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哭喊声。
  “俺不走,这就是俺的家!”
  “你凭什么撵俺们,俺家根正苗红,八代贫农……”
  宋依依听着外面的嘈杂声越来越远:“没想到公安的速度够快的,这下我们家可真的清净了!”
  送走了干爸父子三人和白峰,宋依依回家开始准备正月十五的节日大餐。
  石凤竹也开始忙碌起来,收拾回单位的东西。
  宋泽珉满脸的不舍:“凤竹,回了工厂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任务重也不能影响休息,该睡觉就睡觉,该吃饭就吃饭!”
  石凤竹更是不想离开丈夫和孩子,可是现实却不允许自己任性而为:“知道了!你也好好休养身体。”
  宋泽珉又嘱咐道:“前两天,王政委和贺师长不是派人来捎信,说明天一早,会派车送你回单位,另外还会派名干事去帮你澄清当时的谣言,还你清白嘛。你大可以放心了,但是也不要大意了,谁知道蔡春华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会不会还有什么损招!”
  石凤竹拉上旅行包的拉链:“我觉得针对我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我会小心的。”
  夫妻二人趁着儿子去爷爷、奶奶那屋的空档,说着体己话。
  午饭,宋依依做的简单,二菜一汤,宋爷爷直说,要多留些肚子,吃晚上的大餐。
  晚饭,宋依依不负众望,利用手中的鸡鸭鱼肉,做出了六菜一汤。红烧大王鱼、三杯鸡、罗汉虾、姜母鸭、蒜香排骨、地三鲜、素烩汤一摆上饭桌,就让人顿觉香气扑鼻,胃口大开。
  宋爷爷小声嘟囔着:“怎么没多做两道菜。”
  宋奶奶斜了一眼身旁的老头子:“我们一共才六个人,六大盘子的菜,一人合一道菜呢,足够了,做多了吃不了,多浪费!”
  宋爷爷也发起倔来:“小蒋家送来两大袋子的东西,不做还不放坏了呀!”
  宋奶奶一听上了心:“哎呦,可不是,以后天越来越暖了,那么多的鸡鸭鱼肉也放不住哈!”
  宋依依笑着安慰自己节俭的奶奶:“奶奶,两大袋子看着多,其实也做不了几顿。再说,节后,赵老根一家不是要过来了嘛,人口一多,吃的就更快了。”
  宋爷爷一拍脑门:“要不是依依提起来,我都把这事儿给忘了。还得收拾个屋子出来……”
  石凤竹提醒道:“爸,不用的,他们一家四口人正好住蒋大哥之前住的屋子,被褥都齐全,炕这些天也一直烧着。”
  宋爷爷闻言,放心了,拿起筷子:“来,来,开饭了!今年可是我们家多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了!”
  一句话说得宋奶奶的眼睛发红,但她马上收回了眼泪,这大好的日子是要笑的。
  一顿饭,大家吃得热热闹闹。最后,宋依依还为每人端上来一小碗煮好的元宵。
  怀着团团圆圆这个美好的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那份元宵吃得干干净净,连汤水都没剩下。
  次日一早,石凤竹辞别了家人,坐上部队派来的军车,回单位去了。
  宋依依虽然也舍不得妈妈,但是一点都不担心,妈妈已经不是原来有些软弱的石凤竹,处理那些事情绝对是游刃有余的。
  宋依依拉着情绪有些低落的宋子安,拿上中学的课本,去找爷爷、奶奶上课,总要给闲下来的家人,找点有意义的事儿做。
  宋爷爷、宋奶奶听说孙子、孙女要学习中学知识,不管以后恢不恢复高考,他们都举双手赞成。
  宋爷爷非常高兴,他对宋子安、宋依依鼓励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使人开启慧眼,亦是人生的指路明灯!你们愿意学习,爷爷极为欣喜!”
  宋奶奶在旁边附和着:“学习是让人终生受益的事情!但是,你们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位老人见面前的宋子安、宋依依都是一副受教的样子,就雷厉风行地做好了课程表,并进行了分工,理科的课程由宋爷爷负责讲授,文科的课程由宋奶奶负责讲授。
  宋依依适时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在二年的时间内学完整个初、高中的课程。
  宋奶奶有些不同意:“依依,知识一定要学得透彻才行。初中二年、高中三年,五年的课程要压缩在二年之内学会,很难!”
  宋依依眨眨眼睛,看看宋子安,调皮地说:“哥哥和我都挺聪明的,爷爷、奶奶可以试试,要是不行,我们再调整进度就好!”
  “我前些天翻了一下课本,难度并不大,我觉得我和哥哥应该能够在二年内学完。而且,爷爷、奶奶可以灵活掌握的哦,初中的课程相对简单,那我们就学的快些,高中的课程难些,我们就学的慢些。”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电报
  宋依依虽然知道,让哥哥用二年时间学完整个中学的课程,一定会很辛苦,但是,她实在不想让哥哥错过恢复高考头一年的考试。
  以后的高考考题只会越来越难,而且恢复高考前两年的大学生中,人才辈出,集聚了整个国家十年来的精英,他们从大学毕业后回到社会,成为了各行各业中的骨干,成为了国家的脊梁!
  好在一上午的试讲,宋子安因为之前自学过几天,接受良好,他一直微微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俊朗的脸上多了一分自信。
  宋依依更不用说,前世的医学学士、法学硕士,一直都是学霸的存在!但现在她为了哥哥,只能硬坐在这里陪学,心里却在想着,以后一定要找个合理的理由,不再跟着上课,不然真是浪费时间。
  宋爷爷、宋奶奶高兴得嘴都合不上,吃午饭时,跟宋泽珉夸道:“子安和依依,都是聪明好学的好孩子,他们真有可能在二年时间,学完初高中所有的课程呢!”
  宋泽珉笑着应和着,却偷瞄了女儿一眼,心说,这一上午也不知依依是怎么挨过来的,一定挺无聊的吧!
  午饭后,宋爷爷、宋奶奶雷打不动地睡午觉去了。
  宋家则接到了赵老根从冀省保市发来的电报:2月27日9点到沈市火车站。
  宋依依又把在南侯村发生的事情,详细地给爸爸讲了一遍,让他对要来的这家人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她侧过脸看向一直坐在旁边的宋子安:“哥,明天我和你一起去火车站接人哈。”
  宋子安很受用妹妹的贴心,但还是拒绝了:“依依,明早我自己去就行,你还是留在家里多预备些饭吧,赵老根一家肯定不舍得在火车上买吃的,到了咱家应该是饥肠辘辘了。”
  刚刚睡完午觉,过来找孙子、孙女上课的宋爷爷、宋奶奶,正好听到宋子安的话。
  宋奶奶呵呵笑着:“子安说的对!赵老根一家确实舍不得,在火车上花那么贵的钱买饭吃。他们家没有什么钱,自然要节省着过日子。”
  宋爷爷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里:“子安,你刚才说明早要去接赵老根一家?”
  宋子安连忙把收到的电报递过去,宋爷爷把电话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传给宋奶奶:“当时,我们约的就是他们在家过完十五,就过来的。”
  “泽珉,我和你妈在南侯村,多亏他们一家明里暗里地照顾,所以,我才会让依依给赵老根治腿,也算是报答他们的恩情了。”
  宋泽珉挺认真地说:“爸,我会好好待他家人的。帮了二老的人情,我和依依、子安都会在适当时候还回去的,您放心好了!”
  宋奶奶干脆上了炕:“泽珉,你知道发生在赵老根身上的事儿了吧,真是可怜呢!”
  宋子安的学习兴致高涨,看着奶奶这是要长谈的节奏啊,连忙阻止:“奶奶,该上课了。”
  宋奶奶马上打消了想要聊天的念头,学习可比聊天重要多了:“依依也过来,我们上课了,就在这屋吧。”
  宋依依灵机一动,找到了近期内不用上课的理由:“奶奶,等赵老根来了之后,我每天都要为他诊病、配药,还要准备大家的一日三餐,我就先不上课了。”
  宋依依看着奶奶严肃下来的脸,只得解释道:“奶奶,我会利用之间的零碎时间,自学的,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一定会请教爷爷、奶奶的。”
  宋奶奶原本以为,孙女是在找借口,不想继续学下去了,刚想对宋依依教育一番,没想到她接下来的话,却让宋奶奶心疼不已:“依依,这样会不会太累?要不饭我来做吧,你只管治病和学习。”
  宋依依怎么能让奶奶做饭,马上否决:“奶奶,我会安排好时间的。如果真的忙不过来,我就让赵老根的媳妇做饭,她肯定乐于帮这个忙的。”
  宋爷爷开口了:“对,多让你赵婶干些活,不然她会感觉住的不自在。还有大彪、二彪,你就可劲地使唤他们,准没错!”
  宋依依呵呵笑着,自己家里哪来的那么活儿,不需要种田,又不需要养牲畜的!
  宋爷爷、宋奶奶到底还是带着宋子安回了他们的屋子上课,谁让这里没有平时写字用的长方形小书桌呢。
  宋依依一看屋子里只剩下她和宋泽珉,踢掉鞋,直接上炕,挨着宋泽珉坐下,挽着他的胳膊,撒着娇:“爸,刚才吓死我了,还以为奶奶不得逼着我上课呀,你怎么不帮我说话呢!”
  宋泽珉用另一只手刮了刮女儿的鼻子:“你不是解决得挺好嘛。”
  宋依依嘟着嘴:“也不知妈那个项目,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看样真得几个月的时间。”
  宋泽珉在女儿面前毫不遮掩:“你妈刚走,我就想她了!她又不大会做饭,我真有些担心……”
  宋依依看到满脸思念之情的宋泽珉,一点都不意外,她爸和她妈在前世,也是一对极为恩爱的夫妻,让世家里许多权利熏心或者一心修道求长生之人的妻子,羡慕不已!
  宋依依晃了晃宋泽珉的胳膊:“那你快些好,就可以去春市看妈妈了。”
  宋泽珉摇摇头:“其实,现在就可以去。”说着,用手指着那条腿大腿根下面一些的地方,“它在这里。我除了这条腿不能控制外,其他地方都没问题。但是,现在,还不是我身体大好的时机,总要各方面稳妥了才行。”
  宋依依来到这里,深感到这个时代各方面的桎梏,但是却也让她期待着整个国家,包括她自己在内的蓬勃生机!
  “爸爸说得对,我忘了自己现在是宋依依,一名团级军官和一名工程师的女儿,要认真、谨慎地生活。嘻嘻!我还是做正事吧,爸,给我接骨膏需要的所有药材。”
  宋泽珉现在与女儿是一样的想法,尤其自己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主,努力修练,尽快痊愈吧。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物啊
  宋依依从爸爸手里,接过一株株的药草。
  没有专业的工具,她只好去厨房寻来菜刀、捣蒜缸、擀面杖、剪刀、瓦罐等代替,一板一眼地加工起药来。
  第二天一早,宋子安吃过早饭,就去火车站接赵老根一家子。
  那个时代的火车很少有准点的,宋子安在出站口的外面等到9点钟,也没见人出来。他去火车站窗口询问,才知道火车大约晚点半个小时。
  虽然有些无聊,但是总要把人接回家不是,宋子安又慢悠悠地往出站口走。
  他刚到出站口,就赶上一列火车到站,出站的人足有三四十人,不少人还背着大包裹。宋子安刚让过一个肩上扛着大麻袋,手里拎着用包皮布系好的一个大包的中年人。
  后面就闪出一个肩膀上打着补丁的五十多岁的老大娘。她背上用细绳捆着一个大包裹,哈着腰费劲地往前走。
  宋子安想着干脆闪到一边去,免得挡了这些出站人的路。
  那位老大娘踩到一块薄冰上,脚一滑,身体就向前摔去。宋子安停住已经后退的步子,迅速出手,将将拉住她。
  就是宋子安一直锻炼身体,下盘很稳的主儿,都被扯得摇晃了好几下才稳住。
  还没等老大娘缓过神来,一个梳着一根大辫子的姑娘,上前急急地扶住她的另一只胳膊:“奶奶,你没事儿吧?”
  老大娘吓得不轻,没抬头,但是却摇了摇手:“没事,多亏这个小伙子扶了我一把,要不然我这老胳膊老腿地还真不禁摔!”
  姑娘闻言感谢道:“谢谢你哈,要不是你,我奶奶今天非得被摔个好歹不可!”她把目光从老大娘身上移到宋子安身上,顿住了,眼睛越睁越大:“你是不是姓宋?”
  宋子安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对方无论是男女,但与他来说都是陌生人,受过这么长时间的军事训练,该有的警觉还是有的!
  这个大辫子姑娘噗嗤笑了出来:“我还能看出你小时候的样子呢,宋子安,我是茵茵!”
  宋子安这才认真地看了对方一眼:“你是程茵茵,那这位是程奶奶?”
  程茵茵把她奶奶背上的细绳解开,双手把大包裹拿下来:“奶奶,先歇会儿,我们再走。”
  程奶奶慢慢地把腰直起来,仔细地端详着面前的小伙子:“跟你爸长得真挺像的,你爷爷、奶奶还在冀省吧?你是不是刚从他们那儿,坐火车回来?”
  宋子安礼貌地笑笑:“程奶奶,您这是出远门了?”
  他稍稍往后挪了一步,这位程奶奶在东北工学院还没停课前,可是个相当有名的人物。只是这个名有些让人一言难尽!
  程奶奶的丈夫与宋子安的爷爷是一个系的教授,为人有些迂腐,但总体来说人还是不错的。
  程教授出身中农,当时他认准了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父母就他一个儿子,女儿倒是有五个,在重男轻女的老思想中,全家人都围着程教授一人转,什么好东西都可着他来。好在程教授为人板正,一头扎进读书之中,才没有长歪。
  程家积全家之财力,终于把程教授供到去京城念大学。家里虽然一直扎紧裤腰带,但是程教授的父母,那是非常自豪,他家的祖坟冒青烟了,自己的独子可是方圆几百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呀!
  程教授上大学时,迟来的青春期终于到来了,他与一名来自南方一座小城镇的女孩一见钟情,毕业之后,情投意合的两人结婚生子。
  幸福的生活持续了几年,一直到程教授媳妇生第二个孩子,难产离世而终止。第二个孩子本来就早产体弱,又在几个月时高烧不退转成肺炎,最后这个孩子没了。
  一个本就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的旧式男人,怎么能伺候得好他和亡妻仅五岁的儿子,只好把孩子送回东北的老家丹市,托付给自己的父母。他则离开了京城那个伤心之地,来到东北工学院任教。
  程教授的父母也是年过花甲之人,精力和体力大大不如从前,而他的那些姐妹也早已出嫁了。
  就在他父母照顾着自己的大孙子,有些力不从心时,同村的一个二十二岁的大闺女,不时地过来帮他们洗洗涮涮,照顾孩子。
  一开始,程教授的父母以为,这闺女看着他们比较难,大家乡里乡亲的,人家过来帮一把。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发现,这闺女明显是对他家的儿子有想法!
  这个勇敢的闺女叫韩金花,她是她家的老大,她家更穷,下面有二个弟弟,大弟弟比她小二岁,小弟弟比她小四岁。因为父母早亡,她就成了她家的家长,干农活是把好手,尽心尽力地拉扯着弟妹们长大。所以,自己的婚事就一拖再拖,最后成了老姑娘了。
  韩金花这些年又当爹又当妈,给两个弟弟都娶了媳妇,她自觉自己对得起死去的父母了。眼看着自己再过半年就要二十三岁了,她也开始为自己考虑终身大事了。
  自己村里和临近的几个村,韩金花明里暗里地观察了遍,最后看上了已经成为鳏公的程教授。她也不怕村里的长舌妇讲究,就遵从自己的选择,接近程家,去帮着干着活。
  韩金花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自己与程家人多接触,让他们见识到自己的勤劳、善良,他们就会接受自己的。
  几个月过去了,程教授的父母明白了韩金花的意思,就求人给程教授去了封信,把韩金花的情况讲了,问他的意思。
  程教授回信写的非常明白,自己不打算再娶,至少最近几年不打算再娶,他忘不了亡妻,也不放心给儿子找个后妈。
  明白了儿子意思的程家父母,自然不能再接受韩金花的帮助,就委婉地跟她说了,让她趁着年纪还不大,赶紧找个好人家,过自己的生活。
  韩金花年纪不大自己就撑起一个家,那是相当有主意的一个人,自己认准的人,怎么会这么轻易放弃呢!


第一百二十章 强上
  韩金花仍旧每天都去程家帮忙,而且干的活更多,还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触孩子。
  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不懂得大人的复杂心思,但是他能感受到韩金花的善意,与她逐渐熟悉起来。
  就这样多半年过去了,韩金花又长了一岁,成了二十三岁的老姑娘。
  程教授在学校的寒假期间,回到父母家,他终于见到了,这位父母几次三番在信中提到的韩姑娘。一个大饼脸,眼睛不大,五官平平的女孩,与自己的亡妻比起来,不秀气,没有半点书香气,更不柔情似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