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机女配在八零-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谢老太太还有些不放心:“你带茵茵去干啥啊,她这么小你看得过来吗?要我说,让你大哥陪你一起去,出门在外的多有不方便,你大哥好歹有一把子力气。”
  不是谢老太太贬低自己儿子,实在是一个瘸腿的带着个小孙女出门,那话怎么说来着,老弱病残,他俩都在其中。这要是遇上什么事,跑都没法跑的。
  不过这事谢大伯肯,张彩霞就有些不乐意了,地里正是活计最多的时候,老幺也是的,非得这个时候折腾啥子买卖,那些个篮子她都看过了,也不过就是好看了点,又不能当饭吃,就是卖出去也怕没多少钱,做生意要是这么容易,人家早发财了,反正她是没看出来谢国庆有啥发达的命,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做些活,好歹挣出点钱帮补下家里老人小孩,也让她男人松快松快。
  但是这些话肯定不能对婆婆说的,张彩霞就道:“妈,家里事正多的时候,要不然,让家华跟着去吧,家华都十五岁了,也能帮上忙。”
  谢老太太又不傻,一听大儿媳妇这话,就知道她计较什么,但这张彩霞除了私底下有些小心眼外,大多数时候还是老实的,加上这段时间家里确实忙不开,谢老太太就犹豫了。
  还是谢国庆劝她:“妈,我姐家离车站近呢,我和茵茵下了车就去找她,家里的事大哥也走不开,我到了地,会给你们打电话的。”
  村子虽小,但广播和电话还是有的,花点钱打个电话通知一声,也不是大事。谢老太太这才妥协:“得了,你不想我管,我也懒得理,家华也不用叫了,他那个性子,去了才给你们添乱。”
  谢家华虽是谢国强的长子,但为人有些浪荡,爱跟一群坏小子们胡混,也是张彩霞宠的,好在就是混了些,也没干啥大坏事。但是吧,她女儿在县城也不容易,让这小子过去,岂不是相当于给她女儿找麻烦,谢老太太不乐意,思来想去,最后只能让儿子带小孙女去了。
  谢老太太想着,以前小儿子腿没事的时候,是经常往县城去的,那地他也是熟得很,再怎么地,人也丢不了,于是暂时放下心来。
  不过想到自己那唯一的女儿桂花,谢老太太又专门收拾了些干货和腌菜装好袋让谢国庆带上车,去自己妹子的婆家,怎么能空着手上门,要是被那老太婆知道了,又该寻她女儿的不是。
  谢南音对桂花姑姑的印象不深,除了过重要的节日和新年,姑姑一般不回来,不过听说她小的时候因顾雯跑了没奶喝,是这位姑姑费了大力气弄来外汇券买的奶粉给她,不管人怎样,这恩情是实实在在的。
  谢南音在车上问谢国庆关于姑姑家的情况。
  等了解完毕,她也觉得姑姑这家人还是可以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姑姑的那个婆婆怕是有些难相处。
  桂花姑姑只有一个儿子,因早年生产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故此后来一直没怀孕。因此她婆婆周老太看她不大顺眼。姑父叫周誉,周家在他那一辈就两兄弟,不过周老太十分偏心大儿子,因为大儿子有前途,在县政府的事业单位上班,大儿媳家也是出身不差。相比起来,姑父就像后娘养的,具体怎么样有些难说,但是周家出过一件特奇葩的事。
  周信和许红梅夫妻,当年忙事业只生了个女儿,许红梅是文工团的,生产之后身材有些走样,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于是就不肯再生了,楞是说要再等几年再要个儿子。
  结果可好,没过几年,国家开始计划生育了,周信在单位里,早早收到风声,他不敢顶风作案,又想再要个儿子,毕竟那年头,即便是有文化的人,心里还是比较传统的,没儿子的在他们看来都是绝户头的人家。
  这夫妻俩琢磨来琢磨去,决定还是要再生一个,于是一边加紧造人计划,另一边,他们找上了周老太,让她帮忙说服把她们原来的女儿过继到周誉夫妻名下,周老太竟然还同意了。
  这样一来,即便文件真下来了,他们的孩子还能顶着头胎的名义出生。
  要是真只占个名义也就罢了,偏偏他们还要把女儿送到周誉家去。这姑娘之前在他们家是独生子长大的,五六岁也晓事了,被过继到二叔家本来只占了个名,但她性子霸道,反正周誉夫妻给儿子买什么,她都要有不说,还必须得多,一家子都得围着她转才行,周誉夫妻对个孩子不好计较,找自己大哥说话,居然还被说了一顿,让他们当亲女儿养,不然就是不把他当大哥。
  周老太还在一边帮腔,她虽然也疼爱自己的孙子,但是比起二儿子的孩子,她还是更期待大儿子家的孩子,即便这个男孩还没形成胚胎。
  大概是因果循环,反正周信夫妻最后赶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来前把孩子生了,不过,是个女孩。
  因为是政策文件下来前生的,故此即便把原来的女儿带回来,也算不上是超生,结果周老太可好,得知大儿子家没后了,她就不愿让大孙女回大儿子家,反而想要说服二儿子周誉,把她的孙子周潭换给大儿子。
  周老二就是再窝囊,那也是个男人,他们夫妻还只有一个亲生儿子,过继个屁,反正当时闹了很大一场,谢老太太也来了县城助阵,这才勉强把这事压下去。
  谢国庆见女儿瞪大眼睛一副开了眼界的样子,忍不住有些失笑,那年他还没断腿,若非亲眼所见,他也不相信世上还有这样偏心眼又脑子糊涂的老太。
  想到许久没见的姐姐,他和谢南音说:“到了姑姑家你也别怕,他们家老早分家了,你姑姑的婆婆不和他们住,你姑姑是个极好的人,忘了吗,这些年她回来都会给你们带好吃的。”
  谢国庆小的时候,家里大哥和他年纪相差大,不爱带他玩,二哥是个脑子活络的,一门心思读书出头,也不爱理他,所以谢国庆差不多是谢桂花带着长大的,因此姐弟俩关系是正紧不错,这些年谢桂花回娘家,都会特地过他那和他说说话。
  不过那时候谢国庆心里的结解不开,听不得谢桂花那些劝说的话,但即便如此,他知道这个姐姐还是很关心他的。

    
第6章 
  谢南音跟着谢国庆下车后,有些发愁,人家大卡车只是顺道把他们带到城里,可没有直接送到家门口的服务,虽然据说离姑姑家不到两条街的距离,但他们带的东西可不少,除了打算卖的工艺品,还有一袋是要带给姑姑家的东西,谢国庆自己走路还得靠双拐呢,哪里提得了东西,谢南音倒是想自己拿,可她现在的小身板,实在拿不了那么多。
  谢国庆也许多年不来县城了,这几年正好是改革开放时期,变化自然很大,谢南音指着不远处的马路对面停着的几辆三轮车:“爸,咱们叫辆车吧。”
  虽然她不想花这个钱,可是人总是得对现实妥协。
  谢国庆有些犹豫:“你姑姑家离这不到两条街,何必花这个钱,你去她家喊她来帮忙……不,也不行,”两条街虽然不远,但这县城人来人往的,自己闺女还那么小,要是被拐子抱走可怎么好。“算了,你去喊那三轮车过来吧。”
  谢南音好笑道:“那爸你在这等等我。”
  她转身往马路边走,对面隔着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停着好几辆三轮,谢南音才要走过去,旁边的路口突然蹿出来几辆自行车,呼啦啦的声势浩大,吓了谢南音一跳。
  一辆自行车从她旁边穿过,手把正好擦着谢南音的侧脸过去了,差点没弄到眼睛,谢南音只觉得脸上一疼,骑着车的人明明都感觉到碰到人了,却没停下来,谢南音立刻“哇”的一声就哭了。
  嘿!这特么撞了人就想跑啊,哪有这样的好事。
  谢南音当然是假哭的,但是小孩子泪腺发达,加上刚才手把撞她脸上确实有些生理痛,于是都不用怎么演,没一会儿谢南音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了。
  这么一会儿,几个骑着自行车的人都陆续停了下来,面面相觑的,周围已经有不少路过的群众也停下来看热闹了。
  谢南音的视线透过虚虚握着的两只小手,发现这一群骑自行车的都是挺年轻的少年少女,衣服虽然不一样,但都穿着整齐,看起来十分有精神,大概是附近中学的学生。
  刚刚撞到她的是个女孩子,生的挺漂亮,五官明媚,脸上都是胶原蛋白,但眉目间有些倨傲,让人喜欢不起来,她此刻正蹙着眉头看着谢南音,眼里隐隐含着不耐烦,不过大家都注意到刚刚离谢南音最近的就是她了:“对不住啊小妹妹,我刚才没注意到你。”
  谢南音本来不想得理不饶人的,但是这女的眼里的漫不经心和隐约的轻视气到她了,这道歉一点诚意都没有。
  于是,谢南音不理她,继续哭。
  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已经开始议论起来,那年轻的高傲女孩眼里的不耐烦更加多了,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不就是撞了一下吗,这么个小土妞哭个什么,害她那么丢脸。
  “小妹妹别哭了,我请你吃糖好不好。”
  她从包里拿出一块巧克力,这玩意儿可是她妈从百货大楼买的,真是便宜这小土妞了,她掏的时候都有些肉痛,要不是包里只有这糖块,她绝对不会选这个。谢南音瞪大眼睛看她,却不肯接,一双眼泪水盈盈的,即便谢南音现在没多少颜值,也让人看着心疼。
  没等谢南音说话,围观的一个少年突然喊了声:“茵茵,你是小南茵?”
  谢南音诧异的看过去,小孩子的记忆力有限,她看了一会儿才把对方的身份对上号:“潭表哥。”
  结果,那个撞她的女孩也喊了声“哥。”
  谢南音心里一个咯噔,要不要那么巧啊,她才刚八过他们家的奇葩事,这就和其中的两个主角遇到了。
  这时候,谢国庆也从人群中挤进来了,他呼吸有些急促,满脸紧张的拄着拐杖走过来:“茵茵,你怎么样,受伤了吗?刚刚怎么回事?”
  谢南音看他的腿都颤着,显然刚刚剧烈运动过,她心里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这么闹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爸拄着拐杖跑过来,多辛苦啊!
  不过现在都这时候了,当然要占据有理的一方,谢南音抓着谢国庆的衣角仰头看他,说:“爸爸,我疼。”
  一边把脸上的伤给他看,虽然只是红了些,但看起来没啥伤口,谢南音说:“刚刚那姐姐的车差点撞到我眼睛上了,爸爸,我好怕。”
  谢国庆可谓是人生第一回被闺女撒娇,仔细摸摸谢南音被撞到的脸,确实离眼睛近得很,当下心疼得厉害:“乖茵茵,别怕,爸爸在呢。”
  周潭也认出了谢国庆,忙喊了一声“小舅。”
  谢南音刚刚和谢国庆说话的时候故意说得比较大声,周围的人也听见了,不免更觉得她可怜,小丫头差点被撞到眼睛上,可不得吓坏了吗?
  周欣欣见周围人看她的眼光都带着异样,连她的几个同伴眼里也是不赞同,顿时更加生气,原来都是那乡下女人的穷亲戚,她果然和她们天生犯冲。
  周欣欣是从小跟着她奶和她妈长大的,向来看不起那个二婶,她又一贯自我为中心,现在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气的狠了,居然转身就骑上自行车走了,直接把本来可以挽回的局面推到了最后。
  啧啧,这战斗力不行啊!
  谢南音看了眼她那剩下的几个同伴不自然的神色,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人群渐渐散了,周潭蹲下来也看了下谢南音的脸,摸了摸她的头,才对谢国庆说:“对不住,小舅,刚刚那是我大伯家的女孩,一贯没规矩的。”
  谢国庆冷着脸,这一笔,他算是记下了。
  不过对于这亲外甥,他的态度还算好:“我带了些东西来放在街角央人帮忙看着,你过去拿一下吧。”
  桂花姑姑家住在小巷里,门口有两个小石凳,院子不大,有三间平房,一溜的青砖墨瓦,院子里有两畦菜地,还种了几盆花,看起来温馨而简单。
  周潭道:“小舅你和南音先歇歇脚,我妈在杂货店,等下我去喊她。”
  谢国庆接了他倒的茶水:“你去吧。哎,你们家有活络油吗,我想给茵茵擦点。”
  还没等周潭回答,谢南音连忙道:“我不要,爸爸,我已经不疼了,活络油会刺激到眼睛的,不好不好。”
  周潭笑了笑,“你还晓得这些啊,小南音可真厉害。”一副哄小孩的语气。
  谢国庆便也没再提这茬。
  周姑父在工厂上班,也算有些能力,前两年升到了后勤主任,有了点小权力,不过随着私有制发展,这些国营工厂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他们始终认为那是个铁饭碗。
  谢姑姑学历在初中,以前进厂做了好几年都没得到转正机会,改革开放后便辞职,自己搞了个杂货铺,现在经营得也算红火,因此他们家的境况是正经不错的。
  谢桂花听说自己的小弟来了,很是高兴,回来的时候特地绕路买了两斤肉和一条排骨。下晌午周誉也回来了,这一顿午餐吃得十分丰盛,可以说是谢南音穿来之后吃得最好的一次了,谢桂花频频给她夹菜,姑父则陪着谢国庆喝了些酒,天南海北的胡侃,谢南音看他态度确实随和,并没有低看人的意思,在心里点点头,这姑父还是不错的。
  周潭也很照顾她这小表妹。
  午饭用完周誉歇了会又继续上班去了,倒是谢桂花没急着去看店,刚才饭桌上她可是听说了弟弟的打算,故此特地留下来帮他斟酌。
  周潭也很感兴趣,又正在暑假没事干,看到那用绳子串起来的竹风铃,饶有兴趣的试了试,挂在窗沿上,风一吹叮铃的响,声音是十分悦耳的。
  谢南音问他:“表哥,这东西你看你那些同学见了会买吗?”
  周潭很意外竟然是谢南音先问的,便说:“应该可以,反正我看着都挺喜欢的,若非你们做得不多,我还想给自己留两个呢。”
  他又摸了摸那些编织得十分精美的花篮和盘子,问谢国庆:“小舅,这些你打算好卖什么价了吗?”

    
第7章 
  谢国庆有些犹豫,这几年物价变化快,他也摸不准,低了舍不得,高了又怕卖不出去。谢南音不等他开口,就说:“一块钱一个,果盘八毛。”
  谢桂花听了,很是惊诧,这可够买几斤肉了,她虽做的杂货铺生意,卖的东西多,但进货也要钱,赚个差价罢了,她有些迟疑:“会不会太高了些?”
  倒是周潭没有反对:“这个价应该可以,妈你不知道,现在的人都爱用花俏的东西,这些花篮果盘的也用的上,摆出来又好看又实用,未必不能卖。”
  他家这几年境况虽然好了很多,但他妈俭朴惯了,不能用她的消费观来看。
  谢国庆听周潭这样说,便也同意了下来,只是:“哪里适合摆摊?以前的那个广场还在吗?”
  谢南音却有些其他想法:“表哥,你的那些同学,平时一般都去哪里玩的多。”
  周潭想了想:“这个说不好,哦,我们那的芭蕉山,大家平时比较喜欢早上去爬山,不仅我这年龄的,还有很多年纪大的也爱去。”
  年纪大的不在谢南音的顾客范围内,想也知道啊,这个时候年纪大的都是经历过抗战和那个特殊年代的,像那样吃过大苦的人,乐意花钱的可不多。
  但是,到山脚下卖确实是个好去处,她前世去风景区游玩,许多人家也在山脚下摆摊卖工艺品的。
  决定了价格和摆摊地点,自然宜早不宜迟,但是芭蕉山离得比较远,谢桂花反对谢国庆去,毕竟弟弟的腿脚不好,那么远还得拿这么多东西,就算能叫车也麻烦。
  瞅了瞅自个儿子,谢桂花道:“你明儿别去玩了,把那麻袋都拿到芭蕉山,让你小舅他们歇歇。”
  谢国庆不想麻烦姐姐一家,但是谢桂花很坚决:“就这么定了,现在又不用上课,他反正是一天天闲在家里,而且家里有自行车,潭潭带着去来回方便得很。”
  可是就这样把东西都丢给周潭,谢南音可不太放心,毕竟年轻人好面子,让他叫卖东西太为难人家了,而且还得和人讨价还价呢,万一吃亏了算谁的,不过谢国庆的腿脚确实不方便,谢南音就央她姑姑:“姑,我也想去,那竹风铃都是我做的,我想亲眼看着它们卖出去。”
  她这样一说,谢桂花倒不好拒绝了,不过也有些惊讶:“风铃是你做的呀,哪里来的巧心思,做得这样好看。”
  谢南音说:“我也不记得了,以前看村里一个爷爷有,好久了呢。”
  大屿村以前也有过被下放改造来的“臭老九”,他们大多都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年陆续平反走了,现在谢南音这么说,别说谢桂花了,连谢国庆也没怀疑。
  于是谢桂花道:“那行吧,你跟着你哥一起,可别乱跑,让你哥给你买冰糖葫芦,那边有个摊子专门买这个的。”
  周潭见他妈三两句话就给他定了任务,一时有些无奈,不过这小表妹他不讨厌,帮这么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