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毅虽然年轻,官职也不够大,可是人家够意思,随随便便,就是几百万的白银撒出去,这种本事放眼整个大明,都没有第二位。跟着唐状元有肉吃,成了大家伙的共识。心学的基础就是这些士绅商人,实际上穷苦百姓也玩不起高大上的东西。

    作为士绅的代表,聂豹也没法违背大家的意思。

    这一次聂豹不辞辛苦,跑到南京,就是要和唐毅交换筹码,心学未来领袖的位置,我们给你,投桃报李,江右学派也要参与到整个东南经济大整合。

    王畿还生怕唐毅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提醒道:“行之。咱们心学虽然结党,可是内部错综复杂,主张千差万别,我们有心统合王门。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唯有摇旗呐喊,站脚助威。行之,日后弘扬心学的重任还要落在你的身上,双江公慧眼识人,你可不要错过机会啊!”

    唐毅点头。突然压低了声音,问道:“此事少湖公知道吗?”少湖是徐阶的号,聂豹愣了一下,“这是我们江右学派的意思。”

    明白了!

    唐毅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显然徐阶是另有属意的人选,唐毅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张居正长须飘飘,潇洒自如的模样。多半徐阶是想让张居正继承他的衣钵,有个好老师真是幸福,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吃现成的。

    像自己这样的,就要一点点打拼,不过也好,什么都是自己的。

    聂豹的表态非常明白了,无论徐阶如何,江右王学都会支持自己,有了四大派力挺,唐毅的地位再也无可撼动!

    想到这里,唐毅意气风发,大笑道:“双江公,晚生多谢您老的错爱,请放心,三天之内,采购团就会出发去江西。”

    “好,行之果然有魄力!”老头赞叹,“是有财力吧!”唐毅暗自腹诽,怎么看自己这个少主都像是买来的,既然是一桩生意,就要有赚头才行。总说心学门人遍天下,可心学到底有多少力量?

    “都说知己知彼,咱们心学有多少家当,是不是也该透露一二?”唐毅开门见山。

    王襞笑道:“那是自然,我们几个老家伙过来,就是要和你交代一番,几十年来,王学门人没有一刻懈怠,如今王学已经是兵强马壮,门人弟子遍天下……”

    四个老头不断讲着,唐毅仔细听着,听来听去,也吓得不轻。

    首先说官场上,东南的地方官吏之中,七成是心学弟子,上至布政使、按察使,下至县丞、主簿、教谕,都尊阳明公为祖师爷。

    天下的督抚有将近一半,也是王学门人,东南的士绅,更是有八成以上,都倾向于心学。

    就连心学力量最弱的京城,弟子一样多如牛毛,除了徐阶之外,三品以上的官吏还有唐顺之、赵贞吉、郑晓、刘焘、冯天驭、严讷等等十余人,至于底层官员就更多了。

    尤其主要的是都察院和六科廊,科道言官之中,七成都是心学弟子。历年以来,科道都是对抗严党的第一线,严嵩尚且不能铲除他们,可见实力之强。

    唐毅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扣除中立派官员之外,心学和理学几乎一人一半,分割了整个朝堂,在民间的力量上,心学还在理学之上。

    尤其是心学比理学更有组织,战斗力也更强。

    有着诸多的优势,是不是说心学取代理学,就顺理成章了呢?

    显然是大错特错,心学无论有多少实力,都改变不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儒家成为显学,是因为儒家迎合了大一统的需要,把汉武帝所推崇,历代绵延,越发强大。

    心学强调自我,强调平等,几乎是君权神授的天敌,只要是皇帝,就不会站在心学一边。

    不摆平皇帝,心学就别想取代理学,还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唐毅哀叹了一声,不管怎么说,知道了心学的底蕴,还是非常满意的。对了,按照规矩,身为心学少主,是不是该有点信物什么的。比如巨子令,铁指环什么的。

    当唐毅讨要的时候,几个人一脸的怪异。

    “行之,咱们是心学门人,不是江湖帮派,哪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那,那我怎么号令他们啊?”

    “咳咳!”

    王襞的脸黑了,“身为王学未来的领袖,要想着保护自己人,壮大王学,怎么能光想着使唤别人呢?”

    “保护?咱们王学会有危险?”

    王畿叹道:“不是会,而是已经有了!”

    几个老头露出了失落的神色,唐毅心里就是一动,貌似这个心学少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而是另有隐情啊!季本最老实不过,他向唐毅和盘托出,把最近朝廷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数月之前,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董传策,张翀,三人一起上书,弹劾严嵩。这些年弹劾严党的人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唯独这三个人,掀起了滔天巨浪,只要是因为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吴时来和张翀都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的进士,徐阶的学生,而且吴时来又在松江府做过推官,和徐阶过从甚密,至于董传策,他是松江人,徐阶的同乡。

    三人一起上书,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会联想到徐阶。

    莫非这位次辅大人不愿意忍耐了吗?要出手和严党生死相搏吗?

    霎时间,万众期待,大家都想看看这一出好戏。严嵩虽然老迈,可出手依旧狠辣,三个不知好歹的小子被他给扔到了大狱。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匪夷所思了,迟迟没有发落三个人,一关就是几个月,徐阶这边也不上书救援,严嵩那边也不发落,就好像没有这回事一般。

    好些人都暗自摇头,包括心学内部,也颇为不满。就连聂豹都感叹道:“华亭的老毛病又犯了,先是老师夏贵溪,接着是杨继盛,如今又是吴时来,他怎么就不能替大家伙出头啊!”

    徐阶一再的退让,懦弱无能,惹来了心学门人的不满,这也是促成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唐毅身上的原因。

    “徐华亭五十七岁,严分宜已经八十了,只要能坐稳位置,熬也能把严嵩熬死。华亭再做几年首辅,行之就准备接替,中兴心学,全都看你了。”王襞把他们的构想说了出来,在他们看来,徐阶就是一个过渡人物。

    唯有唐毅不这么看,那个小个子的身体里藏着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绝对是咬人的狗儿不露齿,等他露出狰狞一面的时候,保证碎了一地眼镜。

    唐毅没必要替徐阶吹嘘什么,所以他乖乖选择闭嘴,不停思量着吴时来三个,世上没有那么凑巧的事情,他们上书,背后的唆使者一定是徐阶。

    徐阶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或许从三个人处置结果能看出一丝端倪,吴时来被贬官到横州,董传策贬到了南宁,张翀则是贬官贵州都匀。

    全都是贬官,没有一个人掉脑袋,严党的气势大不如前,徐阶这是在试探虚实啊!

    好一个徐阁老,一出手就配上了两个学生,一个同乡!唐毅差点爆粗口了,严党和徐党的大战还真是精彩!。

    。。。

第500章 父子()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唐毅早就仔仔细细,把徐阶剖析了一个遍,此老看起来温良恭俭让,实则却是狠茬子,敢打敢拼的主儿。,

    吴时来三个弹劾严党,看起来很冒失,却不失为一招精妙的拖刀计。

    首先说时机就很玄妙,严嵩刚刚过完了八十大寿,三个人就上书弹劾,严嵩哪能不抓狂,人家拜寿,你们哭丧,老夫岂能饶过你们几个兔崽子,不光里面,连徐阶都别想跑。严阁老张牙舞爪,把三个人扔进了监狱,看起来赢了一招。

    但是严嵩忽略了嘉靖的态度,你老已经八十了,眼花耳聋,老迈昏庸,朕念着往日的情分,让你自然淘汰,偏偏你还不知道好歹,想要把徐阶除掉,难不成想让严世藩接你的位置!那样的话,朱家的江山就真的变成严家的了。

    嘉靖心态的变化,直接造成了吴时来三个的轻判。

    别看把他们贬到了西南的穷乡僻壤,对于言官来说,因为弹劾而遭贬,简直就是为了跳得更高,而蹲下身体,蓄势而已。

    天下人苦严党久矣,只要严家一倒,这几位就会火箭般升官,成为官场新贵。

    总体来说,徐阶的试探是成功的,嘉靖的心思徐阶摸透了,唐毅也看透了,至于王畿这些人,虽然身为大儒,才智绝伦,可是对官场的争斗还是有些外行,看不出其中的门道,徐阶也不能把自己的盘算告诉他们,造成的如今的误会。唐毅更是乐得如此。

    “行之,心学发展到今天。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如今朝局动荡,严党依旧把持六部,势力滔天。要想击败严党,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忠良义士,这都是我心学的骨干啊!”季本老眼通红,握紧了拳头。

    王襞沉声道:“行之,我们几个老家伙希望你能把担子挑起来。尽量保护我心学门下,保住朝廷一口正气。”

    “这个……”唐毅面露难色,“不是晚生不愿意帮忙,严党势力太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再有我眼下不过是区区应天巡抚,鞭长莫及,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很快就不是了!”聂豹突然冒出了一句,唐毅就是一愣,莫非说又要把自己调走?

    唐毅这个气啊。他这些年辛辛苦苦,天津开海刚弄好,就把自己赶到了泉州,在泉州打开了局面,竟然被贬为知县,好不容易爬到了杭州知府,又被派到了南京,如今裁军,组建航运公司,刚刚大事抵挡。又要把自己调走,不带这么坑人的,就不能给老子享受成果的机会吗?非要像工蜂一样,天天忙碌。为谁辛苦为谁甜?

    许是感到了唐毅的愤怒,聂豹叹了口气,“行之,据老夫所知,严党已经怂恿手下,说你身为苏州人。担任应天巡抚,多有不当,且朝廷已经安排了苏松巡抚,避免冲突,所以要调你进京。”

    老头越说声音越小,这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换成谁也不会高兴。就算使唤傻小子也没有这么干的,朝廷太不地道了。

    唐毅眯缝起眼睛,严党用计把自己从杭州赶走,又故技重施,如果没有徐阶的默许,绝对不会如愿的。

    很显然,自己推动心学组党,整合各派力量,已经刨了徐阁老的墙角。如果再把自己放在东南,要不了多久,徐阁老就成了没毛的鸡了。玩政治的,从来都是绝对的冷血动物,当他感到了有威胁之时,下手绝对不容情。聂豹说是严党动手,他老对严党的情报,还能胜过自己?

    没准就是徐阶暗中动的手,聂豹不好说徒弟什么,索性把屎盆子扣在严阁老的头上……

    官场险恶,真是险恶啊!

    唐毅盘算了一下,趁着自己年轻,官位还不是那么高,赶快回京也不错,要不然一旦如同王阳明,乃至胡宗宪那样,成为名满天下的重臣,京里的那帮人就会忌惮,就会打压。要是被按在了地方,一辈子东征西讨,也就是干辛苦活儿的命,永远成不了决策者。

    只是东南这么一大摊,他走了,该交给谁,谁能延续他的政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离开了,有合适的接替人选吗?”

    几个老头互相看了看,都无奈地摇摇头。东南的事情太多太杂,除了唐毅之外,别人还真摆不平错综复杂的势力。

    “行之,为今之计,只有萧规曹随,安排几个听话的人员,你在京城遥控。”王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恐怕不成。”唐毅摇摇头,“能真心执行我的方略的,无非就是同科的那几个人,他们资历尚且,接知府,提举,还没有问题。可若是没有一个独当一面的重臣坐镇,只怕扛不住严党的压力。”

    四个老头一下子沉默了,东南发展到了如今,关系到大家伙的切身利益,他们想让唐毅进京,也是为了能有一个代理人,帮着照顾东南。

    可唐毅一走,东南乱起来,更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一下子就僵住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大厅之上针落可闻,静得吓人。

    突然王畿一拍大腿,“哈哈哈,老夫有办法了!”

    “快说!”其他几个目光都落在了王畿身上。

    “呵呵,有一个人分量足够,而且还会坚决按照行之的方略走下去。”

    “谁?”大家异口同声问道。

    “王忬!”

    两个字一出,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王忬自从接任蓟辽总督以来,屡立战功,且清正廉明,士林中赞誉有加,地位几乎和胡宗宪不相上下,名声又远在胡宗宪之上。

    再加上王忬是唐毅的岳父,延续女婿的政策,是再正常不过了。只是有一点,王忬眼下手握重权,要是调到南方,等于放弃了奋斗来的成果,人家能不能甘心情愿?

    唐毅也犯了难,他思索了再三,写了一封长信,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蓟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忬的回信就到了,在信中王忬欣然同意,还催促着唐毅尽快运作。

    虽然不知道老岳父打得什么主意,唐毅欣然同意。

    很快紧张的运作就开始了,嘉靖三十八年的十一月,蓟辽总督王忬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即日南下,接替王忬的是服丧结束的晋党领袖杨博。

    随同王忬南下,还有四位翰林官一起外放,江一麟接任宁波知府,庞远接任泉州知府,诸大授接任苏州知府,陶大临接任松江知府。

    原宁波知府张守直调任应天知府,泉州知府海瑞调任安庆知府,上海知县方逢时升任松江同知……

    这一连串的人事调度,可谓是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唐毅一派,始终把持着几个关键的开放城市,牢牢握有东南的经济命脉。

    上面有王忬坐镇,下面有一帮心腹帮衬,哪怕唐毅走到了天涯海角,东南的大局依旧牢牢抓在手里。

    除了明面上的人物之外,更大的功夫放在了背后。

    唐毅再度扩大交通行的股本,每一省设立分行,吸纳当地的士绅官僚加入。而且通过纷繁复杂的交叉持股,把东南的商会,行号,钱庄全都纳入了交通行的系统。

    伴随着交通行的扩张,阳明学会也顺势而为,把势力推进到了湖广,四川,两广等地。长江沿线,干支流,只要商船所到之处,就有交通行的据点,就有阳明学会的成员。

    数以万计的官僚士绅被卷入其中,这股势力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扎根越来越深。

    按照唐毅的估计,十年之内,自己播下的种子就会长成参天大树,整个大明朝也将被这股势力左右。

    ……

    短短数月之间,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唐毅也吃不消,总算在嘉靖三十九年到来之前,把一切都处理好了。

    腊月二十七,唐毅动身离开了南京,这一天道路两旁,出现了无数的百姓,他们默默注视着唐毅的马车,从面前走过,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大人一路顺风!”

    “大人可不要忘了我们啊!”

    “大人走好。”

    ……

    百姓们此起彼伏的喊声,让唐毅心里头暖呼呼的,冬日的寒冷都不翼而飞了。说实话,唐毅在南京没有做得太多,但是百姓们深深记住了这位年轻的巡抚,平定叛乱,裁撤大军,开办航运公司……肩头的负担请来,工作机会多了,生活不再紧巴巴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从南京出来到了下关码头,唐毅登上了官船,顺流而下,在镇江西津渡停下了船只,在这里还有两艘船等着他,一艘从南边来的,一艘从北边来的。

    王悦影一袭淡蓝的衣衫,在寒风中,更显清秀可人,怀里抱着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裹在厚厚的襁褓之中,头上还带着虎头帽,正在酣睡,嘴角带着晶莹口水泡泡。只看了一眼,唐毅的眼圈就不争气地红了。

    儿子啊,你可知道爹爹多想亲眼看着你出生,看着你哭,看着你笑……唐毅小心翼翼接过儿子,粉嫩的小脸蛋,红嘟嘟的,惹得人好想啃一口。唐毅终究没舍得,而是交给了婆子,赶快抱回了船舱里。

    他紧走两步,用力抱住了王悦影,两个人紧紧相拥,再也不愿分开……另一艘船头,王忬摸了摸鼻子,摇头大叹:“有了丈夫忘了爹!”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

第501章 生祠()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怎么样?”

    “挺好的,壮实,能吃,哭得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