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小琴洗手,找一根干净棍子,不停地搅拌猪血,再拧开保温壶的盖子往猪血中加水调匀,古老头现在没事蹲在旁边好奇地看,李小琴喊他帮忙上后院摘一把野葱,洗干净,切成碎末,放入猪血中搅均匀。
  做完这些王大胆清洗的猪大肠已干净了,李小琴拿过来,将猪大肠切成长段,再用细麻绳扎紧。
  接下来就是把猪血灌入猪大肠里,李小琴拿来勺子,王大胆双手扯着大肠口子,她舀一勺子倒下去,三分之二的猪血全洒在瓷盆里,王大胆跟泄气的皮球一样,“小琴,这不好装啊,我看算了。”
  “是蛮不好装的。”李小琴摸着鼻子,“照这么下去,灌到半夜都不够一家人吃的。”
  “还是算了,搞卤味好了。”
  “干爹,家里有打酒的漏斗不?”
  “哪有,我又不喝酒,村里小卖部倒是有,人家咋可能借给你装这玩意儿。”王大胆口气有些无奈。
  没有漏斗,这一瓷盆猪大肠起码装到明天天亮,古老头都有些犯愁了,“哎,今天还是别折腾了,改明儿上供销社买个漏斗。”
  用打酒的漏斗来装猪血肠,也能用别的物件来装,李小琴不可能没受到启发。
  “现在市面上有矿泉水卖的吗?”李小琴还没见过哪个喝矿泉水,上辈子倒是在一次报纸上看到某个品牌生产了瓶装矿泉水,具体时间记不住了,她语气间透着好奇。
  “矿泉水,那是什么玩意?长啥摸样?”
  李小琴不确定现在瓶装款泉水有没有上市,仔细地给王大胆笔划,描述,“就是这么大,底下是塑料,有盖子盖着,水装在里面,想喝水了拧开盖子就可以了,跟酒瓶差不多……”
  当说到酒瓶二字时,李小琴眼睛蹭蹭放亮光,看来,这个年代瓶装矿泉水没有上市也不要紧啊,她完全可以在酒瓶上做文章啊!
  “小琴,你哪里知道的这些乱七八糟玩意?水就是水,还叫什么矿泉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水装在瓶子里卖的。”喝的水哪里没有啊,就这玩意儿也能卖钱?王大胆以为李小琴癔症了,伸手要摸她的额头。
  “干爹,我没事,我好着呢,你们等着,我上后院找个酒瓶来!”李小琴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奔向后院。
  在里屋看中医书籍的李小东和小龙,都好奇地放下书本看过来,没会儿李小琴小步子哒哒跑回前院,手里多了一只高粱酒的酒瓶,她拿到墙根放地上,寻了一颗石头就往酒瓶身上轻轻一砸。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吃出了困惑
  王大胆看着李小琴拿碎掉的酒瓶上身走来,更好奇了,道:“你这丫头,拿酒瓶砸了干啥,还没跟我说你到底啥想法呢。”
  李小琴拎着碎酒瓶,笑眯眯地望着他,道:“干爹,你猜。”
  王大胆被她这笑容弄得鸡皮疙瘩起,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大吃一惊,瞪大眼睛,说道:“你这丫头,该不会拿碎酒瓶当漏斗吧?”
  李小琴点点头,“用它来装猪血和糯米都很快,就是锋利,危险,得小心别划破手了。”
  如果是瓶装矿泉水的话,把瓶子有嘴的那一头割开,底部剪破就行,酒瓶同样的理,用石头砸掉底部,做成漏斗,套在猪大肠的一端,再用勺子舀猪血进漏斗灌进肠里,灌满肠口用线扎紧即可。
  古老头真是佩服李小琴的脑子,竖起拇指,夸道:“小丫头,不愧是做生意的啊,脑子好使啊!我信你,就你这脑子肯定一个月赚二三十块!”
  李小琴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也是从漏斗的形状得到启发的。”
  “我怎么没想到?”小龙困惑地挠挠头。
  李小东倒是习惯了小妹的机灵劲,朝他催促说:“快点看书吧,不认识的字问我。”
  “哦。”小龙应声,收回目光,把心都专注在中医书籍上。
  李小东收回投在小妹身上的宠溺目光,专心地看起书来,小妹这么聪明,他可不能落后与她,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学到中医基本知识,争取两个月后就能独立坐诊看病。
  猪血肠灌完,李小琴着手猪肠灌糯米,先把糯米放锅里蒸熟,再倒入用桂花酿腌制好的猪大肠里。
  糯米是蒸熟的,怎么把肠子都填满哈真难为了李小琴,后来被王大胆知道了,立马上厨屋拿一根筷子,用筷子把糯米饭插填到肠里,吃的时候放在锅盖上大火蒸十来分钟就可以了。
  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但做完这些杂活时间也到半夜十二点,明天一早还得爬起来做桂花酿肉,可不敢再熬夜了,所以等待的独家秘制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没吃成,大家赶紧回屋补觉。
  李家有三间砖头房,小龙和李小东睡一间,王大胆和古老头打地铺,李小琴和王红霞和龙婶睡一间,王俊杰在里屋的太师椅里讲究一宿,累了一天大家洗漱完毕,一挨近床就呼呼大睡。
  第二天天未亮王红霞就起床了,她心里惦记着桂花酿肉的事,困是困可一晚上睁眼三四回,就怕睡过头耽搁了制肉。
  她爬起来洗脸漱口,推门走进厨屋时,李小琴打着呵欠起来了,洗脸漱口完毕,两个人轻手轻脚地忙活起来。
  李家厨屋有两只大铁锅,王红霞负责制作桂花酿肉,李小琴把昨天晚上准备的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放在铁锅上,大火烧水蒸。
  “小琴,这个你想怎么吃?”王红霞好奇地看着李小琴忙碌。
  “蒸就可以了。”李小琴一边应,一边把去后院摘的野葱洗干净,切成碎末放在碗里备用。
  知道忙其他人也不敢睡太久,睁开眼睛,看到窗外透着微亮就赶紧掀被子下床了,王大胆洗脸完,走进厨屋,道:“小琴,这味道到底能不能行啊?”
  看到李小琴把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放在大铁锅里蒸,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下意识地相信她,可又带着一点点的害怕。
  “行不行,等会出过就知道了。”其实李小琴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用桂花酿腌制的猪肉味道绝,吃一口便欲罢不能,但用桂花酿腌制后装猪血和糯米她今天第一次尝试,而且做的分量足,怕做坏了全部猪下水都浪费了。
  李小琴不太想去赌,琢磨来琢磨去,蒸糯米蒸米糕什么的,避免太硬都会往锅里洒点水,不用洒太多,基本洒两次就可以出锅了,也许自己防着这个办法能改变点什么。
  “哎呀,这还洒水呀?”听小丫头说仍是第一次尝试做,看她往锅里洒了水,王大胆更担心,下意识就觉得这味道好不到哪去。
  “嗯,洒点水。”李小琴也不确定,她这是防着蒸糯米蒸米糕的方式来操作呢,时间一到,她把锅底的干柴都推掉,洗手,小心翼翼地掀开锅盖。
  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整整齐齐地摆在蒸笼上面,锅底还有水,锅盖刚掀开一阵香喷喷的味道一下子弥漫了出来,把院子里洗脸的龙婶都给吸引了。
  “小琴,你这是出锅了呀?闻着蛮香的啊!”龙婶一边拿毛巾擦脸,一边说着走进厨屋。
  李小琴心有点慌,赶紧拿筷子夹了一只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放入碗里,断刀案板上,用菜刀切成薄片,又拿一只小盘子装起来。
  “你们尝尝,看看味道咋样。”李小琴声音都有点哆嗦,“要是行的话,以后就这么蒸,味道不行,那再改进。”
  哎,应该拿三分之一的来尝试,这样味道不行她也不可惜。
  王大胆用手捡一片猪血肠,放在嘴里小小的咬了一口,再换一只手捡一片猪肠糯米也咬了一口,皱着眉头,脸上的困惑一览无余,一副正在思考的样子。
  李小琴心神不定地看着王大胆的表情,什么意思啊这,吃定西还吃出困惑来了?难不成在找什么难吃的形容词来形容?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越跳越快,她不敢往下想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哪个泼脏水
  龙婶见王大胆只吃不说话,快人快语的她等不及,伸手捏了一片猪血肠和一片猪肠糯米,咬了一嘴,眼前一亮,道:“嘿!好吃!有酒味,有甜味,而且很软!”
  李小琴不太相信龙婶的话,伸手捏了一片猪血肠放进嘴巴里,这下,一直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不算最好吃,但跟外面小贩做的仍是可以一比。
  这时候王大胆开口道:“去年我随郝村长去市区开会,有吃过一次猪血肠啊,味道咋跟这个不一样咧?这个软,那个硬,软的这个让人好接受吧。”
  “诶哟,既然好吃那就早点说嘛,你瞧,害小琴揪心了。”龙婶道。
  “好吃就行。”李小琴心情好比雨过天晴朗,笑了起来,眉眼清清亮亮,她把猪血肠和猪肠糯米都切成薄片,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喊王俊杰今天上市区购买冰柜,盘店铺的事今天她去县城现找,这次的猪血肠和猪肠糯米就不急着卖了。
  另一只大铁锅里王红霞已经把桂花酿肉做好了,切成薄片放在瓷盆里盖上,她和王俊杰约好了一起到县城,王俊杰再买票去市区,她留下来卖桂花酿肉。
  李小琴暂时不能跟他们两个出门,糯米昨天买回来就洗干净,提前二十四小时浸泡,她用筲箕滤干水分放入蒸笼,大火蒸半小时至八成熟,将糯米饭盛出,拿筷子打散,倒入筲箕放凉。
  桂花酿李大奎会做,而且手艺一绝,李小琴学得有模有样,味道跟李大奎的暂时比不了,但是之前酿制的那坛桂花酿大家尝了尝,全都赞不绝口。
  等糯米饭凉后,李小琴赶紧把采摘的金桂花倒入糯米中,加入酒曲,再搅拌均匀,装入酒坛,用锅铲压实,在中间掏出一个手臂粗的洞,密封盖好,耐心等待它发酵即可。
  李家就两口大铁锅,王红霞做好桂花酿肉后随王俊杰推架子车往县城里赶,她才开始使用那口锅,但两只大铁锅把几十斤糯米全蒸熟仍是耗时耗力,两只大铁锅底旺火从清晨烧到中午,才将糯米全都蒸熟出笼,蒸熟一笼李小琴就将米饭盛出,筷子打散,盛出来放凉,再加入酒曲和桂花搅拌均匀装入酒坛。
  龙婶等不及两只大铁锅空出来,就在后院用破砖头支了一个临时灶台,用小铁锅煮粥,粥熬稀巴烂可以出锅,龙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朝前院走,看着李小琴在捣鼓最后一笼蒸糯米饭,她回里屋倒一碗凉白开走进出去。
  龙婶把凉白开搁到炤台上,心疼地道:“小琴啊,喝点水缓缓劲儿,这天不亮你就忙到现在,累坏了吧。”
  李小琴点头,“婶,我累是累,但还能抗得过去,把这笼糯米捣鼓好,我去县城赶紧把铺面找了。”
  龙婶点点头,“你这丫头有行动力,去吧,家里有我给你看着,别的我忙不了忙,但做个饭是没有问题的。”
  李小琴满眼感激,将最后一笼糯米饭和酒曲、金桂花搅拌,装入酒坛里,用锅铲压实,密封盖好静等发酵,又赶紧把厨屋收拾出来,搬桌子凳子一家人匆匆吃饭。
  今天古老头都是在李家院门口的那颗大槐树底下给人看病,院子里娃儿们又是做酿肉,又是制桂花酿,古老头怕再里屋坐诊给李家招致的闲话,这年代农村人家家穷得揭不开锅,吃肉都逢年过节才买一次,他们这么捣鼓不定被村里人看到会编排成什么样子呢。
  看到古老头在外面坐诊,李小琴心疼,西南地区早晚温差大,上午和傍晚温度十几度倒是舒服,一到中午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叫人喘不过气来,她得赶紧在自留地盖一个小诊所来。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把铺面盘下来,把口碑做起来。
  吃过上午饭李小琴便揣着买生猪余下的二十多块钱去县城,临走前龙婶督促,“小琴,你晚上早点回来,我让你干爹上村里买只老母鸡配洋芋烧。”
  “不了,你们晚上先吃,我可能会晚点才回。”
  “行。”龙婶点头,“你办完事争取早点回来。”
  “嗯。”李小琴应了声,便出门了。
  村头有几棵大槐树,长得非常茂盛树,站在树底下仰头望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旁边又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村子里老弱病残没法下地挣工分的人,中午都喜欢一人拿一把自制竹叶扇子到这边乘凉戏水,李小琴走过来时大家伙都看到了,一个个等她走远一些,便叽叽咕咕八卦起来。
  “看见没,看见没?八成又去跟那个人幽会去了,我昨晚听到那个消息还以为是假的呢,现在看看,这事板上钉钉,没跑!”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做出这种事也不知道羞耻,马半仙家凤霞跟知青好,人家也顶多是亲亲抱抱吧,可没有听说怀孕过呢。”
  “就是,可怜了志国,捡人家穿破的破鞋。”
  “不然她怎么能嫁给志国呢?志国克妻这已不是啥秘密,正常人哪能嫁给志国啊,就是怕瞒不住了才嫁的吧。”
  这些八卦隐隐传入李小琴的耳朵里,她秀眉微微皱起,正要回头去看看哪个婆娘嘴巴这么贱,这时听到有人替她愤愤抱不平,说:“你们可闭嘴吧!她虽然不检点,但请咱们看电影是事实,背后唠人家这也太损了!”
  唠叨的一帮婆娘连忙闭嘴,李小琴回头看去,她们或低着头或装看风景,都没人往她身上瞟。
  幽会?怀孕?破鞋?李小琴隐约觉得,应该是哪个在背地里泼她脏水了,不过,眼下一堆事等着去办,她哪有空去跟这帮婆娘追根问底啊,李小琴回过头,继续向县城走。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买下店铺
  生意好坏除了手艺一流和独家秘笈,还得选好铺面,开店做生意,合适的铺面非常重要,人气得旺,也得让顾客更容易记住店铺的地点。
  人气旺最理想的位置是汽车站,行人流量大,更有利于经营,不过,李小琴不想选择汽车站附近,考虑到人流量大但都行色匆匆,他们购买食物更倾向于路边小摊子。
  李小琴到达县城先去自行车铺子租一辆车,骑着把整个县城逛了一遍,看来看去,最后选择在菜市场附近,早晚客流量大,不过等她确定后骑车赶过去的时候,好的位置已经被租出去了。
  李小琴有些沮丧,推着自行车绕菜市场逛了一圈,发现菜市场附近倒是有几家空铺面,不过周边都是卖鸡鸭鱼的,一股子腥臭味熏得人难受,自己是卖熟食的,要真选择在这里,不仅卫生条件没法保证,连独家秘制特有的香味也会被腥臭味给掩盖过去。
  看来菜市场仅有的铺面都不适合做卤味,李小琴决定骑自行车再绕县城逛一圈,实在不行,就只能在汽车站附近找了,客流量的话跟菜市场能比的就只剩下汽车站了。
  就在李小琴将自行车推出菜市场,一只脚放在脚踏板上,向前一滑,准备骑走的时候,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个老太太拎着两只空纸箱朝一间闭门的铺面走,拿钥匙开锁,老太太把空纸箱往铺面里一扔,李小琴看到铺面里堆着许多废弃的家具。
  这里距离菜市场有两百多米的距离,地段不好,地段是商铺的生命,李小琴选择时肯定会忽略它,只是在看到这家铺面时,她脑子里想起了上辈子改革开放后发生的一些变化,似乎就是这块地段了,服装店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坐拥县城繁华,尽享赚钱机会,可谓是具有恒久旺商能力。
  好像这块地段的人家光卖铺面和地基,都卖了一两千块,这里现在客流想不大,但是个潜力股,而且距离菜市场两百多米的距离,说尴尬好像也不尴尬。
  李小琴赶紧骑车过去,询问老太太有没有意向出租,问好价格。
  铺面的位置不是在菜市场里,面积太大,以前是住人的,后来盖了新房就控制出来了,把靠近马路的一堵墙给推倒修了一个木门,本着要对外出租出去的,不过位置尴尬,很少有人愿意租下来,慢慢地这家人也放弃出租了,改为堆放杂物的地方。
  老太太听到李小琴也愿意出租,也愿意买下来,有些为难了,道:“小女娃,你估计才头一回盘店铺做生意吧?我不坑你,跟你交心交底的说,这快地方人少,生意不好,这万一赔了家当就不好了。”
  “我没多少钱,我不挑,我就看中这个地方 了,你看是愿意租呢还是卖给我,我是希望一口卖下来,不过这个钱先给您定金,余下的我过两天凑集够了再给,你看成吗?”李小琴觉得老太太是个实诚人,才能掏心掏底的讲出这些话,她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李小琴都不嫌弃了,老太太便不好说什么了,这间铺面能卖出去自然最好了,自己就一个闺女并且已经结婚盖了新房,这破屋子留着也没什么用途,老太太点头道:“行吧,你不挑剔,我也不占你便宜,我就当时地基价格卖给你,五十块,你看啥时候给都行,别拖到过完年就成。”
  李小琴高兴地应下来,老太太没有笔和本子,她骑车跑供销社一趟,花一毛钱买了铅笔和练字本,骑回铺面,她和老太太坐下来商量好,把条条框框都写下来,签了买卖合同,价格是五十块,李小琴身上只有二十多块全部都交了,余下的过两天赚了钱就补上。
  原计划口袋里的二十多块,按照租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