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上了车,司机在冯科长的介绍下,并不意外地向罗晋桓打了招呼,笑着调侃道:“我这兄弟热心肠,以前都捎过好几次人了!”
  这个时间,路上的行人很少,大客开得挺快,很快就到了宋依依指定的路口。三人道过谢,下了车。
  大客一溜烟儿,开走了。车上司机还说:“兄弟,这里是厂子的独身宿舍,这三人是来探亲的吧?”
  冯科长手一摊:“差不多吧,我没问,他们也没说,呵呵。”
  再说下了车的三人,罗晋桓对两个徒弟说道:“我去这附近找个旅店住下,你们赶紧去找你妈吧。”
  宋依依操心道:“师父,那你晚饭怎么办?我这里还有些吃的,您拿走一部分。”
  罗晋桓知道,那是蒋国柱夫妻俩,特意带给依依她妈的,一摆手:“我去附近,找个饭店吃一顿,正好换换口味。”
  “明早,子安晨练时,来这里跟我会个面,说说你们的安排。我之后一段时间,还得在吉省四处走走,就不和你们去平市了。”
  说完,在宋依依“别忘了按时吃药”的嘱咐下,转身离开了。
  宋依依和宋子安,一边往石凤竹的住处走,一边说道:“哥,我忘了提前给妈妈打电话,通知她一声,我们今天会来的消息了。”
  宋子安安慰道:“走的那么急,没打电话就没打电话,反正我们又不用妈接站。”


第二百五十九章 遗憾
  宋依依看看蒙蒙黑的天:“这个点,估计妈妈已经吃完晚饭了,也不知道我们去了,还有没有吃的。”
  二人很快走到石凤竹住的独身宿舍门前,宋依依稳了稳,想要马上见到妈妈的急切心情,不轻不重地敲了几下门。
  耿姐对着正在收拾自己衣物的石凤竹说道:“这时间谁会来,我去看看。”
  她拉开房门,看到门口站着的宋依依和宋子安,睁大眼睛惊喜地就要叫出来,却被宋依依用食指竖在唇边“嘘”了一声,示意她不要说话。
  宋依依用口型叫了声“耿姨”,就拉着宋子安,轻手轻脚地进了屋。
  石凤竹正在往旅行包里装着,自己选出来的几件衣服,打算其余的都送给耿姐。一来算是谢谢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照顾,二来也可以减轻点分量,免得回家时还要大包小绺地扛,太麻烦了。
  没有听到耿姐应门的动静,石凤竹不放心地问了句:“是谁来了?”
  未能得到回应的石凤竹,抬起头,却看到眼前站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这几个月,她都是写信与家人联系,乍一看自己想念的孩子,出现在眼前,还以为是幻象。
  待到女儿搂住她的脖子,撒娇地喊了句:“妈!”石凤竹终于反应过来,笑着埋怨道:“你们俩要来,也不事先告诉我一声。”
  宋依依站起身,嘿嘿笑着:“为了给你个惊喜!”
  宋子安看着满脸慈爱的石凤竹:“妈,是爸让我们来接你回家的。”
  石凤竹的脸顿时红了,用手指点着儿子的额头:“臭小子,跟谁学的,油腔滑调的!”
  本来说的是实话的宋子安,看到站在旁边,笑得暧昧的耿姐,这才反应过来,刚才他说的话,引得别人想多了。
  宋子安握住石凤竹的手:“妈,那个项目什么时候完结啊?”
  石凤竹拉着一双儿女坐下:“项目昨天就全部结束了!一周前我就正式打了报告,今天刚刚批下来。这不,我正收拾东西呢,打算明天去买火车票……”
  宋依依立马说了他们的打算:“妈,我们想着先来这里接了你,然后一起去姥姥家,住些日子。毕竟我们从小是在姥姥家长大的,以后就要回自己家生活了,总不能不辞而别!”
  宋依依放轻了声音,打算替原主再做一件事:“以前,我年纪小不懂事,这次回去要好好谢谢姥姥一家人。”
  石凤竹顺了顺女儿黑亮的头发:“好,那我们先去姥姥家!”
  一直没出声的耿姐,见他们母子之间的谈话告一段落,才问道:“俩孩子,吃晚饭没?”
  宋子安诚实地回道:“还没,一下了火车,就搭了汽车厂一位姓冯业务员的便车,赶过来。”
  耿姐了然地点点头:“老冯啊,他是业务科的科长,四十多岁,是吧?”
  宋子安笑笑:“是啊,热心肠,不然我和依依,还要去坐1路车,现在还不能到呢。”
  耿姐麻利地往厨房走:“正好锅里有米饭,耿姨给你们蛋炒饭。”
  石凤竹知道自己的厨艺一般,也不跟她客套,就问些家里的情况。宋依依悄声说了,爸爸的腿已经好了的消息,石凤竹彻底放了心。
  宋子安则狂喜不已!他一直担心爸爸的腿,虽然爸爸一直安慰他说,慢慢会好的,但医院都治不好的伤症,令他十分害怕,爸爸的腿根本好不了。
  现在,得知这个消息,宋子安振奋不已,爸爸身体恢复健康了!压在心头的雾霾立时消散了,爸爸就是他心中的英雄,更是家里的顶梁柱!
  宋子安根本不计较,为何爸爸没亲口告诉自己腿好的消息,可能那些天不方便说呢。再说,妈妈不也是刚刚知道。
  第二天一早,宋子安和宋依依出去晨跑,在约定地点见到了,已经整好行囊的罗晋桓。双方约好,过些日子,罗晋桓就去平市将宋子安接走,带他一路向北,多走走、多看看……
  上午十点,石凤竹、宋子安和宋依依已经登上了去平市的火车。
  石凤竹连喝了好几口水,润润她因说话太多而有些不舒服的嗓子。
  耿姐因为不舍,在送行的路上,几乎哭了一道。石凤竹对于要与这个相伴几年,真心相处的好姐妹分离,也难受得紧,一直劝着,话说得太多,嗓子都有些哑了。
  最后,还是石凤竹在登上火车前,把自家的地址给她留下,让她每年找时间,带着孩子,来沈市,两家好好聚聚,才让以为再也见不到石凤竹的耿姐,收回了眼泪。
  春市和平市的距离不算远,只有一百多公里,两个小时,三人就下了火车。
  宋依依想起,当时第一次出门的原身,为了省钱坐了慢车,又碰上铁路调度,导致她所坐的火车,一连几次给快车避让,路上多花了不少时间,很晚才到达春市,进而才遇到歹徒……
  宋依依不由得轻呼了口气,虽说那个孤僻得有些自闭的女孩子,是心甘情愿地离开,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应该为这女孩做些什么。她的世界很小,接触的更少,心中在意的只有亲情,那就把她的遗憾都弥补回来吧!
  宋依依姥爷的单位是军工厂,位于平市铁西区。他的家就安在了工厂附近,每天上班的路程,步行只要七八分钟。
  宋依依跟着石凤竹和宋子安,下了公共汽车,没走多远,先看到姥爷工作的被服厂,再拐进一条小马路,几乎穿过一小片居民区,在最东侧到了姥姥家。
  石凤竹担心女儿获取的记忆不全,指了指并排的三间房子:“中间是姥姥家,东边的是你大舅家,西边的是你二舅家。”
  “你姥姥家和大舅家是老房子,你二舅家是新盖的房子。因为孩子大了,没有地方住,你姥姥去街道办事处磨了挺长时间,才被批准自己花钱加盖了这处房子。”
  “你二舅这才有地方结婚,不过他结婚时都二十五岁了,不然他家老大不会才三岁。”


第二百六十章 变化
  一年多没回来的石凤竹,当然不能空手进家。
  她在临去火车站前,匆匆忙忙去了趟副食商店,说是买些东西带回家,实则从空间里拿出了冰冻的大虾和足有十斤重的刀鱼。
  石玉琢全家都爱吃鱼虾,可能因为平市离海有些远,这些东西日常供应的不多,只有年节时,才能吃到的缘故吧。
  石凤竹担心天热,鱼虾化了影响新鲜度,在火车上就悄悄地收回空间,下火车时,再拿出来。
  石凤竹没有敲门,推门而入,进到里屋,见石玉琢、赵桂芝和石凤丹正在吃午饭。
  “爸、妈、小妹!”
  “姥姥、姥爷、老姨!”
  随着石凤竹,宋依依和宋子安也叫了人。
  石玉琢很高兴:“凤竹和孩子回来了,先吃饭。小丹,去盛三碗饭来。”
  石凤丹很不情愿,瞪了宋依依一眼:“哼,小小年纪,还学会离家出走了,现在回来了……”
  赵桂芝训了她一句:“闭嘴,你是当姨的,还跟外甥女较劲,臊不臊!”
  说完,也不等老女儿动弹,她直接起身去盛饭。
  却被石凤竹拉住:“妈,我去盛饭。”
  宋依依看着炸毛的石凤丹,觉得怪有意思的,扭转印象还得慢慢来,现在不急。她指了指放在宋子安脚边的大袋子:“姥姥,我妈买了些刀鱼和大虾,您看放哪里,不然一会儿冰都化了。”
  赵桂芝看着大大方方说话的宋依依,愣了一下,但也没深究,她直接从袋子里,拿出足有二斤的大虾,还好带着冰碴呢:“凤竹,回家还买这些东西干啥,浪费钱!”
  正一手端着一碗饭,两手还夹着一碗饭的石凤竹,把三碗饭放在饭桌上:“妈,我过年都没回来,还不买点家里人都爱吃的东西。”
  石玉琢接过话茬:“项目结束了吧,你这是放几天假呀?”
  石凤竹马上应道:“结束了。我申请调去沈市,泽珉受伤了,我正好可以回家照顾他。”
  赵桂芝正把一大捆刀鱼拿出来:“哎,咋回事,泽珉受伤了,严重吗?”
  石玉琢也有些紧张地看着石凤竹,石凤竹笑笑:“爸妈,没多大事儿,再养段时间,泽珉的伤就痊愈了。”
  “我只是借着这个理由,调过去,不然总是两地生活也不好。”
  赵桂芝大大松了口气:“哎呦,可是吓坏我了,还好,能痊愈就行!”然后,欣慰地看了石凤竹一眼:“你终于想开了,两地生活确实不方便,早就该调过去。你以前总是不好意思跟厂里开口……”
  说到此,她住了口,翻翻过去的事儿,有什么用,现在不是挺好,石凤竹不用再两地生活了。
  赵桂芝的个头不高,也就一米五六,但是性格开朗,长得也漂亮,即使现在岁数大了,也是精精神神的模样。
  她一掐手里的刀鱼:“这鱼有十斤了,买这么多干啥!”
  石凤竹觉得这人对养女能够这样,真算是一个不错的人:“妈,今天把人都叫回来,这鱼晚上红烧两大盘子,大伙都吃。其余的用盐腌上,炸刀鱼吃,不容易坏,能吃个两三天呢。”
  赵桂芝饭直接拿了剪刀,去厨房开始收拾刀鱼:“还用叫人,两家闻着味儿,自己就能过来。我吃完饭了,你们赶紧吃饭。”
  宋依依从袋子里,又拿出一只熏鸡,那两盒驴肉蒸饺和锅烙,被她妈留给耿姐了。
  “姥爷,还有这鸡,要不您先尝个鸡腿?”
  石玉琢呵呵笑着:“姥爷这就吃完了,马上得去上班,等晚上回来我们再吃。”
  “依依要是累了,吃完饭,就去睡一觉。”
  宋依依乖巧地应着,还送去上班的石玉琢到门口,说了声:“姥爷再见。”
  石玉琢一边往厂子走,一边惊讶着宋依依的变化,比以前开朗多了,也懂事多了。当时,他听说宋依依离家出走遇险时,心里也跟着提心吊胆,直到知道她出院了,才放下心来。
  毕竟她是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虽然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也是有感情的。
  现在,亲眼看着这个养女和她的子女,都朝好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石玉琢不禁哼起了京戏,这样才能不辜负托付之人呐!
  赵桂芝的动作很快,没多大会儿,就把刀鱼收拾干净、剪成段,并且撒上咸盐。又把虾用盆装上,洗好,放在阴凉处。
  待进了屋,看到桌子上,还有一只熏鸡,赵桂芝虽然高兴她的孝顺,但还是对着刚刚吃完饭的石凤竹说道:“凤竹啊,我跟你说,这过日子可要细水长流,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
  “你调回去之后,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的琐事,可不能这么顾头不顾尾。”
  “你忘了我们这片最西头那家了,每月发工资那几天,他家有肉有菜,伙食贼好,可是后半个月,那是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几天,还要跟邻居借钱。”
  “虽说每次,一开工资就能还钱,可是这家子估计月月都存不了钱。谁家不得留点应急的钱呐!你可不能学他们家啊!”
  石凤竹听着赵桂芝担心的话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妈,看你说的,我就那么不会过日子啊!以后呢,我每月都存点钱。”
  赵桂芝看着开朗起来的石凤竹,很高兴,话也多起来:“你现在攒钱,都有些晚了,子安十六了吧,再过几年就得娶儿媳妇了,不得准备房子和彩礼钱呐!”
  “然后,就是依依了。这嫁女儿得多给准备嫁妆,嫁妆越多,她在夫家的腰杆就越直!”
  “你看看,哪哪都用钱哩……”
  赵桂芝和石凤竹在这里唠着嗑,石凤丹刷完了碗,回来看到桌子上的熏鸡,眼睛亮亮的,但是马上又把目光移开了,只不过转过头,吞咽了好几下口水。
  宋依依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五岁的老姨,也许是遗传了姥姥的基因,个子不高,跟姥姥差不多,长的倒是挺秀气的。今年十八岁了,怎么没去上班呢?


第二百六十一章 恶趣味
  石凤丹倒是机灵,马上发现了宋依依在看她,眼神没有任何针对,只有好奇。
  她才不相信这个外甥女,会真正改好,筋着鼻子:“看我干啥?不认识啊!哼,还要偷偷跟我比个,是不是?”
  “你小时候,把家里的好东西都给吃了,我营养不良,所以我的个子才这么小,有什么可比的!”
  赵桂芝抬眼看了小女儿一眼:“你那是随我,什么营养不良,是短你吃了,还是短你喝了!”
  石凤丹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接着说:“家里的奶粉、麦乳精、鱼肝油都给她喝了,我都没喝着,所以个子才没长起来!”
  宋依依看她对自己个子矮,这么在意,有些不解。不过,还是对原身的恶趣味有些好笑,怎么就那么喜欢跟老姨比个子,明里暗里地比,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子高,还是为了从某处不如自己的人身上,找到自信?
  宋依依一本正经地看着石凤丹说:“老姨,你还能长个子的。我之前住院,听医生说,任何人在二十三岁之前,都有可能长高的。”
  看着石凤丹亮晶晶的眼睛,宋依依接着说:“多运动,多晒太阳,多吃些补钙的东西。老姨,我觉得你还能长个子。”
  石凤丹兴奋地叫道:“我还能长个子,那太好了!我只要长到一米六就知足了!”
  午睡醒来的宋依依,坐起身看着,从小就在此休息的专属小隔间,炕的大小正好能睡两个孩子,大约长一米七。以现在哥哥的个头,要是在睡在这炕上,就有些伸不开腿了。
  小隔间只有门框,却没有安门,门框上挂着用挂历纸卷成的门帘,花花绿绿,还挺好看的。
  宋依依用手支着下巴,慢慢地环视着这里,这具身体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外屋地传来洗菜的水声,赵桂芝掌勺,石凤竹打下手,两人开始准备晚饭了。
  宋依依没有动,探出精神力,发现石凤丹已经出去了,宋子安也不在屋里。她索性趁着无人打扰,运行起玉女诀。这一大周循环,就用了二个小时。
  下班时间到了,最先回来的是大舅一家人。大舅和大舅妈都和姥爷在军工厂工作,大舅是技术科的科长,大舅妈则是财务科的会计。
  当时,十八岁的大舅没有考上大学,正在家里上火呢。就听说军工厂招工,他自己偷着报名,通过考试,被录用了,才敢告诉依依的姥姥、姥爷。
  上班之后,他怕做不好给自己老爸丢脸,做为学徒工,平日里工作勤恳努力,对同志都礼貌谦让。
  一年之后,遇事动脑、动手能力强的石永海,入了厂里一位老八级工的眼,收他做了徒弟,把手艺全部传给了自己唯一的徒弟。在自己退休之前,把他推上了机修组组长的位子。
  这位老八级工,后来成了石永海的岳父。石永海非常尊重他,遇到事情,除了请教自己父亲,也会在第一时间,去征求他的意见。
  石永海的岳父,经常跟邻居夸奖,自己的这个女婿和他的儿子没有分别!
  现如今,石永海一步一步升到了现在的位子,但是会做人的他,仍然不骄不躁,在厂子里的人缘极好。
  宋依依觉得这恐怕是,遗传了赵桂芝的交际能力。不然,如果像石玉琢那样,工作虽然认真负责,但是为人倔强、较真,那么还不到四十岁的石永海应该不能,如此顺利地升到现在的位子。
  石永海有三个孩子,老大石威,是个男孩,比宋依依大一岁;老二石珊是女孩,比宋依依小一岁,老三石军,还是个男孩,今年九岁。
  原本三个孩子,平日里都在家,到了午饭时间,就过奶奶家吃,反正就在隔壁,两步道就到,根本不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