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那时候,赵文倩闻知这个消息,才啧啧称奇,说还好有赵思这个小天才掌眼,要不然如果出了人命事故就不好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经过两天品评,茶王赛的结果终于要公布了。

    六月八日这天,赵文倩换上了一身儒雅淡绿色旗袍,耳边还别了一朵山茶花,这是叶秋桐和迟子若一早在茶园里找到的,显得整个人素雅又不失气度。

    向阳电视台也被邀请来了,全程关注这次茶王赛和拍卖会,准备做一条大新闻。

    叶秋桐和孩子们坐在台下,看着母亲和一干茶叶专家坐在台上,神情间略带激动,但整体还是淡然镇定的,叶秋桐觉得母亲气色极好,看来,这种“劳动”方法,果然改造了母亲的精神,让她慢慢变成了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茶王赛现在宣布结果:茶王是……”

    随着仪式的推进,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选送的一百多个茶样,等于来自一百多个茶农茶商,份量极重,谁如果能拿到首届的茶王,可谓一炮打响,茶价立即翻番升值。

    所以,茶王的荣誉就意味着金钱,台下一时静了下来,大家都侧耳细听。

    “铜奖茶王十个,他们分别是来自绿源茶庄……”

    主持人宣布完铜奖,接着又宣布起银奖,金奖茶王,银奖是五个,金奖是三个,而特级茶王只有一个。

    黛色茶庄有一个茶样获得了金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特级茶王,这唯一的茶王至高奖花落谁家,随着主持人将要宣布,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就连一向淡定的赵文倩,也略显紧张。

    因为,虽然是主办方,但是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她也不知道整个评奖的结果,和大家一样,要等到主持人宣布时才知道。

    就在主持人即将宣布结果的时候,观众席上略骚动了一下,叶秋桐看到,有几个人忽然被安排到了观众席前边的领导座位上,似乎是临时起兴来的,陪他们的人是当地的林镇长。

    叶秋桐见是林镇长的客人,也不以为意,扫了一眼这些人的背影,继续期待结果。

    此时,她的心也是揪着,特别渴望黛色山庄能一战成名,毕竟,这是母亲几年的心血累积。

    黛色不差这点钱,但是差这点名气……

    就在叶秋桐等着主持人宣布结果的时候,忽然,台上也骚动了起来,叶秋桐一时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倒是迟子若指着台上道:

    “妈妈,外婆好象摔倒了。”

    叶秋桐大吃一惊,站起来拉着迟子若就往台上跑去,果然,是赵文倩出状况了。

    她已经被人架到了边上荫凉的树下,看到叶秋桐过来,她神情疲惫地笑道:

    “我没事,不用担心,可能今天太热,在台上晒久了,中暑了。”

    “外婆,快喝正气水。”迟子若乖巧地道。

    “好,外婆一会喝。”赵文倩让叶秋桐扶她起来,道,“秋桐,你送我到屋里,我躺一会儿,所有赛事仪式由你来主控大局。”

    叶秋桐见状,也只能答应了。

    本来母亲还要颁奖的,但是现在她体力不支,只能她代替母亲上了,还好这些仪式本身就是她做的,十分熟悉,倒也不担心会出什么差池。

    把母亲安排好,看她昏昏入睡,叶秋桐才忐忑地离开。

    等回去就给母亲安排一个全身体检,叶秋桐暗忖道。

    既是要替母亲操持赛事,叶秋桐只好坐上了母亲台上的席位,迟子若一步不离跟着她,两个人在台上坐定,叶秋桐才觉得确实有点闷热,为了拍新闻方便,台上没有搭遮凉棚,所有人在阳光下晒着,确实容易中暑。

    还好,就差特级茶王还没有宣布,宣布完仪式马上就要结束,接下来要进行茶王拍卖赛了。

    叶秋桐便吩咐邱伯让人去买一些遮阳用的帽子,不然那些老专家怕是会被晒晕了。

    邱伯领命而去,叶秋桐这才有亲暇的时间,往台下一扫,然后她就楞住了,因为在台下,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这个人,竟然是宁远。

    叶秋桐几次和宁远匆匆照面,还隐约猜到,宁远能回国,迟生也在其中发挥了大作用。

    现在看到宁远突然出现在茶王赛的观众席上,当然会大吃一惊,因为在她印象里,宁远不是远在京城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就在这时,叶秋桐听到主持人宣布特级茶王的声音:“特级茶王得主,黛色茶庄!”

    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正文 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惊喜冲击波

    就在叶秋桐因为看到宁远出现而一楞神之间,本次特级茶王的得主已经宣布,正是黛色山庄。

    特级茶王花落黛色山庄,于情于理于质量来说,都是众望所归。所以主持人一宣布,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叶秋桐也被这一喜讯从看到宁远的失神中拉回来,跟着鼓起掌来,同时心里也不无遗憾地想:可惜母亲偏偏在这最关键的时刻病倒了。要不然,她能在这现场享受这份殊荣独归的荣誉多好啊!

    “由于黛色茶庄的负责人赵教授身体突然抱恙,所以下面请赵教授的女儿,也是黛色茶庄的共同经营人叶秋桐女士发表夺冠致辞。”

    主持人话音落下,迟子若兴奋的拍着小手道:“妈妈,到你演讲了,快点快点!”

    赵思在台下贵宾席前台,和赵诗音坐在一起,看着台上光采照人的叶秋桐,也用力拍起了小手。

    “你这小家伙,倒是会捧你叶阿姨的臭脚!一看到她上台就来精神了!”

    赵诗音伸出手摸了把赵思的小脑袋。心里也奇怪这孩子虽然是柳婷婷的儿子,但是她对他却没有想象中的反感。

    或许,天才的“男人”和容颜俱佳的女人一样,天生的优势便辗压了一切,让人无法对他们产生恶意。

    最主要的是,赵思从来没有把他的聪明才智用在不正当的地方,所以赵诗音也没有办法象讨厌柳婷婷那样讨厌他。

    相反,随着自己也有了孩子,赵诗音对象他们这样半大的孩子,也充满了探索的想法,有意识地和他们多聊天游戏,反而建立了更好的互动关系。

    被赵诗音一开玩笑,赵思脸上露出微笑,也不理会赵诗音的调侃,手托着下巴,那本《高数》被他扔到边上,然后专心听起叶秋桐的夺冠感言来。

    叶秋桐当然不会贪功,先是中规中矩感谢了一番今天的嘉宾、客商,然后表达了对母亲倾注于此项事业的赞美。

    叶秋桐表示,母亲倾注于茶产业,除了源自她对专业和爱好的感情,还有更大的部份是源于帮助茶农提升制茶质量、并以此脱贫致富的想法。

    母亲还为此特别给自己定了一个论文,这个论文会总结制成好茶的普遍经验,以供茶农参考。

    据母亲的预测,茶农如果能先掌握这些制茶经验,然后在实践中加以领会,再结合自己的经验,一般都能制出七成以上相当于此次铜奖的好茶。

    此言一出,台下就响起了惊叹声,还有热烈的掌声,尤其是一些送茶样来的茶农,听到叶秋桐的这番话更是激动。

    困扰茶农最大的问题,一直是他们茶叶质量不稳定,有可能这一季能做出几十斤好茶,下一季就做不出来了,基本上靠的是运气。比如当天偶然间掌控得当的摇青时间、揉制时的温度湿度等。

    茶农也一直把制出好茶当成运气,运气好就能赚钱,运气不好,这一季就白干了。

    现在一听赵教授的论文能解决长期困扰他们难题,大家登时眼睛都亮了,还有茶农在底下就喊了起来:“赵教授的论文要卖多少钱啊?我出钱买。”

    “是啊,我们愿意出钱买。”茶农也不傻,他们也会算经济账。

    现在一亩茶地的开发成本大约三百元,制成成品茶,连人工加上各种养护费用,一斤茶的成本在8元左右,当然,这是指能制成最低普通的茶来说,只有制出最低普通质量的茶,他们才能保本。

    但是保本也等于白干了: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只不过最后都折算成相当的钱回来罢了,没有一分盈利。

    不过,如果能制出七成以上都是铜奖质量的茶,他们估摸着最低一斤能卖七十多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利可图。二十亩茶山的话,一年才能有几万以上的盈利。

    而几万块以上的盈利就很可观了,城里的公务人员一年才赚一万块不到,在农村,他们就能买地建房娶老婆,能办的大事多了……

    所以叶秋桐关于论文的话一出,台下的反晌十分热烈。

    当然,这也有点出乎叶秋桐的意料,她没想到茶农们反应如此机敏,看来,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变成主流的火热年代,就算是普通的茶农,也变得机敏起来,懂得要抓住商机。

    “各位,不用钱,我母亲开这个论文的目的,就是帮助茶农们发家致富,所以她的论文将会公开印发,大家只要出买书的钱就行了,至于著书所赚的钱,我母亲将会全部捐给‘有气’基金会,帮助广大矽肺病患者,作为他们治疗及改善生存的费用。”

    叶秋桐听下致辞,把茶农迫切关心的话题讲解了一番,顿时,台下的掌声比上一次更加热烈持久。

    “这位赵教授真是仁心义举啊!如果不是她,我们池边镇也不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真是找准一个项目,做活一盘棋啊!”

    池边镇的林镇长得意地摸着自己的下巴,对身边的宁远道。

    他和宁远是通过在省里的表哥认识的,说起来,他的表哥就是吴相宜的秘书蔡远常,就这样七拐八弯的关系,林镇长攀上了宁远这条线,他把宁远请到黛色山庄的茶王赛现场,当然是为了提高这次赛事的格调了。

    只要用小指头想就知道了,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报出去时,写上与会嘉宾XX院士宁远到场,整个茶王赛的格调就高了不少。

    林镇长事先并没有和赵文倩等人打招呼说宁远会来,因为这件事也是他送茶到省里给表哥时,表哥无意中说起宁远也是向阳人,喜欢喝这里的本地茶。

    林镇长临时起意,觉得要是能把宁远也邀请到茶王赛就好了,于是便嘱托表哥办这件事。

    蔡远常和宁远才认识不久,也摸不准他的脾气,虽然一口答应,但也不能确保宁远会不会去参加对他来说是个小事的茶王赛。

    就这样,一直到宁远确定要来,林镇长便直接把他带到现场,准备给大家一个惊喜……

    林镇长不会想到,他带来的这个惊喜冲击波有多大……

正文 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重磅还在后面

    第一波惊喜,就把赵文倩给震晕了……

    赵文倩万万没有想到,宁远突然会这样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虽然她已经知道宁远并没有死,还顺利回国,但是她心里最多只是遥相祝福,想不到突然会要直面宁远。

    赵文倩顿时眩晕了……

    还好她晕了,才有名正言顺地理由离开台上,躲到房间里,离宁远远远的。

    她内疚,觉得自己无颜见他。

    宁远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单身一个人,掂记着她。而她,却已经嫁人了,相夫教子……

    这么一想,是她背弃了宁远。

    赵文倩陷入了自己的心结不能自拔。

    现在她还没有做好和宁远见面的心理准备,面对宁远,她真的无言以对。

    赵文倩并没有真正睡着,叶秋桐走后,她睁开眼睛,望着天花板,心潮彭湃起伏。

    这边厢,宁远听着林镇长对黛色山庄的介绍,也对这个“赵教授”充满了好感。

    尤其是他还发现,叶秋桐他也似曾相识,顿时觉得自己不虚此行。

    宁远也知道,林镇长热情相邀,也有借他名气为这个赛事站台的目的,但是宁远还是来了。

    主要是,一来他是向阳人,对这里有特殊的感情;二来他也好茶,听到这是第一届茶王赛,也心向往之。

    到了现场,听到叶秋桐的一番演讲,顿时觉得自己没有白来。对宁远来说,他的余生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听有意义的故事,品味有意义的生活。

    至今单身一人的他,自认无儿无女,无牵无挂,唯一心爱的女人,已经死于那次不幸之中,宁远只能让自己豁达起来。

    听到叶秋桐讲到精彩处,他也会跟着鼓掌。

    林镇长十分满意,看到电视台的摄像机镜头对着这里,录下了宁院士鼓掌的画面,他觉得这样的画面放到电视上,肯定会让这次茶王赛的影响力、可信度都剧增。

    林镇长打的好算盘,但是他哪里知道,宁远此次也是愿意被他利用,否则,哪有可能会欣然前来?

    这时,叶秋桐的发言已经完毕,主持人上台道:

    “接下来,咱们要进入此次茶王赛的重头戏了,拍卖茶王……”

    宁远和被邀请来的嘉宾都没有想到,茶叶也能被拍卖,在他们的印象里,普通茶叶一斤两、三元钱,好一点的卖二十多元,平时他们喝的也就是普通的办公茶,差不多十几元的。

    听说拿到铜奖以上的茶能卖到七十多元,宁远已经有点震撼了。但是再一想也释然。

    上品茶之所以贵,正因为它的珍稀和数量稀少,而且制作时,也需要制茶师几十年的经验,还有天时地利的配合,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正是玉石、古老的匠艺价值所在,正是这点不确定因素和数量的稀少,成就成品的高价。

    但是茶叶要拿来拍卖?这倒是新鲜。

    有听说过玉石拍卖的,紫檀木家俱拍卖的,画作拍卖的,把茶叶拿来拍卖,这还是第一次。

    不过,也正因为是第一次听说,所以大家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重点是,大家都有点期待一会茶叶的拍卖价。

    “现在我们要拍卖的是铜奖得主的一号茶到十号茶,下面请专家来介绍这几号茶各自的特点。”

    主持人介绍了拍卖的流程后,此次评审委员会的会长,也是省茶叶协会的会长张志佳老先生上台,一一从茶的香、色、味、韵几个方面介绍了一号到十号茶的特点。

    对茶的嗜好每个人喜好的特性也不一样,有人喜欢茶的水好,有的人喜欢茶的香味好,所以这一到十号长各有特长,想要取得拍品的,也可以按各自所好来拍茶。

    但是,划重点,其实这次拍卖象征意义更大,起拍都是以一斤为单位的。

    “现在我们开始进行拍卖,每斤茶的起拍价是一百元,每次举牌,以五十元为单位。”

    这个价格还是有点出乎意料的,因为按现在的市场价,铜奖六、七十元一斤,还是有人买的,但是起拍一斤就要一百元,岂不是说再有类似的茶,都要卖到这么高?

    不管真实能不能卖得那么高,整个茶叶市场都要被这次拍卖炒活了。

    顿时,那些大茶商们都是背上一凛,汗毛孔竖了起来,无限的商机在他们面前铺陈开来……

    宁远没想到,铜奖的茶也有那么多人追捧,随着数十次举牌,铜奖最后分别被三个茶商纳入囊中,最低价位也在一千二百元。

    这个价位,若是买普通茶,已经能买个三、四百斤了,现在却只是一斤茶的价格,谁都会算这个简单的账,一算起来,大家心里就不由倒抽了口气。

    茶价要疯涨了……

    这是这个茶王赛传递出来的信息。

    叶秋桐倒是镇定自若,不理会各种形形色色斟酌的眼光。

    因为,是极品茶的茶价才会疯涨,也只有让极品茶的茶价疯涨,才能带动整个茶叶产业的蓬勃向上。

    如此一来,才能破解茶产业低价、低质、无序的混乱局面。

    一旦好茶能卖高价,茶农钻研茶技的热情就会极大的被激发出来,到时候,整个茶产业链上的农民脱贫致富就不是一句空话。

    茶农的震惊还没完,接下来银奖和金奖的茶叶,更让大家疯狂了,因为银奖拍出了三千元一斤,金奖更是拍出了五千元一斤的高价。

    这是茶农们想都不敢想的高价。

    叶秋桐巧妙地运用拍卖的形势,再借助媒体记者在现场的游走,拍卖会形式的郑重、仪式感十足,种种现场微妙的刺激,激起了茶商逐利的血性疯狂。

    于是,上品茶叶的拍卖价格一再走高,到最后,有的茶商已经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了,一听到有人顶自己想要的茶,他们就麻木地举牌,再加一百元……

    这样的茶买到店里,是要作为镇店之宝的,是自家茶店的活招牌,同时也是身为茶商的面子。

    种种运作和微妙的挑动,达到了今年拍卖会的效果,叶秋桐满意地笑了,但是重磅的还在后面……

正文 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父女相见

    现在现场的气氛已经燃爆了,金奖拍出了五千元一斤,连记者们的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