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细细地替自家姑娘解释了一番。
  虽是帮着婶娘理事儿,可自己的奶妈妈王嬷嬷说了,这是婶娘让自己学习以后如何当家理事的,并不是要她做的多好,只是多长些见识的。她也是知道好歹的,学的很是用心。忙的多了,吃的就多,又乏得很。每晚头沾着枕头就睡着了,也不怎么起夜。
  渐渐地黛玉竟是长了几两肉,喜的王嬷嬷直念佛,说是要替他家姑娘拜佛念经着要保佑二太太长命百岁。听的大家笑弯了腰!
  看着黛玉感激的眼神儿,再听到那嬷嬷的话,林二太太知道这孩子心理是个通透,晓得感恩的,觉得自己没疼错了人。
  越发把思念林岫玉的一腔母爱都倾注在黛玉身上了,黛玉只觉得婶娘怕是把自己当成了亲闺女了,甚至比亲闺女都疼,心中也甚是感激。
  每每听着哥哥说的“妈这是心里眼里的都没儿子了,只就妹妹一个人了”的话时,她只管抿着嘴乐,让哥哥的眼神越发幽怨了。
  想到这,黛玉又是“扑哧”一乐。现下,她就要随着叔父婶娘们一起进京了,去了京里,就能见着自己的外祖母了。
  母亲在世时,就经常感念外祖母的慈爱。现下,母亲没了,她进京了也要时常地去看望外祖母,代母亲尽尽孝心,以解其念女之苦。
  母亲时常说,外祖家和别家是不同的,可到底是个怎样的不同却是没详说,不过想来也是极好的,能养出母亲那样钟灵毓秀的性子,定是不俗的罢。
  在叔父家的这些日子,看着婶娘的姐妹兄弟的关系处的极好,她就时常想,母亲家时也有这样为她着想,疼着她,宠着她的长兄们吧,自己去了常常尽尽孝也是全了那一份兄妹情分了。
  这会儿满满地孺慕之情,却不知道她将来要面对怎样的境地,不知道要怎样伤心一场了。
  稍顿,前面的小厮传话来了,说是老爷找大爷前面去陪客去。林季阳听了这话,忙忙地收拾了衣饰,看着没有不妥之处,便带着他的贴身长福去了前院书房去了。
  路上,他问了几句关于这位来客的身份,那小厮也是知道的不多,只说是,
  “来的是新上任的知府大人,说是姓张的,奴才也是知道的不多,只听着管家嘀咕了这么一句。”
  “嗯,知道了,费心你还记着了。”说完,便对着长福点点头,自己先行过去了。
  那小厮喜的什么似的,他平日里是抢不上这等为主子报信的好事儿的,今儿好容易得着了机会。果然,大爷就赏了一大把钱。
  知道了来的是贾琏的亲娘舅,他有几分激动,又觉得有些好笑,这一打岔,竟是将心中的那几分紧张丢掉了。
  进了门就看到了一位三十上下不几的人,坐着正和父亲说着话呢。不知道二人说了些什么,却是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他仔细打量了几下,这位长的颇是有几分英气,看着不像是文人,却有几分武将的随性。
  礼毕后,他便顺势坐在了林老爷的下首,听着两人的高谈阔论,甚有所得。对他来说,这些人的人生经历,都是自己所欠缺的,而且古代的人情世故是现代人比不得的。好些的同年,故交的都要长久的维持交情,他实在是常常的理解不了,两个人几十年没见面,而且这古代的交通书信都是不便的,怎么再见面了还能那么的交心?所以常常闹些笑话儿出来。好在温先生和父亲都是知道他的这个缺点的,常常告诉他些人事,让他慢慢积累。
  看着这位张大人,约莫也是能看出来贾琏之母的风采的。只是可惜了那么个人了,嫁进贾府也算是糟践了。等进京了就能看到贾琏了,他对着这位贾琏其实还是有些稍微的好感,虽不是个纯粹的好人,却也有几分仁心。
  胡思乱想了一阵儿,才发现二人谈说完了,父亲和张大人都站起来了,他也赶紧放下了手中的茶盅子,随着林老爷一起把他送上了轿子,远远地看不清了方才回转。
  “怎么样?张大人的风采过人吧!”
  “确实是,只是比不上大伯。”想起了扬州那位高尚娴雅的伯父,他又想起了石头,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虽是每隔五日,杭州和扬州就有书信往来,但是没亲眼看过,他确实有些担心,那样娇生惯养的,现下不见了妈妈,怕是常常哭天抹泪的吧!
  不过现下也是没法子,只能等着以后大伯还了扬州城的职位方能再见着了吧!且以后在一起的时日也是不多的。
  现在这张大人来了,等着这几日交付了衙门的差事儿,林家就要举家赴京上任了。
  不过,林季阳有些担心,黛玉进京后,他们要怎么面对贾家的人和事呢
  虽是嘴上不说,可他还是看的出来,黛玉对于京城之行的期待,想来也是对着外祖家的期待吧!
  是要早早地预防呢?还是等着看过了贾家的事儿再做打算呢?他目下还有些拿不定主意。不过还是派人早早地打听一番贾家的行事做派的,好些事儿也应该准备起来了。比如几个大丫头,小丫头的,嬷嬷媳妇子的也要备着了,省的人家看着黛玉孤零零的又当是打秋风的。
  再要加上,衣裳,首饰,这些都要多备着些,等到了京里去找找时下女孩子的最新款式,虽是在孝期,可是热孝已经过了,再不必那么素简了,自己的妹妹那是浓妆淡抹都相宜的,
  清雅盛丽的都要多备着些子,又胡思乱想了一通,这才发现到了晚膳时节了。于是,便放下手中的书,跟着父亲一起去了花厅,一家子人一起用晚饭去了。
  昨儿听长福说,今儿有一道江南的名菜,糟鹅掌鸭信。据说是外祖家传来的手艺,便是在杭州,也是有名儿的。看红楼时,就记着这道菜,现在有机会尝尝了,可不能晚了。要说他对着古代是很多的不满,却唯一有个满意的地方就是吃食,很多现代人吃不得的好东西,自己都能一一品尝一二。这让他对古代日常生活的怨念少了几分。
  黛玉记着哥哥最爱美食的,他也常常地有些歪念,诸如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说的直让黛玉羞他。
  可惜了,这位却引以为荣。林老爷也是知道儿子的嗜好的,不过觉得有了这个爱好总比着那些吃花酒,胡乱花钱的好。
  不是些纨绔子的做派就是了,再说了,以后要在官场混的人,有了一两分的缺点,圣人更放心用不是……
  林太太觉得自己儿子爱吃,就觉得万全万好了。谁还管其他呢……
  又过了几日,林家终于理完了家事儿,雇了三、四个大船。顺着水道,带着家私下人的启程进京了。                    


  ☆、林家抵京

  林家自林如江交接了公务后,就让管家带着大部分的财物打先头进京了,去置办房子,林家虽然在京里也有宅子,可那是属于林如海的。在船上的无聊日子让人发疯了。每次船只过夜或补给时,他都会带着母亲妹妹上岸走走,也算是不多的趣味了。
  刚刚在船上,觉得很是新奇,一望无际的水面,天空似乎开阔起来了。可惜,时间久了,就很腻味了。孤零零地只他们这几艘船,吃的东西也简便了好多。
  虽也能和父亲打打棋谱,和妹妹念念书,可是时间长了,也没意思。所以他索性就把自己关在船舱里,日夜温习功课。遇到不懂的再去请教父亲或者老师。
  看着儿子这么用心,林如江很高兴,可也叮嘱了几句循序渐进的话!儿子上进是每个父母的期待,而且他也只这一个儿子了,林岫玉过继后,林如江对林季阳的期待更多了。
  再加上哥哥林如海说了儿子是个权臣苗子后,他的心更热切了。还好林季阳一向自觉,否则他老子怕是要化身贾政了,用板子逼着他上进了。
  当然,这些林季阳都是不知道的。林二太太怕逼迫儿子太过,经常借着黛玉的名号让他去女眷的船舱里多走走,林如江自是知道发妻的小心思,可他不是那些死读书的古板人,自是晓得劳逸结合的好处,当下也不拦着,任由儿子来来往往,折腾个不停。
  每每船只停泊的时候,也赞同儿子上岸走一番,多些市井的历练,多观察下民生,别长成了膏粱纨袴之徒,只会夸夸其谈,不切实际,这更让林季阳的岸上之行便利了。
  黛玉比哥哥更高兴,听了哥哥的话,她每次上岸后都把自己所写的见闻当成家书托驿站送回扬州去。
  每次都找当地特色美食来品尝,虽然他能吃出来各种茶的不同,不过对他这种过惯了咖啡、红酒日子的人,茶差不多就是个解渴的东西,所以对他来说实在是不知道该怎分辨什么雪水,梅花上的水,泉水的,林如江觉得儿子虽在四书五经上很有天赋,可是却不是个雅人,品鉴不了茶的美妙,真真是个只会牛饮的蠢人儿。
  在这一点上,黛玉天赋颇高,一点就通,让本来就喜欢她的林如江夫妻更是喜了了三分。煮水烹茶的时候,林季阳大多数时候看书,偶然弹个琴,等到他们喝的时候也一起就好了。至于那些什么时候的茶,什么地方产的茶之类的就不在他的关心之处了。
  对于古琴这件事,他还得感谢以前妈妈对他的培养,自四岁起,学习了古琴,一直坚持到24他离世
  所以现下他的古琴造诣比原主深了许多,而温先生给出的解释是他悟了,所以境界上去了。
  正好有人给了他阶梯,他就顺着下了。
  终于到了通州码头了,大家都长舒一口气。终于能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虽然直到做在车里还是觉得晃,但是大家真的高兴。
  林管家带着府里的小厮早早地候着,也知道主子们乏了,请了安也不多话,便回府了。
  林家的新宅子置办在内城,是一位老翰林的旧居,这位翰林老爷告老回乡,可又不想便宜变卖着宅子。他是个风雅的人,所以不希望宅子买给商人之类,省的自己的心血被糟践了,所以留下了老管家带着几个小幺儿处理这个宅子。
  林管家带着人跑了好几家的官牙子,才找到了这家。看过了宅子,林管家对房子的位置,大小,格局都很是满意,五进的宅子还带着花园子,要价虽不便宜,内城的好宅子可也不多,所以林管家便做主付了银钱,和主家一起签了买卖文书,到衙门过户了,才雇了几个力工把码头的行李搬进了新的林宅。
  又找了人牙子,稍微买了几个下人、粗使婆子的,先大概齐地收拾了一下子,其他的要等到主子到了,内宅之事还是要请太太拿主意的。
  现下,主子们到了,怕也是累坏了。赶紧地回去吧。他还特地请了太医,给各位主子把把脉,吃几幅汤药调养下。
  半日后,方到府门前,看着挂着“林府”匾额的宅子,林家大小主子们都深感满意。婆子们抬着软轿带着林二太太和黛玉进了内院,一路上看着这江南特色的亭台楼阁,假山树木,似乎和他们在杭州的宅子没什么大的区分,都深觉满意,不过倒也带着北方园林的大气。
  第二日,林大人便去衙门里报到了。剩下了林二太太带着黛玉整理内宅,打扫清除,再买些奴婢下人之类的。林管家是买了几个粗使,虽贴身伺候的都带着,可是还是缺人。要好好挑一批,慢慢调教几年,等以后再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做这些的时候她都带着黛玉,世家贵女的教养可不就是从小的这些言传身教么。细细地告诉她这其中的诀窍,怎么样的奴才都要有的。
  虽然那些眼神儿活泛的可能心眼子多,可一家子里哪里只能就只有忠厚的奴才呢。心眼子多代表她的机变。有好多内宅的事儿主子不能出口,靠的可不就是这些机变的奴才么。
  当然,这里有更多的就是主子如何拿捏奴才了,不能一味地逞威要强,也不能一味仁善好欺。逞威要强了奴才虽是惧着你的威势,可是没有忠心。仁善多了,奴大欺主也不是一句话,说说好听的。那些家生子一旦能拿捏住你的脾气,气死你也是她们能干的出来的事儿。更别说采买上、管事上的媳妇子了,欺上瞒下,家风就乱了。乱了你再想掰回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世家豪奴哪里有几个简单的……
  当年她就这样被母亲教养长大的,现下,黛玉是他们林家的唯一一个女儿,当然也要如此了。不过她年幼时,母亲交的是她们张家的规矩传承,她现下教给黛玉的却是林家的规矩传承。当然,里面也有一些她的人生感悟,经历经验地也不是一股脑儿地灌下去,而是在处事为人中慢慢体悟罢了。
  这些就是人们对“丧妇长女”挑剔的原因,因为没有母亲手把手地教导,其中好多的事儿不是那么通透的。就算看起来聪明,或者是精明外露,但是以后的内宅管理、子女教养都是欠缺的。
  林黛玉和婶娘忙着整理宅子,林季阳却闲了下来,日常除了读书外,也没事儿干,就随着温先生出去走走,去茶馆听听书,找京中有名的饭馆子吃吃京味儿,再就是去参加各色的文会,这样几场下来,大家也都知道新来的吏部侍郎的儿子是个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才子。
  慢慢地打进了京中的文人圈子,也随着他们去饮酒作诗之类的,也结交了几个能说的着话的好友,虽不是至交,可交情不是慢慢聚集的么,温先生劝他不要急,他本来就不急,现下更稳当了。大家又给他添了一个稳重的印象,对他这种不急不躁的性子越发看重了几分。
  这天,晚饭后,就被通知说,明儿要去贾家拜访,他立即整个人觉得不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贾家得知黛玉入京

  当然,林家人都知道他脸色不好的原因。因为自从林家进京后关于贾家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入了林家的内宅。
  为了预防黛玉被贾家人拐跑了,他就派了小幺儿去京中打听贾家的事,好吧,贾家的下人在京中是出不了名儿的没规矩,小厮去了宁荣街的后街,假装来找旧交的,在宁荣街一次回来了,就得知了许多的消息。
  比如贾家的宝二爷是多么的贵气,衔玉而生,以后是有大造化的。而家里的老太君疼若珍宝,已经8岁了还养在内宅,和姑娘们一处处着,最爱姐姐妹妹们的一处玩,且爱吃丫头嘴上的胭脂。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了,最怕的人贾家的政老爷。琏二奶奶是怎样一个夜叉般的人物儿,精明的几个大男人都不及这一个。
  当然还有贾家其他主子们的信息,不过林季阳让人打听的主要点在那个所谓的“神瑛侍者”身上。
  所以林家的主子们在听完这些后表情都有些微妙,尤其是黛玉,脸上的尴尬快藏不住了。小姑娘被这些事儿羞红了脸,看的林季阳觉得更可爱了。立即两眼放光,想上去捏两把了。不过很快他又压下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想着该如何安慰黛玉了。
  自己的外祖家是这般,在叔父婶娘哥哥面前她觉得丢人,可转眼一想,市井传言什么的不足信,也许有几分真的,可也少不了世人的杜撰演义。
  婶娘是教过她这些的,所以黛玉很快便想通了。不过以后和外祖母相熟后,会稍微劝劝她老人家对着下人奴婢的严厉些。
  敢这么编排主子,看来大家说的贾家的下人没规矩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翻过年了,过了二月的生日黛玉就8岁了。她一直以自己是个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哥哥说了,自己已经开始学习如何管理内宅了,这可是别人家十二、三的姑娘的功课。
  尽管贾家的消息都是负面的,她也只是有些觉得在婶娘哥哥面前丢了脸,没了其他。再有的就是稍微的替母亲伤心罢了。
  林家派人给贾家下了帖子,言明林二太太会带着长子和黛玉去给贾母请安。
  王熙凤看着旺儿媳妇送上来的帖子,心思急转,兴致勃勃地拿着那帖子去荣庆堂了。
  贾母今儿个正因为宝玉不高兴呢,这会儿看到林姑娘的消息应该高兴了吧!
  果不然,贾母听说林家要上门,且说了是带着黛玉要来,她顿时笑容满面,女儿走了,只留下了这么一根独苗苗,也不知道她婶娘是个怎样的人物儿,会不会细心教导黛玉。如果教导的不好,她老婆子可是不答应的。
  不过还好,明儿个就见着了。看贴子上说林家二老爷升迁了,她就让人去外书房喊来了贾政,看着林二老爷升到哪了,是个怎样的人。
  贾政听说母亲有请,急忙撇下了几个清客相公,带着小厮疾步去内院了。
  请了安,坐下喝了口茶的贾政听说母亲问的是新上任的林江大人,顿时滔滔不绝起来。
  “母亲问的可是新晋的吏部侍郎林江,林如江大人?”
  “我哪里知道是什么林如江大人,只是最近从南里来的。”
  “哦,那便没错了,却是这位林如江大人。原任杭州府尹的,好几年的吏部考评都是‘优’,是以圣人大喜,便迁了吏部侍郎。难不成他和我们家还有牵扯?”
  “嗯,他是你妹夫的庶弟,没想到也是个能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