷子吃了起来。
  小学生一般是四点多放学,他们这里是四点半供应水果,五点到五点十五之间就开饭。
  孩子们一起吃饭感觉格外的香,很快就有人吃饱了。
  周阿姨时不时地提醒他们:“慢点吃,别噎着了。”
  叶蓁蓁发现周阿姨的记忆力很不错,这才第一天呢,她已经记住了好几个孩子的名字。
  不过半个小时之后,大部分孩子都吃完了。
  从五点四十开始,陆陆续续地有下班的家长来接孩子回家。
  有个学生看到自己妈妈来了,很不耐烦地说:“我都四年级了,不用你接,丢死人了!”
  叶蓁蓁笑了笑,别过视线。
  人间百态,不过如此。
  六点钟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吃完了。和在学校打饭类似的是,孩子们吃完饭要自己把剩饭倒在垃圾桶里,把空餐盘放在一边留给周阿姨清洗。
  周阿姨早就吃完了,就坐在垃圾桶旁边。偶尔有剩饭多的,她就嘱咐孩子一句“不要浪费”。叶蓁蓁看得出来,她是真心把自己当成了“真心关心班”的一份子,为叶家的生意着想的。
  叶蓁蓁能够理解,毕竟周阿姨之前一直都没找到什么正式的工作,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全职工作,自然不希望他们家的托管班“黄了”。
  等餐盘全都回收完了,周阿姨就开始清洗餐具、打扫卫生。大多数孩子都自己回家了,只有个别在等家长来接,赵秋月母女俩坐在客厅陪他们等着。
  等到六点半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走光了,周阿姨也把屋子收拾得差不多了,他们就一起离开了托管班。
  赵秋月笑着问周阿姨:“小周,第一天看起来还挺顺利的,没出什么麻烦吧?”
  “没有没有,都挺好的。就是中午要做十几个人的饭,我觉得九点上班有点来不及。”周阿姨主动说:“不如以后我八点来钟就过来吧,提前洗洗菜中午就不那么赶了。”
  赵秋月有点不好意思,但见周阿姨都这么说了,也就没有再反对。
  辛苦了大半个月,看到自家的托管班终于办起来了,叶家三口人都松了一口气。
  由于今天下班没出什么力,赵秋月很乐意像以前一样陪着叶蓁蓁在家附近走走,正好熟悉熟悉新环境。
  他们这个小区现在入住率还不高,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住户入住了。
  朦胧的月色中,赵秋月边走边嘱咐女儿:“这里不比你奶奶家那块,位置有点偏僻,又住着很多外地人,你晚上不要一个人出来,知道么?”
  叶蓁蓁点点头,说“知道”。
  她几次都欲言又止地想和妈妈说过生日的事,但想了想不如给妈妈一个惊喜,就忍住了没有说。
  到了周三那天,叶蓁蓁把自己提前买好的发卡交给了爸爸。
  叶壮志一头雾水地说:“不年不节的,你送我礼物干啥?”
  叶蓁蓁恨铁不成钢地说:“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妈妈的!明天是妈妈的生日呀。”
  “哦,对,我都差点给忙忘了。”叶壮志拿起那个小小的礼盒,好奇地问:“这是你给你妈买的?”
  “对呀,不过从现在开始,就是你买的了。”叶蓁蓁用心良苦地说:“里面是一个发卡,明天你送给妈妈吧。”
  叶壮志嫌麻烦:“你买的还是你送吧,我和你妈都老夫老妻的了,用不着这一套。”
  “谁说的?我敢保证,你要是送给妈妈礼物,妈妈肯定高兴。”
  结婚这么多年,叶壮志早就对讨妻子开心这件事情失去了兴趣。但见女儿一再坚持,叶壮志只好把小盒子揣进了口袋里。
  第二天一放学,叶蓁蓁就直奔蛋糕店,把订好的蛋糕给取来了。
  她赶在妈妈之前来到托管班,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周阿姨,让她准备一些小碟子,用来给孩子们分蛋糕。
  周阿姨有点埋怨地说:“哎呀,大姐过生日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都没准备礼物。”
  “周阿姨你太客气了,你能做得这么好,我爸爸妈妈已经很高兴了,哪里还要你买什么额外的礼物。”
  赵秋月不喜欢欠人人情,所以外人的礼物,她的确是不大喜欢收的。当然,自家人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到了晚上吃饭时间,周阿姨把蛋糕一端出来,说这是叶蓁蓁买的的时候,赵秋月都愣住了。
  最近这么忙,她自己都没把自己的生日当回事,还以为别人根本就不记得了,却没想到女儿还记在心上。
  她忍不住感性地红了眼睛。
  好在孩子们看到蛋糕后的欢呼声,冲淡了赵秋月的泪意。
  大家一起笑着唱起了生日歌。在孩子们和家人的围绕中,赵秋月幸福地许了愿,大家一起吹灭了蜡烛。
  让赵秋月更加感到意外的是,已经多年不会送她礼物的丈夫,竟然送了她一个小小的礼物。
  赵秋月怀疑地看了眼丈夫,又看向好像不知情的女儿,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总归心里还是很高兴就是了。
  孩子们也很高兴,没想到晚上还能分到生日蛋糕吃,好多人回家后都兴奋地学给了家长听。
  家长们知道后也觉得这家托管班很不错,没有单纯地把孩子们作为赚钱的工具,而是真心实意地把他们当成家人照顾。
  只有叶壮志看着那么大一块蛋糕都分给小孩儿吃了,觉得很是“浪费”。但他好歹还有点基本的情商,没有当着妻子的面说出来,而是回家后偷偷对女儿抱怨,还问她蛋糕是花多少钱买的。
  叶蓁蓁没说多少钱,只道:“蛋糕不分给他们,拿回家来咱们又吃不完,不是更浪费么?只要大家都开心就好了,花了多少钱您就别问了。”
  “那你哪儿来的钱?”最近托管班虽然收入了几千块钱,但这里面有好多都是开班的成本,叶壮志怕妻子溺爱女儿,让她拿去乱花了。
  叶蓁蓁正好想跟爸爸妈妈说这事儿呢。
  她把赵秋月叫了过来,告诉他们自己写了篇“作文”,从网上投稿到杂志社,得到五十元稿费的事儿。
  两口子都很吃惊。
  但也并不是觉得无法接受。
  他们这里的小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的,而且都还只是二百字的那种。
  从四年级开始,他们要写四百字作文了。至于水平嘛……嗯,大多数人就是小学生水平,不带嘲讽的那种。
  但叶蓁蓁不一样。
  赵秋月自己就是教语文出身的。从叶蓁蓁会说话开始,赵秋月就走到哪儿教到哪儿,教女儿说成语。
  叶蓁蓁三岁的时候,就能熟练运用上百个成语。幼儿园的领导得知后,还邀请她们在全区家教会上表演,当时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很多人都向赵秋月取经,如何给孩子启蒙。
  但除了成语之外,赵秋月很少特意教女儿什么知识,以至于叶蓁蓁上学前连加减乘除都不会,算个数还要借用脚趾头。
  如果硬要说教的话,那就是言传身教了。赵秋月很喜欢看书,叶蓁蓁也喜欢。
  或许是相比于同龄人来说,叶蓁蓁阅读量很广的缘故,她的作文成绩很好,从开始写作文开始,基本就是一路范文上来的。
  不过过去知道女儿作文好,还以为她只是在小学生范围内的好。赵秋月两口子还从未想过,女儿的文章竟然能登上杂志。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赵秋月忙说:“是哪家杂志?明天就让你爸爸去买几本!”
  叶蓁蓁汗颜了一下,前世妈妈就有这个“爱好”,总是喜欢收集她的作品,还给她写长评,让她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不用了,现在只是过稿了,还没有刊登呢!过段时间杂志社应该会寄过来一本样刊,到时候留着就行了。”
  赵秋月却不依:“不行,一本不够用。我听说现在考大学都有什么这个那个特长生的,你这么不爱练二胡我也不指望你能做二胡特长生了,但要是写作方面有特长,说不定也能破格录取呢?”
  叶壮志本来听说还要去多买几本杂志还不大乐意,不过听妻子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和十几二十块钱相比,要是女儿高考能加分甚至破格录取,那可就划算太多了。
  叶蓁蓁没办法,只得告诉了爸爸妈妈杂志社的名字,还有自己的笔名。
  叶壮志奇怪地问:“你干嘛学人家起什么笔名,直接用自己的名字多好?你现在用笔名,将来考大学,人家不认笔名怎么办?”
  赵秋月也说:“就是啊,你用真名多好,就不会有人怀疑你是冒充的了。”
  叶蓁蓁没想到爸爸妈妈的脑洞竟然这么大,影子都还没有的事呢,他们就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了。
  不过自主招生这回事儿,叶蓁蓁还真的经历过。如果这辈子要再来一次的话,她算是有经验的了。
  叶蓁蓁说:“我会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笔名的,这个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对了——”她怕父母再纠缠此事,非要她用真名写作,忙打岔道:“关心班已经开班了,一切看起来都挺顺利的,咱们这周末要不要请客温居呀?”
  赵秋月点头说好:“就这周末吧,再迟了就不叫温居了。”
  叶壮志厌烦应酬,微微皱眉说:“都请谁来?”
  “你爸你妈,你弟一家,这就是五个人。我爸妈、我姐、逸飞,我弟……”
  说到叶蓁蓁的舅舅,赵秋月有些犹豫。她和弟弟的关系还可以,但是非常厌恶弟媳。
  叶蓁蓁的舅妈鲍凤芹是外地人,因为当地太穷了,就和乡里的几个小姐妹跑出来打工。
  说是打工,但赵秋月隐约听人说起,鲍凤芹以前是在KTV做那种打擦边球的服务员的,工作性质和卖艺的小姐差不多。至于有没有卖身,没人知道。
  光是有这样的背景也就罢了,偏偏鲍凤芹还是个好吃懒做的性子。自从和赵夏荣结婚后,她就什么都不做了,天天跟家里待着。
  如果赵夏荣赚钱多,她全职做家庭主妇也没什么,可赵夏荣只是一个普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