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先下手为强-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破产了,资金也就这么转移出去了——光是秦乐正交代,只此一项,就向境外转移了有500多万美元!”

    于青悚然一惊,不由摸了摸自己的上衣衣襟——

    在她上衣的内口袋里,那张石颖临走前塞给她的金卡,正好端端的躺在她胸口——而此时,就像一块着了火的炭一样,炙烤的她的胸口,顷刻间火烧火燎起来!

正文 第424章“黑客”

    于青背着笔记本电脑,来到位于崇文区一栋高大写字楼的A座。

    这里半栋楼都被一家规模不小的互联网络公司所占据,大厅里公司的LOGO简洁又熠熠生辉。

    她在前台处登记,然后在一旁的座位处等候,很快有人下来迎接她——格子衬衣、牛仔裤、油脂分布旺盛的脸上还是有些崎岖不平,鼻梁上架着一副蓝光眼镜,一副这个年代典型的IT男形象。

    一瞧见她,就问:“电话里我没太听明白,小池出什么事了?”

    来人是小池四年的大学同学,也算是他H大里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哥们了:豆包。

    豆包本名鲍同方,毕业后选择就职互联网公司,目前在这家公司的技术部门工作——这刚毕业的时候,彼此走动的还勤一些,豆包动辄还跑于青他们家来蹭吃蹭喝。

    后来工作忙起来,毕竟国内IT业的从业者们,个个苦逼,加班都是常态。

    于是慢慢的也就各人忙各人的去了,后来还听说豆包在公司里和女同事谈起了恋爱,这空暇时间自然更是紧张——除了去年还来跟于青咨询过买房事宜,两下的确有好段时间不见了。

    于青默了默,不过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小池去了美国,我已经和他失去联系一周了。”

    她来找豆包,不为别的,就是想请豆包利用电脑互联网技术,从之前小池邮件发布IP中,找到小池在失联前所在的具体位置。

    这属于有点“黑科技”性质了,也就是“黑客”——豆包虽然以前大学里每逢考试都是爱抄小池的,不过到底是H大计算机学院出身,并非草包,现在又工作了两年,俨然已经是他们技术部门的大拿了。

    于青已经决定自己动身去一趟美国:签证护照都是现成的,是之前石颖催他们两个办的,说早办了早利索,以后随时出国门也方便——现在果然用上了,而且幸运的是,首次签证还没过有效期。

    而老大也为她联系好了在旧金山念博士的一位学姐,于青毕竟是第一次去美国,人生地不熟的,需要有人接待和提供住处——但她不能这么没头苍蝇的就去,她需要更多些小池在美国的信息,才不至于去了之后两眼瞎。

    所以她来求助豆包。

    于青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简单说了,并没有说的太详细,只说小池去美国探望其母,却突然断了音讯,她很担心,所以想请豆包帮忙,通过电邮IP查一下他在大洋彼岸的具体位置。

    虽说话没说的太明白,但她焦灼的眼神以及足足瘦了有十斤的模样,还是叫豆包忍不住重视起来:“我可以试试。”

    他顿了顿,又说:“于青,我先带你去吃午饭。你别着急,这个忙我能帮一定帮。”

    这个点其实离吃午饭还有些时间,于青不明其意,不过还是顺从了他的意思,先与他去旁边的餐厅吃了午饭——饭吃的很简单,豆包问了她几个小池去美国之后的问题:例如他们通电邮大都是在什么时间?他回复的速度如何?他有没有在电邮里透露过别的什么讯息?

    于青都一一答了,吃过饭,豆包带她从侧门刷卡重新进入大楼——这时候于青才明白,豆包为什么要先带她去吃饭。

    因为他带她进入的是公司的服务器机房,直接利用其中一台服务器连接笔记本,用于小池IP地址的查找——这个点正是公司员工们的午餐时间,人都去吃饭了,豆包领着她刷卡进入机房,找了个位置,然后立刻打开了于青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于青并不懂这些高大上的黑科技,只负责旁观,几分钟后,豆包喃喃:“他居然设置了伪装……”

    “什么?”

    “小池在发电邮的时候,特地选用的是代理服务器,这样他真实的IP地址就被隐藏起来了。而且你看,他每次发电邮的IP地址都不相同,甚至是前后只相隔了几分钟的邮件IP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肯定是设置了IP动态自动更改,他玩这些东西都是小意思……KAO!”

    他忍不住吐槽,“他去美国是搞什么特务活动去了吗,居然跟你通邮件还这么小心!”

    于青:“……那是不是很难查到具体方位了?”

    豆包扯了扯嘴:“也不是查不到,就是得多费点功夫。”

    然后,于青就见他十指在键盘上上下翻飞,不时在服务器和笔记本之间来回切换穿梭,一双眉头也是越拧越紧,又过去半个多小时,看样子应该是毫无进展。

    于青知道豆包既然特地抽了午饭同事都不在的档空把她带进机房,必然就知道她求的这桩事,在他们公司里应该是不被允许的,他帮她,必定承担了风险。

    所以她问道:“要是为难,我可以想想别的办法。”

    豆包一双眼睛还死死盯在电脑屏幕上,嘴里呵呵苦笑:“要是别人弄的这点花样,想绕过去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倒霉就倒霉在是小池是亲自设的,想要破他的设的局,没个十几个小时还真是不好办到。不过——”

    “不过什么?”

    豆包有点欲言又止,舔了舔嘴唇:“我们公司还有个安全机房,里面备有国际服务器,用哪个,应该快些。不过……我还没资格进去。”

    他建议,“于青,你把笔记本留在我这,我争取今晚熬夜也把这家伙给绕过去。明天给你信,行不行?”

    于青点头,毕竟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

    再说,豆包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很够朋友的了。

    她正待想要告辞,从他们身后传来一声:“小鲍,你在这里做什么?”

    于青循声回头,忍不住一愣——

    豆包摸着后脑勺站起来转身,勾了勾脑袋,一脸呵呵:“哈,苏工,那啥,给朋友帮点小忙来着,我们很快就走。”

    站在他们前方的是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26、7岁的模样,黑色笔挺西服里衬衣领子雪白挺括,容貌长的异常端正英俊,一双眼睛黑且明亮,漂亮的嘴唇色泽犹胜玫瑰,一看就是个十分讨喜的精英类人才。

    豆包有些被抓包的不安和讪讪,也不知道该说啥,只好先煞有其事的去给于青做介绍:“这是我们公司的技术总监,苏工。”

    又道,“苏工,这是我大学……”

    只不过对方已抢先一步开口:“于青?怎么是你?”

正文 第425章人去楼空

    寂静的室内,只有手指快速落在键盘上的咔哒声。

    于青屏息静气,站在蓝色的电脑屏幕后,很快,操作者从打印机打印了一张纸递给她:“就这个地址,误差应该不会超过50米。”

    于青看了一眼纸上的一行英文地址,并不是什么医院,看名字好像是家什么陪护中心。

    她很是感激:“苏楠,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是,我……请你吃饭好不好?”

    对方笑笑,摆摆手:“举手之劳的事。倒是你——”

    他沉吟了一下,“于青,你瘦了很多。”

    嗯,他们两个,已经有整整五年的时间未曾谋面了。

    自那个冬夜在她的寝室楼下分别后——他说,他明天再来找她。

    于青觉得那天的自己特别特的不厚道,等日后见面,一定要跟苏楠道歉才是。

    可没想到,两人的再次谋面,竟已经是五年后。

    她笑了笑:“这说明我减肥卓有成效吧。还有你,苏楠,你也变了很多——是一个……完全的大人了。”

    的确,苏楠身上那股叫人喜欢的少年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

    现在的他,西装笔挺,不笑的时候不怒自威,就连豆包这样的悠荡人,在他面前都明显有点怕情。

    苏楠微笑:“都这么多年了,咱们都长大了。”

    再然后,两个人一时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小小的机房里,屏幕的蓝光幽幽。

    于青顿了顿,指了指他的左手:“看来你的喜事也近了,到时候一定让鲍同方知会一声,我要是人在北京,一定来凑这个热闹。”

    方才他向她递纸的时候她就发现了,在他的左手中指上,戴有一枚简洁的光圈戒指,中指的话……想来应该是订婚戒指。

    苏楠先是一愣,旋即笑笑:“是我老家的老乡,我父母朋友的孩子,以前也都认识的,挺知根知底的。人也不错,这家里父母催,所以就订下来了——结婚的话,可能还得过个一两年吧。”

    于青不住点头,看来这一世,苏楠的命运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没有了她这个“前女友”——但他的事业和婚姻,都会像上一辈子那样,按部就班,幸福美满。

    这就已经足够好了。

    她向他伸出手:“那个能嫁给你的姑娘,一定很幸运。苏楠,祝你幸福。”

    对方握住了她的手,眉心微微一蹙:“于青,有什么困难,可以尽管跟我说,我虽然能力有限,但……能帮忙的,一定会帮。”

    她笑起来,晃了晃手里的地址:“这就已经是帮了我最大的忙了。苏楠,你真的很厉害!小池在他们计算机学院虽说算不上什么大神,但也是小有名气的,可他的伪装被你三两下就给破解了。他以后要是知道了这事,止不定脸会臭成什么样子呢!”

    对方亦跟着她笑了笑,但很快笑纹消失在嘴角:“于青,我查过了,这个IP近些日子再无人登录过,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这个地址已经被弃用了。”

    她并不太懂这些东西,问:“那代表什么?”

    “也许并不能代表什么……”对方沉吟,“但如果一段时间内一点动向都没有的话,那最有可能是已经人去楼空了。”

    一语成谶。

    苏楠说的没有错。

    于青环顾这所空荡荡的屋子,窗帘大敞,旧金山秋日的明媚阳光从窗口斜入地板,房间居中一张单人的病床,蒙着白色的床单——在卫生间门口附近,还有一张已经折叠起来的小床,只剩光裸的骨架,竖在墙边。

    她拿手指抹过床头的金属栏杆,薄薄的一层灰尘——这床真的很小也很窄,都说美国人个头高大,怎么床竟做的这样袖珍?

    他那样大的个子,就是蜷缩在这张窄小的折叠床上睡的吗?

    身后,来自伯克利大学的博士师姐孟昭,正在跟护士对话,于青注意到,护士一直在摇头——这里的确不是什么私人诊所或医院,而是类似于一种养老护理中心,窗外草地和门外的大厅公共区域,多是或行或坐或轮椅上的老人。

    阳光很好,窗外远远几株银杏树已开始泛出金黄,已经空无一人的病房里,空气中浮动着细小的微尘——闻不到什么消毒水的味道,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味道。

    纵然她想闻到一丝丝关于他的气息,却无迹寻踪。

    护士说,大概在在半个多月前,中心的确接纳过一名中国女子,年龄大概4、50岁,刚被送来的时候情况很不好,身上全是血,疑似自残——送她前来的是名中年男子,也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

    这个女人一开始晚上睡觉的时候需要用绑带绑在床上,但很快她就安静了下来,因为医院开始每天为她注射利于神经安定的药物——再然后,身边又多了一名年轻人照顾他,自我介绍说是女人的儿子。

    本来几天下来都相安无事,但不久前一天,这个中国女人突然半夜跑出了养护中心。

    养护中心位于旧金山西郊小镇,外面足有延绵数公里的红木森林,中心报了警,警方现出动了夜间直升机用于寻找,但最后还是那位年轻人在洗衣房的角落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然后第二天一早,他们就离开了。

    至于去向,不知道。

    中国女人在中心登记的姓名是为最烂大街的:Mitchell,至于送她来养护中心的她的监护人,那名中年男人,登记的姓名则是:lee。

    只知道叫lee。

    至于照顾女人那个年轻男子,据护士回忆,女人常叫他:chi?

    除此之外,别无讯息。

    养护中心是为私人性质,只要付钱,就可以入住。至于想得到什么级别照顾,也是按照护理费的高低。

    护士说那名中国女人除了第一天送来时情绪不稳,往下都很安静,她的儿子亦很安静,可能因为英文说的有些生硬,多数时候并不爱说话。

    母子两个是很受护工们欢迎的人,因为除了打针送药,基本不需要他们多操一点心。

    于青在这间不大的病房里,徘徊了许久。

    时间似乎断在了这里,她不远万里,乘坐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奔赴美国——但她依旧找不到她的爱人。

    站在窗前,阳光温暖的抚在脸上,美国的秋天真美啊,天空这么蓝,蓝到澄净而悠远,没有一丝云彩,就像她的心,空荡荡的一片。

    师姐孟昭走过来:“我已经申请拷贝了一份他们的入院影像,不过像素不高,LEE的容貌并不太清晰,但我知道在斯坦福的大学实验室有一套面部识别系统,也许能管点用。”

    孟昭师姐是老大田天翔的老乡,还有点远房亲戚,所以对老大此次把于青托付给她,也算不遗余力。

    于青回头,不无诚挚:“谢谢。”

    只不过回到孟昭租住的小小公寓,孟昭一连打了几个电话都是无功而返:“本来那间实验室有我的一个师兄在,不过他现在休假,和女朋友去了洛杉矶,说是一周后才能回来。”

    于青沉吟了一下:“斯坦福吗?”

    “嗯。”

    “斯坦福我也有个老乡在,我想,我可以先试试联系他。”

正文 第426章幸福的定额

    于青预想过很多情景,在美国的江河鸣会是副什么模样?

    是变化大?还是变化不大?

    事实证明,当那辆老旧的福特轿车在她脚边戛然而止,并且屁股呼哧喷出一团黑烟后,她弯腰探身去车窗里看去,迎接她的,还是那双记忆中的黝黑眼睛——只不过是被挡在黑框眼镜其后。

    说实话,他基本没什么变化,头发有点略长,长衬衣,普通长裤,要说形象,甚至还没有在大学时干脆精神——而且明明也才是25、6岁的年轻人,却有些早衰的迹象,说话间微笑起来的时候,眼角褶子丛生,眼神似有疲惫,眼白红丝满满,但精气神尚还不错。

    看来课业很重,生活压力也不小。

    于青并没有跟江河鸣过多的寒暄,因为他看上比她更匆忙:“下午一点半我还要去打工,12点半我顶替实验室的师兄,值班45分钟,我们现在出发的话,过去应该刚刚好。”

    他舔了舔唇,“不过你不能进入实验室,我可以把放大的高清图导出来给你。然后你可以拿着照片,求助中国大使馆,由大使馆出面,联系警方,这样寻人会比较方便。”

    于青摇头:“不能报警,也不能求助大使馆,事实就是这样,不过,我还是要拿到高清照片。”

    江河鸣不再说话了,点点头,发动他这辆不知道几手的老福特轿车——车子虽破旧,但他动作挺娴熟,开起来也很平稳。

    一路上,他跟她介绍了自己在斯坦福这两年多的留学生活:例如基本上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学业以及压力是别的大学的一倍甚至一倍还多,熬夜已经是很习惯的了,但得到的也很多。

    因为斯坦福旁边就是硅谷,与周边的公司合作很密切,很多课程就是给一家公司做项目,自己的信息会录入公司的员工库,有需要还会直接去公司办公,所以归属感是很棒的,而且有成绩,还会拿到相应的报酬。

    这样比在中餐厅刷盘子,收入更高感觉也更好。

    所以虽然忙,但是忙得很充实。

    于青就听江河鸣一路上侃侃而谈,觉得留学生活果然很奇妙,可以把一个这么内向阴郁的人变做成这么积极主动口若悬河的存在——只不过他一刻也不停的说,似乎也是怕一旦停顿下来,她会提及别的。

    例如贝澎澎。

    当初他一翅膀自己刮来美国,也算是把贝澎澎给坑苦了,一个好好的姑娘变得魔魔怔怔的,而且这两年听说贝澎澎一直都在省城的家,并没有再出过门。

    于青去年春节还去看过她——不能说这姑娘过的不好,毕竟是在父母身边,依旧锦衣玉食的养着,不用学习也不用工作,每天不是在家呆着,就是遵从父母的安排去相亲。

    只是之前那么灵气逼人娇俏动人的一个女孩子,变的沉淀也沉静多了,好似对一切都是淡淡的,再也提不起什么劲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