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嫡长孙-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遂笑道:“你我不是年前才见过,怎的这般拘谨?”
  他挨得近了,黛玉能嗅到他衣衫上的酒气,听他如往日一般说话,也放开了些许:“今日规矩极多,总怕行差踏错,闹了笑话出来。”
  “现在就我们两个,能行差什么?”明煦轻笑,将她头上的凤冠小心取下来:“竟这般重,是我的疏忽,叫你顶着这三四斤的物件儿坐了这么些时辰。”
  紫鹃,雪雁:……,感情我们在姑爷眼里是瞧不见呀,到底识趣的退下了。
  黛玉没接话,明煦又笑,拉着她的手坐在桌子边上,抬手倒了两杯酒在酒器里:“来,合卺同牢。”
  两人手臂相绕,一同饮下新婚合卺酒。
  “我身上沾了酒气,我去旁边洗洗。”明煦放下杯子,指了指侧室:“玉儿可要同往?”
  “…不必了,你自己去罢。”突如其来的耍流氓,黛玉好容易没忍住翻白眼。
  明煦洗漱很快,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出来,黛玉仍然在床边乖乖的坐着,明煦觉得心脏似乎被羽毛挠了一下,痒痒的,又柔软。
  自然的走过去挨着媳妇坐下,手放在脖颈在揉捏:“怎么样?压得酸不酸?我给你揉揉。”
  黛玉身子一僵:“明哥哥,不若与我说说府上的情况,明日见礼也方便些。”
  察觉到黛玉生涩的转移话题,明煦轻笑出声:“这些明日再说不迟,玉儿可知道琬卿这个字是我给取的?”
  “知道的,外祖母先前给玉儿说过了。”
  “既是我取的,那我日后唤玉儿琬卿可好?”
  “如此,我该唤明哥哥承景?”
  “自然,玉儿怎么唤都好,左右都是我。”
  “琬卿,琬卿,卿卿,真是个极好的字。”明煦唤着唤着就不老实的搂住了纤腰,将身下咯人的花生,桂圆等扫在床下。
  黛玉被明煦搁在颈窝的脑袋唤着“卿卿”的呼吸气息弄得浑身没了气力。
  “承景,你稍稍退开些,我有些喘不过来气了。”
  “好。”明煦手上一动,两人就调换了位子,望着趴在自己身上红着脸喘息的小姑娘,明煦笑的不怀好意:“卿卿,天色已晚,不妨就寝罢。”
  说完不给小姑娘回答的机会,捉住了眼前一抹嫣红,手上不忘动作,灵活的解开喜服的系带。
  “唔,承景,呼~”
  “叫哥哥。”
  “啊,明哥哥~”
  “哥哥,不是明哥哥。”
  “哥哥,痛~,玉儿痛啊,饶了我哦。”
  “玉儿乖,就好了,忍一忍。”
  汗湿红罗衾,金钗敲玉枕。
  芙蓉帐暖,一夜春宵。


第61章 初为夫妻
  翌日; 明煦依靠多年的生物钟按时醒来,睁开眼放空一会儿,侧首看向臂弯里的小娇妻,许是昨日累的狠了; 黛玉还未有醒来的迹象; 卸了红妆的小脸素净清丽; 秀气的鼻子一张一翕; 睡的平稳。
  估摸了下时辰,明煦还是决定狠心叫醒,若是误了敬茶的时辰; 难免叫人对黛玉留下不好的印象。
  “卿卿; 该起了; 快醒醒。”明煦侧身一翻; 手臂便掐住了小妻子的纤腰; 将下巴搁在黛玉肩窝处; 轻轻哄道。
  “明哥哥~”黛玉果然被他闹醒; 语气怔松; 身子被锁住不能动,癔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现在的处境。
  “玉儿还困?”明煦在黛玉头顶轻笑出声; 胸膛处的些微震动直接被相贴的黛玉感受到。“可是不能睡了; 不若明哥哥帮你醒醒神?”明煦笑的不怀好意; 说话间就翻了个身子; 将被黛玉枕的酸麻的胳臂解救出来。
  被明煦撑着手臂趴在身上,黛玉关于昨夜肌肤相亲的回忆一瞬间回笼,顿时脸色通红; 大腿一动更是发酸发痛,看出明煦眼眸中熟悉的火焰; 黛玉急忙两手撑着男人的胸膛往后退,止住了他更进一步的动作,声音带了些微的沙哑:“你快松开,我身子不舒服。”
  明煦顺着黛玉的力道倒向旁边,松开对她的禁锢,又凑近了亲亲脸颊:“哪里不舒服?我给你揉揉。”
  “你还说。”黛玉软软的指责,到底没说出来哪里不舒服。
  明煦轻叹一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与宠溺:“不中用。”
  到底不勉强她,轻点了一下抱怨的小妻子,明煦披衣翻身下床,去外间叫紫鹃进来给黛玉梳洗。自己进了侧室更衣洗漱。
  “我身上不舒服的紧,待会儿要去敬茶,太太定是说我不稳重。”紫鹃在身旁忙碌,黛玉坐在梳妆台前对着旁边的明煦如此说,蹙起的细眉显示出几分苦恼。
  “母亲只会说我不稳重。”明煦上前接过紫鹃手里的螺子黛,欲效仿前人为娇妻描眉。
  “你会不会?”黛玉挑了挑眉,第一次正式拜见长辈,妆发衣着皆有讲究,可不能失仪。
  “我丹青之术尚能拿得出手,想来出不了大差错?”明煦对着铜镜中的美人比划了一下,看起来不难。
  于是黛玉不说话了,她眉形极好,就像冬日里远处烟雾笼罩的远山,便是比着画,也是极好看的。
  结果竟然还好,明煦第一次画,极认真,画出来的也算精致。他满意了,重新坐回去看黛玉上妆。
  倒是重新接过的紫鹃有些手忙脚乱,暗道:姑爷果然是个贴心的,又欢喜姑娘,想来日后不难过。
  “我家里人口简单,统共就一房,都是正经人。”瞧了一会儿,明煦为黛玉说起家里的人口情况,“祖父祖母你是见过的,他们两个最是不管事儿,有什么吩咐都是叫人过去正堂,平日里没什么规矩。”
  黛玉点点头,明榭当年在江南见过好些次,是个慈和的,孙氏是两年前在京中贾府见得,只来得及说上几句场面话,倒是不清楚性情。
  “父亲政务繁忙,倒是极少在后院,想来你也碰不上几次。”说到这里,明煦凑近一笑:“当年在京,父亲可是十分推崇岳父的。若不是你生的晚,又到了扬州去,说不得我们早早就定了缘分。”
  “爹爹没同我说起过,谁知道是不是你随口编造的。”黛玉侧头反驳,爹爹才不舍得早早许她出去,这人话里话外忒是得意。
  “好好好,没说过便没说过,你现在还不是我的?”明煦一笑,不予计较,接着往下说。“母亲出身平溪宋氏,家教严格,最是恪守礼仪。她是个讲理的,与玉儿能相处融洽。”大家族出来的主妇,能顾全大局,多用阳谋,不太瞧得上后宅那些阴私的手段,与这种人相处,只要道理上说的过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府上有名分的姨娘有两位,一会儿去认认人就好。姐姐你也见过,去年随着姐夫南下戍边去了,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是好相处的,平日里不必多顾忌。熙哥儿在国子监读书,过些日子随着祖父返乡应试,照哥儿在前院随着先生念书。”提起两个弟弟,明煦眼中泛起了温和,笑道:“都是忙人。”
  “妹妹明盼年纪还小,柳姨娘看的紧,玉儿不必特意寻她。”
  明煦把府上的主子们说上一遍,黛玉已经挑好了衣裳换上,明煦介绍的与外祖母说的大体上没什么出入,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催促着他赶紧梳头,她坐的心慌,唯恐误了时辰。
  见她收拾齐整,明煦招来长安给自己梳发,其实平日里梳头明煦自个儿也会,贴身的物事儿,他素来不喜假以人手。但今天显然不一样,黛玉特意梳了个同心髻,为了与之相配,自然要更复杂精致些。
  梳完头,又罩了大衫,明煦牵起黛玉的手就往正堂去了。
  清溢园正堂,明府的主子们都在,明溯与明熙特意请的假还未销,平日里极少出现在正经场合的方氏与柳氏也在下首坐着。
  “大爷大奶奶来了。”随着丫头的一声通报,座位上的人立即端正了坐姿,朝门口看去。
  明煦一身暗红色衣衫携着身着杏色长裙的黛玉款款而来,宋氏的目光先落在儿子身上,见他穿着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红色,与昨日的喜服和三日前的探花服又不同,像是一瞬间从一个少年变成了成熟的男人,不由得感叹成家给人带来的改变。转向儿子身边新得的儿媳妇,昨日婚礼上瞧得不真切,今日一看,比起上次见着,出落得更加超逸了,与儿子站在一处,自然而然的珠联璧合。
  “请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安。”明煦在堂下站定,施礼问安。
  “请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安。”黛玉跟着改口道。
  “好,问安时时有,今天先不说这些,快些把正事办了。”祖母孙氏先开了口,示意明煦带着媳妇近前来。
  孙氏说得对,三代人齐聚一堂,可不是来闲聊的,还是正事儿要紧。明煦直接拉着黛玉来到明溯与宋氏面前,虽说明榭与孙氏更为尊长,但改口敬茶的规矩先是父母。
  蒲团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两人朝上边一跪,接过丫鬟捧着的茶:“请父亲母亲用茶。”
  明溯与宋氏接过饮了一口放在手边的案子上,笑道:“好孩子,快起身。”宋氏从樱桃手里接过一个盒子递给黛玉:“好孩子,既然来了咱们家,就是一家子,明煦若是对你不好,你来与我说,我给你做主。”
  黛玉接过,轻声道:“谢谢母亲。”
  接着又转身来到祖父母身前,明榭与孙氏也照例喝了茶,给过见面礼,孙氏拉着黛玉一顿夸:“果真是个极好的孩子,我一见着就喜欢,我在京不久,黛玉若是没事儿,可来寻我说说话,祖母给你瞧好东西。”
  明煦有些哭笑不得的带着黛玉谢过。
  敬完茶,明熙带着明照与明盼行礼:“见过大嫂。”
  黛玉还礼,一一给了备好的见面礼,两个男孩子是文房四宝一套,女孩子是一盒彩色的珠子。
  敬茶结束,都是过来人,没有多留小夫妻,说了几句话,叮嘱了两句就放回去了。
  明煦原本想带着黛玉逛一逛院子,熟悉一下未来生活的环境。自他这次回京,宋氏思量着这院子以后作为婚房的准备,直接重新修缮了下,将东西两侧连着的几间房屋打通圈进院子,又划进去一个小花园,整体布局要比明煦幼时所居打上三倍有余。这半年来,明煦又按照自己的心意改造了一番,十分满意,还留着一些拿不定的地方等着看看黛玉的看法。
  但黛玉昨夜没休息好,早起走了这么远敬茶,脸上已经露出疲色,于是直接回房歇着了。
  身体上疲乏的很,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夫妻两个干脆坐起来聊天,明煦顺便将婚前祖父送还的事儿说了:“那是岳父留给你的,我也没仔细看,一应堆在库房里,你清点嫁妆的时候也一并清点了,放了这么些年,除了流动的,应该还有些破损。”不仅明煦没看,送来那日,宋氏也是直接吩咐存到库房里,嫁妆是女儿家的私产,没有探问别人私产的道理。
  黛玉也是才听说爹爹另给她留了东西,才嫁了人,本就思父心切,婚礼忙乱,才稍稍压住了,如今明煦又提父亲对自己的深远安排,终于控制不住,眼泪簌簌。
  明煦取了帕子轻擦,温声劝道:“岳父大人生前最挂念不止的是你,你过的好了,他在九泉之下才能安心,乖,快别哭了,叫岳父瞧见了,还以为我欺负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安排的这样周全,却没能亲见我出阁嫁人。”黛玉伏在明煦肩上,哭的直发抖。
  明煦叹了口气,轻抚娇妻的背,舒缓她的情绪。
  好一会儿,黛玉才停止了抽噎,渐渐缓过劲儿来,瞧着明煦背部衣衫被自己眼泪洇湿一大块,也觉得不好意思。
  推开他坐正,询问道:“你在家几日?何时任职?”明煦是探花及第,按照惯例会留在京中任职。
  “发榜后七日才会下任命书。”明煦从善如流,笑道:“刚巧赶上与你过个上巳节,你们女孩子似乎偏爱这个。”
  “上巳节?”


第62章 上巳出游
  “春日好; 天水蓝。姐姐先前在家的时候,每年上巳都去踏青,家里在城郊有个庄子,小时候好玩; 种了茶; 倒是每年都去采摘; 几年下来; 竟成了一个惯例,盛京气候不成茶,自然比不得山上云雾; 但亲手炒制; 亦有几分野趣。姐姐出嫁之时; 母亲还特意把庄子添成嫁妆; 但姐姐没要; 那庄子修的好; 说是留在家里; 下边的弟弟妹妹还能去玩耍; 她想去也能去。”明煦笑道:“春日风光好,又逢佳节; 不若出去转转?玉儿来京多年; 怕是还没仔细瞧过京里景色?”
  黛玉点点头:“外祖母家里的姐姐妹妹们都不怎么出门; 我先前还以为京里的姑娘大多矜持内敛; 后来见了明姐姐,才知道各家规矩不同,先前在扬州的时候; 也是常出去的。”
  “该改叫姐姐了。”明煦笑道:“那就这般说定了,后日一同去踏青采草; 鹿鸣寺后山有一处温泉池,说是祛邪洗厄,在京中颇负盛名,不知届时可有幸一游。”
  既然是网红地,又是上巳节,到时候怕是人满为患。
  春日游,黛玉也很是期待,荣国府的大观园建的奇巧,可谓是移了山水进园林,但到底不是真的山水之间,少了那份自然风光,看久了也觉无趣。
  “出行的话,可是要备些什么?”黛玉忽然意思到身份的转变,先前在贾府,都是二嫂子在管着府上车马出行,如今自己身为明家长媳…,想到自己要向凤姐儿那般,黛玉不知觉的蹙眉。
  “就我们两个,要备些什么?”明煦轻笑,“叫长安看着就行,我自小就是他跟着,身边事物一应是他打点,是咱们院子里的总管事儿的,玉儿以后有什么,也只管吩咐他。”明煦说着一顿:“说起这个,因着结婚,院子大改,再叫先前的院牌不妥,玉儿不妨想上一个?”
  黛玉对他跳跃的思维已经稍稍习惯,按着自己的说:“我当年离家带了不少人,都是父亲留下的,自不能留在贾府,如今一应带来了,算作陪嫁,如今得重新安排,算起来跟院子里的多有重合,承景怎么看?”
  除了丫头,婆子,还带的有厨子,医师,这些明煦也有,倒不好安排,而且按照爹爹当年的安排,除了放还回去的,还有许多家仆,自愿继续服务林家,如今都在林家在京的宅子里安置着,也都是陪嫁,只算作黛玉的私人财产势力。
  身后的紫鹃听了暗暗着急,这话有点试探管家之权的意思,难免叫人多想,姑娘初来乍到,还是徐徐图之。
  “我院子里清净,现有的这些人是母亲为了迎新妇准备的,都是按例给的,如今与玉儿带的人一起充作内院,玉儿你瞧着安排就好。”明煦沉吟道:“小厨房倒是原来的老人儿,不过也就一个师傅带个徒弟,如今奶奶进门,份例上也该算作两个人,只管安排进去就是。”
  男主外女主内,虽然只是一个院子,也该各司其职。
  明煦院子里小厨房是早早便有的,这是起因他的癖好,他不吃冷食,若是下边人从膳房提饭回来,送到已经温了,大家规矩,讲究养生调和,饭食不仅不咸不淡,也不计较不冷不热,只要不凉就好。明煦偏不满意,在江南还好,宅院小巧,离膳房也近,吃刚出锅的食物并不难,在京城,宋氏也不计较合不合规矩了,直接建了个小厨房,如今黛玉进门,便宜的不止一人。
  “你先休息,好了就见见院子里的人,立立规矩,左右之后都是你管的,也给他们说说主子忌讳偏好。”明煦如此道:“玉儿先管好我们的院子练练手,之后或许母亲还会教你管家理事。”
  他也不清楚母亲在管家权上的想法,不好下定论,但是这事儿不好晚辈先提出来,走一步看一步吧。
  黛玉点点头,对这种事儿有心理准备,也没说出什么不妥当的话。她并非妄自菲薄之人,这门亲事也是明候与父亲商定的。在其位谋其政,她自幼心智不输男儿,不过客居贾家,不好表现罢了,能力却是不输的。
  “园林初日静无风,雾凇花开处处同。我回来时瞧见屋脊处竟还有未化的雾凇,冬日里必是极惊艳的,院子便唤作静淞如何?”黛玉略一沉吟,抬头问道。
  “静淞园么?”明煦理解了黛玉的意思,院子修缮的时候他花费了不少精力,出来的成果还真有些北国江南的味道,不是说气候上,而是在北方建筑风格上揉入了江南水乡的影子。
  “名字极好,不若玉儿给静淞园把字题了吧?”明煦笑道。
  “既是挂在院门上,还是探花郎写得好,说不得拿出去还能卖个价钱,比起我等无名之人,想来还是有人要的。”黛玉眨眨眼,玩笑道。
  “说起这个”明煦摸摸下巴,“当年游学意外流落彭城,为筹返乡路费,还真卖出去过几幅字画,若是那些人关注今年科举,该是升了不少值。”当然,前提是购画人知道梦蝶客就是新科探花明煦。
  “这个倒是没说过,是怎么样的故事?”黛玉有些好奇,这些年明煦与她保持通信,是故游学的事儿也知道不少,但显然没有这一遭。
  明煦便简单说了两句,轻描淡写,当年几分惊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