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娇妻不自医[重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谈你吧,楚,你能考上哈佛,肯定实践分很高。说说看,你以前都参加过哪些活动?”
  珍妮的眼睛里都在放光。
  “是啊,我刚才告诉了母亲,我的新舍友只有十七岁,她认为我遇到了上帝。”
  卢安达也是崇拜地看着她。
  没办法了,楚瑟只能把去非洲的事儿拿出来聊一聊了。
  今年寒假的时候,为了这件事,她和薄瑾亭差一点闹崩了。
  去年十月份,西非爆发了一场病毒性热出血疫情。疫情很快扩散到几内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与利比里亚等七个国家,疑似感染病例5790例,其中512人死亡。将近十分之一的死亡率,让整个WHO(世界卫生组织)高度重视这次的疫情,所以派了不少组织前往调查。
  美国NIH协会专门批准了一项资金,要求外科的专家也前往调查。
  因为这次病毒的攻击靶器官是肺部,而石沛是NIH协会肺移植方面的专家,所以他也组织了团队前往西非收集病毒样本。
  当时,石沛把她也带上了,此次去西非,他们主要是和当地的卫生部门合作,收集死亡人体中的肺部组织样本。
  临走之前,石沛跟他们说明了此次实践的艰苦性。主要是非洲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比较差,但是感染的几率几乎是没有的。尽管如此,两个博士生里,有一个人退出了,楚瑟也差点退出,因为薄瑾亭十分激烈地反对她前往。
  “我说了不许去就是不许去。”
  距离太近,他的反对态度更强了。楚瑟坐在空调底下,却好像站在赤道五十度的高温下备受煎熬似的:
  “瑾亭,你听我说,实验室的环境还是很安全的,咱们只是去采集一些样本。接触的患者都是死人,病毒也会失去活性感染不了人的。”
  “石沛没有其他助理选了吗?!你连个医学生都谈不上,为什么他要带着你去?!”
  光从窗户外照进来,周围的一切都清晰无比。她看得清他因为生气而骤然缩紧的瞳孔,他也看得清她眼中那种佛教徒似的对于医学的虔诚。
  ——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楚瑟缓缓道: “……那我可以告诉你,石伯伯之所以带我去,是因为我上辈子接触过这个病毒。那是我三十岁的时候,这种名为:RHS5型号的病毒已经被攻克了。我恰好接触过这方面的课题,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病毒资料。”
  “那你告诉石沛不就得了,为什么非要自己去?”
  “因为我学的是临床,又不是传染科,我看过资料,但我记得不太清楚了。我想如果能亲自接触病情,或许能想起来更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无论她怎么软磨硬泡,薄瑾亭还是不允许她去。
  “总而言之,我不允许你去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没办法了,楚瑟只好使出非常规手段——你不许我去,但是脚是长在我自己身上的,莫非你还能拦着不成?!
  于是她就偷偷买了北京的机票,瞒着薄瑾亭,一大早就飞去和石伯伯集合了。等到手机再次开机的时候,未接电话51通,未读短信1通。
  短信说:“有本事你去了就别回来了。”
  这是明明白白的气话。
  回复之:“只怕你舍不得。”
  后来的旅程还算顺利,到了非洲之后,他们小组采集了肺组织样本,这些死亡病人的肺部已经完全纤维化了。最后他们都是在无法自主呼吸下衰竭而死的。而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的确就是肺移植。
  石沛按照她的提示,写了一份论文,后来这份论文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
  一个月后,楚瑟就回来了。回家的时候,薄瑾亭坐在沙发上,却没有理会……这次他真的生气了。
  后来薄瑾亭连续一周都没有和她说话。
  他支持她搞医学,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不能让她自己置于险境。但是他并不明白一件事,学医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像她这样一线搞临床的,哪一年都能碰到几个身患传染病还瞒着医院不报的主儿。
  上辈子,三十岁那一年遇到的那位艾滋病患者就是个例子。
  介于此,薄瑾亭开始反对她学医了,他的手段就是不给她钱。要知道去哈佛读医的开销很大,每年没有个十万美金是读不下来的。单单靠着奖学金读书,楚瑟也支持不了多久。何况医学生的课程任务很大,基本上每天学习十小时以上,平常是没时间勤工俭学的。
  他们就这个问题又吵了架。
  二月底的天气还是很冷,楚瑟裹得像个粽子似的:“你说话不算数,你答应支持我去哈佛读医的,怎么能反悔呢?!”
  “因为你瞒着我偷偷去了非洲,你说,这笔账怎么算?!”薄瑾亭的火气更大。
  “我觉得你太小题大做了,我都说了,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就会失去活性。我们是从死者身体中提取被感染的肺部组织,被感染的几率是零。你却阻拦我不许去,不让我帮石伯伯攻克这个难关……你知不知道,石伯伯的这项研究会在未来帮助数万名感染者?”
  “难不成未来世界又出现了什么疫情,你也要去凑热闹吗?!楚医生?!”
  薄瑾亭气恼的是她现在不听他的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里把自己这个男朋友放在眼里?!
  也是他太宠着她了,女人都是恃宠而骄的生物。
  楚瑟却扶上他的胳膊:“薄瑾亭,你清醒一点。这次的情况特殊,WHO第一次组织外科医生前往非洲采集样品,我才跟着去的。”
  “WHO是你家开的吗?!”薄瑾亭不以为然。
  “……那我跟你发誓,这是最后一次,这总可以了吧!”楚瑟举起了小手:“下次就算要搞类似的研究,我也是在哈佛的医学研究所里面搞。”
  薄瑾亭这才稍微消了气:“跟我发誓。”
  “我发誓,这真的是最后一次。”她也心累了,不想和薄瑾亭这么吵下去。尤其是在分别的节骨眼上。
  薄瑾亭这才消了气,当天晚上,他们就恢复了关系,睡在一张床上。
  后来,关于寒假实践,他们再也缄口不谈,就当没发生过。
  其实她一点都不后悔去非洲。石沛的论文如今已经成了攻克这个病毒的关键性理论成果。按照她的预测,本来需要十年才能攻克的病毒,很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就能被攻克了。到时候,数十万因此而死的人们,都能活下来。
  那件事后,她又将《实习医生格蕾》这部剧推荐给薄瑾亭,他们一起看完了,然后他说了一句话:“我怎么感觉,当一名医生好像西天取经一样困难?”
  可不就是西天取经嘛,无比荣耀,普度众生,但是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哉。
  ——这就是她的实践表上唯一的实践项目了。由于石伯伯的论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石沛所领导的小组也因此出名了。她虽然只是以石伯伯的助手的身份前往的,但是也因此借着东风,让实践表上填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哈佛本科部理事会愿意打破常规录取她,也是看在这个项目的面子上。
  当然,和珍妮她们说的时候,楚瑟就隐去了自己的功劳,只把那些成果都归到了石教授的头上。尽管如此,大家都对她羡慕不已。
  “楚,你的运气真好,居然能参加这么厉害的实践活动。”
  “是啊,我也听说过石教授,他的那篇论文发表在SCI上,WHO还评选为年度科学论文呢!”
  楚瑟笑了笑,没有说话。
  收拾好了东西,楚瑟正打算去吃饭,电话铃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楚瑟心中微微一甜,连语气都轻快了不少:“喂?”
  薄瑾亭的声音磁性 :“是我,吃饭了吗?”
  “没有呢,正打算和两个新认识的朋友去吃饭。”
  “有男的?”
  “没有,你放心,是我的新舍友。”楚瑟没好气地向他保障道:“早上有个学长想勾搭我来着,被我回绝啦,这下你满意了吧?”
  薄瑾亭点了点头。今天楚瑟开学,他却要参加股东会议不能送她,心中总是惦念不下。
  “除了你之外,本届哈佛本科部还招收了其他中国学生吗?”
  “还有一个男生,不过你放心,我根本不认识人家,我也没兴趣认识。”
  “那你也要小心别人勾搭你。”
  楚瑟却不满意了:“我说你有必要这么敏感么,就算本科部还有中国人,那我也不会跟人家怎么怎么滴呀……我是你的女朋友,咱们以后要结婚的。”
  “我不是不放心你,我是觉得你现在的魅力太大了,那些人会把持不住爱上你的。” 薄瑾亭倒是简单直接。
  男人对于女人的爱欲,他体会的最深。
  “……”楚瑟哑口无言,对于他这种总是不吝赞美的行为,是很不相信的。自己并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美人,薄瑾亭却总觉得她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一样。
  桃花运这东西,对于楚医生来说是个奢侈品,有且有一个高质量的就够了。
  薄瑾亭又道:“对了,下个月你就年满十八周岁了。到时候回来一趟。”
  楚瑟乐了: “为我庆祝成人礼吗?”
  “这只是一部分。”
  楚瑟忽然明白了他意有所指,顿时羞红了脸。


第51章 十八
  吃完了饭; 楚瑟收到了短信,要求哈佛本届的新生们晚上聚一聚。
  收拾了一下午; 三个姑娘就去了聚会现场。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 不是每个人来到哈佛都是兴高采烈的。
  有的学生已经三十出头; 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哭,说自己申请了七八年才站在了这里。
  有的人举着红酒杯,慷慨而激昂地说着自己的梦想,说以后要赚到比比尔盖茨更多的钱。
  更多的人表示,希望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站在一群白人和黑人群中,楚瑟这样的黄皮肤姑娘也十分引人注目。有的人礼貌地上前来打招呼,问她是不是日本人。听说她来自中国以后,会说一句不可思议。
  还有的人听说她是中国人; 则会丢下一句:“Oh, go back to China!”
  ——滚回中国,这些人并不欢迎中国人。
  楚瑟对此不屑一顾; 她上辈子当过哈佛的交换生; 知道这里的学生什么货色都有。有些人是凭着才学进来的,还有些人是靠着家族捐款来到此地的,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不是国籍和语言那么简单的。
  说白了; 这里就是个鱼龙混杂的阶层世界。
  卢安达也遭遇了和她一样的尴尬; 有个白人男孩看到她,居然骂了一句:“negro。”
  ——卢安达是黑人; 她的祖先是从几内亚来的; 在两个世纪以前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中来到了美国。
  negro; 黑鬼,听到这种侮辱性的词汇,卢安达差点冲上去和他理论,还是珍妮把她拦了下来:“别和这帮白痴一般见识!”
  卢安达很是生气:“哦,我真的没想到,来到哈佛以后也会看到这种笨蛋。”
  珍妮倒是看得比较透彻:“亲爱的,美国资本家后代中的智障不少,很不幸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有资源来哈佛读书。”
  “上帝,真希望这些垃圾就是期末那不及格的10%!”卢安达真心祷告道。
  在哈佛,无论你选择哪一门课程,最后都有10%的人不及格。这些人最后连毕业证都拿不到。
  好在,糟糕的家伙也就那么一两个。绝大多数哈佛的学生还是比较友好的。
  还有个同样黄皮肤的男生走了过来,用英文问楚瑟来自哪里。
  楚瑟清晰地用中文告诉他:“我来自中国A市。”
  对方的眼神亮了亮:“我也是中国人,来自北京,我叫康知恒,你叫什么名字?”
  “楚瑟。”
  “离鸿声怨碧云净,楚瑟调高清晓天?”
  ——对方居然还知道她的名字来历。
  这句古诗选自《秋时送郑侍御》,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很不为人所知。康知恒能立即背出来,看样子他的国学功底也很深厚。
  楚瑟笑了笑:“我是秋天出生的,所以妈妈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康知恒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底下的两双眸子,溢满了笑意:“那楚同学,以后请多多指教了。”
  “请多指教。”
  楚瑟握上了他的手,感觉到手心里温暖而强劲的力量。
  哈佛的教授们是晚些时候到的。他们坐着一辆蓝色的大巴车,车上有黑色的英文字母:Harvard Train。
  和学生们一样,教授们几乎清一色是白种人,间杂着几个皮肤泛黑的印第安裔,就是没有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
  看到之前认识的史蒂文教授也在,楚瑟上去跟他打招呼,史蒂文笑问道:“上次你跟杰森去非洲,听说你帮了他不少的忙?”
  杰森就是石伯伯的英文名,在哈佛,杰森医生可是赫赫有名的临床专家。
  “石伯伯太客气了,应该说他教了我不少东西才对。”楚瑟很谦虚道。
  史蒂文笑了笑:“杰森这次的文章写的很好,SCI已经把他的文章评为年度医学论文了,他年底会来参加颁奖仪式,到时候,你就能在美国见到他了。”
  “嗯,那太好了。”
  她还没告诉史蒂文,石伯伯已经邀请自己参加颁奖仪式了。
  说完,史蒂文又把她介绍给了同僚:“嗨,詹妮弗,汤姆,她是杰森的侄女凯特。楚,她打算四年以后进入哈佛医学院。”
  “杰森的侄女?”解刨学教授詹妮弗对她很是亲切:“希望你以后选择我的课程。亲爱的小姐。”
  “不过进入哈佛医学院不是那么容易的。”旁边的生物学教授汤姆倒是不以为然:“我们医学院只要在SCI发表过文章的研究生。”
  楚瑟:“……”
  她上辈子没开挂都发表过SCI论文,更别说开了挂的这辈子了……
  ***
  结束了和哈佛教授的会面,楚瑟就回到了宿舍,和珍妮她们商量选修课程。
  开学的第一周,哈佛不会正式上课的,在这一周里面,学生可以随便拜访每个课程,一个礼拜以后再确定自己的class schedule。哈佛管这种轻松自由的选课程序为:cross…registration。学生们也可以借此充分了解每个教授,以便选择适合自己胃口的导师。
  当然,楚瑟打算学医,所以她的课程都是在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两个之间选择。除此之外,她还想去隔壁的MIT(麻省理工)选修Frank Snowden教授的流行病学。
  ——从哈佛出门,搭两站地铁就到了位于Kendall的麻省理工了。不少哈佛的学生都会同时选修两所大学的课。
  课程的组成倒是和国内差不多的,25%的通识课程,25%的选修课程和50%专业课程。
  珍妮她们做的功课比较足,也就拿出心得和楚瑟分享:“Malan教授的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生命系统科学)是我们必须选的。这门功课包括了很多生物、化学还有环境科学的知识,教室是在哈佛的科学中心。”
  “还有这个,Fundamentals of Neuroscience,脑神经学,在美国,赚钱最多的医生就是脑神经医生了。”
  卢安达也知道的不少。她来自亚利桑那州的一个贫困家庭,之所以选择哈佛,纯粹是为了以后找份高薪的体面工作的。
  “Fundamentals of Neuroscience在哪上的课?”
  楚瑟也对脑神经学感兴趣,但是和这两位小伙伴比起来,她做的功课实在太少了。
  卢安达开心道:“在Kresge Building,也就是哈佛医学院里面。”
  “那我一定要选这门课。”
  楚瑟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卢安达又翻了翻手中的选课资料:“除了选修课之外,我们今年还需要选择一门辅修的语言,你们打算选修哪一门?”
  珍妮道:“我会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接下来我想选修德语,那你呢凯特?”
  “法语吧。”
  楚瑟在语言方面是弱项,这也没办法,一般来说越往上学习,科目就分的越细。她在复旦本科阶段虽然选修过法语和日语,但是都没有去过这两个国家进修。等到研究生学普外科,博士细分到胸外以后,就几乎没有外语的用武之地了。
  现在重生上大学,就可以将语言这一块短板补充起来了。将来如果游学法国日本,将会有很大裨益的。
  就这样,经过了一周的考虑,楚瑟通识课选择了生命系统科学,选修课包括:疾病的话语、细菌的历史、公共健康与不平等、脑神经学等七个课程。辅修的语言是法语。除此之外,她还加入了两个社区服务的社团。
  卢安达加入了一个非洲公益捐款社团,她想以后有机会前往祖先的故国做出一点贡献。
  珍妮为了好玩,则加入了一个养蜜蜂的小组。这个小组也是生物学院名下的。但是很快,珍妮就发现她根本顾忌不上那群采蜜的小伙伴了,于是一个月后,珍妮只好退了出来。
  除了这些公益社团,还有些社团,不是普通的学生可以进去的。他们管那种社团叫做“有钱人的派对”。顾名思义,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