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做军医-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菇拿出来泡发。
  安安看着三人忙碌着很是内疚。想要帮忙,却被拦住了。她娘说:“快回去睡觉,不然明天眼底下都是乌青。再怎么样,见南方家长也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说着,就将安安推出了厨房。
  这年头,在大家的眼里,最时髦的就是军装,列宁装,中山装。安安既然有军装,家里也就没有给她准备什么新衣服。
  第二天一早,安安就起床,和家里的三个哥哥一起上了山。四兄妹里,也就陈安勇和安安身手最好。陈安勇主要是身体灵活,劲大。安安的力气天生就大,格斗偏技巧类。她是学医的,了解人体。所以真打起来,她跟陈安勇谁输谁赢还是两码事。陈安华虽然在读书,可好歹也是读的军校,平时也有训练,体力上倒是跟得上。
  四人运气很好,居然碰到了两头大野猪。陈安勇带着陈安林攻向了那头大了一点儿的。安安则和自己哥哥攻击那头小一点的。
  安安和二哥拿出军用匕首,对视一眼,几乎同时从后方扑向了两头野猪。锋利的匕首瞬间刺穿了两头大野猪的喉咙。
  两只野猪发出巨大的叫声,开始拼命挣扎了起来。陈安勇和安安死死的按压住野猪的脑袋。陈安林和陈安华也连忙上前按住野猪的后半身体。这两头野猪不光体型大,劲也不小。四人使出吃奶的劲外加身体的重量使劲压着它们,不让它们站起来。安安还用匕首在它的喉咙处又捅了一匕首。
  半个小时过去了,两头野猪的血流了一地,渐渐地抽搐着无法反抗了。安安几人才放开这两头野猪,跌坐一旁喘着粗气。
  这时候,就听见一个担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安安,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接着,安安就被拖入一个宽广的胸膛。
  安安发现自己仿佛听见了项少龙的声音,还有些惊讶。结果那家伙直接将她拉入怀里,上下其手的检查着是否受伤。安安回过神,连忙打掉他的手:“我没事,就是有些脱力。现在还不到七点吧?你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
  项少龙有些不好意思地抠抠后脑勺:“这不是想早点见你嘛。今天早上四点多就从招待所开车过来了。”
  带项少龙过来的正是安安的爸爸陈广福。看着这小子腻歪的模样,他总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儿。这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所以安安娘刚刚看见项少龙可是很满意的。特别是这小伙子一来就问安安的情况,让她更是满意。所以她才会催着陈广福带他来找安安。
  可老丈人看女婿,通常是越看越不顺眼。项少龙一路上也看出陈广福的态度。所以这一路都在努力讨好他。只不过在陈广福心里,又给他定义为谄媚。若是被一向在部队里说一不二的项少龙知道了,估计会委屈死。两人刚刚来到这儿,刚好看见四人从野猪身上站起来,跌坐在地上。所以才有项少龙冲上来的那一出。
  在安安的几个哥哥眼里,项少龙虽然动作过于亲密,但表现出他很在意安安。所以在心里还是给了项少龙一个好评的。加之项少龙又穿着军装。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陈广福当然发现了自己的儿子和侄子有叛变的倾向,连忙岔开话题,转移注意力:“你们可真能耐。这两头野猪,一头起码也有三百斤吧。你们打算怎么处理啊?”
  安安说:“那头大的给村里面。小的我们自己留着。最近还要给二哥办喜事,这头小一点的我们家留着刚刚好。”
  陈广福立刻点头:“那我去叫人来抬。”
  陈安勇阻止了他:“不如还是我们自己抬下去吧。二爷去叫我爹到村口那边,找好杀猪匠。我和大哥抬这头大的过去。剩下的一头安安和安华抬回家。”
  项少龙连忙说:“安安累了,还是我来吧。”
  陈家几个兄弟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既然要娶他们家的姑娘,那干点活也是应当的。
  当项少龙和陈安华将野猪弄回陈家后。安安的娘连忙道:“这群孩子,怎么能让少龙干活呢?”
  张慧笑着说:“嫂子,这有什么?少龙别的不行,出把力还是可以的。这怎么弄到了这么大一只野猪啊?”屋里的老老少少都出来了。
  安安和陈安华因为抓野猪弄得一身狼狈。安安娘还担心项家人嫌弃她,连忙道:“安安,安华还有少龙,累坏了吧?快去洗洗。”
  项家人倒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他们家的项莹也是这样的。项爱国说:“陈老弟啊,你看你这孙子孙女都有出息啊!四个人居然能打到两头大野猪。”刚刚陈广福先回来叫了自家大哥去村口召集村民分肉,所以屋里的人都知道了情况。
  收拾好了仪表,安安出来,一家人准备开始吃早饭了。陈家的桌子虽然大,但一下子坐不下这么多人。最后安安大娘和娘还有嫂子去了厨房。安安的爹和大爷分野猪去了,也不在。于是项家五口加上陈家老两口,安安四兄妹总共十一口人围着陈家的大圆桌挤的满满当当的。桌上的也就是简单的小米粥,大馒头,小咸菜和一碟咸鸭蛋。
  “我们家吃的简单,希望老哥你们别嫌弃。”陈爷爷说。虽然说着客气的话,脸上并没有用这种饭菜招待客人的难堪和不安。这种态度反而让项家人心生好感。
  项爱国说:“老弟说哪里话?这些东西就已经很好了。以前打仗的时候,能喝点小米粥,就是天大的美味了。这两年我还想喝呢,结果城里没得卖。现在喝起来,还是那个味儿,香,香的不得了。”
  陈家人一听,也很高兴。陈奶奶说:“别看小米算粗粮,吃它好处多着呢。小米粥能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听说安安的老师生了孩子没多久。回去多带点小米给她,小米粥还适于产妇乳少、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饮食不香。”
  项奶奶开心的笑了:“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们这一家,爷俩的胃都不好,回去我就厚着脸皮多带些。”
  陈奶奶笑着说:“这就对了,马上就是一家人了,还客气什么。我们这边山多,野物多。你们多玩几天,吃些野物尝尝鲜。回去再带着山货走。我知道你们城里有卖的,可不及我们这里的新鲜。我们这儿直接上山采的,还不花钱。”
  桌上的一群人都哈哈的站起来。项卫军和张慧打量着陈家四兄妹。吃饭时的规矩很好,可见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而且这几个小子的前程都不错。他们家不看家世,但女方家人有出息,他们也跟着长脸。
  在村口,陈家两兄弟在那里分肉。就有人问:“我说陈家娃,你们家今天早上可是来了贵客了吧?我一早看到一辆吉普车开到你们家去了。是干啥的?”
  陈家兄弟对视一眼,知道些事瞒不住。这会人家来本来就是来商量婚期的。他们家肯定要摆宴请客告知安安订婚的事,索性便说出来。
  陈广福说:“这不是安安有了对象,男方家过来会亲,商量婚期呢。”
  众人一片哗然,有人问:“男方家是哪儿的?莫不是大官吧?”
  陈广言连忙道:“男方家是在首都当兵的。我们家也不图他们家多富贵。只图那孩子对安安好。等明天我们家宴客,大家伙记得来吃定亲宴啊!”说完,两兄弟便回家了。
  后面的人就在那儿七嘴八舌地说着八卦:“这陈家就是交好运。你看他家安安找了个金龟婿。过不了多久勇子又要娶媳妇儿了。真是喜事都到陈家去了。”
  “可不是,陈家兄弟只说男方是当兵的。可开的起吉普车,想来家里也是军队的大官。”众人又是一片哗然。
  而在这些村民八卦的时候,有一个人心里就不太得劲。那就是大队会计刘全树。想他好强了一辈子,想着自己不比陈广言差。陈广言不过是占了有一个好爹,不然大队长绝轮不到陈广言。
  要说下一代,他的儿子和陈安勇一起去当兵。结果陈安勇就成了班长,儿子还是大头兵。女儿比陈安安大一岁,也去当兵。可陈安安找了个部队高官当女婿。他女儿现在却连个班长都没找着。这让刘全树心里到底有些意难平。想着明天的宴席,刘全树有些不想去。但转眼想着,他是大队会计,若他不去会惹人闲话。最后他决定明天去了多灌陈家两兄弟几杯,消消心中的恶气。

  ☆、47

  项家人和陈家人相处的很好。双方高兴地谈论着安安跟项少龙的婚事。这时候,张慧问安安:“安安啊,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还一直在边防团吗?什么时候去军医大读书啊?”
  安安笑着说:“我们团去年年底来了两个军医,现在基本上已经上手了。我准备带他们到今年年底。明年我就去首都。杨教授和方院长说了,要给我出推荐信上军医大。虽然有推荐信,可是该有的考试还是要参加的。所以我会提前过去考试的。”
  张慧和何春燕一听,都面带喜色。何春燕对陈奶奶说:“亲家,那我们将婚事定在年底好了。到时候我们派车来接你们直接到首都举行婚礼,你看可好?”
  陈奶奶和陈爷爷想了想道:“我们也知道安安和少龙情况特殊,都是军人,根本没多少时间来处理个人问题。这样吧,明天我们家摆订婚宴,跟村里的人说清楚情况。等到年底结婚的时候就在首都办了。等我们从首都回来,再请村里人吃一顿喜宴。办喜宴安安和少龙就不要回来了。虽然军人要求艰苦朴素。可该有的陪嫁我们还是会准备好的。”
  项家人一看陈家人如此爽快,都开心不已,想着这门亲结的好。安安是个好的,家里人也是好的,比大院里有些人家结的亲好太多了。何春燕连忙说:“就像老陈说的那样,该有的陪嫁不会少。我们该有的聘礼也不会少。现在不是流行什么三转一响吗?我们一定会备齐的。我和老项还有卫国、张慧工作忙,后天就坐火车回去。少龙的假期长一些,让他待在这里陪安安。顺便带安安去把三转一响给买了,工业票我都带了。本来我还想给安安一个大金镯子,可她是军人不能带。等结婚的时候放在聘礼里就好了。”
  “这怎么行啊?”安安先跳起来反对,“项奶奶,阿姨,我知道你们疼我。可三转一响什么的就不用了。您听我说完,我和少龙都是军人,以后真正安定下来住在一块儿的时间还定不了。即使买了三转一响,除了手表,我其他的都用不上。就算以后我们住在一起,可能也是住在军营里。那些东西放在家属区太打眼了。我跟少龙结婚,图的也不是这些东西。我知道你们想给我这些东西是表示你们看重我。心意我领了,东西就不用了。如果以后需要了再买也行。至于那些因为我的聘礼里没有三转一响而轻视我的人,我也不在乎。这些人更不值得交。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项爱国哈哈大笑:“好!安安说的好!一听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陈老弟,你可教出了个好孙女啊!”
  项家的其他人也面露赞赏。何春燕说:“虽然不买这些东西。但工业票和钱我就放在聘礼里给你。这回安安可不能推辞了。我们两家结亲,再怎么俭省也不能委屈了你啊!”
  安安点点头:“那好吧。”
  屋里所有人都笑了,安安娘打趣道:“我说老闺女,你也不害臊。自己都将聘礼嫁妆谈妥了。”
  “有什么好害臊的?”安安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自己的人生大事,自己不参与怎么能行?你说我说的对不对,项少龙?”
  “对对,安安说的很对!”项少龙点头如捣蒜。大家又哈哈大笑起来。
  既然大事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两家人又都是爽快人。下午,陈家妯娌和安安的大嫂何秀菊开始为明天的订婚宴做准备。既然是要办订婚宴,陈家在靠山屯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家,肯定会将村里的人都请到。陈家肯定是坐不下的,桌椅和碗筷肯定不够,所以这些东西都要向村里的人借的。这在农村是普遍的现象。
  五月份的时候,家里倒不缺青菜,肉有安安兄妹早上弄回来的大野猪。又拿出黄豆来找人磨豆腐。张慧倒是想帮忙,但她还真帮不上什么。况且屯子里与陈家妯娌交好的大娘,大媳妇儿来了好几个,干活的人尽够了。于是她跟着自家婆婆与陈奶奶一起讲古聊天。陈奶奶以前好歹是富家女,又是爱国大学生。无论是气质还是谈吐都让张慧折服。三人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陈爷爷和项老爷子、项卫军也是有着许多的共同话题。陈家其他男人都去借东西,搬东西去了。整个家里就剩下安安和项少龙闲着。
  两人也是想要帮忙做事的。不过陈家人当然不会指使项少龙干活。至于安安,打小都没干过粗活。又被自己娘以明天就要订亲了,应该好好歇歇为由,从厨房赶了出来。实际上是想让安安跟项少龙多处处。
  安安陪着项少龙在她熟悉的村庄里四处逛着。不时的伸手指着路边的场景,跟他讲述自己小时候所经历的趣事。项少龙对这样的闲逛非常的感兴趣。仿佛自己陪着安安一起经历着成长一般。不过渐渐的,碰到的村民多了。安安不得不一一给项少龙和村里的大叔大婶们做介绍,而且还要忍受那些大娘们的调侃。最后安安拉着项少龙落荒而逃。
  安安实在不想面对那些八卦的乡亲们。于是她拉着项少龙上了山。安安看了看天,说道:“前两天刚下过雨,应该还有些蘑菇和木耳没被采走。阿姨他们后天就要走,我们进去看看能不能采到些山货,到时候让他们带回首都去。”
  只要是跟安安在一起,对项少龙来说,干啥都是快乐的。他欣然点头,然后跟安安向山里面走去。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两人走在山里,提示半天没找到山货,两人也是一路走一路嘻嘻哈哈的说个不停。就在安安以为他们这一趟要无功而返的时候。安安居然发现了一根棒槌(人参)。
  安安惊喜的走过去,轻轻用手,小心的扒着泥土。项少龙舍不得安安用手把泥土,连忙道:“还是让我来吧,你的手嫩,小心伤着。”
  安安嗔怪的白了他一眼:“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可是人参,好东西啊。如果是其他东西,我就让你动手了。这玩意儿还真不敢让你上手。要是刨坏了一根根须,非得心疼死我不可。你让一边去,远远的看着。”
  项少龙只得委委屈屈的走到一旁,双眼盯着安安用手轻轻地刨开泥土,小心翼翼的顺着人生的根须,一点一点的将泥土刨开。五分钟后,一颗中指大小的人参被完整的取了出来。安安仔细的看了看,约摸有五十年年份。安安顿时笑开了眼。
  安安取出手帕,小心翼翼的将人参包了起来。这会子她也没有再找山货的心情了,直接对项少龙说:“咱们回去吧,这人参需要尽快炮制好,不然容易失了药效。”
  只要安安说的,项少龙都同意。两人赶紧的下了山。不知道是不是运气来了?从一条路下山的时候,发现了一片木耳。安安对项少龙说:“等我回去把人参交给爷爷,我们带着背篓过来采。”项少龙一听一会儿还要两人一起行动,忙不迭的点头。
  回了家,安安见院子里太多人,一边跟那些乡亲们打招呼,一边径直去了爷爷的屋子。进了屋,安安将门掩上。屋里的陈爷爷、项老爷子和项卫军有些奇怪的望着他们俩。
  安安连忙将手帕里的东西往几人眼前一递。即使是见过许多好东西的三人,也直了眼。
  “哪来的?”陈爷爷小心的接过手帕里的人参。
  “刚刚在山上遇到,采来的。”安安不无得意的说。
  “哈哈,你这小丫头运气好。”陈爷爷笑着说,“这可是好东西。等我炮制好了,项老哥带回去一半。”
  项爱国连忙推辞:“这可使不得,这东西可贵重了。”
  “哎,就是贵重才让你带回去一半。马上就是一家人了,你还跟我客气什么?”陈元生道,“人家说见面分一半。这么贵重的东西到了我手上,你看不出来我这是给你封口费呀?再说了,人参虽好,我们这些老家伙也用不了太多。不过这东西你们收好,关键时候能救命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项爱国也不推辞:“好,这封口费我收了。我发誓绝对不会说给外人听。”屋里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
  安安和项少龙去拿了背篓,又上山去采山货去了。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两人不仅带回了一大背篓的木耳,大半背篓的蘑菇,项少龙手中还提了两只肥肥的山鸡。安安手里也提了一只大野兔。两人可谓是满载而归。

  ☆、48

  第二天一早,陈家的大院与外面的小路上都摆上了桌子。陈家人开始忙碌起来。昨天过来帮忙的人一大早就过来了。陈家的厨房容纳不下那么多人,还在墙根处弄了一排临时的灶台。屯子里做席面做得一把好手的王大娘就在那排简易灶前,一个人管着三个灶上的食物烹煮。这实在是让人佩服。
  晌午时分,十来张桌子坐满了人。大家看到桌上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