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国术纵横-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四只野牛拉走,重新换上精力充沛的野牛。

    待野牛带上来之后,殷寿却是学着速不该的样子一把抓住牛尾,向后拽去,待将这头野牛降服之后,便吩咐侍卫又赶上一头。

    片刻后,殷寿的手中竟然已经握住了九条牛尾,在他神力之下,那九头牛要往东则往东,要往西则往西,如同被操纵的傀儡一般。

    双方无数将士不禁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忘了进食,巫可多和速不该亦是没有想到这位三王子不仅武道高明,而且神力惊人,竟能倒曳九牛,一时间俱是瞠目结舌。

    这时,只听殷寿继续大喝道:“再赶一头来!”

    侍卫闻言回过神来,苦笑一声道:“启禀殿下,除了苏将军降服的四只,剩下的野牛全在这里了!”

    殷寿闻言不禁一愣,随后道:“既然如此,那便到此结束吧!”说罢手上微一用力,将九牛拽倒在地,再看那九头牛,俱是口吐白沫,大汗淋漓,如死狗一般躺在地上,喘着粗气。

    殷寿这才轻轻松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举起酒杯道:“愿我大商与东夷,世代为兄弟,永不相侵。”

    众将士这才如梦方醒,高声喝起彩来,军旅之中,素来敬重强者,看到殷寿如此神勇,众将士更是大声呼喝,“世代为兄弟,永不相侵!世代为兄弟,永不相侵!……”

    山谷内的酒宴结束后,众将士尽兴而归。第二日,殷寿率领大军回到了东鲁,在东鲁休整几日后,便班师回朝,向帝乙禀报了此行的战果。

    帝乙龙颜大悦,大殿之上便论功行赏,封黄飞虎为振国大将军,封张桂芳为青龙关总兵;封魔家四将为佳梦关总兵,并在显庆殿设宴,招待有功将士。

    众将士见状无不兴奋异常,直闹到深夜,这才纷纷回府。直至此时,殷寿才知道自己数日前有了第二个儿子殷洪;而黄飞虎的长子黄天化,却于数月前不幸在后花园中走失。

    。。。

第一零一章:托梁换柱继大统() 
殷寿平定东夷后,太师闻仲亦是凯旋而归,自此后四夷臣服,天下太平。数年后,帝乙身体日渐老迈,有意立下太子,但对于立何人为太子,心中却仍是犹疑不定。

    忽一日,帝乙兴之所至,邀请众臣至御花园赏花,谁料转眼间,风和日丽的天空便已是乌云密布、雷声阵阵,片刻后便已是大雨倾盆。

    帝乙无奈,只得率领众臣至龙德殿避雨。

    众人刚刚落座,便听一声巨响在身边响起,盖过了殿外的雷鸣,却原来是龙德殿年久失修,托住大梁的一根柱子突然折断。

    眼看着龙德殿的大梁就要砸下,满殿文武无不骇然变色,却见殷寿快步上前,大喝一声,居然单手托住了房梁,从容吩咐甲士重新更换了柱子,满殿文武无不惊为天人!

    看着如天神般神勇的儿子,帝乙不禁老怀大慰,当下便正式立殷寿为太子。自此后,帝乙渐渐退居幕后,由太子殷寿暂代朝政。

    ……

    这一日,帝乙终于到了弥留之际,这个在位三十余年的老人安详的躺在床上,床前是静静跪着的三个儿子,三位王子身后是一文一武两位老人。

    “寿儿,给老丞相和太师磕头!”

    殷寿闻言赶忙转身,双膝跪地,对着两位老人恭敬叩头!

    两位老人见状赶忙侧身避开,伸手便要将太子搀扶起来。

    “让他跪着!老丞相和太师当得起他一跪!”帝乙说完对身边伺候的老太监道:“把本王的金鞭拿来!”

    老太监闻言赶忙吩咐甲士取来一对金鞭,分别捧到两位老人面前。

    “这对金鞭乃是祖上传下,今日便赐给老丞相与太师!寿儿的本性还是不坏的,只是性子急躁了些,容易被小人蒙蔽!朕去以后,寿儿便交给两位了!两位持此金鞭上可打昏君,下可打奸臣!”

    “陛下!商荣比陛下尚且年长十岁,说不定哪天便随陛下一起去了!这金鞭就是给老臣,老臣也拿不动了!还是一起给闻太师吧!”左面的老臣缓缓拱手道,却不正是老丞相商荣。

    “老丞相过谦了!以朕看来,老丞相起码还能为大商筹谋三十年!”帝乙话虽如此说,却还是听从商荣的劝告,将这对金鞭一起赐给了闻仲。

    “寿儿!为父走后,太师便是你的父亲,你如何待为父,便如何敬重太师!听到了吗?”

    “儿臣遵命!”殷寿说完再次对闻仲深施一礼,“殷寿参见仲父!”

    “闻仲定不负陛下所托,一定会照顾好太子!”

    “呵呵……”帝乙见状微微一笑,一代帝王阖然长逝。

    ……

    帝乙走后,殷寿继承帝位,号帝辛。帝辛谨遵父命,听从两位老臣的建议,轻徭役、重百姓、提拔贤良,大商境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真个开明盛世。

    其间,帝辛又发明了筷子,百姓吃饭再不会用手去抓,大大降低了疾病发生的比例,却也是得了不小的功德!

    此时帝辛文有商荣、比干、杜元铣、杨任、梅伯等一干能臣,武有闻仲、黄飞虎、鲁雄、恶来、魔家四将、张桂芳等一干大将,自继位以来,四夷臣服,年年朝贡。

    百姓皆言,帝辛的天下,铁桶的江山。

    ……

    紫府洲内,朱厌难得的将目光投向了人间,微微点头道:“若非时运不济,这帝辛却也会成为一个三皇五帝似的君主吧!”言罢身前出现五千九百二十九具分身。

    看着众多分身,朱厌随手一指,喃喃道:“封神之战!便由你代贫道去凑个热闹吧!”

    接着便见一株菩提树枝叶晃动,化作一个身披道袍的老者,一甩手中的拂尘,对朱厌拱手道:“须菩提谢过本尊!”说罢消失在大殿之内!

    朱厌微微一笑道:“若不是遇到贫道,你也会被准提炼为分身吧!既如此,你与准提的因果便由你们自己去解决吧!”说罢自嘲道:“莫不是老夫修道把自己修傻了,老夫此刻可不就是须菩提吗?”

    ……

    转眼间,帝辛继位已经十年,一日早朝,首相商荣出班启奏道:“启禀陛下,明年乃是三月十五,女王娘娘寿辰,正是三十年大祭之期,还请陛下移驾,前去娲皇宫祭拜!”

    帝辛闻言微微一愣,“朕即位十年,只知道每年去圣师庙上香,怎不知娲皇庙有三十年大祭之说!”

    商荣闻言从容回答道:“民间有三位大神的香火最是鼎盛,为首的乃是圣师庙,传说圣师诞生在开天辟地之前,因不知其生辰,百姓便选在九月九日拜祭圣师,只因九乃是数之极,取双九用来赞颂圣师对人族的恩德无法计量,人族永记圣师大德!其规格却是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无论大祭小祭,君王必亲自上香!”

    “排在第二位的便是女娲娘娘,女娲娘娘向圣师借来九天息壤,捏土造人,这才有了人族的诞生,女娲娘娘实为人族之母,但女娲娘娘曾默许妖族屠戮人族,在人族面临灭族大祸时袖手旁观,因此香火及不上圣师庙,十年一小祭,三十年一大祭,小祭由首相上香,大祭却是需要陛下亲自前去!”

    “紧随其后的乃是人教教主太清圣人,其祭祀完全出于百姓自愿,朝廷却是不曾参与!”

    帝辛闻言微微点头,“原来如此,女娲虽德行有亏,但毕竟为人族圣母,当得本王一拜!明日摆驾娲皇宫,文武百官随行!”

    次日,帝辛跨骑逍遥马,随带两班文武,往娲皇宫进香,依例先往圣师庙祭拜。只见圣师朱厌的神像端坐云床之上,左右是玄空玄灵玄阴玄阳四个童子,身前两侧分别是三大护法并众多弟子的神像。

    众人不敢细看,纷纷跪倒祭拜,帝辛恭敬将手中的檀香插入云床前的铜鼎内,默默祈祷,“愿圣师保佑我大商繁荣昌盛、五谷丰登,愿天下百姓皆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若是二者只能选其一呢?”一个声音在帝辛的心底直接想起!

    “只要百姓安居乐业,殷寿情愿退位让贤!”帝辛虽然吃惊,依然在心底轻声答道!

    “若你能渡过此劫,可来紫府洲见我!”随着话音落下,帝辛只觉一道紫气裹挟着两件宝物钻入了自己的眉心,同时脑中多出了一股信息,仔细体会,却正是布罡之后的武道修炼之法,至于那两件宝物,却是一面战鼓,与一朵三品黑莲。

    战鼓乃是黄帝破蚩尤的夔牛鼓,黑莲乃是十二品黑莲自爆后所剩的黑莲碎片,内含蚩尤的一滴精血。

    帝辛闻言微微一愣,“能让圣师称为劫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小灾小难吧!”言罢深施一礼,带领群臣退出大殿,向数里外的娲皇宫行去!

    ……

    看着面前的娲皇庙,帝辛缓缓的摇了摇头,“虽富丽堂皇,但较之圣师庙却少了一份道蕴!”言罢大步踏出,率众臣走进娲皇庙内。

    突然,帝辛只觉得头脑一阵恍惚,接着元神内便出现了两个胖道人,当前一个头挽双髻,手持一节树枝,随后一个却是坦胸露乳,身后背着一个布袋!

    。。。

第一百零二章:娲皇宫帝辛失本我() 
看着出现在自己识海之内的两个胖道人,帝辛的面色不禁一沉,元神淡漠道:“尔等乃何人?竟敢出现在朕的识海之内!”

    那道人闻言微微一笑,“贫道准提!”说罢轻轻的挥动手中的树枝,接着便见一道黑气出现,模糊了帝辛的面目。

    帝辛只觉得一阵烦躁,一时间恶念丛生,内心中自然的生出一股抗拒之意。刹那间,一道紫气出现在帝辛元神的眉心处,形成了一条紫金色的神龙,保住了帝辛的一丝清明。

    准提见状微微一愣,“想不到此子竟能得到紫府洲垂青,劳师叔亲手赠送了一线生机!”言罢对身后一直笑吟吟的胖道人吩咐道:“弥勒!从此你便留在帝辛的识海之内吧!待封神大劫结束后再回西方修炼!”言罢消失在帝辛的识海之内,只留下弥勒道人留在了帝辛的识海之内。

    所有的一切,不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众臣中只有黄飞虎发现帝辛的脚步微微一顿,接着便大步向殿内走去,却也不曾多想,怎知道帝辛一进娲皇庙便遭了别人的算计!

    因为女娲乃是女神,因此在神像与供桌之间隔了一层薄纱,将祭拜者与神像隔开,自神庙落成之日,常人便只能看到神像的一丝轮廓,近万年来,概莫能外。

    谁料,就在帝辛刚刚走进大殿便有一阵清风吹来,将女娲神像前的薄纱吹落,露出了女娲的绝代容颜。

    众人无不大惊,赶忙低头,不敢直视女娲神像。首相商荣见状赶忙吩咐甲士上前,欲重新将薄纱挂好。

    帝辛见状嘴角微翘,挥手将甲士挥退,对分宫官朱升吩咐道:“取文房四宝来!”朱升闻言赶忙吩咐近侍取来笔墨纸砚,亲自为帝辛研墨。

    待朱升研墨完毕,帝辛手提狼毫,饱蘸墨汁后便大步来到女娲神像背后的粉墙上,提笔写道:“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众臣见状尽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规劝!

    由于北海平陵王突然叛乱,闻太师平叛未归,作为托孤老臣的商荣只得再次出班劝谏道:“启禀陛下!女娲毕竟是上古正神,不容轻辱,这诗句还是擦掉为妙!”

    帝辛闻言哈哈大笑道:“老丞相多虑了!朕不过是见女娲貌美,出言赞叹罢了!哪里谈得上欺辱!何况当年妖族屠戮人族时,这位大神竟然躲在背后袖手旁观!这位大神对人族的恩德早就损耗殆尽!”

    帝辛微微一顿,继续说道:“既然还想要人族的香火,那就不要再躲在背后了,这薄纱便也不用再挂了,也好让百姓看清其面目!”言罢也不再上香,反而大笑三声,转身离去。

    商荣与比干对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忧虑,但也只当帝辛是恼怒女娲当年的袖手旁观,却也不曾多想,只是暗中吩咐甲士,稍后小心将粉墙上的诗句擦去,随后便率领众臣出殿而去。

    待众人走后,只见一个头挽双髻的胖道人出现在娲皇庙内,手中的树枝轻挥,接着便见已经空无一物的粉墙上再次出现了四句诗句!

    道人见状,满意的笑了笑,消失不见。再次出现时,却已在朝歌以西,十万里之外。

    看着面前阻住自己云头的白袍老者,准提微微皱了皱眉,竟从对方的身上,感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

    “敢问道友来自何方?因何阻住贫道的云路!”准提心中疑惑,面上却是丝毫不露声色。

    “无他!贫道只是想看看,究竟谁才是金行灵根之首!究竟是你这本体已不全的第一株菩提木,还是贫道这本体完整的第二株!”那道人闻言却是面色不变道。

    准提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感到阵阵熟悉,原来这道人竟然是菩提树化形!话说洪荒中除十大灵根的划分外,又有五行灵根之说,分别是金灵根之首的菩提木,木灵根之首的人月桂,水灵根之首的蟠桃木,火灵根之首的扶桑木,以及土灵根之首的人参果树。

    而准提的本体正是金行灵根之首的菩提木,不过准提化形之前遇到了早已化形的接引,接引取其一枝炼成了七宝妙树,随后发现这灵根竟已产生了灵智,因此为其讲道护法,待准提化形,二人更是结为了兄弟。因为准提的本体少了一枝,所以须菩提才说准提的本体不全。

    想到此处,准提微微一笑道:“不知道友准备如何比试?”

    须菩提亦是微笑道:“贫道有一阵,名为菩提大阵,还请道友指正!”说罢手中的拂尘一挥,便见一株株菩提木出现在准提周围!

    “今将你困于阵中十年,以惩罚你算计人皇的因果,你今日所作所为,日后自有人皇亲自与你清算!”

    准提正自疑惑,不知自己算计人皇与须菩提何干,却见周围的菩提木越长越大,空中更是出现了无数的曼陀罗花,散发出道道香气,饶是以准提圣人的心性,也是被其**的欲念滋生,赶忙收摄心神,小心应对。

    看到阵中所现的菩提树一颗颗越长越大,直长到遮天蔽日、粗不可及,同时空中传来阵阵梵音,就算准提紧闭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依然挡不住那香气、梵音传入自己耳鼻之中,只觉得一阵阵头晕脑胀。

    不过准提的圣人修为也不是白来的,脑中微微一震便又醒过来,心中想到:“这菩提大阵从色、身、香、味、触、法入手侵袭他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确实厉害,这禅唱之声也的确不凡,当为我西方教所用,定要好生借鉴一二。”

    准提心底赞叹这菩提大阵的玄妙,手中却是不停试探,轻轻挥动手中的七宝妙树,放出道道神雷,只见一道道金色的雷光从天而降,落在花海之中,就如滚水浇在白雪之上将那曼陀罗花毁灭。

    谁知准提刚一动作便见一颗颗菩提树以一种玄妙的轨迹向自己撞来,赶忙挥动七宝妙树将自己护住,随不曾损伤分毫,但却也走不出眼前的大阵。

    “送你一个大阵,贫道也好从容布局!”看到准提被困,须菩提微微一笑消失不见。

    ……

    娲皇宫内,女娲娘娘正满面寒霜的看着粉墙上的诗句,大怒道:“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反不畏圣人吟诗亵渎于我,甚是可恶!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随即唤灵珠子随驾,跨骑凤凰往朝歌而去。

    原来今日虽是女娲娘娘寿诞,但同时也是兄长伏羲的生日,女娲今日一早便起身前往火云洞去见兄长伏羲,午时方回到娲皇庙接受万民的朝拜。

    待看见粉壁上的诗句原以为又是哪位书生写下的歌颂之诗,不料仔细一看乃是帝辛所提的淫诗,这才勃然大怒,要与帝辛一个教训。

    那边帝辛回宫之后,令百官散去,便直接向**走去。原来馨庆宫杨妃刚刚诞下皇子武庚,帝辛刚一回宫,便直接前去探望。中宫姜皇后,西宫黄娘娘并殷郊、殷洪两位皇子一并在馨庆宫内团聚,一家人温馨异常。

    女娲娘娘离了女娲庙便向朝歌行去,却在皇宫之上被两道红光挡住云路,往下看时,原来是帝辛之子殷郊、殷洪正在帝辛面前舞剑。

    女娲心中一闪,算出殷商还有二十八年气运,于是转身向三十三天外娲皇宫行去,但心底的怒气却是再也压抑不住。刚一回宫,便命彩云童子把**的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

    只见女娲用手一指,接着便见葫芦盖揭起,一道白光自葫芦口射出,其大如椽,高四丈有馀。

    白光之上,悬出一面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上书两个大字“招妖”,其上又有无数的姓名如蝌蚪般在幡面爬行。

    不一时,便见娲皇宫内悲风飒飒,阴云四合,风过数阵,无数妖族俱到娲皇宫外侯旨,等候女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