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向小萱的幸福重生生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向小萱马上答应下来,她最喜欢去摘菜了,看着地里的生机勃勃的青菜,心情都会好很多,“要摘些什么?”
“冬天也就那些菜,每样摘一点,分量足够就行!”家里的菜园子大,他们又都是勤快的人,菜的种类不少,只要适合冬天种的都种了一点
向阳把手里剥好的鸡蛋递给向小萱,自己重新拿了一个,两口吃完,白水鸡蛋就要趁热吃才好吃,冷了就会有土腥味,又喝了口米汤,看他妈准备炒菜,就示意向小萱去一边吃,自己去烧火。
☆、第七十三章 年前
吃完午饭,大家就忙开了,向大伯生了个蜂窝煤炉子的火,放上大锅,把家里所有能装开水的锅都烧上开水,准备一会儿好烫猪毛。
向大伯看杀猪佬已经来了,就招呼几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把条凳、桌子端出来,放在晒坝里,倒上茶水,招呼俩个堂兄弟和几个来帮忙或者说是来看热闹的人喝茶先休息一下,就带着杀猪佬去看圈里的猪,杀猪佬要先了解一下情况才好动手。
这个时候杀年猪村里没事的人都会来围观,有意向的人等结束后也会买一点,当然,主家一般会在弄好以后留大家下来吃饭,这顿饭叫“喝旺子汤”,“旺子”就是猪血。
“你这几头猪倒是肥实,怕不得有两三百斤?”杀猪佬拍了拍猪屁股,笑了一下。在向小萱看来,这个厨子肥头大耳朵的,身材还特别扎实,笑起来就有点狰狞。
“是该有了吧,一年养到头的,吃得又好,还能不长肉?”张翠花有点得意,这大部分都是她的功劳,虽然猪食是向奶奶煮的,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喂的。
杀猪佬又笑了一下就出去了,指挥几个小的把条凳结实的捆在一起,自己又亲自试了一下,觉得差不多够稳固,就让向大伯准备盆。
这个盆是等会儿装猪血的,因为有三头猪,向大伯找来家里最大的一个脚盆,洗干净放在捆好的条凳前面,倒了点盐和菜油,提了一大桶干净水,杀猪佬估摸了一下,倒了大半桶,把水和盐搅拌均匀。
大概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杀猪佬从自己带来的背篼里抽出了一把尖刀和一把磨刀棍,把尖刀在磨刀棍上使劲儿的擦了几下,就让大家去抓猪。几百斤的猪要好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才能抓住,把猪从猪圈里逮出来以后还要抓上条凳,还要按住不要它挣扎。
杀年猪有很多讲究的地方,稍不注意可能就会犯忌讳,所以在找杀猪佬的时候就要找经验丰富的,要做的干净利落的,一定要一刀毙命;抓猪的人也要找合适的,一般都是找身强力壮的;另外还有就是围观的人也要注意避讳,有的人是不适合围观的,比如,小孩,再比如,身上有戴孝的,小孩子是怕受惊,被冲撞,戴孝的则是有的主人家忌讳。
向小萱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种,但她属于主动避讳的,在杀猪佬去看猪的时候她就进卧室了,总觉得杀猪的场面有点血腥,心里怕怕的。她怕杀猪,但却不排斥去看给猪开肠破肚,听到外面猪的惨叫声,她恨不得的把头埋在被子里,听不到才好。
感觉盖在头上的被子被摸了几下,抬起头,向辉坐在自己旁边,抬手正准备摸摸她脑袋,刚才就觉得她有点不对劲,才想着进来看她怎么了,现在看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向辉只觉得好笑,“要是怕的话,刚才堂伯母回家拿东西怎么没跟着?”
向小萱一脸无辜的看着他,能说刚才她根本没听到麽。
“要不,找点棉花把耳朵堵住,再把你带来的书拿出来看看?”向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出去也不方便,还不如就在屋里,反正一会儿就结束了。
也只有这样啊,早点没有想起可以出去待一会儿,这次他们回来只带了几本课外书,还有就是向辉特意收集给向鸿的高三资料,作业什么的他们早做好了,因为他们早知道带回来了也不会看一眼,本来就打算回来疯玩的,所以就带了必要的书,要不是怕实在丢太久,等开学的时候会感到生疏,也怕沈斌那边不好交差,他们是一本都不想带的。
“你们俩在这说什么悄悄话?”向阳走了进来,“出去玩吧,去砍甘蔗,你们要不要去?”
“外面猪杀完了?”向小萱觉得没这么快,实在不想这个时候出去,“你们去吧,记得带几根回来。”
“还没,哪有这么快,才完了一头,杀猪佬说先休息一下,猪太大了,按的人有点吃力。”
那还说什么,趁着这个机会赶紧走人,瞬间站起来,一手拉着一个,“走吧!”怕走晚了会碰到。
种甘蔗的地方是河边的沙地,他们这边的地形比较独特,四周都是高高矮矮的大山,只有清江两岸大概一两公里是平地,估计是清江长久以来冲击而成的,所以土地靠近河流的地方大多是沙地,只有越靠近大山,才有泥地。
他们这边的村子都是依河而建,像向家所在的村子就是这样,往来大多是靠河流,只有在山的另一边离河实在太远才修了公路。也是大家觉得坐船不方便运输重物才集资修了通向公路的机耕道,但由于路是在修在山区,绕的很,只有在运送重物的时候使用,平时都是靠船出行的。
甘蔗地离龙眼树林不远,他们村子好像种什么都喜欢一起种,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集体公社留下的习俗。在一大片的甘蔗里,向阳带头七绕八拐才找到自家的地,其实,能在众多一模一样的地里找到对的,向阳的方向感还是不错的。
他们这边种的是一种表皮青黄色的甘蔗,比罗汉甘蔗甜,水分也比较多,但比较小表皮也比较硬,产量也比不上罗汉甘蔗,一般就他们本地的人才种。甘蔗按行被竹子夹成一排一排的,这块地上已经砍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了三四行,估计是大伯母趁着过年行情好,砍去买了。但也不要小看这几行,也有差不两三百根,足够吃到二三月。
向阳选了几根,小心避开新发出的小苗,在根部用弯刀砍断,顺势拉出,丢给向辉,向辉掂了下,一根至少也有五六斤。向阳想了一下,觉得家里的人多,怕不够分,又砍了几根。
本来说出来砍甘蔗就是个借口,他是看小萱早早的进了屋子,没过一会儿向辉也进去了,猜想是小萱怕杀猪,这才找了个理由出来,甘蔗地离的比较远,等他们回去,估计就杀完了。
向辉利索的扒了几张甘蔗叶子,把所有的甘蔗捆一起,拖着就回家,也该庆幸这都时间天气好,不然拖回家肯定全是泥!
回到家,果然猪都杀完了,正在用开水烫准备去毛,只见杀猪佬一手拿着提壶往猪身上浇开水,另一只手拿着个像厚铁片的东西使劲儿刮,猪毛就掉下来一片。大堂伯走过去也拿起一个铁片刮起来,刮毛要迅速,趁着热水烫过,几下就刮下来了,要是水冷了,这毛就不容易弄掉。向大伯拿了个筛子,把刮下来的猪鬃毛捡起来,晒干后用来做刷子,这种自制的刷子用途广泛,刷衣服,刷鞋子好用的很。
向鸿几个看到向阳他们带回来的甘蔗,都围了过来,别误会,不是馋甘蔗了,他们村子谁家都有,他们是准备比赛“砍甘蔗”。
这个“砍甘蔗”不是说从地里砍下来,而是把一根甘蔗直立放地上,放开手,用弯刀沿着甘蔗尾部直立的快速的劈下去,要是第一个人没有劈到底,那就沿着劈下的末尾平着削去,第二个继续劈,最后比谁劈的长。
——要是这根甘蔗是买的,那劈得短的人就得付钱,而赢了的人就可以免费把自己劈的那段带回去自己吃。当然,围观的人也可下注,不得不说,在扑克牌没有广泛流行开的现在,对于善于各种争强好胜的雄性来说,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拿来比较的。
向阳看到几人过来,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大家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向阳去城里面读书而变淡,十几年的感情,不是一时的离开就可以消去的。
利索的削去甘蔗尾部的叶子,留下短短的一截叶子,再砍去尾部,甘蔗的尾部味道寡淡,一般是不吃的,但也不会扔掉,留下来埋在土里第二年做种。
比“砍甘蔗”一般是两到三个人,多了也发挥不开,一根甘蔗就那么长,技术好的可以一次性的劈到底,所以,要是人多的话就要选代表出来。
向阳选了几根比较直而且大小适中的甘蔗,示意大家跟着他,这个活动是必须避开大人的,因为在大人看来,好好一根甘蔗,不吃用来劈着玩,不是浪费是什么,他们才不会管你这劈过的甘蔗是不是会吃掉。
向小萱跟着他们来到屋后,她是没份参加,跟着也是凑热闹,反正即使被发现了,被骂的也不会是她,谁叫她是被带着的。。。。。。
到屋后时代表已经选出来,向家这边是向泽——别看他年龄最小,灵活性却是最好的,反应最快,就连他亲哥向鸿也是比不上的,另外一方是向小萱不认识的村里一个大约十七八的男孩子。
两人划拳决定先后,别小看这个顺序,先劈的,甘蔗太长,稳定性差,立在那里很快就倒了,但要是技术好,一次就可以劈到一半多;第二个不用上场就输了;第二个上的,经过第一个劈了,甘蔗变短,稳定性好了,就比较好劈,问题是有时候捞不着上场,所以,第二个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祈祷第一个失手。
十来个半大的小子凑在一起,要想不被发现那是不太可能的,这不,向泽刚准备劈下去,刀都举起来了,只待另一只手放开甘蔗就用力劈下去,就听到堂伯母一声吆喝:“你们这些‘背时’的,又糟蹋甘蔗!”
☆、第七十四章 年前(三)
向泽差点没劈到自己的手,不过他的反应着实快,在听到他亲妈声音的一瞬间就着本来举起准备劈下的弯刀轻轻地放到甘蔗上,上下刮动起来,从地里砍回来的甘蔗比较脏,表皮上有层黑呼呼的脏东西,在吃之前要么用湿帕子擦干净,要么用刀刮去一层薄薄的表皮,“妈,我正在刮甘蔗呢,什么糟蹋?”
向小萱看的傻眼,不愧是反应快,这都能转回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奥斯卡演技?堂伯母也没有抓到现行,只笑骂了几句就回前面去了,她的事情还多着呢,“回去吧,家里忙着呢,你们几个帮着搬点东西也行啊!”
经过这一打岔,大家也没了兴致,索性把带出来的几根甘蔗分了,向小萱分到了中间的两节,这种甘蔗,前面的太硬,又太甜,尾巴上的又太不甜,只有中间的最好吃。
回到前面,三头大肥猪都打理干净了,杀猪佬把猪头和猪蹄切了下来,只剩下个身子,用连环扣钩挂在晒坝边上的一颗树上,准备开肠破肚。向小萱见没自己什么事,就去了厨房准备看看有什么她能帮得上的,看着样子,晚上至少有三四桌人吃饭,只有几个伯母怕是忙得很。
厨房里正在“紧旺子”,就是把凝固了的猪血划成小块,倒在温水里煮到*分熟,便于保存,吃的时候也比较方便。看到向小萱进去,大伯母从小灶里掏了几个东西出来,放在地上,对小萱招了招手,示意她过去。
向小萱蹲下,待看清地上东西的时候,有种惊喜的感觉,原来是几个烤红薯,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浓浓的红薯香味,还伴着一股焦香。
“今天我们娘几个也吃一回独食!”张翠花挑了一个最大的用菜叶子包好递给向小萱,“刚掏出来的,小心烫!”又把剩下的几个也用菜叶子包好,递给来帮忙的两个堂嫂,自己拿了一个,小萱发现还剩下一个,估计是给向奶奶留的。
向小萱小心的接过,即使有菜叶子在下面垫着,还是很烫,红薯的两端都烧焦了,黑呼呼的。小心的从中间掰开,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深吸一口气,想把所有的香味都吸进肺里,一点都不想浪费在空气里。
掰开的红薯黄橙橙的,冒着白烟,不顾烫,冲着最中间的地方小小的咬了一口,好烫,不过好好吃,香、糯、甜,充斥在小小的口腔中,却交汇成一种不满足,好想咬上一大口,不过是在太烫了,只能慢慢的吃。一边吃,一边在心里回味,炭火慢烤的味道和以后大街小巷在卖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也要香的多。
“每次看小萱吃东西,都觉得东西好吃多了!”张翠花三两口吃完,扔掉菜叶子,拍拍手,把已经煮好的猪血捞出来,放在两个大的筲箕里滴干水,估计一会儿就会有同村的人来要,猪血不值钱,关系一般的不好意思直接上门吃饭的,来要一两个回去自己煮汤,沾沾喜气。
两个堂伯母也吃完了,准备摘菜,准备工作比较多,先把该洗洗切切的弄好,不然吃饭肯定会很晚,等外面收拾好,把肉什么的拿过来,那他们就可以开始准备晚饭了。
“小萱,去叫你向阳哥到地里割点韭菜和芹菜,早上你们没割!”张翠花摘到一半,发现少了几样,马上补救。
早上是他们几个孩子去摘的菜,所以小萱很清楚有些什么菜,“大伯母,地里就没有韭菜和芹菜!”
张翠花拍了一下头,忘了给他们说,今年下半年村里另一户修房子,占了他们家一点地,就把另一处的一小块地换给他们,她看那地不大,不好种其它的,又离他们家近,就在那种菜了,几个孩子不知道,还以为菜都种在以前的菜地里,“你去给向阳说,就在屋侧面,挨着赵家的菜地。”
“那我去好了!”估计向阳他们正在外面看的起劲儿。
“你找不到,那里有好几块菜地,叫向阳去。”别人家还好说,要是不小心弄错,割到别人家的菜,大不了给主人说一声,笑笑就过去了。主要是挨着有一家特别极品,要是小萱不小心割到那家的菜,那打架就别想过个好年了,他会像泼妇骂街一样天天揪着骂,把你祖宗都骂进去,起码要陪进去几倍的东西,而且,他会记得特别久,至少几年内都还会拿这个事说道。
“哦!”向小萱觉得里面肯定有其他的原因,不过,既然大伯母这样说,那她还是照做好了。
给向阳传达了大伯母的旨意,向小萱就留下来围观,不得不说向大伯找了个好厨子,这个杀猪佬一看就是熟练工,古代的庖丁解牛也不过如此吧。
只见他拿着一把尖刀在猪肘子上用力一划再稍微用力往里面一切,用刀尖一挑,一只猪蹄就被下了下来。重复几下,一只猪就只剩下猪头还连在猪身上了,又见他拿着刀在挨着猪耳朵往下的地方一切,再沿着猪头一拉,猪头就只剩下骨头连着,换了把砍刀,两下用力,就把猪头砍下,顺手扔到铺着塑料布的地上,又沿着刚才的切口切了至少半尺长的一圈肉下来,也扔到猪头旁边。
向小萱不解的看了一眼同样在旁观的向鸿,向鸿示意小萱看旁边,地上已经放了两半边收拾好的猪肉,这都是没有切颈部的,更不解了,“这头是堂叔准备留下来自己吃的,”向鸿轻声解释,“刚才切下来的是厨子不要的,只能留下来自家吃!”
向小萱这下明白了,猪肉和头蹄及内脏都是要卖给杀猪佬的,杀猪佬嫌弃猪颈肉(潮头肉)不好卖,一般就留给主人家了。
真是黑心,最让人郁闷的是,头蹄、内脏卖给他才一块钱甚至几毛钱一斤,你还不能不卖,因为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过,这个杀猪佬还算是比较厚道,看他切下来的猪蹄都只是一个猪蹄,不像有的,至少还要切下来一大块肉,因为猪肉至少要好几块钱一斤!
向小萱总算心里平衡了一点,在知道向大伯把三头猪的内脏都留下来了的时候,心里更平衡了,一般来说,这些东西是不能留下的,你想想,市场上卖的猪肚猪腰子猪舌头猪心什么的比肉还贵,这也算是杀猪佬的一点额外的报酬。之所以能留下,一是两家是认识的,好像还有点亲戚关系,二是,向家的这两头猪也算比较肥实的了,单肉就足有三四百斤,现在行情好,他转手在清江镇卖出去就会大赚一把,卖个人情,以后也好继续来往,何必计较这么多。
幸好向小萱是不知道杀猪佬的心里活动,不然会更心里不平衡。
好不容易收拾完三头猪,围观的人有的也开始纷纷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卖,这是问杀猪佬,向家自己留下的那头是一点都不打算卖的。向家的猪喂的肥,背上的肥肉就有巴掌厚,这个时代,肥肉比较畅销,所以每年向家杀猪总是很多人惦记着买。
杀猪佬在狠狠地喝了一口茶水后,笑嘻嘻的对周围准备买肉的人说,让抽支烟休息一下,这大半天着实是累着了。抽完烟,这才指挥两个壮劳力抬起半边猪肉,准备过称,称是借来的大称,可以称两百斤,向大伯拿着一个本子在旁边记重量,这是一年到头收入的大头,一点都马虎不得。
过完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向大伯从屋里拉了根电线出来,上面有个灯头,装上电灯泡就可以照亮整个晒坝。杀猪佬把其中的一半猪肉放到放好的门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