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校花凶猛-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现在如果将崔家在海力士的股份换股到了SS半导体,那么立刻就会变成了SS半导体的二股东!
    尽管李泰熙自信还可以掌控大局,但是他已经老了,在董事长的位置上已经呆不了几年了,自己的下辈虽然看起来一个个精明能干,李泰熙却总觉得他们缺少了点什么。
    一群温室长大的人,搞丑闻上头条倒是人人有一套,一个比一个更不让人省心!
    如果让崔家这头恶狼引进来,未来SS半导体是姓李还是姓崔还真说不定。
    虽然说姓崔的那边第二代也挺有不少混蛋。
    如今说出来后,姓崔的已经算是图穷匕见了,要么高价接盘过来,要么让他们渗透进来。
    偏偏这俩种李泰熙都不想要。
    如果有第三种选择,李泰熙绝对毫不犹豫就选择了。
    “没关系,泰熙哥,这是俩个公司间的大事,泰熙哥可以下来好好再想想,泰熙哥是我们高丽存储器产业的骄傲,一定会想明白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崔道源见李泰熙不说话,假惺惺地安慰道。
    “道源,生意不是这样做的。如果把我逼急了,SK的贷款我可就不好意思帮忙了。”李泰熙露出狰狞道。
    在银团方面,李家才是高丽银团背后的王者,否则怎么可能在几十年中,SS半导体有那么多钱烧进去,他们又没有柳若依这种开挂的高手,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就像提款机一样薅羊毛。
    崔道源脸色一变,这可是他的七寸之处,崔家在高丽门阀之中虽然排行老三,但是金融银团方面却是他们的劣势,比起郑家都还不如。
    高丽做生意成为门阀,谁不是靠着国家意志才能成事,而体现国家意志最为充分的就是银团了。
    李家现在果然被逼急了,准备翻桌子。
    “泰熙哥,可不是你这么说。”崔道源收起笑容。“如果是这样的,我会向青瓦台申请彻查银行贷款安全!”
    崔道源虽然知道银团大部分权力是操纵在李家手里,但是毕竟这些是国之重器,李家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论贷款之多,现在谁家比得上李家。
    假如真的撕破脸,崔家在青瓦台也不是说不上话,大不了让步出去一些便宜郑家那些人了。
    李泰熙涨红了脸,也不知道是血压上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旁边的李建成赶紧靠近自己的老爹。
    “父亲,不要中了道源叔叔的计谋。”李建成小声说道。
    “如果他们真想合并,我们就按照现在俩家公司的市值对等合并好了。这才是公道的做法,我们可以把这个要求提交给青瓦台。”
    李建成毕竟跟着父亲多年,作为SS公司副总裁经历过了那么多事情,这点反制手段还是懂的。
    “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然后我们下来把双方合并换股的方案提交给青瓦台裁决!”
    李泰熙听了儿子的话,点了点头。
    强压住心中的不满,转头对着崔道源说道:“道源,既然我们立场不同,那么我们就押后再议吧。”
    说完,李泰熙起身就准备离开。
    崔道源一愣,本能地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可是现在情况复杂,他一时间也没有好的主意,只能任由李家人扬长而去。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崔道源第一时间拜访了崔家几家主要贷款银行,一方面打着未来资金规划的幌子,一方面也开始旁敲侧击打听是否有李家开始施压。
    结果还好,李家似乎从自己的立场退回去了,并没有在银团方面对崔家使绊子。
    这就让崔道源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但是,很快,从青瓦台和新闻处传来了让崔家始料不及的新消息。
    李家提出同海力士合并存储器打造超级存储器联合体的方案,为了将现在风雨飘摇的海力士拯救出泥潭,SS半导体愿意按照市场过去二十天平均股价等价将海力士股份置换。
    这个方案让青瓦台非常赞赏,认为这是SS半导体勇当重任,同时也是海力士股民的福气。
    果然消息一传出,海力士低迷的股价随之开始上涨!大部分散户认为这是一个大利好,相比弱势的海力士来说,SS半导体现在起码要强势得多。
    显然在换股后,大家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
    相比之下,SS半导体的股价就有点平淡,显然股民觉得吃下海力士对于SS半导体不觉得是一件好事。
    毕竟海力士的负债不少,去年也是亏损状态,今年过了半年一样是亏损,还看不到走出亏损泥潭究竟需要多久。
    尽管业界专家说存储器的需求已经复苏,今年可谓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价格更是有可能回收将近百分之二十五。
    但是这些同海力士好像关系不大。
    AMS释放出来的产能,让海力士核心产品的主要市场空间几乎全部被“梦工厂”的产能覆盖!
    经过调整的“梦工厂”30万片产能,现在如果开足马力生产的话,已经可以爆出40万片以上的产能来,卡脖子的12英寸晶圆片,已经开始有俩家合计高达30万片每月产能的晶圆制造厂全力提供。
    这是中鑫国际自己建立的配套工程。现在已经开始投产,不断进行产能爬升。
    上游卡脖子的关键材料,柳若依现在都开始逐渐在补缺。
    当然现在还有不少辅助的材料需要转移到更上游的东洋厂家提供,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柳若依根据并购专家的意见,将坂本推进到AMS执行总裁的好处了。
    为了将SS半导体死死压住,AMS在坂本的带领下,东洋的辅助材料厂家自然不会在这个环节掉链子,毕竟东洋本身就还有几万人跟着AMS要吃饭呢!
    合并尔必达不仅仅是拿到了技术、产能和债务,顺便,柳若依也将东洋存储器这个生产链上的人脉关系继承了下来。
    这种多赢的局面,才是AMS如今走上巅峰的保障。
    现在AMS释放产能,在市场上占据上风,德国人也好,东洋人也好全部都在其中得到了好处,几万员工不需要担忧明天没有工作可干,按照目前的套路,这个生意显然是AMS赢面更大的趋势。
    看起来未来AMS和SS半导体两强并列将会持续很久。
    毕竟SS公司那边有举国之力在支持,现在也开始动作准备吞下海力士了。
    这样一来,坂本总裁对于镁光的兴趣一下子就变得浓厚起来。
    他已经通过柳若依,开始试探性发起并购建议,不过根据钱德勒从巴西发出来的初步建议,钱德勒认为并购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现在存储器市场已经非常明显有寡头化倾向了,如果说SS公司真吞下了海力士,AMS就绝对没有机会通过美国的反垄断审查吃下镁光。
    将一个行业放在俩家公司手里,就算美国人心再大也是不可能的。
    这可不是半导体代工,TMS一家独大无所谓,因为顶级的制程工艺一直都在Intel手里,TMS也不过是捡Intel剩下的渣渣在求生而已。
    一旦Intel觉得事情有些不可控了,直接凭借先进制程杀入代工行业,别的不说,至少美国那几家顶级的芯片设计商要考虑给这个老大的面子和确保美国人的利益了,其实也就是自己长远的利益。
    一句话,TMS如果不听话,不好好认清自己的位置,美国佬就可以伸手直接教训教训!
    但是存储器则不一样,现在全产业链条几乎都集中在了亚洲,老美可没有什么可以钳制的手段。
    现在的镁光可就是最后的一道防火墙了。
    如果反垄断审查的人脑袋没有坏掉,他们绝对不会通过的。
    坂本看到并购顾问返回来的报告建议,心中大为失望。不过也没什么关系了。
    作为半导体行业举足轻重的AMS,现在少了镁光也无所谓。通过投资ASML,现在的AMS也拿到了优先权,去年定制的12台先进制程关键设备,预计明年下半年到位,届时如果要扩充25nm以上的产能,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同样是ASML投资股东的中鑫国际,现在也是有了优先权,作为ASML设备这几年主要客户,中鑫国际入股的时间还要更靠前一些。
    当然同AMS俩家一起入股的份额才百分之十二,在ASML联合起来才拿到了一个董事的位置,这个美差就便宜了克莱门特这个AMS的高级副总裁。
    AMS的预订的设备除了萨克森工厂是独立自己运作,剩下的大部分是香江龙工厂升级换代使用。
    45nm制程工艺现在已经非常成熟,香江龙工厂的俩条产线将会移植到中鑫国际鹏城工厂,新建立的将会是28nm制程工艺和25nm制程工艺产能。
    目前这将会是中鑫国际顶级的产线,为现在客户生产制造顶级的芯片。按照这批单台高达8000万美元的顶级设备设计标准,未来可以升级到16nm制程工艺都能使用。
    所以对于龙工厂来说,这批设备的确异常关键。
    何况这些设备相对之前的设备来说,进入理想状态,产能比以前的要高一倍以上,如果这批设备调试成功,未来5年内龙工厂的产能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当然一条产线上不仅仅是一个设备产能说了算,而是有很多限制,这个只是理论值上限而已,实际中远远不会达到上限值的。
    。。。
    崔道源差点被李泰熙的背后阴招气哭了,只不过他也不是省油灯,很快就发起了反击。
    崔道源公布了海力士同SS半导体合并秘密谈判的事情,通过身边的秘书“不小心”在酒店丢失了谈判备忘录,将海力士同SS半导体谈判的事情公之于众。
    于是海力士的股民才知道原来自己有机会换到更多的SS半导体股票,但是显然李家在这里扮演了不光彩的一面,准备坑害海力士股民。
    有着光荣散步历史的高丽人,很快海力士股民和员工开始散步抗议和争取自己的权利了。
    崔道源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让本来觉得自己走了高招的李建成简直都傻眼了。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说好了大家族之间的默契呢?
    尼玛这种重要的文档会在酒店“丢掉”?
    太糊弄人了吧。
    李泰熙更是一口老血差点没有喷出来。这窝里斗,感觉比同AMS正面厮杀都难啊!
    双方走到了这一步,只能重新回到原点开始了相对公开的谈判。
    这一次大家全部都没有什么好说的,按照青瓦台的监控,一点一点的计算双方的价值,估算出一个更加合理的对价方案,务必让俩个公司的股东都满意。
    否则海力士的股东和员工才去散步完,接下来就会轮到SS半导体的股东和员工去散步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青瓦台也是头疼异常。
    。。。。。。
    

第533章 香江崛起

  不管高丽人内部如何的撕逼,柳若依在香江的半导体产业,到了2012年,已经开始展现出惊人的带动能力。
    现在仅仅是龙工厂就带来了上万工作岗位,产值更是一年时间就猛地增加到了将近100亿美元,当然这是直接的一小部分变化。
    更重要的是随着AMS成立,太阳移动计算在香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庞大的生态链,在高科技产业上,不知不觉中已经为香江创造了高达5万多个高科技产业的直接岗位,而间接为这个生态链服务的岗位至少要乘以五以上,也就是说为香江创造的工作岗位几乎达到了30多万!
    尽管这部分研发岗位目前大多是招聘世界各地的外来人口为主,但是在辅助岗位上却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承担,这样一个产业链几乎为香江提供了将近十分之一的工作岗位,让香江的失业率有史以来第一次降低到了百分之一以下。
    要知道前几年可是高达百分之六以上!
    原来规划的数码港已经人满为患无法展开了,但是第二个数码港的选择方面,香江管理层同商界这次有志一同,在靠近新界沙田区域重新开辟了一个大约100公顷的新区,成立香江科技园!
    这次是由香江市政建设提供基础设施。而且这是第一期工程,未来二期可以继续进行扩充,一切以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主!
    重新走向发展快车道的香江经济,GDP方面一举超过了宝岛那边让香江一众大佬们也信心满怀,同时也对科技领域开始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投入真金白银开始深度介入。
    中鑫国际香江公司的龙工厂增资扩股,从此不再是柳若依一个人保底,电盈的融资更是获得大家踊跃支持,上一轮五十亿美元级别的融资拿走了将近40亿美元就是最大的变化。
    如果不是柳若依这只蝴蝶带来的变化,再过十年香江都不会有这种场景出现,甚至也许永远都不会出现科技兴旺发达的迹象了。
    现在的香江,才开始真正有了那么一点科技港的味道。
    别的不说,做芯片设计的公司,在蓝芯科技成功的刺激下,现在至少冒出来数十家之多!
    尽管可能有些会失败,但是不可否认,依托现在特别好的外部环境,芯片设计在香江发展已经有了更多的土壤。
    基于ARM体系的工业级控制芯片和基于MIPS32架构的控制芯片,俩个体系在香江都有了很大一部分拥趸,做得最好的俩家,已经将芯片的生意做到了数百万年片销售量,数亿港币的市场规模来!
    本来就有着信息和金融、流通等多种先天优势,芯片这种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实更适合在香江的土壤进行发展,之前不行是因为没有人带动,现在已经在柳若依的蝴蝶翅膀煽动下开始有了很好的样板激励大家。
    蓝芯科技因为占据了物联网概念的先机,现在市场给出的估值过百亿,那就是香江科技创业一剂最强的强心针,因为这个成功案例看起来是可以复制的,研发这些产品的核心人员是地地道道的香江人,事也是在香江做成功的,投入的资本金方面香江也有大把人可以投资出来,让高科技创业在香江大众中有了很好的范例。
    同柳若依那种烧钱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大生意相比,香江的投资人更喜欢这种小快灵的投资案例。
    因此在蓝芯科技成功后,新生的芯片设计公司拿几千万风投的比比皆是,这让香江做电子工程类的教授和专家一时间形成了短缺资源,同芯片沾边的甚至都会被主动骚扰鼓动去创业!
    有了这个氛围,现在的香江人开始对科技股也感兴趣了。
    这对于以贸易和金融、地产为主的香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虽然说柳若依并不清楚这一改变对未来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但是显然电盈、高维移动互联这两种不同发展的方式,在投资人眼里会是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同时也同芯片或者半导体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路。
    但是高维移动互联在柳若依的巨额投入中不断高速发展,也让人看到了在半导体行业之外,移动互联这个领域的发展机会。
    别的不说,现在香江除了做芯片设计成风,另外一个就是做移动互联应用开发,成为移动互联产业一分子比起芯片创业更加简单。
    做手游的,三五人一个团队就可以,做线上线下移动电子商务的,可能起步1000万港币就可以尝试模式是否可行。
    这样的人才在香江更加的普遍,使得移动互联应用发展在香江现在并不比内地差,这里的人同世界的交往更加频繁,能够获得很多一手资讯。
    同时他们也有香江这个小市场进行合理的试点,一旦成功就考虑向内地或者东南亚输出模式进行大规模扩张。
    别的不说,尚品网电子商务成功后,基于垂直领域的服装、电器、数码产品、。。。。等小型化电商开始根据专业化深入挖掘的方式去深耕。
    香江是自由港,在这些产品的贸易方面天然具有优势,一旦在东南亚和内地建立起渠道,当然现在大部分是依托尚品网物流渠道在运作东南亚市场。
    而在内地就依托现在的淘宝体系,就像打通了任督六脉一样,香江的这些垂直电商其实日子都过得不错,销售量上了10亿港币的,基本上就渡过了荣枯线和生死光,尽管这些生意的天花板是看得到。
    但是市场那么大,一年能够赚数千万港币甚至上亿港币,这种生意还仅仅通过一年俩年就利用移动互联的方式建立起来,对于传统生意来说,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发展模式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模式的现金回笼非常快速,比起建立分销体系来说,那完全是两回事。现在都是在线支付后才发货,基本上电商在这里面的资金成本是负利率!
    因为厂家供货后电商还有给厂家2到3个月账期,而电商收用户的货款平台结算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这些变化不仅仅是这个行业的人能够感受到,即便在香江的普通人中,大家也感受到了。
    大家都感觉很忙啊。
    没工夫看别的,我这里还有好几个单子需要处理。
    拜托了,我家现在就要断粮了,尽快送货到家吧。
    。。。
    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蓬勃发展的香江经济,让闲人越来越少,趁着经济景气期赚钱是大家的共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