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运的让人嫉妒……
  她说后面这一句的时候,黛玉已经转过头,所以并没有看见。
  回去的路上,黛玉问周航,在宫里的时候见过元春么。
  周航说见过几次。
  其实他见过的远不止几次,元春伺候太后已经一年多了。他给太后请安,尤其是跟父皇一起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常见。太后有意让皇帝纳了元春,总是制造二人见面的机会。元春也有此心,每次都是打扮的光鲜亮丽的,在一种穿着朴素的女官、宫女中十分显眼,他想不看见都难。
  不过,周航不想黛玉跟贾府牵涉太多。原著中黛玉便是死在贾府那些人手中,这一世虽然事情已经改变,但贾府干过的那些事,可不是一笔就能勾销的?无论是黛玉,还是他周航,都受过贾府的迫害,仇早已结下,周航不想黛玉对贾府还有什么眷恋。
  周航失踪的事名面儿上虽然没有引起大的波澜,暗地里却是造成了大的轰动。
  晚间,书房里,林黛玉顶着林如海审视的目光,有些忐忑的问:“爹爹,你……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你……”林如海怒目圆瞪,周身冒着黑气,气愤愤地说了一个“你”字,瞥见女儿受伤的眼神,后面训斥的话没说出口又咽了回去。唉,谁让他是个慈父呢,罢了罢了,摇摇头叹口气,林如海道:“你是不是把太子殿下带回来了?”
  黛玉盯着巨大的压力点点头。
  “你,你这孩子……”林如海焦躁的踱着步子,“你这孩子怎的如此胆大妄为!男女授受不亲,唉,这且不说了,今儿是什么日子,太子殿下又是什么身份,你们怎的如此胡闹!你知道宫里,圣人老爷气成什么样了么?好好的万寿宴,不见了太子殿下,太上皇也不大高兴,你们两个孩子只知道胡闹,一点后果都不考虑!”
  “爹爹……”
  黛玉想解释一下,刚说出来两个字就被林如海顶了回去。
  “你立刻让太子殿下回去!”
  “回不去了,爹爹。”
  “什么?”
  “周航变不回人身了……”
  “怎么会这样?”
  不能将空间和修真的事暴露,黛玉只好说自己也不知道。
  这件事比黛玉偷偷将周航偷出皇宫更为严重。前者还好解决,后者那不是人力可为啊!要是让圣人老爷知道他认回的儿子是一只猫,后果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皇帝陛下肯认还好,不管是人是猫,总归是自己的孩子,惊悚归惊悚,到底是自己的骨头,只能认了;若是圣人老爷不肯认,反以为妖异,那么可就惨了,到时候周航、他林家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便是为了女儿考虑,林如海也不会冒这个险。
  为今之计,只能暂时瞒着,希望周航能尽快恢复人身,早晚得出岔子。
  林如海让黛玉去将周航叫来。
  黛玉抱着猫进来的时候,林如海正在书案前铺一张帛纸。黛玉叫了声“爹爹”,林如海一边“嗯”了一声,一边将笔放好,让黛玉将周航放在桌子上。
  黛玉、周航二人皆不解,齐齐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道:“看什么?写字啊!”
  “写什么?”
  黛玉、周航异口同声。
  林如海背着手,没好气的说:“太子殿下留书出走,总比太子殿下变成一只猫要有说服力吧。”
  好吧,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就是不知道皇帝陛下收到书信之后会不会气上加气,一气之下不认他这个儿子了。周航表示,他跟皇帝老爹也算有了些感情基础,老爹废掉他的太子之位他倒是不在乎,要是不认他这个儿子,说实话,他还是会伤心的。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也只能如此了,但愿皇帝老爹想开些。
  周航于是在林家住下了。
  这一住就住到了临近年节,他仍旧没能变回人身。周航倒是不急,但林如海、林黛玉急得不行。李昭对外放出消息说周航骑马坠落伤了腿,如今闭门不出养伤,谁也不许打扰。但若是除夕家宴的时候他还不出现,难免会引人怀疑。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荣国屡次侵犯边境,皆被便将和民兵挡了回去,没有讨到什么实在的好处。腊八之后,实在难以为继,荣国国君遣使求助,希望获得粮草和食物资助,助他们度过灾年。还说来年丰收之时,一定加倍偿还,而且愿意立下盟约,十年之内绝不再南下侵犯。
  此事在朝堂上引起激烈的讨论,大部分是说荣国向来言而无信,不可信他们的话,如今他们正逢灾年食不果腹,正是大举进兵,一举将其歼灭解决边患的好时机,万万不可资敌,待其休养生息之后,必然还会给边关百姓带来祸患。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之策,如今我国民力国力也是有限,不可过度征伐,以致加重百姓的负担。只要荣国答应不在大肆入侵边境,可以适当给些资助,修两国之好。
  林如海则认为要资助,但不可按他们的方法资助,而是要换个形式,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121章 
  荣国实行的是类似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不似国朝集权于一人。荣过国君虽然是整个国家的君主; 却并不直接统领万民; 他统辖的是各个部落的酋长。国君有自己的军队、领土,各个部落酋长也有自己的军队领土,虽然部落的领土没有国君直接管辖的范围大; 军队人数及实力也远远不如国君,但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自己管辖的领土范围内俨然就是一个小王国。
  由于领土界限不明、部落间牧民的迁徙等问题; 部落间的摩擦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国君对部落的掌控越来越名存实亡,知道现任国君——定阳大帝——重新统一各部落才有所缓解。
  荣国皇室复姓万俟,定阳大帝名万俟浩威; 是一个颇有手腕的统治者。
  他幼年丧父; 八岁继位,太后年轻守寡不甘寂寞,同小叔子摄政王私通。万俟浩威生来力大无穷,他自小又十分喜欢武艺,十六岁时便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据说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是草原上的神箭手。也就是在那一年; 他成了亲,很快便集结了一大批年轻的卫士将摄政王和太后一并捉拿; 亲手砍了这两位至亲的头。
  从那以后,他便开始四处征战; 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统一大大小小的部落,训练出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万俟浩威觉得自己功勋卓著,足以在超越草原上历代的君主了,于是给自己上了个尊号,自称定阳大帝。
  觉得自己功勋卓著了,他的野心也跟着膨胀了。他还想统一天下,当天下的王,所以屡次南下侵犯,攻打周围的小国家。虽然这些年屡屡受挫,但他似乎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雄心壮志。当然,期间他还没忘了勤奋播种,大大小小的儿子、女儿生了一堆,据传少说有三四十个。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虽有功勋,却过于残暴,就连荣国的子民很多也都对他怀有怨恨之心。一些小部落这些年渐渐壮大,已隐隐有想脱离万俟浩威控制的意思。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林如海觉得解决荣国,除了要靠武力征伐外,还可以动动脑筋。就比如这次荣国求助之事,便大有文章可做。这次来求助的除了万俟浩威派来的使者,还有一些小部落的来使。
  朝堂上,林如海建议万俟浩威那暂且放放,对来求援的小部落可给予适当资助。
  话还没说完,便有人出来反对。
  “启禀陛下,林大人所言乃是资敌,万万不可采纳!”
  有人反对乃在意料之中,林如海并不觉得意外。声音是从身后发出来的,他回头一看,说话的是左卫将军谢安雄,不由微微抿了抿嘴,勾出一抹笑意。此人耿直忠厚,英勇善战,乃是沙场宿将,如今卸甲进了朝堂,任了一个闲散的将军之职。他一生征战了大半辈子,其中多数都是与荣国打的,对荣国自然是恨之入骨,所以一听要援助荣国,立刻就炸了。
  李昭听罢只婉转的“哦”了一生,换了个姿势怡然的摸着下巴瞧着林如海,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林如海知道皇帝陛下不会帮腔,只好转身对谢安雄拱了拱手,道:“谢将军稍安勿躁,听在下慢慢道来,将军便不会再有异议了。”
  谢安雄有些暴躁:“这还有什么好道来的,总之我们的东西不能给他们。我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粗人一个,却也知道我们的东西给了他们,等他们喘过气来,还是要接着欺负我们的老百姓的!”
  他越说越激动,突然大喊一声:“总之,不能资敌!”
  这一句喊得声音洪亮、吐沫横飞,溅的他旁边的兵部尚书满脸的吐沫星子,在朝堂上规矩森严又不敢掏帕子擦,脸色那叫一个难看。谢安雄自然是没注意到自己的失礼之处的,他在朝堂上的站班比较靠前,在内阁之后,紧挨着六部尚书。突然,他上前迈了一步,在空旷的大殿中央“噗通”跪倒,叩首至地请旨:“陛下,臣愿请旨去攻打荣国,陛下给臣两万精兵,臣去为陛下摘了那万俟浩威的首级来!”
  一时大殿内鸦雀无声,众臣个个屏气凝神,等着看皇帝会不会准奏,林如海又会作何反应。
  突然,“咣当”“噼啪”一声,所有人都如遭雷击一般,纷纷看向声音的来源,却是一个小太监打碎了成窑五彩花瓶。小太监脸都吓白了,跪在满是碎瓷片的地上身子抖的筛糠一般,恐惧已经使他感觉不到疼了。
  朝廷是一个庄重严肃之地,便是官员们须谨守规矩,不可大声喧哗,不可交头接耳,连咳嗽也不行,否则轻则罚俸,重则贬官。如今一个小太监却在朝堂上搞出了这么大动静,按规矩是可以乱棍打死的。
  皇帝皱起了眉,站在他旁边的魏兴安眼明手快,忙指挥人拉小太监下去,并收拾地上的碎瓷片等。小太监却不住摇头,对皇帝喊:“奴才有要事禀报!……”
  后面的话没说完便被侍卫捂住嘴拖走了,接着又有宫人迅速而悄无声息的收拾了地上的瓷片。
  这一个插曲,时间虽然不长,但把群臣、包括皇帝的注意力都转移过去了,搞得还跪在地上请兵的谢安雄有些尴尬。不过他是武人,又是一个没度过什么书的武人,神经足够大,并没有觉得很尴尬,见事情处理好了,便仍抬头看着皇帝。
  李昭清了清嗓子,徐徐的道:“谢将军的本事朕是知道的,取荣国自然不在话下。但现在是冬日,而且是寒冬,连我们这里都滴水成冰了,将军想想荣国是个什么样子。朕现在就是给你两万精兵,你能保证他们适应得了荣国寒冷的气候,能在寒冬的时候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这,这……”
  谢安雄一时没想到气候的原因,被问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半天,他才说:“臣请开春后再发兵!”
  李昭伸出手指指着谢安雄,笑着道:“你们瞧,谢将军也说现在不是发兵的时节。所以,何不先稳重荣国呢?马上就要过年了,朕想朕的子民们都能过一个好年,可不想这个时候荣国兵士再大肆侵扰边关百姓,让百姓们过不成年。你们说,是也不是?”
  众臣闻言都笑了,纷纷道:“陛下圣明,是这个理儿。”
  等众人止了笑声,李昭又道:“天气和过年都只是其一,还有其二……”说着他看向林如海,眼睛微微眯了眯,嘴角也勾起,“林爱卿,其二是什么,你跟大臣们说说。”
  说完又叫谢安雄平身,让他听听林如海怎么说。
  林如海向上拱拱手,道了一声“是”,便转身看着大臣们道,“荣国与我朝不同,乃是由大大小小的部落组成的。如今万俟浩威虽已武力统一,令各部落酋长不得不听命于他,但这些年其统治越发残暴,一些实力较强的部落已生出异心。我们要做的便是让这种异心更加膨胀些,让他们之间产生猜忌,然后拉拢一些部落,令其归附与我们。如此一来,荣国便会分崩离析,我们在趁机发兵,将万俟浩威及其主力一网打尽。如此,则边患之忧可除,北方的百姓再也不会受战乱之苦。而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
  说到这,他看向谢安雄,后者听得眼珠子大瞪,下巴都快掉在地上了。
  林如海微微抿了抿唇,掩饰住嘴角的一抹笑意,接着说:“这次荣国求援,我们放大抓小。所谓放大,便是先放着万俟浩威的使臣不管,只好好接待莫贺、止然等部落使臣,援助自然也是援助这些部落。万俟浩威是一个威重多疑之人,他必然会对这些部落产生猜忌。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这些粮草、棉衣等物到了部落万俟浩威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他的性子,会强令个部落酋长交出这些物资,由他统一调配。那些酋长们便是迫于万俟浩威的眼里交了出去,心里也不会甘心,那些冻死饿死的百姓的家人更是会心怀怨恨。”
  听到这谢安雄突然“噢”了一声,“我知道了,这就是兵书上说的什么,什么……”想不起来兵书上的内容,他一时急的抓耳挠腮。
  边儿上的一个大臣低声提醒了一句:“离间计。”
  谢安雄这才一拍脑门儿,大声道:“对!对!离间计!就是离间计!”回头对给他提醒那大臣道:“多谢多谢。”
  李昭看着谢安雄的种种动作和表情,突然大笑起来。他这一笑,众臣们也跟着大笑起来。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定了下来,由林如海主持筹措需要的物资,六部及朝廷各衙门都要权利配合。
  这日的朝会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出了朝堂,李昭便问魏兴安,“到底是怎么回事,三公主怎么突然闯了进去?”
  方才打碎花瓶的那个小太监说有要事回禀,具体是什么事却没有机会说出来。不然也不会慌里慌张的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柱子旁的花瓶,引起来朝堂的轰动。李昭明白这点,但是朝堂是个威严之地方,朝臣与皇帝议论国事更是不可随意扰乱。朝堂上谈论的每一件事,都是关系万民关系天下的大事,一旦受到干扰,损失不可估量。无论何人何事,只要触犯了这个,都是要严惩的。
  但严惩归严惩,若真是有要事、急事,也并非不可恕。朝会还没结束的时候李昭就命魏兴安去了解情况,方知其中缘由。
  原来,今天三公主突然闯进麒麟宫,竟然还直奔周航的寝房,发现了周航不在皇宫的秘密。
  皇太子被宣布受伤修养已经有不少时日,想必这些日子很多人心里犯起了嘀咕。毕竟就算皇太子受了伤,也不至于连面儿都不露,除非伤得极重,连床都下不来。
  麒麟宫守卫森严,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几乎到了连只鸟儿也飞不进去的田地,三公主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闯进去,还到了皇太子的寝房?何况三公主突然闯麒麟宫干什么,她跟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哥哥平日来往就不多,没道理周航受了伤她反倒要来往了,而且不惜违抗皇命也要闯进去探视。
  李昭怀疑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大阴谋。
  “万岁爷,三公主殿下是让婢女穿上自己的衣裳,爬到一颗极高的树上,冒充公主。侍卫们听到公主的婢女喊救命,说公主在树上下不来了,就过去救人。后来才知道是假的公主,真公主已经趁机溜了进去。奴才问公主殿下闯进去干什么,公主只说是看望兄长,余下的,奴才怎么问她就不肯说了……”
  “假冒公主和喊救命的宫女呢?”,李昭问。
  “已经带过来了。”魏兴安忙道。
  “拖出去!乱棍打死!”李昭的眼睛里迸射出寒冷的光,不带一丝感情,“让公主看着!”他又加了一句。
  魏兴安怔愣一下,眼神有些意外,不过也就是一瞬间的情绪,很快,他躬身道:“是!”说完便要退出去传命。李昭叫:“等等!”魏兴安忙停住脚,弓着身子小步跑过去,问:“陛下还有何吩咐?”
  “行刑完毕,将公主带到暗室思过,直到她肯说出是谁指使的为止。”
  “是。”魏兴安说完,躬身退出。这里叫来暗卫首领,命其查探事情缘由,事关太子,干系重大,一定要严格排查,一点都不能遗漏。
  过了好一会儿,魏兴安才回来,好几次望着李昭,有些欲言又止。
  “魏兴安,你有什么话就说。”撂下奏折,李昭有些不耐烦的道。
  “奴才,奴才……”
  “奴什么奴才,别人不知道你,朕还不知道你么?你从小跟着朕,可很少有这样畏首畏尾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朕对三公主狠了?”
  魏兴安跪下道:“陛下这样做必然有陛下的道理,奴才不敢揣测,只是,只是三公主殿下才九岁,那两个又是她身边自小伺候的,与一般的宫女尚有不同……奴才瞧着公主殿下吓得脸色都白了,嗓子也喊哑了,有些,有些于心不忍罢了……”
  李昭道:“她是朕的公主,不是一般人家的小姐。她如果不在这件事上长一智,以后的日子会更难过。”
  “这……”魏兴安叩首道,“奴才明白了。”
  李昭看他一眼,道:“你起来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