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美满人生-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桐丫头啊,可真真儿不愧是城里的娃子,这皮肤白的,就跟那白面馒头似的,这手也细嫩。”
  “可不是嘛,我就没见过这么白的,还是个勤快人,昨个儿才到咱村里,今儿这一大早的,就往河边来洗衣服了,瞧着可不像只有自己的,估摸着把她哥的也拿来一起洗了。”
  “对啊,其他那几个女知青这几年看着可不像有这么勤快的,这次新来的另一个女知青说不好也是个懒的。”
  “是啊,是啊,像老六家的小儿子,闹着娶了个女知青当媳妇儿,结果,妖里妖气的,家里的活计都让他男人干,当婆婆的看不过眼,说两句,这不,小儿子还护着,说自己乐意干的,不关他媳妇儿的事儿。”讲着讲着就歪楼了。
  “嘿,我家离老六家近,时常听见他们家吵吵闹闹的,可惜啊,自己儿子立不住,娶了媳妇忘了娘,再吵还不是白搭,人家说不做就不做哩。”
  。。。。。。
  在农村里,你可别小看妇女的八卦能力,基本上村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传递的飞快,连谁家爷们偷了相好,哪俩个小青年私底下处了对象,这些都逃不过她们的眼耳,只是一般不会跟当事人的一家人明说而已。
  这是来之前,虽已嫁到县城二十多年但一直没忘记村里这情况的云母,早就给云子桐打过预防针的,连二哥以前回家也时不时的有拿这事儿说过。
  云子桐又想到前世在相府的时候,很多消息她这个当主子的都还不知道,那些下人们却早就已经知道了。现在,来到白溪村,云子桐不敢小看任何人,现在可是一句话不当就会引火烧身的。
  因此,云子桐对于这些婶子大嫂的话,需要回答就答一句,人家看你了就笑笑,也不多话。幸好云子桐本来就不是多话的性子,不然可要憋死了。
  这样的云子桐在村里妇女看来别提有多乖巧懂事了。不过这也是沾了姥爷家的光,像村里其他几个知青,可没多少人搭话的。排外,永远是一个集体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时的知青点里,云子杉在云子桐刚出门没多久也起床了,没看见妹妹,但在村子里,也不担心妹妹会走丢,又看见两人昨晚换下的衣服都已经不见了,就知道应该是洗衣服去了,也就没再管,开始动手做葱油饼等妹妹回来就可以吃。
  而知青点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起来了,闻着云子杉做的葱油饼,都不自觉的咕咕叫了起来,口水也不自觉的吞咽着,看着饼眼睛都放光了。
  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缺少油水肚子,更别说新来的知青昨晚就用队里刚领来的苞米做了点饭吃了个半饱,而老知青也很久没有碰到过油腥子了。
  云子杉也知道自己做的这葱油饼容易惹人眼红,尤其这饼基本都是用面粉做的,只掺了少量的荞麦面,用油一煎别提有多香了,自己到没什么,但妹妹来了,总不能以后让妹妹都吃粗粮吧。
  他可舍不得,又不是吃不起,干啥委屈妹妹啊,但大家住一起还是得多注意点,以后还是多避着点人再做好吃的吧,这次就这样吧,说着:“来来来,大家都来吃点儿,怎么说也是我妹妹来这儿的第一顿早饭,是新来的知青的第一顿早饭,为以后开个好头。”准备一人给分半个香喷喷的葱油饼。
  其他知青也都知道油、面粉精贵,想吃一次不容易,想想自己,如果是自己有细面吃,藏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分给别人吃呢,虽然都知道云子杉的姥爷是村长,但想来家里条件也不会太好,不然也不用都下乡来了,因此,本来已经有些心里不平衡的知青们瞬间被云子杉的大方给打散了。
  知青们最多也才20出头的年纪,脸皮子还薄,老知青们已经连连摆手拒绝,新来的赵来娣几个看老知青这样,虽然也想吃但还是跟着拒绝。
  正巧这时云子桐洗完衣服从河边回来了,一看这情况,也跟着她哥劝几人拿着吃,说她哥做多了,他们俩人也吃不完。
  当然吃不完什么的明显就是借口,吃不完可以放着下一顿热热吃,就是不热,这大热天的就着凉白开吃,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也是极品美味。
  但几人本来就很想吃,云子桐这么一劝,最后的那点顾虑也都放下了,于是都接过香喷喷的葱油饼道了谢就去了另一个房间吃,把空间让给了云子桐兄妹俩。
  “快来,趁热吃,二哥的手艺就是跟娘做的比,那也是不差什么的,多吃点,吃得饱干活才不会累。”云子杉边说边拿了两个大大的葱油饼给云子桐。
  “二哥,我可吃不了那么多,你多吃一点,看你都瘦了,肯定是在这边没吃好。”云子桐又从自己手上拿了一个饼递给她哥。
  其实,云子桐她二哥只是把身上的肉通过劳动锻炼变为了肌肉,体重并没有减轻,气色也好,村子里就没几个像她二哥脸色那么好的。
  不过,这世上有一种瘦叫妹妹觉得你瘦。最后,云子杉还是乖乖吃了妹妹递过来的那个葱油饼。


第十章 适应下乡生活(二)
  吃了早饭,云子桐跟二哥一起出了门,很快就分开了,二哥去田里干活,云子桐就去了村里的羊圈。
  到了羊圈,伴随着羊“咩咩”的叫声,云子桐一眼就看到了昨毛大爷说的赶羊用的长条藤,十分有韧性,立在羊圈的门边上,不远处还放着盛草的大背篓,大约有云子桐半人高,开口也大,一看就能装四五十斤的东西,背篓里面放着割草用的镰刀。
  云子桐上前拿过长条藤就把羊圈的门打开,门一开,羊粪的臭味迎面袭来,好在之前就有要被熏的心理准备,捂着鼻子好险没把早上刚吃的香喷喷的葱油饼给吐出来。
  被关了一晚的群羊们才不管云子桐怎么样,都争先恐后的从唯一的窄小门子里窜了出来。
  群羊都出来后,不知道是因为之前就已经被毛大爷赶的成习惯了,还是云子桐人品大爆发,羊儿们都没四下乱窜,而是像往常一样乖乖的一起往有草吃的山坡上走,也没发现它们的头儿已经换了人。
  等云子桐缓过来后就立即带着赶羊的长条藤,背起大背篓,跟在羊群后面,不近也不远,又数了数羊的数量,一共33头。
  一路上,云子桐还遇到了一些住在山脚下赶着去上工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匆匆打了声招呼。
  很快就到了昨天到过的那个山坡,羊儿们都不用招呼,自己就去找嫩草吃了。对羊儿们来说,什么都没有填饱肚子来的重要。
  看羊儿们这么乖,又都没分散的很远,全在视野范围之内,云子桐就找了个视野开阔的高地坐了下来,长条藤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方便要用的时候能随时拿到手,眼睛还盯着羊群。
  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羊儿们都吃饱坐下休息了,而云子桐眼睛也盯酸了。
  其实没必要时时盯着羊群,只要隔一小会去瞟一眼,确定没有羊走丢就行了。可不盯着羊群,云子桐也没什么好消磨时间的事儿。这时候,云子桐才明白放羊是不难,难得是要能忍得住寂寞,没其他事做,也没人跟你聊天,总不能跟羊儿们聊吧,那是自言自语。
  挨到中午,太阳当空,云子桐换了个有遮挡的地儿坐,羊儿们也早就聪明的躲到了树荫下,云二哥带着俩人的中饭来了。
  之前就提到过云子桐吃中饭的这个问题,因为放羊都是放一整天,早上出门后到了傍晚羊群都归圈了才可以回家,所以中饭就得放羊人自己在外解决。带干粮,自己在外面做,还是让人送饭,都可以,看自己的情况定。
  云子桐不想麻烦二哥,本来劳作了一上午,吃完饭休息一会儿才是正紧,来给自己送个饭,那休息时间短了不少不说,现在大热天的还是正中午,从知青点到山坡上来回就要热的够呛了。还没等她把想法说出口,她二哥就说要给她送饭,饭还是吃热乎的好,她自己在外做饭他不放心。
  之后任凭云子桐好说歹说,就是没让她二哥改变主意,就想还是过段时间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再跟她二哥提出她自己带干粮去,想吃热乎的了也可以自己在外边做,反正自己又不是不会做饭,只是做出的味道没那么好而已。
  吃着中饭,听听二哥讲干活的时候发生的一些趣事,时间很快就到了二哥下午快要开工的时候。
  还好下午一等太阳小一点云子桐就开始割草了,毕竟初用镰刀,割草的时候得小心一点,还要注意不被草锋利的边沿割伤,速度就自然慢了。
  等割完草就到了傍晚,可以赶羊回圈,云子桐捶捶弯了一下午的腰,背起一下午的成果,拿着长条藤就开始赶羊,可能正好羊也感觉到太阳落山,它的生物钟提醒它应该回家了,因此,云子桐一赶,羊儿们就都自觉往羊圈方向走去。
  幸亏山坡离羊圈路不是很远,不然背着这么老些草,云子桐早就累趴下了。
  等云子桐把羊都赶回羊圈,确定一只都没少,就把背篓从背上卸下来,又把草从背篓里拿出来,走进羊圈,脚上避开有羊屎的地方,铺在羊圈里靠近大门的那面墙角下。
  经过早上那一遭有了点儿抵抗力,云子桐奇迹般的没对羊粪的臭味没有太大的反应,忍忍也就过了。
  关上门,把长条藤和背篓放回原处,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云子桐回到了知青点,吃晚饭前二哥还问累不累,能不能吃得消,不行就回城。
  云子桐就说,“有点儿累,但吃的消,过几天适应了就好。”半点不提回城的事儿。
  吃完晚饭,和昨天一样洗个澡就早早的躺床上了,和同屋的赵来娣闲扯了几句就睡着了。
  到底是年轻,底子也好,云子桐睡了一觉,又精神奕奕的了。
  之后就不断重复的放羊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云子桐看到她哥穿的黑色布鞋,想到可以在放羊闲着的时候给鞋绣点暗色花样消磨时间,跟她哥打了声招呼就做了。
  慢慢适应了放羊的活儿,又找到了消磨时间的事,云子桐的生活一下子轻松又充实起来。
  给哥哥绣完又给姥姥姥爷绣,后来村里的姑娘嫂子们看见了也想绣,云子桐就说只要不介意自己绣的慢,就一个一个轮着来,但绣线得自己出。出绣线本来就是应该的,大家当然没意见,花功夫给绣就已经占便宜了。
  要说啊,村里真就有很多小伙子看上云子桐,毕竟村里可没有比她长的更好看的了,即使是另外的女知青也比不上。
  只是面对城里人,朴实的农村小伙子多少有点自卑,而家里长辈也觉得城里娃不适合嫁给村里娃子,看看那娶了知青的人家就知道,家宅不宁啊。
  长辈们都暗暗叮嘱自家有苗头的小辈,快熄了那想头。
  可现在知道云子桐有这精湛的绣花手艺,再看这段日子也能做好放羊的活,挣得了工分,有些人心思就不免活络了起来。
  要说啊,云子桐算是大家从小看着长大的,人品也好,还有个当村长的姥爷,年纪是小了点,但真是当媳妇儿的上上之选。虽然还是觉得娶到云子桐的希望渺茫,但长辈们还是松了口,全凭自家娃的造化了。
  这事情的变化,云子桐兄妹当然是不知道的,但明显的感受就是村里人对云子桐兄妹就更友善了,时不时送点时下自家种的蔬菜瓜果,有点儿事儿就被大家伙儿热情的帮忙。
  云子桐自认为年纪还小,不到结婚的年龄,哪会想到这方面去啊,还以为是绣花的功劳,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心了。


第十一章 闲言碎语
  平常云子桐放羊的活儿都是独来独往,回来就早早歇下,只是偶尔会和哥哥一起去姥姥家坐坐,因着舅母和嫂子们也并不多待,比较宅,与其他人的交流就很少。
  当然这也和云子桐的性格有关,前两世都没有什么朋友,对其他人就难免比较淡漠,也不是说不懂人情世故,就是觉得人生路上的过路人没必要多花心思。
  而云子杉呢,比云子桐跟其他人的交流多一点,毕竟干活的那段时间是在一起的,但也没好多少,玩的多的是村里小伙伴儿,都是按姥爷家排起辈来同辈的差不多年岁的小伙伴儿,比起认识没几年的知青来,这些小伙伴儿可都算发小了。
  因此,兄妹俩跟其他知青都不算亲近。
  自打帮村里的姑娘嫂子们绣花后,路上遇到的年轻小伙子也多了起来,但也就遇上了打个招呼而已,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些人是喜欢自己,也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况且村里的人见着云子桐大都热情了不少,云子桐就没多想。
  对于村民们的热情,云子桐自己没当回事儿,可不代表别人也不在意啊,同样是来下乡插队的知青,凭什么差别能那么大,一开始还好,但时间久了人心易变。
  其他知青看着村民们给云子桐兄妹送这送那的,即便能从兄妹俩手中中分得一些改善生活,也并不得劲儿,也连同那半个葱油饼也被翻了出来说事儿,跟后来的分的一些都被认为是云子桐兄妹的施舍。
  自然而然的,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关系越发的有隔阂了。
  由于每次见面时间都不长,跟同屋的赵来娣也聊的不多,云子桐对此是完全没发现,不过就是发现了也不会在意的吧。
  云子杉也许是发现了,但也不在乎这些,之前两年跟其他知青也是交情泛泛,不也过的很好嘛,只要不闹到明面上来,妹妹不吃亏,爱咋的咋的。
  赵来娣天天看着云子桐,吃好的,穿好的,看她还有时间绣花就知道,干的活儿肯定轻快,人还因为适量的劳动看着更健康了,小脸都快能泛光了。
  而自己呢,虽然在家时吃的也不好,可起码不用日晒雨淋的干农活儿吧,看看自己这皮肤,就一张脸就能看老五六岁,还有这手啊,跟土疙瘩打交道,已经沟壑纵横了。
  这强烈的反差,还每天都要来好几次,是个人都要骂娘了。但这个时候下乡来的都不是愣头青了,也不敢跟有个村长姥爷的云子桐真闹起来,不然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也想过压下心里的不快去巴结云子桐,好让自己也能换个轻快的活儿,好歹是同屋吧,多点情分不是。想的是好,可有啥东西是自己有而人家云子桐没有的啊,不然就凭自己几句话就想成事儿,做梦比较快,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这事只能作罢。
  最后,正面扛是不敢,但要是背着点人碎几句嘴过过瘾还是能够的。
  这天天气闷热潮湿,典型的雷雨天,正好刚过了农忙,地里的活不多,还没下雨呢大家都三三两两的下工回家了。
  云子杉早和小伙伴儿们约好,趁这天气去河面宽阔一点河流上游捉鱼,想来会有不错的收获,下了工就忙不迭的拿着捉鱼用的漏斗和脸盆就去了。
  知青们看云子杉没了人,云子桐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快回来,知青点除了云家兄妹俩人,其他六个人是抱成一团的,抱成团才能让村里更重视他们。
  现在这六人就在他们平常做饭的灶间聚集,脸上表情严肃,正紧的像要开什么重要会议一样,其实就是男同志站在一旁看女同志一句接一句的批判云子桐。
  可能天生男同志心大,再说云子桐也是个美人儿,虽然也对这差别待遇感到不愉,却更为宽容一些。
  女同志可就没那么心大了,也没什么怜香惜玉的心情,又知道要说的对象都不在知青点里,于是说的是一个比一个难听。
  有说云子桐娇气矫情的,指的是放羊的活儿。也有说她地主家的小姐做派似的穷讲究,这就是指绣花了。
  火气最大的还是赵来娣,张嘴就说云子桐是狐狸精转世,勾三搭四的,意有所指的就是村里年轻小伙子们追求云子桐,要知道,不管啥年代,女同志的名声的最要紧的,而且之前还有因为作风不好被拉出去批斗致死的情况发生。
  也不知道是云子桐运气不好,还是赵来娣运气不好,云子桐今天看天气不好就提前了一点赶羊回来了,在赵来娣开口讲话不久前就回到了知青点,还好巧不巧的在经过他们聚集的灶间的时候听到里面提到自己的名字,就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正好听到了赵来娣的那番话,后面还有几人的附和声。
  对云子桐来讲,本来就没把这六人放在心上,没抱什么期待也就谈不上什么失望,不管他们在背后说更多更难听的,只要没被云子桐亲耳听到,啥事儿都没有。可既然云子桐都听到了,又不是圣人,心里怎么会舒服。
  他们几个的劳动量果然还是小了点儿,才有这碎嘴的精力。
  古代那十几年云子桐可不是只学了名门闺秀必备才艺的,不然相府里的规矩再严格也是死的,下面的人操作却是活的,没点手段还不得给欺负死啊。
  默默的给几人在心里记了一笔,就这点小事儿也犯不着专门花心思也他们个警告,留意一下有机会就顺便吭他们一把就行了,做出决定后悠哉的经过灶间门口时,还停顿了一下,对里面的几人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