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农场主-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笑站在杨银环身边,脑门子上青筋突突地抽,真恨不得过去将这一家子扔出去。什么娘教出什么孩子,这王红莲的嘴巴毒得真是被毒哑了都活该!
  他们这一番话,直接让杨寡妇瘫软在了地上,身子不自觉地哆嗦,彻底没了注意。她家鸳鸯确实一直在外面打工,这次为了准备结婚,一个月前就辞职了,杨寡妇是没觉察出她有不对劲,可这些人也说了,在外面打工遇到的人多。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些年杨寡妇知道一直都有人在背地里说她,她知道辩解都没用。这时候面对别人对她女儿的指责,她也只会一直说着“不会的”,却是一句有力的辩驳都说不出来。
  其他村民看不过去,都来帮忙说话:“这事情查清楚了吗?你们说怀孕就怀孕了?我们常家村的人可不能随便让人冤枉了。”
  杨银环也上前一步,冲着那人说道:“我们只知道,这媳妇可是清清白白嫁过去你谢家的,你们现在这样跑来是什么意思?”她一把拉起瘫在地上的杨寡妇,“走,我们现在就去谢家瞧个明白,我们鸳鸯在那边还指不定受什么委屈了呢!”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这大喜的日子难道我谢家还会冤枉好好的媳妇不成?我来就是要让你们跟我去几个人,将这件事情说清楚。”谢家叔父说道。
  这时,一直沉默的常笑忽然问:“叔叔,您刚才说鸳鸯姐跑了,那她现在去了哪里?”
  常笑这一问,杨寡妇也惊醒过来,瞪着眼急忙问:“对啊,我家鸳鸯去了哪里?”
  “是的,那孩子呢?我说这位大哥,刚才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杨银环沉着脸问。
  谢家叔父一脸凝重,似不是很愿意回忆,但还是说道:“先前新人正在敬酒,鸳鸯一闻到那酒味就突然恶心呕吐起来,你们说,这不是怀孕是什么?”
  “鸳鸯没喝过酒,闻到酒味有点反应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们就因为这样说她怀孕?”杨银环冷声问。
  “当然不是,我们自然是要问清楚的,可是鸳鸯竟然看着我侄子问他相不相信?这岂是我侄子相信不相信的问题,我们就质问了她几句,她就心虚地跑了出去。”
  “坏了!”常笑心猛地一沉,急忙跑上前拉了拉她妈的手,说道,“妈,鸳鸯姐可能要出事,咱们别跟他们说了,赶紧去找人!”
  常笑没上学前一直喜欢跟在常鸳鸯屁…股后面,如果是前一世她定然不会有多大印象,但如今重活,对常鸳鸯以前跟她说过的那些话还有印象。
  常鸳鸯是初中就辍学的,她心里一直都很向往能继续学习,在这农村也是一位比较有眼光有抱负的女孩子,性子倔,心气高,有点女孩子的矫情。她以前跟常笑说过,她要找一个彼此信任的男人,常笑觉得她带着点少女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想。
  这样一个对爱情憧憬不已的女孩子,在自己的婚宴上,被婆家这样怀疑。她问她丈夫信不信她,看眼前这结果她那丈夫估计是不信了……
  “赶紧找人,晚了就来不及了。”常笑的直觉向来很准。
  “对,不管事情到底如何,得先将鸳鸯找到。海清姐,你带几个人去谢家看看,我们这边去找鸳鸯,一切等找到鸳鸯再说。”杨银环说着就往外走,其他一些乡亲也都跟着出去找人。
  杨寡妇丈夫死了,但婆家兄弟还剩下几个,虽然都是几位不太会说话的老实人,但好歹是自家人,一同跟着去了谢家。
  常笑带着杨银环将以前她跟常鸳鸯喜欢去玩的地方都找了个遍,连人影都没见着。
  “笑笑,你再想想,你鸳鸯姐以前还喜欢带着你去哪里玩?”杨银环走得满头大汗,着急地问常笑。
  常笑摇头:“妈,就这些了。”
  她没说的是,常鸳鸯出去打工两三年了,谢家村离他们常家村也有些距离,常鸳鸯几乎没啥可能回来,过来找找也是求个心安而已。
  “我们再去别处找找,说不定待会那丫头就回家了。”杨银环说道。
  “妈,镇上有人去找了吗?”常笑想了想,问道。
  “已经有几个人去找了,走,咱先回去看看。”
  这一找,找了一天一夜都没找到。再说杨寡妇那一批人原本是去谢家谈论这件事情的,可那谢家婆婆也是个性格泼辣的人,他们才一进门就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说她常家女儿给他们丢了脸。
  杨寡妇几人骂不过她,是哭着回来的。过去一晚上,常鸳鸯还没找着,杨寡妇的情绪几度崩溃。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先前去镇上找的人急冲冲地跑进杨寡妇家里。但一见到杨寡妇,又欲言又止,一脸的为难。
  杨寡妇原本空洞的眼神见到有人进来,才稍微有了一丝神采。她扶着椅背站起来,看着那人问道:“找着了吗?”
  “海清妹子,那个……你要撑住点,鸳鸯……鸳鸯找着了。”
  “真的?在哪里?快让那混丫头进来!”杨寡妇立即跟重新活过来了一样,说着就往外走。
  常笑一直不放心,今日也跟着她妈一起过来了,这时候也跟着出去,心里却有个不好的念头。
  “鸳鸯,你说说你,有什么委屈跟妈说,你跑什么……”声音戛然而止,随即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声,“鸳鸯!”
  常笑心中一紧,急忙跑出去,但在到了外面之后,只看到一群人抬着一块门板,那板子上白布盖着一个人。
  “鸳鸯!”杨寡妇疯了一般地扑上去,一把掀开那白布。
  随后,常笑见到了这世界上最残忍的一幕,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了下来,所有人都哭了。
  那灰溜溜的门板上,躺着一个全身光溜溜毫无生气的女孩子,她空洞的眼睛大睁着,眼睛里都是不甘,脸上,似乎还挂着泪痕。
  她的肚子……小腹处,整个都被剖了开来!肠子内脏都露在外面,血早就流干了!
  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最先反应过来,急忙上前将布给她盖上。
  “我们是在镇上的一家小诊所找到的她。那小诊所的老板差不多被吓傻了,说鸳鸯去她诊所让他帮忙检查她没有怀孕,他不会检查,鸳鸯就自己……就自己将肚子破开了,用一个木片不断刮肚子,临死的时候嘴里都在说,她没怀孕。”那报信的大哥说着,眼睛也红了,这样一个好姑娘,就这么没了!
  杨寡妇自从见到女儿的尸首之后,就一直都处于一种呆滞状态,眼睛大睁着,像是不会动了一样。听到这里,她突然一声惊呼:“我的鸳鸯啊!”
  随即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
  她这一声喊,惊醒了杨银环他们,立即过去死命地掐人中。
  好一会,杨寡妇才缓过来,爬过去抱着女儿的尸首拼命地哭。
  “去谢家!他们凭什么这样怀疑我们鸳鸯,走,去谢家要说法!”
  “没错!去谢家!”
  杨寡妇是被人抬着去的谢家,杨银环在一旁照顾她,也跟着去了。常笑流着泪,默默回了山里。
  在落后保守的农村,流言蜚语有时候比刀剑还要厉害。这种伤,只有犯到了才知道。
  三年后。
  春去秋来,转眼三年已过。常笑已经是个十二岁的大丫头了,祝景铄也已经小学毕业,过完暑假就是个初中生。
  当年的那件惨事,闹得纷纷扬扬,毁了两个家庭。谢家那边不说,杨寡妇的精神直接就崩溃了,常家村出了第二个“疯子”。第一个,自然是已经被控制住病情的常开。
  杨寡妇虽然没有攻击性,也没有一直都疯疯癫癫的,但就像老年痴呆一样,脑子已经不太清醒。中年丧女,孤苦无依,彻底击垮了她。
  这些年,杨银环一直暗中接济着她,时不时拿些农场里出产的食物送过去。
  如今常家的这片荒山,与当年已经彻底变了个样子。满山坡都是杨梅树、梨树、桃子树、橘树。树底下,是鸡鸭牛羊,满山坡随意跑着。
  常笑心目中的那个生态农场,已经初具规模。眼下,常家有五十几头猪,牛羊各十来只,鸡鸭上百只,除了山上种果树的地方,其他都翻成田种了大棚蔬菜。再加上那个已经开始养鳖的鱼塘,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链。
  两只沼气池又扩大了一倍,产出的沼渣沼液已经全部用于养殖,沼气一部分用于家庭日用照明,重头戏是用于大棚蔬菜的种植。用沼气在大棚里燃烧,对于蔬菜的生长特别好,不但缩短成熟期,而且天然无污染,能使蔬菜长势喜人,味道也要好上许多。
  从两年前开始,常笑就带着杨银环去市上跟几家酒店谈了比生意,直接将他们农场产出来的东西卖过去,一开始价格自然压得很低,现在那些酒店主动涨价要他们的东西。
  唯一不好的就是,怕被大房二房知道,一家人照旧是偷偷摸摸的,闷声发财,不过这车子进进出出的,难免也有人怀疑。一般都被杨银环打哈哈糊弄过去了。因为这整一个山头都是他们家的,两旁的围栏又修得很高,大家几乎认准了他们一家在坐吃山空,也就没人会真的兴起主意来看。
  这日傍晚,见山脚下那几亩地的西瓜熟了,杨银环从田里摘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回来对着正在院子里做捕鼠器的常红海说道:“山上那几颗黄桃也能吃了吧?”
  常红海抹了把汗,说道:“是熟了,听笑笑说,跟市里的那家水果店联系过,这两天他们会过来拉货。”
  “他们自己来拉?”杨银环惊讶地问。以前都是他们趁着大家吃饭或者夜里人少的时候,将要卖的东西装在推车上盖上布推到镇上等人来拉的。
  常红海笑起来:“咱笑笑心疼咱们大晚上的老折腾,这不直接让人将车子开进山里,反正这上山的路,祝家先生也已经帮忙修好了,车子进来也容易。”
  “可万一被人发现了可咋办?”杨银环还是有些担心,她是真的怕了那些嘴巴碎的人,当年常鸳鸯的事情让她仍心有余悸。
  常红海如今家里钱多起来,心也宽了许多,倒是比老婆想得开:“如今,咱们也不怕别人说了,反正我们正经过日子,不偷不抢的,哪里怕人家说?笑笑说了,人最多就是眼红,羡慕我们还羡慕不过来呢!“
  杨银环听了也笑:“看来是笑笑丫头给你洗脑了,没想到你这迂腐脑袋也有想明白的一天。这样也好,免得整日里提心吊胆的。”
  杨银环其实是早就不想这样子窝囊地过日子了,只是怕丈夫心思重想东想西,看来这阵子常笑没少下功夫,能将常红海这种整日里喜欢愁眉苦脸杞人忧天的人说通,那丫头可真是好本事。
  这些年,面对女儿时不时的惊人举动,常家人也见怪不怪了,反正女儿聪明是好事,又聪明又能干更是好事。在常笑耳濡目染之下,杨银环连洗脑这种先进的词都知道了。
  “妈,你们说我什么呢?”常笑正好从屋子里出来,听到爸妈说自己的名字,就凑过来。
  女孩子在儿童时期成长地要比男孩子快许多,再加上这三年常笑天天羊奶鸡蛋的补,个子窜得尤其快,如今已经有一米五的身高了。
  要不是常笑天天坚持运动,加上脑力消耗大,不然早就成一个大肥妞了。
  “是在说你呢,你这丫头,又给你爸灌什么*汤了?你瞧瞧你爸,现在竟然都不怕别人知道了。”
  常笑走过去一把抢过杨银环手中的西瓜,笑着说:“我哪里能灌汤,是爸自己耐不住寂寞了,想要全村人都知道,如今咱老常家也是有钱人了!”
  “你这孩子!”常红海被说得老脸微红,嗔怪地瞪了女儿一眼。
  “可惜,爸看不到这一天。”杨银环想起公公,忽然有些伤感地说。
  一年前,常德胜还是走了,但他走得时候,这山里的农场已经是有了起色,常家的收入也是大增,一家人的生活比村上任何一户人家都要好上许多。
  “妈,爷爷是笑着走的,他说他走得安心。”常笑轻声说道。常德胜走得时候很安详,脸上挂着笑容,要说真有遗憾,就是他的三个儿子不和睦,大房二房没良心,到死都没来见过他一次。
  大房二房要不是后来怕被人戳脊梁骨,怕是连送葬都不愿意来。
  “哎,不说这个了。我想你爷爷见到我们一家子好,应该也是高兴的。”杨银环笑着说,而后又想起一开始的那个话题,对着常红海说,“你去摘几颗黄桃过来,我一并给海清姐送过去,让她也尝尝鲜。她喜欢吃甜的东西。”
  “好,我这就去。”常红海放下手上的工具,站起来就往山上走。
  常笑抱着西瓜说:“妈,把西瓜也给杨阿姨送过去吧。”
  “这我本来就是要送给她吃去的,你要吃,待会自己去田里摘。我看到有两只也熟了,另外一只明日我给你福婶送过去。”
  “哎,好。我去叫祝景铄过来吃西瓜。”常笑站起来,拍拍裤子朝山脚下走去。
  杨银环看着女儿的背影无奈地摇头,这丫头也不知道对那祝家小少爷是什么心思,这些年天天黏在一起,村上人问过她好几次了,她都沉了脸警告他们不要乱说话,她可惹不起祝家人。
  村里人忌惮着祝家,也不敢乱说。当年祝家的事情因为常鸳鸯的事,也被人渐渐淡忘了,这两年,祝家先生又出钱帮村子里修了一次路,大家更是不敢再乱说什么。
  杨银环将东西给杨海清送过去的时候,她正在抹黑吃东西,见到杨银环进来,难得认得她,站起来道:“银环妹子,你来了?”
  “你好歹点跟蜡烛,我不是给你拿过来好些吗?”杨银环说着就熟门熟路地找起来,不一会摸出来一根蜡烛和一包火柴,点上,屋子里才亮堂一些。
  这些年杨寡妇就靠给人家做手工挣点钱,手头很紧。杨银环知道给钱她是肯定拉不下脸来要的,所以就时不时地送些东西过来。杨寡妇清醒的时候知道杨银环家里也不富裕,都不肯收,但往往是不清醒的时候多,会像个孩子将那些东西抱在怀里,喜欢得不得了。
  杨寡妇今日精神头不错,见杨银环将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望见篮里的西瓜和四个碗口粗的黄桃,惊讶地说:“你咋又给我送东西?”
  杨银环将西瓜和黄桃捧出来放到桌子上,说道:“这是我山里自己种的,这两日可以吃了,就拿过来给你尝尝鲜,可甜着呢,你可别忘记吃。”
  “这是你自家种的?不对啊,这个时间这西瓜和黄桃还没能吃吧?”杨寡妇算算日子,这才七月初,他们这地方种黄桃少说还得有十来天才能吃。”
  杨银环自然不能告诉她这是她家两口沼气池的功劳,只笑着说:“可不是,今年也不知咋回事,看看是可以吃了,所以就摘下来尝尝。”怕杨寡妇待会又要拒绝,杨银环将东西拿出来后就往屋子外面走,“东西给你放这里,我家里还有一堆事情要忙,先回了。”
  “银环……”杨寡妇想喊住她,可一转眼早就走没影了。她看着桌子上那新鲜的西瓜和黄桃,眼眶湿湿的,这些年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一直都知道,杨银环待她不错。
  杨银环走了没多久,从杨寡妇家隔壁的弄堂里,忽然走出一个人来。那人个子很矮小,也就一米五出头,胖胖的,走路的时候步子有些重。
  她伸着头,确定杨银环走远了,才朝着杨寡妇家里走去。
  杨寡妇正打算洗颗黄桃来吃,这才一站起来,就听见脚步声,她以为是杨银环又回来了,面色一喜,急忙喊道:“银环……”
  可话到一半,看见来人的样貌,硬生生改了称呼:“荷……荷花,怎么是你啊?”

☆、第46章

  第五十章:
  杨荷花见到杨寡妇那一脸尴尬的模样,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测,目光瞥到桌上放着的东西时,双眸顿时亮了起来。她看了下外面,若有所思地问:“我刚才看见我三弟妹过来了,这是她送给你的?”
  杨寡妇是知道杨银环三妯娌不对付的,这会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含糊不清地说:“这……这个是……我,我托银环妹子给我买的。”
  “买?海清妹子,你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这西瓜和黄桃咱们地里可还没熟呢,前几天我媳妇要吃,我去镇上买可还没见着,你说她去哪里给你买?”杨荷花说着,心里就有些不痛快。
  今年他家常青也娶了媳妇,是他在打工的大城市里的女孩子,女方家境还不错,她是很满意的。只是小两口平日里都住在娘家,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她媳妇怀孕嘴挑,说是想吃黄桃,她可是找了许久都没找到,这会子竟然在一个寡妇家看见了,而且还是她最讨厌的三弟妹给拿来的,这气顿时就不顺了。
  杨寡妇听到她的口气,脸色也有些不好起来:“那是你自己买不到,银环……银环一定是托……托祝家去买的。”
  常红海家女儿跟祝家小少爷走得近也不是稀奇事了,托他们去买两颗黄桃也说得过去。
  可杨荷花听着就不对味了,拉下脸来说:“你面子还真大,竟然能麻烦到祝家小少爷帮忙给你买黄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